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安全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8:40
社会安全论文

社会安全论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功能;建设路径;和谐社会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工作,但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观,重特大事故仍然高发。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每年发生各类事故平均在80万起左右,年死亡人数平均在13万人左右,事故导致的伤残人员大致为70万人,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约2500亿,相当于GDP的2%。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年均在130起左右,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年均在15起左右,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每年至少有1起。和谐社会,安全为先。各类事故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成为当今最不和谐的音符。

事故的发生除了同我们所处的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制造、采矿等第二产业为主,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等客观条件有关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安全文化重视不够,社会成员的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6月中旬执法检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人为因素引起,重大事故百分之百是责任事故。人的因素,既有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因素,也有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人们的安全素质较低是我国安全法规难以认真执行、安全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安全方针难以深入贯彻的根本原因。建设安全文化的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只有提高了全民的安全素质,作为政府和单位的决策者,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在决策和生产经营中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条件。作为员工才能遵章守纪,规范操作。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在安全生产问题上政府与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长期存在的种种不协调,有效地预防事故。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理念,更新安全观念,丰富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有效遏制事故发生的治本之道,也是构建本质安全型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安全生产、事故防范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是人类安全生产、安全生活所创造的观念、行为、物质的总和。主要包含了一定社会的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内容。

安全文化因其无形而无处不在,是融入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让人们自觉感受与遵守的一种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力量感召下,能激发人们安全生产、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从而达到控制管理者和操作者不安全行为的目的。安全文化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导向功能

通过倡导和建设安全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持续而广泛地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播,使广大社会成员获得丰富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建立起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和行为准则;更新安全观念,形成有利于保障安全的安全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职业行为规范、舆论、风俗、习惯和传统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元素。

(二)规范功能

大量事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行为失范有关,安全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认识到安全的全部内涵,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的跨越,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并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三)组织协调安全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不同于任何专业性管理,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是对所有方面所有人的管理。在安全管理中,一是需要对安全决策执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协调;二是需要对单位中各部门在安全职能关系上进行协调,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顾此失彼。而这种协调需要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作基础,否则,协调就会失灵。这种组织协调功能正是安全文化所特有的。

(四)保障功能

即保障社会生产、生活进入安全有序状态。实践证明,单靠改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并不能保障安全无事故,还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不论是提高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基础。

二、当前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文化的社会宣传、普及不够

安全文化的社会普及、推广重在建设。由于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探讨,轻实际应用;重专业安全文化,轻基础安全文化的问题,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在全社会还未形成大气候。安全文化的宣传、普及还没有或很少进入机关、学校、社区。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后,杭州一名网友在网上沉痛留言“不要让无知伤害我们”。这位名叫lijy6847的网友这样说:“我在小学到大学,我接受了15年的正规教育,但是这么多年没有一堂课是教我们如何应付突发灾难的”,“如果我们也从小受过安全教育,那么那些被烧死的大学生在踏入那个‘夺命网吧’的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场所,是一个在发生火灾时极难逃生的地方,那么他们就不会选择在这个网吧上网。”……据2006年的一份对我国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抽样调查显示,48.6%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52%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自觉接受安全文化熏陶,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关爱他人、自身生命健康的良好安全文化素养的人还不多,社会安全的根基还不稳固。

(二)部分社会成员的安全价值观念模糊、错位

一些职工安全观念模糊,特别在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拿生命作赌注。把安全操作与提高效益、提高效率对立起来,为了追求产量和奖金而拼设备、拼体力。“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缺乏高层次的安全需求。我们的经营者、管理者,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安全价值观念错位,普遍存在重财产、轻生命,重生产、轻安全的思维倾向和行为习惯。这同我们传统、固有的文化有关,因为我们的文化根基是道德,讲感情,讲境界,但缺乏科学精神。另外,安全价值观念错位也同我们的政府官员、生产经营者、管理者不正确的政绩观、效益观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举国上下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而且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而经济效益、税收与利润则成了衡量企业成败的唯一指标。因此,形成了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与效率优先乃至效率至上的观念。对物质利益的重视程度明显地超过对生命与健康权的尊重。特别是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更是唯利是图,为获取高额利润,不采取任何劳动保护措施,甚至与职工签订“生死合同”,以此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在随时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组织生产,把劳动者承担的风险提高到临界点。

因此,广大社会成员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还有待引导,其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还需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

(三)职工,尤其是民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较低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局面,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转移,仅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就在8000万人以上,他们大多数从事高风险的基本建设和密集型劳动产业。在这些民工中,高中文化以上仅占13%,小学文化为29%,文盲与半文盲达7%。根据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相距甚远。

(四)安全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创新意识不够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一些党政部门对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了解,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成立安全文化建设职能部门,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仅仅从履行自身职责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但缺乏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在制定措施、分阶段落实上随意性较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宗旨、精神、风格、价值观、道德、誓言等安全文化构成要素缺少深度研究,规范不够,没有形成统一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要求。没有将安全文化建设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就文化搞文化。方法陈旧,缺乏创新,跳不出“吹拉弹唱”的框架。以致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和职工,走进了“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搞轰轰烈烈的运动”的误区,以为满墙的规章制度,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满嘴的安全词藻,大会讲、小会提就是搞安全文化建设,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此外,因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基础设施、基础项目、人力资源等物质基础作支撑,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传播,而这些都需要足够资金的投入。由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少,使安全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匮乏,严重制约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理念创新,树立安全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安全社会,以人为本就要以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也特别强调指出,要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发展”的提出,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和发展起点上做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安全发展观的实质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应始终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树立安全发展观,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经济观,“三不伤害”的自保互保观,细节决定成败、安全无小事的行为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二)加强安全法制文化建设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安全生产秩序的维护,事故的有效防范,除了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外,主要靠法律。目前,尽管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安全法制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违法行为制裁、政府职责定位、《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规和安全责任考核方面存在较大的缺憾,立法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现行的《刑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对安全事故处罚标准过低应及时修订补充;要针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对事故前的违法行为法律限定较少,缺乏相应的重大未遂事故追究和科学合理的责任考核体系的法律规定的实际情况,出台“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问责制”等相关法律或增补新的条款,以改变只要不造成人员死亡,再大的事故,企业也可以不报告,监管部门无法对事故查处的情况和安全责任考核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控制,忽视预防性和超前性管理的安全业绩。

2、制定、修订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是安全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安全技术标准的数量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有的行业至今没有完整的标准,现行标准中,有的制定多年仍未修订,技术指标落后。如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如何处置问题,高含硫高压油气井井喷后的点火问题,在我国均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和安全规划审查,也缺乏标准规范和科技支撑,极易引发和放大事故。因此,要按照总理提出的“要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及时制定、修订安全技术标准,并建立安全技术标准更新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3、通过立法,理顺安全监管体制,解决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监管效率低等问题;要鼓励、支持部门和地方立法,作为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补充,推动国家法律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4、通过立法,优化现阶段行政、司法资源配置,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快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监管体制。

(三)依托国家“文化共享工程”,普及安全文化知识

文化共享工程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与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4月启动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初步建立五级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文化服务网络,辐射人群已过亿。当前,应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共享工程整体服务框架中,建立安全文化专题资源库。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创新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在开通城域网、局域网的地区,采用镜像方式传输资源;在网络不发达的地方,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输资源;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通过光盘、移动存储开展服务。积极探索通过共建共享方式与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全国妇联“美德在农家”工程合作,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逐步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和技能。

(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方式,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在目前这样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市场环境中,不能指望企业大规模培训员工,尤其是培训农民工。因此,针对我国国民安全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政府应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主动介入员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这不仅事关员工的个人利益,而且也是一种国家利益。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培训人员不到位,培训计划不落实,培训考核不认真,培训过程走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同时,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把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所有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安全知识课,在大学中开设安全技术课和安全文化讲座,以提高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安全素质。

(五)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

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将安全防范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普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文化的形成。监督的内容包括对企业主及相关安全专职人员的监督,是否有问题;对企业安全生产措施的监督,是否按规定制定了措施,措施是否落实;对职工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职工上岗前是否进行严格正规的培训,并得到相关的证书;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是否有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创新监督机制,如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公开制度;依靠和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依靠基层一线职工群众监督;完善举报监督制度;依靠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和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等等。促使政府、企业和安全中介组织重视安全管理,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

(六)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创建平安社会活动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安全活动的参与面已越来越广泛,已从生产扩大到生活,从产业、工厂发展到社区、学校等公共领域。安全活动的主体也从职工扩大到大众、居民、学生。安全文化建设旨在为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而重点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问题,它必然对全社会和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因为人的深层次、基本的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全民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造福于百姓的民心工程和打造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组织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并把其纳入到创建“平安村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活动之中,落实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使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工厂、进矿山、进学校、进家庭,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级基层组织,真正使安全知识入厂、入校、入街、入巷、入村、入户、入脑、入心,成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毅在经济论坛上的讲话[EB/OL]..

2、公众.请上好应急自救课[N].人民日报,2007-05-10.

3、李毅中.谈谈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EB/OL].http//chinasafety.省略.

4、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01-23.

社会安全论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发展和谐建设指导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具有持久和后续能力,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也要建立在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

坚持安全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大幅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全面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效防范事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自觉遵循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这要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为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世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安全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安全文化、安全理论的引导,也要有人才技术的支撑,又要有安全体系、管理机制的保障。大量实践证明,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健康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稳固的社会发展基础,所谓“国泰民安”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因此,“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从三个方面发表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准确定位,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上任伊始,提出安全文化五要素,将安全文化列为五要素之首,应当说体现了一种立足根本,把握关键的深远眼光。安全文化,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社会的进步靠先进文化的引导,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意识的反映,文化是人们生活、生产和意识的积淀,安全包含于文化之中,安全文化源于生活、生产,安全文化又作用于生活、生产,引导人们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和规范人的行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全面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并为人类生命繁衍与健康成长,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受或少受损失服务的。同时,安全文化也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并渗透于人们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实践表明,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所有实践都离不开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其一,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方针提供保障。强化企业干部职工“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实现思想的安全化,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觉行动。其二,改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合理、有效和科学。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功能,对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变被动的安全管理为主动的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激发职工主动创造精神。通过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在企业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生产环境,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完善的工作态度,努力实现安全这个共同的目标。其四,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 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把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文化化,使他们的安全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全面系统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载体,寻求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全发展要解决人的基本素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对全员的参与意识提出要求。创新载体,正确处理好安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在要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启发自觉,两者为两个相交的圆,目的一样,相互渗透,缺一不可,都是为搞好安全生产服务的,都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人们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上的综合反映。创新载体,就是通过构建安全文化,唱响主旋律,将全体公民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文明人,将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职工塑造成现代安全观的安全生产力。我们在具体实践中着力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立足创出一个特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年”活动,叫响“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高标准、全覆盖、创特色”的要求,深入灌输,做到“三入”(入耳、入心、入脑),旨在营造安全发展的强烈氛围。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大力宣传安全责任制,大力宣传依法治安,严格执法,大力宣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建好“四个阵地”,即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协会,编发《安全生产信息》,管好用好安全生产信息网站,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如六月份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生产百日赛、“安康杯”安全www.知识竞赛,浓墨重彩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同时继续开展乡镇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达标创优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状况普查等,把监管触角向“双基”(抓基层、打基础)延伸,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道德,从而既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二是组织安全文化活动。我们深化两个创新,即领导方法和活动形式创新,在“三个转变”上下功夫,思想由传统思维定势向开放的思维方法转变,方法由传统固有的模式向多元化、灵活性转变,领导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构建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员参与的服务格局。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精心筹划、细心组织了颇具匠心的有形、有象、有声的安全文化活动。举办“安全文化周末大舞台”,以快板书、小品、大合唱、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安全、唱安全,让市民在欢快娱乐之中接受安全知识教育;举办安全文化书画笔会,借助知名书画家的神来之笔,泼墨挥毫,抒发对“安全发展”的盛赞之情,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跃然纸上,让人们在欣赏高雅艺术中增强安全意识;在高邮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开辟“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增进网民互动,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科学。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对安全生产各类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文化水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企业一线培训员工,对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每年培训人数以千人以上递增,扩大受益面。还与总工会、供电公司等部门联手,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示教育和电工、焊工技术比武,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还要向青少年延伸,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从青少年抓起,夯实基础。因此,弘扬、倡导、开发、利用和发展安全文化,使之更加精粹、丰富和繁荣,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文明,国家兴衰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建立机制,推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安全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精神文明创建的目的正是为全面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两者殊途同归,目的一致。安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是满足当代人的基本社会需求,当今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保证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使安全文化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落实到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尤其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因此,安全文化追求的正是人的第一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实现:

