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博物馆汇报材料(合集7篇)

时间:2023-02-20 11:24:51
博物馆汇报材料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1篇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7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按照自治区政府2017年第一次主席会议要求,交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市政府又交由内蒙古青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实施。

项目选址于呼和浩特市机场路以南,万通路以东。总占地面积298.68亩,总建筑面积137598㎡,概算总投资187118.98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建设周期为三年。项目为地上五层主体博物馆建筑一座,其中包含内蒙古革命历史展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展厅、内蒙古骑兵展厅、民族团结展厅、国防教育、互动展厅及临时展厅。附属设施包括地下配套机房、设施设备用房、仓库、应急消防处置、停车场等。

自项目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多次莅临现场调研,其中包括自治区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自治区文化厅厅长贺志亮、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云光中、市长冯玉臻、副市长王继平、周强等多位领导。

项目建设对于加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丰富城市内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的由来

根据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和《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因自治区尚没有一座全面反映内蒙古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自治区文化厅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大青山抗日纪念馆。

2017年1月14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建设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重点公共文化类项目,将大青山抗日纪念馆并入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建设,统称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2017年2月10日自治区政府第一次主席办公会议中明确提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场馆、内蒙古革命博物馆作为重点文化项目,并要求自治区发改委同呼和浩特市政府积极对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三、项目手续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办理完成除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外的全部手续。现已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相关报件资料准备及审核工作,待土地收购划拨程序完成后,可在一个月内完成发证。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项目土地收购划拨由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土地补偿事宜,目前开发区收储中心已核算完成各地块土地成本,并收集了原地块土地权属证明,编制了土地收回补偿方案并报送市政府批示。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及相关批示,开发区收储中心后续将尽快完成资产评估确定划拨价格,申请注销原土地权属证明并移交相关资料至市自然资源局办理土地划拨手续。土地成本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由市财政局先行拨付6800万元土地补偿启动资金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按照《呼市人民政府2018年第19次常务会议纪要》内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拨付。

四、项目实施情况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项目交由市政府实施后,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青山文旅投公司作为新的投资建设主体负责博物馆项目土建工程事宜,市文新广局负责项目展陈展列事宜,共同推进项目尽早开工。

2017年3月青山文旅投公司按照相关程序履行了项目前期咨询服务招标工作;2017年4月6日举办了博物馆方案笔选,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名,并要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化设计方案,多次召开设计方案专家研讨及论证会,并多次向自治区政府、市政府汇报阶段性设计成果,合理优化布局。

为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建设工作,青山文投公司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必要性专家论证会、可行性研论证会,与会人员有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学生代表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充分讨论了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肯定了博物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的作用。同时,青山文投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履行了项目设计、地勘、监理、项管及施工招标程序,确定了各大建设责任主体,以便施工单位尽快入场开始作业。项目于2017年9月正式开工,12月底完成桩基基础工程。

2018年冬歇期结束后,项目于2019年3月底正式复工,施工图纸于2018年初开始进行逐层审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审图中心对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及电气工程进行一审、二审,并陆续通过内蒙古建设厅审图中心技术审查,中建八局按照过审的施工图纸做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并组织人力物力资源进场开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到2019年5月底完成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工程。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总投资达18.7亿元,现已完成投资达8.06亿元。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拨付了项目建设资金共计3.94亿元,用于支付项目前期咨询服务费用及工程进度款,大力推动了项目建设。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2篇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7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按照自治区政府2017年第一次主席会议要求,交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市政府又交由内蒙古青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实施。

项目选址于呼和浩特市机场路以南,万通路以东。总占地面积298.68亩,总建筑面积137598㎡,概算总投资187118.98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建设周期为三年。项目为地上五层主体博物馆建筑一座,其中包含内蒙古革命历史展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展厅、内蒙古骑兵展厅、民族团结展厅、国防教育、互动展厅及临时展厅。附属设施包括地下配套机房、设施设备用房、仓库、应急消防处置、停车场等。

自项目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多次莅临现场调研,其中包括自治区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自治区文化厅厅长贺志亮、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云光中、市长冯玉臻、副市长王继平、周强等多位领导。

项目建设对于加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丰富城市内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的由来

根据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和《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因自治区尚没有一座全面反映内蒙古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自治区文化厅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大青山抗日纪念馆。

2017年1月14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建设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重点公共文化类项目,将大青山抗日纪念馆并入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建设,统称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2017年2月10日自治区政府第一次主席办公会议中明确提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场馆、内蒙古革命博物馆作为重点文化项目,并要求自治区发改委同呼和浩特市政府积极对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三、项目手续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办理完成除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外的全部手续。现已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相关报件资料准备及审核工作,待土地收购划拨程序完成后,可在一个月内完成发证。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项目土地收购划拨由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土地补偿事宜,目前开发区收储中心已核算完成各地块土地成本,并收集了原地块土地权属证明,编制了土地收回补偿方案并报送市政府批示。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及相关批示,开发区收储中心后续将尽快完成资产评估确定划拨价格,申请注销原土地权属证明并移交相关资料至市自然资源局办理土地划拨手续。土地成本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由市财政局先行拨付6800万元土地补偿启动资金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按照《呼市人民政府2018年第19次常务会议纪要》内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拨付。

