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力线路(合集7篇)

时间:2022-07-07 05:09:15
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第1篇

1.1单相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就是指110kV电力线路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下,110kV电力线路发生故障,导致电压值为零,这是110kV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常见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关键在于线路一直处在雨水的地理因素下所导致的电压故障,而不是电压本身发生故障导致电压数据增加,使得电压承受不住长时间处在负荷的状态里而导致电路设备烧毁,这是输电线路中电压过大引发的过电压。我们可以有所区别。

1.2线路故障的内外在因素在110kV电力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外在或者是内在的因素,导致与线路相关的一些设备被打击损坏的情况,就是指设备的绝缘体部分或者是外部接线处发生故障导致10kV电力线路无法正常运行。

1.2.1电力线路故障发生的内部因素10kV电力线路安装的环境通常都复杂多样,有很多不定性的因素,导致路线容易发生老化的现象。频发的故障有以下几种情况:①10kV电力线路的扎丝出现老化现象,最终导致电线脱落,如果电线掉落在铁横担上,就会与地面产生火苗,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容易烧毁导线,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②设计不符合国家标准与要求,电线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线路进行安装,在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导线容易发生碰撞,致使电线损坏;③线路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够达到合格的范围,如果导线间相隔很近,在天气闷热高温的条件下,容易发生与交跨物碰撞导致短路等事故。

1.2.2电力线路故障发生的外部因素由于10kV电力线路的工程性质,导致电线路要经常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大风、大雨、水灾、高温等恶劣的气候条件时就容易引发多种线路故障,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遇到打雷闪电的天气时,电线路容易被烧坏,发生跳闸等故障;②遇到大雨天下形成水灾时,固定电线杆塔被雨水冲倒,造成电线被切断,线路无法正常运行;③在遇到雷电大雨天气时,电线路容易被雷击穿透内部的绝缘体,导致电线与地面相接,造成重大的线路故障;④遇到大风天气时,风力会吹断树枝,树枝断落时容易割断电线,电线落到地面上容易引发跳闸或者是接地等故障;⑤在遇到大雪或者的下冰雹的恶劣气候时,容易造成杆塔被击倒或者是电线路被击断等情况,造成线路故障。

1.3导线断路导线发生断路故障主要就是110kV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导线出现断裂导致电路产生回路不同的现象。通常来说,电力路线在运行中,输电线路的断点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割与确认,导致电线路在输电过程中发生间隙,由此引发大范围的电弧,最终导致电线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负荷功率而发生过热爆炸甚至火灾等现象。与此同时,110kV电力线路的施工建造中,如果三相供电的设备有一方出现短路,那么电压设备数值会大范围的增加,一旦超过额定的电压值,就会损坏电压设备,导致电线无法正常运行。

2、110kV电力线路运行故障的修理与维护方法

根据我们之前提到的关于110kV电力线路的频发故障,电力部门与企业要加强对电力线路的管理与维护,提高110kV电力线路的输电能力与质量安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对电力线路的检查工作:每天都要对110kV电力线路进行检查巡视,检查线路是否运作良好,这是电力线路维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与基础步骤。每天对110kV电力线路进行巡查能有效的了解线路出现的各种故障与问题,并能及时作出正确的措施。

为维护电路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目前,要做好对110kV电力线路的巡查工作关键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故障巡查。电线路的维修人员在检修电路时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记录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了解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为我们进行电力线路安装工程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监控与管理,杜绝这样的现象再次发生。

(2)夜间巡查。夜晚一般是用电的高峰期,供电部门要对夜间的线路运行情况多加重视,加强在夜间的巡查工作,特别到了每年的10月,晚上多为阴雨的天气,要加强对电线路连接处的巡视,避免导线发生老化或者是绝缘体受到污染,确保电路的运行效果良好。

(3)特殊巡查。在一些的特殊的自然灾害面前,比如地震、冰雹、洪涝、泥石流等,电线路会负荷过量导致故障,所以我们要对某些容易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及时的巡查,一旦发现电路损坏或者是变形问题立即进行维修。电力部门要对110kV电力线路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与技术管理要求。以健全电路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电路在安全平稳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我国对110kV电力线路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已下三种:

(1)复合管理模式。就是指将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管理110kV电力线路运行方式。这种管理模式集合了集中与分散管理的各个优势,取长补短,。这是我国110kV电力线路采用的最常用最科学的管理模式。

(2)集中管理模式。在110kV电力线路的管理模式中,集中型优点就在于可以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与监控,但是会提高电力线路运行的的成本,增加预算,降低运行效率。所以要因地制宜。不可以全面采用。