——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我们党是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我们从事的是拯救人生命的事业,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应以一腔热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尚、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作基础,没有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全力营造“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普及安全哲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法规,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人人都能自主管理,真正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人人事事保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安全论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发展和谐建设指导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具有持久和后续能力,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也要建立在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

坚持安全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大幅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全面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效防范事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自觉遵循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这要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为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世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安全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安全文化、安全理论的引导,也要有人才技术的支撑,又要有安全体系、管理机制的保障。大量实践证明,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健康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稳固的社会发展基础,所谓“国泰民安”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因此,“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从三个方面发表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准确定位,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上任伊始,提出安全文化五要素,将安全文化列为五要素之首,应当说体现了一种立足根本,把握关键的深远眼光。安全文化,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社会的进步靠先进文化的引导,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意识的反映,文化是人们生活、生产和意识的积淀,安全包含于文化之中,安全文化源于生活、生产,安全文化又作用于生活、生产,引导人们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和规范人的行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全面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并为人类生命繁衍与健康成长,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受或少受损失服务的。同时,安全文化也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并渗透于人们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实践表明,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所有实践都离不开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其一,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方针提供保障。强化企业干部职工“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实现思想的安全化,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觉行动。其二,改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合理、有效和科学。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功能,对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变被动的安全管理为主动的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激发职工主动创造精神。通过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在企业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生产环境,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完善的工作态度,努力实现安全这个共同的目标。其四,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 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把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文化化,使他们的安全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全面系统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载体,寻求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全发展要解决人的基本素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对全员的参与意识提出要求。创新载体,正确处理好安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在要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启发自觉,两者为两个相交的圆,目的一样,相互渗透,缺一不可,都是为搞好安全生产服务的,都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人们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上的综合反映。创新载体,就是通过构建安全文化,唱响主旋律,将全体公民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文明人,将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职工塑造成现代安全观的安全生产力。我们在具体实践中着力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立足创出一个特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年”活动,叫响“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高标准、全覆盖、创特色”的要求,深入灌输,做到“三入”(入耳、入心、入脑),旨在营造安全发展的强烈氛围。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大力宣传安全责任制,大力宣传依法治安,严格执法,大力宣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建好“四个阵地”,即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协会,编发《安全生产信息》,管好用好安全生产信息网站,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如六月份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生产百日赛、“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浓墨重彩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同时继续开展乡镇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达标创优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状况普查等,把监管触角向“双基”(抓基层、打基础)延伸,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道德,从而既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二是组织安全文化活动。我们深化两个创新,即领导方法和活动形式创新,在“三个转变”上下功夫,思想由传统思维定势向开放的思维方法转变,方法由传统固有的模式向多元化、灵活性转变,领导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构建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员参与的服务格局。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精心筹划、细心组织了颇具匠心的有形、有象、有声的安全文化活动。举办“安全文化周末大舞台”,以快板书、小品、大合唱、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安全、唱安全,让市民在欢快娱乐之中接受安全知识教育;举办安全文化书画笔会,借助知名书画家的神来之笔,泼墨挥毫,抒发对“安全发展”的盛赞之情,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跃然纸上,让人们在欣赏高雅艺术中增强安全意识;在高邮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开辟“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增进网民互动,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科学。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对安全生产各类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文化水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企业一线培训员工,对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每年培训人数以千人以上递增,扩大受益面。还与总工会、供电公司等部门联手,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示教育和电工、焊工技术比武,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还要向青少年延伸,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从青少年抓起,夯实基础。因此,弘扬、倡导、开发、利用和发展安全文化,使之更加精粹、丰富和繁荣,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文明,国家兴衰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建立机制,推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安全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精神文明创建的目的正是为全面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两者殊途同归,目的一致。安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是满足当代人的基本社会需求,当今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保证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使安全文化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落实到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尤其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因此,安全文化追求的正是人的第一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实现:

——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我们党是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我们从事的是拯救人生命的事业,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应以一腔热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尚、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作基础,没有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全力营造“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普及安全哲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法规,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人人都能自主管理,真正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人人事事保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安全论文第4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构件、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P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目的人为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和遵循的,具有特色的安全生产与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及物态的总和。它基于“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概念,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含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及物的内容。它以强调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为核心,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为表现载体,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协调管理为任务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保障企业安全为目的,在内涵上和外延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广泛性。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才有意识地研究并发展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作为一舶来品,在我国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研究,也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1993年,时任劳动部的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李毅中局长提出“安全文化”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五要素”之首后,有关安全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升温。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安全文化研究及其建设尤为重要。

一、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原则和建设手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融于全员”、“融于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关爱人和保护人(员工),最大限度满足人得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需要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决定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和发展方向。企业安全文化,不仅要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更要重视其为社会人,人人都有感情、心理、文化方面的合理需求。员工即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同时又是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主体,是各项管理的核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对象和依靠力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与全体员工的融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实质是落实全员安全文化建设责任,激励和约束员工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和响应。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各个层次是员工融于一体,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各层次群体、个人安全生产及其经营活动的实践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形成企业员工各个层次的安全文化。对员工各层次安全文化进行提炼、优化和整和,从而形成企业特有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安全文化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与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融合。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任务目标、最终目的和运作特点决定了其建设过程必须与企业的其他各项业务活动融合进行、共同推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文化思想以及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渗透、传播,通过全体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塑造、演化、融合与优化,从而形成先进的、实用的企业安全文化。实际上,企业的安全文化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又作用于生产实践。离开企业的生产实践,安全文化建设变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从近几年来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实践活动来看,比较实用的建设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用安全管理的手段。通过安全管理层来调节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与企业安全文化相适应的,关系协调、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期望目标。例如,我们坚持安全目标责任管理;无违章管理;安全监督检查;严格事故报告和处理等。使我们的安全生产实现可控、在控。

2、运用安全法制的手段。通过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依靠行政管理强制力,在落实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条例、企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规范员工的行为,教育员工竖立遵章守纪的安全意识和理念。利用劳动安全与卫生或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发展规划进行安全监督和检察,用安全生产法规来规范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安全道德、安全文明生产已成为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的基础。例如:我们坚持贯彻安全生产设施、工程项目“三落实”制度;坚持推行安全管理“五同时”制度等。不安全因素得到了有效遏制。

3、运用科技的手段。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成果,不断的改善职工劳动和作业条件,实现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并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转化率。其实质是利用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和安全文化物化的技术、材料、设备、装置等,维护和保障安全生产条件,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例如,几年来,我们在铜梁在建高层项目推广使用爬架和片架,提高了高层项目的安全系数;强制在建项目使用经过备案的安全网和漏电保护器,解决了“安全设备不安全”的问题。

4、运用技术经济手段。充分掌握和运用经济法律极其杠杆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应企业的安全文化和经济背景,保障安全所需要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劳动作业环境,实现安全生产。我们一直在职工劳动保护上给予足够的劳动条件保障,不断的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督促甲方足额拨付安全措施费,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使我县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大为改善。

5、运用安全宣传教育手段。安全教育既安全教化,是一种传播安全文化,传递安全生产经验、灌输安全科学知识、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普及安全健康科技与文化,促进企业文明的重要手段,员工安全生产、生产的知识、态度、意识、习惯,可以根据时代对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精神文化的需求,通过有目的开展培训、教育获得提高。实践证明,我们坚持了对员工持续再教育,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培训制度,利用企业文化简报,施工现场安全宣传画,系统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安全文化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企业先进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貌离神合、形散神聚

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二字,古今中外有多种解释,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到《辞海》中的“和睦协调”,众说纷纭,不一而举。如果从造字法来看,“和”字可拆为“禾”与“口”,即一人一份饭;繁体的“諧”字可拆为“皆”与“言”,即人人都可言。因此,本文对和谐二字的诠释是:一人一份饭、人人都可言,或者说人人有饭吃、人人都有发言权。“和”字体现的是生存、生活等物质层面,而“谐”字则更多地体现在民主或价值层面。

安全文化中的“安全”,本义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和损失”,属于人类基本需要,人的安全权、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基本人权,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属于需求层次金字塔中的物质层面;而“文化”,则通常被看作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为人类所共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同“纹”,即人工的痕迹。西方则取其英文culture义,即“耕耘”处理的东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一方面强调人的生存或物质层面,另一方面强调人的价值或精神层面,二者貌离神合、形散神聚。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安全文化研究及其建设,应当明确以下几点: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安全文化内涵

关于安全文化的界定,不胜枚举,莫衷一是,但不外乎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类。笔者比较赞同安全文化研究专家罗云教授的定义,即“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

上述定义建立在“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基础之上,在安全观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和家庭安全文化等,或者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主要包括生产安全、生活安全和生存安全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层面。由此足见安全文化一词中“安全”的外延之广和“文化”的内涵之深,“安全”与“文化”相结合的安全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且当前通常所讲的安全文化,一般是从广义说角度而言的。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安全文化本质

马克思主义把文化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则更进一步地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安全文化是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是用无数起重大事故的沉痛代价换来的。不同时代的安全事故,必然产生不同的安全文化;不同时代对待安全防范、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的态度都体现了不同社会政体和国体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我国的安全文化不是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之间利益相互斗争与妥协的产物。它已不是文化主义某些流派所主张的把文化看作是从社会底层自然出现的文化,是来自人民的“声音”,是“纯真”的工人阶级文化,更不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某些流派所宣称的“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强加的文化,是为利润和意识形态控制服务的文化”。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在我国,安全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已成为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项主文化,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发展,“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安全文化观已广为流传,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

工业化打破了农业社会原有的社会关系而进入到以业缘关系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社会化和劳动分工日益明细的现实背景下,每一个自然人都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以获取劳动报酬来维系生存、维持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

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提倡“爱”与“护”,以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保障企业生产安全运行为目标所形成的群体或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即企业生产与员工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安全物态文化和安全行为规范,是尊重人权,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的高雅文化,也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在安全文化观的指导下,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并最终通过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的安全文化来体现的,它基本上遵循了“企业安全文化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这一流程。然而,企业安全文化观是在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在利润与安全之间通过博弈而达成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在政府与人民大众的监督下进行的。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契约的结合”,追求的是既定成本下的利润最大化,或者是既定利润下的成本最小化。在面临信息不对称和诸多风险性决策时,企业往往是急功近利、趋利避害的。企业在“利润”与“安全”之间进行博弈,通常认为二者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寄望于企业自觉自主地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是不太可行的,“无为而治”还不太现实,何况在当前“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下,企业往往处于博弈优势。对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在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约束下,在政府与人民大众的监督下进行。

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认识到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投资。从安全经济学角度来讲,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发生后整改的“产出比”。企业应当本着“效益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理性预期和科学决策,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适度的安全文化建设,从而最终实现职工安全与企业利润的双赢。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而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物态文化必不可少,非物质层面的安全文化更是持久而高效。

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运用“和谐”原则来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如上所述,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貌离神合、形散神聚。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也应当运用“和谐”原则来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以人为本,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安全与生产生活共存、个人价值与集体效益和国家利益共创”的和谐安全文化。

所谓和谐原则,就是要使“和则”与“谐则”相结合。和谐既有客观的、得当的、科学的“谐”的完美,又有主观的、情感的、感觉良好的“和”的融合,而不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还是作为一个集体而存在的人既是理性人,又是情感人。因此,在运用“和谐”原则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既要合情,又要合理,对于企业而言,还要适度。

