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合集7篇)

时间:2023-03-07 15:18:58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1篇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步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随着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运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央行会计“四集中”的实施,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摆脱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资金汇划环节,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给国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央行职能分拆、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财政存款计付利息政策的实施,这些改革举措无疑丰富了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内涵,拓宽了国库监管范围,提高了对国库会计信息报送质量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库部门应把握机遇、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摆正位置,更好地发挥国库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点的重要作用,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因此,各级国库必须树立资金时间价值理念,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作的效率。

(一)资金清算方面。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2.资金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国库部门的资金划转都是通过会计营业部门,国库人员对国库资金清算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资金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习惯于传统意义的“账平表对”。而国库直接参加联行资金清算,印、押、证的管理、查询、查复的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高风险业务将直接考验国库人员安全防范意识。3.思想道德风险突显。国库业务处理和风险防范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实现,从历年各地国库出现的案件我们可以发现,因人员思想道德偏差而导致国家财产遭受巨额损失,因此我们说道德风险是整个国库风险中隐蔽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风险。

(二)内控制度方面。相对于国库外部改革的深入和国库会计电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库会计制度建设更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行制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制度空白点。如对国库电算化操作方面缺乏明确统一可操作性的规定,存在规范运用国库业务信息技术的制度盲区。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各地国库人员配备将严重不足,势必造成兼岗现象普遍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将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会大打折扣。

(三)系统网络方面。随着国库会计核算对计算机依赖性逐渐加深,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是计算机病毒风险。目前,国库核算系统通过mt及note系统向上级国库上报日报,这种半开放的网络模式极易使处在中心的国库核算系统受到病毒侵害。二是网络非法侵害。由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业务用机和其他机器处于同等地位,内联网上任何一台机器,只要安装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就有可能作为客户端登陆服务器进行非法操作。三是应用系统本身设计缺陷的风险,如系统访问控制不严密;缺少对通信传输操作的控制,未能真正实现岗位互控的作用。四是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控制,仍需要人工操作,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国库业务充分发挥电算化核算的效率。

(四)监督管理方面。由于国库内外部改革和资金清算方式的改变,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监管窗口也随之前移。国库会计核算不仅需要事后监督,更应加强事中监督。当前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完成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后,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以及公共支出改变了国库原有的库款支拨核算方式。然而与之相应的国库监管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加强,这种滞后的局面将不利于国库对预算执行监督作用的发挥。

(一)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首先,央行职能调整之后,国库监管的内容、范围、职责、措施、手段应在有关制度或法律中予以明确,为国库监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制度中一些与现时业务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滞后的规定予以修订、补充,研究制定国库会计电子设备和网络管理方面制度,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以适应国库业务的未来发展。其次,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而实现国库业务规范化操作,特别是关键环节要制定出环环相扣的统一的操作流程,建立起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制度屏障。除此还要制定出异常业务处理的应急方案,以备突发事件下国库会计核算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二)强化内控,构建起国库资金风险三道防线。要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国库部门应与会计、科技、支付清算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分析和查找风险的成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督和防范措施,构建起有效控制国库资金风险的自控、互控和监控三道防线:1.自控防线。在科学设置岗位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账制度和查询查复制度,真正做到及时查询,有查必复,及时对账,相互签章。2.互控防线。建立“前台核算”与“后台检查”相分离的机制,明确责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对关键性岗位要实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和印、押、证三分管原则,严禁财务处理的“一手清”。3.监控防线。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网络,加大事后监督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事后监督的电算化操作,提高事后监督的效率。通过以上三道防线的建立使内控制度贯穿于业务核算的全过程,保证国库资金收支准确、及时、完整,从根本上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三)转变观念,调整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新思路。1.强化风险意识。面对国库资金汇划清算方式的增加和风险点的前移。各级国库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国库干部风险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把监督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对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严把资金进出关。2.增强时效观念。国库存款计付利息是国库部门一项崭新的业务,是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各级国库要充分认识到国库存款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扭转在办理财政资金收支及时性上的认识偏差,摈弃视财政资金为“数字”的旧观念,增强财政资金收支时效价值的新理念,为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提供优质服务。3.调整监管思路,由于单一账户改革后预算资金拨付业务由国库部门延伸到财政集中收付业务的商业银行。针对这一变化,国库应调整监管思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为财政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监管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对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及财政资金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督职能,督促银行规范核算行为,及时、准确、安全地划拨财政资金。建立财、税、库、行及与人大、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映,切实发挥国库在财政资金运行风险上的“预警”作用。

