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目标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6:32
会计目标论文

会计目标论文第1篇

一、对现行会计目标理论的简要评价

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它们都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具体目标的阐述。由于它们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相对于这一环境,它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也正是因为它们仅仅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而未从会计环境的历史发展历

程的角度进行考察,故它们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受托责任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其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与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确定的。在这种环境中,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甚至委托方还可以向受托方提出管理受托资源的具体要求①。一旦受托方未能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受托责任观”形象地描绘了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贡关系及其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中的作用。因此,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有效地反映资源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②。笔者认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是会计的一项重要的具体目标,但这项具体目标并不能包含会计的所有目标,其原因在于:(1)从广义上讲,受托责任的确无处不在。但是,与会计相关的仅仅是基于财产所有权上的受托责任。会计可以反映企业对所有者、债权人的受托责任,但职工对企业的受托责任、下级对上级的受托责任,往往并不是通过会计来反映的。虽然两权分离之前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也存在着受托责任,但这种受托责任往往反映为所有者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在财产所有权上,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会计的存在并不是为

了反映所有者与雇员之间的受托责任,而是为更好管理企业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企业仍普遍存在,它们仍是“受托责任观”最好的反证。(2)“受托责任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必须具备明确的受托方和委托方。只有这样,委托方才能根据受

托责任履行情况决定是否对该受托方继续予以委托。而在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已成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广大证券持有者是上市公司所拥有资源的委托方,但他们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即委托方的具体人员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受托方可以说是确定的,而委托方则是不确定的。同时,潜在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在财产所有权上并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而他们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之一。可见,“受托责任观”并不适合作为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企业之会计目标。(3)“受托责任观”所认为的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实际上强调的是会计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但是,自从会计产生以来,为企业内部服务一直是会计的重要职责,即使在现在,管理会计仍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显然,会计的这一重要目标已被“受托责任观”所忽略。

“决策有用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是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在这种环境下,股东和债权人虽仍参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他们同时关注着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和报酬水平及其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此时,会计已不仅仅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反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便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值得肯定的是,它完美的解答了潜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问题,他们不需要了解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是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然而,“决策有用观”仅仅以这特殊的历史环境为基点,其局限性的存在也是必然的。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很多,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职工团体与个人以及其它利益关联者。因决策需要而利用会计信息,最贴切地说明了投资者、债权人的目的;至于政府中的部分部门、职工团体与个人和其它利费关联者,政府将会计信息作为进行宏观调控决策的依据,职工团体与个人将会计信息作为去留决策的依据,其它利益关联者以会计信息作为可否继续保持某种经济关系的决策依据。但是,对税务部门来说,他们利用会计信息,并不需要作出任何决策,而是仅仅以此为据对企?到姓魉啊O匀唬熬霾哂杏霉邸辈⒉皇屎嫌谡庖幌质怠#?)“决策有用观”同“受托责任观”一样,注重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而忽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当然,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部门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点上看,“决策有用观”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值得注意的是,决策仅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环节,它还包括预测、分析、控制等内容,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并不能代替会计为企业管理服务。可见,企业管理部门利用会计信息不仅仅是为了决策,会计也不仅仅只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3)即使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经营者都是为了决策而使用会计信息,但由于决策内容的差异,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迥然不同,不仅外部使用者与企业经营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不同,而且不同外部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的差异也很大。从这一点上看,“决策有用观”的作用不如“受托责任观”,因为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标准上基本一致,无非是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由此,我们认为,用“决策有用”概括在内容上具有很大差异的会计信息需求,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二、会计目标理论的重构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形象地描述了某种环境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具有特定需求情况下的会计目标,但它们却未能概括会计的所有目标,其真正原因在于它们未能从整体上考察会计目标,试图以某一具体会计目标来代替整体目标。通过上述考察,我们认为,会计目标具有两个层次: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会计,其基本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而具体会计目标则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相同,因会计主体的不同而发生差异;基本会计目标适合于所有历史环境下的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具体会计目标则仅仅适合某一环境下的某一具体会计信息使用者。事实上,我们对会计目标的认识,是从会计的具体目标开始的,只有通过具体目标的分析研究,才能最终抽象出具有共同性的特质。

(一)具体会计目标。具体会计目标是会计在特定历史环境下针对具体的信息使用者时所具有的,它直接体现了会计在这一历史环境下所具有的职能。当然,会计目标应在会计职能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因为我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工是通过对具体会计目标及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的考察而获得,一旦某项具体会计目标可行,便可以认为会计具有与该项具体会计目标相对应的职能,否则,即不具有这项职能。

在单式簿记时代,人类社会处于自然经济发展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而非交换。单式簿记作为会计发展的最初形式,对政府来说,是要借助它核算其财政收支状况及其结果,为贯彻“量人为出”的财政原则服务;对民间商业与手工业来说,则要通过它来核算收支,以便在收支相抵中求得收大于支这一所企望的结果。因此,这一时期的会计,其目标是要为政府与民间商业及手工业核算收支,满足它们对各自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信息需求,故古代数学家从记帐、算帐、报帐、用帐与服务相结合的角度,对会计作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结论。可见,这一时期的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具有核算的职能,也仅仅具有核算职能。

随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的出现,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发展阶段进展到复式簿记发展阶段,簿记学的产生则以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PacjoIo)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的发表为标志。卢卡·帕乔利在谈及经商必备的条件时说:“……应该使用借贷记帐法,因为借贷记帐法是记述经商活动的最有效的方法。这对商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系统的记录而仅凭商人的记忆,那将不胜其烦,也会遇到困难,以致无法从事经营。”⑤而德国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歌德(Goethe)则对复式簿记给予更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之一,每个精明的商人从事经营活动都必须利用它”⑥姆。会计的这种发展,亦源于会计具体目标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商业对会计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核算收支了。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和会计实务,可以发现会计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和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无论是对财产、交易的反映,还是对债权、债务的记录,会计都是为商人管理商业经营活动服务的,从而显示出会?频墓芾碇澳堋R舱腔峒乒芾碇澳艿姆⒒樱猜赝瓿闪肆酱缶咛迥勘辏峒品侥苌钍苌倘嗣堑暮闷馈?nbsp;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自此,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营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