四、项目实施情况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项目交由市政府实施后,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青山文旅投公司作为新的投资建设主体负责博物馆项目土建工程事宜,市文新广局负责项目展陈展列事宜,共同推进项目尽早开工。

2017年3月青山文旅投公司按照相关程序履行了项目前期咨询服务招标工作;2017年4月6日举办了博物馆方案笔选,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名,并要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化设计方案,多次召开设计方案专家研讨及论证会,并多次向自治区政府、市政府汇报阶段性设计成果,合理优化布局。

为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建设工作,青山文投公司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必要性专家论证会、可行性研论证会,与会人员有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学生代表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充分讨论了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肯定了博物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的作用。同时,青山文投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履行了项目设计、地勘、监理、项管及施工招标程序,确定了各大建设责任主体,以便施工单位尽快入场开始作业。项目于2017年9月正式开工,12月底完成桩基基础工程。

2018年冬歇期结束后,项目于2019年3月底正式复工,施工图纸于2018年初开始进行逐层审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审图中心对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及电气工程进行一审、二审,并陆续通过内蒙古建设厅审图中心技术审查,中建八局按照过审的施工图纸做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并组织人力物力资源进场开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到2019年5月底完成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工程。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总投资达18.7亿元,现已完成投资达8.06亿元。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拨付了项目建设资金共计3.94亿元,用于支付项目前期咨询服务费用及工程进度款,大力推动了项目建设。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3篇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7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按照自治区政府2017年第一次主席会议要求,交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市政府又交由内蒙古青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实施。

项目选址于呼和浩特市机场路以南,万通路以东。总占地面积298.68亩,总建筑面积137598㎡,概算总投资187118.98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建设周期为三年。项目为地上五层主体博物馆建筑一座,其中包含内蒙古革命历史展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展厅、内蒙古骑兵展厅、民族团结展厅、国防教育、互动展厅及临时展厅。附属设施包括地下配套机房、设施设备用房、仓库、应急消防处置、停车场等。

自项目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多次莅临现场调研,其中包括自治区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自治区文化厅厅长贺志亮、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云光中、市长冯玉臻、副市长王继平、周强等多位领导。

项目建设对于加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丰富城市内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的由来

根据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和《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因自治区尚没有一座全面反映内蒙古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自治区文化厅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大青山抗日纪念馆。

2017年1月14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建设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重点公共文化类项目,将大青山抗日纪念馆并入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建设,统称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2017年2月10日自治区政府第一次主席办公会议中明确提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场馆、内蒙古革命博物馆作为重点文化项目,并要求自治区发改委同呼和浩特市政府积极对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三、项目手续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办理完成除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外的全部手续。现已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相关报件资料准备及审核工作,待土地收购划拨程序完成后,可在一个月内完成发证。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项目土地收购划拨由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土地补偿事宜,目前开发区收储中心已核算完成各地块土地成本,并收集了原地块土地权属证明,编制了土地收回补偿方案并报送市政府批示。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及相关批示,开发区收储中心后续将尽快完成资产评估确定划拨价格,申请注销原土地权属证明并移交相关资料至市自然资源局办理土地划拨手续。土地成本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由市财政局先行拨付6800万元土地补偿启动资金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按照《呼市人民政府2018年第19次常务会议纪要》内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拨付。

四、项目实施情况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项目交由市政府实施后,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青山文旅投公司作为新的投资建设主体负责博物馆项目土建工程事宜,市文新广局负责项目展陈展列事宜,共同推进项目尽早开工。

2017年3月青山文旅投公司按照相关程序履行了项目前期咨询服务招标工作;2017年4月6日举办了博物馆方案笔选,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名,并要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化设计方案,多次召开设计方案专家研讨及论证会,并多次向自治区政府、市政府汇报阶段性设计成果,合理优化布局。

为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建设工作,青山文投公司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必要性专家论证会、可行性研论证会,与会人员有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学生代表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充分讨论了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肯定了博物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的作用。同时,青山文投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履行了项目设计、地勘、监理、项管及施工招标程序,确定了各大建设责任主体,以便施工单位尽快入场开始作业。项目于2017年9月正式开工,12月底完成桩基基础工程。

2018年冬歇期结束后,项目于2019年3月底正式复工,施工图纸于2018年初开始进行逐层审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审图中心对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及电气工程进行一审、二审,并陆续通过内蒙古建设厅审图中心技术审查,中建八局按照过审的施工图纸做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并组织人力物力资源进场开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到2019年5月底完成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工程。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总投资达18.7亿元,现已完成投资达8.06亿元。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拨付了项目建设资金共计3.94亿元,用于支付项目前期咨询服务费用及工程进度款,大力推动了项目建设。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4篇