文化具有“文而化之”的审美功能。安全文化以生动、形象、艺术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文化是社会的粘合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外化是制度或规范;社会的核心是人,个人追求自由,社会追求秩序;每一个人和企业的价值观具有不确定性,而人类追求一致性,从而促成价值观变为规范。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制度和规范,将安全主题通过文化这种人们容易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舆论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员工与企业树立科学的安全文化观,促使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安全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层次上,更应该落实到改造层次上,更应该落实到企业适度投资进行安全文化物态建设上。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安全发展的重要理念。当前,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布局,把安全发展理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让安全文化价值观深入人心,让安全文化之光普照大地。

参考文献;

社会安全论文第5篇

1、水

1.1水资源的特性

水资源是一种特性明显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目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特性,才可能制定正确的水资源政策,确定合理的水价。

1.1.1水资源是母体资源

水资源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能源、海洋、气候、物种和旅游等十大资源中的母体资源(其中矿产与能源有较大的交叉,但遵从国际惯例分列;旅游资源中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部分人文景观不属于自然资源。)

1.1.2水资源有固、液、汽三相

水资源是十大资源中较少见的有固液气三相的资源。其中气相,即在大气中的水蒸气,人类目前还无法自由利用,即俗称“靠天吃饭”。水资源中有69.5%(该比例不包括目前难以统计的大气水)以冰川和永久性积雪存在,其中绝大部分还难以利用。

1.1.3水是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

水资源总量有30.1%以上是地下水,其中大部分是浅层地下水,可以和地表水互相转换,但超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等生态蜕变,而且有的需较长的时间才能补给。深层地下水则是“子孙水”,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周期相比较是不能补给的。与其它资源相比,地下水的权属界定和管理十分困难。

1.1.4水是一种流动性的资源

仅占淡水总量不到0.4%的江河湖库水资源又具有流动性,给按地域的权属界定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1.5随时间变化明显

由于水资源的再生主要依靠降雨,因此水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的短周期内不是恒定的资源,依不同地区在年内和年际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至十分剧烈。

1.1.6水资源状态脆弱且难以恢复

水生态十分容易受到取水过度、超量污染等人类活动的破坏,而且自恢复能力很弱。

1.1.7水资源是难以跨区域和国际交换的资源

由于对水资源使用量大,并以液相使用,再加上使用的经常性,使之难以跨区域交换和国际交换。

1.1.8水资源是稀缺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m3,其中97%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真正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就更为稀少。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中国水资源主要特点是:一是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二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北方水少(占全国16.7%)耕地多(占全国60.5%),南方水多(占84%)耕地少(占39.5%),特别是华北平原和辽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才300立方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三是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1.2水循环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

水的循环按其循环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汇入江河,流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迁移与交换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而从海洋表面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海洋上,或者从陆地上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海洋内部或陆地内部的水的迁移与交换现象称为小循环。水的大循环与小循环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联系的,小循环往往包含在大循环内部。水的循环的总的趋势是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又将一部分径流流回至大海。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通过蒸发、降水、下渗也进行着水的交换。

水循环的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其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的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水有一定的自净作用,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由于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无害化。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动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环境中许多物质的交换和运动依靠水循环来实现,陆地上每年有36×1012m3的水流入海洋,这些水把约3.6×109t的可溶解物质带入海洋。

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大体上是平衡的,即全球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总蒸发量等于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总降水量。但是,这种自然状态的水分循环,有时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大面积砍伐森林,大气污染等等。水是可再生的循环性自然资源,水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为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共同的生命血液,维持着地球的稳定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要使水资源永续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减少水的社会小循环对自然大循环的干扰的度,或者使“干扰度”处于水的自然大循环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可以说,没有水分循环,就没有自然界里的一切。因此,积极保护良好的水循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才能保证水安全。

2、水安全

水安全是指水的存在方式(量与质、物理与化学特性等)及水事活动(政府行政管理、卫生、供水、减灾、环境保护等)对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无威胁的,或者说存在某种程度的威胁,但是可以将其后果控制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使水能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确保淡水、沿海和相关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改善;确保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得到加强;确保每个人能够以可承受的开支获得足够安全的淡水来保持健康和丰富的生活;确保人们不受与水有关的灾难的侵袭。水安全主要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与水相关的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

水安全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人人都有获得安全用水的设施和经济条件,所获得的水满足清洁和健康的要求,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可使自然环境得到妥善保护。显然,水安全是涉及从家庭到全社会的水问题,涉及水资源统一管理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安全与健康、教育、能源、粮食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提高水安全水平是使人类摆脱贫困、保持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手段,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水安全包括自然型水安全和人为型水安全。不仅涉及水资源短缺和洪水灾害的水量问题、而且涉及水体污染导致的水质问题等,涵盖了资源、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主要是干旱、洪水和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问题。而进入现代社会,人类大量干预水文循环的自然过程,水安全就逐渐从自然型的转为人为型。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其外延是指由水安全引发的其它安全,如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从本质上看,水安全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照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着眼于在一定时间内重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实现水安全的目的就是在现实情况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基于水资源关系,这个关系具体体现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的关系上。水安全的核心主要是以公平、高效和统一的方法保护水资源,同时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农业发展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需要,保护人类社会藉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不受侵害。

水安全与人类息息相关,当人类面临与水相关的某种灾害和危害的威胁时,就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影响水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是突发的或持续一段时间的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事件(例如水旱灾害、水污染等)和明显地缩小政府决策选择范围的事件(例如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等)。同时,水安全含有风险意义。影响水安全的威胁因素来自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等众多的领域,某些因素具有随机变化的本质特征,有些因素则因为反映其变化规律的信息不全,因而具有明显的不确性。水安全也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绝对的水安全是不可能的。当出现水安全事故,如果有充足的准备,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并能控制事故损失和对损失进行补偿,这样我们就确保了一定程度的水安全。水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产生水安全问题的直接因子是自然界水的质、量和时空分布特性;二是水安全的社会经济属性,即水安全问题的承受体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三是水安全的人文属性,即安全载体对安全因子的感受,就是人群在安全因子作用到安全载体时的安全感。具体说就是水安全和水资源系统的丰枯等属性有关,和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有关,和人群心理上对水安全保障的期望水平、对所处环境的水资源特性认识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等有关。人群的安全感是水安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人群必须感觉到水供应、水环境质量、洪水预防等是安全的,如果人群感觉到威胁,就会引起恐慌,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悬河,虽然河堤可以保证洪水顺利通过,但河边的人群肯定感到恐慌和威胁,从而不能安居乐业。

水安全问题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因此水资源被称为基础性自然资源;二是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水资源是稀缺资源,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稀缺的最原始驱动力,由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存在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等安全供给问题;三是水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水资源系统内部存在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水资源系统结构遭受破坏(例如水质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系统功能衰减甚至消亡,进而产生水安全问题。

实现水安全,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满足人的基本需水,保证食物供应,保护生态系统,共享水资源,控制灾害,水的价值,科学管水。

3、和谐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是把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不断前进,

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现实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

四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是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政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政治系统的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关系。具体的讲就是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一种关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各种关系之间都要经常性地发生联系,进行碰撞或融合。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关键。

六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实现经济和谐,必须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只有把这些重大经济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关系才能顺利形成。

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一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政治和谐和经济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谐既要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外部异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更重要的是要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千差万别的各种各样、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做依托,既存在着依存和融合,也存在着隔阂和磨擦。这就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的生成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和谐,主要是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程度为标尺。

和谐社会的动力支持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和稳定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涉及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而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主义主张人人平等,在利益分配上遵循公平与公正的规则,谋求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是秩序、法律和道德。在文明社会里,社会系统各要素都按着一定秩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有序地运转。维系和谐社会的秩序包括公共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等,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制定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体现于对法律的遵循。维持秩序的不仅有法律,还有道德。对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创建精神和智力支持。

4、水安全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水安全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依赖于水安全,即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支撑。同样,水安全也离不开和谐社会,试想一个矛盾重重,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各方面都不和谐的社会,能保证水安全吗,显然是不可能。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水安全的战略举措和有力保障,由此可见,水安全与建设和谐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两者是统一的。

4.1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支撑

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水是一切生命和环境的血液,既是人类生命之源、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能有效的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水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在游牧部落时代,还是在农耕社会,无论是今天,还是在未来社会中,水总是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人类傍水而居,依水而发展,水使人类生生不息,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而文明的演进又赋予水更多的光彩和灵气。人不能没有水,生态环境更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更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家安全要素由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诸要素而扩展到包括科技、文化、环境等非传统要素,水正是这样一个非传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要素之一。水安全问题从形成和发展阶段就深深的打上了国家或区域的烙印,是国家或区域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是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古今中外都把水作为社会与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政治手段和有力的武器,治水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出自人道主义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然历史条件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纵观我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盛衰,无不与水、治水活动密切相关,正如古人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试想一个洪水泛滥的地区,怎么可能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秩序,甚至会出现社会不稳。如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处在洪涝灾害的威胁之中,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同样,如果人的饮水问题解决不了,或者喝不上安全洁净的水,连当代人的生存、健康都受到威胁,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泄漏的苯流入松花江,使松花江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哈尔滨市居民停水4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人本身更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当人体失水占体重的10%,就会产生脱水,出现少尿、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当失水占体重的15—20%时,就会危及生命。现在,人的80%以上的疾病都与水的污染有关。水污染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殃及子孙后代。因此,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水安全的战略举施和有力保障

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同时处理好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实现水安全的目的就是在现实情况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基于水资源关系。水安全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水安全问题,不仅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其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和最近在进行的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看,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应该说,水安全的威胁更多来自人们自身的行为,无节制的水需求、污染水和浪费水都给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些问题多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要解决水安全的问题,人类需要严格自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建设好和谐社会,规范人类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为实现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难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座庞大的文明大厦呢?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积聚了毁灭文明自身的灾害隐患。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因此,要从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协调型、恢复型和建设型的生态文明,节约保护水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毫无节制的向大自然进行索取掠夺,以致出现了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人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染物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水与径流争河道、人与水争地等不良现象,使水资源不断减少,污染加剧,水体弱化或丧失正常功能,不能维持其社会与经济价值,改变了水文循环平衡,并且降低了水质,直接影响人类对水的基本需求,该作用后果是隐性、广泛和滞后的,当长期作用累积超过承受阈值时,就会危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进而引发一系列水安全问题,我们在防止水对人侵害的同时,更要防止人对水的伤害,如果人对水的侵害不及时控制,反过来又将出现水对人类更大的伤害。水资源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水利工作涉及到政府、社会、公众等方方面面,矛盾交织,情况复杂。因此,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自然、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的关系,统筹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和影响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社会深层次矛盾,消除阶级、种族以至国家间的资源环境歧视,通过实现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饮水安全,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

5、水安全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水安全问题古亦有之。我国大禹治水的传说,西方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神话,足以说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以洪水灾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水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水安全表现形式是自然型的,如洪水、干旱、河流改道等。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对水文循环的大量干预,对水资源的大肆索取,出现了人为的水安全问题,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等问题。进而危及人类对水的需求,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等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北方地区更为突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我国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环境总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988亿立方米,供水总量6670亿立方米,缺水318亿立方米。这表明,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从人口的增长上看,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1/5,降至1700立方米左右;从经济增长上看,到21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10倍以上,城市和工业用水将较大幅度增长,废污水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开源节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从城市发展看,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城市水供求矛盾更加尖锐;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上看,2050年前,我国粮食产量要比现在增加1400亿公斤以上,这意味着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必须增加,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5.1水灾害严重

一是洪涝灾害: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超过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1998年仅长江、松花江大水就使我们蒙受了25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二是干旱灾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m3,城市缺水60亿m3。我国每年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天津等城市供水告急。南方许多地区也因干旱遭受缺水困扰。2004年下半年,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面积干旱,许多城市用水告急,工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海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多万亩,流失土壤50多亿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旱和风沙灾害。我国自然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

全国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又不能得到回补,目前年超采量达80多亿立方米,已形成了56个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导致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下游有些尾闾与湖泊消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胡杨林大面积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此外,有些灌区和绿洲,由于大水漫灌、排水不畅,导致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能力衰减。

