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路设计理念(合集7篇)

时间:2023-03-07 15:15:26
公路设计理念

公路设计理念第1篇

1.1公路以人为本理念

近来公路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而经济的发展也对公路建设的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当时我国公路设计的理念陈旧,设计周期不足,这种现象在我国西部公路勘察设计中尤为明显,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环保、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因而近些年来在公路设计方面,更注重的是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2线路方案选择

受制于经济发展以及技术条件限制,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进行设计时,涉及的问题众多,如:建设所需的位置、当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当地的生态系统等,在设计公路路线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这是我国目前对于等级公路的勘测设计大多数是在对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而在公路路线的选址布线等方面,却是生硬地照搬照套其他路线的设计方式。而正是由于路线方案设计上的缺陷,及其其他地区的公路交通安全在安全设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上都属于事后新的安全治理模式,即在安全问题发生后才想办法去弥补和改善,在安全设计方面的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而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的线路方案选择很少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公路路线的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颇为巨大,特别是在山岭重丘区进行开山活动,山岭重丘区的生态系统本来就脆弱,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的开发,就可能让整个山岭重丘区生态系统毁于一旦,这样的话就算经济发展上去了,也不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2公路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

建国前的公路路线建设暂且不论,我国公路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这三个阶段。自建国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正处在恢复期,各个行业百废待兴,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公路以人为本理念主要秉承的是务实的原则,即追求经济化。在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我国公路的建设方案更注重的是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而工程造价恰恰是选择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节省费用,能够不建造桥梁的一律不建造桥梁,能够不挖隧道的一律挖隧道,这一时期的公路路线很少见到人工构造物,也基本保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行各业的建设也开始步入正轨,公路设计由“通车为主”转变为提高公路的速度。所谓的提高公路的速度,指的是提高公路的等级、质量、通行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这一时期的公路以人为本理念也很少关心公路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公路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国家的经济开始迅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均在7%以上,而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增长,扩大内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项目,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这就给我国的公路网络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也助长了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需求,因而修建高速公路成为了公路建设的主旋律。

3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

3.1针对功能来选择方案

要构建合理的公路路线方案,需要首先考虑公路的功能,针对不同的功能来设计合适的公路路线方案。一般说来,公路的功能可以分为:连接功能、集散功能、出入功能。连接功能:所有的连接功能是指公路的目的是满足通行的要求,能够让使用者快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以连接功能为主的公路,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众多,但是并不影响车辆行驶的速度,这就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交通的质量。而在评价此功能的质量水平时,需要将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保证交通安全、保护环境这些目标综合起来考虑,以追求个方面之间的平衡。集散功能:以集散功能为主的公路主要完成的是货物的运输工作,为公路周边区域提供交通便利,这类公路往往与物流区域相结合,连接区域内的所有物流中心,公路的分布较广,而且对于速度的追求也比较高。出入功能:出入功能又称地方服务功能,针对的是除了出入功能之外没有其他要求的地区,主要是住宅小区,这样的公路至需要满足居民的行走、购物、工作、活动的需求,因此对速度没有高的要求,主要强调可达性。唯有针对不同的需求,来设计不同的公路,才能够真正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也节约了资金,达到了道路的最大化利用。

3.2以安全为核心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者的失误所造成的,而可以很肯定地说,交通事故往往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驾驶者的失误操作,一方面是公路设计上的缺陷。对于公路造价控制得过于严格,这往往难以顾及整条公路的安全性能,难以为驾驶者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公路路线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把安全放在核心位置,让公路设计得更符合车辆安全行驶的特性,保护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3以人为本

公路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服务,因此在公路线设计方面,首先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公路上的人主要有三类:驾驶者、乘客、行人。对于驾驶者和行人来说,首先应该保证他们顺畅的视线,同时清楚明了地标明各种交通标志,帮助驾驶者和行人安全行驶。从旅客的角度来说,漫长的旅途是很枯燥的,因而在公路路线的建设时,不妨在公路两侧树立反应不同地区地域特色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为枯燥的旅途增添一丝色彩,也可以改善公路使用者的心情。

3.4人文生态环境保护

人类的需求与环境的供给之间应该是能够找到平衡的。公路的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被我们亲手所破坏,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着眼于现状,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将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唯有将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才能让自然环境与公路发展相和谐,才是人类的长远发展之路。

4结语

公路设计理念第2篇

关键词:公路文化公路设计 创新理念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什么是公路文化? 根据交通部的《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笔者认为:广义的公路文化是指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的,体现行业价值理念的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行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狭义的公路文化是指公路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业意识形态。公路文化建设就是指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交通行业特色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建设精神文化,以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力量,增强公路行业的凝聚力,提高公路行业的影响力,为公路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公路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公路工程建设,而公路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公路建设的灵魂。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寿命、环境保护、行车安全和工程造价等。近年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建设从业单位,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程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开发应用新技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公路勘察设计水平的提高,为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公路设计新理念和公路文化建设随着现代公路的诞生而诞生,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两者都逐渐得到交通行业管理层的重视而加强。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公路设计水平,加强公路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创新设计理念和公路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

