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合集7篇)

时间:2023-03-07 15:20:08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1篇

厚积薄发,以雄厚的实力为依托

据了解,“工厂孵化计划”是勤上继成功实施A、B计划和“百城千店”计划后推出的又一创新性战略发展模式。其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本土化崛起为目标,以行业领军者的雄厚实力为依托,以成熟技术、管理团队和先进运作模式为先导,整合优势资源,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支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拥有近20年工厂运营经验、15年LED研发应用经验、8年大功率LED照明应用经验和亚洲最大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我们基于这么多年LED半导体照明行业积累和营运实践推出了这个计划。”勤上工厂孵化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工厂孵化计划”,合作企业可有效获得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一直以来,勤上光电致力于应用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产学研及研究机构、资金、人才、商业模式等资源的整合,不断地进行创新,形成了立体化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勤上光电在LED产品应用工程上一路领先,成为业内成熟应用工程案例最多、技术最领先的企业,为“工厂孵化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输出核心照明模组,帮助企业打造自有品牌

据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厂孵化计划”强调的是合作、分享、共赢。其实质就是将“勤上模式”进行有偿输出,“孵化”出一批LED明星工厂,并帮助合作企业建立自有品牌,令其成为所在及周边区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据悉,勤上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均名列行业前茅,是LED户外照明、LED室内照明、LED景观照明、LED轨道交通照明、医疗照明等产品综合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优秀商业模式提供商。

同时,勤上通过不断升级产品开发平台,成功突破模组层面的热管理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光源与散热器件的一体化,产品模组化、标准化,产品安装维护简易化。在“工厂孵化计划”中,合作企业可以以成本价获得勤上LED核心照明模组,进而有效提升产品性能参数,降低成本,打造高品质的自主品牌。

据了解,勤上核心照明模组不同于“光源模组”、“光引擎”,是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着身打造的高科技、高性能产品及系统化光环境解决方案。如勤上路灯核心照明模组,其精确配光设计,亮度、照度均匀度高,满足不同道路照明需求,并可匹配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二次节能,巡检路灯的工作情况,在色温控制、光环境营造等方面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提供一站式服务,可量身定制“服务套餐”

勤上工厂孵化中心负责人表示,除输出标准化核心照明模组外,勤上还将十多年成功探索经验和技术研发设计平台、规模化量产能力、商业模式及上市运作经验等与合作商共享,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服务套餐”和涵盖工厂建设、企业运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资本运作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发展支持。

通过“工厂孵化计划”,合作企业可以共享勤上打造的全球最大的集约化采购及生产体系,可以获得一系列的专业解决方案,如展厅建设及工厂“从零到投产”的系统服务、专利授权和技术指导、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产品检测服务、生产管理、商业模式、项目申报、营销策略和上市融资等,全方位复制勤上DNA,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勤上‘工厂孵化计划’可为各类合作商量体裁衣,项目发展空间大,投资回报高。”该负责人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投资5000万元,通过‘勤上工厂孵化计划’一站式服务,预期营收可实现1亿元/年。投资逾亿元,还可由勤上整合资源协助股改和IPO上市融资。”

实现政府、企业、勤上“三赢”

据了解,拥有丰富社会资源、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个人和企业均可轻松准入“工厂孵化计划”,借力勤上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成功进入半导体照明行业,创建自有品牌,并参与区域市场重大工程招投标项目,主导区域市场LED路灯改造和LED户外、室内照明应用潮流,实现市场收益、土地资源、政策补贴等综合效益。同时,“工厂孵化计划”也有助于当地政府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建立LED半导体照明强大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增加税收及就业机会,促进节能减排,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一体化理论

1 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关及学校自办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看来,是一种“一体化”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将尝试运用一体化理论来探讨高校原有的一体化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那么对它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1 一体化理论批判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体制的否定,所真正否定的其实只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否定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企业,还是行政机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计划体,是飘浮在水中的一块块黄油(科斯,1937)。一个组织,不论是大到可以敌国的跨国企业,还是小到两三个人的作坊,它都是借助于计划来配置内部的资源的。在这里计划的具体表现是管理,其本质上是一套命令决策体系,而不是市场中的选择决策体系。由此来说,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组织的边界分析,其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判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两者之间的边界。

那么如何决定这个边界?效率依然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边界取决于计划和市场两种模式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对比。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计划模式的配置效率高一些,则将该活动内部化、一体化到组织中就是最优的;相反则通过市场来配置它更优一些。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畴在本质上来说探讨的也是组织与市场的效率对比问题。

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世界中,交易(合作)的各方面临着两大难题: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与合作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组织内部的管理、市场竞争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某一项经济活动具体采用哪一种途径来进行,这取决于以上三种途径的效率对比。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较为间接,这里便不做考虑。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而言,制度经济学一般将组织视为一个科层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配问题是借助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组织的集中决策机制来完成的。对于市场机制而言,它是通过竞争来完成分配与决策问题的。具体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之间的竞争将协调合作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分配;而市场中的决策则是一种分散决策的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与组织这两种途径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别就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在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中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委托链。由于信息在委托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所以委托链条越长,组织内部的监督成本和市场分散决策的风险———也可表示为一种损耗———就越大。对于生产特征存在差异的不同产品来说,它们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各自的委托链条上的监督成本和分散决策风险也就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汇总为市场与组织在这些产品生产与分配配置上效率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品的最优配置途径也是不同的。