一、认真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建设

20__年度,__区博物馆按照区文化局的要求,结合本馆人员少、有派人士的实际情况,要求全馆职工全部参加政治学习,组织全馆党员、职工先后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件、讲话。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内部管理,推行事务公开,取得了良好效果,群众十分满意。

狠抓业务知识学习不放松。博物馆工作专业性强,且责任重大,为此,馆里一直要求大家坚持挤时间学习专业知识。20__年度,除集体组织学习了新《文物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外,还要求职工抽时间自学有关专业知识,做好笔记,使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__*同志撰写的《__文物保护现状及对策》在《文物工作》上发表。

二、市场运作,成功举办第二届__风光摄影展

由于去年首届__风光摄影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应社会各界要求,自春节后上班开始,博物馆积极筹备第二届__风光摄影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多方奔走,精心筹划,本次展览实现市场化运作,由“__*”开发商冠名并承担全部费用,馆里未投入一分钱。

__区第二届“__*”杯__风光摄影展旨在全面展示__南部山区近几年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成果,向全市乃至全省人民展示“省城后花园”的迷人风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该展于4月8日至18日在__大酒店举办。由__区政府主办,__区文化局、__区博物馆、__区新闻中心共同承办,__*开发商赞助协办,共展出由知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照片120余幅,从中可以领略__南部山区的优美景色、纯朴风情和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市、区领导观看后,非常满意,区长__*当即表示今后要编辑成册出版,以进一步加大我区宣传力度,提升我区形象。

按照区领导要求,精选该展中的部分优秀作品,经重新制作后,于4月23日参加了在__广场举办的农产品展示会。该展又一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许多人在照片前流连忘返,很多人在照片前拍照留念,有些人甚至详细向工作人员询问照片的拍摄地点、拍摄方法。展览又一次取得成功。事实证明博物馆选准了方向,把好了时机,全馆人员的汗水没有白流。

三、宣传贯彻文物法,文物安全放首位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文保意识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新《文物法》精神,博物馆于年初摘选编印了10000份文物法宣传材料,并先后到__、高*、__等各乡镇大集上进行了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

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0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馆都举办了相应的宣传活动,悬挂了条幅,发放了宣传资料。

2、人机结合,确保馆藏文物安全

除做好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对馆藏文物及野外文物进行妥善的检查保护。馆内文物人防、机防结合,24小时监控,确保了文物安全万无一失。由于库房内存放文物的部分木制橱柜年旧老化,博物馆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购置了10个铁皮柜,更换了库房内的部分橱柜。自11月底至12月初,博物馆全体职工一起动手,粉刷了文物库房、值班室,并对库房内的文物重新摆放,做到了更安全,更科学,更便于管理。

3、防患未然,举办消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10月31日博物馆组织全体职工及租房业户工作人员(近20人),聘请__市消防安全中心的专家来馆讲授消防安全专业知识,并现场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做到人人明白,个个会用,防患于未然。

4、协助管理,及时汇报野外文物安全情况

按照局里的要求,博物馆对野外文物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普查与抽查,将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局里汇报。今年上半年,全区野外文物除__办事处__洞内__塑像手部残损外,其余均保护完好。下半年,全区野外文物多处出现情况:__战役指挥所新恢复西厢房需改造;__塔新建钟鼓楼;有人举报__*遭破坏;__水库旁建将军庙;__村违规出租__文物用地。在消防安全大检查过程中,发现__崖、__塔、__庙等古建筑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博物馆已将上述有关情况及时向局里做了汇报或协助局里依法规做了处理,并按局里指示对__山等处继续跟踪监督,以确保文物安全落到实处。

四、举办“八荣八耻”及“孝文化”图片展巡展

由__市文化局、__*报主办,__市博物馆、__区博物馆承办“知辱明耻,树立社会主义文明荣辱观”和“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社会”图片展,分别于5月18日、5月26日到__大集、__大集巡展。展览吸引了众多群众参观。

本次展览共有展线30余米,其中“知辱明耻,树立社会主义文明荣辱观——八荣八耻宣传图片展”是为大力宣传总书记提倡

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精选近50幅图片,以生动画面,精练的文字,教育人们知辱明耻,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音符。本次“孝文化图片展”展出的是__报等单位联合评出的“__十大孝子”等20位孝子表率的感人事迹,深受群众欢迎,很多人边看边发表感慨,很多人观看良久才离去。

约有数千人观看了展览。我馆还同时在现场进行了文物法规知识宣传,共散发20__余份宣传资料。

五、协助驻地政府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应__镇政府及__办事处邀请,也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的文物资源,我馆派出__*、__*两名同志为石板街、泰山“后山走廊”开发提供资料、出谋划策。我们在该项工作中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提出合理建议。现已查阅了大量史料,并赴周村参观考察,下一步还要去安阳考察取经。“__走廊”已打造成为南部山区的又一景区,并帮助__办事处策划出版了《__川》一书。