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提,是工程管理的龙头,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创新理念的翅膀,是文化价值的灵魂。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影响到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还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可以说,没有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建设成果。设计工作做好了,就能为整个公路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投资数额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路设计工作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保证了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也形成了固有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

1.1设计理念不断创新,精品设计工程不断呈现。以广东石湾大道项目作为设计示范工程,在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石湾大道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面层,设计之初我院即贯彻“节能环保、安全耐用” 的设计理念,为避免旧路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我院采用了水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利用专业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裂、碎石化处理后,直接作为底基层,然后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该技术既可有效防止反射裂缝,又可充分利用原有路面,为我院在湿热环境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设计积累了经验。设计中高度重视环保与动态跟踪,应用动态景观设计理念,使公路上一系列贴近自然的景观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突出公路的功能设计,从而使设计成果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整条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给道路使用者以独特的视觉感受,被誉为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公路。

1.2 公路文化建设体系日臻完善。笔者定义的公路文化核心为“四种精神”,即: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拚搏精神;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铺路石”精神。公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文化管理,提升公路行业的价值,也就是公路行业的绩效。对于特希达设计远而言,公路文化建设的运作整体模式是:将公路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设计管理制度上,体现在职工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但我们也应看到,近年来一些工程存在勘察设计周期不合理、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在一些项目中,地质勘测深度不够、地质勘察工作量不足、地质勘察与设计脱节;在一些项目中,“用心”设计不够,设计“制作”多于“创作”,有特点有特色的设计少,套标准图等照抄照搬现象较多;在技术标准指标掌握上,机械或保守地使用,不能因地制宜,生搬硬套现象比较普遍;从全社会、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不足,对自然尊重不够,工程大挖大填现象比较突出;而在某些专业设计中又趋于保守,在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上缺乏内在动力,创新意识不强,有些项目总体协调不力等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增多,有的甚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克服,逐步完善。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工程造价,切实提高公路勘察设计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创新公路设计理念,促进公路文化建设,提出我的建议。

2 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设计理念、促进文化建设先进的理念是引领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自2004年部提出“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建设了一批安全、环保、舒适、耐久、经济的优质公路工程。面对当前公路建设的新形势,按照部提出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新要求,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更要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公路设计理念,才能进一步提升公路文化建设。新时期,公路设计行业要将公路建设工程,作为落实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示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贯彻 “安全、舒适、环保、美观”的建设方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路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思想。而这一思想具体落实到设计工作中,则必须做到“五坚持,五贯彻”。

2.1坚持“以人为本”设计新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公路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点,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新理念,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的。勘察设计工作的着力点,则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在施工细节之处,体现对人的关怀,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如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分段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地形设计不同的行车时速,既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又让驾驶员开起车来更加便捷、舒适。

同时,在工程设计中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努力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2.2坚持和谐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坚持公路与自然相和谐,贯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公路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对自然环境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公路建设经常遇到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这些区域,对保持生态平衡和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过去,当建设资金受限时,往往压缩前期的环保投入,最终导致生态失衡,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期损失与长期影响。今天,我们要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如在设计工作中转变公路选线理念:由“选线地质”转变为“地质选线”;由线路服从构造物转变为构造物服从于线路;由被动地质改造,创造人工景观,转变为主动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把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设计生态路和环保路,减少交通公害,为人民创造秀美清新的生活环境,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科技和文明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其次,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理念。有限的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在公路建设中,对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规模大,对土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在一些地域内有限的通道上进行合理规划,本身就是开发和节约国土资源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公路建设决不能以浪费土地、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无论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适当超前与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合理利用线位资源,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标,不片面追求不符合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不搞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三是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能利用老路进行改扩建的不要新建,确需新建的要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良田。

2.3坚持服务大局,贯彻质量优先的理念

紧紧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中心,服务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绿色交通运输行业,推动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没有优质的工程质量,就没有行业的稳定大局。一个高品质的公路工程项目,不仅是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的完美结合,是结构安全、经久耐用、外表美观的优质工程,还应当是公众认可、使用方便、人民满意、有高水平服务质量的社会产品。如果社会公众得不到便利、有效的服务,不能给予认可,就称不上是好工程。所以,我们不仅要站在交通行业自身的角度去搞工程设计,体现公路特有的线形美和工程结构物的建筑美,体现精细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应站在行车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公路。过去,受勘察手段和设计技术的限制,部分设计项目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不深。尤其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具体利益和实际需求,特殊地区和特殊情况没有特殊处理,以至于在设计原则掌握上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沿线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公路建设的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体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公路选线应尽量避开村镇和环境敏感建筑物,尽量避免由于公路阻隔影响居民往来、农耕和水资源利用,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安置,并要充分体现国家安置补助政策。农用通道要保证排水通畅、使用方便。大力提倡公众参与,增加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透明度,是减少工作后遗症、提高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措施。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要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沿线群众的意见,使公路建设贴近大众需求,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这有益于完善设计方案,有益于保证后期建设的顺利实施。

