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主设计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21 11:43:47
自主设计论文

自主设计论文第1篇

本科毕业设计本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应用和提升的过程。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第八学期指导老师给出具体课题题目,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工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最后撰写毕业论文。这一过程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与前期的专业课教学鲜有联系。实际上,如果大部分学生此前并未接受过相应的科研训练,一个学期的时间做毕业设计非常短。学生甚至根本不理解题目内涵,就盲目选题,简单阅读几篇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一知半解,实验方案不具体甚至不正确,实验结果欠分析,最后是草草完稿。整个毕业过程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课题,学生经常感觉无从下手;面对一脸盲然需要从查文献教起的学生,教师也时常感觉颇多无奈。如果学生一开始接触专业课开始就了解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安排,就会明确平时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我院教师大都接触到各自学科的前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积极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学生在后期选题时,不会无的放矢。这样,现有的自主选题与分配题目相结合的政策才有实际意义。改革课程教学过程,多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课后安排一些小课题。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应用环节,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是不能忽视教师“教”的作用,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教会学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毕业论文不是一朝之功,期望在最后一个学期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所需的技能应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进去,才能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促“研”,“学”有所思,让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思考成为常态

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本来就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的综合检验。毕业设计的质量的提高,只靠教师的“教”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学生用心去“学”。让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思考成为常态,在他们的整个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地思考该专业课与毕业设计的关系,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哪些技能,哪些问题还未解决,涉及哪些技术前沿,还会用到什么方面的知识等等。所有这些思考,不是强制的,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顺其自然进行的。学生在前几个学期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文献检索和实验分析等,并且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会越来越深入,加上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介绍,以及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各类科研讲座,这些都会引导学生在某个方向上的兴趣,学生对将来自己的毕业设计的目标也会越来越明确。进而,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前参加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当中来,实践证明,这会致使毕业设计成为一项轻松的、可兼顾完成的工作任务。

三、“教、学、研”结合,让毕业设计选题更有针对性、可行性

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是选题。通过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加上合理的毕业设计安排,顺利地选题开题会是水到渠成的事。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期望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都能达到高标准,所有论文都具有创见性。归根到底,毕业设计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这个过程中受益并有所提高。因此,毕业设计题目应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应保证各类学生都能选到合适的题目。选题原则是:自主选题和分配题目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题。针对今后仍从事科研的学生,应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重点强调选题的科学性,题目设计应兼顾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比如,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已有研究课题给定一个题目的大方向,学生在老师给定的大方向内自主选题,由老师把握题目的难易度、工作量和可行性,避免学生选的题目过宽过泛或不切实际,既关注了学生兴趣,又保证了教师可以进行有效指导。针对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应以培养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强调选题的实用性5]。选题尽可能同其将来工作内容相联系,侧重选择和企业实际课题相关的题目。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的工作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尽快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实际工作的顺利过渡。

四“、教、学、研”相互促进,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自主设计论文第2篇

(一)本设计的学习理论

本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遵循和实现以下教学思想:

1、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

2、在实际情境中教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知识。

3、实现协作学习。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师生形成一个教学群体,共同批判性的探究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

4、合理整合和提供恰当的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

(二)本设计运用的教学理论

1、情境化教学理论。在本教学设计中,我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灵活运用自主学习、现场教学、差异教学等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赏、议、演、唱、评学习本课内容。

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曾说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教师的角色应当说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分析学情,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习情境,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强调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3、对课程标准的把握。

(1)《音乐欣赏》课程标准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欣赏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2)所授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汉族民歌赏析》在整个教学模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学习能够将前两课声乐作品赏析模块中科学的发声方法等基础知识得以运用,并为下一模块民乐作品赏析打下基础。

(3)课程标准的运用。本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如何欣赏汉族民歌,让学生在了解中国汉族民歌发展脉络的情况下,学会用音乐基础知识分析不同地区民歌的特点,并学唱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以此增强学生对中国民歌的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设计构思

(一)认知目标

要让学生掌握简谱的识谱方法,认知我国汉族各地音乐的特点,欣赏并学唱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主旋律。

(二)能力目标

能够听辨四川、陕西、江苏、湖北地区民歌的异同;提高学生利用手机、网络等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美的享受,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逐渐提升人文素养和鉴赏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设计的教学对象是五年制高职一年级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4-15岁之间,中学期间,学生的音乐课大多不被重视,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知识现状,我对整班学生做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以此深讨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偏好。利用好音乐欣赏课的平台,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鉴赏。