(3)分散管理模式。在对110kV电力线路的管理中,对设备进行分散式管理重点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的成本,但是这样管理的结果就会使设备分布杂乱,给施工技术带来阻碍。不利于工程建设。

3、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我国很多地区的110kV电力线路工程都处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电力企业能得到正常的运行,我们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比如在夏秋季节时,由于经常下雨,地理环境上容易出现泥石流,洪水等不利因素。我们可以采用刚强性的材料加强对水库下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黏性土石、轻钢材料、水泥等,来加强建筑物的防护工作,避免电线路被洪水冲断。造成地接与短路。与此同时,我们还有注意防护的施工过程要在雨水来临前完工,否则河床、山坡、山谷口等地区都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4、结语

电力线路第2篇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编制主要由设计依据、线路走向、工程概况等三部分构成。在设计电力线路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出具工程设计任务书;根据负荷实际存在地点、路径长度,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环境、地址环境、森林资源等各种因素,通过分析、计算,选出最佳线路走向。电力线路的设计流程为:①接受任务,并确定线路的起点、终点和导线截面等;②对沿途的地形地貌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地图上初步制订线路走向,并通过现场勘探计算,绘制线路路径图;③根据当地现场的地质地形、气象环境、导线截面、档距、转角等选择合理的杆塔形式;④根据设计要求列出设备、材料清单,并根据现行的定额、计费程序等合理编制工程预算;⑤对比所确立的各种设计方案,从中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完善、整理。

2电力线路的设计要点

2.1路径的选择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对其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在选择电力线路的路径时,必须详细调查当地的现场情况,确保电力线路路径的合理性。电力线路路径设计的技术要求有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气候环境、交叉跨越、转角选择、安全距离影响等几个方面。在设计路径时,首先要做好路径测量工作,路径测量是根据初步设计的路径,每隔一段距离在地面上标定一个方向桩,从而将线路的走向详细地标出来,并将各个方向桩之间距离、转角点的转角度数测量出来。在定位线路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施工现场的交通要便利、路径要短,尽量少占用农田。②选用的路径要尽量避开不良地形、油库、军用仓库、机场等。③为减少重复施工,出线段要采用12、16、24线电缆沟。④光缆要控制在1~2km,同时,光缆的走向要根据10kV架空线路的走向确定。⑤线路经过的地形高差要尽量小;在选择杆塔时,要尽量保证导线、地线的均匀,从而保证杆塔不会因受到不平衡的张力而出现扭转现象。⑥当有大跨径线路时,要考虑30年洪水位的影响。

2.2杆、塔的选型目前,电杆有预应力杆、非预应力杆、等径杆、稍径杆等几种类型;铁塔有焊接式塔、螺栓式塔等类型况;杆塔有耐张杆塔、直线杆塔、终端杆塔、转角杆塔等几种类型。在确定铁塔的基础时,要根据当地电力系统的运行、铁塔荷载、土质情况等计算得出;在确定电杆的基础时,要根据材料的来源、当地的土质情况、负荷条件等计算得出,电杆的埋深不能浅于电杆高度的1/6;在选择杆塔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杆塔类型。

2.3金具和绝缘子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挂板、耐张线夹、挂环等金具;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线路的绝缘子。一般情况下,直线杆选用瓷横担,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等选用由悬式绝缘子构成的绝缘子串。

2.4杆上装置的选择在选择杆上配电装置时,要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风速、抗震、噪声等各种因素。在选择裸导体和电器时,要保证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等于最热月日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如果没有通风设计温度的相关资料,其最高温度要比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高5℃;当环境温度比仪表电器的最低允许温度低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保温措施,防止发生冰雪事故。

2.5防雷接地设计在设计10kV以及下电力线路时,要注意防雷接地设计,要在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处设计安装金属氧化锌避雷器,10kV避雷器的接地端要与变压器金属外壳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上,同时要保证铁塔、电杆、杆塔装置等接地良好,并且接地电阻要符合相关规定。

2.6电力走廊设计当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通过林区时,要砍伐出相应的电力走廊,走廊的宽度应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m;当配电线路通过防护林、公园和绿化区时,导线和树木的净空距离不能小于3m。一般情况下,对于1~10kV的电力线路来说,在最大风偏情况下,导线与街道行道树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能少于2.0m,在最大弧垂情况下,垂直距离不能少于1.5m;对于小于1kV的电力线路来说,在最大风偏情况下,导线与街道行道树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能少于1.0m,在最大弧垂情况下,垂直距离不能少于1.0m。当建筑物屋顶为易燃性材料时,电力线路要尽量避免跨过这类建筑物。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每相引下线与相邻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2m;1~10kV电力线路的每相过引线与相邻过引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3m,1kV以下电力线路的每相过引线与相邻过引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15m。