另外,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与组织两种途径的效率对比。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的话,那么他们在交易中的谈判势力就会较弱,他们在收益的分配上就将处于弱势,从而组织向外购买它就比内部化它的生产相对优越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花费在搜寻和谈判上的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

1.2 我国高校后勤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理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探讨高校是否应该将后勤服务一体化到其组织内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分析高校所生产的产品与后勤服务产品两者各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而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但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的产业化、国际化和私有化浪潮日益兴盛。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高校产出的社会经济属性的认识开始分化。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因此,澄清我们对高校产出社会属性的认识,确是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的产出既具有部分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许多国家高校的经费收入既包括了福利性的财政拨款,也包括了私人购买性质的学费上缴。而即便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它们的办学经费也要部分地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投入。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后勤服务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工作与生活保障的,这其中包括了师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和教学科研的运行保障服务等内容。显然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理解的私人物品,即它们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对公共品的配置是无效的,而在私人物品的配置方面则是有效的。这一理论在分析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具体分析组织与市场的边界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以我们这里的分析为例,我们所讨论的高校组织对高校后勤的一体化问题就难以从该理论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高校的产出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品的属性,而高校的后勤服务却具有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要分析将这二者的生产活动纳入到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前面所探讨过的一体化理论。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将后勤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成本与高校从市场中购买后勤服务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合逻辑地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正如我们在原有体制中所看到的,后勤服务被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这意味着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系要增加和延长相应的委托链,以解决内部化后对这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决策问题。这些工作给组织带来的是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中,由于衣食住行等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这类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所以高校从市场中购买该类服务的交易成本并不高。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组织在其内部解决后勤服务问题这一做法相对于向外购买这类服务来说,在成本耗费上处于劣势。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我国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旨在将后勤服务剥离出高校组织的做法,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一判断可以从我国现已开展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得到证明。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证分析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整体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仅以部分学校在膳食、学生宿舍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例,来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率意义: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早从高校伙食改革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前,高校伙食主要由原来的膳食处负责,由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伙食,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了尽管学校对后勤的投入较大,但高校食堂条件依然简陋,品种单调,质次价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意见很大。为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当时的高校校长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办好伙食上,那时人们戏称高校的伙食是政治办伙食。20世纪90年代后,以伙食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校领导逐步下放给办伙部门一部分办伙自主权,后勤纷纷引进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成本核算,高校伙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原华中理工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分散在各个食堂的物资采购权全部收回集中采购,通过市场运作,合理获得季节性差价和批零差价,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94~1995年,他们以7 500元/t的价格从生产地采购白条肉100t进入自建冷库存放,两个月后,市场上白条肉价格上涨到10 500元/t,一次性赚取季节性差价30万元。在新米上市季节,他们从产粮区以1.2元/kg的价格采购大米50万kg存放进粮库,不久,市场上的粮食涨至1.4元/kg,一次性获得季节性差价10万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通过捕捉商机,规模采购,使该校降低了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品种和质量,改善了进餐环境。现在,该校的食堂经营和服务已经可以不再依靠学校的无偿投入,进入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2 政府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4年多来,高校后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按照计划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办法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造成了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说明,依靠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是低效的。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1999~2002年4年中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总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高校后勤实体也纷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进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参与高校后勤的建设,取得了过去学校办后勤所没有的成绩。例如,某高校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运作建设学生公寓,突破了以往高校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大型工程的模式,明显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该后勤集团于2002年建成的一批新学生公寓和食堂每平米造价仅700余元,比校外房地产商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公寓每平米造价便宜50余元,而相比过去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则便宜数百元之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校后勤集团对学生公寓的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对主材的品牌和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进行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严格管理,对成本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严格审计,使学生公寓的建设降低了造价和成本。在新的体制下,虽然该工程的造价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有了一定的提高,该学生公寓被评为某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 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2 曹淑江.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 江苏高教,2002(1)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体化理论

1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关及学校自办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看来,是一种“一体化”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将尝试运用一体化理论来探讨高校原有的一体化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那么对它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1一体化理论批判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体制的否定,所真正否定的其实只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否定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企业,还是行政机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计划体,是飘浮在水中的一块块黄油(科斯,1937)。一个组织,不论是大到可以敌国的跨国企业,还是小到两三个人的作坊,它都是借助于计划来配置内部的资源的。在这里计划的具体表现是管理,其本质上是一套命令决策体系,而不是市场中的选择决策体系。由此来说,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组织的边界分析,其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判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两者之间的边界。