六、积极筹措资金,维修水管,确保了生活及消防用水。

博物馆综合办公楼始建于1986年,使用至今已逾20年,自来水供水设施已严重老化。20__年春节后,发现地下管道大量漏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漏水已达近万方,水费达15000元。请济南市水利局有关专家检查确定,是由于地下自来水主管道老化断裂所致,经检测,整个地下管道均已严重老化,必须全部更换。工程初步预算需材料费、人工费及水泥地面挖掘、整修费共约3.5万元。博物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更换了所有老化的水管,确保了博物馆消防及生活用水。

七、做好库房文物整理和档案建设

对馆藏文物进行整理、登记、建档,是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今年5月,按照市文物局的要求,向省文化厅提供了我馆详细资料。

八、为《中国博物馆指南》一书提供资料

为宣传我区博物馆事业发展成就,我馆认真准备资料,参与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编的《中国博物馆指南》一书,已提供了相关文字及照片。

九、举办__碑刻拓片展。

全区碑刻拓片数量大,整理难度高,因此耗时耗力,现已整理过半。十一黄金周期间,精选拓片50余幅,与__塔景区共同主办了“__碑刻拓片展”,展期8天参观人数3万人次。

十、配合文化局做好包村工作

我馆两名同志按照局里要求,经常到包村点,联系群众,参加会议,及时汇报有关情况。12月初,所包村__镇*峪村已通过了区文明生态村的检查验收。

十一、争取资金归还建筑欠款。

通过写政协提案,向区政府申请建筑欠款,在文化局的协调下,今年争取到资金30万元,已还建筑方。

十二、积极配合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我馆__同志被抽调参加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小组,__主要负责南部山区,南部山区三*镇共上报10个项目,已进入济南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项。

十三、组织参与书画进万家活动。

组织省市书画家8人,送书画到__,共送出作品50余幅。

十四、超额完成局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经过努力,博物馆今年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150万元,超出局里下达任务50万元。

20__年,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未能及时派人员参加__城区的考古发掘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我馆人员不足,老龄化严重。我馆现有职工7人,50岁及以上的共有3人,当时自春节至5月份,1人产假,1人病假,1人家属住院,1人在镇上督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且家庭情况特殊。我馆同时还在筹办__风光摄影展,实在是人手不足。我们只好抽时间到工地上去学习,并慰问了工地上的同志。

博物馆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一、做好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展览等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二、继续协助做好野外文物的管理保护工作。

三、重点做好全区野外文物普查工作。

四、春节前,与书画院联合举办春联展。

五、筹备好“蝴蝶展”,力争在春天展出。

六、筹办第三届“风光摄影展”,努力争取再次实现市场化运作。

六、继续做好拓片整理工作,并多方争取支持,力争下半年编印成册出版。

七、继续配合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八、继续协助做好包村工作。

九、完成局里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5篇

摘 要:新世纪以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数量巨大,已经成为唐史研究中重要的新资料,也是当今唐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作为一类出土文物,许多大型的公私图书馆和博物馆都将墓志作为一类重要藏品。当今刊布唐代墓志的方式主要有:释文类、图版类、图文对照类、研究考释类、目录索引类等等。

关键词:墓志;唐代;图版;释文;收藏;刊布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7043

中国古代志墓之葬俗由来已久,墓志[1](图三、十四)发展到隋唐时期,踵事增华,动辄千言,载志主姓氏f源、家世乡贯、婚姻族属、身份地位、经历生平及等,颇类正史之“列传”。虽因体例所限,志文内容叙述较史书之“列传”更为简略,两者之侧重点亦有所不同,且难免有浮夸虚赞、褒扬谀美的成份,但一般说来,关于姓氏、生平、官阶、年寿、卒葬、子孙等方面的内容大都真实可靠,为中古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唐人墓志的大量出土集中在20世纪与21世纪,20世纪及以前所出土唐代墓志,主要的原石收藏单位当推河南洛阳新安千唐志斋、西安碑林博物馆(图五)、各省市自治区的文物保护机构,私人收藏较少。作为新出土的石刻文物,其惟一性的属性决定了大部分公私收藏均以墓志拓片(图六、七、十)为主,而墓志原石(图十三、十五)收藏则是可遇而不可求,主要的墓志收藏地大都集中在出土较为集中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等省份,尤其以唐代两京地区(陕西西安、河南洛阳)为主。此时期唐代墓志的刊布主要有图文对照的《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开启当代集中刊布唐代墓志的先声。仅刊布录文的《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图一)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共收各类唐代墓志5240方,极便学者利用,成为当时唐代文史研究中重要的新材料。仅刊布拓片图版的则以《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全101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同书总编辑委员会编,8卷30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92年)二书堪称集大成之作。此外,融图版、录文、考释于一体的当推《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毛汉光撰,全18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4-1994年)。