3总结

电力线路第3篇

关键词:电力;线路;维护;运行;管理

输电线路是供电的脉络,对用户供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输电线路的要求是安全第一,同时经济性也要跟上来,因为供电公司现在已经是一种企业的运作模式,所以要求对经济性方面也要进行提高,为了使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对输电网络可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增加建设项目投资,提高运行工作水平和提高故障的防范措施。

1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

1.1加强输电线路结构的完整,增加线路回路或增设变压器,把原来的旧变压器换成节能变压器。由于线路输送功率增加,有一些旧线路的导线截面较小,以致电压损耗和线路损耗都很大。在不可能升压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截面较大的导线,或加装复导线来增大线路的输送容量,同时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1.2在用户处或靠近用户的变电所中装设无功补偿设备。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素,减小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Q,也就减少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无功补偿设备如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电力电容器。无功需要量大时可用同步调相机,无功需要量小时可用电力电容器,冲击性负荷用静止补偿器。无功补偿设备的放置地点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3提高电力网的电压等级。例如把6kV的电力网升为10kV,把35kV的电力网升压为110kV等。这种方法对降低电能损耗比较明显,但投资也明显增加。采用该方法时,应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1.4在无功功率充足的地方,加装能升高电力网运行电压水平的设备,如调压变压器。因为电力网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一般允许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因此,电力网运行时,应尽量提高运行电压水平,以降低功率损耗。但必须注意,在系统中无功功率供应紧张时,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来提高电力网电压的办法,将使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增加。

输电线路是供电的脉络,对用户供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输电线路的要求是安全第一,同时经济性也要跟上来,因为供电公司现在已经是一种企业的运作模式,所以要求对经济性方面也要进行提高。

2不断强化电力运行和维护的措施

2.1改变原来电网的接线方式,以最有利的接线方式参加运行。及时改进线路的迂回、倒送、防止卡脖子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开式网改为闭式网,在辐射形电力网中,按有功功率损耗最少条件求得的各点把网络分割。

2.2充分利用发电机和调相机的无功功率对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变压器选择正确的分接头,以便尽可能提高运行电压水平,降低电能损耗。

2.3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适应负荷的需要,通常在新建的变电所内安装两台或以上同容量同型号的变压器并联运行。当一台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或其余的变压器保持供电。在轻载时,如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不变,则绕组中电阻损耗很小,但铁芯损耗所占比例较大。这时在不使部分变压器过负荷的情况下,可以切除一部分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总损耗。

2.4在检修期间应尽量减少停电的输电线路条数,如采用线路的分相检修法,带电检修法,快速检修法。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网运行的经济性。2.5建立起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便计算发电厂中生产的电能量,售给用户的电能量,以及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电能量的合理组织。

2.6尽量避免电能在配电网中的损耗,电力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由于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有漏电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通过加强电力网的维护工作来降低。维护工作主要是定期清扫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绝缘子和绝缘套管,清除与导线相碰的树枝及搭在线路上的鸟巢。

3不断提高线路故障防护技术

3.1在配电线路中,由于线路水平排列,而且线间距离较小,如果同一档距内的导线弧垂不相同,刮大风时各导线的摆动也不相同,导致导线相互碰撞造成相间短路,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关,注意导线的张力,使三相导线的驰度相等,并且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线路巡视时,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安排处理。

3.2大风刮断树枝掉落在线路上,或向导线上抛掷金属物体,也会引起导线的相间短路,甚至断线。此外,超高的汽车通过线路下方或吊车在线路下面作业时,也可能会引起线路短路或断线事故。因此在交叉、跨越的线路上应留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3导线由于长期受水分、大气及有害气体的侵蚀,氧化而损坏,钢导线和避雷线最容易锈蚀,在巡视中发现导线严重腐蚀时,应予以及时更换。

3.4线路上的瓷质绝缘子由于受到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使瓷质部分污秽,遇到潮湿天气,污秽层吸收水分,使导电性能增强,既增加了电能损耗,又容易造成闪络事故。

3.5线路上误装不合格的瓷绝缘子或因绝缘子老化,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发生闪络击穿。对此在巡视时发现有闪络痕迹的瓷绝缘子应予以及时地更换,而且更换的新瓷绝缘子必须经过耐压试验。

