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10-22 23:30:15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手段;教学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时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实现“任务驱动确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

一、教案、讲稿和教材

[JP+1]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处理好平衡与非平衡、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应用三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案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实施方案,是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讲稿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它侧重于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是教案与讲稿的直接依托。所以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我们使用校企合作的自编教材,注重物理化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强调讲稿、教案、教材的相互配套,同时建立了规范化的试题库,从而使得这一整套的物理化学教材和教学资料为学生更深入、更丰富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化学知识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完善了物理化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二、多媒体课堂

为了实现可视化教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结合教案、讲稿和教材,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将物理化学改造成基础理论与企业实操紧密结合的新课程,使物理化学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

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科研素养、技能和水平。物理化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实训完成。目前,物理化学实训课程建设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进入了新的教学境界。

同时,为了提升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学习,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通信W络的发展,适应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以及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物理化学课必须建设网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网络资源建设包括网络ppt、网络视频、网络动画、师生网上互动、网络趣味实验等。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化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巩固和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可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LL]

四、教学考核

[TP闫碧莹tif,BP]

教学考核评价

物理化学课的教学考核采取期末成绩、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虑给出(如图1)。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期中期末成绩占50%,实训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为10%。教学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训成绩×40%+期末成绩×50%=100分。期末成绩以考试答卷的形式体现,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平时成绩通过出勤、迟到、旷课、请假、课堂表现和学生素质等方面给出。实训成绩通过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来评价。由于实训成绩部分是在学生每次的实训操作过程中现场给出的,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合理性,课程组教师要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训出勤、实训操作、数据分析和实训报告书写等,每次实训都会给出详尽的成绩评价。

参考文献: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实训中心建设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来,我国明确了物流是各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振兴物流产业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物流产业链作为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物流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操作能力,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中职教学必须紧跟社会需求,通过场景模拟和动手操作来强化学生对关键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而物流实训中心作为专业教学平台,如何有效搭建,决定着物流人才的素质水平。我校从2009年底开始规划建设物流实训场,至今已投资200多万建成物流综合实训中心,配有物流沙盘模型、仓储实训区、生产物流实训区、销售物流实训区、RFID实训区、电子标签拣货实训区、物流软件实训区、多媒体教学区和室外叉车训练场,实训区域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

一、建设物流实训中心的指导思想

以《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参考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地区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突出“做中学、学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按照培养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创设与企业相近的情境,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物流实训中心建设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在进行设备配置时要系统考虑整个物流链的流程,在设备型号、数量、控制等方面合理配置,消除“瓶颈”。我校的物流实训中心基于对供应链各节点模拟,如货物供应商、仓储与配送中心、超市(物流)总部、连锁经营超市、零售门店、国际货代与国际物流等,从而实现从零售门店向超市(物流)总部发出采购信息,超市(物流)总部进行信息汇总,由总部的业务部门向供应商采购,并由总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向供应商结算,供应商向总部的仓储中心供货,最终由仓储配送中心负责入库及自动分拣出库、配送并运输到各超市门店等终端,模拟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在这一模拟的供应链上,配备一系列现代物流设施,如设置供应商、批发配销公司、物流总部、仓储配送中心及连锁零售门店(现代与传统超市)、国际货代与国际物流等岗位,配备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生产装配流水线、各类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托盘与叉车、条码系统、RFID系统、包装环节、物流沙盘等,它们各自独立,又互为联系,既能实现学生分岗位训练的需求,又能从系统的角度掌握供应链管理流程。这充分体现了传统的物流运行过程通过信息化实现现代化管理和作业自动化这一现代物流的时代特征,在学校实验室内营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实验教学环境。

(二)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是指在总体设计、关键技术、作业手段等方面要着眼于物流发展的前沿,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对于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等,要求充分考虑时代的发展,选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开发软件,并具有升级、换代的功能。结合广东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技术要求,我校选择了与在物流企业经营、物流咨询、物流教学等方面工作均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配置了实时供应链管理平台、仓储管理系统教学软件(WMS)、物流单证制作系统、国际货代报关与国际贸易结算管理信息系统、分销连锁软件等。另外考虑到RFID技术将广泛应用到物联网的建设中,我们还建立了一个RFID实训区。