那么如何决定这个边界?效率依然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边界取决于计划和市场两种模式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对比。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计划模式的配置效率高一些,则将该活动内部化、一体化到组织中就是最优的;相反则通过市场来配置它更优一些。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畴在本质上来说探讨的也是组织与市场的效率对比问题。

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世界中,交易(合作)的各方面临着两大难题: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与合作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组织内部的管理、市场竞争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某一项经济活动具体采用哪一种途径来进行,这取决于以上三种途径的效率对比。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较为间接,这里便不做考虑。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而言,制度经济学一般将组织视为一个科层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配问题是借助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组织的集中决策机制来完成的。对于市场机制而言,它是通过竞争来完成分配与决策问题的。具体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之间的竞争将协调合作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分配;而市场中的决策则是一种分散决策的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与组织这两种途径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别就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在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中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委托链。由于信息在委托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所以委托链条越长,组织内部的监督成本和市场分散决策的风险———也可表示为一种损耗———就越大。对于生产特征存在差异的不同产品来说,它们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各自的委托链条上的监督成本和分散决策风险也就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汇总为市场与组织在这些产品生产与分配配置上效率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品的最优配置途径也是不同的。

另外,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与组织两种途径的效率对比。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的话,那么他们在交易中的谈判势力就会较弱,他们在收益的分配上就将处于弱势,从而组织向外购买它就比内部化它的生产相对优越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花费在搜寻和谈判上的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1.2我国高校后勤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理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探讨高校是否应该将后勤服务一体化到其组织内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分析高校所生产的产品与后勤服务产品两者各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而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但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的产业化、国际化和私有化浪潮日益兴盛。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高校产出的社会经济属性的认识开始分化。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因此,澄清我们对高校产出社会属性的认识,确是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的产出既具有部分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许多国家高校的经费收入既包括了福利性的财政拨款,也包括了私人购买性质的学费上缴。而即便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它们的办学经费也要部分地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投入。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后勤服务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工作与生活保障的,这其中包括了师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和教学科研的运行保障服务等内容。显然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理解的私人物品,即它们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对公共品的配置是无效的,而在私人物品的配置方面则是有效的。这一理论在分析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具体分析组织与市场的边界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以我们这里的分析为例,我们所讨论的高校组织对高校后勤的一体化问题就难以从该理论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高校的产出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品的属性,而高校的后勤服务却具有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要分析将这二者的生产活动纳入到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前面所探讨过的一体化理论。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将后勤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成本与高校从市场中购买后勤服务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合逻辑地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正如我们在原有体制中所看到的,后勤服务被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这意味着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系要增加和延长相应的委托链,以解决内部化后对这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决策问题。这些工作给组织带来的是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中,由于衣食住行等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这类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所以高校从市场中购买该类服务的交易成本并不高。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组织在其内部解决后勤服务问题这一做法相对于向外购买这类服务来说,在成本耗费上处于劣势。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我国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旨在将后勤服务剥离出高校组织的做法,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一判断可以从我国现已开展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得到证明。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证分析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整体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仅以部分学校在膳食、学生宿舍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例,来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率意义:

2.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早从高校伙食改革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前,高校伙食主要由原来的膳食处负责,由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伙食,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了尽管学校对后勤的投入较大,但高校食堂条件依然简陋,品种单调,质次价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意见很大。为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当时的高校校长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办好伙食上,那时人们戏称高校的伙食是政治办伙食。20世纪90年代后,以伙食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校领导逐步下放给办伙部门一部分办伙自,后勤纷纷引进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成本核算,高校伙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原华中理工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分散在各个食堂的物资采购权全部收回集中采购,通过市场运作,合理获得季节性差价和批零差价,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94~1995年,他们以7500元/t的价格从生产地采购白条肉100t进入自建冷库存放,两个月后,市场上白条肉价格上涨到10500元/t,一次性赚取季节性差价30万元。在新米上市季节,他们从产粮区以1.2元/kg的价格采购大米50万kg存放进粮库,不久,市场上的粮食涨至1.4元/kg,一次性获得季节性差价10万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通过捕捉商机,规模采购,使该校降低了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品种和质量,改善了进餐环境。现在,该校的食堂经营和服务已经可以不再依靠学校的无偿投入,进入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2政府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4年多来,高校后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按照计划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办法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造成了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说明,依靠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是低效的。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1999~2002年4年中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总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高校后勤实体也纷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进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参与高校后勤的建设,取得了过去学校办后勤所没有的成绩。例如,某高校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运作建设学生公寓,突破了以往高校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大型工程的模式,明显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该后勤集团于2002年建成的一批新学生公寓和食堂每平米造价仅700余元,比校外房地产商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公寓每平米造价便宜50余元,而相比过去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则便宜数百元之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校后勤集团对学生公寓的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对主材的品牌和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进行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严格管理,对成本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严格审计,使学生公寓的建设降低了造价和成本。在新的体制下,虽然该工程的造价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有了一定的提高,该学生公寓被评为某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崔玉平.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体化理论