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

四是水体污染加重,水质型缺水范围扩大

2003年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比1980年增加了2倍多。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流失,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趋恶化。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目前,全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水环境质量在继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5.2人口不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开发利用更加艰难。

中国人口每年净增约1500万,经济和消费水平几年翻一番,对水量需求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2030年人口增长达到峰值总人口就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50立方米。人口的增长不仅增加对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水的有效利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专家们根据国际上评估的标准认为,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10000-11000亿立方米,1997年,我国年总用水量达到了5623亿立方米。按照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初步估计,我国未来水需求将达到7500-8000亿立方米,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500-2200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目前,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经济开发的水源不仅受到区域性的限制,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艰难,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气候变暖会促使冰川消退和永久雪盖减少加快。预计到21世纪末,1/3~1/2的山地冰川将消失。中高纬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可能会因此而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趋于减少或蒸发的增加大于降水增加的地区。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70年代、80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水旱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3废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低,水质性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全国年排污水363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主要表现在污水排放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水质性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2004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45%,全国280多座地级市中,还有87座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零。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缓慢,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1/3正常运行,1/3低负荷运行,1/3开开停停甚至根本不能运行。未来50年,这种发展趋势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基于目前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的现状,如果未来50年工业用水成倍增加、城市化水平成倍上升、小城镇快速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将面临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

5.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现

通过对全国1000多个地表水水源地的调查,不合格的占25%。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病等问题。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当前饮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

5.5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节水难度增加

中国的农业灌溉面临着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的双重威胁,中国70%的粮食产于灌溉地,而农业灌溉占了73%以上的总用水量。水短缺和水质污染对农业构成了威胁。此外,农业还面临工业和生活的竞争性用水,而农业的竞争力低。1984年席卷非洲的“饥饿危机”,正如所预料的一样,其“饥饿带”与缺水地带基本重合。农业是污染水的最大用户。1993年,大约8%的灌溉地所用水质低于V类,导致减产约100万t。受重金属和其它毒素污染的黄河水大部分已不适于灌溉。在陕西,稻米中已发现含过量铅。水量短缺和水质恶化还在继续,这将影响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在南方,曾形成“南粮北运”格局。然而,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水利建设力度减小,粮食增长主要转移到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北方旱灾更加严重。1952—1985年我国粮食增产量中,南方占61.4%,北方占38.4%。1985年以后,粮食生产地区格局发生了巨大逆转,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的增量比重已上升到69.4%,其中华北地区占25%,而南方粮食生产增量却下降为30.6%。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北方地区由1985年占40.7%上升到48.4%,南方地区由59.3%下降到51.6%。人均拥有粮食,北方由1985年的349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484公斤,增加了38.7%;而南方地区由372公斤只增加到377公斤,几乎没有增加。随着南方粮食生产的减缓,导致了南方粮食总量不足。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研究,1978—1990年平均南方粮食自给率100%以上,1991—1994年平均粮食自给率下降至95.2%,1997年南方粮食自给再下降到95.9%,每年需要从北方调运粮食1400万吨以上。粮食产销地区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这种格局的急剧变化,对未来50年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未来年粮食生产总量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未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5.6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保障能力下降,巩固改造任务繁重

我国水利设施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萎缩衰老的“危机”,二是工程保安、维修、更新、配套任务大,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到21世纪中叶这些水利基础设施将逐步进入百年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未完全按经济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因此,许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差、尾工大、设备老化失修、管理水平低,运行状态不良,至今没有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如果未来50年,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巩固、提高和充分发挥效益,那么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随着水利基础设施逐步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愈加繁重。

5.7科技含量和管理素质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

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的用水定额和管理,生产耗水量大,水浪费现象普遍而严重,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16%,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有45%,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2t,使发达国家的5-10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单方水粮食增产量不足1kg,发达国家已达1.6~1.8kg。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以上,仅此每年浪费水达100亿t,新疆是一个有水才有绿洲的地方,但是近90%的用水量用于农田灌溉,每亩用水达821m3。万元GDP用水量达到2575m3,是全国水平的5.7倍。因此,未来水利基础设施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都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水利领域,目前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水的有效利用和节水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进入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任务十分迫切,也十分艰巨。

5.8水价偏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任重道远。

目前水价格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各方面资金投入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国内外经验表明,提高供水价格,可以促进节约用水和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因此,制定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对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至关重要。30多年来,国家的收取水费和水价改革的文件,至今未能完全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水的认识,更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加上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它更难靠市场经济来调节。因此,从总体来看,水市场体制的建立任务十分艰巨。

5.9管理体制分割,水安全职责主体不清,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管理体制是国家为保证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确定的组织制度,保证水安全也要确定相关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及政府部门分工中,水安全问题涉及了多部法律法规,涉及到各级政府和政府的多个行政部门。因此,一旦出现水安全问题,一时甚至始终也不能理清责任主体。因为责任主体不清,也容易造成水安全中的问题发生。实践表明,水利涉及到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等等;水资源利用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经济体制上,水利只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没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待。目前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既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法律规定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同时也规定水环境监督管理由环境部门负责。要保护资源就要防治污染,监督管理污染源的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保护部门,那么水利部门要真正保护好水资源,没有监督管理污染源的权力,保护好水资源无异于隔靴搔痒。按照法律规定,水安全问题由政府负责,但是政府领导下的许多经济支柱企业恰恰是污染重的企业,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政府首选的还是要先兴工业,政府如何对环境质量负责呢?因此,“多龙管水”的时代应当尽快结束,现行的管理体制再不改革,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水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

水安全问题除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6.1水安全意识淡薄

水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但由于人们的水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水安全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没有注重节约保护水资源,未完全按自然经济社会客观规律办事,只顾肆意开发掠夺水资源,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水安全问题。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没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污染和水环境的破坏,并造成水资源利用的外在、内在不经济,进而引发水资源危机。

6.2经济外延式增长,人口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导致水需求量急剧增加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翻了两番多,但经济结构水平仍然很低,导致用水量的大幅度增长,20世纪80年代全国总需求量为4400亿m3,90年代为5500亿m3。按“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预计2010年的水资源需求总量为6900亿m3,2030年将增至8200亿m3。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亿,21世纪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80年代的2700m3减至1700m3。从长远看,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水资源需求较快增长,水的供求将形成更为严峻的态势。

6.3长期开发利用不当导致水体污染与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加上对水资源管理不善,使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水质受到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盲目开恳土地,围湖造田,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地植被,过度放牧,致使草地退化,开恳草场为耕地,促使沙化速度加快,消减了植被涵养水资源能力,减少了地面可供蒸发水源,改变了径流形成的时空分布,破坏了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自然正常循环,使水资源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洪涝水旱灾害的发生和水体污染。我国长江流域每年新增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200km2。自1954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天然水面减少了12000km2。

6.4水资源宏观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是分部门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供水工程建设。这种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

6.4.1以供为主的水利发展模式,使社会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水资源的投入,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忽视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6.4.2分部门管理水资源,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磨擦的不利影响;

6.4.3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的水利建设方式,导致了不适当的方式分配水资源,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和水市场的培育;

6.4.4水资源的无偿使用和不合理的供水价格导致了水资源价值的严重扭曲,以及对水资源需求的膨胀,国家对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资与补贴不堪重负。

6.5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水资源管理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制定了专门的《水污染防治法》、《水法》,及一些其他的水资源法律法规。但这些有关水资源管理和水体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之间及与其他资源生态方面的法律缺乏有机的联系。水资源是与其他自然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资源的利用,同时,其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引起水资源的连锁式的破坏。因而,互不相连的资源保护法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护某一专门资源,其拼凑起来的整体也不能从根本上对整个资源作为一个系统起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必须有一部关于资源整体的系统的资源管理立法。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我国目前还缺乏关于地下水的专门的法律,使得我国地下水管理混乱,而地下水的开采不合理又必然对地表水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水环境。

另外,现有的环境、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对水资源保护工作规定的不具体、不明确,可操作性差,不能体现出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7、保障水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水安全是关系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制约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中国的水需求平均增长率是1.5%,而水供给增长率是1.1%。在现行政策框架以及水环境现状下,以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工业和城市发展速度,水需求将持续地增长,水的供需差距将越来越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2050年的GNP将比1980年增长几十倍。我国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为1-1.1万亿m3(超过则有水生态环境崩溃危险),也就是说,GNP增长数十倍,而供水量最大增长3倍(尚不考虑水质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引发的水量损失)。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全方位、多措施、大力度地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问题,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宣传、工程、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综合措施,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爱水、管水、节水、保水、调水,全力保障水安全。

7.1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安全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爱水、节水、保水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新理念统领整个水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通过合理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基本满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的需求;通过规范和调节人类水事行为,彻底制止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和掠夺性开发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与保障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经济社会抗御水旱灾害风险的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基本达到洪旱无恙,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环境良好,基本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饮水安全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目前,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要大力加强节水防污染型社会建设,科学保护利用水资源,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优先保证生活用水,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开源节流防污并举,全面普查,统筹规划,强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饮水安全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构建饮水安全的工程、监测、法规政策、投资保障等体系,不断完善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进行饮水安全普查摸底,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有关办法和标准,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积极推行雨洪利用,全面实行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让广大群众都能喝上清洁卫生的放心水,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开放型流动的线性经济。它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利用模式代替“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真正实现了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产品—再利用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来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并与其他政策相配套,使循环经济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普遍化、经常化。同时,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从全局出发,按照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调整与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供应不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相协调,逐步建立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2.1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调整经济空间结构

在缺水地区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并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行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鼓励火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向水资源丰富地区或沿海地区转移。

7.2.2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城镇体系

要从水资源角度,建立起“以水定城市发展合理规模,以水定城镇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行业用水定额取水管理,真正做到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

7.2.3重视水资源条件,调整农业种植业布局和结构

制订农业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全国及各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缺水地区减少水稻、冬小麦等大耗水农作物种植比重。加强作物品种改良,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促进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发展雨热同期或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农业品种。

7.2.4按照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思路,实施水资源替代战略

要适当增加国内需求量大、且耗水多的粮食、纸浆、钢铁等产品进口,努力实现重要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间接实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并不具有优势,而且粮食是水资源耗用大户,可以在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通过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适当多进口粮食等大耗水产品,以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节余的水资源可用于发展工业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7.3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的防洪减灾体系。

要不断完善防洪抗旱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构建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饮水体系,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抓紧开展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分析和划分流域洪水风险区域工作,并公之于众,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自身避险意识,建立防洪抗旱、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完善洪水调度手段,并组织科技联合攻关,加强防洪减灾社会化、蓄滞洪区管理与运用、洪水资源利用和城市蓄滞雨水措施、跨水系或流域洪水调度、适应洪水的农业和产业结构、洪水灾害评估系统、防洪减灾投资与集资政策、不同江河不同防洪工程的最佳防洪标准、防汛抢险实用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大力提高防洪减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使防洪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洪水特点相适应。保障从整体安全的角度对洪水进行优化调度,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对防洪的要求,保障大江、大河、大湖和沿海主要防洪保护区及城市的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

7.4构建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系统调配自如、运行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网络体系,对天然水系统的调控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用水户、天然与人工水系统间的合理调配。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供给的保障要求,建立重要江河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科学合理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水问题,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用水,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清洁饮用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用水,为日益增长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城市和工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供水安全。

7.5建设维护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解决水问题为先导,将水利发展与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生态保护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涵养水资源;有计划的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对于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地区,注重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同时,解决好生态修复区人口的粮食问题、经济发展和脱贫等问题,为实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在严重水土流失区,修建淤地坝工程,拦蓄泥沙,淤地种粮,发展经济;在牧区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对天然草原实行禁牧、轮牧、休牧,保护和恢复草原;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积极发展小水电,使农民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调配,基本保障最小生态环境用水,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水污染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水资源质量状况基本满足水功能区的要求;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不断改善自然生态和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人居环境。

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统筹安排,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益,加强政府监管,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落实有关用地、用电、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单位的改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有偷排偷放行为、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污水处理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抓紧做好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动态信息管理工作。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根治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

