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9 13:14:25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教学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摄影技术与数字化随之与日俱进。摄影作为一门产业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对于广告设计和摄影人才的大量需求,使摄影专业逐步跻身于热门专业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二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摄影课程,其中八十多所院校设置了摄影专业。由于受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等因素限制,摄影专业还未普及所有高校中,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高校兴办的摄影专业其建设的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摄影教育以基础理论讲解和技术学习为主,普遍存在缺乏时代性、创新性等问题,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也限制了充分发挥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摄影专业的有:呼伦贝尔学院、鸿德文理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艺术类院校,作为我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一分子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的开展与其他地方高校的专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摄影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理念与时展和社会需求没有能够有机融合。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办学特色不突出,立足点和服务定位与本土文化及区域市场经济需求相脱节等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课程主体仍多以图片类摄影等专业教育课程为主,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所需的创新性、时代性、应用性等课程结构。如,影视制作类课程、设计与推广类课程、大学生能力、素质上的协调发展;学生在就业创业方向上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较窄,限制了学生就业创业的选择面,对就业率产生一定影响。

2.教学目标明确,但缺乏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大部分摄影教学以“理论”及“实践”两个目标相结合为主。为达到这两个教学目标,专业教师通常采用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实践为辅,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于理论知识讲解,不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显著,没有形成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目标完成度”,而忽略了“教学目标达成度”,不能通过重构教学模式或手段,多维度、多方式地开展教学工作。综上所述,导致教育理念水平不高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思想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体制中安于现状,不求创新,不能根据生源和现状改进教学方法,成为教育理念落后的主要原因。加之很多高校摄影专业教师并非摄影专业毕业,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所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没有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理解培养目标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建设相对较晚,发展较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思维和策略的多维化。

1.教法仍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情绪不高,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加之部分教师非摄影专业毕业,从而缺乏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因此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2.课程考核目标的产出导向与实际需求脱离,不能高效产生艺术、商业、时代需求等实际价值。学生对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理念、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都不太了解,学生适应市场能力没能得到更好地培养,影响学生未来就业创业。

3.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理念的引导,导致学生的艺术性、审美性、创造性等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如,作业多以“临摹”的形式为主,缺少创新性、艺术性与时代性,学生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缓慢。

4.教师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由于教师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实践经历等综合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创新上很难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思想创新。

5.部分地区不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区域特色、师资构成、办学定位等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学生不能有效提高专业素质,不了解专业优势,导致学习和就业有些盲目。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师资水平是一个专业开设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师资力量关乎到一个学科整体业务水平的高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因其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原因,在人才引进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具备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占比不高,师资整体学历层次基础较低。具体原因如下: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偏远,经济文化发展较缓慢,信息较闭塞,交通不方便;二是办学经费不足,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三是经济利益驱动,教师待遇上与其他地区差距明显,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

(四)教学设备有待更新

采购摄影专业教学基础设备是个较大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摄影专业必备的设施包括:专业化摄影棚、暗房、影室灯及其附件等。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因办学规模、财政支持等原因,在实际教学投入上效果较差,教学设备更新缓慢,更新周期较长。因此,容易出现因设备落后、损耗等使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的现象。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大大降低,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和发展,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摄影专业服务本土经济,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在创造性、主体性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性理念,逐步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一)深化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1.持续提高和强化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增强教学吸引力。首先,要立足区域优势,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分析市能力、素质上的协调发展;学生在就业创业方向上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较窄,限制了学生就业创业的选择面,对就业率产生一定影响。

2.教学目标明确,但缺乏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大部分摄影教学以“理论”及“实践”两个目标相结合为主。为达到这两个教学目标,专业教师通常采用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实践为辅,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于理论知识讲解,不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显著,没有形成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目标完成度”,而忽略了“教学目标达成度”,不能通过重构教学模式或手段,多维度、多方式地开展教学工作。综上所述,导致教育理念水平不高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思想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体制中安于现状,不求创新,不能根据生源和现状改进教学方法,成为教育理念落后的主要原因。加之很多高校摄影专业教师并非摄影专业毕业,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所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没有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理解培养目标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建设相对较晚,发展较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思维和策略的多维化。

1.教法仍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情绪不高,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加之部分教师非摄影专业毕业,从而缺乏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因此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2.课程考核目标的产出导向与实际需求脱离,不能高效产生艺术、商业、时代需求等实际价值。学生对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理念、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都不太了解,学生适应市场能力没能得到更好地培养,影响学生未来就业创业。

