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文体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2-11-22 05:56:15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第1篇

关键词 法制新闻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16-02

党的十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成为法治媒体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法制媒体从业者遭遇“两张皮”

对法制媒体从业者来说,面临着两道门坎――法律知识和新闻知识。新闻学院培养的具备新闻知识的人才,不懂法律知识;而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不能顺利地用新闻的手法和技能采写新闻;而目前开设法制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制新闻人才,也经常遇到法律和新闻两张皮的现象。

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在新疆法制报社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名法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新疆法制报社见习了6个月,法律知识拿捏得尚可,但新闻稿件写得一塌糊涂,因不能顺利转正,该毕业生最终不得不离开报社。而新疆法制报社有几个做了快十年新闻的记者,经常在稿子中把“”写成“上诉”,把“裁定”写成“判决”,分不清一审和二审等基本程序,基础性法律知识错误经常出现。

法制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专业新闻人还是专业法律人,都会觉得非常尴尬。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缺少新闻表述的基本功,具备新闻知识背景的从业者显然又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其实,好的法制新闻作品,应该是充满浓郁的法律味,又读来有趣生动。

没有接受过法律科班教育的新闻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其实都面对同一个挑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使记者在采访一线缺少准确掌握报道要领的能力,缺少与法律人士对话的能力,也缺少对报道内容的足够判断力。这些记者写出来的法制新闻稿件,有时可能因为侵权或片面,为供职媒体惹来官司。

而法律科班的人,有很多不合新闻规律的习惯,缺乏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勉强上路,也缺少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更具张力新闻点的能力。因为受法律思维的限制,有些记者时间长了又出现学究气,满篇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写出来的文章生硬难懂,俨然一个老学究,他也经常会以法律专家自诩,而所写稿件有时会缺少最根本的新闻要素。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新闻媒体尤其是法制新闻媒体,缺乏法制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种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2要求能采能写并且熟悉法律

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制新闻应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和及时的特点,有别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法制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法治活动进行报道的人,应掌握以法律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表述能力,是一般新闻知识与法律知识相衔接的人才。法制新闻人才首要身份应当是新闻人。只有具备了新闻人的新闻敏感,才能具备对法制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法治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法治进程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只有具备新闻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理论,才能在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客观、理性、平衡地报道法制新闻事实。法制新闻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法律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

显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法制新闻人才的关键,不在于他原来所学专业是什么,而是如何引导他尽快实现法律与新闻知识在自身的兼容并蓄。一方面,必须让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法治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应具备新闻知识、技能和视野,这也正是法制新闻人才的标准。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的记者,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的锤炼,较快弥补法学专业知识和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进而在更深厚的法制新闻报道战场上,赢得更大的业绩。

具体而言,法制新闻人才是培养懂法(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的新闻人,还是懂新闻(熟悉新闻传媒相关实务和功能)的法律人;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新闻采编评等新闻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两手抓”培养法制新闻人才

基于从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法制媒体应有针对性培养出真正的法制新闻人才,既懂法律理论、了解法律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掌握采写技能。

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呢?笔者认为,不能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晰化。法制媒体要面向全社会报道法制新闻,媒体人要注意受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不仅要够吸引受众,还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法制新闻报道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懂。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要避免文学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软化”,避免以文学的思维方式、文学的理念进行培养,认为新闻写作就是文学写作的倾向导致的结果是,培养出的员工根本不懂新闻的写作范式,经常在作品中“我想”“我认为”“我觉得”,甚至用虚构的方式去“创作新闻”。同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要避免“硬化”,所谓“硬化”是指,按照法律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规划,满篇的法理、程序和法条,结果是员工系统掌握了法律知识,却对新闻采访不得要领,写不出通俗的法制新闻作品。

一个好的法制新闻从业者,一定要锻造自己将法律和新闻两种知识、两种思维方式和两种技能融会贯通的本领。

参考文献

[1]张文祥,陈绚.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基于对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与法学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做法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武运波.媒体融合背景下法治报战略管理研究――以新疆法制报为例[D].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新闻文体知识第2篇

(吉林大学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国学教育显现出空前热潮,这是国民素质的显著体现。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国学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其对新闻知识的掌握及理解的重要因素,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有着十分紧密而微妙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关联展开讨论,结合笔者自身观点,深入探究国学教育对新闻知识的重要影响,以及二者应如何进行有效融合。

http://

关键词 国学;教育;新闻;知识;影响

我国的国学教育在历史变革中尘封了近百年,在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后空前火热,许多适龄儿童的家长送孩子参加国学培训班,高校开设国学课程,企业文化植入国学经典,世界范围内的国学讲堂广布,全球刮起了一场国学台风。而国学教育对新闻工作者也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学的研究能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历史新闻案例素材,为今天的新闻知识注入新鲜血液。