2.4坚持继承创新,贯彻灵活设计新理念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地理地质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为保证公路交通网的畅通,需要有全国性的公路技术标准的规范。但要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规范,切忌不分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照抄照搬。要加强总体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地区之间、不同地理条件之间的发展差别和不同情况,坚持针对工程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特点,尊重每一个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工程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优化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设计、灵活设计。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理地质形态,需要建设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公路工程项目。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公路和桥梁实践形式最丰富的国家。这些都给广大设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舞台。只要用心设计,精心创作,就一定能够设计出、建造出一大批有代表性、有特点、有风格的精品项目。因此,设计人员要树立设计创作理念,变设计工作为设计创作,把设计产品变为设计作品。要大胆创新,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精雕细琢,抓住重点,突出功能实效,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在“精、细、美”上多下功夫,高度重视线形、结构以及每个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同时,要以追求自然、朴实为导向,强化景观设计。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和特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景观,凝聚着设计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闪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辉,往往会成为一个区域的风景,成为一座文化丰碑。公路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当地自然及文化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突出自然,使公路建设与自然景观达到完美的结合,成为经得起历史和社会检验的优秀品牌。

2.5坚持以理论武装为先导,贯彻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设计新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用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干部职工,筑牢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共同思想基础。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局部最优不等于系统最优。公路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抗疲劳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实现公路使用寿命更长、环境更美、行车更舒、投资更省的总体目标,推动公路建设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交通行业特色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力量,增强行业的凝聚力,提高行业的影响力,为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过去,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考虑过多,忽视了由于先期投入不足,增加了运营期间的养护费用;忽视了由于养护设施设置不当,不能应对突发性公路灾毁和保证施工作业的不阻断、不拥堵,降低了公路服务水平,并由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由于先期投入不足,造成工程使用寿命缩短,大修提早到来的例子屡见不鲜。要确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交通干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不盲目追求和攀比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高指标、高要求,继续倡导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用好每一分建设资金。要增加成本意识,采用合理的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在确保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还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上述五个新理念,是我们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提炼出来的,是我们从多年来大规模公路建设的成败教训中摸索出来的,是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总结出来的,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公路设计和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3今后工作中如何落实创新设计,建设公路文化

在今后设计工作中如何既要做好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又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理论武装为先导,以提高设计水平为主线,以继承和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措施,全面提高公路设计质量,促进公路文化建设,努力开创公路设计工作新局面。为此,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1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在设计行业内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设计队伍。

选择部分即将开工的建设项目,进行点上示范,探索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设计的新经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及时总结推广。准确把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全院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组织学习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知识信息,深刻总结交通运输发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学习掌握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必需的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针对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各类学习平台和信息资源,引导干部职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增长业务技能,提高战略思维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提高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高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努力成为本领域、本专业、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在提高和创新设计理念的同时,实现公路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典型引导,结合当地实际,推广示范成果,推动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设计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根据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设计理念,紧密结合我院实际,引导干部职工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设计水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活动,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推动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

3.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设计既是一门多学科、多门类的应用科学,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支撑,不论多好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只能是一纸空谈。落后的技术,同陈旧的思想、保守的设计一样,都是我们必须扬弃的包袱。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及时总结前一时期公路建设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积极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研究推广和自主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技术、新手段。要高度重视公路行业共性、前瞻性的新技术开发研究,使公路建设逐步向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勘测手段和设计方法的创新,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设计院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提供智力服务的企业,企业的根本资源是人力和智力资源。只有拥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才能保证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应是设计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要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创新设计理念、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人才培训和外出技术考察交流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要调整人才结构,注重技术骨干的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教育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扎实工作,精益求精,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

3.3继续丰富企业文化,完善企业品牌,促进公路行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它事关立企之本、治企之道、兴企之路。我院将继续加快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利用交通运输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前期交通文化建设研究成果,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企业在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中落地生根,平衡发展,稳步推进。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产品的创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展主题演讲、学术交流、文化论坛等文化创意活动,创作充分反映和宣传企业发展成就,生动彰显公路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升华“公路文化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持之以恒地用行业精神、行业使命、职业道德和共同愿景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升华共同理想,弘扬时代精神,培养职业道德,树立行业新风。围绕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文化活动、特色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运用学习视窗、文化长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活跃和丰富交通运输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主题演讲、征文比赛、文化讲堂、书画摄影作品展、职工文艺汇演、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生活,陶冶干部职工情操。

