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1 17:11:52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利水电;管理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水资源按人口的平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更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全国已建有水库约8.6万座,总库容4000多亿m3;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200多km,总灌溉面积0.4489亿hm2;堤防16.8万多km,保护面积0.0336万hm2;水闸2.5万多座。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水利、水电工程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普通水旱灾害,基本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的安全需要。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长期以来,水电、水利工程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维护缺乏必要的措施,没有

正常的管理秩序,再加上资金不足或人员配备不齐等原因,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带病”、“带残”运行,不但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同时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影响。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2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形式和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思想保障和理论基础。

2.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科学发展观更加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充分意识到人是最具价值的社会资源,充分意识到社会发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2.2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化

我们社会主义发展要走的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使命和要求,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列为发展的必要前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不是不顾后果的开采开发,不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是要使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既满足当代的发展需要,又不对后世发展造成制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灵魂。我们应摆脱经济至上的发展主义,而应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深入学习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将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贯彻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质性飞跃的重要保证和必备要求。

3.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立法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管理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足,有诸多漏洞,加快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立法是实现管理的基础,依法管理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健康快速发展。水电、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设计到多个方面,立法也要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立法工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立法不足,都有可能使其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律准绳,在实施过程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必然导致相应的恶劣结果出现,从而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使用造成影响,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说,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基础。

3.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经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既要实现社会利益,又要实现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效益的实现更为重要。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更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积累财富的同时,为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为管理单位的职工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保障,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开发循环。我们追求的效益,是以最小的社会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确立经济效果分析制度,对工程的建设管理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指标体系,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保证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3.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也不例外。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的配比还不足以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技术水平也较低,缺乏管理工作实施的基本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加强对管理意义的重新认识,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为国家节省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相反,落后的管理不但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投入使用、积累社会财富,还有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说,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以及待遇保障,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的重要措施。

3.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一个高效团队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团队组织形式是增强团结精神的最佳形式,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涉及到诸多产业部门,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的工作,管理要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因为管理工作从设计、施工环节就已经开始,地形观测、水质勘察、施工步骤等等都需要严格的计算规划,所以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现代工作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的力量,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培养部门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结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既利用环境又保护环境,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所在。相信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积累更多财富,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论文第2篇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征如下[1]:

(1)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涉及学科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质、气象、园林、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

(3)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合同法》等,同时涉及水利、电力、交通、土地、矿山、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个市、一个乡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通常人们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就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因素。

(5)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

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与思考,认为在现阶段,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内在和外在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2]。

2.1内在和外在因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影响安全管理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企业或项目的组织框架及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领导者的安全管理理念及思路,安全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执行,职工及民工安全素质,安全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等等。这里面既有硬件也有软件。作为项目经理或者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安全管理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安全管理的外部因素也同样重要不能忽视。比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变化,施工环境的变化,等等。从目前来讲,一方面,社会对安全问题空前关注,作为水电行业也面临着日益加重的安全压力:水电工程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中标单价的降低,客观上给安全投入造成了隐性影响;业主对工期缩短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导致施工生产中的不可预见性安全风险加大。

2.2主观和客观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马期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以及取得成就的需求。安全是仅次于生理的人的第二需求,这是人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人既是安全管理的施与者,又是接受者。人的行为是安全控制的关键所在,项目的安全管理者,必须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人的行为,同时考虑到社会因素和环境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至于安全管理的客观因素,也可以称之为物质或环境因素。物质、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员工生理、心理需要时,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反之,则会显著提高。假如我们所施工的仓面材料摆放凌乱,施工现场狭窄,施工道路拥挤,工人工作时,很容易造成人的不稳定情绪和不恰当行为,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全员安全教育与培训,让所有员工切实明了“确保他人的安全是我的职责,确保自己的安全是我的义务”,从根本上消除习惯性违章,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二是要制定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从源头消除现场的危险源,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并要得到切实的落实;三是要加强防护用品的采购质量和检验,确保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四是要加强现场的日常安全巡查与检查,及时辨识现场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2)安全优先的原则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及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始终把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到首位,绝不能冒生命危险抢工期、抢进度,绝不能靠减安全投入谈效益、谈成本。