离,这种情况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具体会计目标的变化:(1)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成本管理;(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从这些

具体目标中可以看出,在会计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会计的反映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职能也得到了加强。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此时,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其后,正是在这些具体会计目标的引导下,会计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最终确立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对独立的地位。

上述可见,处于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会计,具有不同的具体会计目标。当然,处于同一历史环境下的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其具体目标也不同,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其具体会计目标显然存在差异。

(二)基本会计目标。具体会计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便是基本会计目标——“满足会计信息需求”。对于基本会计目标“满足会计信息需求”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满足会计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所在。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它通过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不断对系统要素的运行进行控制,最终产生出符合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运行的基本依据。满足了这些需求,也正是体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当然,需求不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也不一样,产生的会计信息自然也不相同。

2、会计信息是会计所要满足需求的信息类型。会计信息系统到底应提供怎样的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决定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发挥。美国会计学会(AAA)1964年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ASOBAT)开篇便把确定会计领域,建立可据以判断会计信息的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然而,该说明书只把“相关性”、“可验证性”、“公正不偏性”、“可定量性”等四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衡量会计信息的标准,并简单地把会计定义为“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⑦而并没有真正回答具有怎样内容的信息才是会计信息这个关键性问题。事实上,会计信息的内容因具体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单式簿记时代:有关收支的信息即是这一时代的会计信息在复式簿记时代,所有与财产、交易、债权、债务及损益相关的信息是这一时代的会计信息;到了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以后,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信息,都可划归会计信息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会计信息与以往有所不同。单式簿记与复式簿记时代的会计信息,由于它只是为了反映已经发生的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无?鬯俏呋故峭獠渴褂谜咚褂茫际且恢掷沸孕畔ⅰ4τ诠煞萦邢薰臼贝幕峒疲笠低獠咳怂峁┑男畔ⅲ踩允且恢掷沸孕畔ⅲ蛭啥鼍菀云兰凼芡性鹑温男星榭觯ㄈ私鲆私夤镜鼻暗某フ芰ΑH欢τ诳蒲Ч芾碓硕畈⒄怪械墓煞萦邢薰镜木呙牵钌罡械搅丝刂瞥杀镜谋匾裕且蠡峒圃谔峁├沸畔⒌耐保挂峁┟嫦蛭蠢吹男畔ⅰT凇氨曜汲杀尽闭庖幻奖蝗嗣侨贤埃汛嬖谧拧霸ぜ瞥杀尽薄ⅰ肮兰瞥杀尽薄ⅰ霸げ獬杀尽薄ⅰ霸に愠杀尽薄ⅰ肮婊杀尽钡让剩挥谩氨曜汲杀净峒浦浮叭儆腉,查特·哈里森(G·ChanerHarrson)则主张进行科学的事前成本计算。可见,这一时期的会计信息已不仅仅是历史信息,它已包括未来信息。当然,那时的未来信息还仅局限于为企业管理,者所使用,只是到了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时代,会计信息的内容才进一步得到扩展,这时会计信息除包括历史信息外,对投资者来说,还包括所有与证券价格相关的信息。因此,这一时期的会计,无论给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企此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又包括未来信息。

3、会计信息的供给取决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依据,作为会计信息系统重要环节的报告,也是由会计信息需求所决定的。至于随时满足会计信息需求,尽可能地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在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比较少,所要求的会计信息的内容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讲它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在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很多,很不固定,且需求多样化,这种情况下若要随时满足这样的需求,便有可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为使会计信息最大可能地满足需求和节约成本,证券市场下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会计目标由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构成;具体会计目标因历史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在这些差异的背后,存在着共性,它就是会计基本目标——满足会计信息需求。

注释:

①Ijiri,Yuji,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nt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75

②R.G.布朗、K。S约翰斯顿著:《巴其阿勒会计论》,林志军、李若山等译,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年版。

③我国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会计的原本目的在于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完成企业的受托责任,而不仅仅是反映受托责任。

④郭道杨:《会计发展史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

⑥Niswonger,R.P.E.Fess,AccountingPrinciples1977,转引自葛家澍主编《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年6月第1版。

会计目标论文第2篇

一、中西方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

西方对会计目标问题的探讨主要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来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以历史客观的信息为主,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信息。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我国对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来这一问题逐渐得到会计界的重视,以会计目标命题的论文经常见诸重要的会计刊物。其中围绕这一问题争论最多的是我国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是可靠性为主还是相关性为主。目前居于主流观点的是以可靠性为主,兼顾相关性。

二、研究会计目标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会计目标的特性

1.会计目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目标是多层次的。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要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作用,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多元化特性。

2.会计目标的相对性。会计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谈会计目标问题。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是发展变化的。

3.会计目标的主观性。会计目标实际上是人们期望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达到的目的,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愿望,具有主观性。

(二)明确会计目标的设定原则

1.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会计主体性质,制定相应的会计目标。

2.会计目标应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3.遵循成本效益与重要性原则,确立会计目标。

三、会计目标的基本定位

会计目标体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我们可以从抽象角度、会计主体的类型、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抽象度上考虑,我们可以把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会计是为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其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其基本目标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是基本目标的具体化。限于篇幅,以下主要讨论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

