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1 10:28:33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1篇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

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3.项目式教学(PBL)理论。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组成小组,通过他人(同伴或教师)的协助或指导,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创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教学一般可分为选择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与反思等几个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

三、双实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管静、万义平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方案。“一个目标”是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两个保证”一是实践计划保证,二是实践教材保证。“三个结合”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学建构双实教学体系,就要提出针对性的双实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双实教学计划,策略落实双实教学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双实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是科学系统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心理学人才;教学子目标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的整合;促进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子目标细化明确,我们编制了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技能项目清单。在设计编写该实验实践类技能项目清单时,遵循了“两性一论”原则,“两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论”是指技能条目的设计要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基础。

2.双实教学安排。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在时间上有明确规定。比如英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实习占全部课时的50%;美国社会工作硕士生两年课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机构实习、两天在校内上课,实习时间超过50%。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本科生四年期间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多数学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3左右,个别专业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达50%。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双实教学时间大概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考核占40%。教学安排如下图,按照问题导入—理论探讨—心理实验、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在开课阶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随时提出有关社会心理的实际问题,结合于讲授教材的有关章节,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正式上课时,结合案例以及近期新闻和社会热点,作为引入。并在学生讨论后,对案例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论,将实际联系到本堂课程的知识理论。通过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达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增强学习兴趣。理论探讨部分以教师讲授展示为主,向学生系统传授经典的社会心理概念、实验、理论和前沿进展,为全员参与的形式;采用课前社会心理学前沿报告、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丰富相关知识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话题,促进社会心理学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转化,并且能够形成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同时,双实教学改革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入课前社会新闻心理评析、小组讨论、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观摩学习、自我分析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针对课程实验,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和深入理解;后四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自我心态的调节。

3.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上好思政理论课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5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既是时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旗帜和灵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掀起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共鸣,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实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播主阵地的作用,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线,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目标。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1、掀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宣传和诠释,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特别是受到当代大学生认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度达90%以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达80%以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究其知晓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占81%,‘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共占16%,‘与人交谈’及‘其他’分占1%、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渠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乃至信念,直至践行。

当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仍然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依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田海舰等人对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17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3的学生还未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31.76%的学生“不赞同”或“说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1.53%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过是个口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58.2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抽象,怀疑其科学性与真实性,对其持“排斥”或“漠然”态度;39.55%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是我们应该坚持和追求的”这一问题选择“不是”(10.20%)或“说不清”(29.35%),等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说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传播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或者说,教育者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没有很好地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这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结合实际,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仍然复杂,篇幅较长。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共15章,长达384页。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把其中的内容串起来的话,就会造成条割分块,既不利于这门课主要内容的传达,也不利于学生对主要知识、精髓的掌握。从这门课的章节内容上看,虽然只有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节提到了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但是纵观全书,会发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实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要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发挥其真实价值和作用,一定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离开了这条主线,就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真正用途和意义,就很难发挥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

3、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艺术魅力。教师在拿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后,一般情况就是根据章节的顺序,按部就班进行讲授,两个学期下来,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学生在深奥、抽象的理论面前,收获甚微,仍然没有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主线,把各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在攀登知识高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要使学生重拾方向,教师必须提供明确的路线和前行的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师只有抓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认真组织教学,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并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充分了解、领会、掌握了课程的精髓,反过来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对中央和各级政府相关精神的贯穿落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等,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主体——大学生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效应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扩大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了解、领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认同,解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问题,扩大认同面,并逐渐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从事日常行为。实现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抽象性、深奥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提炼其中的精华,并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围绕着这一主线,采取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获,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又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1、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科学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能仅仅背诵和死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内容,更要了解和掌握其来龙去脉,包括其环境背景、时代条件、形成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等。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师必须熟悉掌握其产生时代背景、生命力、传入中国的社会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熟悉掌握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之一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师要熟悉掌握其历史传统、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作用、现时代仍然要坚持的时代意义,等等。只有全面吃透、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内容,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2、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和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诠释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任,每门课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就其精髓和主要内容来说,却较为简单和明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共15章,长达384页,但提炼精华,无外乎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运用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形成过程及实现力量;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精髓,才能很好地教授这门课。