四、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共设计教学引入、音乐之旅、难点突破、激励评价等环节。教学引入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汉族民歌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我为学生演唱了民歌《茉莉花》,并借助冼星海的名言引入课题。通过教师的现场演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并借助名人名言突出民歌的重要地位,切入本课主题。音乐之旅环节:设计民歌的起源与发展、民歌的一般特点和音乐之旅三个部分。运用自由辩论、情景表演、名曲欣赏、分组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汉族民歌音乐之旅是本设计的亮点,设计分站欣赏。将蒙太奇的手法与情境教学法有效融合,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要学习的民歌用江苏、湖北等四个地区串联,把对教学内容融入每一站点,带领学生搭乘幸福快车,踏上民歌音乐之旅。

(二)教学资源设计

在本设计的教学进程中,我运用课程课件、多媒体、民歌中国网络平台、手机音乐软件等多种教学资源,使情境教学法、欣赏法、自主学习、现场教学以及差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得到实现,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五、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本设计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力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结合重点评价要素,首先,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其次,在学习方式上,努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第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以小组互评的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通过评价,让学生准确认识到已经掌握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对学习的期望等,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欣赏水平。

六、教学反思

自主设计论文第3篇

目前关于专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研究不多。从文献分析可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信息检索能力及信息素养标准体系上,即重在描述高职大学生应具备何种能力、如何评价等,但在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上的研究不多。下面,就以笔者所在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为例,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内容分析,理清这些课程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目前学院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主要有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1.信息技术基础以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知识与能力为主

从该课程的课程大纲可知,该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主要以计算机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知识为主。从其学时的安排可知,教学的重点在办公软件的使用上。因此,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知识与能力为主。

2.信息检索与利用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

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可知,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检索及利用。因此,该课程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

3.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培养师范生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主

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可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理论、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Flash)的教学为主。因此,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师范生课件制作方面的信息知识与能力。从以上分析可知,现有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均从不同的侧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与技能,但在信息意识、信息安全及信息道德等方面涉及不多;在信息知识及技能方面亦缺乏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急需的内容。同时,课程内容设计的理论依据仍然是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面授教学为主,难以满足当代高职大学生日益增长学习需求。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中,学生首先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是一个学习课题,每个学习领域又可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2.课程学习领域及网络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

笔者与同事在分析现有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相关“工作过程”,参考张基温的研究,依据职业教育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的学习领域及学习任务,并依此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开发,以弥补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的不足。(1)信息意识学习领域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设计。讨论:①信息有价值吗,信息是如何给人们带来价值的?②你还知道哪些先进的获取信息的技术?③什么是“信息爆炸”,面对“信息爆炸”,应该如何学习?④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信息素养,为什么?(2)信息知识与技能学习领域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设计。讨论:①你还知道哪些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途径?②欢迎大家交流各种网络交流与资源共享的经验。作业:A.请将pdf、caj、tif格式的文字内容文件转成普通的在Word中可编辑格式的文本文件。B.自定义主题,制作一张含“背景透明”图片的幻灯片。C.假设你要为一个晚会的节目制作配乐,该配乐至少由三首音乐组成,请使用GoldWave将其制作出来。D.自定主题,下载一个swf格式的flas,并在PPT中使用。E.使用会声会影,制作一个图文声并茂的视频相册,并输出成wmv格式。F.自定主题,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3)信息安全学习领域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设计。讨论:欢迎大家交流自己遇到过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经验?在线测试:信息安全知识测验。(4)信息伦理道德学习领域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设计在线测试:信息伦理道德知识测验。讨论:①请你列举一个信息伦理的案例并评析。②在Internet上,有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设计了三类基于网络教学平成的学习任务。讨论:指利用论坛的功能,要求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参与相关论题的讨论。作业:指利用课程平台作业的功能,在平台上布置作业、提交作业及批改作业。在线测试:指利用课程平台的测试功能,教师在平台上出题,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实施采取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即没有面授,所有学习均基于网络课程平成。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均围绕着我们设计的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课程的评价通过设置任务的方式将考核融入每个章节中,利用平台学习轨迹记录的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课程积分及作业成绩、测试成绩的形式进行表示,经过权重分配,系统可自动计算出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从而实现过程性评价。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利用网络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信息素养提高的过程。