进入新世纪之后,因为基建、考古、盗墓等因素,陆续出土的唐代墓志为数甚众,作为不断涌现的中古史研究“新资料”,唐志材料在中古史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受到学界的重视,不论是公私博物馆,还是个人,均有不少致力于唐代墓志的收藏和刊布。关于唐代墓志的收藏,除了由正规考古发掘而得,并由考古单位收藏的原石之外,还有一部分公私博物馆是通过征集、购买、调拨等途径收藏唐志原石,大部分的个人限于财力及观念,主要以墓志拓片的收藏为主。今天看来,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学界还是收藏界对唐代墓志的关注度不断升温,就其刊布的形式而言,大体延续上世纪的几种方式,主要可分为释文类、图版类、图文对照类、编目索引类、零星考释类等等。

1 释文类

此类以汇集墓志录文为目的,将一定数量的墓志录文汇集成编,极便学者在研究中阅读及使用,以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全唐文补遗》第7辑(2000年)、第8辑(2005年)、千唐志斋新藏专辑(2006年)、第9辑(2007年,主要收录的唐代石刻资料以山东桓台县拿云博物馆藏唐代墓志数十方为主)[2]。还包括《全唐文补编》(陈尚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①亦收录了一些唐人墓志。此类图书已经将墓志录成文,故而省却了学者在研究中自己录的“工序”,但是其缺点亦显而易见,主要有两点:其一,因为没有附刊拓片或原石图版可资对读,录文的质量也只能依赖释读者的水平,假如释读有误,研究者往往只能因错就错,给研究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二,如《全唐文补遗》诸卷,大多没有交待志石原藏地,或者拓片来源,除了无法对录文进行复核,又限于编撰体例,无法如实的反映墓志的原生形态,也可能因此丧失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志上的花纹(图四)、志文的行款、文内的平阙式、志与盖的撰书者题名等等。

2 图版类

顾名思义,即只刊布拓片图版,无文字释读,现在收藏界有不少专以石刻拓片为主的收藏者,在刊布私人收藏时,以此种形式为多。其优点是大致保存了墓志拓片的原貌,其缺点是学者在研究中需要花M更多的时间去释读和校正文字,限于书本的篇幅,有些大幅的墓志只能缩印,亦会给释读带来一定困难。其中洛阳赵君平、赵文成二先生集中刊布新出墓志的《邙洛碑志三百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秦晋豫新出墓志L佚续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图八)“四部曲”最为重要。此外,齐运通编《洛阳新获七朝墓志》[3](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所收录的拓片均为齐运通先生的个人收藏,大都字口清晰、墨光灿然,加之编者常年在文博系统工作,对石刻、拓片有独到的研究,书末附录了墓志边饰,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3 图文对照类

此类集图版与释文为一体,堪称墓志资料整理的最佳模式,更为符合当代的学术规范。当代较为大宗的唐代墓志刊布时大多采用此种形式。如《洛阳新获墓志续编》(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乔栋、李献奇、史家珍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延续《洛阳新获墓志》(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李献奇、郭引强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的编纂体例,刊布考古发掘所获的墓志。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各地方文物机构编辑《新中国出土墓志》系列丛书②,分省刊布1949年解放后出土的全部墓志材料,唐代墓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有《陕西〔壹〕》(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2000年)、《河南〔贰〕》(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编,2002年)、《重庆》(中国文物研究所、重庆市博物馆编,2002年)、《陕西〔贰〕》(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2003年)、《北京〔壹〕》(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石刻艺术馆编,2003年)、《河北〔壹〕》(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2004年)、《江苏〔壹〕・常熟》(中国文研究所、常熟博物馆编,2006年)、《河南〔叁〕・千唐志斋〔壹〕》(中国文物研究所、千唐志斋博物馆编,2008年)、《上海、天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2009年)《江苏〔贰〕・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编,2014年)、《陕西〔叁〕》(故宫博物馆院、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2015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赵力光主编,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则刊布了西安碑林博物馆1980年至2006年间新入藏的历代墓志,以唐代墓志为主。《长安新出墓志》(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一书收录了西安市长安区经考古发掘等途径所藏新出土北魏至清墓志,唐代墓志仍是主体。历代墓志是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众多收藏品中的大宗,至今的收藏已经超过千种(图二、十一),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选择其中的五百方,由陕西师范大学胡戟教授、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主持整理出版了《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因为本书的录文出于大量优秀的唐代文史研究者之手,自出版以来已经被公认为是当代墓志整理的代表作。《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毛阳光、余扶危编,2013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收录2000年以来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300余方,每方都有释文和标点,著录其尺寸、书体、行款等信息,配以拓片图版。《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5](赵力光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刊布了《汇编》出版之后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的历代墓志。《西安新获墓志集萃》(西安市文物稽查队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是全国一部由文物稽查队追缴墓志汇编而成的石刻文献图书。《珍稀墓志百品》(胡戟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年)则是陕西师范大学胡戟教授在自己收藏的墓志拓片中精选了100种,有不少是第一次刊布。正如胡戟先生在后记中所说,结集出版是因为这些墓志流散之后,原石已经不知所踪,作为拓片的收藏者,有义务让学界及时了解这些流散中的墓志资料。