深入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活动。“学先进”即:学习具有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先进典型;“树新风”即: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和行业风气;“建体系”即: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创一流”即:创建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一流的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创建工作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挑战,围绕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大局创新和深化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

4结语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民族,一项没有文化的事业是没有前途的事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发展的企业。因此,企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浓厚的文化氛围,公路行业的进步离不开公路文化建设。

设计院应牢牢把握机遇,进一步强化创新服务意识和文化兴企理念,立足北京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做强设计主业,拓展咨询业务,力争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今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创新设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始终坚持把质量作为设计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树立“精品设计”理念和“无痕服务”思想,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以创新赢得市场、树立企业文化品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 “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公路”,创新设计理念,多采用节能、环保、合理节约材料和资源的新技术,为构建和谐公路文化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1-2015年)交通运输部 2011年

[2] 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交通部2006年

公路设计理念第3篇

关键字:设计理念;公路;灵活性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way design concept, and the elastic highway design concept of United States, that is flexible design concept, tolerance design concept and creative design concept, summarizes the available design methods and design concept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highway design new concep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lement the new concepts.Key words: design concept; highway; flexibility

中图分类号 : U412.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理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观念体系。通过理性的观察, 理性的体验, 理性的思考得出理性的认识, 提出理性的概念、见解和说法。

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是公路勘察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是公路勘察设计的原则,是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意识,是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精髓和灵魂,是勘察设计产品的生命。只有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有生命力和活力,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才可能有生命力和活力。

1.我国公路设计理念的发展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我国正处于建国后全面性恢复阶段, 这个阶段, 百废待兴, 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且长期处于体制环境制约下, 国家对公路交通的基础和先导性作用认识不足, 导致投资严重不足, 公路建设资金十分匮乏。这一时期公路建设的任务是以通为主, 公路建设技术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 公路建设标准多为三、四级公路。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 我国处于全面发展建设阶段, 经济开始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综合实力日趋强盛,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主要表现在: a) 公路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 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 b) 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开始了有计划的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明确了全国干线公路网布局; c) 公路建设在扩大总规模的同时, 重点加强了质量监管, 高等级公路迅速发展, 公路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提高; d) 公路建设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 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等政策的出台, 保证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个阶段, 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推动国民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 扩大内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大规模启动基础建设项目, 这给公路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加之交通增长对公路建设的强烈要求, 修建高速公路成为公路建设的主旋律。这个时期技术标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矛盾已不突出, 公路设计理念强调“安全、快速、环保、美观”。

2.美国公路设计理念

2.1美国与我国的高速公路现状对比

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论是里程还是质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自1937年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到199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85万km,占全国总里程的14%,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近一半,实现了州州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而且一般使用年限为15年左右,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与他们完善的路线几何设计是分不开的。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公路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尤其是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之多举世瞩目。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其发生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截止至200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64万km。而根据我国交通部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至203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8.5万km,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2.2美国的设计理念内容

2.2.1灵活设计理念

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 FHWA) 认为“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景观、人文历史及社会资源的同时为公众提供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充分的认识到公路建设的特殊性——每一个公路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审美观点等等, 这些都形成不同地区特有的公路建设环境, 在设计中应充分予以考虑并得到尊重。为此提出了“公路设计灵活性”的新理念。该理念并不是让设计者试图去创造一个新的标准, 而是强调对现有设计标准中的灵活性运用, 并鼓励设计者在处理具体项目时, 创造性的采用设计标准和规范, 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2.2.2宽容设计理念

道路交通事故“不应该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认识到交通事故的规律性和提高行为安全、车辆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后,提出了从改善环境安全入手,通过优化道路设计,从而弥补行为安全、车辆安全的不足,消除必然交通事故、降低偶然交通事故概率。从道路设计角度,多个设计控制要素对交通安全存在影响,总体上可归并为包括平、纵、横的线形设计和包括净区宽度、路侧边坡、排水设施、交通工程的路侧设计。

围绕交通事故“不应该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美国宽容路侧设计理念提出了“路侧净区(Clear Recover Zone)”概念,并将路侧净区设计作为完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侧净区具体包括净区宽度、净区内边坡坡度、净区内排水设施和交通设施等主要方面。

a)净区宽度

在有条件的路段,包括中间带和路侧,提供足够的横向宽度,使得冲出路外的车辆在这个范围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进行操作,转向并且返回到路面。

b)宽容的边坡

无论路堑或路堤,边坡坡度不能太陡,不可导致车辆翻车,甚至能够使车辆安全返回(美国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缓于1:3的边坡不会导致翻车,但车辆不能自行驶回;缓于1:4则能使车辆自行返回路面)。

c)宽容的排水设施

不设突出的拦水缘石、不设不可逾越的边沟,采用宽浅的边沟形式,行道树栽植在净区以外等,不使净区内的排水结构物阻挡或颠覆车辆。

公路设计理念第4篇

关键词:公路勘察;设计;理念

引言

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一条公路的建设,公路勘察设计是先导,是需要前期准备的,也往往是衡量公路建设质量的标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公路勘察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就是公路勘察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公路勘察设计的灵魂所在。