三、小结

自主设计论文第4篇

导致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没有实现其作用的原因之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因为平面广告设计课是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是一门综合型、实践型课程,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但要有大量的前期课程做铺垫,还需要比较多的后期课程以保证该课程学习效果的实践。所以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规划。一定要在掌握了解必备专业基础课程后的情况下来开设此课程。该课程的前期支撑课程建议开设“图形创意”“文字设计”“版式设计”“商业插画”“商业摄影”“艺术采风”“图案与装饰”“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等专业课程。在这些前期课程中,我们重点谈谈“艺术采风”,因为绝大部分的高职设计专业都未开设或已经取消。然而,“艺术采风”这门课程非常重要,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感悟自然,深入考察当地的民间文化图案、工艺美术及其独特的工艺、材料及设计风格、装饰风格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形式和内容的敏感性,了解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生活中俯拾即是的艺术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开阔学生眼界,印证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脉络,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寻找设计的灵感源泉。为学生今后的创作最终走向生活、融入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开发学生想象的能动性,使他们对视觉艺术的现象、规律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思辨能力,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类广告,并判断其优劣,收集优秀广告,为我们的平面广告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外出采风对于艺术类的学习非常重要。然而,现在很多学校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开设该课程。除了前期课程的铺垫,后期实践课程,建议开设“CI设计”“书装设计”“包装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以强化该课程在后期设计创作中的运用。当然,除了课程体系设计合理完善之外,在教学实践中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因此,还需要配备广告制作实训室、多媒体机房等硬件设备,通过多维信息接收与输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在硬件配备上建议够用就好,不要为了完成任务采购大量的无用设备,这样既浪费资源也占用场地。建议建设一个“平面广告材料展示室”,可以展示最新的平面广告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材料,为更好地进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将实践项目引入教学过程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没有实现其作用的原因还在于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以前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广告理论讲授—广告作品欣赏—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题设计—教师评讲作业”这样的流程。教师在教学中更多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与讲解,至于设计作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并没有真正得到检验。好与差的标准是理论标准而不是市场,缺乏市场检验与激励的教学模式,自然培养不出合格的、和市场接轨的平面广告设计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项目导入、工学结合尤为重要。这种模式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将实践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设置虚拟项目供学生学习。

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的设计总监、设计师联合担任。在深入分析岗位任务、工作流程和对应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广告设计师任职条件和岗位资格标准为依据,制订课程标准,开发课程项目,设计教学活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项目。也可以将合作企业已经设计过的项目作为虚拟项目和课题放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到时聘请设计师到课堂来,将整个设计投标及详细过程与同学分享,让同学掌握整个设计及制作过程,找到差距,以此提高水平。

2.引入市场真实项目让学生参与设计。

在课程中建立工作室,实行首席设计师负责制,确立本工作室教学小团队,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将校外实训基地的商业设计项目拿进课堂,由首度设计师担纲,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辅助,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一系列的平面广告设计。并让学生从和客户交流—谈单—创意草图—设计—整改—制作,全程参与,掌握广告设计的整个流程。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教、学、做结合,将理论教学、基础技能学习和操作实训融为一体,强化职场氛围,强化工作过程体验,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化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通过训练增强其表述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企划能力,实现“岗位对接”。

3.在学习中推行“技赛结合”,塑造学习氛围。

通过技赛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创造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能锻炼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检验设计作品的优劣。在课程中安排各种广告专业赛事,实现理论教学环节、实践实训环节、素质拓展环节全面衔接。这种方式可以使课程教学更加宽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举办校内“平面广告设计大赛”,以学参赛,以赛促学。根据大赛时间及内容要求及时调整实训项目和进度要求,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情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进行检验和考察。学生在大赛中成长和磨炼,在竞争中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意水平和动手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合理设置师资结构及教学分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教学的发展,在一门课程中,单一的教师现如今不能充分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师资安排上可以根据平面广告设计的特点在工作室的模式下匹配教师,首先确定该课程工作室的“主导教师”,并以该教师为主体执行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设置上引入“项目”,充分发挥“主题+项目”的教学方法。工作室的教师课前进行探讨,在教学中,将项目引领的教学思想贯穿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练习,随后进入成功案例分析,然后进行实战项目演习,由首席设计师担纲(主导教师),其他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辅助,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一系列的平面广告设计。在理论教学环节中“主导教师”负责讲解平面广告的概念、平面广告设计的构思方法、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方法、平面广告构成要素、平面广告的编排方法等;校外指导教师(平面设计师)负责设计理念和品牌塑造理论的讲授,并让学生明白如何与消费者沟通、满足和说服消费者。在设计过程中以首席设计师负责整体把关和指导,其他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负责技术指导。