4 编目索引类

及时且系统地掌握新出唐代墓志相关信息,从而有效的依托新出唐代墓志资料展开研究工作,一直是唐史学界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学界急需有关新出唐代墓志数据的编目索引类成果。在这方面,由日本明治大学气贺泽保规教授主持编纂,东京汲古书院出版的《唐代墓I所在t合目h》[6](1997年)初版以来,已经成为唐代文史学界检索唐代墓志最为常用、最为便利的工具书,对于活跃唐代石刻墓志领域的研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随着墓志的不断刊布,继续追踪新见唐代墓志资料的刊布与整理,两度增订再版:《新版唐代墓I所在t合目h》(2004年),《新版唐代墓I所在t合目h(订版)》[7](2009年),据最新修订版前言,其收录范围为2008年年底之前公开发表的唐代墓志,总共收录唐代墓志、志盖8737方,其中志盖369方,较2004年版《新版目录》新增1909方,其中志盖1方。高蚓@男教授持续关注中国石刻相关图书,已由东京汲古书院出版了《中国石刻vS目h(1949-2007)》(2009年)[8-9]、《中国石刻vS目h(2008-2012前半)稿》(2013年)两书对于从事中国碑志石刻研究的学者把握学界前沿亦有功用。而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编《唐五代文作者索引》(陈尚君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一书,“是至今为止编录唐五代文章最基本的几个系列图书的作者索引”,其中有相当一部份出自唐人墓志,故为检索唐人墓志大有裨益。《〈全唐文补遗〉总目索引》(吴敏霞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是对《全唐文补遗》前九辑的内容编制了索引,按照所收录的墓志,提供了全套书的总目录,极便学者使用。中国学者陈尚君[10]、王素[11]、仇鹿鸣[12]等有专文对近年来墓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进行总结。

5 研究考释类

除了上述石刻专书中所刊布的大宗新出唐代墓志外,还有不少在研究著作、专题论文集、各类学术期刊中刊布的唐代墓志,其中有关新见唐代墓志的专集主要介绍四种:第一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偃师杏园唐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刊布了洛阳偃师杏园唐墓出土墓志46方,并对墓志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考释。第二种,杨作龙等主编《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3],全书共分三编:一、墓志研究与考释,收录洛阳地区出土墓志的整理和研究,共收录论文15篇;二、新出土部分墓志叙录,对32方墓志进行了整理;三、新出土墓志目录,其中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唐志140方。第三种,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7卷《中古碑志与社会文化研究专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其中多篇专题文章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成果,内容涉及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均为初次刊布,学术价值重大。第四种,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14辑“新出土唐墓志与唐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收录各类墓志考证文章约20篇。以新见单方唐志的刊布与研究为目的,在《文物》《考古与文物》(图九、十二)《唐研究》《碑林集刊》《唐史论丛》《出土文献研究》《书法丛刊》《中国书法》《文博》《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乾陵文化研究》等杂志刊布数量日益增多、速度日益加快,尤其值得唐志及唐史研究者关注。

除了以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外,因地域不同,材料所限,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有中古时期的大量砖志,《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侯灿、吴美琳著,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共同刊布了新、旧吐鲁番出土唐时砖志,为数亦不少。

荣新江先生在《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一书中,列有专讲谈石刻史料,从传统的石刻文献、新出土的石刻史料、石刻数据目录等方面总结了石刻史料―“现在史学研究所不可不予理会的文献材料”[14]的收集和利用问题,指导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者和研究生如何有效的利用石刻史料,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2] 陈尚君.唐代石刻文献的重要收获――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A].赵力光.碑林集刊(12)[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328-335.

[3] 陈尚君.《洛阳新获七朝墓志》新史料评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10.

[4] 胡可先.新出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的拓展[J].北京大W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2-48.

[5] 仇鹿鸣.《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书评[A].荣新江.唐研究(2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54-560.

[6] 刘建明.《唐代墓I所在t合目h》书评[A].荣新江.唐研究(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51-557.

[7] 仇鹿鸣.《新版唐代墓志所在t合目h(订版)》书评[A].荣新江.唐研究(1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99-603.

[8] 仇鹿鸣.《中国石刻vS目h(1949―2007)》书评[A].荣新江.唐研究(1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33-639.

[9] |山智史.《中国石刻vS目h(1949―2007)》书评[J].唐代史研究(13),2010:127-136.