1 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总体思路和原则

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对生态环境最小破坏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出符合时展要求的公路。勘察设计人员也应该转变旧有思想,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为重点,努力设计出自然之路、环保之路、生态之路。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公路勘查设计理念。

2 自然理念

“自然永远是最美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公路建设上。在公路线路选择上,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存原始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公路勘察设计人员应该对公路途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分析公路对其影响度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及民情,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更应该多多考虑当地的民族特色,所设计出的公路最好能够与当地的屋舍村落较好的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其特有的民族性。对于公路两旁的花草树木也应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主,自然的融入当地,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自然美,更为深远的意义是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树木其生命力比较旺盛,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公路一定会对当地的土地和水源有一定的破环性,对此设计时要有对其进行修复的方案,从而将公路建设施工造成地破坏降到最低。勘察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随机应变、灵活变通,随着地势而走,减少大兴土木。一般情况下,公路都是比较长的,沿途不可避免地会有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受国家保护的濒危树种、重要的河流、珍稀名贵树种夹杂在其中,这些事物都具有不可恢复性,破坏将造成极大地损失,这种情况下能避免则避免,不能则要事先想好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风貌。

3 舒适平坦理念

我国每年都有人死于公路上的交通意外,公路上的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公路上的车辆都是在运动中的,公路的舒适平坦度将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行驶体验度,还将影响其心情。舒适平坦的公路能够给予驾驶员充分的安全感,减轻驾驶员的工作,为其提供顺畅的行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经济理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它的成败与否、实施效果的好坏对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合理的用途上去,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进行大量、不间断的探索。项目的后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项目后评价起源阶段,人们主要侧重于财务分析,以财务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关键的主要指标。公路项目后评价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保证建设项目和整个公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建设必然造成大面积土地的永久占用,节约土地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受到经济建设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也随之紧张,这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公路工程在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讲究自身的投资回报。德国在这方面是比较先进的,他们的服务设施尽量的和当地的旅游设施及其他重要设施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满足了旅客审美需要、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也给当地带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路部门的收益。在公路工程策划及设计中,就需要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时时刻刻都有经济理念,在问题出现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权衡,找出最佳方案。在未来的工程中,工程人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高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以及交通战略现代化,促进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5 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勘察设计理念,是要求勘察设计人员秉承着服务的思想并将其不仅反映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公路在施工和营运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跟踪服务作为勘察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是将勘察设计理念进行总结和完善的重要阶段。勘察设计人员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建设、施工、监理、使用、管理的角度上来判断公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保公路营运的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度也在上升,勘察设计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达到群众满意的服务度。

6 生态理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建设生态公路成为公路建设的必然方向。“生态”是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词汇,在英语中,生态与生态学是同义词,从字面上可直接理解为生物存在的态势。1969年德国科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并赋予科学的意义,指出生态学是一门生物之间、生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两个方面的关系:(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动植物领域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生态公路工程是从公路工程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提高公路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对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设计,采用自然恢复和人为生态重建相结合,即注重土木工程材料,又注重生物材料,建立生物群落结构合理,景观生态优美,视觉效果和谐而且高效经济的公路。生态理念是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为出发点,从水环境、声环境、动植物资源、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其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响。“生态设计”是寻求公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平衡点,树立该理念不仅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而且能提高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艺术品位。

7 结束语

公路上的勘查设计理念是公路建设工作的先导更是灵魂。勘察设计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全力设计出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

参考文献

公路设计理念第5篇

关键词;公路勘察;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公路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公路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是否到位。设计是灵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根本。

1、新的设计理念

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全面贯彻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新理念。坚持“标准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自然环保选线、安全选线”的选线理念,遵循对自然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的原则。充分结合我国的现有国情和地区差异性,设计中应坚持“经济、和谐、安全、环保、舒适、自然”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设计人员的环保景观设计意识,转变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降低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全面打造人文景观,将公路建设成为自然之路、环保之路、生态之路,提升公路交通行业的整体形象。