3.6瓷绝缘部分受外力破坏,发生裂纹或破损,打掉了大块瓷裙或是从边缘到顶部均有裂纹时,应予以更换,否则将会引起绝缘降低而发生闪络事故。

3.7水泥杆遭受外力碰撞发生倒杆事故,如汽车或拖拉机碰撞等。

3.8导线受力不均,使得杆塔倾斜,此时应紧固电杆的拉线或调整线路。

3.9在导线振动的地方,金具螺丝易因受振动而自行脱落发生事故,因此在巡视与清扫时应仔细检查金具各部件的接触是否良好。

电力线路第4篇

在杆塔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输电线路的架设需要选择不同型号和工的杆塔,目前来看,我国的杆塔在受力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可有根据其承受的具体的线路的重量和强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大致的两类:即直线型和耐张型。不同类型的杆塔在施工的过程中的功能特点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直线型的杆塔比较适用于高压线路的设置,因为其可以保证较为稳固和流畅的线路连接,而耐张型的杆塔的功能侧重于便于线路的形式转换,比较适合应用于线路复杂的民用住宅输电网络系统中。另外,在输电杆塔的设置和选择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势和预应力等因素,以更好的实现施工安全,保证线路的架设质量。此外,在杆塔的前期选择的环节中,有关部门还应该重视对杆塔的组装形式以及强度和刚度的选择,因为一些地势和地形的限制,部分的杆塔的组装会受到限制,而线路自身的重量也对杆塔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承重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2.电力工程的架线施工环节

在输电线路的架设施工开展前,有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的架线施工设计,也就是说要对放线、紧线以及安装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由于某个环节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工程的反复甚至是施工进度的推迟。在具体的施工线路的架设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线路的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并且根据该区域的运行需要进行高空的渡线。在渡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避免将线缆在地面上进行拖拽,而是要将其托起,避免磨损导致的线路质量受损,也避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降低施工效率。另外,有关工作人员在防线的过程总,还应该注意的是要做好相关的避雷检查,检查线路的完整和标志是否同架设段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架设的是330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那么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采用一定的张力防线手段,也就是说避免线路接地。因为高压线路的特点决定了其质量较大,只有保证了一定的张力才能够保证线路的安全和高效放线。否则必须要使用一定的牵引机器和设备,但是由于这种设备的造价较高,并且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受限,所以相比之下,还是通过适当增加线路的张力来完成线路的架设比较适合。如果是特殊情况,需要采用专门的放线设备,那么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技术要求为,每放完一段时间的线路,就必须要对现有的导线进行固定,并且要保证其阶段性的张力的稳定。一般来说,应该始终将线路的张力维持在整个拉断力的百分之十五上下,并且要将导线和地面的距离始终控制在五厘米以上。另外,在每进行一段距离的放线后,还应该对线缆进行检查,不仅要观察线缆表面是否受损,还要对其子导线的弯曲程度进行检查,避免出现绞线的现象。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检修环节

在输电线路的检测过程中,应该始终本着预防事故的原则为主,对现有的各种线路的应急能力进行重点的检查。也就是说巡检人员应该根据线路的运行特点,以及多发事故的形式,对现有的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输电线路难免会因为一些不可抗外力的影响而造成器具的损坏,很可能会导致线路发出跳闸信息。一旦发生,需要及时的判断故障类型以及地点,并记录下来。另外,对于一些地形和地势比较特殊的环节和部位,应该做好重点的故障检查,加强技术防范。巡视员需要对负责区域线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巡视过程中记录好所有数据,对线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判分析,同时,随身携带简易工具,针对一些小问题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在确定故障点后,应及时向上级负责人汇报详细情况。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抢修方案的拟定。在进行抢修的时候,工作人员所携带的材料须与原设备一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抢修一定需要征得许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但可以暂时不办理工作票,排除故障后再进行补办。在抢修完成后,应该对现有的线路的运行功能进行反复的测试,确认无误后方可完成该阶段的检修工作。检修完毕后,需要将工具全部撤下杆塔,确保线路上无杂物后方可撤去接地线,合闸通电。避免由于各种杂物和设备的遗落导致线路的污闪问题,影响线路的正确运行。