1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关及学校自办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看来,是一种“一体化”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将尝试运用一体化理论来探讨高校原有的一体化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那么对它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1一体化理论批判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体制的否定,所真正否定的其实只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否定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企业,还是行政机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计划体,是飘浮在水中的一块块黄油(科斯,1937)。一个组织,不论是大到可以敌国的跨国企业,还是小到两三个人的作坊,它都是借助于计划来配置内部的资源的。在这里计划的具体表现是管理,其本质上是一套命令决策体系,而不是市场中的选择决策体系。由此来说,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组织的边界分析,其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判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两者之间的边界。

那么如何决定这个边界?效率依然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边界取决于计划和市场两种模式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对比。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计划模式的配置效率高一些,则将该活动内部化、一体化到组织中就是最优的;相反则通过市场来配置它更优一些。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畴在本质上来说探讨的也是组织与市场的效率对比问题。

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世界中,交易(合作)的各方面临着两大难题: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与合作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组织内部的管理、市场竞争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某一项经济活动具体采用哪一种途径来进行,这取决于以上三种途径的效率对比。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较为间接,这里便不做考虑。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而言,制度经济学一般将组织视为一个科层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配问题是借助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组织的集中决策机制来完成的。对于市场机制而言,它是通过竞争来完成分配与决策问题的。具体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之间的竞争将协调合作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分配;而市场中的决策则是一种分散决策的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与组织这两种途径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别就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在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中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委托链。由于信息在委托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所以委托链条越长,组织内部的监督成本和市场分散决策的风险———也可表示为一种损耗———就越大。对于生产特征存在差异的不同产品来说,它们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各自的委托链条上的监督成本和分散决策风险也就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汇总为市场与组织在这些产品生产与分配配置上效率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品的最优配置途径也是不同的。

另外,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与组织两种途径的效率对比。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的话,那么他们在交易中的谈判势力就会较弱,他们在收益的分配上就将处于弱势,从而组织向外购买它就比内部化它的生产相对优越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花费在搜寻和谈判上的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1.2我国高校后勤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理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探讨高校是否应该将后勤服务一体化到其组织内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分析高校所生产的产品与后勤服务产品两者各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而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但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的产业化、国际化和私有化浪潮日益兴盛。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高校产出的社会经济属性的认识开始分化。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因此,澄清我们对高校产出社会属性的认识,确是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的产出既具有部分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许多国家高校的经费收入既包括了福利性的财政拨款,也包括了私人购买性质的学费上缴。而即便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它们的办学经费也要部分地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投入。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后勤服务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工作与生活保障的,这其中包括了师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和教学科研的运行保障服务等内容。显然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理解的私人物品,即它们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对公共品的配置是无效的,而在私人物品的配置方面则是有效的。这一理论在分析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具体分析组织与市场的边界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以我们这里的分析为例,我们所讨论的高校组织对高校后勤的一体化问题就难以从该理论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高校的产出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品的属性,而高校的后勤服务却具有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要分析将这二者的生产活动纳入到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前面所探讨过的一体化理论。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将后勤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成本与高校从市场中购买后勤服务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合逻辑地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正如我们在原有体制中所看到的,后勤服务被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这意味着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系要增加和延长相应的委托链,以解决内部化后对这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决策问题。这些工作给组织带来的是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中,由于衣食住行等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这类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所以高校从市场中购买该类服务的交易成本并不高。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组织在其内部解决后勤服务问题这一做法相对于向外购买这类服务来说,在成本耗费上处于劣势。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我国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旨在将后勤服务剥离出高校组织的做法,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一判断可以从我国现已开展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得到证明。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证分析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整体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仅以部分学校在膳食、学生宿舍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例,来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率意义:

2.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早从高校伙食改革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前,高校伙食主要由原来的膳食处负责,由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伙食,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了尽管学校对后勤的投入较大,但高校食堂条件依然简陋,品种单调,质次价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意见很大。为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当时的高校校长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办好伙食上,那时人们戏称高校的伙食是政治办伙食。20世纪90年代后,以伙食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校领导逐步下放给办伙部门一部分办伙自,后勤纷纷引进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成本核算,高校伙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原华中理工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分散在各个食堂的物资采购权全部收回集中采购,通过市场运作,合理获得季节性差价和批零差价,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94~1995年,他们以7500元/t的价格从生产地采购白条肉100t进入自建冷库存放,两个月后,市场上白条肉价格上涨到10500元/t,一次性赚取季节性差价30万元。在新米上市季节,他们从产粮区以1.2元/kg的价格采购大米50万kg存放进粮库,不久,市场上的粮食涨至1.4元/kg,一次性获得季节性差价10万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通过捕捉商机,规模采购,使该校降低了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品种和质量,改善了进餐环境。现在,该校的食堂经营和服务已经可以不再依靠学校的无偿投入,进入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2政府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4年多来,高校后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按照计划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办法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造成了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说明,依靠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是低效的。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1999~2002年4年中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总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高校后勤实体也纷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进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参与高校后勤的建设,取得了过去学校办后勤所没有的成绩。例如,某高校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运作建设学生公寓,突破了以往高校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大型工程的模式,明显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该后勤集团于2002年建成的一批新学生公寓和食堂每平米造价仅700余元,比校外房地产商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公寓每平米造价便宜50余元,而相比过去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则便宜数百元之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校后勤集团对学生公寓的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对主材的品牌和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进行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严格管理,对成本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严格审计,使学生公寓的建设降低了造价和成本。在新的体制下,虽然该工程的造价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有了一定的提高,该学生公寓被评为某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崔玉平.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一体化理论