(一)不同性质会计主体的会计目标

1.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

对营利组织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对于国有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国家是其最大的股东,会计信息应该首先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为了能使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必须强调受托责任观。同时,考虑到国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资金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集,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和需要及国企改革的方向,其会计目标并不排斥决策有用观。对于国有企业中的非上司公司则应该将其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对于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其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虽然资本市场尚不够成熟和完善,但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资金还是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考虑到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以及资本市场本身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的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决策有用观。而随着经济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决策有用观也将成为会计目标发展的主流方向。对民营企业中的非上市公司而言,企业资本的取得主要来自于直接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委托受托关系比较明确,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受托责任观。至于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化的企业,委托关系并不明确,外部信息使用者较少,会计目标定位于如实反映即可。2.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

由于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教育、文化艺术、社会团体等单位,其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国家各级审计机关、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纳税人、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他们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评估管理当局业绩和经营责任以及关于经济资源、债务、净资产及其变动等,所以其会计目标应定位在受托责任观。

(二)企业不同发展期间的会计目标

企业处在初创期时,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是投资者。此时企业的经营活动刚刚展开,投资者并不是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如实反映企业投资者的出资情况。

企业处在发展期时,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这就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企业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依赖于投资者的决策。此时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企业处在稳定经营期时,虽然不再需要筹集资金,但股东会继续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该企业的股票。此时的会计目标依旧应该为决策有用观。

而当企业走向衰退、破产清算时,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应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分配状况,此时的会计目标应该为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有关会计目标的定位如下表所示:

会计目标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目标会计主体非营利组织:受托责任

营利组织国有企业上市:受托责任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

非上市:受托责任

民营企业上市:决策有用

非上市:受托责任

家族化企业:如实反映

企业发展期初创期:如实反映

发展期:决策有用

稳定经营期:决策有用

衰退期: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晨明.论中国会计目标定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72-76

会计目标论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构建原则

一、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内涵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财务会计信息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会计目标是随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会计目标来源于会计实践,因而能够把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有机协调起来。不仅如此,会计目标还是会计研究的起点,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都围绕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前者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后者涉及到会计信息质量。

一个构建良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系统性,也即会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应当包括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前者是对会计目标的高度概括和一般性描述,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会计目标体系。稳定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动。实用性,即一定时期内,此财务会计目标能够适用于该段时期的会计工作具体情况和当前的会计环境。先进性,是财务会计目标切实为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

二、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两大学派

1、受托责任学派。按照该学派的观点,受托责任可以作如下解释:①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因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并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②资源的受托方承担了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而这主要是以财务报告为手段进行的。不少学者认为,由于企业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企业的很多资源是直接取自其所处的环境,因此作为资源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还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即最大限度地保持企业所在社区的良好环境、有效利用并培养人力资源等。

以受托责任为目标的财务会计特别强调会计计量的结果要客观、可靠,要有助于提供受托者的受托经济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有助于其进行业绩评价。因此,该学派要求企业在会计计量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2、决策有用学派。决策有用学派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l号概念公告,将财务报告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三方面:①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那些相当了解经营和经济活动并愿意相当勤勉地研究这类信息的人们来说,应该是全面的。②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数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③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现状

1、财务会计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研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它在财务会计目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直接制约着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同时也体现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是对基本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表达和实现,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从事财务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建立在财务会计一般环境假设的基础上,运用规范方法中的演绎法推导出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求达到对财务会计实践的规范,满足社会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则因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不同而不同。

2、财务会计基本目标应为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则是两个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受托责任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委托人(已经的投资者)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作出是否继续维持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决策;决策有用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进行投资、信贷等决策的需要。可见,二者是有共性的。即都是提供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二者的区别是主要的信息需求者有所不同。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信息需求者为已经的投资者——委托人;决策有用观的信息需求者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处于不同历史时期,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可见,两者适用不同的历史环境,是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具体的财务会计目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备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则由于历史环境的改变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批判这两个观点,也不能盲目地去协调二者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是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两个具体阶段。由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继起性特征,二者在某个历史发展时期交替和重叠,表现为二者的融合。

四、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原则

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根据我国会计环境的特征,满足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会计目标。根据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我们可以认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首先是国家的职能部门和银行,其次才是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上的大众投资者,其对会计信息需求总体上定位于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有一部分职业投资者,而且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的不断变化,这部分比例会逐渐加大,因此,也必须考虑未来潜在的职业投资者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需求。

2、制定会计目标时,既要遵循会计目标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会计目标的前瞻性。我们在制定会计目标时,在充分考虑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同时,更要考虑到会计目标未来的生命力。作为概念框架中描述的会计目标不应该太狭隘,也不应该只顾眼前,在可能的情况下,它应该反映可以预见的会计环境的变迁对会计目标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供给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3、顺应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形势,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对会计目标定位的比较可以发现,作为主流学派的“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有相互融合之势,各国会计界(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目标的界定一般都要求既考虑受托责任的要求又考虑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通过上述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分析,作者尝试性地给出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目标:由于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需要突出,政府是最基本的受委托人,要满足财政收支的需要,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还要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要充分反映国有企业的委托——受托责任,维护债券人利益等,因而我国财会目标是:为政府平衡财政收支和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为中小投资者,大股东提供真实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为国有商业银行等主要债券人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为政府提供国有企业的委托受托责任和经营业绩的财务信息;向社会公众披露政府的委托责任等。

参考文献:

1、蔡海燕.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选择[J].经济师,2006(12).