4.结论

电力线路第5篇

勘测施工是110kV电力线路施工一大关键点,在1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勘测方案对线路施工、运行条件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施工现场勘查过程中,测绘人员应当注重110kV电力线路经济指标、技术指标、施工以及运行进行精细勘测,确保110kV电力线路运行的方便、安全以及可靠。在进行过110kV电力线路路径优化时,应当对110kV电力线路途径地的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有效缩短线路程度,降低110kV电力线路施工成本。电力线路工程现场勘测对勘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测绘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测绘知识、地质知识以及输电线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确保电力线路现场勘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现场勘测时,应当确保线状测量精度,同时对杆塔桩之间的距离应当严格限制,确保转角的角度适合高压输电线路路径、高差符合地势的特点。同时,也应当确保平距高差和转角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注重杆塔间的距离、杆塔高度的测量以及相关测绘数据的检核,同时测绘相关操作程序和记录程序应当满足相关照测绘标准,并在测绘过程中落实相关测量记录。在进行110kV电力线路工程勘测过程中,勘测人员应当注重于线路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电力线路设计意图,准确了解和把握电力线路勘测精度要求,提升勘测效率。在完成现场勘测后,应当注重复测。首先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现场交桩定位及杆位中心桩的档距和高程(座标高程、耐张段长度,转角塔位),明确转角塔住方向桩、转角度等的位置,采用不同颜色的木桩来有效区分转角塔的方向桩与中心桩,同时也可以采用标志性建筑、地形以及地物标注来对桩位进行锁定。对于勘测过程中出现的废弃桩位,应当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现错误。在复测过程中,若发现施工图与设计图存在差异,应当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协商,确保线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二、110kV电力线路杆塔工程施工

(一)基础工程优化施工杆塔埋入地下的部分是110kV电力线路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线路的正常运行。对此,在开展杆塔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基础工程的优化,从而减少基面开挖,保护环境。目前,我国110kV电力线路大多采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大规模电力线路建设,势必会导致电力线路走廊杆塔基础的开挖量不断增加,对塔位原有的天然植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也使得原稳定土体受到扰动。在进行杆塔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配合杆塔高低脚的使用,塔位降基应考虑基础保护范围内将基础降为同一作业面,保护范围的高差采用深埋主柱,以便有效减小降基,提高杆塔高程,确保110kV电力线路杆塔工程施工质量。

(二)塔脚优化施工在杆塔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杆塔塔脚的优化,全面考虑在杆塔位于陡峭山顶控制铁塔的正侧面根开,从而实现减少施工基面挖方量。若杆塔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坡度较大,杆塔长短脚已达到最大高差仍无法平衡地面高差,可以采用长脚对应基础主柱升高的措施来平衡过多的高差,同时也可以采用对短脚所在基面适当挖方的措施来平衡地面高差,确保杆塔的结构稳定。

(三)设置环状排水沟110kV电力线路杆塔基面通常会受到上山坡侧汇水面雨水、山洪及其他地表水对基面冲刷影响,为确保杆塔基面良好的排水,应当设置环状排水沟。在杆塔施工过程中,若杆塔塔位存在坡度,除塔位位于面包形山顶或山脊外,应当在塔位上坡侧距挖方坡顶水平超过3m的地方,结合实际山势合理设置环状排水沟,有效拦截和排除周围山坡汇水面内的地表水,确保110kV电力线路杆塔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四)基面处理在开展110kV电力线路杆塔工程施工过程中,基面土石方开挖通常会扰动原稳定土体,同时基面开挖产生的弃土堆积在基面边坡上会导致边坡附压力不断增大,使得边坡在雨水侵蚀下,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等事故,为电力线路杆塔带来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因此,在完成110kV电力线路杆塔工程施工后,应当及时开展基面处理,消除杆塔工程安全隐患。

(五)排水沟护壁施工110kV电力线路杆塔周围排水会直接冲刷杆塔基面,直接影响杆塔安全,因此,在杆塔工程竣工前,应当对排水沟护壁采取相关处理,避免杆塔周围排水直接冲刷塔位基面。在进行杆塔排水沟护壁处理过程中,应当针对杆塔所处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若杆塔处在含沙量较高且无粘性地区或是表层为强风化岩石地区时,在进行护壁处理时,应当采用预制素混凝土块进行护壁,同时也可以地取材采用片石浆砌进行护壁;对于地质硬塑及以上状态的粘性土、植被较好的塔位排水沟,在进行护壁处理时,可采用植被进行护壁,从而达到防止杆塔周围排水直接冲刷杆塔基面的目的,确保电力线路杆塔的稳定性。

三、110kV电力线路架线施工

在110kV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过程中,在确保架线质量的同时,还应当注重110kV电力线路架线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开展架线施工时,应当确保现场架线人员、仪器以及设备的安全,保障架线施工安全,同时,也应当注重架线施工成本的控制,对材料成本、安装费用、运输费用等各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将架线施工各项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有效控制架线施工成本。通常情况下,110kV电力线路架线施工的主要流程为:准备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以及附件安装。拖地展放和张力展放是目前110kV电力线路架线施工放线的主要方式,其中拖地展放是指将导线拖在地面上行进放线,张力展放是指采用牵张机械使导线具有一定张力,从而使导线与交叉物体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在架线施工的放线过程中,拖地展放其主要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无需采用专业机械,使得拖地展放放线成本相对较低,然而采用拖地展放的方式进行放线过程中,导线由于与地面的摩擦而使得导线受到一定磨损,同时其劳动效率普遍不高;采用张力展放进行放线时,能够有效避免导线受到磨损,同时其劳动效率相对较高,然而张力展放需要专业机械进行操作,使得其放线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在架线放线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架线施工的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放线方式。在架线施工紧线时,必须在基础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杆塔结的组装完整切螺栓已完全紧固的情况下,才能开展紧线作业。同时,在进行紧线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紧线施工质量,确保架线施工质量,保证110kV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