(四)优化和完善新系统及内部网络建设。针对目前新系统及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增加对业务系统口令恶意登录识别、报警、记载和封锁等功能,增强系统安全防范自控能力。尽快开发补充国库事后监督功能,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为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驾护航。二是在内联网上配置一个子网,区别于其他办公用机的网段和ip地址,将国库业务用机构纳入其中。由此,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以外的机器将无法访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安全系数。三是加强国库业务用机使用的管理,不仅要在所有业务用机上安装杀毒软件,而且要对杀毒软件随时更新。四是对新系统数据备份采取双重备份,在设置共享时要设置专门的用户,权限应设置为只读,保证国库资金数据不被篡改。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2篇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步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随着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运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央行会计“四集中”的实施,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摆脱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资金汇划环节,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给国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央行职能分拆、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财政存款计付利息政策的实施,这些改革举措无疑丰富了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内涵,拓宽了国库监管范围,提高了对国库会计信息报送质量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库部门应把握机遇、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摆正位置,更好地发挥国库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点的重要作用,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因此,各级国库必须树立资金时间价值理念,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作的效率。

(一)资金清算方面。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2.资金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国库部门的资金划转都是通过会计营业部门,国库人员对国库资金清算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资金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习惯于传统意义的“账平表对”。而国库直接参加联行资金清算,印、押、证的管理、查询、查复的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高风险业务将直接考验国库人员安全防范意识。3.思想道德风险突显。国库业务处理和风险防范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实现,从历年各地国库出现的案件我们可以发现,因人员思想道德偏差而导致国家财产遭受巨额损失,因此我们说道德风险是整个国库风险中隐蔽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风险。

(二)内控制度方面。相对于国库外部改革的深入和国库会计电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库会计制度建设更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行制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制度空白点。如对国库电算化操作方面缺乏明确统一可操作性的规定,存在规范运用国库业务信息技术的制度盲区。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各地国库人员配备将严重不足,势必造成兼岗现象普遍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将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会大打折扣。

(三)系统网络方面。随着国库会计核算对计算机依赖性逐渐加深,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是计算机病毒风险。目前,国库核算系统通过MT及NOTE系统向上级国库上报日报,这种半开放的网络模式极易使处在中心的国库核算系统受到病毒侵害。二是网络非法侵害。由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业务用机和其他机器处于同等地位,内联网上任何一台机器,只要安装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就有可能作为客户端登陆服务器进行非法操作。三是应用系统本身设计缺陷的风险,如系统访问控制不严密;缺少对通信传输操作的控制,未能真正实现岗位互控的作用。四是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控制,仍需要人工操作,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国库业务充分发挥电算化核算的效率。版权所有

(四)监督管理方面。由于国库内外部改革和资金清算方式的改变,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监管窗口也随之前移。国库会计核算不仅需要事后监督,更应加强事中监督。当前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完成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后,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以及公共支出改变了国库原有的库款支拨核算方式。然而与之相应的国库监管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加强,这种滞后的局面将不利于国库对预算执行监督作用的发挥。