7.6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和变革,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与合理的水价体系,建立起鼓励节水减污、高效用水的激励机,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用水需求,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广泛采用节约用水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标准,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工业、城市用水效率达到同类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水平,对水资源的总体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工业废污水排放全面达到规定的标准,城市废污水治理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节流治污优先的原则,逐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综合利用工程、经济、技术、法律、行政等各种措施,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7.6.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推进全社会节水

在《水法》的基础上制定《节水法》,进一步明晰和细化有关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增加可操作性,将节水纳入法治化轨道。并将加强培训,提高执法者素质,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引导和规范建立各类用水组织,如成立农民用水协会、行业用水协会,使其成为政府与社会形成共识的桥梁,降低水资源管理的成本;建立发达的信息互通机制,包括信息采集、管理和系统,及时向全社会用水信息、水权和水市场信息;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节水的法律意识,增进社会对政府政策的认同感,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7.6.2加强节水制度和标准建设。

根据多年来的用水水平、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新的节水观念,制定行业和产品用水标准。在严重缺水地区强制执行行业和产品用水定额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要区别对待,新建和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按照单位产品、产值用水量的国际先进水平进行要求。建立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清理整顿节水器具生产和流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

7.6.3组织制定全国性和区域性节水规划

在《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全国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和《工业节水“十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全国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和区域性节水规划。尤其是华北和西北等严重缺水地区,要抓住“十一五”计划将区域规划放在重要位置的契机,将区域节水规划作为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明确节水目标和任务,使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7.6.4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水价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经济杠杆,是激励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水价应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要将其作为水资源定价的基本依据,尽快到位。要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逐步取消按亩收费、搭车收费等不合理的收费现象,适时、适地、适量调整水价,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用水结构。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用水的计量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加快实行按单位计量、按户收费,尽快扭转喝“大锅水”的不合理局面。逐步推广实行定额管理,基本水价和超额加价的累进制水价制度。

7.6.5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节水投入机制

在国家层面上,要将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把水资源节约与水利工程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调整水利投资结构,增加农业节水投资比重;在地方层面上,要加快健全地方财政对节水投入的政策,各省(区、市)财政预算中应明确用于节水投入的比例。并制定农业节水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企业和非农户投资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政府通过贴息贷款和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扶持,通过租赁、拍卖小型水利工程所获的收入作为农业节水基金,鼓励农民建设节水工程。在用户层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确定节水投资主体,对节水项目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节水单位和个人。

7.7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较为完善的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水市场体系

要实现我国水资源安全特别是干旱区的水资源安全,就必须研究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我们要突破束缚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用水户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市场体系;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与渠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建立规范的水价形成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发挥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水利建设与管理能够基本实现良性发展。

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战略,对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虚拟水战略,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研究缓解区域水资源的措施,研究虚拟水战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等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无疑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因袭思维,对国家和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短缺解决机制都是一场革命。应开展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研究,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加强对虚拟水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加强对新型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研究、加强对虚拟水战略的运用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的研究、加强对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区域政策体系的研究。

5.7.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水市场是一个“准市场”,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之间差别很大,难以完全进行公平的自由竞争,它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水市场的首要条件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府宏观调控要对水资源使用权和用水指标进行分配,对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引导利用市场机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制订水资源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的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等。

5.7.2重视用水户参与

通过提高用水户的参与程度,由用水户代表或相关利益团体来协商决定水资源分配、水市场价格等,实行民主决策管理,推行听证制度,接受用水户的监督,提高透明度。调动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促进高效用水。

5.7.3建立水资源使用交易登记制度

国家在实施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时应该明确规定哪些使用权交易应该登记在案,防止因水资源使用权交易对第三方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国家通过交易登记制度合理地引导水资源使用权交易,并适时进行监管。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建议对于交易前后不改变水的用途、灌区(或农民用水协会)之间或内部的水权交易可以免去登记,由灌区或用水者协会自己监管。而对于跨地区、跨部门或流域内部的水权交易应该进行规范登记和管理。国家主要通过水资源使用权交易登记制度管理水市场,使用权交易价格主要是根据市场行情、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7.8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保障体系。

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的水资源管理包括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两个方面,基本的管理途径有工程建设、终端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三种,相应的管理战略和管理阶段可分为四个层次:供给管理,包括开辟新水源、大规模远距离调水等,其目标是提供更多的水资源,但通常成本巨大;技术性节水管理,这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其目标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但通常节水数量有限;内部结构性管理,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更高层次,涉及到区域内部社会结构变化等问题,如结构性节水;社会化管理,这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最高层次,认识到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以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为主线,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来缓解局地水资源的紧缺。

在国家层面,应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理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发挥流域系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功能,使水资源管理由供求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水资源管理应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要通过节水、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其次,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进行区域水资源分配;最后,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通过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战略实现全球水资源化。

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水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水法规政策体系和执法体系,用法规规范人类水事行为。认真修订完善现有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减少其相互间的矛盾,应制定《节水条例》、《江河流域管理法》、《湿地保护法》等法规,并对跨国流域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尽快制定相应法规和政策,同时,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开发与保护、水量与水质、城市与乡村、地表与地下水、取水与用水、供水与排水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现代水权及其流转制度;二是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基本达到信息通畅、设备完好、管理高效、运行安全、运营机制良性。三是监督管理制度。.即目标责任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奖励制度、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协作制度。四是规划计划制度。即综合规划制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专业规划制度.五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水资源保护基金制度、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取水许可制度、供水分配制度、河道管理制度、航道利用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渔业资源开发的保护制度、水土保持制度。六是水污染防治制度。.即污染防治许可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重大水污染事故申报与应急措施制度、船舶污染源控制制度、开发利用项目污染控制制度.七是法律责任制度。.具体包括: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取水许可制度、供水分配制度、水利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制度、行政法律责任制度、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刑事法律责任制度。.同时进一步明确水行政监督执法的主体地位、权限、责任和程序,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违法的法律责任,以有效地开展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维护良好水资源管理秩序。

7.9加强科技创新,构筑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体系

水利设施、设备、技术水平等均达到国际现代化水平,运行安全高效,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贡献达到较高的程度。建成覆盖全国的包括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水利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水利基础设施和技术与装备基本达到现代化,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先进水平,水利设施完善配套、装备精良、质量与标准较高。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提高水利人才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科学地、全面地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遵从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规律,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规划,提高规划和工程建设的科学性,积极实施跨流域调水、节水、污水资源化、海水利用、雨洪利用等重要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9.1兴建必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从空间上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山东半岛和辽宁中部等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和城市密集地区资源型缺水十分严重,跨流域调水是解决这些地区缺水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等工程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联结,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空间配置格局,形成全国水资源配置网络,使缺水的流域、区域水资源条件有明显改善,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7.9.2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特点的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高节水技术水平,降低节水投入成本;组织开展节水灌溉设备的标准化体系研究,逐步规范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和销售市场;研究制定鼓励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引导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采取多种方式集蓄雨水,合理利用当地各种分散水源,提高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

7.9.3研究开发污水资源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中水回用率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污水管道没有形成完整、封闭的体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甚至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因此,要加快污水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和污水回用设施建设。在较大幅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污水再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将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增加投资,优先安排污水回用设施建设,铺设再生水利用的管网系统。尽快在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以源头治理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以达到减污增效的双重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9.4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推进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

海水利用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开发,以及关键设备制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国家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和相应的优惠措施,促进海水利用及其产业的发展。对海水淡化生产企业购置设备和技术改造给予贴息贷款,并适当降低营业税;对海水淡化生产厂、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兼专业设备生产的企业给予3-5年的免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海水淡化企业生产的淡水要参照自来水给予同等补贴,经检验合格的淡水可以直接进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对利用海水作冷却水和海水淡化水作锅炉用水的生产企业,实行税收奖励政策,每年由公共财政返还给企业一定的所得税;采取引导和鼓励政策,使具备条件制造海水淡化设备的生产企业与有关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合作开发、进行技术攻关、制造成套海水淡化技术设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7.9.5实施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加强地下水水源地储备

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水银行”,来调节和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建议在华北地区先行实施地下水资源补给工程。其一是修建地下水回灌设施和建立雨洪利用系统,利用丰水年或一般年来水较多的汛期,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二是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经过深度处理达到规定标准后的城市污水回注地下,利用土壤的洁净作用使废水资源得以再生循环利用。

7.10加强水危机管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水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日益严重的影响,水危机日益显现,水危机管理包括洪水危机管理、枯水危机管理、水环境危机管理和水生态危机管理。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要认真吸取松花江水污染的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防止人为造成的水危机,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社会以防为主,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制和应急应变机制。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并且加强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把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水危机管理不仅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事,还应当把危机管理变成全社会的活动,加强社会管理。要从维护河流健康、水资源安全、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及时进行资源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保护人类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影响,使危机管理制度化、法制化、政策化,确保水安全,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11建立完善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水文、水利、水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水资源定价、水利投资等制度改革。该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确保人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该系统可持续发展(安全性〕的界定有两个基本准则:其有效供给不能超过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量,即以不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为约束;水质不应随时间下降。系统安全性的界定应建立在科学的水文、水土、气象、环境污染监测与流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流域为单元核定,建立流域安全用水指标、开发度指标等。

要建立完善卫星通信网络、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光传输高清晰防汛系统、预警反馈通信系统、水利通信专网监视中心、防汛会商会议电视系统、水情险情实时图象监视系统、水利工程视象监控系统、防汛、抗旱应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同时,加快建立气象、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更要加强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气象、水文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研究开发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水文水资源以及洪旱灾害大范围全天候分布式的动态监测,以提高我国水文水资源监督和管理能力,为现代化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加强流域的综合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权属管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完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取水许可申请报告的审批制度;建立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制度;维护生态水权和环境水权等自然水权。国家或地方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制定开发利用的长期规划,改变传统的水供给管理模式为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模式,以提高用水效率,包括水资源补偿性使用、发放可交易的取水许可证、调整水价和排污费等。并建立用水审计制度,制定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标准,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率,鼓励节水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洪阳:中国21世纪的水安全

2、高而坤:保障水安全需要严格自律

3、宋建军张庆杰刘颖秋:确保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制度体系

4、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5、李坤刚:我国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社会安全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水安全和谐社会探讨

水,生命之所系,它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水使人类生生不息,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水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没有水,就没有社会;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现今全球人类缺乏安全的足够的水资源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水资源以及提供和支持水资源的相关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污染、非可持续性使用、土地使用变换、气候变化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威胁。中国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形势堪忧,我们面临着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水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直面水危机,从全局的、战略的、政治的高度,审视对待水安全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节约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水

1.1水资源的特性

水资源是一种特性明显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目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特性,才可能制定正确的水资源政策,确定合理的水价。

1.1.1水资源是母体资源

水资源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能源、海洋、气候、物种和旅游等十大资源中的母体资源(其中矿产与能源有较大的交叉,但遵从国际惯例分列;旅游资源中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部分人文景观不属于自然资源。)

1.1.2水资源有固、液、汽三相

水资源是十大资源中较少见的有固液气三相的资源。其中气相,即在大气中的水蒸气,人类目前还无法自由利用,即俗称“靠天吃饭”。水资源中有69.5%(该比例不包括目前难以统计的大气水)以冰川和永久性积雪存在,其中绝大部分还难以利用。

1.1.3水是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

水资源总量有30.1%以上是地下水,其中大部分是浅层地下水,可以和地表水互相转换,但超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等生态蜕变,而且有的需较长的时间才能补给。深层地下水则是“子孙水”,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周期相比较是不能补给的。与其它资源相比,地下水的权属界定和管理十分困难。

1.1.4水是一种流动性的资源

仅占淡水总量不到0.4%的江河湖库水资源又具有流动性,给按地域的权属界定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1.5随时间变化明显

由于水资源的再生主要依靠降雨,因此水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的短周期内不是恒定的资源,依不同地区在年内和年际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至十分剧烈。