(3)强制性原则

安全是生产的法定条件,安全生产不能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项目的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投入、防护设施用品以及“三违”现象等都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予以落实,否则,首先追究项目经理的责任。

(4)全员管理原则

安全职责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直至项目班组、操作岗位,都要明确安全职责,分解安全生产目标、指标,避免上紧下松,层层衰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切实感受到安全生产的压力,从而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安全,形成全员安全管理的格局。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管理,人人参与”。

(5)全方位管理原则

全方位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全方位落实,事故的发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研究其确定性,提前预防;而事故发生也有其随机性,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监督,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全方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点多、面广、工期长,大量使用非专业化劳务队伍,而且施工场地复杂,施工条件较差等特点,容易造成安全事故[4]。因此,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指引下,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坚持安全管理的主动性、防护针对性的原则。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更应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必须健全入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检查和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制度等措施,才能真正搞好水利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

【论文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特征和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工程施工应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并分析了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实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水运.2007.1.

水利水电论文第3篇

所谓约定价格调整法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前规定的价格水平进行合理的增减。从本质上讲,约定价格调整法和价格指数、实际价格调整法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以上所说的三种价格调整方法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都有应用。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获得准确价格指数的前提下,运用价格指数法按照公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二是如果使用实际价格调整法,则需要有各种材料的买卖单据。这种调整方法与单据搜集相比更为复杂,而约定价格的调整方法相对简单,需要各方始终保持协商一致。目前,在我国各个工程项目实践中约定价格调整法应用非常普遍。

2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实际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历时时间长,建设过程中的物价波动情况难以控制。通常情况下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进行合理调整,将价格风险的比例转移给建设单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一)完善合同文件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发中,合同文件是双方承包的行为准则,也是确保双方利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中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不会对项目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便需要在合同文件中明确列出价格调整的可控制范围,以及各项数据的来源和调整方法,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价格调整有章可循。如果在合同中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就很容易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

(二)搜集详细的价格调整基础资料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物价波动引起价格调整对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项目设计概算中需要有详细的价格调整基础资料作保障。例如: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价格指数调整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就需要详细的价格调整基础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准确的反映当前市场发展的情况,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域"特征。

(三)合理争议合同处理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以利于乙方的形式编制合同内容,所以很容易产生合同争议。如果合理解决合同中产生的价格争议,有利于约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双方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因此,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物价波动中价格调整对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影响力,则需要合理处理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合同争议。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双方应该坚持互利的原则,通过积极协调沟通,有效解决价格调整引发的争议。如果产生的争议无法处理好,则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积极采取争议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成立的争议处理机构必须坚持公平合法的原则,以全面调查为重要基础,平等公正的衡量项目建设中价格调整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冲突。

3结论

水利水电论文第4篇

1.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内容和现状

在经济建设中,能源供应是影响其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水、电资源作为清洁可再生资源,被广泛应用到发电和其他能源开发工作中。水利水电工程就是指通过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解决工程中遇到难题,实现为社会提供水电能源供应的目标。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崭新阶段,建设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而且逐步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技术提升难度大等问题困扰了该行业的发展。为保证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好基础建设工作,我们必须着力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改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2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流程介绍及施工技术应用概况

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施工流程和施工环节复杂多样,但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前期准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验收维护阶段这三大部分。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完成对施工地段自然环境、水文状况等影响工程开展因素的勘测,在基于施工地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施工规划和流程规划,并编制施工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而在施工管理阶段,要做的工作复杂多样,例如水利工程中,要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围堰、桩基建设、主体施工等工作,不同施工环节的衔接难度大。与此同时,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方法的调整也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最后是对工程进行验收,对潜在危险和部分问题进行调整。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不同环节所用的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因此施工技术的提高应该是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的。在后续,我们将从水利水电工程影响重大的六个方面展开深度讨论。