3、有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从上述分析的内容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具体的、全面的阐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时代条件、社会实践、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的解读,只有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这门政治理论课精髓的教授增强、巩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领悟,就既抓住了课程的关键点,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之中。

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孤立、牵强附会地加以结合,而应该看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每一章节的精髓中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每一章节中都渗透、融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3篇

【关键词】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21-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visual and invisual two parts,which are playing different role in teach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both visual and invisual curriculum. Often overlooked factors in teaching process is emphasized though curriculum division. Therefor,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uld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education.

【Key words】Visual curriculum Invisual curriculum Education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课程论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论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史以来,心理学主流学派都对当时的课程理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起哲学等其他学科来显得更为直接和具体。课程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按照特定的心理学理论来设计和决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和结构。[1]纵观课程论的心理学理论发展历程,无论是以行为学派、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为代表的学习心理学,还是以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理论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课程论因为这些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2]心理学对课程论的意义就在于为其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课程论提供理论前提;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依据。[3]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课程,一般都指正式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或者说,一切有计划、有目的、按一定程序进行和完成的教学活动,以及体现和落实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指引、课表、教材、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估等。[4]这样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这些课程,学习者还通过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获取很多非预期、非计划中的东西,这样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 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最早同时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的是布鲁姆(B. 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布鲁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布鲁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隐性课程进行了解和研究,并正式进入课程论研究的领域。[6]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思考,国内很多学者在系统的、宏观的比较基础上,对隐性课程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如华东师大陈玉琨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7]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8]吕达认为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诸如校貌、校舍建筑、设备;校园文化、教室布置、各种仪式;校风、校容、校纪校规、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他倾向于把隐性课程看成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9]综合国内外各家的思想,我更倾向于布鲁姆的观点,既然称作“课程”,无论显性、隐性,终极目标都是学习,本质上也是从“学习”这个基点,划分出课程的显性和隐性。显性课程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目的”;隐性课程则是通过个体与学校这个小型的生态圈的相互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学习目的”。随着课程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我们会越来越详细的了解到底有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学习目的”,因而,现在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以后也许在人为的控制下会变成显性课程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又会出现新的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反之,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也会转为隐性。两个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界定这两个概念上出现的百家争鸣,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三、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1.从生态观看统一

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强调必须要把“要素”放在第一位,所谓“要素”,就是“凡是在社会方面最基本的事物”。基于这种认识,杜威提出,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必须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准要素”,并成为“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杜威认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10]根据杜威的观点,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提供一个环境。杜威的这种思想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维果斯基非常重视大的社会环境与小的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对个体的作用。[11]他的学生,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更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强调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基于勒温的著名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这一公式,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则指Environ ment(环境)。[12]而教育就是要在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人为的创造一个环境,这个人造的环境通过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环境相互作用,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联系到课程论,这个人造的环境就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学校的计划教学活动和这个学校非计划教学活动,如学校特有的气氛。很明显个体的教育发展也必是这两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

施良方认为,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学生的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他进一步指出,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他把隐性课程看作“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把显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3]这种界定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如何算作间接的、内隐的?如何又算作直接的、明显的?恐怕就更难说清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位本是一体,只是由于人为的划分,而显得陌生。

2.从维果斯基的理论看统一

有“心理学中莫扎特”之称的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头脑之中的或者说内部的过程起源于个体同别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儿童观察在他们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儿童自己也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然后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促进自己的发展。[14] 用课程论的话说,即显性课程是相对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不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用“相对”是因为儿童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如儿童的性格、兴趣、已有图示(皮亚杰),甚至时间地点的不同都会对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微妙的影响。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在这个层面上显得意义不大。