1.1.6水资源状态脆弱且难以恢复

水生态十分容易受到取水过度、超量污染等人类活动的破坏,而且自恢复能力很弱。

1.1.7水资源是难以跨区域和国际交换的资源

由于对水资源使用量大,并以液相使用,再加上使用的经常性,使之难以跨区域交换和国际交换。

1.1.8水资源是稀缺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m3,其中97%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真正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就更为稀少。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中国水资源主要特点是:一是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二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北方水少(占全国16.7%)耕地多(占全国60.5%),南方水多(占84%)耕地少(占39.5%),特别是华北平原和辽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才300立方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三是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1.2水循环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

水的循环按其循环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汇入江河,流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迁移与交换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而从海洋表面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海洋上,或者从陆地上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海洋内部或陆地内部的水的迁移与交换现象称为小循环。水的大循环与小循环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联系的,小循环往往包含在大循环内部。水的循环的总的趋势是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又将一部分径流流回至大海。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通过蒸发、降水、下渗也进行着水的交换。

水循环的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其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的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水有一定的自净作用,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由于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无害化。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动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环境中许多物质的交换和运动依靠水循环来实现,陆地上每年有36×1012m3的水流入海洋,这些水把约3.6×109t的可溶解物质带入海洋。

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大体上是平衡的,即全球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总蒸发量等于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总降水量。但是,这种自然状态的水分循环,有时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大面积砍伐森林,大气污染等等。水是可再生的循环性自然资源,水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为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共同的生命血液,维持着地球的稳定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要使水资源永续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减少水的社会小循环对自然大循环的干扰的度,或者使“干扰度”处于水的自然大循环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可以说,没有水分循环,就没有自然界里的一切。因此,积极保护良好的水循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才能保证水安全。转2、水安全

水安全是指水的存在方式(量与质、物理与化学特性等)及水事活动(政府行政管理、卫生、供水、减灾、环境保护等)对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无威胁的,或者说存在某种程度的威胁,但是可以将其后果控制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使水能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确保淡水、沿海和相关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改善;确保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得到加强;确保每个人能够以可承受的开支获得足够安全的淡水来保持健康和丰富的生活;确保人们不受与水有关的灾难的侵袭。水安全主要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与水相关的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

水安全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人人都有获得安全用水的设施和经济条件,所获得的水满足清洁和健康的要求,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可使自然环境得到妥善保护。显然,水安全是涉及从家庭到全社会的水问题,涉及水资源统一管理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安全与健康、教育、能源、粮食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提高水安全水平是使人类摆脱贫困、保持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手段,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水安全包括自然型水安全和人为型水安全。不仅涉及水资源短缺和洪水灾害的水量问题、而且涉及水体污染导致的水质问题等,涵盖了资源、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主要是干旱、洪水和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问题。而进入现代社会,人类大量干预水文循环的自然过程,水安全就逐渐从自然型的转为人为型。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其外延是指由水安全引发的其它安全,如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从本质上看,水安全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照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着眼于在一定时间内重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实现水安全的目的就是在现实情况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基于水资源关系,这个关系具体体现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的关系上。水安全的核心主要是以公平、高效和统一的方法保护水资源,同时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农业发展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需要,保护人类社会藉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不受侵害。

水安全与人类息息相关,当人类面临与水相关的某种灾害和危害的威胁时,就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影响水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是突发的或持续一段时间的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事件(例如水旱灾害、水污染等)和明显地缩小政府决策选择范围的事件(例如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等)。同时,水安全含有风险意义。影响水安全的威胁因素来自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等众多的领域,某些因素具有随机变化的本质特征,有些因素则因为反映其变化规律的信息不全,因而具有明显的不确性。水安全也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绝对的水安全是不可能的。当出现水安全事故,如果有充足的准备,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并能控制事故损失和对损失进行补偿,这样我们就确保了一定程度的水安全。水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产生水安全问题的直接因子是自然界水的质、量和时空分布特性;二是水安全的社会经济属性,即水安全问题的承受体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三是水安全的人文属性,即安全载体对安全因子的感受,就是人群在安全因子作用到安全载体时的安全感。具体说就是水安全和水资源系统的丰枯等属性有关,和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有关,和人群心理上对水安全保障的期望水平、对所处环境的水资源特性认识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等有关。人群的安全感是水安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人群必须感觉到水供应、水环境质量、洪水预防等是安全的,如果人群感觉到威胁,就会引起恐慌,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悬河,虽然河堤可以保证洪水顺利通过,但河边的人群肯定感到恐慌和威胁,从而不能安居乐业。

水安全问题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因此水资源被称为基础性自然资源;二是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水资源是稀缺资源,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稀缺的最原始驱动力,由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存在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等安全供给问题;三是水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水资源系统内部存在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水资源系统结构遭受破坏(例如水质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系统功能衰减甚至消亡,进而产生水安全问题。

实现水安全,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满足人的基本需水,保证食物供应,保护生态系统,共享水资源,控制灾害,水的价值,科学管水。

3、和谐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是把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不断前进,

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现实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

四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是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政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政治系统的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关系。具体的讲就是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一种关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各种关系之间都要经常性地发生联系,进行碰撞或融合。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关键。

六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实现经济和谐,必须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只有把这些重大经济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关系才能顺利形成。

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一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政治和谐和经济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谐既要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外部异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更重要的是要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千差万别的各种各样、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做依托,既存在着依存和融合,也存在着隔阂和磨擦。这就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的生成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和谐,主要是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程度为标尺。

和谐社会的动力支持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和稳定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涉及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而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主义主张人人平等,在利益分配上遵循公平与公正的规则,谋求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是秩序、法律和道德。在文明社会里,社会系统各要素都按着一定秩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有序地运转。维系和谐社会的秩序包括公共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等,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制定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体现于对法律的遵循。维持秩序的不仅有法律,还有道德。对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创建精神和智力支持。转4、水安全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水安全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依赖于水安全,即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支撑。同样,水安全也离不开和谐社会,试想一个矛盾重重,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各方面都不和谐的社会,能保证水安全吗,显然是不可能。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水安全的战略举措和有力保障,由此可见,水安全与建设和谐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两者是统一的。

4.1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支撑

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水是一切生命和环境的血液,既是人类生命之源、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能有效的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水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在游牧部落时代,还是在农耕社会,无论是今天,还是在未来社会中,水总是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人类傍水而居,依水而发展,水使人类生生不息,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而文明的演进又赋予水更多的光彩和灵气。人不能没有水,生态环境更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更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家安全要素由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诸要素而扩展到包括科技、文化、环境等非传统要素,水正是这样一个非传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要素之一。水安全问题从形成和发展阶段就深深的打上了国家或区域的烙印,是国家或区域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是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古今中外都把水作为社会与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政治手段和有力的武器,治水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出自人道主义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然历史条件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纵观我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盛衰,无不与水、治水活动密切相关,正如古人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试想一个洪水泛滥的地区,怎么可能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秩序,甚至会出现社会不稳。如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处在洪涝灾害的威胁之中,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同样,如果人的饮水问题解决不了,或者喝不上安全洁净的水,连当代人的生存、健康都受到威胁,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泄漏的苯流入松花江,使松花江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哈尔滨市居民停水4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人本身更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当人体失水占体重的10%,就会产生脱水,出现少尿、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当失水占体重的15—20%时,就会危及生命。现在,人的80%以上的疾病都与水的污染有关。水污染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殃及子孙后代。因此,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水安全的战略举施和有力保障

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同时处理好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实现水安全的目的就是在现实情况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基于水资源关系。水安全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水安全问题,不仅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其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和最近在进行的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看,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应该说,水安全的威胁更多来自人们自身的行为,无节制的水需求、污染水和浪费水都给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些问题多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要解决水安全的问题,人类需要严格自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建设好和谐社会,规范人类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为实现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难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座庞大的文明大厦呢?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积聚了毁灭文明自身的灾害隐患。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因此,要从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协调型、恢复型和建设型的生态文明,节约保护水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毫无节制的向大自然进行索取掠夺,以致出现了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人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染物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水与径流争河道、人与水争地等不良现象,使水资源不断减少,污染加剧,水体弱化或丧失正常功能,不能维持其社会与经济价值,改变了水文循环平衡,并且降低了水质,直接影响人类对水的基本需求,该作用后果是隐性、广泛和滞后的,当长期作用累积超过承受阈值时,就会危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进而引发一系列水安全问题,我们在防止水对人侵害的同时,更要防止人对水的伤害,如果人对水的侵害不及时控制,反过来又将出现水对人类更大的伤害。水资源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水利工作涉及到政府、社会、公众等方方面面,矛盾交织,情况复杂。因此,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自然、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的关系,统筹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和影响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社会深层次矛盾,消除阶级、种族以至国家间的资源环境歧视,通过实现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饮水安全,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

5、水安全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水安全问题古亦有之。我国大禹治水的传说,西方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神话,足以说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以洪水灾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水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水安全表现形式是自然型的,如洪水、干旱、河流改道等。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对水文循环的大量干预,对水资源的大肆索取,出现了人为的水安全问题,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等问题。进而危及人类对水的需求,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等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北方地区更为突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我国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环境总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988亿立方米,供水总量6670亿立方米,缺水318亿立方米。这表明,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从人口的增长上看,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1/5,降至1700立方米左右;从经济增长上看,到21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10倍以上,城市和工业用水将较大幅度增长,废污水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开源节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从城市发展看,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城市水供求矛盾更加尖锐;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上看,2050年前,我国粮食产量要比现在增加1400亿公斤以上,这意味着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必须增加,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5.1水灾害严重

一是洪涝灾害: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超过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1998年仅长江、松花江大水就使我们蒙受了25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二是干旱灾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m3,城市缺水60亿m3。我国每年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天津等城市供水告急。南方许多地区也因干旱遭受缺水困扰。2004年下半年,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面积干旱,许多城市用水告急,工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海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多万亩,流失土壤50多亿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旱和风沙灾害。我国自然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

全国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又不能得到回补,目前年超采量达80多亿立方米,已形成了56个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导致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下游有些尾闾与湖泊消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胡杨林大面积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此外,有些灌区和绿洲,由于大水漫灌、排水不畅,导致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能力衰减。

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

四是水体污染加重,水质型缺水范围扩大

2003年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比1980年增加了2倍多。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流失,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趋恶化。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目前,全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水环境质量在继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5.2人口不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开发利用更加艰难。

中国人口每年净增约1500万,经济和消费水平几年翻一番,对水量需求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2030年人口增长达到峰值总人口就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50立方米。人口的增长不仅增加对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水的有效利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专家们根据国际上评估的标准认为,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10000-11000亿立方米,1997年,我国年总用水量达到了5623亿立方米。按照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初步估计,我国未来水需求将达到7500-8000亿立方米,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500-2200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目前,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经济开发的水源不仅受到区域性的限制,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艰难,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气候变暖会促使冰川消退和永久雪盖减少加快。预计到21世纪末,1/3~1/2的山地冰川将消失。中高纬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可能会因此而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趋于减少或蒸发的增加大于降水增加的地区。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70年代、80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水旱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3废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低,水质性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全国年排污水363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主要表现在污水排放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水质性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2004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45%,全国280多座地级市中,还有87座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零。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缓慢,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1/3正常运行,1/3低负荷运行,1/3开开停停甚至根本不能运行。未来50年,这种发展趋势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基于目前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的现状,如果未来50年工业用水成倍增加、城市化水平成倍上升、小城镇快速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将面临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

5.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现

通过对全国1000多个地表水水源地的调查,不合格的占25%。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病等问题。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当前饮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