(一)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首先,央行职能调整之后,国库监管的内容、范围、职责、措施、手段应在有关制度或法律中予以明确,为国库监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制度中一些与现时业务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滞后的规定予以修订、补充,研究制定国库会计电子设备和网络管理方面制度,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以适应国库业务的未来发展。其次,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而实现国库业务规范化操作,特别是关键环节要制定出环环相扣的统一的操作流程,建立起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制度屏障。除此还要制定出异常业务处理的应急方案,以备突发事件下国库会计核算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二)强化内控,构建起国库资金风险三道防线。要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国库部门应与会计、科技、支付清算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分析和查找风险的成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督和防范措施,构建起有效控制国库资金风险的自控、互控和监控三道防线:1.自控防线。在科学设置岗位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账制度和查询查复制度,真正做到及时查询,有查必复,及时对账,相互签章。2.互控防线。建立“前台核算”与“后台检查”相分离的机制,明确责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对关键性岗位要实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和印、押、证三分管原则,严禁财务处理的“一手清”。3.监控防线。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网络,加大事后监督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事后监督的电算化操作,提高事后监督的效率。通过以上三道防线的建立使内控制度贯穿于业务核算的全过程,保证国库资金收支准确、及时、完整,从根本上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三)转变观念,调整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新思路。1.强化风险意识。面对国库资金汇划清算方式的增加和风险点的前移。各级国库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国库干部风险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把监督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对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严把资金进出关。2.增强时效观念。国库存款计付利息是国库部门一项崭新的业务,是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各级国库要充分认识到国库存款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扭转在办理财政资金收支及时性上的认识偏差,摈弃视财政资金为“数字”的旧观念,增强财政资金收支时效价值的新理念,为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提供优质服务。3.调整监管思路,由于单一账户改革后预算资金拨付业务由国库部门延伸到财政集中收付业务的商业银行。针对这一变化,国库应调整监管思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为财政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监管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对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及财政资金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督职能,督促银行规范核算行为,及时、准确、安全地划拨财政资金。建立财、税、库、行及与人大、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映,切实发挥国库在财政资金运行风险上的“预警”作用。

(四)优化和完善新系统及内部网络建设。针对目前新系统及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增加对业务系统口令恶意登录识别、报警、记载和封锁等功能,增强系统安全防范自控能力。尽快开发补充国库事后监督功能,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为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驾护航。二是在内联网上配置一个子网,区别于其他办公用机的网段和IP地址,将国库业务用机构纳入其中。由此,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以外的机器将无法访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安全系数。三是加强国库业务用机使用的管理,不仅要在所有业务用机上安装杀毒软件,而且要对杀毒软件随时更新。四是对新系统数据备份采取双重备份,在设置共享时要设置专门的用户,权限应设置为只读,保证国库资金数据不被篡改。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3篇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步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随着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运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央行会计“四集中”的实施,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摆脱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资金汇划环节,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给国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央行职能分拆、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财政存款计付利息政策的实施,这些改革举措无疑丰富了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内涵,拓宽了国库监管范围,提高了对国库会计信息报送质量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库部门应把握机遇、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摆正位置,更好地发挥国库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点的重要作用,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因此,各级国库必须树立资金时间价值理念,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作的效率。

(一)资金清算方面。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2.资金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国库部门的资金划转都是通过会计营业部门,国库人员对国库资金清算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资金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习惯于传统意义的“账平表对”。而国库直接参加联行资金清算,印、押、证的管理、查询、查复的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高风险业务将直接考验国库人员安全防范意识。3.思想道德风险突显。国库业务处理和风险防范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实现,从历年各地国库出现的案件我们可以发现,因人员思想道德偏差而导致国家财产遭受巨额损失,因此我们说道德风险是整个国库风险中隐蔽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风险。

(二)内控制度方面。相对于国库外部改革的深入和国库会计电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库会计制度建设更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行制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制度空白点。如对国库电算化操作方面缺乏明确统一可操作性的规定,存在规范运用国库业务信息技术的制度盲区。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各地国库人员配备将严重不足,势必造成兼岗现象普遍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将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会大打折扣。

(三)系统网络方面。随着国库会计核算对计算机依赖性逐渐加深,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是计算机病毒风险。目前,国库核算系统通过MT及NOTE系统向上级国库上报日报,这种半开放的网络模式极易使处在中心的国库核算系统受到病毒侵害。二是网络非法侵害。由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业务用机和其他机器处于同等地位,内联网上任何一台机器,只要安装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就有可能作为客户端登陆服务器进行非法操作。三是应用系统本身设计缺陷的风险,如系统访问控制不严密;缺少对通信传输操作的控制,未能真正实现岗位互控的作用。四是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控制,仍需要人工操作,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国库业务充分发挥电算化核算的效率。版权所有