[10] 陈尚君.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史研究[A].陈尚君.贞石诠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6-37.

[11] 王素.近年以来魏晋至隋唐墓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J].唐代史研究(5),2002:87-105.

[12] 仇鹿鸣.大陆学界中国中古史研究的新进展(2007-2010)・石刻[A].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247-253.

[13] 毛阳光.评《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5-27.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6篇

2014年6月4日下午,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中华艺术宫协办的“学校教育的拓展与延伸.2014上海市中小学美术学科场馆教育研讨会”在中华艺术宫的多功能厅内举行。上海市教委和教研室的领导、部分中小学校的负责人,以及上海市各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近2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目前,上海市有各类博物馆、美术馆100多家。早在十多年前,上海的一些中小学美术教师就开始利用上海的各类博物馆、美术馆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2013年,上海市教委做出了“市教委与市文广局对接‘两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文教结合工作”的批示;2014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又推出了“2014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场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激发了上海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热情。 本次研讨会共有17所中小学校参与。这些学校通过主题演讲和展板展示的方式(图1、图2),将各自在场馆教育中所取得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和交流。现将本次研讨会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一、利用场馆资源,形成特色课程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达14万余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为特色,许多学校就利用上海博物馆的这些资源开发出多种特色课程。研讨会上,黄浦区尚文中学的庄琪老师介绍了该校利用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馆的资源,针对四个不同年级所开发的青铜艺术系列学校特色课程。即六年级以《探索艺术根脉,认识青铜纹饰》为学习主题,使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查找资料,结合课堂学习,对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过程、材质工艺、纹饰造型等方面形成初步的认识;七年级以《体悟青铜造型,创造剪纸作品》为主题,让学生体悟青铜艺术的造型与纹饰之美,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纹饰,用剪纸形式剪出青铜纹样;八年级以《挖掘纹饰美感,制作金属浮雕》为主题,要求学生以金属薄片为材料,进行青铜纹样的浮雕制作;九年级则以《再现青铜艺术,制作陶泥器皿》为主题,让学生用陶泥模仿制作—件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作品。

徐汇区徐汇中学的陈春燕老师介绍了该校“博物馆之旅——漫游手记”的活动情况。他们利用上海博物馆古代陶瓷馆的资源,将美术教材中《亲近陶瓷艺术》单元进行拓展,组织学生对博物馆中的陶器、瓷器展品进行了“二次观摩”:第一次观摩,要求学生对陶瓷馆中展品做一个整体的浏览,并将搜集到的照片和文字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交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第二次观摩,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馆藏展品,并将展品的造型、纹饰和色彩用笔进行描绘、记录,回校后,到四位美术教师组成的工作室,分别以拼贴、线描、泥塑、版画等形式进行创作。(图3至图5)

黄浦区曹光彪小学通过展板形式呈现了该校是如何利用上海博物馆的丰富馆藏资源,将语文、德育、信息、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研究开发学校特色课程《走进上海博物馆》的。该课程围绕上海博物馆十个专题展馆展开,由各班自主选择每次参观的场馆。每完成一个专题馆的学习,都要求学生整理参观笔记、撰写探究报告,并用美术形式进行表现和展示。

中华艺术宫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宫中的“海上升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展览,是我国第一个完整展示海派艺术,并以此为中心呈现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发展脉络的长期陈列展。研讨会上,浦东新区竹园小学的朱燕凡老师,介绍了该校利用这一展览资源而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览中西美的历程,扮未来多彩世界》。其中设计了三个主题的课程模块,分别为“走进艺术殿堂”(一、二年级)、“走近艺术大师”(三、四年级)和“探寻艺术之旅”(五年级),每个主题的课程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图6)

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的季蓓蕾老师,介绍了该校利用中华艺术宫中的“上海美术电影展”资源所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走进中国动画片》。该校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展厅中电影作品的年代、表现形式和内容,制作完成了《上海美术电影展作品一览表》,并结合美术课设计制作了《上海美术电影展手绘导览图》。

上海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除市级层面以外,在一些区县也都建有各类博物馆和美术馆。为此,一些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类场馆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如黄浦区七色花小学,通过展板形式介绍了该校利用学校附近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旧居“日月楼”资源,开发了学校特色课程《走近丰子恺儿童漫画》。该校邀请了丰子恺的外孙宋雪君教授来校做有关丰子恺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的专题讲座,还多次举办丰子恺漫画展览,形成了这所学校赏漫画、画漫画的美术教育特色。 毗邻上海邮政博物馆的虹口区崇明路小学,在研讨会上,以展板形式介绍了该校利用上海邮政博物馆的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了解邮政历史、邮票来历及种类,并开发了校本课程《漫游方寸之间》,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用绘画、剪贴、电脑等手段设计、制作邮票,形成了该校的美术特色课程。