四、110kV电力线路施工

电力线路第6篇

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杆塔、绝缘子、导线、避雷线、横担及金具等。它们的作用分别如下所述:导线用来传输电流、输送电能。避雷线用来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保护线路绝缘,使其免遭大气过电压的破坏。杆塔用来支持导线和避雷线,并使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绝缘子用来使导线与杆塔之间保持绝缘,它应能承受线路最高运行电压和各种过电压,而不致击穿。金具用来固定、悬挂、连接和保护以上各主要元件的金属件。电力线路主要由导体(线芯)、绝缘层、保护层等构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导电线芯用来传输电能;绝缘层用来使线芯与线芯、线芯与保护层间互相隔离,并要求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良好;包护层用来包护绝缘层,使电缆在运输、储存、敷设和运行时,绝缘层不受外力损伤和防止水分浸入。在油浸纸绝缘电缆中,保护层还具有防止绝缘油外流的作用。架空线路各元件暴露在大气之中,导线及避雷线不仅受到风吹、履冰和气温变化等的影响较大,而且承受的张力也比较大,同时还受到空气及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蚀。因此,对导线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必要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且制造工艺简单,质轻,价廉。导线的材料主要是铜、铝、钢等。铜是理想的导线材料,但由于铜的用途广,价格高,只在负荷较大的配电线路上使用;铝的导电率仅次于铜,但成本比铜低得多,所以目前导线多采用铝材料。为了提高铝导线的强度,铝中加少量的镁、硅等元素,可制成强度较高的铝合金绞线;钢的导电率较差,但由于其强度高且价格低廉,故避雷线一般采用钢绞线。为了充分利用铝和钢的优点,把两者结合制成钢芯铝绞线。由于交流电的趋肤效应,外部的铝在导电方面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利用,而钢芯仅承受机械张力。钢芯铝绞线被广泛应用于35kV及以上的线路上。钢芯铝绞线按铝、钢截面比的不同,又分为普通型、轻型和加强型三种形式。一般地区的架空线路常采用普通型和轻型钢芯铝绞线,重冰区和大跨越档距、采用加强型钢芯铝绞线。为了防止电晕并减少线路感抗,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多采用扩径或分裂导线。分裂导线多有2~4根钢芯铝绞线作为次导线(或称子导线)组成一相导线,次导线之间用金属间隔棒支撑。

二、导线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一是按允许载流量校验导线截面。允许载流量是指通过在热平衡条件下,由导线的允许温度确定的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的电流。因此,所有导线都必须根据可能出现的运行情况进行允许载流量校验。规程规定,按允许载流量校验时,钢芯铝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为70摄氏度。按此规定,并取导线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如果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温度不等于25摄氏度,还应允许载流量进行修正;事故情况下(如环网在电源端线路断开或双回路断开一回时),导线的温度允许到90摄氏度,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将有所增加。二是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导线在运行时可能突然增加一些偶然的外界机械负载,因而应保证导线在运行中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为此,对于跨越铁塔、通航河流的运河、公路、通信线路、居民区的线路,规定导线截面不得小于35平方毫米。三是按电晕校验导线截面。所谓电晕现象,就是架空导线带有高电压的情况下,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时,导线表面的空气分子被游离所产生的放电现象,同时发出“嗤嗤”的放电声,并产生臭氧,夜间还可以看见蓝紫色荧光,此即为电晕现象。电晕要消耗电能,电晕放电所产生的脉冲电磁波对无线电和高频通信有干扰,放电所产生的臭氧对导线及金属元件有腐蚀作用。因此,线路在设计运行时,不允许全面电晕发生。为了避免电晕,导线截面不能过小。由试验和运行经验得知,一般1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和35kV以下的电缆线路,由于电压低,不会发生全面电晕,因此,也不必验算电晕损耗和绝缘介质损耗。110kV线路的导线截面小于9.6平方毫米,220kV线路的导线截面小于21.4平方毫米,就应加大导线截面或采用分裂导线。