(三)配套性原则。

配套性原则是指在设备选型及设备各部件的型号、生产厂家的选择上必须统筹考虑,以确保相互匹配,工作可靠,避免因选型不当造成设备故障率升高或工作过程无法对接的现象发生。如何保障前后配套,这是我们在整个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为资金不足,整个中心的建立需要分期规划,每一期都需要进行政府招标,结果每一期都由不同的公司中了标,打乱了我们原先的规划,一部分链接软件需要重复配置,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是必须要提醒各位同行注意的,必须要选好合作公司,并保证整个实训中心的核心建设是由一个公司来完成。

(四)实用性原则。

在总体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方向课程开设,满足课程实训的需要。实训区的建立,必须要在课程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投入,我们首先搞好物流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规划,以省物流技能竞赛项目为突破口。目前,物流专业的专项实训有进出库作业(现代物流中心作业)、物流单证制作、叉车技能项目、销售实训、仓储实训、打包与封装实训、物流设备应用实训等。

(五)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作业需求的前提下,以实现系统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优先选择同类型中最适合的产品。很多学校的物流实训中心,动辄投入上千万,对于我们这些资金不足的学校来说,经济适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有限建设资金,开发出尽量多的贴近企业需求实际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尽量多地得到动手的机会是我们要花心思考虑的。如在建立仓储区时,要不要投入大笔资金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我们进行了企业调研,发现在我们周边的一些物流企业,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的很少,仓库作业靠的还是人驾驶叉车上下货,所以我们放弃了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转而加大叉车技能的培训,节约了大笔资金。

三、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一)成为学生实训、师资培训的中心。

围绕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采用一体化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满足校内学生实践教学,承担教师技能培训。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师生在学习中学会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学习。

(二)成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中心。

实训中心要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岗前、再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承担中级工和高级工鉴定任务,成为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我校现已成为新会地区叉车技能资格证的考点,并作为仓管员、收银员、跟单员等项目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点。

(三)成为学校和企业共享的资源中心。

实训中心的建设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主动加入企业生产活动,实现产教结合。

(四)构建绿色节能环保实训中心。

在实训过程中渗透环保理念,以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减少资源浪费,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培养资源循环利用的思维,减少成本支出。

四、物流专业课程实训规划

实训中心的建成,将有助于我校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更好地规划实施校内的专业课程实训,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方式为:认识实习+课程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其中,第一学年完成物流设备认识实训、物流运作流程认识实训等认识性物流实训课程,包括企业参观、社会调研和专题讲座。第二学年完成模块化仿真教学,按整体化的课程设计与一体化教学的实训要求,分成仓储作业、运输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打包与加工、国际物流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等6个主要模块进行仿真式的实训。第三学年按企业要求完成学生特种车辆驾驶、物流综合实训等上岗前培训,综合实训按照专业岗位的综合能力确定实训项目和内容,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五、实训中心整体规划

1. 综合实训区。设置物流综合实训区一个,完成专业实践课校内集中实习。

2. 教学实训区。按模块化课程配置物流沙盘模型、仓储实训区、生产物流实训区、销售物流实训区、RFID实训区、电子标签拣货实训区、物流软件实训区、多媒体教学区和室外叉车训练场。

3. 教学实验室。ERP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设有8组沙盘桌及配套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实现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的实验课程,能实现ERP沙盘模拟训练、财务管理专业沙盘模拟训练、人力资源专业沙盘模拟训练、营销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物流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等多专业实验。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3篇

就人才類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1],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二是物流运营管理人员,三是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者[2]。而其中一线操作人员和物流运营管理人员需求最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物流运营管理人员显然是最核心的培养目标。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效果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过多,技能实训较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共计108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科目,其中理论课时68个,实训课时40个。教材选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及配送作业等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课程要求,所有的实训应该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操作、实训软件上机操作等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师实训技能不足以及学校实训设备短缺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实训内容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实训的项目也都更改为库区规划,仓库相关作业的合同拟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现场技能培训力度不高。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物流实训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核心课程,需要同学对库区的所有岗位都具有较深刻的认知。由于实训教材要求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对物流相关实训自编教材也未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大纲流于形式,因此,实训课程一直是很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1.3课程实训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本课程的实训安排主要是采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操作,而对企业的实际要求接触不深,特别是企业物流操作的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训的内容更单一和教条化、理想化,当学生面对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对物流技能的应用缺乏应变能力。