一、国学教育的现状

1.国学教育的普及辐射面窄

虽然目前我国社会处在国学热的大环境下,但是因当前教育体系不完善,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让国学教育的普及辐射面较窄。多数学生的国学知识积累都是通过学前参加培训班或进入社会后参与工作来完成的,而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语文教材上的寥寥内容外再无接触,使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国学教育缺项。从整体教育的大环境上看,我国尚处于新课程改革的中期阶段,教育体制中仍不乏应试教育的影子,教育体制导致学校的不重视,教师的不重视,家长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的不重视。学生参与的课外辅导班几乎都是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等科目,国学教育在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显得无足轻重。即使许多学校注重学生国学知识的培养,也是一年举行几次国学讲座,形式化现象严重。

2.人民渴望获取更多的国学知识

早在十年前,新浪网站便做过对国学教育渴求程度的调查,当时的调查显示便有44%的调查对象希望孩子接受国学教育,而在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国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却依然难以满足人民对于国学教育的需求。多数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认为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后学习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与素质修养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我国当前社会,相对开放的环境让西方价值体系得以渗透,西方资本主义利己之风弥漫,腐化着我国青少年的灵魂,自私、拜金、自我的不良风气让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受到影响,让他们将自私当成现实,拜金当成自我价值体现,将自我当成个性展现,由此引发出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此,我国人民逐渐发觉国学教育的重要作用,重振本国文化的诉求呼之欲出,也让更多的人们渴望获取国学知识。

3.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未有效结合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大环境下,高校因处于学生迈出校园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其国学教育氛围也较之小学、中学教育更加浓郁,但是,在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结合探究的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狭义的国学范畴是指对国学经典著作的研究,而国学经典著作多数是对历史优秀事件的记载,一部国学经典著作就好比是古代历史事件报道的集合。历史的演进让古代的新闻报道变成了如今的国学,现今的新闻报道又何尝不是未来的国学呢?从这种思维模式推演下去,便能够深入了解到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如今的高校教育中,新闻相关专业的学习并没有针对国学教育展开,造成了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未能达到有效结合的现象。

二、新闻工作者进行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国学教育与其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及唯物论能够相辅相成,扬长避短,将马克思主义知识用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分析,如此能够深入了解到其中的精髓。在如今我国社会当中快餐文化愈演愈烈的趋势下,许多新闻报道没能深入挖掘新闻内涵,缺乏正确的判断思路,知识的应用肤浅,停留在了事物的表面,显得很空洞。面对当前这种形式,新闻工作者应当如何应对成为了影响新闻事业能否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在社会大环境之下,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对于国学教育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受到愈来愈多的人重视,相应的国学经典学术著作也不断翻版加印,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他们受到国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从日常的新闻当中,媒体传播成为他们获取国学知识的重要介质。现代媒体让信息在社会中飞速运转,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加深自身对国学文化的理解,提升对历史的把握能力,如此一来才能将国学教育与新闻报道有机结合,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国学知识的诉求。如果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应的新闻知识,对新闻报道中的国学教育度不能准确拿捏,导致国学教育变形,新闻知识扭曲,必然会造成媒体传播的失实,长期处在文化快餐的大环境下严重制约了民众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对人们接受国学教育的程度造成影响。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国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抱以开放的态度,正确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外在文化加以融合,既要注重对民族意识的树立,也应适当对外在文化进行适当取舍。经过对国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将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先进思想进行融合,通过这种开放性的态度使本国文化进一步丰富,也同时是开拓新闻工作者视野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工作者对待国学教育应当正确处理好历史变革所带来的文化背景转变问题,传统文化是随着历史的推演所积累的,虽然很大程度上并未因人类社会的发展失去价值,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一些具有历史客观性的国学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并不相符,有碍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新闻工作者应在心里筑起一道符合历史规律的衡量准绳,使传统文化去腐存精,在现代社会发挥出其实用功效。

三、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内在联系

1.国学教育的涵义

国学的涵义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国学意指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及著作集成,如今人们所认知的国学元素基本有孝、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内核思想,以及经、史、子、集等学术著作:在广义上,国学则指五千年中华文化与专著的综合集成,无论是夏商西周还是宋元明清,只要是代表了传统文化精髓的思想与专著,便可称为国学。对于国学教育来说,分为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教育,而其教育内核,则为教育人们的道德操守,促进人们国学知识的获取以及提升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国学教育以道德操守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能够使人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2.国学教育对新闻工作者的意义

因为国学教育的教育内核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根本要求,所以在教育内容中可以融合利用国学教育的这一特点,达到全面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契合点在于对新闻知识充分理解与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新闻工作者道德操守的培养。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要对新闻知识进行准确、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国学思想影响的,而国学是我国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思想结晶,它以博大精深的知识内涵经受了几千年来时代的检验,而新闻正是为历史做准备的。

3.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互补

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有着紧密的契合,它们能够相互补充,国学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研究的精华,而新闻是现生或即将发生事件的报道,一个具有时代性,一个具有时效性。国学教育能够有效补充新闻知识所缺乏的历史积淀,同时,新闻知识因其广泛性也同样涉及对别国新闻知识的把握,这对于国学内容而言是短板。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要对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等新闻知识进行掌握,与此同时还应当及时更新西方新闻业较发达国家的新闻知识,如此一来才能促进新闻行业的良好发展。针对国学教育的局限性,新闻知识因其所具有的广泛性弥补了它的此项不足,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国学的教育体系。