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

总结目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实践,我们发现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与国际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工艺承袭传统,创新性缺乏

在我们日常水利水电施工工作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多数工程项目承袭传统,照搬传统工艺和施工技巧,难免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或是工艺成效不显著的情况。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应用灵活性相对较高,选择什么样的围堰方法十分重要,不仅要考虑从各地环境、地形的影响,而且要保证工序的衔接和周围其他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往往施工队伍选择较为保守的方法,缺乏创新性。

(2)辅助施工技术手段应用不足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各项目情况不一,遇到的问题也存在独立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面对问题时,发动思维,基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甚至借助辅助工艺来完成。但是,实践中,辅助工艺和方法应用十分不足,有的施工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外加剂提升性能或是通过工序间的协调和相互作用来实现,但是实际施工中可能很少去应用这些方法。

(3)施工工作缺乏总体部署,随意性强

在水利水电施工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施工过程中的变动因素也很多,这就需要施工前期规划细致合理,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才能充分实现最终成效。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领导,出现了很多随意性问题。例如,在施工中没有充分考虑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地基破坏,工程返工。再如,水利工程施工多为露天工程,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对材料和水利建设结构的影响而模式化复制施工方案,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此外,各种随意性因素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4)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性缺乏

安全施工是一切施工项目的重点和要点。施工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最主要关乎施工人员生民财产安全,一旦忽视,就会造成危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水利水电施工要注重安全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安全为重,充分考虑施工中难题,进行方案调整和跟进。在实践中,例如库区水利建设,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库区居民的安全,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和有序的库区移民,有可能会造成施工过程或项目应用后发生水利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利益。此外,安全施工也是施工管理单位和施工参与人员利益的保障。

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提升

(1)准备阶段工作要做好

准备阶段工作内容较多,施工单位应该立足工程整体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做好施工地地质和水文勘探,科学进行施工规划。针对施工工作,制定详细方案,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选择进行分析选择。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也要十分注意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仪器的应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技术革新和施工优化。

(2)从施工方法和工艺入手提升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的提升重点就在于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改善上。此部分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所谓预应力锚固就是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根据水利水电建设要求,从深度、大小和方向入手,对建筑物和基岩进行加固和改善,以加强其预压应力。通过这个技术能够实现稳固建筑物与基岩的功效。在该技术施工中主要由造孔、编束、放束、锚固、张拉和防护五个步骤完成。我们可以通过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好地锁定预应力,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导流技术的改善。施工导流技术是一项防护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更好地降低控制河床,提升水利建设项目的质量。因此,在围堰时,充分使用该技术,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技术改善和提升,配合周边环境、地形等因素,做好协调控制,不仅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而且能够极大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革新,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等复杂问题,从而对水库造成影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施工中注重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对渗透与变形部分进行加固,在坝体内形成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更好提升坝体的坚固性和稳固性,通过科学参数选定和施工优化,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土坝防渗能力,。外加剂的合理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些环节需要使用辅助材料以提升建筑性能,例如,通过在混凝土中使用添加剂,防止裂缝发生,通过修补外加剂的使用,改善建筑外观和瑕疵,提升抗变形能力等,不同外加剂功效不同,但应用恰当会大大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

(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工作做到位

在施工中,由于工序复杂多样,且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制定,在施工前期、,要对生产过程中关乎施工安全问题的要求进行汇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工程项目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规章执行,违者严厉追求其责任,,在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根据施工环节和工艺选择,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特殊岗位要具备从业资格和专业技能,、从思想上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安全工作要做到位,最根本的是加强管理和监督,技术人员要实现施工方案的最优化,尽最大可能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而管理人员要把工作做细,对现场施工做好监管,把安全隐患控制住,安全问题落实到实处。