1 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关及学校自办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看来,是一种“一体化”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将尝试运用一体化理论来探讨高校原有的一体化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那么对它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1 一体化理论批判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体制的否定,所真正否定的其实只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否定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企业,还是行政机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计划体,是飘浮在水中的一块块黄油(科斯,1937)。一个组织,不论是大到可以敌国的跨国企业,还是小到两三个人的作坊,它都是借助于计划来配置内部的资源的。在这里计划的具体表现是管理,其本质上是一套命令决策体系,而不是市场中的选择决策体系。由此来说,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组织的边界分析,其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判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两者之间的边界。

那么如何决定这个边界?效率依然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边界取决于计划和市场两种模式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对比。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计划模式的配置效率高一些,则将该活动内部化、一体化到组织中就是最优的;相反则通过市场来配置它更优一些。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畴在本质上来说探讨的也是组织与市场的效率对比问题。

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世界中,交易(合作)的各方面临着两大难题: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与合作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组织内部的管理、市场竞争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某一项经济活动具体采用哪一种途径来进行,这取决于以上三种途径的效率对比。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较为间接,这里便不做考虑。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而言,制度经济学一般将组织视为一个科层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配问题是借助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组织的集中决策机制来完成的。对于市场机制而言,它是通过竞争来完成分配与决策问题的。具体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之间的竞争将协调合作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分配;而市场中的决策则是一种分散决策的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与组织这两种途径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别就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在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中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委托链。由于信息在委托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所以委托链条越长,组织内部的监督成本和市场分散决策的风险———也可表示为一种损耗———就越大。对于生产特征存在差异的不同产品来说,它们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各自的委托链条上的监督成本和分散决策风险也就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汇总为市场与组织在这些产品生产与分配配置上效率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品的最优配置途径也是不同的。

另外,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与组织两种途径的效率对比。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的话,那么他们在交易中的谈判势力就会较弱,他们在收益的分配上就将处于弱势,从而组织向外购买它就比内部化它的生产相对优越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花费在搜寻和谈判上的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

1.2 我国高校后勤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理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探讨高校是否应该将后勤服务一体化到其组织内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分析高校所生产的产品与后勤服务产品两者各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而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但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的产业化、国际化和私有化浪潮日益兴盛。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高校产出的社会经济属性的认识开始分化。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因此,澄清我们对高校产出社会属性的认识,确是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的产出既具有部分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许多国家高校的经费收入既包括了福利性的财政拨款,也包括了私人购买性质的学费上缴。而即便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它们的办学经费也要部分地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投入。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后勤服务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工作与生活保障的,这其中包括了师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和教学科研的运行保障服务等内容。显然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理解的私人物品,即它们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对公共品的配置是无效的,而在私人物品的配置方面则是有效的。这一理论在分析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具体分析组织与市场的边界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以我们这里的分析为例,我们所讨论的高校组织对高校后勤的一体化问题就难以从该理论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高校的产出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品的属性,而高校的后勤服务却具有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要分析将这二者的生产活动纳入到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前面所探讨过的一体化理论。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将后勤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成本与高校从市场中购买后勤服务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合逻辑地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正如我们在原有体制中所看到的,后勤服务被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这意味着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系要增加和延长相应的委托链,以解决内部化后对这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决策问题。这些工作给组织带来的是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中,由于衣食住行等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这类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所以高校从市场中购买该类服务的交易成本并不高。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组织在其内部解决后勤服务问题这一做法相对于向外购买这类服务来说,在成本耗费上处于劣势。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我国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旨在将后勤服务剥离出高校组织的做法,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一判断可以从我国现已开展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得到证明。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证分析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整体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仅以部分学校在膳食、学生宿舍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例,来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率意义: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早从高校伙食改革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前,高校伙食主要由原来的膳食处负责,由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伙食,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了尽管学校对后勤的投入较大,但高校食堂条件依然简陋,品种单调,质次价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意见很大。为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当时的高校校长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办好伙食上,那时人们戏称高校的伙食是政治办伙食。20世纪90年代后,以伙食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校领导逐步下放给办伙部门一部分办伙自,后勤纷纷引进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成本核算,高校伙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原华中理工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分散在各个食堂的物资采购权全部收回集中采购,通过市场运作,合理获得季节性差价和批零差价,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94~1995年,他们以7 500元/t的价格从生产地采购白条肉100t进入自建冷库存放,两个月后,市场上白条肉价格上涨到10 500元/t,一次性赚取季节性差价30万元。在新米上市季节,他们从产粮区以1.2元/kg的价格采购大米50万kg存放进粮库,不久,市场上的粮食涨至1.4元/kg,一次性获得季节性差价10万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通过捕捉商机,规模采购,使该校降低了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品种和质量,改善了进餐环境。现在,该校的食堂经营和服务已经可以不再依靠学校的无偿投入,进入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2 政府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4年多来,高校后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按照计划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办法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造成了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说明,依靠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是低效的。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1999~2002年4年中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总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高校后勤实体也纷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进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参与高校后勤的建设,取得了过去学校办后勤所没有的成绩。例如,某高校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运作建设学生公寓,突破了以往高校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大型工程的模式,明显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该后勤集团于2002年建成的一批新学生公寓和食堂每平米造价仅700余元,比校外房地产商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公寓每平米造价便宜50余元,而相比过去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则便宜数百元之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校后勤集团对学生公寓的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对主材的品牌和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进行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严格管理,对成本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严格审计,使学生公寓的建设降低了造价和成本。在新的体制下,虽然该工程的造价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有了一定的提高,该学生公寓被评为某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 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体化理论