四、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有效融合

国学教育能够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为新闻工作提供资源基础,如果将之与新闻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可以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团队的综合素质。新闻工作者作为唯物主义者,需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辩证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知识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学术的理解应用,能够让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当前,我国社会价值体系受到生活整体节奏加快的影响,使文化快餐现象严重,许多新闻热点的文化内涵解构不足,没有深度。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当以此为戒,重视起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新闻内容的文化内涵与品质。在当前多媒体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国学教育的途径基本上都是在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载体,为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融合及扩大化传播起到了一定助力作用,而国学教育对于新闻知识的重要价值也进一步得以体现。新闻媒体应当进一步加强自身对于国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历史把握能力,如此才能在历史文化的解读上得心应手,经受得住人民群众的考验及时代的历练,同时,经过新闻报道的咀嚼,让民众对于国学教育的接受度及认可度有所提升。

对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来说,二者分别代表了古代与现代的关系,在国学中对时展有利或有弊的信息进行了集中整合,也提供了精神文明与道德规范的标尺,凭借国学教育高度集中的道德准绳及精神内核,能够进一步完善新闻知识中历史厚重感的不足。新闻工作者凭借国学教育所培养的审美能力及历史素材,能够将真正优秀的文化精髓融入新闻报道中,带领人民群众认清事物真相,分辨事物美丑,为新时期的新闻事业提供更为厚重,更具内涵的新闻报道新途径。

新闻文体知识第3篇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基础知识;储备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50-02

同志说:“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新闻工作的职业性质偏重于人文学科,而实际工作面对的却是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面对知识爆炸增长和交叉科学、边缘学科、新学科不断涌现的社会大背景,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了必备的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得拥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使基础知识储备涵盖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和领域。否则,难免会因知识短缺而造成视野狭窄、目光短浅,而给新闻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哪些基础知识储备呢?

1 熟悉人文学科,了解自然学科

新闻工作的人文学科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非常熟悉人文学科知识,把它作为自己基础知识储备的根本,并在新闻工作中信手拈来、熟练运用。人文学科类别多达几十种,要全面精通它们不现实,但尽量多地涉猎它们是做得到的。作为构成一个社会现实大框架的元素并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及进程的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重点掌握的,比如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伦理、哲学、艺术、民族等等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只有对自己这些重点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新闻工作者才能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本质,把握时展的脉搏。新闻工作者只有重点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对于一般的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掌握,比如语言、文字、文学、宗教、风俗等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往往都影响着新闻工作的质量。例如,现在诸多媒体把“空穴来风”理解为无根据的谣言,在“唯一”的后面再加上“一个”,把“始作俑者”、“倾巢出动”、“守株待兔”、“梦想”等当作褒义词等等,就是语言基本功欠缺所致;有的媒体把佛教禅宗“直指心性、明心见佛”的“禅”与道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道”混为一谈,就是缺乏相应的宗教常识的表现。别说是一般媒体,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也经常犯类似低级的错误,让受众大跌眼镜。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使自己拥有足够的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

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作补充。自然学科的类别也有几十种,如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信、食品、能源、交通、航天、医学、环保等等。当今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对新闻工作的影响也不断加大。新闻工作者大都是人文学科专业出身,自然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是一条短腿,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例如,当今许多媒体经常使用“温水煮青蛙”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象,让受众信以为真,却不知“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典型伪科学命题。这是因对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认知错误,而给受众带来的宣传误导。又如,1961年的一天,《安徽日报》一实习记者到安徽医学院采访一位老教授――国内细胞学研究权威,因缺乏细胞学知识而被“驱逐”。但他离开后即全面搜集该教授和国外的细胞学研究资料,连夜写出3000余字的专访稿,于次日送老教授审读。老教授审读后握住他的手连声说:“你前途无量!”这实习记者就是后来《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编、《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兼华东分社社长周瑞金!由此可见,缺乏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会影响新闻工作的正常开展,熟悉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对新闻工作的作用有多大。

2 熟悉当代知识,了解古代知识

“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好,“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也好,“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和“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也好,不论新闻的定义怎么变化,但它反映作者和媒体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这一特点是不会变化的。基于此,新闻工作者应当立足于“当代”,尽量丰富自己“当代”的人文、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使之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中占主导地位。不仅要对当代已有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还要认真学习和汲取当代新出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必要时,甚至需要对某些未知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探究,以适应特定新闻报道的需求。从大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如对当代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道德体系缺乏认识,对当代政府的政策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那其新闻工作是难以顺应时代潮流、维护并推动当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例如,要是新闻工作者不了解当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相关内容,无法用当今的社会道德标准去评判是非,而以“忠、孝、节、义”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来评判是非,岂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又如何教育现代的民众!从小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如缺乏当代相关知识,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会影响新闻工作自身的发展。例如,目前一些媒体上出现的现代汉语中夹杂“之、乎、者、也……”等的文白混用现象,以及中文外文夹杂的“洋泾浜”现象,原因就是无法很好驾驭当代的语言文字,或是对语言文字缺乏应有的审慎态度。