他阐述的内化概念认为,内化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这个观点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些类似。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现他们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且从中获益。例如,他认为语言发展对于复杂的概念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语言技能很强,就能更好的理解成人的谈话而且能够从谈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扩展了维果斯基的思想。我想这个“例如”非常好的证明了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相互影响。通过隐性课程习得经验对显性课程产生了影响。例如,课外形成的良好语言能力势必会对课堂的阅读、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说明了显性课程又是如何影响隐性课程的。既然这样,在课程论的改革中,我们是不是要把隐性课程强调到目前显性课程一样的高度呢?这种被计划过的、人为的隐性课程是否还能称作隐性课程呢?

一位维果斯基思想的发扬者Reuven Feuerstein发现,儿童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学习,一种是直接学习,一种是中介性学习经验。直接学习是指在教学情景中,教师、家长和其他权威人士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中介性学习经验是指在学习情景中,成人或较大的儿童通过解释环境中的事件来间接的帮助学生学习。Feuerstein相信,两种学习类型中,后者对高级认知技能的发展作用更大。在Feuerstein的观点中,强调学习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14]在他的观点中,我们看不到环境的人工与否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关键因素。环境既可以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是精心设计的,转换成课程论的语言就是“学习目的”的达成,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而课程是否显性则不是那么重要。

近年来,对学龄儿童的研究的新动向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过程,把学校教育看作一个文化系统。认为学校教育作为整体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11]其中,这种研究又是分两条线索来进行的。一是学校文化,一种教室文化。在学校文化及教室文化中,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教室的环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马图索夫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水平。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往的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罗斯(Roth)研究了教室文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室中的资源、实际操作的工具以及智力实践活动等对儿童的经验有明显影响,而这些经验又直接影响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学校的整体文化通过教师发挥作用。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宏观的看是学校文化,微观的看是教室文化。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依然重要,但已不是主导。而以教师为主导的的显性课程按照上述理论似乎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显性课程也是这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和隐性课程交织成了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表面上我们似乎分的清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自的效果,但站在学校教育是文化系统这个高度,区分出的只有结果,因为过程只有一个。

四、结 语

“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然而过于强调概念上的区分,使得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分裂成两个部分。融合“显性”和“隐 形”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完善的教育。本文作者从几个心理学的理论简单阐述了对课程论的一些思考。很显然,课程论作为一门学科,本文无疑是管中窥豹。想对课程论、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就应高屋建瓴的,应用哲学、社会学、社会文化知识以及更多的相关心理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郑信军.当代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4.8:22~23

2 从立新.课程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25~31

3 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评述[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130~134

4 杨秀玲.课程在显性和隐性的互动中发展[J].澳门教育,1996(3)

5 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

6 李 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育情景――对隐性课程视角的关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2):44~46

7 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9.(1)

8 靳玉乐. 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9 吕达等著.“独木桥?阳关道?”――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中信出版社,1991:196

10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204~205、373、207~208.

11 邹晓燕等. 维果斯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2~36.

12 颜 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7.(4):16~19

1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65~273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6-03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决策被提出来。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总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其实质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是《概论》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现状

可以从大学生认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探索融入方式方法做好基础分析,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概论》课程教学,结合文献调研[1] [2] [3] [4],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主流表现出的是良好态势。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大学生掌握并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能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持敷衍态度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得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肤浅,进而有比较模糊的价值取向,导致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2.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3.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坚持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认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对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对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科学的认知。

4.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他们普遍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着重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在道德选择上出现问题。

5.《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教学方法单调,因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以上问题表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及形成健康人格与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并将其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南,这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一致。因此,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要想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在《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

1.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极度缺乏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难。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教育教学中,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不仅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2.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在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空洞的理论,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目前,高校《概论》课受教学课时所限,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3.《概论》课考核方式不甚合理,教学实效性评价方法不科学,需进一步改革。高校对《概论》课考核方式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测验为主,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内容较少,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考核主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进行,忽视学生自评、互评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考核仅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和成长性评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将这些内容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目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内容进入教材、课堂和大学生头脑中。为了更好地获得融入效果,有必要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更好地融入《概论》课。