会计目标论文第4篇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引发了资源的迅速耗竭,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特别是进入80年代,环境问题由地区性问题上升为全球性问题,“绿色革命”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些人声称“会计与环境破坏有重大牵连”,“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赚取过可持续的利润”。仍然墨守成规地将哲学问题(如何持续发展、代际公平和环境保护等)和专门探究如何核算这些问题的世俗商业严格分离开来,这将是相当不合时宜的。现今,对会计责任的要求已经超出了人际和契约关系的范围,拓展到了社会关系的层面。既然财务会计是反映和监督这些关系的基石,那么它必然在中间充当一定的角色(DanielB.Thornton,1993)。

一、文献回顾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环境会计的探索经历了30多年的起起伏伏(Parker,1986)。从公司自愿披露到第三方组织强制报告;从年报附录到各种形式的独立报表;从财务报告到非财务报告,其内容似乎变得无所不包(Gray,Kouky&Lavers,1995),却始终面临一种尴尬局面:实务界的尝试并未基于传统会计的许多重要确定性特征(Gray,2000);理论界的研究也没能形成一条前后连贯的逻辑脉络(Ullmann,1985)。

正如Gray等人后来反复重申的,传统会计确认对象所应包含的四个相关特征:会计实体(accountingentity)、经济事项(economicevents)、货币计量(financialterms)和服务决策使用者(users),在涉及环境会计问题的时候,至少从三方面表现出了相当的偏差:一是环境会计关注的是来自于社会和环境的事项,而非单纯的经济事项;二是环境会计广泛采用的是非标准意义上的财务语言;三是证券市场投资者以外的信息使用者成为环境会计报表的主要服务对象。

因此,理论界在处理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关系和界定环境会计的口径时,基本上形成了两条思路:一是在相同的假设和概念框架下,将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补充,希望借此与现有许多主流会计研究相融合,坚持将证券市场投资者作为环境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对其社会效应有所限制(Grayetal.,1987;Mathews,1984,1993)。二是将社会和环境会计报告作为企业与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Preston,1975,1981,1983)。但它所涉及的宽泛内容和多样化的披露方式,往往被传统会计认为是模糊不清和缺乏可靠性的(Puxty,1986,1991)。

依照这样的脉络,长期以来被认为缺乏实质性和系统性结论的研究(Mathews,1987,1993;Mintzberg,1983)至少能粗略归纳于两类理论框架之下:研究范围相对集中的决策有用观和关注对象更为广泛的政治经济学角度的探索。

决策有用观认为,最终检验环境会计报告信息有用性的方法是关注它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Dierkes&Antal,1985),这构成了现在主要的研究思路(Grayetal.,1995)。Belkaoui(1984)等人采用排序性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传统会计报表使用者反馈的各类信息重要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环境会计的披露具有“适中的”重要性。同时,对环境信息影响股票价格行为的研究也存在相当丰富的成果(Aupperle,1984;Belkaoui,1980;Bowman,1973),但却没能形成一致的结论。

另外,Grayetal.(1995)开创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股东理论(StakeholderTheory)和合法性理论(LegitimacyTheory)两条分支。他认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各种利益、目标操纵者和特殊交换机制相互作用的学科(Zald,1970,p.233),其视野不仅专注于市场交易的信息行为,更重要的是用来分析各种非市场契约模式下的交易表现。它便于阐明多元化利益集团间关系的调和(mediation)、修正(modification)和转变(transformation),为股东理论和合法性理论对环境会计的解释提供了分析基础。

股东理论将股东置于环境会计报告的主导地位,认为管理层如果希望寻求持续的成功就必须迎合和满足股东们的需要(Ullmann,1985;Roberts,R.W.,1992)。股东的控制力越强,企业因股东意向而做出的调整就越多,从而也就决定了环境会计的披露内容和程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环境会计可以被看作是股东和公司之间讨价还价的对话形式(Roberts,R.W.,1992)。

合法性理论则有所不同,该理论认为在公司政策制定中,管理层有两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基本的环境测量;二是环境披露政策。虽然两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寻求公司活动的合法化(Grayetal,1995),但口径可能不同。因此就产生了合法性理论的前提,当公众感知的企业价值与事实上的企业价值存在差异的时候,管理层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改变和引导公众,最终使二者达成统一。

Lindblom根据被感知的企业价值同实际中企业价值的差异类型,总结了四条管理层寻求合法性的策略:一是当价值差异源于公司实际表现不佳时,企业将试图教育和告知相关公众引起价值差异的企业行为实质上的变化;二是当价值差异源于公众对企业行为的误解时,企业只需要设法改变相关公众对企业行为的认知度,而无需调整自身行为;三是企业同样存在操纵公众认知的动力,借此转移关注重点,掩盖不利影响;四是当企业认为相关公众对于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抱有不切实际或不正确的期望时,它们将倾向于纠正这种预期。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会计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其研究总体上形成了口径宽窄两条脉络,发展出决策有用和政治经济研究两套体系,这是从纵向角度的讨论。横向来看,问题却不外乎从传统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探讨内延至管理层财富最大化,外延至社会财富最大化两个方向。

自始至终,决策有用观都没有放弃对传统会计对象的坚持,使理论建立在狭义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型(stockholders’welfaremaximization,SWM)之上。而合法性理论显然与管理层财富最大化模型(managementwelfaremaximization,MWM)具有相同的出发点。Findlay和Whitemore将其前提表述为管理层会在符合完全披露的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操纵或回避措施来体现对自身最为有利的公司业绩。除此之外,在环境会计实务中已经广泛采用的社会财富最大化模型则不同于以往的小范围、确定性模型,它引入了长期以来沉默的社会账户(silentsocialaccounts)的概念,强调企业并不存在于真空之中,相反,它们是组成和支撑社会运行的一部分(Jaggi&Zhao,1996)。Ramanathan(1976)将这种更大范围内相互依存的关系解释为组织和社会以及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社会契约(socialcontract)。企业以社会财富最大化的方式运行,并从中获得与社会有关的合法化地位。社会契约可以被假定是隐含的,而各种社会法律可能使特定契约更加清楚明确。通过这些隐含的和明确的法律,社会为组织规定了会计责任的规则,也拓展了企业股东的范围。国家、政府和游说组织在这些法律的制定和游戏规则的说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随着Bruyn提出的社会投资(socialinvestment)理论被认可,包括自然环境本身和下一代利益在内的,更为宽泛的利益群体(widercommunity)也被统一进来。其中发挥衔接作用的社会投资者相信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能够同时实现。