三、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如前所述,为了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导线截面愈大愈有利,但从减少投资和节约有色金属的角度来看,导线截面愈小愈好。因此,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存在一个从经济上看是最为有利的导线截面积。为求得经济上最有利的截面积,必须进行经济计算,经济计算应包括线路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两个方面。线路的投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导线截面积成正比,一部分与导线截面积无关。有关设计部门已将各类导线的投资预算制定如下:如35kV的LGJ型截面35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1.1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5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1.25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7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1.45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95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1.65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12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1.85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15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1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185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35万元;35kV的LGJ型截面24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7万元。110kV的LGJ型截面7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1.95万元;110kV的LGJ型截面95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1万元;110kV的LGJ型截面12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25万元;110kV的LGJ型截面15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45万元;110kV的LGJ型截面185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7万元;110kV的LGJ型截面24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2.95万元;110kV的LGJQ型截面30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3.4万元;110kV的LGJQ型截面400平方毫米架空导线综合投资4.3万元。输电线路的年运行费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折旧费。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电力网中的所有元件都会老化,为了继续运行,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更换设备。

因此,每年要按线路一次投资(初始投资)的百分比提取一定的资金,以备更换设备,这个百分数就是设备的折旧率。二是维护费。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使线路的技术质量保证在应有的水平上,必须由维护人员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护人员的工资和维护线路所需的资金也按线路一次投资的百分比提取。此维护费中不包括大修的资金,因大修一般需要更换设备,其费用应从折旧费中提取。一般电缆线路使用年限为40年,残值占原价5%,每年折旧率为3.4%,其中基本折旧2.4%,大修折旧1%;维护及小修率为2.6%;折旧维修率为6%。一般铁塔线路使用年限为50年,残值占原价10%,每年折旧率为2.6%,其中基本折旧1.8%,大修折旧0.8%;维护及小修率为1.4%;折旧维修率为4%。一般水泥杆线路使用年限为40年,残值占原价4%,每年折旧率为3.4%,其中基本折旧2.4%,大修折旧1%;维护及小修率为1.6%;折旧维修率为5%。一般架空配电线路使用年限为30年,残值占原价4%,每年折旧率为3.2%;维护及小修率为3.8%;折旧维修率为7%。三是电能损耗费。线路在传输电能时必然产生电能损耗,因而也增加了输电成本,在进行经济计算时必须予以考虑。我国颁布的经济密度如下:铝线、钢芯铝线在最大负荷小时3000以下,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1.65安;3000~5000小时,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1.15安;5000小时以上,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0.9安。铜线在最大负荷小时3000以下,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3.0安;3000~5000小时,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2.25安;5000小时以上,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1.75安。铝芯电缆在最大负荷小时3000以下,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1.92安;3000~5000小时,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1.73安;5000小时以上,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1.54安。铜芯电缆在最大负荷小时3000以下,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2.5安;3000~5000小时,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2.25安;5000小时以上,其经济密度应为每平方毫米2.0安。

四、按容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

一般中低压配电网没有特殊调压设备,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电压偏移不超过容许范围,应按容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线路中的低压损耗与导线的电阻和电抗有关,而导线的电阻与截面有直接关系。在导线截面未定之前,导线型号未知,导线电抗也未知,直接按容许电压损耗求导线截面是困难的,可以导线电阻率、线路长度、负荷有功功率、线路额定电压等量化关系进行近似方式计算,即导线截面与导线电阻率、线路长度、负荷有功功率成正比,与线路额定电压成反比。

五、总结

电力线路第7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 电力 迁改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269-01

随着国家的繁荣,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尤其是电网的输电设施,目前仍旧在新建扩建,山区高速铁路的电力线路迁改因受地形限制通道选择困难以及山区电力短缺线路负荷大停电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显得更为复杂。因此,建设单位有必要对山区高速铁路电力线路迁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山区高速铁路建设实践提高参考和指导。

一、铁路电力远动的组成

一般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由远动控制主站、远动终端和通信通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远动终端又可分为车站监控系统和变、配电所监控系统两部分。系统使用的技术涉及到铁路电力工程设计、各级电力调度管理模式、远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各级远动控制主站与远动终端之间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系统等多个方面及专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车站监控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监控系统、低压监控系统。高压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车站10 kV变压器高压侧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的监控。它包括对输入电压值、输入电流值的监测,以及对安装于10 kV电线路上的高压断路器的控制。低压监控系统主要对车站10 kV变压器低压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监控。它包括对输出电压值、输出电流值的监测,对低压配电盘中低压断路器的控制。

二、电力线路迁改技术要求

一是根据现行《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SDJ206-87)、《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GB50061-97)、《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中有关要求,铁路两侧征地红线及车站征地红线范围内的电力线路及电力设施,不满足电气化铁路安全界限标准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的电力线路需进行迁改。