(4)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技术水平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也是知识社会,水利水电施工在国家、地区间存在差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建设任务仍然很重,水利水电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共享的资源,引进外国先进手段和设备,为项目开展服务,逐步缩小国内与国际技术水平差距,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4结束语

水利水电论文第5篇

1.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状况,造成土壤侵蚀或水涝,形成淤塞等。如在河道上修建滞留时间长的调节性大中型水库,由于河流流速、液态改变,水深增加,水体溶解氧复氧能力下降,会导致有机污染降解能力下降,引起水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的供水功能。水电站的建设,使坝前后的水生境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坝建成后,水面加宽,水深加深,水流速度减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生存。水库蓄水使得水位发生变化,原来水流较急河流变为水流较平缓水库,适于急流水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种类数量逐渐减少,而适于平缓水流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从而改变鱼类和水生生物组成。水库引起的低温水对水库上下游的鱼类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1.2对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会影响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由于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特征。

1.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产生淹没,一方面淹没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只能实行“生产、生活移民”,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淹没的农田、村庄会被浸出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污染。修建水库,水面积增大,导致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2对环境影响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2.1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实施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项目建设工程特点、工程影响因素,通过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公众参与调查等,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公开地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污染控制措施及其它协调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是否合理、可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水文、水质、土壤、陆生生态、水生生物等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地提出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施工期、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建议,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2.2工程保护措施

(1)水利工程建设时选址选线应避开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目标造成直接的危害。如:有的电站在建设时发现工程占地上有1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对这株植物进行保护,工程建设稍稍移动位置避开了对其的破坏。(2)减少土地占用,尤其是减少永久性占地。水利工程建设需从不同坝址、不同坝高等方面分析工程方案的占地类型、占地数量及占地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水利工程施工中可利用城市、村镇闲置的空房屋、场地,不建或少建施工营地,或施工营地优化选址,利用废弃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园地等。(3)水利工程建设时可合理安排施工季节,这对野生生物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在生物产卵、孵化、育幼阶段,减少对其干扰,可达到有效的保护目的。水利工程大坝建设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需设计专门的过鱼通道,水生生物繁殖和放流等设施。

2.3生态影响的补偿措施

补偿是一种重建生态系统以补偿因开发建设活动而损失的环境功能的措施。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异地补偿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发生地无法补偿损失的生态功能时,在项目发生地以外实施补偿措施。水利工程建设最常见的补偿是耕地和植被的补偿。(1)植被补偿。植被补偿按生物物质生产等当量的原理确定具体的补偿量。补偿措施的确定应考虑流域或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的要求和优先次序,考虑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功能的最大依赖和需求。补偿措施体现社会群众等使用和保护环境的权利,也体现生态保护的特殊性要求。植被补偿措施中迁地保护是保存种质资源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实施前,建设单位应聘请当地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的人员在电站工程开工前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指导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生物多样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点重要植物(国家、省级保护植物、特有植物)进行逐一清查登记、标记,用油漆在树上编号、拍照、建档。因一般非专业人员难以识别重要植被,应聘请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的植物分类专家进行指导,以保证此项工作准确无误。有的电站在对国家及省级珍稀保护植物、地区特有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措施”后,移栽植物生长正常,成活率90%以上。(2)耕地补偿。水利工程建设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占用的耕地应严格按“土地法”“占一补一”的规定进行补偿,占用耕地的耕层土壤肥力较高的,应严格按“土地法”中的要求给予保护,在工程施工前提前剥离堆集用于新开垦的耕地及迹地恢复;在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控制用地规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工程建设中不得破坏规划用地以外的土地。

2.4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

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不仅要做好选址、选线论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做好“三同时”管理工作,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与施工队伍管理工作也特别重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理,废渣土只能倾倒于工程设计中的弃渣场,不能随意倾倒,因为若随意倾倒,对植被的破坏会十分严重,而且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禁止施工中乱砍乱伐林木,杜绝超计划占用林地及砍伐木材的行为。对施工人员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同时要通过挂牌、粘贴实物图片等,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哪些是国家保护的动植物,以便在施工中加以保护。