立足“当代”,并非完全抛弃历史。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给后人提供了很大的学习借鉴空间,使得各个时代历史变得连贯。只掌握当代的知识而不了解近代、古代的知识,对于当代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不够的。当代的知识它构成了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的主干,而近代和古代的相关知识则是新闻工作者基础知识储备库的补充,两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缺乏近代、古代的相关知识,同样会使新闻工作受影响。例如,一些媒体把郜子的“食色,性也”当作同时代孔子的观点,把因让秦始皇泰山避雨而受封的“五大夫”(秦第九等爵位)松当作五棵被封“大夫”的松树,把关羽“汉寿(地名,现四川广元)亭候(爵位)”当作“汉朝或蜀汉的寿亭候”……都是因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所致。又如,对于地震预测这一当今世界性难题,曾有媒体说“东汉张衡地动仪就能准确预测地震了,现在的技术到哪去了?”这是对地动仪功能认知不清的表现。认真学习并善加利用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3 熟悉当地域情,了解异地域情

所谓“当地”,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某一新闻事件发生的区域范围,简言之就是新闻事件的具体发生地。而“异地”则是相对“当地”而言的,它指新闻事件具体发生地之外的区域。如新闻事件发生在某村庄,这村庄就是“当地”,其余区域则为“异地”;新闻事件发生在某乡镇,这乡镇就是“当地”,其余区域则为“异地”……

任何一起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孤立而突然形成的,促使它发生的除了使之酝酿、形成并主导它发展方向的内部因素,同时还有许多对它的发生起着催化和推动作用的外部因素。这个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由新闻事件具体发生地的域情所构成的。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面对一起新闻事件,他绝不应仅仅把“当地”当作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要素来处理,而应对这个“当地”的域情即新闻事件发生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伦理、自然等各方面的概况都有所了解,否则是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属性和特点的。例如,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事件,高明的媒体在当时对之的宣传就不只局限于该事件的本身,而是同时分析并挖掘事件发生的根源,使新闻宣传更为丰满。如新闻工作者对小岗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演革、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愿望以及当时凤阳县主要领导的暗中支持等情况不了解,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的。有时,如不熟悉当地的具体情况即开展新闻宣传,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又如,新闻工作者要是不了解穆斯林的和生活习俗,就向他们倡导道教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思想以及宣传养猪致富等,那结果会怎么样?

了解“异地”的“域情”,并非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地以外区域的无关情况,而是要了解“异地”与“当地”新闻事件的发生有着某种联系的一些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区域内发生了某起典型的新闻事件,那新闻工作者在抓住典型新闻事件及“当地”域情外,还应适当了解该事件发生的根源是否完全出自当地,有无受到异地某些因素的影响?它发生后是否波及到与之相邻或相近的一些区域?如有波及,那波及的程度又如何?……如果新闻工作者对“异地”的此类情况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那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反映就会更全面、更准确。立足“当地”,抓住新闻事件现象及本质,适当地了解“异地”的概况,概括两地自然社会属性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对之进行合理取舍以作新闻报道的补充材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更高使命,也对新闻工作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立足人文学科而兼顾自然学科,重点把握当代知识而合理掌握古代、近代等历代知识,熟悉新闻事件发生地的“当地域情”而适当了解与之有联系的“异地域情”,不断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为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2004年3月29日《浙江日报》).

新闻文体知识第4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成为法治媒体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法制媒体从业者遭遇“两张皮”

对法制媒体从业者来说,面临着两道门坎――法律知识和新闻知识。新闻学院培养的具备新闻知识的人才,不懂法律知识;而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不能顺利地用新闻的手法和技能采写新闻;而目前开设法制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制新闻人才,也经常遇到法律和新闻两张皮的现象。

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在新疆法制报社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名法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新疆法制报社见习了6个月,法律知识拿捏得尚可,但新闻稿件写得一塌糊涂,因不能顺利转正,该毕业生最终不得不离开报社。而新疆法制报社有几个做了快十年新闻的记者,经常在稿子中把“起诉”写成“上诉”,把“裁定”写成“判决”,分不清一审和二审等基本程序,基础性法律知识错误经常出现。

法制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专业新闻人还是专业法律人,都会觉得非常尴尬。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缺少新闻表述的基本功,具备新闻知识背景的从业者显然又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其实,好的法制新闻作品,应该是充满浓郁的法律味,又读来有趣生动。

没有接受过法律科班教育的新闻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其实都面对同一个挑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使记者在采访一线缺少准确掌握报道要领的能力,缺少与法律人士对话的能力,也缺少对报道内容的足够判断力。这些记者写出来的法制新闻稿件,有时可能因为侵权或片面,为供职媒体惹来官司。

而法律科班的人,有很多不合新闻规律的习惯,缺乏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勉强上路,也缺少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更具张力新闻点的能力。因为受法律思维的限制,有些记者时间长了又出现学究气,满篇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写出来的文章生硬难懂,俨然一个老学究,他也经常会以法律专家自诩,而所写稿件有时会缺少最根本的新闻要素。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新闻媒体尤其是法制新闻媒体,缺乏法制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种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2要求能采能写并且熟悉法律