(四)监督管理方面。由于国库内外部改革和资金清算方式的改变,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监管窗口也随之前移。国库会计核算不仅需要事后监督,更应加强事中监督。当前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完成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后,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以及公共支出改变了国库原有的库款支拨核算方式。然而与之相应的国库监管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加强,这种滞后的局面将不利于国库对预算执行监督作用的发挥。

(一)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首先,央行职能调整之后,国库监管的内容、范围、职责、措施、手段应在有关制度或法律中予以明确,为国库监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制度中一些与现时业务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滞后的规定予以修订、补充,研究制定国库会计电子设备和网络管理方面制度,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以适应国库业务的未来发展。其次,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而实现国库业务规范化操作,特别是关键环节要制定出环环相扣的统一的操作流程,建立起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制度屏障。除此还要制定出异常业务处理的应急方案,以备突发事件下国库会计核算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二)强化内控,构建起国库资金风险三道防线。要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国库部门应与会计、科技、支付清算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分析和查找风险的成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督和防范措施,构建起有效控制国库资金风险的自控、互控和监控三道防线:1.自控防线。在科学设置岗位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账制度和查询查复制度,真正做到及时查询,有查必复,及时对账,相互签章。2.互控防线。建立“前台核算”与“后台检查”相分离的机制,明确责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对关键性岗位要实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和印、押、证三分管原则,严禁财务处理的“一手清”。3.监控防线。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网络,加大事后监督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事后监督的电算化操作,提高事后监督的效率。通过以上三道防线的建立使内控制度贯穿于业务核算的全过程,保证国库资金收支准确、及时、完整,从根本上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三)转变观念,调整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新思路。1.强化风险意识。面对国库资金汇划清算方式的增加和风险点的前移。各级国库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国库干部风险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把监督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对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严把资金进出关。2.增强时效观念。国库存款计付利息是国库部门一项崭新的业务,是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各级国库要充分认识到国库存款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扭转在办理财政资金收支及时性上的认识偏差,摈弃视财政资金为“数字”的旧观念,增强财政资金收支时效价值的新理念,为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提供优质服务。3.调整监管思路,由于单一账户改革后预算资金拨付业务由国库部门延伸到财政集中收付业务的商业银行。针对这一变化,国库应调整监管思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为财政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监管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对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及财政资金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督职能,督促银行规范核算行为,及时、准确、安全地划拨财政资金。建立财、税、库、行及与人大、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映,切实发挥国库在财政资金运行风险上的“预警”作用。

(四)优化和完善新系统及内部网络建设。针对目前新系统及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增加对业务系统口令恶意登录识别、报警、记载和封锁等功能,增强系统安全防范自控能力。尽快开发补充国库事后监督功能,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为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驾护航。二是在内联网上配置一个子网,区别于其他办公用机的网段和IP地址,将国库业务用机构纳入其中。由此,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以外的机器将无法访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安全系数。三是加强国库业务用机使用的管理,不仅要在所有业务用机上安装杀毒软件,而且要对杀毒软件随时更新。四是对新系统数据备份采取双重备份,在设置共享时要设置专门的用户,权限应设置为只读,保证国库资金数据不被篡改。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4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事业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 会计核算 现状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36-02

目前,山西省公路部门仍然执行的是1987年由财政部、交通部共同印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和《公路养护单位成本核算办法》,该制度执行近30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当前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条件与30年前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旧的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甚至不能真实反映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资产和资金的使用和收益情况,这就严重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在2006年―2013年期间,山西省财政厅逐步推进全省公路系统“省、市、县”三级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使得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的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与支付工作,和以行业特色显著、会计制度陈旧的公路养护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二者在日常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资产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适应,这就要求必须对旧的会计制度作出改变,密切联系公路养护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适应与当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适应的公路养护会计核算制度和管理办法。突破自身行业会计制度的局限,顺应财政改革潮流。