2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工学结合模式如图1所示:

2.1实训以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参考对象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课时108课时,理论总课时为36课时,实训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可开设8课时用于校企合作单位参观,40课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24课时进行综合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均以参观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到企业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和教学大纲。

2.2细化考核指标,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教学过程融入企业案例,制定以操作技能加流程管理为核心考核内容,例如易碎产品应该如何出入库及储位选择,重货和泡货应该如何摆放,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应如何设置和优化。需要通过小组操作实训,根据操作时间、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和流程合理性进行量化考核,并提交管理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3以企业招聘和物流技能竞赛选拔为激励机制。该课程的实训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将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以及企业优先录用的机会;其次,将其作为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的选拨来源,年级实训成绩在前6名的团队,才有资格进行第二轮的竞赛选拔,最后在该6组团队进行二次培训,择优选拔。

3总结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该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紧密协作,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J].机械职业教育,2001(2):3-5.

[2]何亿.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5(4):150-153.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生产实训;拟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4-0034-03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作为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与其他课程一同培养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在高职生物制药技术岗位群调查中,此课程面向的是药物质量控制岗位,此岗位人才在实际企业生产中担任着完成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生产的中间体质量监测的工作任务。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的原理、技术,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药品的特殊性,这门课程还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即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法律意识。福建生物工程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中安排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一同完成了拟企业化生产的综合大实训项目――生物制药校内生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并申报为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此生产实训模式于2014年获得了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就药品生物检定技术部分进行介绍。

一、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对药品的特殊反应来研究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药物的量效关系的一门学科[1]。主要任务包括药品的效价测定、有害物质检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药品的无菌检查。本门课程章节间的独立性较强,一个完整的章节介绍就是一种实验技术。如何在生产中完整的体现本课程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法律意识是单一模块化的实验操作教学难以完成的。

在以往的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多是按照教师写好的方案进行实验,虽然也有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物品的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的结论等。但学生相对来说较依赖教师,不能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及前期实验物品准备策划,缺乏实验的主动性及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很好地开发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3]。在单一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中,多是验证性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引入

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引入拟企业化的生产实训。此种生产实训是按照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实训项目和方案,组织实训并生产“产品”的模式[4]。此种生产实训的模式不同于单一科目的实践教学,是有机地将六门专业课程发酵工艺学、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药品生物检定技术、GMP、生物制药设备和安全与生产知识统一在福建省生物医药典型产品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以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多粘菌素E为教学载体,依据该产品的工艺流程为工作过程,根据工作过程设置生产岗位群,包括发酵工艺岗位群、发酵液效价测定及原料药的检测岗位群、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岗位群,其中,《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完成相应岗位群的学生能力培养任务。通过该岗位群的设置使学生认识到此门课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三、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建设过程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为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实验设计技能,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师曾到抗生素生产企业和药检所进行学习,以充实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理清本门课程所要完成的任务。依托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地向学校引入的有多年企业生产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明确此门课程在实际企业生产中所担负的责任,使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团队。

(二)开发基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训教材

根据多粘菌素E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参照生产企业的岗位和任务设置,设定生产实训的相应岗位和工作任务。本项目源于企业,其产品、生产流程、岗位和工作任务与实际生产高度一致,实现了生产实训的高度“生产性”,保证了生产实训的质量。

为配合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进行,根据GMP要求,以及生产流程、岗位、任务及操作的标准作业程序重构内容,引入生产文件,形成了具有生产管理制度的实训性教材《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训讲义》。

(三)建设开放式实训基地

生产实训的实施需要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训基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生物制药教学科研实训中心(简称“实训中心”)。为了保证生产实训的顺利进行,实训中心建设成为具有企业化环境和设备的开放式实训平台。实训中心设置了药品生物检定部门,配有无菌室、半无菌室、培养区、消毒灭菌区等实验区,仪器设备方面也配有集菌仪、抗生素抑菌圈测量仪、高速离心机等,并制定相应的使用及管理制度,保证实训能在高度仿真的氛围中进行,实现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生物制药实训中心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四)拟企业化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