四、学生分组,形成工作室项目小组

主导教师根据课前掌握的学生特点首先确定工作室项目小组长,并由小组长根据平面广告设计人员的需要来选定自己的成员,每个小组一般4~6人,小组在自愿的情况下组成。项目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项目,并根据小组成员特点进行分工。在实施过程中,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期间有些工作会完成得很好,有些工作完成得较差或者没有办法完成。遇到问题可以在项目小组内讨论也可以与其他项目小组探讨。还可以请教指导教师,通过项目小组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完成实践项目,让同学明白设计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它必须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自己是整个团队中的一员。通过该模式可以锻炼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平面设计的专业能力。还可提升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

五、建立健全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案

为了检验整个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建立一套平面广告设计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各类评价来对课程起到促进作用。首先,学生课程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面向全班及所有教师,针对由工作室项目小组所做的设计及自己的工作总结其优缺点。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所有人共享,诸如“怎样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收集、客户沟通、设计创意、设计讨论、设计制作……”在课题上讲解整个设计沟通、创意、设计、制作过程,并评述各自的收获、成功及不足。同学可相互学习,也可提升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并根据其表现作为一项评分依据。其次,让项目工作小组将整个课程的过程记录编排成学生“平面广告课程报告书”,并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该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含项目内容、项目思考、小组分工、客户沟通、市场调查、方案构思、资料收集、设计讨论、设计初稿、客户交流、设计确定、设计成品。其中还包含教师提出的指导建议意见及整改情况、学习收获及心得。再次,举办阶段性的平面广告设计作业展,展示整个设计作品,包括其过程及“平面广告课程报告书”,让其他班级的学生来评价作品并可提出意见建议。并选择部分学生代表来对作品评分,这部分的分数可以按一定比例计入平面广告设计的成绩。最后,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邀请其他至少2名平面专业老师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一同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创意思维+创意表现手法+综合整体广告效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所有评分人员给定分数,最后的平均分数就是该生成绩的一部分,并找出没有达到要求的地方要求学生进行整改。

六、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氛围与习惯

自主设计论文第5篇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伴随人的一生,一个学习者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其自主学习能力。最早引入“自主学习”的Holec将其定义为“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1]。通俗讲,自主学习能力是由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2]。自主学习需要做到“四学”,即“想学”“能学”“会学”“恒学”。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自主学习是指借助现代化技术及工具完成自主学习。信息化条件包括互联网、电子图书馆、学习软件(如Multisim,EWB,CAD)、音频视频、Flash等。信息化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学习模式,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员主要以问题引导、知识顾问、技术支持、效果评价为主要任务,引导学员充分利用和开发信息化资源,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学习过程优化整合,开展自主性学习,提高教育的质和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信息化条件

2.1互联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互联网具有信息资源海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因此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条件。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搜索学习内容、疑难问题、模拟考题等。计算机网络平台提供了一个友好的交互界面,图文并茂,静动结合,生动有趣。由于院校的特殊性,我院学员除了可以在特定地点及方便时间上互联网外,还可以查阅军网内部丰富资源。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加强,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电子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平台,主要由实地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两部分构成。实地图书馆是与传统图书馆具有一样的馆藏图书功能,资源归本单位共享;虚拟图书馆是指本馆没有收藏但是从网络系统、数据库中可以获得信息的图书馆,例如维普、万方、CNKI等电子期刊,超星、国图、阿帕比、中国军事等数字图书以及硕博论文、外文数据库等等。学习者在相应数据库进行文献搜索、下载需要的论文、书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与深化,多角度、多维度的学习理论,广范围、广视角的了解应用。我院电子图书馆馆藏丰富,既有实地图书馆又有虚拟数据库,为学员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2.3软件工具