一、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和问题

距离2009年国家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已过去6年的时间,而全省的政府还贷收费公路曾所收取的公路养路费、通行费等也已取消,从预算外的费收到预算内的税收,资金来源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省、市、县三级公路预算单位已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鉴于此,应当全面施行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实际上,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仍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会计制度,这就出现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不协调。

1.因循守旧,认识不足。一套执行了近30年的会计制度在行业管理人员的心中早已打上烙印,无论是会计核算的工作习惯,还是作为情感上的割舍,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这一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计权威,不会轻易被放弃,况且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能真正完全取代它的功能和作用,这就使得行业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排斥新生事物,不便于接受财政改革过程中诸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新生事物。

2.会计科目与财政预算收支分类科目不一致。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作为一套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计制度,从它诞生就注定与众不同,除了一般的会计科目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更多的是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目如养路费收入,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公路改建、抢修,绿化支出,养路事业费,养路其他费,生产支出,内部往来、养路拨款往来等,而这些内容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库收支分类中是没有的,这就使得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行业特色不能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很好的衔接,有时二者甚至有矛盾。因此影响项目资金归类和管理,给日常的会计核算带来困难。

3.资金支付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养路费、通行费资金支付是由财政支付至交通运输厅后,通过层层拨款拨付至基层用款单位,使公路交通部门的资金缺乏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管,在资金拨付环节容易出现截留、挤占甚至贪腐行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均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进行,而长期的自有资金支配习惯,使得财务人员还不能在思想上完全接受,在实际操作上也不能完全理解财政支付方式的设置和使用,零余额账户的建立和直接支付方式的使用,使得原有开设的各类资金专户的存在变得没有意义,也不再符合财政的要求和规定,这就大大缩小了单位本身的资金支配权,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的金钱权力得到了约束,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单位领导都会对财政支付产生抵触。

4.财务报表的特殊之处。按照财务制度规定,一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应当仅有一套会计报表,而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还停留在资金平衡报表的年代,且往往是按块编制(如养路费报表、通行费报表、中央车购税报表),不能够反映编制单位财务信息全貌,容易造成报表信息使用者的误解。而部门决算报表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来设置的,这就造成公路养护会计的资金平衡表不能与部门决算报表接轨,如果人为进行报表转换,又容易出现口径不同、报表项目不对应,转换标准不统一,即便转换后报表信息也大打折扣,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公路系统的收支情况,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5.预算下达和执行没有很好衔接。成品油消费税改革以后,公路养护部门的资金来源成为财政拨款,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实际工作中,基本支出在年初预算下达,大型工程项目和建设资金往往下达较晚,一般都在年底下达,有的预算资金甚至在12月份才能下达到位。而公路养护建设的施工期间一般在4月至10月左右,这就会导致开工建设预算资金不到位,工程难以进行。或者施工方垫付资金后建设,后期归还资金又会遇到困难。对预算执行和资金支付造成不利影响。使得实际会计核算工作难以操作。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5篇

认真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努力实现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目标,密切关注财政收入质量效益指标,督促县(区)进一步提高税收占比,确保全年达到80%。科学合理地预测全市每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强收入考核,按照“每月通报,季度考核,当季兑现,年终总评”原则考核县(区)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保证财政收入任务相对均匀地在月度、季度之间分解分布,避免收入增长出现大起大落,促进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

二、着力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决算管理

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是财政国库管理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不仅要正常反映财政收支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针对经济和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加以剖析,及时提出建议和对策。首先,要做好日常旬、月报和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及时向领导报送预算执行相关报表;其次要密切跟踪经济运行态势,关注宏观政策措施,增强政策敏感性和分析针对性,善于从全局的广度和领导的高度分析问题,善于从多维的视角和适当超前的思路提出建议;三是健全与县区及市国、地税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四是拓展预算执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收入和支出结构及因素的分析,进一步细化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做好决算对外公开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为明年实行决算对外公开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三、大力推进财政国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财政国库管理系统功能,加强业务系统建设、升级、维护、推广,切实强化财政国库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升级“财政与人民银行信息共享无纸化”系统,具体包括用款计划、实拨资金、金库报表、库款余额、非税收入入库回单及对账信息无纸化等等;研发并实施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实行网上审批、年检、备案制度,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实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管理;研究财政收入退库、更正以及财政与预算单位业务无纸化需求;研究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与部门决算编报工作一体化实施方案等。