生产实训环节包括方案的制定、执行和成果总结。首先由教学团队制定生产实训方案、确定药检岗位群的实训项目,设置岗位和工作任务,安排总体进度。之后将方案下发给生产实训团队,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实训团队查阅资料,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分工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生产实训的组织和管理是以“生产车间”为基本单位,采用企业制度进行管理的模式。其中,生产车间主任及副主任的选拔是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职业生涯大赛,大赛的内容包括发酵工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参赛选手按要求提交《生产实训策划方案》,制作PPT演讲,回答评委现场提问等,经评委综合考核评分得出竞赛结果,选出优胜者担任车间主任、副主任。由主任、副主任选出“工段长”及“普通员工”。给车间主任、副主任及工段长颁发聘书。实训团队组建完成后立即转换角色,以各“企业”人员的身份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主任、副主任负责总体的策划和“普通”员工的安排。药品生物检定岗位群的人员安排、工作计划、计划实施等全部由团队自行完成。在这样的团队氛围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内通过交流和协商确定工作计划,确定任务和操作流程,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五)分级考核制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实训过程实行企业的绩效制度,采用分级过程性考核评价学生。分级考核制度实施的方式是实训团队的上一级“职务”学生考核评价下一级“职务”学生,同时结合指导教师的现场评价,修正不合理的评价结果。“车间主任”“车间副主任”由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评价。过程性考核对药品生物检定的岗位群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包括“咨询、计划、实施过程、检查总结”。考核内容包括生产计划、操作技能、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出勤量、检测记录、个人体会总结和结果汇报。

该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体验到企业的考核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训,同时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既考核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考核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组织纪律等职业素养。在实训结束后,在总结和表彰大会上,学生对药品生物检定岗位群中的工作完成作总结,并结合其他岗位群的总结,通过学生自评、团队推荐和指导教师审核,评选和表彰优秀“车间”、优秀“车间主作”、优秀“员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总结

此拟企业化的生产实训模式已进行了5年,完成了13批次的生产实训。学生在整个专业课架构中找到了本门课程的位置,既锻炼了操作技能,又培养了独立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找准自身的位置,深受企业好评。

参 考 文 献

[1]汪穗福.浅谈《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材的编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3):20-21.

[2]陈琳琳,许嵘,庄梅琳.高职高专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2-43.

[3]牛四坤,李榆梅.高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07-108.

[4]尹爱武, 邓胜国, 张敏, 等. 拟企业化生产实训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2(1): 124-125.

[5]林俊涵,邱东凤,陈建青,等.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模式的构建[J].微生物学通报,2015(6):2466-2474.

Abstract “Drug Bioassay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mbing in with other courses to raise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qualities. In the traditional and single modular experiments teaching, the students’ independence is poor, which results in the failing of meeting the course training goal.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course and other courses cooperated and completed stimulating-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actice projec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consisted of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own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raining textbook based on enterprise production process, construction of ope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stimulating-enterpris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 and the procedural examina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ing appraisal system. After five years of 13 batches of practices, good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物流公司;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31-03

1 铁龙物流公司介绍

1.1 公司概况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铁龙物流公司”)是一家以铁路运输、特箱物流、房地产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铁龙物流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有特种集装箱物流、铁路货运与临港物流、房地产开发等三大业务。

1.2 人员构成

(1)学历构成,从铁龙物流公司员工的学历来看,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126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64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近40%;拥有大专学历者754人,占员工总数的38.1%;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455人,占员工总数的23.0%。

(2)年龄构成,从员工年龄来看,目前,55岁及以上员工201人,45~54岁者467人,35~44岁者562人,25~34岁者502人,25岁以下的为249人,分别占员工总数的10.1%、23.6%、28.4%、25.3%、12.6%。40岁以上员工共有1495人,占铁龙物流公司员工总数的75%左右,员工平均年龄38.6岁,总体来说略显偏高。

(3)职称构成,从员工的职称级别来看,铁龙物流公司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5人,占总人数的14.4%;中级(含助级)职称者451人,占总人数的22.7%;初级职称者605人,占总人数的30.6%。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较高,接近55%,这与公司员工的年龄偏大有一定关系。