二是所有迁改后的杆塔须位于铁路征地界外,平行电力线路的杆塔距高速铁路铁路最邻近股道中心的距离大于杆高加3m的要求;交叉跨越时杆塔外缘至轨道中心距离原则上大于杆塔高度,困难时应大于50m,距接触网正馈线带电部分的距离需满足规范要求。

三是原则上按电力线路现状技术条件进行迁改,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四是迁改后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导线、电缆、电杆等主要材料和电力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导线应采用LGJ型钢芯铝绞线,应等于或者大于原导线截面,且不小于35mm2。

五是考虑电气化铁路的因素,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铁路交叉跨越时,应采用电缆穿保护钢管过轨的方案。电力线路迁改采用电缆方式过轨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铜芯电力电缆,电缆截面应等于或大于原导线截面,且管内不得有接头。

第二、电缆过轨应穿管保护,每处穿管采用两根钢管保护管(一根穿缆,一根备用),并在保护管两端、征地界外各设电缆井一处。保护管采用热镀锌直缝钢管,内径应不小于管内电缆外径的1.5倍,路基以下不应设置电缆接头。过轨钢管敷设长度超过40m时,钢管应做防涡流处理(顺钢管开槽)。

第三、路基下钢管埋深距路基底面不得小于1.0m(或按路基专业要求),若需同时穿越排水沟,其埋深不得小于沟底面0.5m;路基外电缆直埋部分其电缆外皮距地面的深度:一般地段不得小于0.7m,耕地不得小于1.0m。城市道路边的电缆径路和敷设方式应符合规划部门要求。电缆从高挡墙上引下及从电杆引下入地(地下0.3m至地上2.0m范围)处应加热镀锌直缝钢管保护。直埋电缆的上、下面应铺垫不少于100mm厚的砂或软土,并加盖混凝土板或砖,覆盖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

六是平行接近高速铁路的电力线路作外移处理,平移的电力线路选择新的路径方案时,应经济合理,尽可能控制电力线路的长度,原则上按原线路标准根据地形地貌采用架空方式进行迁改,无径路条件时可采用电缆方式进行迁改。

七是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交叉跨越不满足跨越高度要求、跨越杆(塔)位于高速铁路征地界内时,原则上采用自立型铁塔升高、外移方式迁改;升高、外移后的电力线路跨越档导线支持方式应采用双挂点、双固定或耐张型方式,跨越档内的导线不允许有接头;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导线对轨顶高度采用标高控制方式;导线最大弧垂按导线温度为70℃计算。导线截面不低于原线路供电能力,并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如果杆塔形式或绝缘子形式不满足相关规范,原则上要加以改造,以满足规范要求。跨越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欧。

三、电力线路迁改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是电力线路在迁改前,应对原线路状况做详细的调查,确定经济、技术合理的迁改方案,并取得产权单位的认可。

二是在实施电力迁改时必须考虑架桥机影响,尽可能一次迁改到位,避免二次迁改。

三是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均应满足现行国家、铁道部及电力行业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和高速铁路技术要求。

四是高速铁路沟槽管线多,在实施电力迁改时一定要根据站前工程的相关要求,密切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配合,避开正式工程的沟槽管线的位置。

五是对站、段、场、所范围内的电力线路作地埋过轨处理时,一般不在站、段、场、所内作地埋过轨处理,尽可能改为绕行。

六是对路内外重要负荷电源线路的迁改应慎重指定迁改方案,并制定应急预案,尽量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和电网安全。

四、电力远动系统的故障判断

在铁路的电力线路发生永久性短路时,我们都可以在沿线的开关检测到有电流的通过,不管是先自投还是先重合,而仅是单一的通过是否有电流经过不能够对故障区进行定位,这是因为在第一次过流速断和重合闸之后,加速跳开期间有一定的延时,也就是说这期间时间的长短是由备用电池所决定的,所以就要保证沿线的各个RTU存在的时间的误差要小于一个定值的前提下通过上报的过电流的报警时间来进行分析,可以对发生故障的区域来进行定位,因为故障点的地方就在电流第一次通过的远端和最末端的相邻的两个开关之间。整个故障判断的方法步骤如下:

(1)故障判断的启动条件是根据配电所的贯通馈出线重合闸这个动作后,所产生的加速跳闸,或者是对末端的备自投的动作的后加速动作。

(2)监控设备先后会得到跳闸动作的数据分别是:备自投后加速跳闸、过流速断跳闸、重合闸后加速跳闸。

(3)根据备自投和重合闸和线路的情况设定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