3小结

水利水电论文第6篇

1.1设计工作不到位

设计工作不到位是影响设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因为没有深入理解大纲、缺乏准备材料、对工程要求掌握不足等因素,会影响设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理解,最终导致设计工作不到位。工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织的特点,无意间增加了设计工作的难度。设计工作的不到位在有关文件上很难有明显的表现,唯独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所体现。

1.2设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复杂性,往往需要用到多种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同样,设计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烦琐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努力、配合工作。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设计人员专业能力差、缺乏责任心等问题,致使设计方案出现多种低级错误。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设计过程缺乏质量监控在当前的社会,有太多人都把目光放在速度上,过度追求高速高量,这种一味追求速度的结果,便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细节方面的工作没有充足时间的思考,设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这种思想还会导致对工程设计的质量监控工作流于表面。本身的设计质量就不高,再缺乏细致的审核,如此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就不难想象。而缺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设计工作一旦投入使用,其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便可想而知。

1.4设计缺乏比较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是衡量方案可靠性和实用性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对方案的投入金额、产值回报、施工技术水平、所需时间金钱等各方面的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案,不仅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水平。然而,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出现了项目垄断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企业占领了市场,致使施工设计方案单一,根本没有比较工作可言,这种现象对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

2.1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管理。做好设计的前期工作是做出优秀设计的重要前提。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并结合当地的地质、水文、资源等因素,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要保证工程本身的实用性、可靠性,还要顾及工程项目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求。

2.2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无论是什么样的工程建设,人都是项目建设中的主力,人的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除施工材料质量给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此外,验收与检测合格的施工材料也要进行再进一步的取样实验,以保证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

2.3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技术文件的审核、审批制度,通过较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对项目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以及指导,同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力度,注重技术人员与质量人员的巡检工作。

水利水电论文第7篇

1.施工管理人员水平问题施工管理人员水平偏低是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对于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技术的施工管理人员是相当稀缺的。现在很多从事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也为该行业带来了朝气活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工作时间尚短缺乏实际工程处理经验,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无法独自处理一些突况。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另外在当前水利水电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一线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如果过程施工管理人员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那么将产生更多的质量问题。由此可见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对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成效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后一定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2.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在实际的过程施工质量监控管理工作中,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的特殊性,其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环节众多,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难度是巨大的,特别是当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触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时,很多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施工单位和监督管理人员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仅仅是听取施工人员的施工汇报,这种管理方式是相当不可靠的。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很多施工标准和技术检测标准仅仅是一纸空文,很难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3.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并不是一朝一日造成的问题,而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个重大问题。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首先就是在整个水利水电行业中并没有建立一套通用的质量标准体系,这使得很多质量监控工作都无法进行,有时甚至是监管人员发现了相应的问题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很难让相关的施工人员信服。施工标准的不完善增加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管理难度,特别在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上,往往会由于要照顾到施工方的利益而蒙混过关,这让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着巨大的质量隐患。只有对现有的施工过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进行完善,才能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才能将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是后续工作的有力保障,该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的降低后续工作的工作难度,提高后续工作的工

作效率。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责任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都细化到个人,只有如此才能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工作更加重视,才有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监管人员还应该对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各种可能对施工过程会产生质量影响的潜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监督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应对各种突况的应急方案。最后准备阶段质量监管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审批,检查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纰漏和错误;对于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提前完成进行对其的检测工作,及时淘汰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原材料,以免其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准备阶段还要对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存在质量隐患,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其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2.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要保证制定的各种技术标准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绝对不能拖延。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人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是对施工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并且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有利于在后期万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更好的分析,有利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此一来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加认真尽责的工作。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该增加到施工现场的巡视次数,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在一些容易遭到忽视的细节上一定要提醒施工人员多加重视。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要做好数据的归纳总结以及存档的工作,以保证今后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另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是在哪些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这对提升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