3.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理念的引导,导致学生的艺术性、审美性、创造性等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如,作业多以“临摹”的形式为主,缺少创新性、艺术性与时代性,学生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缓慢。

4.教师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由于教师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实践经历等综合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创新上很难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思想创新。

5.部分地区不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区域特色、师资构成、办学定位等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学生不能有效提高专业素质,不了解专业优势,导致学习和就业有些盲目。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师资水平是一个专业开设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师资力量关乎到一个学科整体业务水平的高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因其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原因,在人才引进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具备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占比不高,师资整体学历层次基础较低。具体原因如下: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偏远,经济文化发展较缓慢,信息较闭塞,交通不方便;二是办学经费不足,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三是经济利益驱动,教师待遇上与其他地区差距明显,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四)教学设备有待更新采购摄影专业教学基础设备是个较大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摄影专业必备的设施包括:专业化摄影棚、暗房、影室灯及其附件等。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因办学规模、财政支持等原因,在实际教学投入上效果较差,教学设备更新缓慢,更新周期较长。因此,容易出现因设备落后、损耗等使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的现象。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大大降低,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和发展,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摄影专业服务本土经济,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在创造性、主体性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性理念,逐步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一)深化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1.持续提高和强化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增强教学吸引力。首先,要立足区域优势,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分析市场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和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理念、技术需求以及实践应用等内容,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度统一;其次,高层次人才引进,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待人机制,实现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可持续发展。

2.在信息时代下构建科学的摄影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学内容和模式要逐步更新,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顺应当代教育的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时代需求构建新型的摄影专业课程发展体系。

3.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创新意识和能力,摄影同其他艺术一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和视觉表现手段,如何向学生传达或暗示特定的审美情趣,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感受美的主要内容,也是创造美的初衷。教师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的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事物的本质;学会提炼与概括;艺术思维的自我感受与沉淀;体会与消化;表现与创造。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建设,创业教育最为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包括对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创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有效渗透,结合专业特点明确创业动机,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创业。

5.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学生作为创业者不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精神,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创业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全程参与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认真体会两种教育相结合的内涵以及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利于高校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职业理想和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人才。

6.尊重地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新需求,调动学校、社会、政府等有效力量,鼓励企业以行业专家、特聘教师、配套资金、人才市场、业务培训等方式与高校开展和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此构建出符合本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7.形成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关乎到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提前和保障;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形成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预判;评价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能够反作用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改革与创新。

(二)建立服务本土经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明确摄影专业就业的特殊性。摄影专业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在作品的呈现和技术上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应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教法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四个方面,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创建新的链接,不断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容应对外界的挑战和机遇,逐步成为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1.多种理念协同发展。目前社会正处于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科技、网络、信息飞速发展且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要基于创新理念,充分融合地区产业结构、教育、科研等多样化元素一同协作发展,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创业观、职业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内驱力。

2.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要素。增强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意识,更新以往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制约,学校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鼓励和培养教师在自身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并积极探寻新途径,新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摄影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工作室的社会服务意识。创新创业工作室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支撑平台的具体举措,也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有效途径。是课堂实践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渡阶段。创新创业工作室可以通过对外承接项目。如,与政府、企业合作或组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赛,形成层次多、立体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信心。

4.以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需求为核心,挖掘多种渠道,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加强服务本土经济建设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以文化建设助推社会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理性分析,培养以地方文化事业为需求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面向本省及周边地区人才需求,以服务国家战略、地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良好职业素养的摄影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首先,强化和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能力理性正确地建立奋斗目标并将其融入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中,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当中;其次,紧随时代精神,积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并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实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教学要因地制宜地摸索适合本地区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模式。首先,扬长补短,不断摸索和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培养模式,并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的机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其次,立足于本土文化,紧随时展脉搏,开拓创新是教学的核心思想,要始终贯穿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综合发展,鼓励学生传承与创新;最后,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要积极面对时展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要顺应时展需求,将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引入到具体课程中;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共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茂新.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建设[J].美术文献,2019(2):87-89.

[2]汪红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9(8):93-94.

[3]罗圣镒.浅析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摄影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实现[J].河池学院学报,2018,38(1):98-100.

[4]史宪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113-114.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