股东理论正是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由于认识到各种股东群体在公司环境会计的决策中发挥的主导作用,股东理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于社会财富最大化模型的范畴,但无法回避的是,其研究对象仍然存在局限性,导致了它只能作为社会财富最大化模型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在讨论中忽略了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对于环境会计要求的差异,同时缺乏对于绿色进程的分阶段探讨。因此,接下来笔者将在社会财富最大化模型的框架之下,从环境会计的目标讨论入手,强调对于环境会计目标的本质及层次性、阶段性认识,进而引出经济后果学说在环境会计领域中的运用。

二、环境会计目标的重新认识

一般意义上的会计目标(accountingobjective)是指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预期应当达到的目的,它决定于会计的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对环境会计目标的理论基础最直观的理解无外乎一个将可持续性理论和会计理论相结合的过程。这种结合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吻合,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的贯通;不仅仅包括范围的选择,更取决于层次的对应;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时间上的范畴。

可持续性概念源于森林工程学,之后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可持续性是指社会不能使用超过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自然资源(Gray,1996:61;Bebbington,1997)。可持续性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下一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该理论包含一个前提,即世界上贫穷的下一代人的基本需要应予以优先考虑(Welford&Couldson,1993),同时需顾及技术水平和社会组织对于满足当代人和下一代人需求的环境能力的限制作用。由于对该前提的认可程度不同,可持续性理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主要层次——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是指某一群体只要能够补偿人类的损失(技能、知识、技术)和人造资本(建筑、机器、设备),就可以耗尽自然资源和使自然环境退化。从这一点看,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受到了平等对待。如果人造资本可以被替代,企业就能够使非再生资源的连续使用合理化,因此,弱可持续性会更利于企业个体。然而,这种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不单表现在技术水平方面,也表现在技术本身,例如对许多分裂反应堆的非经济特性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Common,1995:45-46)。因此,基于非替代性、不可逆转性、公平性和差异性,强可持续性强调的非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Beder,1996:159-60)。但是,无论上述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成为环境会计的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不会变的,都是为了构建和发展一个能以无数代人存在的方式运行的可持续社会(Meadows,1992:250)。

由此,环境会计的核心目标可以表述为计量、公开和报告利益关系人由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社会的转变。根据可持续发展世界企业委员会(WBCSD)的观点,可持续发展包括对经济财富、环境质量和社会公平的积极追求(Elkington,1999:18)。因此,企业需要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底线”的角度解释这一程序。正如艾金顿所言,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不仅仅要注重单一的财务底线,而且还要为实现三维底线而努力(Elkington,1999)。

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可持续发展融入政府观念的过程是缓慢的,其融入公司领导阶层的进程更是常常被忽略。尽管鼓励组织注意“三维底线”——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Elkington,1998;1999:18)——但财务底线仍然左右着企业的思维,而且当今仍然是企业行动的主要动力(Ditz等,1995:6)。这迫使人们开始寻找对于众多企业来说现阶段更为可行的操作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同,经济——生态效益已被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认定为可以采纳的一个适当的目标(见OECD,1998b;Schmidheiny,1992)。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BCSD)将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定义为企业能够提供具有价值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保证生活质量,同时,又能通过生命周期逐步将生态影响和资源密集至少减少到估计的地球承载能力水平。显然,暂且忽略社会维度因素、注重经济——生态效益的选择更集中于对相对易于计量的直接影响因素的考察。这种取舍并不是否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反,经济——生态效益型信息的计量可视为公司计量和向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忽略了公司社会业绩、显得不如可持续发展定义广泛的经济——生态效益目标恰恰代表了实现“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实际步骤。

与此同时,经济-生态效益目标也并未打乱环境会计目标基本的宏微观层次需求,相反,它有助于简化并澄清反映经济信息的会计活动同可持续发展综合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一条逻辑链来综合描述原先三维角度和宏微观层次下环境会计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贯穿作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其基础在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并服务于人类->需要良好的生态循环为基础->良好的经济循环是生态循环的保证->经济循环的主要环节是投资、生成、使用、耗费、收回、补偿、分配->各环节之间既有经济上的联系又有逻辑上的联系->经济循环的目标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完整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作为其基础与保证。现在,当引入经济-生态效益目标对这一逻辑进行重新梳理的时候,它无非重点突出的从中提炼出了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两个部分,促进了生态循环自身、经济循环自身及生态和经济循环之间的三套逻辑关联。同时,它也与上文提到的在社会会计宏观领域探讨环境会计作用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呼应,提供了一个平滑和深入的接口。1983年世界银行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建立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1989年我国政府修订《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力图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以使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这一前期的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来看,有关于生态和经济的二维计量正是现阶段社会经济会计和社会指标会计重点和迫切考虑的内容。

此外,在经济——生态效益现行目标引入的过程中,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内部,经济效益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增长概念的澄清。将可持续发展视同可持续增长纯粹是近期出现的一种现象(Sachs,1992)。事实上,如果一家公司被视为一个社会系统,它的生存也是经济业绩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迫使环境组织、企业和政府承认环境因素可能对经济业绩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且在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发展”要比“增长”具有更多的含义,因为“发展”明确社会角色但并不排除经济生产力的“持续下降”(Maunders和Burritt,1991:9)。因此,如果忽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以经济——生态效益为理论基础的环境会计目标实际上暗含并认可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生态效益“此消彼长”的假设。也就是说,除非企业能够按照经济——生态效益的强可持续改进,设法实现公司和政府机构共同推崇的“无悔策略”而达成“双赢”(Wally&Whitehead,1994),否则,在经济和生态的多方利益关系人中,必有一方将做出让步。

三、环境会计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就是一门讨论利益各方进退的学说,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它关注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因此,该学说认为,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决定会计问题时应将其宣称的不利后果考虑在内。