软件工具是指能够辅助学习的工具软件,例如绘图工具AutoCAD,ProE,3DMAX等,仿真工具simulink,EWB,Multisim,ansys等,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软件工具。以数字电子技术中常用的Multisim和EWB为例(如图1和2所示),它具有丰富的元器件库和仪表库,当学完电路理论之后,学员大部分直观认识不深入,对电路是否能够实现所讲述的功能持怀疑态度,仿真软件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仿真软件构建虚拟的电路,通过仪表及指示装置,直观形象地看到电路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在实际搭建电路时,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及烦琐的调试,可利用仿真软件先验证设计电路的正确性,之后再去实际搭建。目前学员具有电脑使用条件,只需安装软件即可使用,软件工具的出现为自学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条件。

2.4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平台可以是远程教育学习平台,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科目搭建的学习平台。其作用是学员在教员的辅导和帮助下,自主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学习资源,调整学习时间,控制学习过程,以达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平台具有辅、开放性、自主性、重复性、交互性的特点[3]。为方便学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教研室设计了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教案、视频、教案、习题、作业、答疑、测验以及参考资料等内容。

3以组合电路设计为例,借助信息化条件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3.1组织流程

组合电路设计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课本中讲述多以分立元件设计为例讲述,为拓展学员思路,本课程安排时笔者并未加以限定,只布置了任务,学员自行完成。教员布置任务,学员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各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针对任务组织学员讨论、确定方案,针对不同的方案安排组员提前查阅互联网、电子图书馆、网络课程等资料;课上分工协作,不同学员按照不同方案设计实现;学员自学仿真软件Multisim或者EWB,并借助软件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报告由专人撰写,汇总各种方案及方法并进行描述;由于时间限制,并非所有奇思妙想都能一一设计实现,因此附加了拓展环节,集思广益,学员只需描述出新思路新创意即可;最后为检验学习效果,加入答辩环节,从小组中任意抽取一名组员,回答其他学员和教员提出的问题。

3.1.1设计任务

1个主评委和3个副评委共4人鉴定某项目,当主评委不赞同,但3个副评委全部赞同项目时,裁定项目通过鉴定;当主评委赞同并且3个副评委中多数赞同项目时,也裁定项目通过鉴定。试设计满足要求的逻辑电路。你还能想到哪些器件设计方法?

3.1.2小组分配

本教学班次共计43人,4~5人为一小组。组长负责分工,一般2人设计方案,1人学习仿真软件,1人撰写设计报告,最终集思广益,拓展创新方法。

3.1.3丰富的设计方案,多样化的仿真实现

借助分立元件实现电路设计组合电路是课本中主要讲述的方法,其他方法课本中并没有专门提及。另外,仿真软件使用方法,如何仿真电路都需要学员自行摸索。但从效果分析,学员都能够通过自学或者小组互助学习方式解决上述问题。现列举几种学员的设计方案及仿真电路。

3.1.4答辩环节

为保障学习效果,笔者设计了答辩形式的督促机制。要求在设计完成后,小组内每位成员都要掌握本组设计的电路方案,随机抽取某位学员上台讲解,一旦答辩不顺利,将会影响本组学员的整体成绩。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每位学员都参与其中,组内互助,使得方案形成时,每位学员也都掌握了知识。本次课程笔者提问了第一组的一位学员,答辩过程中每当出现思路断档,整组学员的精神都跟着紧张起来,但经过思考他顺利完成此环节,并且将创新性的设计思路也一同与大家分享。从答辩过程可以看出,第一组学员的团结与协作,看到了传统课堂上无法发现的闪光点。

3.1.5设计报告

第一项设计任务,第二项设计方案,第三项拓展及心得体会。前两项旨在对整个知识的梳理,第三项作用有两点,一是学员方面,总结收获及不足,创新新思路,例如第九组写到“电路设计注意布局,图纸与虚拟实验有着本质差距”,第一组写到“一个好的团队不光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还要有一群踏实肯干认真听话、积极进言的成员”。二是教员方面,便于发现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学员对教学实施的满意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例如第五组写到”开关的选择开始由单刀开关接入不工作,后经小组讨论和教员指导换为单刀双掷开关完成电路仿真”。第二组写到“课程使我们认识到数电并非纯粹的理论学习,而是课堂发挥、试验动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了我们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4效果分析