(一)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目标,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统领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如何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二)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选择,又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起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概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全面掌握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文化体现,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贴切的精神写照,它们是当代中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7]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巩固这种精神力量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时代观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以“八荣八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将坚持知行合一作为《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和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本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认识客观事物。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课堂现状分析,《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来实现融合。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概论》课教学,教学方式的好坏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的效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教学方式优化包括:

1.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这样可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和谐中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和互动,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教育的实效。

2.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适用的教学方式。比如,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转变,由权威结论式教学向问题研讨式教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运用多样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对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需要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控教学过程,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的考核方式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比如:可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比例增加,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主题辩论、社会调查、课堂作业、出勤、阶段性大作业等共同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例,并且期末试卷中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同时,在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仅以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实践成绩,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丰富了《概论》课考核方法、提升了考核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个考核方案在笔者所上的《概论》课部分课堂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雪婷,王仕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境遇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8-191.

[2]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1-5.

[3] 于海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功能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课程属性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教学效果评价要带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并使其终身受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问题,我们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为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对调查显示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途径与平台

调查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渠道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课程(57.4%),电视、广播、网络(26.9%),报刊、宣传窗(15.7%)。显示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渠道具有层次性。这种态势显示正面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影响均有助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他们的自主认知。但要注意,一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极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多元性极易蛊惑那些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理论认知的全面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18.5%和53.2%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了解”和“了解一点”,其中22.5%和5.9%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关心”,说明了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关心该理论。值得注意,虽然二年级以上的高校学生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但22.5%的人对相关知识不了解,5.9%的学生不关心。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尚未充分激发,少数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理论不闻不问的现象仍然存在。

3、理论认同的主动性

被调查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关政治理论的原因排序是:了解所处社会的基本知识(34.4%)、修学分(46.3%)、帮助自身发展(18.3%)。这一结果整体来说令人担忧,修学分和着眼自己发展的实用动机较明显,而主动认识社会的自觉性不强,从中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的偏向性,缺乏青年一代应该具有的社会志向和远大抱负。

在问及大学生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时,11.6%和75.7%的同学分别持“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有必要一般性了解”的观点,二者累计87.3%,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得到认同。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了解”观点的人分别占8.3%和4.4%,虽然累计占12.7%属于非主流状态,但这一倾向值得注意,说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整个理论教育中有盲点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4、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非常满意(2.3%)、满意(8.1%)、较满意(31.3%)、不太满意(47.2%)、不满意(11.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7.2%、超过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累计41.7%。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但多数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一理论的教学效果。这一结果对高校政治类课程开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一种理论要为大学生所掌握、使用及认同,离不开对这种理论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调查整体结论及影响核心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层次及体系的重要一环。调查总体结论基本点包括:

1.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均衡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多层次认识,学生的理论认知性总体比较均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知度最高,达到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78%。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了解占比52%,不了解占比13%。这一比例反映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识具有较大片面性。很明显,高校学生以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的切身感受,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系统性认识,并促成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判断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普遍评价较高,对社会满意度高达83%,这说明虽然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总体评价不高,但校园钝化尖锐事物的效应明显,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普及和深化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2.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社会主义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存在认知盲区,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传授,还有少数的学生不了解或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这一理论。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同样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海量且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性和模糊性。比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深层次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不清楚和不了解。仅有23.7%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相联系。特别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理论自觉度不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滤掉学生对社会认识上的幼稚性。使他们进入社会的个人代价和社会成本降低。

3、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外在因素。

第一、学校环境。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并不是真空,各种时兴的思想、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高校校园里激荡,对学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也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内外的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刻。大学生普遍认同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类似“金钱万能论”、“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第三、家庭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学生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经济观念、经济价值取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大学生。此外,每个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对策