回顾经济后果学说和环境会计研究的起点,似乎二者在时间上存在着惊人的巧合。60年代以前,会计争论在金融出版物中极少涉及,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计即使不是一个规定固定的参量,也是一个常量。70年代的10年显然是美国社会坚持制度应对其造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后果负责的10年,会计准则制定活动的利益相关方同样深知这一明确的公众倾向(Stephen,1978)。可以认为,正是这样的契机加速了包括游说组织、环境保护机构等众多环境信息关注者对环境会计制度规范的参与程度。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同样可以认为是环境会计准则制定和披露中存在的巨大空间和不确定性,以及所涉及的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吸引了原本潜在的攫取利益者。这些外部团体纷纷通过诉诸那些超越传统会计计量和公允披露问题的标准来干预准则的制定过程。他们对经济后果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对环境会计公告的关注。

因此,当经济后果学说深入到环境会计领域的时候,二者的相互作用将不可避免。关于会计政策制定的中性效果假设只能成为人们一种理想的期望,环境会计最积极的应对方式在于:在可操作性目标的指导下,实现可接受范围内的利益的权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环境会计的经济后果不仅表现为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动态权衡过程,也包括不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所表现出来的静态结果,以及这些中期尝试所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后果循环。

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环境因素的代表被首先正式引入会计准则。该准则的制定过程引发了利益各方特别的关注,其会计核算方法的争议也受到了经济后果学说的广泛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20余年间,争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勘探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完全成本法(full-costmethod)和成功成本法(successful-effortsmethod)各有胜负,却都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其中,完全成本法认为应该将所有发现储备所耗用的成本(除某些例外情况)资本化,这包括不成功的钻探成本,即在生产经营中所有成功勘探的产油井成本中应包括那些干井的成本。而成功成本法则有所不同,它认为很难将干井也认为是一项资产,因此,只需将成功勘探的产油井所耗用的成本资本化,而将干井成本费用化。显然,这两种方法下记录的石油和天然气成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往这方面涉及经济后果的讨论侧重于对那些独立勘探的小型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担忧。它们联合起来运用其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成功说服了会计原则委员会延期考虑这一敏感问题。

然而,作为环境会计的一种尝试,准则的制定中实际上存在另外的绿色相关人。尽管它们的影响力还不足以强大到与石油天然气公司中各大利益集团相抗衡来完全左右准则制定结果的程度,但它们的存在至少代表了经济后果中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从大的范围来看,核算方法的选择代表了绿色相关人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与其他诸如清洁替代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的倾向,这些源于它们对代际利益的关注。不仅如此,这种倾向也将在行业内外传导一种包括资金和技术形式在内的、正的或负的激励。成功成本法往往产生比完全成本法更少的报告净收益,如果行业普遍采用成功成本法,可以认为是一种对于新能源的政策支持,表达了一种迫切补偿生态循环的态度。在行业内部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对那些积极从事勘探的小公司,较低的报告净收益使其难以筹集资本,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那些整体环境意识相对较强、环保措施相对完善的大公司。因此,如果绿色相关人掌握了足够的影响力,对于环境信息核算方法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将能够决定一个行业及其内部力量的竞争地位和前景。

除此以外,环境会计的经济后果还表现在现行实务界自愿或自发贯彻环境会计目标,披露环境信息的执行情况中。尽管环境信息的披露还存在多方探讨之处,但在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之前,实务界就已经开始依照自身的需求判断,在规范之余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下表列示了Gray根据利益关系人同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粗略划分后进行的综合和归纳。其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内部人员向外部人员提供的环境披露中包括了可持续性发展报告,而将区别道德投资者的任务交由披露和需要相关信息的外部人自行交流来决定。这些都表明,现阶段企业更多的是将环境信息的取舍作为一门处理道德和利益关系的艺术。管理层做出的任何一个关于环境信息披露与否的决定,都将表现出它对相关需求和可能后果充分研究后的倾向,最终的做法将被认为是利大于弊的。

环境信息使用者环境信息报告者

内部人员外部人员

内部人员环境因素影响数据

环境管理系统

股东测试

社会责任界定

目标和价值修订

声誉管理信息社会监管者报告

外部供应商信息

环境咨询

社会责任账户管理

市场和股东调查

形象认知反馈

外部人员年报中常规披露

沉默的社会账户清算

独立的环境报告

可持续性发展报告

同盟合作者信息

价值取向表达

股东教育

非盈利组织环境报告外部环境披露

道德投资

消费者调查

游说组织报告

环境保护组织信息

媒体反映

竞争者参与披露

工会报告

实际上,类似于上文表中实务界的各种尝试,无论是否直接参与到财务准则委员会扩大了与利益相关第三方的沟通方式(主要包括广泛分发征求意见稿、举行专题讨论会和公众听证会等)中来,最终都将纳入日后准则制定者的考虑范围。可以形象地将环境披露理解为一个包含诸如信息内容、组织形式、信息冗余度、信息置信度、披露者的解释、披露媒介以及披露时机等内容的多维向量(吴水澎等,2002),其取值及范围将参照过去的向量及财务会计框架的约束而定。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4年了其著名的“信息光谱图”。该图谱将现有的和未来可能涉及到的财务会计内容归纳为5个披露层次。范围从小至大依次为:一是财务报表、确认和计量以及概念公告涉及的范围,包括财务状况表、收益和综合收益表、现今流量表和业主投资和分配表等;二是财务报表附注(和尾注),包括会计政策、或有事项、存货方法、发行在外股份数、备选计量(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之项目的市场价值)等内容;三是补充信息,包括物价变动披露(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3号公告之修正)等;四是财务报告的其他方法,包括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致股东信件等;五是其他信息,包括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格式10-K(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S-K)要求进行的竞争及未交付之订货的讨论、分析师报告、经济统计和关于公司的新论文等内容。综合来看,前两部分构成了基本的会计报告,增加第三部分后形成了被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准则直接影响的领域,纳入第四层次的内容后正是概念公告1中所指的财务报告的范围,而包含其他信息的报表满足了社会财富最大化模型的需要,涵盖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相关决策者”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人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会计目标论文第5篇