按照传统讲授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一般学员比较容易想到教员或者课本上讲述的方法,思路禁锢到此无法跳出。时序电路设计与组合电路设计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序电路设计任务是课后习题,教员只讲授了一种设计方法,因此学员在设计过程中多数应用了这种方法,很难扩展思路,开拓创新。而此次组合电路设计是学员没有见过的任务,教员对其没有过多的限制,因此设计方案多种多样,学员自学的潜力此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网络、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条件下,学员顺利完成了本讲内容的学习。学员不仅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多种方法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还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从期末考试成绩上分析,平均分79.44,其中良好及以上24人。通过设计报告的心得体会及期末成绩分析采取自主学习模式学员多数比较赞同,收获颇丰。上述事实证明只要给予适合的条件,学员有能力并且能够出色完成自主学习,同时锻炼了学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激发了创新思维。

5结束语

自主设计论文第6篇

众所周知,时尚和大众流行是不同的,时尚永远是新锐,是高端,是少部分人所能持有的,当时尚被大部分人所跟进时,便沦为大众。而大众则具有盲从性的,这不仅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审美观决定,更多的是由当下流行趋势决定的据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仍停留在中小学水平,高学历人口比例很低,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文化素养整体偏低,大众审美的层级较为低下。设计为人民服务,设计师的作品若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必须满足于受众的需求。然而,在当代中国人民文化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境下,设计师要做出让审美受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同受众审美趋同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作品代表了大众审美这个较为低层次的审美观,驱生了设计的消极自动观。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占据了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数不胜数。在消费主义全球化的洪流中,视觉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表征,价值取向渐渐异化,难以遏制的拜物主义潮流导致文化价值取向的偏离和扭曲、人文精神的缺失。视觉传达设计运用多种手法公然表现人性的直观欲望,满足人欲望宣泄的心理,这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自动主义”异曲同工。

2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责任与“自动主义”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而不容忽视。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各种视觉媒介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潜移默化地让受众接纳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出发,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应更多地传达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构建社会积极的“自动主义”审美观,优化人的品质,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多年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感人至深,小孩子端着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他端水走来时的跌跌撞撞,一幕朴实的场景,一句简单的话语“不累,烫烫脚对您身体有好处”……一种孝心和欣慰,呼唤出大众被世俗打磨的迟钝了的人性和爱心,这则广告正是传达正确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典范,是积极“自动主义”的表彰。

3设计师与“自动主义”

视觉传达设计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正确的文化定位能够促成积极“自动主义”。从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出发,其责任之一就是坚决抵制消极的“自动主义”,反对迎合人性的低级趣味,并从根本上阻止视觉文化艺术全盘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视觉传达的过程,其实就是设计师的创意创作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的意义只有在受众阅读过程中才能够实现。以受众为主导,是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发展到现阶段的大趋势所在。设计师应以田野工作者的人类学家为典范,驻足于人民大众,以敏锐的态度洞察社会,真正了解大众的需求,坚持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杜绝迎合人性的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消极“自动主义”。