(4)岗位构成,按照员工的岗位分工,铁龙物流公司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员有218名,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员有562人,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有193人,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有765人,分别占全体员工总数的11.0%、28.4%、9.7%、38.6%。

2 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2.1 薪酬激励现状

(1)薪酬体系

铁龙物流公司根据员工岗位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的岗位职等分类。针对不同岗位,公司主要采取了三种薪酬类别:年薪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和协议工资制。

(2)薪酬元素

①固定薪酬为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

②浮动薪酬为季度绩效奖金、年终奖和福利薪酬。

(3)薪酬调整

铁龙物流公司薪酬调整分为整体调整与个别调整两种方式。

2.2 绩效考评现状

(1)组织管理

①薪酬考评委员会。薪酬考评会议在考评管理上的职责为:议定公司总体考评方案、决定公司的总体绩效目标、决定总部各职能部门和各分公司年度业绩合同内容、考评投诉的最终裁定及考评方面其他重要事项。②考评领导小组。考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公司具体的考评工作、负责中层管理人员(包括总部部门经理和分公司负责人)季度及年度考评的评定(通过述职会议进行)、最终考评结果的审定、考评投诉的初步调查。③人力资源部。④总公司部门经理以及分、子公司负责人。

(2)考评办法

①考评周期。考评为季度考评和年度考评。②考评维度。考评维度包括业绩、周边绩效和能力。每一个考评维度由相应的测评指标组成,对不同的考评对象采用不同的考评维度、不同的测评指标。

2.3 学习培训现状

培训计划制订包含两方面内容。

(1)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方法及步骤如下:首先收集信息,使用培训需求认知表、胜任力特征认知表;其次汇总、分析培训信息,进行情况说明;再次要依据培训调研,确定培训内容;最后根据选定的培训内容,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实施计划。培训实施计划包括以下内容的确认:培训时间、地点、责任人,培训主题、大纲、教材、课程表,培训师、参训人员名单,培训方式、教学器材,培训预算及各项费用的使用明细说明,计划文字报告说明等。

3 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3.1 激励程度不够、效果欠佳

(1)薪酬体系缺乏弹性和内部差异性

铁龙物流公司薪酬制度缺少灵活性,受铁路系统“国有企业大平均”思想影响,员工工资涨幅存在平均主义现象,难以真正体现员工的学识状况、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致使员工薪酬更多地成为保障因素,起不到激励作用。

(2)忽视对研发人员的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因素、工作本身的因素和企业影响力的因素。

3.2 绩效考评的科学化程度较低

(1)考评的绩效标准不明确

铁龙物流公司中,年龄大、资格老的员工占很大一部分。另外,在公司绩效考评设计中,对员工绩效考评的标准规定较为笼统和模糊,被考核者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其“绩效表现怎么样”或“绩效达到了何种水平”。

(2)考评的主观性较强

(3)考评结果应用不当

3.3 培训设计不够合理

(1)培训缺乏战略导向

目前,铁龙物流公司在临港物流方面,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知识老化,缺乏与国内同类企业不分伯仲的经营决策和技术人才。

(2)培训未能针对员工需求

铁龙物流公司虽然做了培训计划,却没有针对性,没有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导致后期的培训效果缺乏实际效应,引不起参训人员的兴趣,培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目标。

3.4 企业文化的激励导向缺乏

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要充分理解激励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增强员工的权责意识、创造价值意识和收入风险意识有重要作用,对员工将自身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命运结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4 激励机制的改进设计

鉴于上文分析,铁龙物流公司必须对其激励机制进行相应改进,才能达到适应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效果。铁龙物流公司应实行“三公”管理,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决贯彻公正、公开和公平。

4.1 改进薪酬体系

(1)调整员工薪酬结构

薪酬作为价值分配的形式之一,应该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2)优化岗位绩效工资制

①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季度绩效奖金部分。岗位绩效工资中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福利按月发放,不与考评结果挂钩;季度绩效奖金实行部门季度奖金内部“二次”分配,与部门及个人季度考评结果挂钩,按季度发放。②年终奖、福利部分。年终奖与部门及个人年度考评结果挂钩,按年度计算,当年按考评系数1.0兑现,在年度考评完成后,按实际考评结果予以补差。