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制新闻应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和及时的特点,有别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法制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法治活动进行报道的人,应掌握以法律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表述能力,是一般新闻知识与法律知识相衔接的人才。法制新闻人才首要身份应当是新闻人。只有具备了新闻人的新闻敏感,才能具备对法制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法治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法治进程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只有具备新闻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理论,才能在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客观、理性、平衡地报道法制新闻事实。法制新闻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法律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

显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法制新闻人才的关键,不在于他原来所学专业是什么,而是如何引导他尽快实现法律与新闻知识在自身的兼容并蓄。一方面,必须让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法治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应具备新闻知识、技能和视野,这也正是法制新闻人才的标准。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的记者,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的锤炼,较快弥补法学专业知识和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进而在更深厚的法制新闻报道战场上,赢得更大的业绩。

具体而言,法制新闻人才是培养懂法(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的新闻人,还是懂新闻(熟悉新闻传媒相关实务和功能)的法律人;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新闻采编评等新闻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两手抓”培养法制新闻人才

基于从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法制媒体应有针对性培养出真正的法制新闻人才,既懂法律理论、了解法律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掌握采写技能。

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呢?笔者认为,不能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晰化。法制媒体要面向全社会报道法制新闻,媒体人要注意受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不仅要够吸引受众,还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法制新闻报道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懂。

新闻文体知识第5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成为法治媒体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法制媒体从业者遭遇“两张皮”

对法制媒体从业者来说,面临着两道门坎――法律知识和新闻知识。新闻学院培养的具备新闻知识的人才,不懂法律知识;而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不能顺利地用新闻的手法和技能采写新闻;而目前开设法制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制新闻人才,也经常遇到法律和新闻两张皮的现象。

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在新疆法制报社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名法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新疆法制报社见习了6个月,法律知识拿捏得尚可,但新闻稿件写得一塌糊涂,因不能顺利转正,该毕业生最终不得不离开报社。而新疆法制报社有几个做了快十年新闻的记者,经常在稿子中把“起诉”写成“上诉”,把“裁定”写成“判决”,分不清一审和二审等基本程序,基础性法律知识错误经常出现。

法制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专业新闻人还是专业法律人,都会觉得非常尴尬。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缺少新闻表述的基本功,具备新闻知识背景的从业者显然又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其实,好的法制新闻作品,应该是充满浓郁的法律味,又读来有趣生动。

没有接受过法律科班教育的新闻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其实都面对同一个挑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使记者在采访一线缺少准确掌握报道要领的能力,缺少与法律人士对话的能力,也缺少对报道内容的足够判断力。这些记者写出来的法制新闻稿件,有时可能因为侵权或片面,为供职媒体惹来官司。

而法律科班的人,有很多不合新闻规律的习惯,缺乏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勉强上路,也缺少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更具张力新闻点的能力。因为受法律思维的限制,有些记者时间长了又出现学究气,满篇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写出来的文章生硬难懂,俨然一个老学究,他也经常会以法律专家自诩,而所写稿件有时会缺少最根本的新闻要素。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新闻媒体尤其是法制新闻媒体,缺乏法制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种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2要求能采能写并且熟悉法律

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制新闻应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和及时的特点,有别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法制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法治活动进行报道的人,应掌握以法律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表述能力,是一般新闻知识与法律知识相衔接的人才。法制新闻人才首要身份应当是新闻人。只有具备了新闻人的新闻敏感,才能具备对法制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法治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法治进程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只有具备新闻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理论,才能在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客观、理性、平衡地报道法制新闻事实。法制新闻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法律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

显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法制新闻人才的关键,不在于他原来所学专业是什么,而是如何引导他尽快实现法律与新闻知识在自身的兼容并蓄。一方面,必须让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法治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应具备新闻知识、技能和视野,这也正是法制新闻人才的标准。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的记者,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的锤炼,较快弥补法学专业知识和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进而在更深厚的法制新闻报道战场上,赢得更大的业绩。

具体而言,法制新闻人才是培养懂法(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的新闻人,还是懂新闻(熟悉新闻传媒相关实务和功能)的法律人;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新闻采编评等新闻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两手抓”培养法制新闻人才

基于从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法制媒体应有针对性培养出真正的法制新闻人才,既懂法律理论、了解法律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掌握采写技能。

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呢?笔者认为,不能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晰化。法制媒体要面向全社会报道法制新闻,媒体人要注意受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不仅要够吸引受众,还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法制新闻报道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懂。

新闻文体知识第6篇

这是一个貌似很好回答的问题:记者是做文字工作的,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学历,人们在描述记者的职业特征、操守和使命时,也总会冠以诸如“社会良心”、“独立性”、“仗义执言”、“客观公正”这样的字眼,因而很容易作出判断――记者是当然的知识分子。此外,近年来,学界对“媒介知识分子”、“媒介场域中公共知识分子现象”的研究如火如荼,以至于有人把“媒介知识分子”等同于新闻记者。本文在借鉴经典知识分子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闻记者的职业特征,分析记者作为一个职业群体难以列入知识分子行列的原因,并提出记者学习和构建知识分子品格的特殊意义与要求。