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工作中的常用知识点和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还需要他们了解会计知识的“必需、够用”理论,掌握一些实践中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二是能力培养目标。这要求学生学会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能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和简单的成本计算,能识别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并能规范地编制记账凭证,掌握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并对会计差错进行规范地更正,能正确地进行财产清查,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能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能具备相应的更新知识和适应应会计改革发展的能力;三是思想教育目标。这要求培养学生树立“诚信”和“法制”观念,培养自觉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学风及创新意识,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中高考中成绩都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是本身在中学就没好好学,有的是中高考发挥的不好。总体上来说大多学生都存在着文化底子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认为上职校也就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已,学生的意志相对薄弱,稍有不如意,就特别容易自卑和消沉,进而对学习失去进取心和兴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观察到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好奇心还能够有一定的兴趣,而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理论性的加强,再加上授课方式都一样,学生总觉得和以前的课堂学习方式一样单调、乏味,渐渐地降低了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厌学和畏惧情绪。

2、部分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当前,在中职学校中,从事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学校工作,没有相应的会计工作经验,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然而却缺乏基础会计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另外,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和科研任务多,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这就导致了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为学生能讲的实际案例就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这就很难吸引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3、考核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当前,我们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考试方法,即采用闭卷统一进行考试,这说明了在评价中考试成绩仍然是占重要位置。这种过于看中考试分数的做法,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学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三、对策

1、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要本着理论够用、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讲清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从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开始的,如果我们教师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就会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渐渐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之初,就要利用学生对会计学科的新奇感,抓住机会将会计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等进行说明,并通过成功的会计人员的现实故事,让学生感到学习会计专业的前途光明,虽然中途有些曲折,但是要做好努力学习的前提准备。另外,在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中,要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尽可能结合身边的一些看得到、摸的着的具体事物来进行讲解,打消学生的畏难情况,增强专业课学习的信心。

3、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实物进行有效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设施,将一些会计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实物以图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教会学生们如何运用,让学生增强记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会计工作规范性教育有机的加以结合,重视对学生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4、重视考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加大过程考核和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所占的比重在基础会计的学业成绩考核中,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考核的比重,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考核中加大证、账、表的考试分值,减少纯理论性知识点的分值。这样做,不仅会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实训练习中,还可以使学生摆脱以往的纯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兴趣,为他们将来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起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财会实训室的建设、积极参与申报各级财政部门及会计学会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财会改革和管理的创新活动;三是加强与企业联系和合作,为培养“双师型”的财会教师建立良好的平台。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可以通过从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高级财会人才来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使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增加他们被企业会计人才指导的机会。

四、结语

会计目标论文第6篇

一、保证实现目标成本的困难

目标成本是对完工产品的要求,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实际成本是在产品完工入库之后计算出来的,它是一个实际结果,也是一个静态指标;两者得出的成本差异是静态差异。这时的计算和分析,并不能消除已形成的不利差异,改变已完结的过程状况,所以静态的成本计算和静态的比较,不能保证目标成本实现。要保证实现目标成本,必须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消除不利差异,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随时计算出过程的动态差异,其次是及时对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而动态差异是根据动态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成本相比较得出的,也就必须对生产过程计算出动态实际成本。同时,将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只有这样,二者才能比较,得到动态差异。因此,动态实际成本的计算和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是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在目前,会计理论界还未对动态实际成本与动态目标成本的比较进行研究,如果不解决此问题,动态实际成本的计算和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就成为保证实现目标成本的一个难题。

二、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

企业能保证生产目标实现,是因为设置了调度人员,调度人员通过建立调度台账和对生产过程实地观察,随时将实际生产进度与目标要求进度相比,就能了解实际状况与目标要求状况的差距。从而采取措施并进行协调,在生产过程中消除不利差距的影响。汽车司机之所以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是因为装置了里程表,通过里程表,能随时将实际行程与目标要求的行程相比较,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行程状况,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证达到目标要求状况。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管是看得见的状况还是看不见的内涵状况,只要能将实际状况与目标要求状况相比较,就能在执行过程中掌握达到目标的状况。将实际状况和目标状况相比较的关键就是比较装置。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也是如此。但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会计人员不能像汽车司机那样,只需将实际行驶里程(即实际动态)输入里程表,而目标要求的里程是根据行驶时间和预定车速计算出来的,形成动态目标,然后将目标要求的里程与实际里程相比较,求出二者的差异。而会计需要将动态实际成本和动态目标成本同时输入会计装置。

根据会计核算的特点,随时掌握实际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不能离开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要全面反映每一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都是根据资金运动在经济实体中的特点、形态、作用不同设置了不同的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户。账户既然能对同一性质经济内容(如原材料、应付账款等)从增加和减少两方面进行反映,那么账户就能对动态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成本进行反映,因为动态目标成本和动态实际成本是成本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性质经济内容,它同时也是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的组成部分,所以设置会计科目是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

三、目标成本的转换

会计部门制定的目标成本,只是观念的产物,不会引起经济活动发生,也就不会发生会计业务,无法将观念的目标成本输入会计科目,登记账户。然而,当我们把目标成本转换成资金后,就从观念的变成现实的,它将引起经济活动发生,使会计必须进行业务处理,设置科目,登记账户。它的转换过程如下:

会计部门为了实现目标成本,必须按目标成本预算出所需资金和投入的总费用,所需资金和投入的总费用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不同。