1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关及学校自办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看来,是一种“一体化”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将尝试运用一体化理论来探讨高校原有的一体化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那么对它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1一体化理论批判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体制的否定,所真正否定的其实只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否定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企业,还是行政机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计划体,是飘浮在水中的一块块黄油(科斯,1937)。一个组织,不论是大到可以敌国的跨国企业,还是小到两三个人的作坊,它都是借助于计划来配置内部的资源的。在这里计划的具体表现是管理,其本质上是一套命令决策体系,而不是市场中的选择决策体系。由此来说,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组织的边界分析,其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判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两者之间的边界。

那么如何决定这个边界?效率依然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边界取决于计划和市场两种模式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对比。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计划模式的配置效率高一些,则将该活动内部化、一体化到组织中就是最优的;相反则通过市场来配置它更优一些。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畴在本质上来说探讨的也是组织与市场的效率对比问题。

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世界中,交易(合作)的各方面临着两大难题: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与合作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组织内部的管理、市场竞争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某一项经济活动具体采用哪一种途径来进行,这取决于以上三种途径的效率对比。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较为间接,这里便不做考虑。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而言,制度经济学一般将组织视为一个科层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配问题是借助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组织的集中决策机制来完成的。对于市场机制而言,它是通过竞争来完成分配与决策问题的。具体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之间的竞争将协调合作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分配;而市场中的决策则是一种分散决策的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与组织这两种途径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别就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在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中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委托链。由于信息在委托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所以委托链条越长,组织内部的监督成本和市场分散决策的风险———也可表示为一种损耗———就越大。对于生产特征存在差异的不同产品来说,它们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各自的委托链条上的监督成本和分散决策风险也就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汇总为市场与组织在这些产品生产与分配配置上效率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品的最优配置途径也是不同的。

另外,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与组织两种途径的效率对比。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的话,那么他们在交易中的谈判势力就会较弱,他们在收益的分配上就将处于弱势,从而组织向外购买它就比内部化它的生产相对优越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花费在搜寻和谈判上的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1.2我国高校后勤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理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探讨高校是否应该将后勤服务一体化到其组织内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分析高校所生产的产品与后勤服务产品两者各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而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但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的产业化、国际化和私有化浪潮日益兴盛。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高校产出的社会经济属性的认识开始分化。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因此,澄清我们对高校产出社会属性的认识,确是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的产出既具有部分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许多国家高校的经费收入既包括了福利性的财政拨款,也包括了私人购买性质的学费上缴。而即便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它们的办学经费也要部分地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投入。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后勤服务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工作与生活保障的,这其中包括了师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和教学科研的运行保障服务等内容。显然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理解的私人物品,即它们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对公共品的配置是无效的,而在私人物品的配置方面则是有效的。这一理论在分析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具体分析组织与市场的边界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以我们这里的分析为例,我们所讨论的高校组织对高校后勤的一体化问题就难以从该理论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高校的产出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品的属性,而高校的后勤服务却具有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要分析将这二者的生产活动纳入到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前面所探讨过的一体化理论。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将后勤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成本与高校从市场中购买后勤服务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合逻辑地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正如我们在原有体制中所看到的,后勤服务被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这意味着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系要增加和延长相应的委托链,以解决内部化后对这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决策问题。这些工作给组织带来的是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中,由于衣食住行等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这类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所以高校从市场中购买该类服务的交易成本并不高。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组织在其内部解决后勤服务问题这一做法相对于向外购买这类服务来说,在成本耗费上处于劣势。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我国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旨在将后勤服务剥离出高校组织的做法,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一判断可以从我国现已开展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得到证明。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证分析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整体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仅以部分学校在膳食、学生宿舍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例,来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率意义:

2.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早从高校伙食改革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前,高校伙食主要由原来的膳食处负责,由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伙食,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了尽管学校对后勤的投入较大,但高校食堂条件依然简陋,品种单调,质次价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意见很大。为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当时的高校校长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办好伙食上,那时人们戏称高校的伙食是政治办伙食。20世纪90年代后,以伙食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校领导逐步下放给办伙部门一部分办伙自,后勤纷纷引进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成本核算,高校伙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原华中理工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分散在各个食堂的物资采购权全部收回集中采购,通过市场运作,合理获得季节性差价和批零差价,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94~1995年,他们以7500元/t的价格从生产地采购白条肉100t进入自建冷库存放,两个月后,市场上白条肉价格上涨到10500元/t,一次性赚取季节性差价30万元。在新米上市季节,他们从产粮区以1.2元/kg的价格采购大米50万kg存放进粮库,不久,市场上的粮食涨至1.4元/kg,一次性获得季节性差价10万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通过捕捉商机,规模采购,使该校降低了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品种和质量,改善了进餐环境。现在,该校的食堂经营和服务已经可以不再依靠学校的无偿投入,进入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2政府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4年多来,高校后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按照计划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办法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造成了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说明,依靠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是低效的。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1999~2002年4年中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总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高校后勤实体也纷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进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参与高校后勤的建设,取得了过去学校办后勤所没有的成绩。例如,某高校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运作建设学生公寓,突破了以往高校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大型工程的模式,明显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该后勤集团于2002年建成的一批新学生公寓和食堂每平米造价仅700余元,比校外房地产商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公寓每平米造价便宜50余元,而相比过去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则便宜数百元之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校后勤集团对学生公寓的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对主材的品牌和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进行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严格管理,对成本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严格审计,使学生公寓的建设降低了造价和成本。在新的体制下,虽然该工程的造价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有了一定的提高,该学生公寓被评为某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崔玉平.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第7篇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固有资产与物资供管的特殊部门,对企业的发展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内部的后勤管理体制却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暴露出了一大批的缺点。1.后勤部门管理项目多、范围广,但受体制束缚,自身基础较弱我国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上一般设置后勤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主要资产管理部门,其管理资产的项目繁多、管理范围也十分广泛,但后勤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度却相对较低。国企后勤部门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指标性、量产性的陈旧习惯。在管理中,后勤系统职能多、组织结构庞大、涉及面广,资产管理过于死板、僵硬,不能有效进行沟通。于后勤部门所涉管理项目多、杂,其与财务部门、各资产直接或间接使用部门需要进行频繁且有成效的沟通,然而,受传统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将国企后勤系统当作福利机构或安置机构,使得后勤管理十分松散,职能繁多,不利于企业的集中管理。2.机构设置与员工结构不尽合理国企与普通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行政编制。在传统国企的人事管理中,企业内部人员大多具有组织编制,享受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后勤部门也通常被当作转岗分流的主要领域。后勤部门员工的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构始终存在臃肿的现象,后勤系统中大多集聚了较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转岗分流,其压力都十分巨大。3.后勤部门经济效益差,管理成本高长期以来,国企后勤部门都仅仅被当作内部资产的管理方,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切实管理,其总资产中仅有少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固定资产或福利性、公益性资产。在长期的管理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高,资产损耗缩水严重,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成本。而现代国企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的再投资,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资产投资创收,这是传统后勤管理难以实现的。

二、原因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后勤管理部门已很难适应企业的市场化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管理理念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创新与活力,拖慢了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造成当前国企后勤部门问题重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的失衡。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将主要精力和优势资产投放到了企业自身的主产业中,其所制定的战略措施和经营管理目标也带有强烈的目标性和方向性。然而,其对内部后勤系统的改革与建设却相对涉及较少,并且由于大部分国企的后勤系统本身也缺乏自我改革的创新意识,造成内部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缺乏创新、优秀人才流失、资产闲置等等现象,后勤部门经济效益低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危机。同时,我国国企中,大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模式中,缺乏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员工作风松散、不思进取,自身的改革意愿不强,对企业的改革政策消极对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

(一)国企后勤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后勤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后勤管理摆脱单独的“小而全”管理,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经营模式几乎都参照物业管理行业的模式来进行,国企市场化经营主要呈现如下基本特征。1.后勤管理市场化是国企去行政化改革的重点国企改革的重要使命就在于使计划经济回归市场主导,企业应该在市场中优胜劣汰或借助市场的力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束缚,在管理中已形成深刻的量产式经营思想,并且官本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也时刻制约着企业的转型速度。而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其重点就在于“去行政化”,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由民间资本进行来进行资源配置和资产管理,这是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2.后勤部门独立于国企主导经营产业,市场第三方管理多样化国企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另谋出路、另择贤主”,在管理上与国企其他产业互相分离,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与经营指导。而市场第三方管理者则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筛选,其管理实行“自负盈亏”。3.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政府主要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而非政府单位,政府主要是对其市场化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传统的国企后勤部门主要承担一种福利,即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好的物资保障,而并非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本性,这也是国企行政体制下的一种特质。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也不在继续维持其福利,而交由市场经营主体自主决定,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4.后勤市场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应满足市场经营主体的经济诉求,体现其作为市场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效用。当然,后勤管理也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延续,为了使后勤资产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使用目的,也需要对其进行装修、改造、融资整合等。因而,后勤市场化管理是集服务性、生产性、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的管理模式。