2、遵循公路与自然的融合统一

公路选线应坚持“五个新选线原则”,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对公路所经区域须进行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并充分抓好落实。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及民情,构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民族特色,应将公路与村寨融合为一体,反映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采取有效措施,造景与借景相结合,美化环境,融入自然。公路路树采用当地树种、花草,品种应与周围树种和花草相一致,不求统一,不求高度一致,不求线形直顺,以自然为原则,只求与自然相融合。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原有地物地貌。对受公路切割的土地水系有完整系统的恢复设计,结合取土、弃土对沿线两侧土地进行必要的土地整治和环境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实施的痕迹。充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设计中灵活运用技术指标,避免高填深挖,采取随弯就势的设计原则,对旧路改造工程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和设计中被废弃的旧路,改变其使用功能(设置停车带、 错车道或休息庭等),使之与自然环境能和谐统一,提升自然的效果,做到人文景观相协调。公路的特点是线长、点多、面广,沿线有名胜古迹、参天大树、名贵树种及造型美观有价值的树木以及国家保护的树种与河流、支流、旅游风景区等,选线时应尽量绕避,无法绕避的应采取移植与保护措施,体现自然美。

3、安全理念

安全感是人类置身于某一环境中的首要要求。只有置身于环境中的人感到安全,其心里才能坦然,行为才可能自然和规范。公路是实现客货“位移”的基础设施,运动是实现其服务功能的方式,由此,公路工程只有给人以安全的感觉,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才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原则。公路勘察设计其根本是为人服务,以人类的需求为基础,从人的本性和本能出发,使公路的各种功能适应和满足人的本能愿望,不过多强制人类行为的思想意识。为充分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社会效益和培养人类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避免事与愿违。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不应当强迫驾驶员用改变行车状态的方法来适应道路缺陷,相反,道路应当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帮助驾驶员选择适当的运行路线与状态,为驾驶员提供连续、舒畅、顺适的行车视线和舒适环境的同时,充分重视潜在的不良效应,避免给行车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4、经济理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它的成败与否、实施效果的好坏对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合理的用途上去,这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进行大量、不间断的探索。项目的后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项目后评价起源阶段,人们主要侧重于财务分析,以财务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关键的主要指标。公路项目后评价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保证建设项目和整个公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建设必然造成大面积土地的永久占用,节约土地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土地沙化,造成有限土地资源的进一步紧张。这也为我们公路设计敲响了警钟。公路工程在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讲究自身的投资回报。德国在这方面是比较先进的,他们的服务设施尽量的和当地的旅游设施及其他重要设施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满足了旅客审美需要、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也给当地带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路部门的收益。在公路工程策划及设计中,就需要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时时刻刻都有经济理念,在问题出现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权衡,找出最佳方案。在未来的工程中,工程人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高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以及交通战略现代化, 促进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5、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指公路勘测设计作为一种体现思想和思维活动的产品,不仅需要把其思想渗透在公路勘察设计全过程,而且需要把思想贯彻在施工、营运的全过程。跟踪服务是勘察设计的一部分,是前期工作的延伸,是理念传输和接力,是收集反馈信息,总结完善勘察设计理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站在建设、施工、监理、使用、管理的角度, 审判工程技术方案和措施,换位思考、急工程之所急,忧工程之所忧、考虑营运安全的思想意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不断的发展,在工程的进度中,不断会有新的要求以及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出现,这就要求服务人员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的探讨,形成一个互动的设计,为实现工程的最优化,尽到设计人员的职责。

6、生态理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建设生态公路成为公路建设的必然方向。“生态”是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词汇,在英语中,生态与生态学是同义词,从字面上可直接理解为:生物存在的态势。1969年德国科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并赋予科学的意义,指出生态学是一门生物之间、生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两个方面的关系;1)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动植物领域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有人曾提出生态和环保两个并列的概念,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认为这样提法是不科学的。生态公路工程是从公路工程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提高公路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对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设计,采用自然恢复和人为生态重建相结合,即注重土木工程材料,又注重生物材料,建立生物群落结构合理,景观生态优美,视觉效果和谐而且高效经济的公路。生态理念是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为出发点,从水环境、声环境、动植物资源、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其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响。“生态设计”是寻求公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平衡点,树立该理念不仅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而且能提高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艺术品位。

结束语;

理念是先导,设计是灵魂,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障。设计理念重在创作,投入精力,创作精品。所以要求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高公路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公路设计理念第6篇

1.1线形连续

在现代公路设计过程中,线形连续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之一,在国内外公路路线设计标准中,已经将连续性设计概念引入设计标准当中。目前关于线形连续的研究侧重于速度、安全、驾驶员工作量等方面。在行车过程中,道路线形变化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体现在行车速度上。在评价线形连续性过程中,运用运行速度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路线连续性设计工作中,常用方法是运行车速之间的一致性、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的一致性。开展评价工作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以提高评价工作水平。