一、知识分子的内涵及其品格特质

在我国,“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一个运用很广泛的俗语,在惯常的语境下,人们往往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统称为知识分子。在现代西方语境中,“知识分子”一词最早为19世纪俄国、波兰以及后来的法国思想家提出和使用,他们把“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悬置于对其所属社会秩序批判的立场上加以界定”,认为知识分子是“社会良知与道义的人格化体现”①。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超越职业、专业界限和个人利益格局,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以理性代言人的角色批判社会,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②

关于“知识分子”的这个学理概念,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被中国知识界所接受和传播,但由于经历了“”劫难,这一概念很少再被人提及。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思想界、知识界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概念又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人文精神论争,参加者主要为以文史哲为业的人文学者、部分中青年经济学者、著名作家和一些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当时国内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业界和理论界并未直接参与这场论争,但关于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问题,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闻学研究的热点,尤以人文电视纪录片研究、新闻传播中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相关研究为代表。笔者认为,这是“人文精神大讨论”对新闻界的直接影响之一,这个影响促动了新闻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以人为本回归媒介和受众本位的新闻观的提出和研究。

衡量知识分子的标尺不是一个人(群体)的文化水平、职业、身份,而是其思想和行为的品格特质,学者余英时介绍了国外研究者所举的近代我国知识阶层的特征:“一、深切地关怀一切有关公共利益之事;二、对于国家及一切公益之事,都视之为他们个人的责任;三、倾向于把政治、社会问题视为道德问题;四、有一种义务感,要不顾一切代价追求终极的逻辑结论;五、深信事物不合理,须努力加以改正。”③学者水秉和列举了知识分子的特性,即“受过教育后气质发生变化,从而在思想与行为上带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人;以追求知识为目的,而不是以其为手段的人;能够综合各种思想,超越自己的阶级背景,并且以了解整个社会,解决社会上的问题为职责的人;超越世俗的顾虑,在象征世界中为各种重大问题寻求解答的人;以理念世界来批判现实世界的人”④。概括地讲,知识分子的品格特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公众利益深切的关怀,为坚守公共良知、社会正义而大声疾呼;二是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以思考人类终极价值问题为天职;三是经常性地反思和批判现实世界,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具有超然的独立精神。

二、新闻记者难以列入知识分子行列

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而非个人,按照知识分子的内涵界定,新闻记者难以被列入知识分子的行列。原因有三:

首先,由于新闻媒体天然的阶级属性和宣传功能,新闻记者不可能具有超然的独立性

尽管西方新闻界始终标榜其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但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新闻媒体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宣传其思想文化主张的重要工具之一,这是因为“新闻媒体的生产是信息生产,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是信息生产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信息生产属于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一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社会上的各种利益集团和组织都会把新闻媒体作为行驶社会影响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⑤。不仅西方新闻史的政党报纸时代与中国近代新闻史的维新派、革命派办报活动可以佐证这个论断,今天的西方媒体宣传中国、带着“有色眼镜”报道“拉萨3?1”和“乌鲁木齐7?5事件”都可以说明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新闻记者群体不可能是超然独立的,这是新闻记者难以被列入知识分子行列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新闻记者的职业写作是组织化的写作,而不是私人写作

新闻传播是以媒介组织为单位进行的传播,每条新闻作品中标注的“本报讯”、“本台消息”、“本报(台)记者”是在告知受众,这条新闻经过了该媒体层层把关人的处理,文责不仅属于记者本人,更属于刊播媒体。因此,新闻记者在工作中的写作必须要考虑到媒体的编辑方针、工作惯例、受众定位等要求,不能也不可能以私人的身份,完全按照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认知进行新闻报道。而常态下的知识分子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写作并“大声疾呼”的,他们写作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能够思考、能够选择、能够判断的个人,以个体性自我为思考和表达的出发点,他只需坚持这个立场:说出我自己”,“他所说的一切就是他的所思所感,个人文化生命体验和感悟就是他说话的依据”,“而这一切的真实性,均来源于他作为个体性个人的存在,来源于他作为一种有限生命在内心所感受到的生命恐惧、愤怒与虚无,以及他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具有的良知、理解及使命感”。⑥

再次,新闻记者不能像一般知识分子那样具有精英化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尽管知识分子群体也强调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要“脚踏大地”,强调贴近普通民众和知识与思想的普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往往是精英化、学院派的,一般局限于一定的“圈子”内,普通民众,特别是没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难以接触和理解。新闻传播是典型的大众传播,面对大量而复杂的受众,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力求通俗、喜闻乐见、大众化,因而新闻记者的思考与表达方式与知识分子有明显的差异。此外,新闻传播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追求,新闻记者典型的工作状态是时刻处在应对多变的社会事件中,是在快节奏的状态下进行思考和表达。而一般知识分子的工作场所多是书斋,是静谧而安定的,这又使得新闻记者的写作难以像知识分子那样引经据典、缜密思考、完美论证、反复修改。当然,这是新闻传播的大众化传播特性所决定的,二者之间并无“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区分。