(二)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总体来说已进入探索阶段。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关乎国计民生,且生产、技术等涉及诸多保密处,从这方面来看,国企后勤市场化进程并非妥帖。我国一般生产性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方面大多能够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引入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前提下,国有资产不会大规模转性,也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走在了国企的前列,如后勤食堂、物业管理、活动场地等资产在承建、租赁、维护、改造等方面都早已实现了市场化,发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过,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勤管理缺乏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国企的综合优势。国企后勤部门只负责本企业所经营和拥有、持股的固定资产、虚拟资产,而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经营者与投资资本的分散,国企后勤部门容易被市场分割,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二,后勤市场化往往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和诚信意识。国企后勤部门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转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与原企业之间的管理还没有从根本上定性,许多国企管理者仍未彻底放开对后勤部门的管理与指导,尤其是后勤部门的管理者任免权、决定权仍由原企业决定,后勤部门的市场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十分薄弱与滞后,不能全面自主经营决策,也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在市场经营中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往往依靠原企业来进行市场宣传或者经营,后勤管理混乱、主动服务意识落后。并且,在利益分配上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使得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进程仍困难重重。

(三)后勤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但从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适时地将阻碍国企市场化转型的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不仅能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还可以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的速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有利于国企体制改革,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对国企的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市场化转型,就是将后勤管理行政机制向企业经营管理转变,社会企业将取代政府或者国企行政机构成为国企后勤管理的主体。我国国有企业因体制原因,其后勤部门也隶属于行政管辖范围,而其后勤部门人数相对较多、经济创收能力低下,对国企的市场化经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国企体制与经济改革中,去行政化是其重要的指标,而后勤部门市场化则能够实现快速去行政化、融入市场经济,而且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角色也能够快速实现转型,从主管职能向监管职能过渡。后勤管理企业通过开展多种经营行为,运用合理收费、有偿服务、投资等实行经济独立,大大减轻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负担,为企业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分配与调节作用,提高其资产运作的效率针对当前国企后勤资源利用率低下、创收能力不高、难以充分利用等现状,对其进行市场化转型可以将原本不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资产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盈利。国企后勤部门的部分固定资产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对其维护成本、管理成本也都较高,每年都需要进行财政拨付补贴,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还造成大量资产闲置。而后勤市场化、社会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固定资产,用于其他经营创收行为,实现保值增值,也减少了维护成本,从而充分地发挥其资产运作的效率,提高整个后勤系统的盈利能力。3.推行产业整合与升级,实现后勤产业化、集成化、品牌化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全局。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将分割国企组织结构,“砍掉烂尾”,促进国企产业结构调整。而市场化了的后勤管理将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市场经济行为,从小做大、由弱变强,逐渐实现后勤产业集群化和品牌化,产生规模效应,从而不断巩固和增强后勤产业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4.有利于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是后勤产业战略转型的内在需要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引入市场竞争与民间资本,彻底打破内部垄断和行业保护主义,使内部形成竞争环境,从而分流员工队伍,实现优胜劣汰。并且,能够促使员工与管理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四、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途径

(一)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的战略定位

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一项中长期目标,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也是符合企业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建设大局的战略结构调整。当然,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并非简单地融入市场,它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布局来进行,其战略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服务于企业主体业务的战略发展布局后勤部门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主体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支持,而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主体业务开展的效率。因此,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将主体业务与后勤部门放在同一个平面,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来设计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商业整体。只有实现后勤与主体业务发展方向一致,后勤转型才算成功。2.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与员工生活保障后勤部门虽然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型,但其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要承担稳定企业后方的重责。后勤转型一方面要走独立经营的模式,迅速摆脱财政补贴、成本消耗的现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实现盈利;另一方面要开展个性化、人性化、市场化的生活服务项目,使员工的生活更有质量,从而使其产生归属感,留住关键型人才。3.立足固定资产,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国企后勤市场化运作要从自身的固定资产运作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实现的战略目标。

(二)转型的难点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对现有体制冲击较大,尤其对后勤部门员工的冲击较大,改革之路阻力较大、困难重重。从总体来看,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主体分离阶段,从主体业务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自主经营的实体与独立法人;资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后勤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最终实现集约化、产业化集群发展;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做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营转变;从稳定的政治环境向多变的社会环境转变;从行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对此,国企后勤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如下两点。其一,明晰产权关系。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从产权上确定甲乙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后勤承建企业以经济利益驱动,来吸纳社会资本,独立核算,规范企业管理与发展。国企管理方要以平等的经济体来开展谈判与企业监督,明确产权类型与归属,从而确保转型成功。其二,建立健全后勤企业市场管理体系结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其管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也必须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而非凌驾于其上,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体制转型的重要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后勤市场化改革来讲至关重要。

(三)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