1.2灵活设计

灵活设计要求在充分掌握、理解现有设计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在不降低路线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技术标准,灵活采用设计指标,能根据不同路线特征,不同路段工程要求,运用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具体来说,为落实灵活设计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设计要点:灵活采用设计技术标准和指标,如果路线受地质、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可进行特殊设计;根据公路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建设要求等,分段设计行车速度;路线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安全、环保要求等各项指标,进行路线的灵活布置,并灵活选择公路路线设计指标;在特殊路段设计时,对车速、路面宽度、曲线设计、纵横坡、超高等指标,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验证工作;路线安全检查时,要运用车速进行,检查设计参数和指标在路线设计中的运用效果,从而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1.3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是公路设计的核心内容,其目的为车辆行驶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应该从线形、路面、路侧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公路路线安全水平。线形设计时,要确保公路整体线形的连续性,连续路段衔接顺适。降低路段间的速度差,确保车辆行驶安全。路面设计时,要选择适宜的横断面,并确保良好的路面状况,保证路面适宜的宽度,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路面沉陷、车辙等路面破坏现象的发生,以确保路面平顺,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路侧设计时,应该坚持宽容设计理念,为驾驶员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创造更为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例如,确保路侧净区宽度,设计宽浅边沟或盖板沟形式;放缓边坡,有利于驶入路侧的车辆安全返回;设置标志栏杆、防撞墩等,在连续长、大纵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有利于保障行车安全。

1.4创新设计

路线设计时,除了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进行设计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线性设计与环境相协调方面,对公路沿线的景观、环境进行美化,为驾驶员创造舒适的行车环境。具体来说,进行创新设计时,要把握以下设计要点。做好沿线不同色彩和景观的搭配与协调;视野应该开阔,做好借景工作和细部美化处理工作,重视沿线环境保护,落实生态设计理念,为驾驶员安全行车创造良好条件。

2采用运行车速进行线形检验分析

2.1运行车速的概念

运行车速是指车辆的行驶速度,具体指在良好气候条件和正常交通状况下,驾驶员驾驶车辆沿着道路行驶的速度。由于受到路况、车辆、驾驶技术等因素制约,运行车速处在不断变化中,它是一个随机变量。为确保行车安全,必须确定合理的运行速度,避免出现超速行驶情况。

2.2线形检验的方法

该方法的思路是:根据前期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标准,用计算行车速度指导线形初始设计,在该基础上增加利用运行车速进行设计检验阶段,然后根据检验结果。具体设计流程为:初始设计划分分析路段预测运行速度检验线形连续性进行线形指标修正与设计绘制双向运行速度图完成线形设计。在运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上述工作流程,确保该方法得到更好地运用。

2.3显著特点与优势

传统路线设计过程中,选用设计速度作为设计标准,整个设计路段上采用一个固定速度。但在行车中,驾驶员会根据路况的不同,尤其是线形几何条件的不同,不断调整行车速度,容易导致实际行驶速度与线形设计速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采用运行速度检验,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确保行车安全,在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运行速度对平面和纵面技术指标改进和完善,更好满足行车速度要求。该方法的显著优势和特点表现为:用运行车速作为设计检验时的车速标准,确保线形各几何元素满足汽车行驶需要;用运行车速评价相邻路段车速差,保证汽车在连续路段行驶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减轻驾驶员负担,有利于行车安全;该方法与实际行车状况相符合,满足车辆安全通行需要。在设计工作中应该重视该方法的运用。

3工程实例分析

某公路工程全长112km,为双向8车道公路,设计时速80km/h,公路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平原。为提高设计水平,路线设计时,设计单位落实现代公路设计理念,并运用运行车速进行线形检验。

3.1设计理念

该路线设计时,严格遵循设计规范要求,确保了公路工程线形连续,同时根据路段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并做好线形、路面、路侧设计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同时重视创新设计理念的运用,使路线设计与沿线景观相协调,促进设计任务的顺利完成。

3.2设计效果

在上述公路工程设计中,通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指导路线设计,并运用运行车速进行线形检验。不仅顺利完成了设计任务,还提高了路线设计水平。确保路线行车的安全与舒适,为车辆行驶提供了便利,设计运行车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也为驾驶员安全、舒适行车创造了良好条件,得到了驾驶员的一致好评,类似公路工程路线设计可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4结语

公路设计理念第7篇

1.1设计内容的不同

传统公路设计中将行车安全作为设计重点,更加注重公路的构造物和公路的几何线性设计。而生态公路在设计过程中,将公路沿线的环境也考虑在设计范围内,分析了每一个设计细节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一种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为基础的设计。

1.2设计目标不同

传统公路在设计中,更加注重公路设计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没有考虑环境和公路之间的协调性。而生态公路设计是在考虑上功能的基础上,要求环境和公路的统一性。降低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维护沿线生物的多样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1.3设计方法不同

传统公路设计时,主要使用模拟图解的方式来测绘大比例地形图,然后利用数字化设备对地形数据进行收集。而生态设计多使用CAD技术、3S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公路设计的效率,为建立和谐公路、环境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