4结论

自主设计论文第7篇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花,全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电商人才的电子商务能力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网店客服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涉及消费心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这些课程奠定了基础。当前的网店客服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滞后、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引入网店客服教学中,构建一个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网店客服是一门新兴起的课程,它起源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关于网店客服课程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尚不丰富,教师在面授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课程重点、难点与考点知识的讲解,而其网络学习也以在学习平台提供讲稿、布置作业以及进行简单的测评为侧重点,有时可能会对“课堂迁移”的放任自学型课程形态予以采用。电子商务的网店客服岗位群通常包括售前、售中与售后岗位,虽然这些岗位在企业架构中处于最低层,却是中职毕业生的第一对口就业岗位。通过该岗位的工作,能够直接与快速地熟悉企业的文化与定位,对企业产品价格、特色及卖点加以掌握,因而属于所有电商的首要岗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网店客服采用的简单“混合”式课程形态只是将网上学习视作面授课程的一种辅助与课堂延伸形式,对课程教学中人这一主体存在的认知差异性与能动性特征有所忽视,课程资源与教学活动的一体化设计还很欠缺,学生面授课程出勤率低,网上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而资源的利用率亦十分低。这种浅层次的“混合”形态已经对网店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以及学生的深层次自主学习产生抑制作用。在网店客服翻转课堂中,对以视频为核心建构的微课教学模式加以应用,可以更大范围地对学生把握“见习客服”“初级客服”“客服专员”“资深客服”“客服经理”的职业成长路径及按需选择学习的要求予以满足,真正地使学生做到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强化已有知识,因而可以成为以往混合式网店客服课堂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拓展资源。在手机等移动数码产品以及无线网络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以微课为基础的移动式在线学习将会得到更多师生的关注,其势必会发展为一种新型且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学生可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具体课程安排,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由基层至高层的学习路径,针对“见习客服”“初级客服”“客服专员”“资深客服”“客服经理”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要求看,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何种学习资源,并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学习特点所在,进行专题化与模块化的学习,强化训练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教师来说,充分发挥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教学变革,可以使教师将以往的“混合”式网店客服课程形态转化为微课程教学,为其电商认知、网店软件管理、网店客户服务、网店美工、视觉设计、网店推广、多平台经营、网店实战等多样化教学资源的高效组织与呈现提供优质的帮助,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化的记录,使教师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地掌握学生对网店客服课程各子模块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学生遇到难题之时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此外,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还能够将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拓展至网络空间中,这样一来,师生的交互时间增多,效果势必会得到大幅度增强,使辅导教师摆脱沉重的重复性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方法。而且针对任意一个专题化的重难点,都可以寻求经验最为丰富的教师来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并通过视频这一直观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观看。例如:针对网店美工模块,可以指定教师进行拍摄器材使用、图片基本处理、景物拍摄以及宝贝内页制作等的教学;针对网店客户服务模块,可以指定教师进行客户销售、售后问题处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的教学。这样可以实现对教师资源的集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最终在整体上提升学习能力与实践成绩。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市场对客户服务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学校以往的混合式课堂形态对学生传授的网店客服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知识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学生毕业后以客服职位的快速晋升为目标,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与电商发展及客户服务要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教学目标分析网店客服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部分。其中,知识目标的内容为了解网店客服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能够知晓网店客服在网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了解网店客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掌握网店客服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技能目标为能够有效地处理订单,能够较好地管理客户,能够运用网店客服知识处理交易纠纷。情感目标为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有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形成主动为客户服务的习惯。教学资源设计网店客服的教学资源包括预设性教学资源、形成性教学资源、关联性教学资源以及泛化性教学资源。其中,预设性教学资源指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要求,事先制作或设定好的,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的资源;形成性资源指教学环节由学生的困惑、感受以及见解等动态生成的资源;关联性教学资源指针对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搜索范围的资源;泛化性教学资源则是指在网络平台中广泛存在的各类资源。预设性教学资源是经过优选组合而形成的,因而是教学中的核心资源。在进行网店客服课程预设性教学资源的设计时,需要制定科学、系统且个性化的课程教学大纲,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对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予以明确,提出对沟通客户能力、应急问题应对能力、客服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此外还要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案的编写,设计具有一体化特征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设计完成之后,便需将其应用于PPT式微课形式、视频微课程、电子学案微课程以及导图式微课程中,或者放置到云平台、QQ平台和Moodel平台等课前学习平台上,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针对性以及相互之间学习与交流积极性等的提高。教学过程设计网店客服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一般分为知识点总结、布置任务、课上指导和课堂总结这四个环节。以如何排除买家购物疑问这一问题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网店客服工作的沟通技巧及网购客户购物心理需求分析等知识,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网店客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娴熟地运用到实践中,考验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将常见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按照自由结合的形式进行分组,将任务细化到每个成员身上,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互动,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当发现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汇报,通过组与组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反馈学生网店客服课程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应试教育下结果性评价方式不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店客服课程教学实现对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采用,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便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4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发生在教室外,课前通过运用视频、图片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梳理知识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和锻炼各种能力,感受团队合作力量的平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快乐、轻松、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学习,引领学生将知识层层深化,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通过课堂内容方式的颠倒改变,使师生角色关系转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受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有利于知识的消化。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着差异性。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统一的课堂授课模式,教师掌控着课堂的节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过分关注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而忽略了接受知识能力弱的学生。这就导致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造成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导致他们对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不足,不愿意在课后主动进行学习。而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视频,对于在学习中出现的困惑,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与优秀学生或者教师进行交流,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5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态,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微课程突破传统学习条件的限制,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成为新一轮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在网店客服教学中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作者:宋卫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江梅.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5(3):61-62,66.

[2]李志宏,林珍平,李如姣,等.产教融合阶梯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电子商务专业“网店客服”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