生产投入的总费用=单位目标成本×总目标生产量生产总资金=单位目标成本×生产批量×生产周期÷投入时间间隔期一年的生产总量不可能一次投入,而是分期分批地投入,形成不断投入,不断产出。通过产出不断地把资金收回,又形成投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生产所需资金要考虑批量、投入间隔期和生产周期。而生产投入总费用,不因分批投入而减少,只与总生产量有关系。例:某企业年度生产总量为10800件,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0万元,生产周期2个月,每次投入批量300件,投入的间隔期为10天。

生产总投入费用=10万元×10800件=10.8亿元生产总资金=10万元×300件×60÷10=1.8亿元由此可看出,生产总投入费用不等于生产总资金。生产所需总资金除了与单位目标成本有关系外,还与批量、生产周期、投入间隔期有关系。批量越大生产周期越长所需资金越多;投入间隔期越短,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批量越小,所需资金就越少。

根据目标成本转化成投入总费用和所需总资金后,它仍然是观念上的,不引起企业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也不会做任何经济业务处理,不能输入会计科目。只有当总的投入费用和所需总资主分解到下属生产单位,并要求下属单位按分解的投入费用和资金进行生产时,必须拨入资金,并按此资金进行控制,这时就发生了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必须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进入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而设置的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增加方;而分解的投入费用,只是对生产所耗资源总量控制的一个指标,只有在下属单位发生资源耗费时,才发生经济业务,进行业务处理,形成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同时减少下拨控制资金,因此,它与拨入资金进入同一会计科目,登记在同一账户内,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四、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动态比较

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要进行动态比较,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随时计算出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产品实际成本,然后与单位产品目标成本比较。然而随时计算怎样确认,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还是一秒钟计算一次成本?不管隔离多长时间计算一次实际成本;从理论上来说,都有间隔,不是连续地动态成本,只是间隔长短不同而已,这种比较仍然是静态比较,不能随时掌握实际成本实现目标成本的状况。另一条途径是不随时计算出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产品实际成本,而是将过程中的实际总成本与目标总成本相比较。由于过程中的实际总成本就是过程的发生额,它是一个动态实际总成本。要使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相比较,必须将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总成本,二者就能比较了。当目标成本转换成资金并输入设置的账户后,要成为控制指令,必须通过产出按目标成本进行内部结算,收回与投入时相等的资金,并与分解下拨的资金记入同一科目的同一方向,形成资金周转与循环,这时的资金周转与循环就是控制指令,它的发生额就是动态目标总成本,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就能比较了。当两者一致时,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就已达到目标成本状况;当产出收回的资金大于实际发生的总费用时,说明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此时产生的差异是有利差异;当产出收回的资金不能满足生产所需资金时,说明生产需要投入而没有资金。即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此时产生的差异是不利差异。对于以上三种情况,会计人员都要随时进行分析。分析已变成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对不利差异,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后,一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内外环境对目标成本的干扰;一方面进行协调,组织资金,保证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五、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比较的前提条件

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随时进行动态比较,要求产出回收的金额,一定要与投入费用一致。即产出内部结算价格一定是目标成本。只能按目标成本进行结算,不能按市场销售价分解成内部结算价进行结算。只有这样,资金在周转循环中,才能在过程中掌握动态实际总成本实现动态目标总成本的状况,从而衡量最终单位产品实际成本能否实现目标成本。如果以市场售价分解内部结算价进行结算,里面包含了利润,当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而小于结算价格时,不影响资金周转循环;只有实际成本大于结算价时,才影响资金周转循环。因此两者的比较,不是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的比较,而是动态模拟市场价总金额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的比较,计算出的差异不能反映两者吻合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随时掌握动态实际总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状况。同时也不能将目标成本所有因素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给分析带来困难,不能找出有利和不利的真正原因。另外还给考核带来问题。按目标成本进行内部结算,也不影响与市场相联系,因目标成本的确定就是根据市场预测的销量和售价计算出来的,所以目标成本是和环境紧密相连的。

六、确保目标成本实现的条件

会计目标论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界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因而,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准则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目标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新准则下会计目标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产生的影响。

一、对有关会计目标观点的简要评析

人们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关于会计目标的提法,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两种观点就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资源所有者如实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即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即主要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在这种观念下,资产计量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这种观点的局限性表现在: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性,认为只有完善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才能确保会计实务的正确性,但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内容复杂,保证两者的完善性这一提法比较抽象,一旦实务中出现问题,则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造成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的局面;在会计处理上,由于受托责任学派强调客观性胜于相关性,因此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想,会计人员往往难以体会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渐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这种观点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决策有用观产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二是财务报告反映的局限性。决策有用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忽视责任和环保收益等非财务信息。三是决策概念外延过窄。决策仅仅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管理具体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没有履行决策职能,仅仅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政府部门利用信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新准则下的会计目标定位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会计目标的概念,体现了其权威性。其所规定的会计目标是双重的,兼顾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定义弥补了1992年制定的基本准则中有关规定的不足之处,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一致,体现了我国财务会计既重视决策有用又重视受托责任的双重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企业)在全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多数是国有企业,这就必然要求在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时,要考虑到对企业管理层受托经营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目标对我国来讲必不可少;与国际趋同是此次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国际上现在广泛采用“决策有用观”,所以我国新准则也同时采纳此观点。其优点在于:会计目标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会计目标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会计目标关注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预估。

三、新准则下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影响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计量属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便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采用这一计量属性是由于当时的会计目标决定的,在企业利害关系人比较少,委托合约比较清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容易评价的时期,历史计量属性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而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从单一的历史成本到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多元化的计量属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股权日益分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多样性,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顾客、供应商、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公众利益团体、研究者和准则制定者、审计师、管理层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群体,正是复杂多样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得委托关系难以明确,或者明确的成本太高,但是委托的实质关系仍然存在。这时确立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不仅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比较低,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新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经济和生产经营决策,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使得这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从而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用,也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但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