5.5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节水难度增加

中国的农业灌溉面临着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的双重威胁,中国70%的粮食产于灌溉地,而农业灌溉占了73%以上的总用水量。水短缺和水质污染对农业构成了威胁。此外,农业还面临工业和生活的竞争性用水,而农业的竞争力低。1984年席卷非洲的“饥饿危机”,正如所预料的一样,其“饥饿带”与缺水地带基本重合。农业是污染水的最大用户。1993年,大约8%的灌溉地所用水质低于V类,导致减产约100万t。受重金属和其它毒素污染的黄河水大部分已不适于灌溉。在陕西,稻米中已发现含过量铅。水量短缺和水质恶化还在继续,这将影响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在南方,曾形成“南粮北运”格局。然而,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水利建设力度减小,粮食增长主要转移到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北方旱灾更加严重。1952—1985年我国粮食增产量中,南方占61.4%,北方占38.4%。1985年以后,粮食生产地区格局发生了巨大逆转,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的增量比重已上升到69.4%,其中华北地区占25%,而南方粮食生产增量却下降为30.6%。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北方地区由1985年占40.7%上升到48.4%,南方地区由59.3%下降到51.6%。人均拥有粮食,北方由1985年的349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484公斤,增加了38.7%;而南方地区由372公斤只增加到377公斤,几乎没有增加。随着南方粮食生产的减缓,导致了南方粮食总量不足。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研究,1978—1990年平均南方粮食自给率100%以上,1991—1994年平均粮食自给率下降至95.2%,1997年南方粮食自给再下降到95.9%,每年需要从北方调运粮食1400万吨以上。粮食产销地区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这种格局的急剧变化,对未来50年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未来年粮食生产总量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未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5.6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保障能力下降,巩固改造任务繁重

我国水利设施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萎缩衰老的“危机”,二是工程保安、维修、更新、配套任务大,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到21世纪中叶这些水利基础设施将逐步进入百年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未完全按经济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因此,许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差、尾工大、设备老化失修、管理水平低,运行状态不良,至今没有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如果未来50年,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巩固、提高和充分发挥效益,那么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随着水利基础设施逐步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愈加繁重。

5.7科技含量和管理素质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

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的用水定额和管理,生产耗水量大,水浪费现象普遍而严重,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16%,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有45%,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2t,使发达国家的5-10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单方水粮食增产量不足1kg,发达国家已达1.6~1.8kg。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以上,仅此每年浪费水达100亿t,新疆是一个有水才有绿洲的地方,但是近90%的用水量用于农田灌溉,每亩用水达821m3。万元GDP用水量达到2575m3,是全国水平的5.7倍。因此,未来水利基础设施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都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水利领域,目前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水的有效利用和节水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进入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任务十分迫切,也十分艰巨。

5.8水价偏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任重道远。

目前水价格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各方面资金投入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国内外经验表明,提高供水价格,可以促进节约用水和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因此,制定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对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至关重要。30多年来,国家的收取水费和水价改革的文件,至今未能完全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水的认识,更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加上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它更难靠市场经济来调节。因此,从总体来看,水市场体制的建立任务十分艰巨。

5.9管理体制分割,水安全职责主体不清,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管理体制是国家为保证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确定的组织制度,保证水安全也要确定相关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及政府部门分工中,水安全问题涉及了多部法律法规,涉及到各级政府和政府的多个行政部门。因此,一旦出现水安全问题,一时甚至始终也不能理清责任主体。因为责任主体不清,也容易造成水安全中的问题发生。实践表明,水利涉及到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等等;水资源利用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经济体制上,水利只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没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待。目前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既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法律规定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同时也规定水环境监督管理由环境部门负责。要保护资源就要防治污染,监督管理污染源的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保护部门,那么水利部门要真正保护好水资源,没有监督管理污染源的权力,保护好水资源无异于隔靴搔痒。按照法律规定,水安全问题由政府负责,但是政府领导下的许多经济支柱企业恰恰是污染重的企业,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政府首选的还是要先兴工业,政府如何对环境质量负责呢?因此,“多龙管水”的时代应当尽快结束,现行的管理体制再不改革,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水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

水安全问题除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6.1水安全意识淡薄

水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但由于人们的水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水安全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没有注重节约保护水资源,未完全按自然经济社会客观规律办事,只顾肆意开发掠夺水资源,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水安全问题。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没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污染和水环境的破坏,并造成水资源利用的外在、内在不经济,进而引发水资源危机。

6.2经济外延式增长,人口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导致水需求量急剧增加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翻了两番多,但经济结构水平仍然很低,导致用水量的大幅度增长,20世纪80年代全国总需求量为4400亿m3,90年代为5500亿m3。按“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预计2010年的水资源需求总量为6900亿m3,2030年将增至8200亿m3。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亿,21世纪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80年代的2700m3减至1700m3。从长远看,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水资源需求较快增长,水的供求将形成更为严峻的态势。

6.3长期开发利用不当导致水体污染与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加上对水资源管理不善,使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水质受到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盲目开恳土地,围湖造田,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地植被,过度放牧,致使草地退化,开恳草场为耕地,促使沙化速度加快,消减了植被涵养水资源能力,减少了地面可供蒸发水源,改变了径流形成的时空分布,破坏了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自然正常循环,使水资源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洪涝水旱灾害的发生和水体污染。我国长江流域每年新增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200km2。自1954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天然水面减少了12000km2。

6.4水资源宏观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是分部门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供水工程建设。这种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

6.4.1以供为主的水利发展模式,使社会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水资源的投入,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忽视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6.4.2分部门管理水资源,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磨擦的不利影响;

6.4.3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的水利建设方式,导致了不适当的方式分配水资源,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和水市场的培育;

6.4.4水资源的无偿使用和不合理的供水价格导致了水资源价值的严重扭曲,以及对水资源需求的膨胀,国家对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资与补贴不堪重负。

6.5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水资源管理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制定了专门的《水污染防治法》、《水法》,及一些其他的水资源法律法规。但这些有关水资源管理和水体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之间及与其他资源生态方面的法律缺乏有机的联系。水资源是与其他自然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资源的利用,同时,其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引起水资源的连锁式的破坏。因而,互不相连的资源保护法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护某一专门资源,其拼凑起来的整体也不能从根本上对整个资源作为一个系统起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必须有一部关于资源整体的系统的资源管理立法。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我国目前还缺乏关于地下水的专门的法律,使得我国地下水管理混乱,而地下水的开采不合理又必然对地表水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水环境。

另外,现有的环境、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对水资源保护工作规定的不具体、不明确,可操作性差,不能体现出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7、保障水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水安全是关系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制约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中国的水需求平均增长率是1.5%,而水供给增长率是1.1%。在现行政策框架以及水环境现状下,以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工业和城市发展速度,水需求将持续地增长,水的供需差距将越来越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2050年的GNP将比1980年增长几十倍。我国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为1-1.1万亿m3(超过则有水生态环境崩溃危险),也就是说,GNP增长数十倍,而供水量最大增长3倍(尚不考虑水质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引发的水量损失)。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全方位、多措施、大力度地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问题,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宣传、工程、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综合措施,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爱水、管水、节水、保水、调水,全力保障水安全。

7.1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安全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爱水、节水、保水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新理念统领整个水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通过合理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基本满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的需求;通过规范和调节人类水事行为,彻底制止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和掠夺性开发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与保障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经济社会抗御水旱灾害风险的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基本达到洪旱无恙,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环境良好,基本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饮水安全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目前,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要大力加强节水防污染型社会建设,科学保护利用水资源,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优先保证生活用水,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开源节流防污并举,全面普查,统筹规划,强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饮水安全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构建饮水安全的工程、监测、法规政策、投资保障等体系,不断完善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进行饮水安全普查摸底,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有关办法和标准,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积极推行雨洪利用,全面实行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让广大群众都能喝上清洁卫生的放心水,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开放型流动的线性经济。它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利用模式代替“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真正实现了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产品—再利用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来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并与其他政策相配套,使循环经济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普遍化、经常化。同时,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从全局出发,按照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调整与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供应不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相协调,逐步建立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2.1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调整经济空间结构

在缺水地区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并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行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鼓励火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向水资源丰富地区或沿海地区转移。

7.2.2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城镇体系

要从水资源角度,建立起“以水定城市发展合理规模,以水定城镇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行业用水定额取水管理,真正做到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

7.2.3重视水资源条件,调整农业种植业布局和结构

制订农业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全国及各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缺水地区减少水稻、冬小麦等大耗水农作物种植比重。加强作物品种改良,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促进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发展雨热同期或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农业品种。

7.2.4按照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思路,实施水资源替代战略

要适当增加国内需求量大、且耗水多的粮食、纸浆、钢铁等产品进口,努力实现重要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间接实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并不具有优势,而且粮食是水资源耗用大户,可以在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通过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适当多进口粮食等大耗水产品,以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节余的水资源可用于发展工业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7.3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的防洪减灾体系。

要不断完善防洪抗旱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构建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饮水体系,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抓紧开展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分析和划分流域洪水风险区域工作,并公之于众,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自身避险意识,建立防洪抗旱、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完善洪水调度手段,并组织科技联合攻关,加强防洪减灾社会化、蓄滞洪区管理与运用、洪水资源利用和城市蓄滞雨水措施、跨水系或流域洪水调度、适应洪水的农业和产业结构、洪水灾害评估系统、防洪减灾投资与集资政策、不同江河不同防洪工程的最佳防洪标准、防汛抢险实用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大力提高防洪减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使防洪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洪水特点相适应。保障从整体安全的角度对洪水进行优化调度,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对防洪的要求,保障大江、大河、大湖和沿海主要防洪保护区及城市的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

7.4构建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系统调配自如、运行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网络体系,对天然水系统的调控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用水户、天然与人工水系统间的合理调配。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供给的保障要求,建立重要江河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科学合理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水问题,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用水,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清洁饮用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用水,为日益增长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城市和工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供水安全。

7.5建设维护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解决水问题为先导,将水利发展与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生态保护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涵养水资源;有计划的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对于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地区,注重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同时,解决好生态修复区人口的粮食问题、经济发展和脱贫等问题,为实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在严重水土流失区,修建淤地坝工程,拦蓄泥沙,淤地种粮,发展经济;在牧区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对天然草原实行禁牧、轮牧、休牧,保护和恢复草原;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积极发展小水电,使农民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调配,基本保障最小生态环境用水,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水污染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水资源质量状况基本满足水功能区的要求;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不断改善自然生态和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人居环境。

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统筹安排,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益,加强政府监管,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落实有关用地、用电、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单位的改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有偷排偷放行为、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污水处理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抓紧做好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动态信息管理工作。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根治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

7.6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和变革,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与合理的水价体系,建立起鼓励节水减污、高效用水的激励机,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用水需求,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广泛采用节约用水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标准,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工业、城市用水效率达到同类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水平,对水资源的总体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工业废污水排放全面达到规定的标准,城市废污水治理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节流治污优先的原则,逐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综合利用工程、经济、技术、法律、行政等各种措施,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7.6.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推进全社会节水

在《水法》的基础上制定《节水法》,进一步明晰和细化有关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增加可操作性,将节水纳入法治化轨道。并将加强培训,提高执法者素质,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引导和规范建立各类用水组织,如成立农民用水协会、行业用水协会,使其成为政府与社会形成共识的桥梁,降低水资源管理的成本;建立发达的信息互通机制,包括信息采集、管理和系统,及时向全社会用水信息、水权和水市场信息;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节水的法律意识,增进社会对政府政策的认同感,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7.6.2加强节水制度和标准建设。

根据多年来的用水水平、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新的节水观念,制定行业和产品用水标准。在严重缺水地区强制执行行业和产品用水定额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要区别对待,新建和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按照单位产品、产值用水量的国际先进水平进行要求。建立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清理整顿节水器具生产和流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

7.6.3组织制定全国性和区域性节水规划

在《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全国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和《工业节水“十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全国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和区域性节水规划。尤其是华北和西北等严重缺水地区,要抓住“十一五”计划将区域规划放在重要位置的契机,将区域节水规划作为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明确节水目标和任务,使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7.6.4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水价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经济杠杆,是激励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水价应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要将其作为水资源定价的基本依据,尽快到位。要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逐步取消按亩收费、搭车收费等不合理的收费现象,适时、适地、适量调整水价,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用水结构。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用水的计量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加快实行按单位计量、按户收费,尽快扭转喝“大锅水”的不合理局面。逐步推广实行定额管理,基本水价和超额加价的累进制水价制度。