四、继续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1、推进收入收缴改革。在全面升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的基础上,对我局非税收入缴库流程和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市级非税收入电子缴库,配合局相关处室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工作,进一步完善非税资金收缴、拨付流程,规范资金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2、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公务卡结算方式相关流程,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差旅费、住宿费、招待费和会议费等公务支出原则上都要使用公务卡结算.

五、认真做好财政决算工作,稳步推进决算批复与公开

认真做好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编报工作,加大审核力度,切实提高全市决算工作水平。制定出台《省市级财政决算工作规程》,按照“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决算工作原则,规范全局各处室职责分工,建立“国库处牵头组织,相关处室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财政决算工作机制,并选取部分市级预算单位开展部门决算批复试点,为下一步推进市级决算公开做好准备。

六、进一步提升财政国库管理的业务水平

继续强化国库内控机制管理,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创新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1、研究制定《财政资金银行存款管理试行办法》。规范财政存款在银行间分配,利用财政存款引导银行增加市区企业贷款,提高服务质量。

2、做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按照省厅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在2012年基础上继续做好市本级报告试编工作,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各县(区)全面推开试编工作,并抓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以后全市范围正式编制及决算公开打好基础。

3、科学安全调度财政资金。按照《市本级财政账户及其资金调度管理办法》要求,安全规范地调度和运作市本级财政资金。同时,科学有序地调度对区级往来资金,合理测算上解地区的资金上划比例并组织实施,努力控制超调规模。

4、按照《省省本级财政账户及其资金调度管理办法》等相关,进一步规范市本级、县(区)和乡镇财政账户设置和管理,严控新增财政账户,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户财政审批和备案管理。

5、夯实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规定》,进一步提高总预算会计核算与管理水平,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局内控制度,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财政对外借款清查工作,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和历年陈账,做好迎接上级财政部门检查准备。

6、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完备相关制度办法。根据预算执行管理需要,调整优化动态监控预警规则,规范核查处理流程,初步建立报告制度,切实发挥动态监控的纠偏、提醒、预防作用。继续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制定动态监控相关制度办法和内部操作规程。加强对市县动态监控体系建设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七、切实加强国库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加强对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各地加快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人员建设,尽早实现“三统一”;指导县(区)尽快实现集中支付清算制改革;切实提高财政国库业务的管理水平,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控机制;继续对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国库集中支付行的财政业务办理情况、各商业银行非税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提高服务质量,规范业务办理。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6篇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用十分突出,做好明年财税工作,对于我市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的特殊意义。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06年我局的工作基本思路是:

一、支持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审视面临的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动态,积极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为建设“平安我市”提供财力保证。

(一)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壮大财源,增强地方财力

增强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事业和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合各项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政支出要以推进跻身全国两百强建设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保证急需、急办的教育、交通、公共卫生项目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充分发挥国资公司“非转经”资产作用,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加大对交通设施、城市基础建设等项目的投入,重点做好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三是要坚持和谐发展,加强对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以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城乡公共卫生卫生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五项社会求助体系成果。

(三)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

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农业工业化”政策落实、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等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类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农民培训、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落实。

二、努力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深化部门预算为手段,按照“控、保、压”的要求,编制2006年财政预算。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按公共财政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不属于政府办理的职能分离出来,减轻财政压力。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积极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关注乡镇财政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完善乡镇财政体系。

财政国库工作思路第7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国库单一账户;财政国库;财政部门;建设单位;预算数;财政支出;用款计划;财政授权支付;