三、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知识分子的品格

新闻媒体是现代社会先进思想与文化的引领者和公众议程的设置者,新闻记者的素养和品格直接决定着“引领”的方向和“设置”的走向,而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守望者。虽然新闻记者难以列入知识分子行列,但他们仍然可以并且应该具有知识分子的品格。

第一,对知识分子品格的了解与认同,有助于深化新闻记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认识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记者应秉承的新闻职业精神和规范,它包括一套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以及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理念和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众传媒商业意识膨胀,公共意识淡化,商品化所带来的传媒业种种弊端日益显露,“重新审视传媒业的公共性成为传媒界反思的理论支点,从公共性出发,自然提出了传媒业及其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也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⑦。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本世纪初中国新闻界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新闻专业主义在传播范式革新上的表现是强调客观性原则,其内化是强调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良知。

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是什么?是对公众利益深切的关怀,为坚守公共良知、社会正义而大声疾呼。在此方面,记者与知识分子是同一的。哲学家萨特曾说:“一位原子能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物理时不是个知识分子,但是,当他在反对核武器的抗议信上签名时就是个知识分子。他说出了我们不甚了解的事情,知识分子就是那些运用专业知识,运用接触专门知识的优势以及使用符号的能力来为更为广泛的公众谋利益的人。”⑧“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记者脚踏大地,将新闻的触角深入普通民众,将世间的阴暗暴露于阳光之下,将最无力的人群的呼声放置于公众议程,这就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是记者与知识分子品格的重合。

第二,新闻记者不能满足于做“知道分子”,还要做“思想家”

“知道分子”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特定术语,指的是一些人拥有各种知识,但对每一样都不是非常精通,只是泛泛而知一些关于某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在精英知识分子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是肤浅的、平面化的“快餐”,因而新闻记者多是“知道分子”。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记者作“知道分子”无可厚非。新闻传播题材和对象的无指向、无边界性,要求记者广泛涉猎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新闻传播的大众化取向也要求记者要把所有“识字的人”和“不识字的人”都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又不能满足于做“知道分子”,还要做“思想家”。约瑟夫?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t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思想家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从平常中发现深刻,见常人所不能见,引领社会前进。新闻工作者既然是“船头的t望者”,就理所当然要努力像思想家那样,能够对某些社会问题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并有敢于提出自己观点的勇气,力求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知识分子以思考人类终极价值问题为天职,经常性地反思和批判现实世界,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罗丹为知识分子雕刻的经典塑像《思想者》中的人物,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优秀的新闻记者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建构科学与人文的新闻观,是新闻记者培养知识分子品格的落脚点

新闻观是内化在新闻记者观念体系中的指导记者从事新闻传播实践的一系列原则、行为准则和操作范式。由于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不可能摆脱宣传功能,古今中外的新闻记者都难以成为超然独立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可以通过建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新闻观,来培育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

科学主义的新闻观就是要坚持真理、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辩证思考、科学判断,努力逼近事实的真相,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应当指出,新闻传播是主观实践于客观的活动,完全的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法。新闻记者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履薄冰的探索精神去追求,向这个理想的目标接近。人文主义的新闻观,要求记者要以人为本,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拥有受众观念。记者还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经常深入社会,广泛地接触“引车卖浆”之人,把反映社会底层的民众疾苦与呼声作为评判自己记者职业生涯意义与价值的标尺。■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

注释:

①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第2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刘亚敏:《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3页注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转引自刘亚敏:《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15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9年版

⑥王世诚:《人文知识分子如何说话,该说什么话》,《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5期

新闻文体知识第7篇

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哪些基础知识储备呢?

1 熟悉人文学科,了解自然学科

新闻工作的人文学科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非常熟悉人文学科知识,把它作为自己基础知识储备的根本,并在新闻工作中信手拈来、熟练运用。人文学科类别多达几十种,要全面精通它们不现实,但尽量多地涉猎它们是做得到的。作为构成一个社会现实大框架的元素并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及进程的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重点掌握的,比如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伦理、哲学、艺术、民族等等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只有对自己这些重点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新闻工作者才能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本质,把握时展的脉搏。新闻工作者只有重点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对于一般的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掌握,比如语言、文字、文学、宗教、风俗等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往往都影响着新闻工作的质量。例如,现在诸多媒体把“空穴来风”理解为无根据的谣言,在“唯一”的后面再加上“一个”,把“始作俑者”、“倾巢出动”、“守株待兔”、“梦想”等当作褒义词等等,就是语言基本功欠缺所致;有的媒体把佛教禅宗“直指心性、明心见佛”的“禅”与道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道”混为一谈,就是缺乏相应的宗教常识的表现。别说是一般媒体,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也经常犯类似低级的错误,让受众大跌眼镜。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使自己拥有足够的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