(3)创新奖励基金

①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②优秀建议奖。

(4)完善工效工资清算

铁龙物流公司要调整公司总部对二级分、子公司的工资总额的清算方式。调整清算政策,可以有效调动分、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为公司经营规模的大幅度提升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4.2 完善绩效考评

(1)指标设立要求

铁龙物流公司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立要做到可控性、关键性、挑战性、一致性和民主性的要求。

(2)业绩考评分值计算

关键业绩指标分值计算公式为:KPI完成分值=KPI完成值÷KPI目标值×100。

4.3 强化精神激励

(1)强化成就激励

成就与认可激励能促使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励其完成更多工作任务和达到更高目标。

(2)充分应用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体现了公司对员工出色的贡献及劳动态度的奖励与认可,为了让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都有可能受到荣誉激励,铁龙物流公司尽量采取多种方式,如:会议公开表彰、发给荣誉证书、进行宣传报道、旅游疗养、外出培训进修等。

(3)巧妙使用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包括非语言的情感激励和言语的情感激励,涉及的要素有信任、支持、爱护、关心、友情、鼓励、冷漠、斥责、批评等。

4.4 关注员工成长

(1)加强教育与培训

①拓展员工培训方式。公司可以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培训辅导站、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等院校联系,外聘培训师对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互动式培训,针对受训人员的职务特点,选择《目标管理》、《跨部门沟通》等培训课程。还可与大连交通大学中日友好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培训班,使新入职员工对公司业务概况和管理概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②加强实施与督导。铁龙物流公司加强实施过程的控制,实行责任人管理办法。每一次培训须设一名责任人,负责对培训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签到考勤管理办法,培训人员签到考勤由培训班责任人负责,参训人员应保证培训的出勤情况。同时,培训班责任人要对整个培训实施过程做好培训记录。

(2)健全专业技术发展体系

①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考评聘渠道。为逐步建立一支门类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干部队伍,铁龙物流公司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打开通道。

②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

(3)建立开发性人际关系

①导师指导制度。由公司中富有经验的、生产率较高的资深员工担任导师对员工进行开发,导师负有指导开发经验不足的员工的责任。

②职业辅导人制度。

为了帮助新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促进公司和个人的发展,同时保证公司对员工职业生涯指导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铁龙物流公司可以推行职业辅导人制度。

4.5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1)进一步修订管控体系

铁龙物流公司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必须结合经营生产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积极推进管控制度建设,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完善人力资源基础资料

铁龙物流公司要在全面推行新管控制度的基础上,扎实有效地推进人力资源各项基础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基础管理资料齐全、管理有序。

(3)倡导沟通文化

跨部门沟通有一个明显障碍是企业缺乏鼓励沟通的氛围。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各部门之间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员工激励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汽车底盘;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加快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步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建设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理念,紧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改革方向,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技能平台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功能是培养生产一线从事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及部件的检测维修、检测设备的使用、汽车底盘维护保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式造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隔离,课堂气氛沉闷,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与岗位实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志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打破传统,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汽车底盘的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的名称、基本结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结合实训项目进行训练,学会汽车底盘维护、总成拆卸、零件分解、检修、组装与调试,熟练掌握各系统、总成及部件的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等操作技能。

1.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直接用于课堂教学,2011年我们建设了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室,为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将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桌与轿车底盘、微型客车底盘、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转向器、组合维修工具等结合为一体,在这个有机统一的教室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生产性实习,进行工学交替。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只能提供有限的车型和模拟故障,因此必须建立长期、稳固、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所学即为社会所需。2012年我们与浙江众泰汽车集团签定了合作协议,三年来每届汽车专业的2个工学班都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汽车底盘生产顶岗实习。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破口,新进教师必须先在校内汽车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一年,期满经技能考核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目前汽车维修专业7名教师中4人获得汽车维修技师证书,3人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证书,5名教师成为扬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所汽车维修高级或中级考评员。

3.教学的基本方法多样化建设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训练。课程共分为“四个项目”“十七个任务”来完成。 例如,“四个项目”是:①汽车传动系的拆装与维修;②汽车行驶系的拆装与维修;③汽车转向系的拆装与维修;④汽车制动系的拆装与维修。