7.6.5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节水投入机制

在国家层面上,要将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把水资源节约与水利工程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调整水利投资结构,增加农业节水投资比重;在地方层面上,要加快健全地方财政对节水投入的政策,各省(区、市)财政预算中应明确用于节水投入的比例。并制定农业节水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企业和非农户投资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政府通过贴息贷款和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扶持,通过租赁、拍卖小型水利工程所获的收入作为农业节水基金,鼓励农民建设节水工程。在用户层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确定节水投资主体,对节水项目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节水单位和个人。

7.7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较为完善的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水市场体系

要实现我国水资源安全特别是干旱区的水资源安全,就必须研究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我们要突破束缚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用水户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市场体系;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与渠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建立规范的水价形成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发挥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水利建设与管理能够基本实现良性发展。

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战略,对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虚拟水战略,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研究缓解区域水资源的措施,研究虚拟水战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等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无疑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因袭思维,对国家和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短缺解决机制都是一场革命。应开展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研究,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加强对虚拟水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加强对新型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研究、加强对虚拟水战略的运用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的研究、加强对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区域政策体系的研究。

5.7.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水市场是一个“准市场”,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之间差别很大,难以完全进行公平的自由竞争,它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水市场的首要条件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府宏观调控要对水资源使用权和用水指标进行分配,对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引导利用市场机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制订水资源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的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等。

5.7.2重视用水户参与

通过提高用水户的参与程度,由用水户代表或相关利益团体来协商决定水资源分配、水市场价格等,实行民主决策管理,推行听证制度,接受用水户的监督,提高透明度。调动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促进高效用水。

5.7.3建立水资源使用交易登记制度

国家在实施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时应该明确规定哪些使用权交易应该登记在案,防止因水资源使用权交易对第三方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国家通过交易登记制度合理地引导水资源使用权交易,并适时进行监管。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建议对于交易前后不改变水的用途、灌区(或农民用水协会)之间或内部的水权交易可以免去登记,由灌区或用水者协会自己监管。而对于跨地区、跨部门或流域内部的水权交易应该进行规范登记和管理。国家主要通过水资源使用权交易登记制度管理水市场,使用权交易价格主要是根据市场行情、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7.8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保障体系。

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的水资源管理包括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两个方面,基本的管理途径有工程建设、终端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三种,相应的管理战略和管理阶段可分为四个层次:供给管理,包括开辟新水源、大规模远距离调水等,其目标是提供更多的水资源,但通常成本巨大;技术性节水管理,这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其目标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但通常节水数量有限;内部结构性管理,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更高层次,涉及到区域内部社会结构变化等问题,如结构性节水;社会化管理,这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最高层次,认识到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以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为主线,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来缓解局地水资源的紧缺。

在国家层面,应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理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发挥流域系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功能,使水资源管理由供求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水资源管理应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要通过节水、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其次,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进行区域水资源分配;最后,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通过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战略实现全球水资源化。

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水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水法规政策体系和执法体系,用法规规范人类水事行为。认真修订完善现有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减少其相互间的矛盾,应制定《节水条例》、《江河流域管理法》、《湿地保护法》等法规,并对跨国流域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尽快制定相应法规和政策,同时,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开发与保护、水量与水质、城市与乡村、地表与地下水、取水与用水、供水与排水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现代水权及其流转制度;二是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基本达到信息通畅、设备完好、管理高效、运行安全、运营机制良性。三是监督管理制度。.即目标责任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奖励制度、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协作制度。四是规划计划制度。即综合规划制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专业规划制度.五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水资源保护基金制度、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取水许可制度、供水分配制度、河道管理制度、航道利用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渔业资源开发的保护制度、水土保持制度。六是水污染防治制度。.即污染防治许可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重大水污染事故申报与应急措施制度、船舶污染源控制制度、开发利用项目污染控制制度.七是法律责任制度。.具体包括: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取水许可制度、供水分配制度、水利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制度、行政法律责任制度、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刑事法律责任制度。.同时进一步明确水行政监督执法的主体地位、权限、责任和程序,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违法的法律责任,以有效地开展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维护良好水资源管理秩序。

7.9加强科技创新,构筑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体系

水利设施、设备、技术水平等均达到国际现代化水平,运行安全高效,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贡献达到较高的程度。建成覆盖全国的包括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水利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水利基础设施和技术与装备基本达到现代化,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先进水平,水利设施完善配套、装备精良、质量与标准较高。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提高水利人才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科学地、全面地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遵从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规律,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规划,提高规划和工程建设的科学性,积极实施跨流域调水、节水、污水资源化、海水利用、雨洪利用等重要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9.1兴建必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从空间上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山东半岛和辽宁中部等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和城市密集地区资源型缺水十分严重,跨流域调水是解决这些地区缺水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等工程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联结,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空间配置格局,形成全国水资源配置网络,使缺水的流域、区域水资源条件有明显改善,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7.9.2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特点的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高节水技术水平,降低节水投入成本;组织开展节水灌溉设备的标准化体系研究,逐步规范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和销售市场;研究制定鼓励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引导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采取多种方式集蓄雨水,合理利用当地各种分散水源,提高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

7.9.3研究开发污水资源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中水回用率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污水管道没有形成完整、封闭的体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甚至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因此,要加快污水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和污水回用设施建设。在较大幅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污水再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将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增加投资,优先安排污水回用设施建设,铺设再生水利用的管网系统。尽快在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以源头治理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以达到减污增效的双重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9.4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推进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

海水利用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开发,以及关键设备制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国家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和相应的优惠措施,促进海水利用及其产业的发展。对海水淡化生产企业购置设备和技术改造给予贴息贷款,并适当降低营业税;对海水淡化生产厂、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兼专业设备生产的企业给予3-5年的免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海水淡化企业生产的淡水要参照自来水给予同等补贴,经检验合格的淡水可以直接进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对利用海水作冷却水和海水淡化水作锅炉用水的生产企业,实行税收奖励政策,每年由公共财政返还给企业一定的所得税;采取引导和鼓励政策,使具备条件制造海水淡化设备的生产企业与有关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合作开发、进行技术攻关、制造成套海水淡化技术设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7.9.5实施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加强地下水水源地储备

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水银行”,来调节和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建议在华北地区先行实施地下水资源补给工程。其一是修建地下水回灌设施和建立雨洪利用系统,利用丰水年或一般年来水较多的汛期,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二是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经过深度处理达到规定标准后的城市污水回注地下,利用土壤的洁净作用使废水资源得以再生循环利用。

7.10加强水危机管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水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日益严重的影响,水危机日益显现,水危机管理包括洪水危机管理、枯水危机管理、水环境危机管理和水生态危机管理。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要认真吸取松花江水污染的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防止人为造成的水危机,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社会以防为主,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制和应急应变机制。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并且加强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把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水危机管理不仅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事,还应当把危机管理变成全社会的活动,加强社会管理。要从维护河流健康、水资源安全、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及时进行资源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保护人类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影响,使危机管理制度化、法制化、政策化,确保水安全,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11建立完善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水文、水利、水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水资源定价、水利投资等制度改革。该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确保人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该系统可持续发展(安全性〕的界定有两个基本准则:其有效供给不能超过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量,即以不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为约束;水质不应随时间下降。系统安全性的界定应建立在科学的水文、水土、气象、环境污染监测与流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流域为单元核定,建立流域安全用水指标、开发度指标等。

要建立完善卫星通信网络、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光传输高清晰防汛系统、预警反馈通信系统、水利通信专网监视中心、防汛会商会议电视系统、水情险情实时图象监视系统、水利工程视象监控系统、防汛、抗旱应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同时,加快建立气象、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更要加强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气象、水文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研究开发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水文水资源以及洪旱灾害大范围全天候分布式的动态监测,以提高我国水文水资源监督和管理能力,为现代化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加强流域的综合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权属管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完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取水许可申请报告的审批制度;建立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制度;维护生态水权和环境水权等自然水权。国家或地方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制定开发利用的长期规划,改变传统的水供给管理模式为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模式,以提高用水效率,包括水资源补偿性使用、发放可交易的取水许可证、调整水价和排污费等。并建立用水审计制度,制定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标准,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率,鼓励节水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参考文献:

1、洪阳:中国21世纪的水安全

2、高而坤:保障水安全需要严格自律

3、宋建军张庆杰刘颖秋:确保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制度体系

4、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5、李坤刚:我国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社会安全论文第7篇

(一)安全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规划目前,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的将安全教育纳入统一规划的有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重庆市教委、山西省教委等一批教育部门,2013年9月5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继续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应急演练全覆盖工作。要将安全教育课设为学生必修考查课,课时总量本科32学时,每学期均需开设4个课时,每学年0.5个学分,共2个学分。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演练不漏一所学校、不差一个班级、不少一个学生。〔3〕还有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天津大学、海南大学等很大一批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公选课。但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专业或学科进行系统规划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并不多,很难见到将安全教育课列为大学生必修课,尤其是将安全教育课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安全教育仍然没有统一的课程设计,据杨耀、张峰对四川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调查,“安全教育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高校仅占调查对象的50%;安全教育计入学分的高校仅占30%”,〔4〕安全教育课仍处在边缘化。

(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高校实施的安全教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仍停留在一些关于防火、防骗、防盗等基本知识讲解,而风险社会下高校存在的安全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如关于国家领土、世界格局、地缘政治、半岛问题、网络安全、非法传销、生命价值、、事件、宗教民族等一系列新型问题却很少涉及,尤其是在风险社会下,这些新型问题的应对技能和技巧比传统安全问题更要科学、先进,假如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没有涉及或涉及很少的话,就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安全教育除了理论教学外,辅助于必要的实践技能训练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仅围绕理论的宣讲,无疑在危险来临时,学生仍然不会逃生自救,那些逃生的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检验才能确保是正确的、科学的、便于操作的。比如,在2008年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中,有4名女大学生死亡,在后期记者采访时,有教师回应称“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虽有火灾应急教育,但是流于形式较多,真正实用的信息并没有传达给学生,例如身处类似险情,该如何处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纯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尤其是实践技能训练比较少。比如,在火灾、地震中的逃生技能训练,消防灭火演练,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训练等相对比较薄弱。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以“填鸭式”、“宣讲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仍然长期存在。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由于各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时间不长,专门从事安全教育教学的专职教师较少,甚至有的高校一味的扩大教学规模,对兼职教师没有严格的选拔标准,有的高校随意从安全保卫部门或学生辅导员中抽取,这种业余性的安全教育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培训,他们对安全教育的知识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认识,大多数是“现学现卖”,很难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师资培训基地,关于安全教育师资培训还较为偏少,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

二、风险社会下的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改进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2013年6月13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现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规范,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加强科学管理,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系统规划安全教育课程在高校中,我们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而针对每个专业都有具体的专业课程设置计划,这是为了确保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使大学生清楚在大学期间要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而安全教育课程也应该同此考虑,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调研,针对不同地区的高校实际,制定安全教育指导方案;二是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方案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既能保证教学的科学实施,同样也不会脱离实际。由于地域性和办学资源的差异,各高校结合实际,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高校安全教育教学要紧跟形势,尤其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及时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注重对传统安全的宣传,又不能忽视新型安全问题。要及时修订教学资料,对于自编教材的高校,要及时组织编写人员对教材进行修订,确保每年教学中能使用到最新的教材和视频资料。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适应大学生的人群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体验式教学。“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身体去亲身经历、体察,可以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5〕开通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手段,促进安全教育内容全覆盖。新时期,伴随着互联网、电子通讯行业等一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兴媒体已经被当前大多数90后的大学生青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新媒体的越来越广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6〕丰富的多媒体教学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有力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是确保安全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坚实保障。高校要结合各自实际,有计划的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专职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抽调学法律专业的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一批安全类、法学类等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二是建立兼职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同地方公安、国安、消防、卫生等单位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同其他高校的合作,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三是通过举办专题安全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形式,不定时的对安全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其能力。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格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格局,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家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有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要不断整合现有的资源,比如,高校要加强同公安、消防、卫生、社区等单位的合作,建立安全教育基地,通过警校共育、校际合作、校地合作的模式,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