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作补充。自然学科的类别也有几十种,如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信、食品、能源、交通、航天、医学、环保等等。当今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对新闻工作的影响也不断加大。新闻工作者大都是人文学科专业出身,自然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是一条短腿,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例如,当今许多媒体经常使用“温水煮青蛙”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象,让受众信以为真,却不知“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典型伪科学命题。这是因对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认知错误,而给受众带来的宣传误导。又如,1961年的一天,《安徽日报》一实习记者到安徽医学院采访一位老教授——国内细胞学研究权威,因缺乏细胞学知识而被“驱逐”。但他离开后即全面搜集该教授和国外的细胞学研究资料,连夜写出3000余字的专访稿,于次日送老教授审读。老教授审读后握住他的手连声说:“你前途无量!”这实习记者就是后来《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编、《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兼华东分社社长周瑞金!由此可见,缺乏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会影响新闻工作的正常开展,熟悉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对新闻工作的作用有多大。

2 熟悉当代知识,了解古代知识

“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好,“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也好,“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和“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也好,不论新闻的定义怎么变化,但它反映作者和媒体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这一特点是不会变化的。基于此,新闻工作者应当立足于“当代”,尽量丰富自己“当代”的人文、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使之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中占主导地位。不仅要对当代已有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还要认真学习和汲取当代新出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必要时,甚至需要对某些未知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探究,以适应特定新闻报道的需求。从大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如对当代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道德体系缺乏认识,对当代政府的政策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那其新闻工作是难以顺应时代潮流、维护并推动当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例如,要是新闻工作者不了解当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相关内容,无法用当今的社会道德标准去评判是非,而以“忠、孝、节、义”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来评判是非,岂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又如何教育现代的民众!从小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如缺乏当代相关知识,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会影响新闻工作自身的发展。例如,目前一些媒体上出现的现代汉语中夹杂“之、乎、者、也……”等的文白混用现象,以及中文外文夹杂的“洋泾浜”现象,原因就是无法很好驾驭当代的语言文字,或是对语言文字缺乏应有的审慎态度。

立足“当代”,并非完全抛弃历史。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给后人提供了很大的学习借鉴空间,使得各个时代历史变得连贯。只掌握当代的知识而不了解近代、古代的知识,对于当代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不够的。当代的知识它构成了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的主干,而近代和古代的相关知识则是新闻工作者基础知识储备库的补充,两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缺乏近代、古代的相关知识,同样会使新闻工作受影响。例如,一些媒体把郜子的“食色,性也”当作同时代孔子的观点,把因让秦始皇泰山避雨而受封的“五大夫”( 秦第九等爵位)松 当作五棵被封“大夫”的松树,把关羽“汉寿(地名,现四川广元)亭候(爵位)”当作“汉朝或蜀汉的寿亭候”……都是因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所致。又如,对于地震预测这一当今世界性难题,曾有媒体说“东汉张衡地动仪就能准确预测地震了,现在的技术到哪去了?”这是对地动仪功能认知不清的表现。认真学习并善加利用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3 熟悉当地域情,了解异地域情

所谓“当地”,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某一新闻事件发生的区域范围,简言之就是新闻事件的具体发生地。而“异地”则是相对“当地”而言的,它指新闻事件具体发生地之外的区域。如新闻事件发生在某村庄,这村庄就是“当地”,其余区域则为“异地”;新闻事件发生在某乡镇,这乡镇就是“当地”,其余区域则为“异地”……

任何一起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孤立而突然形成的,促使它发生的除了使之酝酿、形成并主导它发展方向的内部因素,同时还有许多对它的发生起着催化和推动作用的外部因素。这个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由新闻事件具体发生地的域情所构成的。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面对一起新闻事件,他绝不应仅仅把“当地”当作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要素来处理,而应对这个“当地”的域情即新闻事件发生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伦理、自然等各方面的概况都有所了解,否则是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属性和特点的。例如,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事件,高明的媒体在当时对之的宣传就不只局限于该事件的本身,而是同时分析并挖掘事件发生的根源,使新闻宣传更为丰满。如新闻工作者对小岗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演革、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愿望以及当时凤阳县主要领导的暗中支持等情况不了解,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的。有时,如不熟悉当地的具体情况即开展新闻宣传,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又如,新闻工作者要是不了解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就向他们倡导道教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思想以及宣传养猪致富等,那结果会怎么样?

了解“异地”的“域情”,并非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地以外区域的无关情况,而是要了解“异地”与“当地”新闻事件的发生有着某种联系的一些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区域内发生了某起典型的新闻事件,那新闻工作者在抓住典型新闻事件及“当地”域情外,还应适当了解该事件发生的根源是否完全出自当地,有无受到异地某些因素的影响?它发生后是否波及到与之相邻或相近的一些区域?如有波及,那波及的程度又如何?……如果新闻工作者对“异地”的此类情况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那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反映就会更全面、更准确。立足“当地”,抓住新闻事件现象及本质,适当地了解“异地”的概况,概括两地自然社会属性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对之进行合理取舍以作新闻报道的补充材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更高使命,也对新闻工作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立足人文学科而兼顾自然学科,重点把握当代知识而合理掌握古代、近代等历代知识,熟悉新闻事件发生地的“当地域情”而适当了解与之有联系的“异地域情”,不断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为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