对于不同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基本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一边是教学PPT的展示,一边就是所讲内容的实物,通过讲解相关内容及实物演示操作,总结并引出相关概念、原理。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有重点、有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知识的构建。

(2)演示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性操作,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汽车底盘维修中实际的典型故障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分析能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4)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该项目的操作练习,通过操作练习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练习时强调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操作速度和操作质量都做记录,以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5)分层递进的教学法。在变速器教学中,先学习桑塔纳2000型轿车二轴四挡手动变速器,再学习东风EQ1092型三轴五挡汽车变速器,最后学习难度较高的自动变速器。三个层次之间采用层层过关形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完成第一层次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层次学习,否则只能停留在原地。

4.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

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上,理与实交替进行,相互贯通。底盘理论基础知识与底盘系统总成实物认知,相互对应与结合,一边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一边展示底盘系统总成和零件实物。学生学习时直接面对底盘系统总成和零件实物,不再需要想象,也不再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底盘系统总成实物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吸收。理论知识与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底盘总成检测维修所需的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融合,所学理论可直接用来指导实践。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实学习是一体的,在一个教学任务(如2个课时)中,其中理论基础教学占40%,教师示范占15%, 学生实际操作占40%,总结、评价占5%左右。为了强化技能,我们还设计了一整周的底盘总成件的拆装,通过一周的实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在项目引导下,将汽车底盘的专业理论教学融入实习、实训教学之中,整周实训由理实两位老师搭档共同指导,学生在完成实训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对应的理论知识的相关作业,使理论、实践融于一体。

5.“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信息化教学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丰富课程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正向教学过程信息化迈进。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教案、课件PPT、教学视频、案例与习题、学习指南、实训项目与实训指导、试题库、教学参考资料全部上传到“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并借助“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将该平台空间中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以提升我们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水平。

总之,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成为国家合格的蓝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 仓储与配送 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在《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加大了实训的力度,专门开设了实训课程,时间连续两周的课程,课时到达40课时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同时意味着实训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实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训目标设计、实训项目准备、实训组织实施、实训评价和考核及实训总结与反思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仓储配送实训类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物流类课程所对应的毕业生,毕业后,通常是在企业基层任基础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比如运输、仓储和配送、分拣等多项业务。此后,依据个人能力、自身优势和工作经验,可逐步晋升到仓管员操作组长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

2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层次较清晰的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会涉及诸多业务流程,而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执行层的物流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操作中的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出库、入库、配送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物流人员,则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较科学的物流计划,对物流作业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

3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一:物动量ABC 分类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3.1项目任务

某配送中心每周对所有货物进行相关的出库量统计,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将配送中心的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主要分清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次要物资,从而有区别地确定货位的存储。

3.2学习目标

理论目标:ABC 分类的基本原理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能目标:会根据货物信息量进行ABC分类并确定类别进行储位规划;

职业目标:对近期物动量进行统计加强对货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3相关知识学习

物动量基本原理。物动量 ABC 分类的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以货物累计周转量为衡量标准,划清货物的主次顺序,为货物上架存储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表1: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内容

表2: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教学及任务

步骤:①对6周出库作业周报的货物进行合计按降序排序;②计算货物出库量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③分类(货物累计周转量百分比在0-70%划分为A类;累计周转百分比在70%-90%划分为B类;其余的10%划分为C类)。

3.4项目实施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物动量核心先汇总降序再进行累计百分比:(1)统计每种货物总的周转量进行降序;(2)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3)制作ABC分类表;(4)绘制物动量ABC分类图;(5)根据入库货物制作入库货物ABC分类表。

根据情景进行物动量ABC分析:(1)在对货品进行储位分配时需要对各种货品的物动量进行判断,累计周转率在70%以下的货物定为A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70%-90%的货物定为B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90%以上的货定为C 类货物。(2)入库货物ABC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此次入库单中货物再分类 (依据情景任务提供入库任务单),将分类结果标注。

3.5教学拓展与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掌握并理解物动量ABC分类,应进行任务拓展练习,虚拟情景20种以上货物出库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每一种货物总的出库量进行统计降序,再计算累计周转量并划分类别。

3.6检查与评价

先由小组互评,再由老师检查评析,师生共同对每一小组的学习过程和实训练习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杜绝错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