1.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对公路建设预算管理的作用

1.1要提高公路建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以往财政部门按照单位预算审核数直接将预算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自行支付的做法转为“有预算才有支出”。预算一经确定,公路建设单位将不能随便改变项目资金用途,这就对公路建设预算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公路建设单位在编报预算数时,要彻底改变以前那种项目预算基本上由项目负责人凭经验估算、项目预算不够经济合理、项目批准后项目预算难以执行等情况的出现,细化预算编制项目,以提高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1.2要提高公路建设支出的透明度。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同时严格限定了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因此,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无论是领导还是财务管理人员,都应该从传统的理财方法中转变过来,把工作重点向编制分月用款计划以申报用款申请转变。加强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和透明度。预算应向单位全员征求修改意见,对每一项支出都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编制,详细论证,确保编制出的预算数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

1.3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建立现代国库管理的目的是减少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实时支付,当日清算。由于传统的手工作业不能满足此种管理要求,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预算网上申请,财政国库支付局网上审核,银行网上支付,实现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有效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款和多环节审批程序的问题。

2.说明国库集中支付下公路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没有改变公路建设单位预算编制、执行的主体地位,公路建设预算的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没有受到影响。此外,建设单位在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中还额外承担了编制用款计划,提出资金使用申请等方面的职责。因此,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2.1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目前的预算管理工作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推动,其他部门及员工将预算管理视为财务部门一己之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只是简单的上报一个预算数,在预算编制、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上下级之间讨价还价来求得预算的平衡,使预算滚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公路建设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缺乏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存在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编制内容没有细化等问题。

2.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公路建设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常是在基年的基础上考虑预算年度权变因素,对原有预算数予以增减的基础上确定的。这样的编制方法是在假定原有的数据在预算年度都是必须发生,原有的各项成本费用的开支都是合理的情况下做出的。但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按照定基预算的方法得出的预算标准常常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没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不能真正调动部门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

2.4预算批准存在时滞性。公路建设预算请款环节复杂,不仅要根据批复填报具体的用款计划,还要在用款计划使用前逐级提出使用申请,若预算批复不及时,财政部门的授权支付额度就很难及时下达。

3、对国库集中支付下加强公路建设预算管理的建议

3.1要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组织体系。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工作是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与预算分析考核于一体的综合性体系。除建设单位领导注重企业预算文化建设,确保严格遵守“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预算平衡原则、坚持不预算不支出的原则编制预算外,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小组来综合协调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将预算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并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科室甚至个人,确保单位形成全员、全面参与预算的良性机制,有效改善以往以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难题,提高决策效率,减少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强化预算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的核心地位。

3.2要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公路建设预算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国库集中支付是公路建设预算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预算编制内容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

3.3积极推行零基预算的方法。公路建设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是在编制建设成本费用的过程中,不考虑以往各项费用支出的大小,将预算年度的基数定为零,因地制宜,重新分析计算各项经费支出的性质及支出金额的大小,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式。

3.4加强预算监控力度。公路建设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为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起预算动态监控机制。一是建设单位的各预算单位责任主体以预算编制目标为基础,及时检查预算执行的进度及结果,及时发现预算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纠偏措施,确保国库集中支付与单位预算之间的协调。二是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调整变动,必须按照既定的调整标准严格执行相应的审批,以确保预算责任到人。三是应建立起公路建设预算管理预警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预算管理的风险。在执行预算分析时,按照预算收支的实际情况与预算额度之间差异度的大小设置具体的预警标准,并适时发出预警通知,以便提醒有关部门按照授权制度进行分析和审核,随时监控预算执行进程。

3.5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工作,信息交换量大,时效性强,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单位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更好满足单位和财政部门相关处室查询、对账、分析工作。要充分利用原有网络基础,通过系统升级、硬件改造、人员培训等方式加强网络建设,保证预算信息传输的及时、完整,优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衔接工作。扩充预算单位与财政部门及银行的连接线路,以便提升预算单位与其联网速度,确保财政和预算单位之间的网络连通,保证预算审批的时效性与预算执行全过程的透明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认为建立对公路建设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部门的财政调控能力,同时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必然会对公路建设预算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使公路建设事业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刘国庆. 政府收费还贷公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探讨[J]. 交通财会. 2011(01)

[2] 刘建英,贺磊.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公路建设预算管理的思考[J]. 交通财会.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