2生态公路设计理念

2.1环境破坏最小化

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条件、施工水平,公路施工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即便是将来技术水平、经济水平提高,想要在零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成公路建设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于生态公路来说,其根本目的是尽可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最大限度的恢复。

2.2节约资源

在生态公路建设中,更加重视对物资和能源的利用,不随意增加环境压力,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根据环境情况,充分发掘可以使用的资源。尽量少占用农田、耕地、林地等价值比较高的土地资源,将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2.3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公路的建设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建设。不能以牺牲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站在自然环境、道路、经济、社会整体性的角度进行全局考虑,从而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4重视公路景观设计

一直以来,公路设计中都偏重于设计的安全性,没有将公路景观的设计理念考虑进来,不重视公路景观设计。在生态公路设计、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将环境保护理念体现出来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公路景观环境。在保证环境功能和交通功能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公路景观,为广大出行者提供一个愉悦、舒适的行车环境。

3生态公路的实现

某公路建设项目属于丘陵地区,植被比较发育,地势平坦。公路沿线经河流、坡地、山岭等地带,风景宜人。本生态公路设计的重点是将自然景观和公路景观有机的统一起来,降低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1公路边坡生态设计理念

传统公路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土地使用量,一般将边坡设计为陡边坡,然后使用强防护措施来避免边坡对人造成危害。由于边坡防护多使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护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公路沿线的种群数量降低,物种严重退化。本生态公路设计过程中,根据生态公路的基本理念以及当地的实际环境,对坡率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并对生态边坡进行了防护。

3.1.1设计边坡坡率

本工程沿线主要呈圆型、半圆形和长月型,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设计,公路景观过于单调,达不到和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效果。综合分析后,本工程在设计时,按照沿线山体的填挖高度、山体坡度,灵活的对边坡坡率进行确定。由于公路沿线的山体坡度多数都在15°以下,为了防止自然坡面和开挖坡面的坡度变化过于明显,决定将挖方边坡设计为缓坡。并且设计缓边坡可以有效提升坡面植物的存活率,为沿线边坡公路景观的设计以及边坡的防护提供更充足的空间。设计时,将路堑边坡的路堤坡角和边坡坡角的折角取消。使用弧线形设计来对边坡进行横向布置。使用圆弧过渡的方式和原地面线进行衔接。随着自然坡度的变化将圆弧半径设计为2~8m。在处理纵向边坡时,将边坡率逐渐从最大坡率过渡到自然山体坡率。从而使坡面可以更加接近地形的变化。通过使用缓坡比、渐变型的设计措施,使边坡和山坡更加接近。自然坡面和开挖面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的平顺、圆滑,整个设计显得更加的自然、和谐。

3.1.2边坡防护设计

和传统的设计方法不同,本公路工程在边坡防护设计时,主要利用本地的植被来对人工施工的痕迹进行掩盖,抛开了以往强防护的设计措施。主要设计方案如下:①对于有稳定石质的边坡不予防护,可以在其顶部和底部用土覆盖后种植攀藤、草皮等植被;②对于土质相对稳定的边坡使用“植被+缓坡度防护措施,并在坡面8m的高度上设置了三维网。在使用以上防护措施后,使本公路边坡和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公路的景观效果。

3.2排水系统的设计

本公路工程在设计排水系统时,主要按照绿、隐、浅、宽的基本原则来进行设计,使用了比较多的地下排水设施。

1)绿色截水沟和排水沟的设计。本公路项目沿线有很多地方都是水田,为了在达到生态设计的要求基础上,节约耕地,对于无排罐要求的路段设计草沟作为排水沟,草沟的顶部宽度设计及为1.2m,两侧的坡度控制在1∶0.5~1∶1之间。对于有排灌需求的路段,修建浆砌矩形沟,并在排水沟的两侧种植灌木。

2)使用生态浅碟形边沟。对于浅挖、低填路段,设计使用碟形边沟,使用黏土将边沟夯实后,为了避免雨水冲刷沟壁,使用椰纤维网种植草皮。通过使用碟形边沟,使边沟路侧的安全净宽在8m以上,安全性佳。并且平缓、宽阔、带弧形的绿色水沟也增加了自然的美感,可以缓解驾驶员的疲劳,使公路和自然景观更加和谐。

3.3公路两侧的绿化设计

1)为了对公路绿化设计中景观单一的情况进行解决,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主要按照“散丛结合、草灌结合”的基本原则,借鉴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在坡面上构建出错落有致、高低不平的景观效果。

2)以往很多公路工程在绿化时,为了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会购买一些进口的花草进行种植,这类植物虽然有着比较快的生长速度,但是适应能力差,存活率低。并且不能很好地和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所以,在对本公路绿化设计时,多选用当地常见的植物,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生态景观,而且也节约了绿化成本。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