1、重视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善于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理论的快速变动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理论能够快速的回应和解释现实问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市场改革带来的矛盾,把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

其次,要善于从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可塑性强、前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丰富原有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形式多样,集理论性、及时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它集中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竞争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传播社会正能量。

3、弘扬校园文化,推动政治理论读物大众化、通俗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大学生头脑,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04-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强调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的品德指明努力的方向。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性,应构建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必然有属于自身的文化,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社会群体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1]具体地说,就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根本立场、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推动人的自由解放的结果。进入21世纪,大学生价值观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碰撞、变革之后,呈现出一种基本确定性的趋势,重视个人幸福,重视职业选择,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和现实化,重视个人目标和社会需求的结合。[2]这些价值观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原点而展开的有机的结构体系,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实际状况的评价和切身感受,决定和制约着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决定着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决定着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但是审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从个体上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分化、错位和失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比如,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存在漠视,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政治。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某些问题上,学生们表现出含混不清甚至错误的倾向,如只有50%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而37.9%的人表示说不清楚;60.1%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可以把自身建设好”,但同样有三成的人表示说不清楚。[3]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面对激励的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学生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减弱。此外,许多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进行的一次调查问卷中,你是怎样看待“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有600名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生参加了问卷,其中有40%的同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面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能性

两千多年前希腊时期的曼诺向苏格拉底提出“道德可能通过教育获得吗”的问题。那么在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教育培育吗?

首先,从理论论证层面来看。檀传宝教授认为“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道德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的道德和间接道德教育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如果这样理解道德教育,我们就应当认为,道德是可以教的。”[4]其次,从实践论证层面来看。古今中外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充分肯定了价值观可以培育。从中国古代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到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其后“仁”和“礼”的思想构成儒家“三纲五常”的基本框架。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三纲五常”成为了当时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时期对理想社会的主观抒发,还是启蒙运动时期对现实社会的客观诉求,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渴望与追求。经过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探索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构成了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且已经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5]学校是一个教育培养人的社会机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英国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在新加坡,国家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的重要手段。从1967年起,价值观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生课程的必修课。新加坡所创造出的举世闻名的新加坡精神文明,与强而有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我国现今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所起到的效果不佳,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在访谈和座谈中认为,自己许多价值观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启发引导下逐步形成的。有许多大学生认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自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古今中外来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视角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课程两大类。[6]高校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的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的课程。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通识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的是学校情景中有隐性校园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由高校隐性物质文化、隐性制度文化和隐性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

(一)完善课程目标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综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但课程目标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缺少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价值观相关课程目标;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这样会导致出现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缺乏心理维度上的情感目标,在只重视认知方面的学习的同时,情感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把情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能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过分重视课程自身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上揭示其科学性、真理性,但不少问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实事求是、清晰明了的解释和回答,课程内容设计缺乏说服力,学生在学过之后对于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存在模糊不清,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增强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内容较多,课程设计的3学分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包括1840年到现今一百多年的历史,2学分也难以完成教育内容,很多老师就要求未完成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自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两门课程,3学分的课程设计实际也只能完成思想道德部分内容,对于法律基础部分,学生对法律也只能形成一些浅显的认识。另外,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用专章讲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仅深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价值,更要重点论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应树立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方面的价值观。此外还应加入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爱好和平的教育和国际合作的教育,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培育人权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权与的关系。

(四)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意识

1.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各高校的学校特点,与学校办学风格、办学特色结合起来。要讲求实用和实效,防止搞形式主义。其次,对学校物质层面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整体构建。包括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内人文景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三,充分发挥校园隐性精神文化作用,包括校风和校内人及关系。在校风方面,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精神力量,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振奋人的精神,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内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2.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在实践中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之上,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三下乡活动”、“支援西部计划”等公益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可以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实际相联系的价值观。能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相互关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业华.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张国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J]. 喀什师范学院学,2005,(5)

[3]毕赵玉. 大庆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J]. 黑龙江史志,2009(5)

[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