杨浦区中原路小学的沈佳芸老师介绍了该校利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资源开发了学校特色课程《儿童扎染》。该课程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传统工艺了不起”,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中国纺织印染历史资料,初步了解中国印染工艺的悠久历史;第二模块“探寻纺织与扎染”,带领学生走进纺织博物馆,通过聆听讲解、动手体验等形式,从中感受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的特点;第三模块“我是扎染小当家”,通过在学校中建立“儿童扎染创意工坊”,为学生学习扎染技术提供了专门场所。

地处七宝古镇的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在皮影老艺人的帮助下,开发了学校特色课程《七宝娃玩皮影》。该校的陈萍老师详细介绍了他们利用古镇的皮影馆资源,编写了校本教材《七宝皮影进课堂》,将七宝皮影艺术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和比较,系统地了解七宝皮影的历史、造型特色和表演方式。该课程还通过“皮影探秘…‘玩玩小皮影”“皮影设计师”“上演皮影戏”“皮影也创新”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皮影绘制方法,学习编剧、角色分配与皮影表演技术,并将皮影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新的皮影表现形式。(图7至图9)

远离上海市中心的青浦区重固小学,利用当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山遗址”的资源,形成了与版画教学相结合的学校特色课程《走进福泉山》,让学生通过对“福泉山遗址”的实地考察,了解福泉山出土的古代陶器的名称、造型特点和图案特征,感受福泉山古陶器的艺术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将现代陶器作品与福泉山古陶器作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修补陶器”的小游戏,用自己的双手还原福泉山古陶器之美,体验创作的乐趣。

青浦区崧泽学校的杨卫新老师,介绍了该校创建的“江南民俗苑”小型博物馆,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传统民间劳动工具的特点,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并在美术课上以“再现百姓生活”“再现百姓生产”的版画创作,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图10)

长宁区虹桥中学和闸北区第八中学,也通过展板形式,分别介绍了各自利用学校周边美术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

二、依托场馆资源,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研讨会上,许多学校都介绍了如何利用博物馆与美术馆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经验。如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的美术教师,利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电影展”中展示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九色鹿》和《葫芦娃》等经典国产动画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动漫艺术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杨浦区中原路小学,通过学一学、看一看、做一做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扎染工艺的特点,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

徐汇区徐汇中学利用上海博物馆古代陶瓷馆的资源,以“漫游手记”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样式的演变、制作工艺和发展过程;以“陶瓷艺术”为主题,运用多样的艺术材料和艺术手法,加深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美的了解。

黄浦区尚文中学则利用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馆的资源,在初中各年级的美术教学中,通过实地观察、师生交流、自主设计、欣赏评议等系列活动,了解青铜器的用途、造型和纹饰种类,感受青铜器作为实用器具和礼器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魅力。

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利用皮影馆资源,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民间皮影艺术的内涵,在了解家乡民族文化的历程中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普陀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利用“善缘·唐卡秘境艺术中心”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唐卡艺术了解西藏文化,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三、活用场馆资源,创新参观形式

在本次研讨会中,许多学校还介绍了多种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形式。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的汤春妹老师,介绍了学校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中华艺术宫的情况。所谓“虚拟”,就是利用“数字美术馆”等网络平台,先上网浏览、搜索资料,了解中华艺术宫的基本情况和展品特点;而所谓“现实”,就是去中华艺术宫实地参观,感悟原作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浦东新区进才小学的陆瑛老师,则介绍了该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的场馆教育活动。该校与浦东喜玛拉雅美术馆签约合作,开展了“场馆艺术进校园——流动美术馆项目”主题活动。通过将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地“请进来”,在校内做各种艺术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与喜玛拉雅美术馆以及学校所在社区联合,让学生创作的“智慧树”系列装置作品“走出去”,以流动美术馆的形式,到所在社区进行展示,以此发挥学校与场馆、社区合作的教育功能。(图11至图13)

四、借助参观活动,培养多种能力

研讨会上,许多教师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触:利用博物馆、美术馆进行教育活动,不仅仅是进行美术学习,更主要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闸北区实验中学的虞胜莉老师,介绍了该校在组织学生参观中华艺术宫活动前,针对参观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设计了“大家来找碴”活动,让学生通过发现并指出不文明的参观行为,对参观中华艺术宫时的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图14至图16)

长宁区虹桥中学在每次带领学生外出参观时,都要预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搜集资料,引导学生筛选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在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概括、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交流,从而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在参观时,还设计了“学习单”。学生们依据“学习单”的要求,带着问题参观,使学生在参观过程中独立判断、独立选择,这有助于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

徐汇区徐汇中学试图通过两次参观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性的探究和学习。

博物馆汇报材料第7篇

一个等待了七百多年的艺术雅集,一条历经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归途,在世人的期盼与猜测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路在何方

欣逢盛世,水乡古城的北缘、太湖的南滨,一座充满生态与文化生机的新城里悄然矗起一批文化设施,湖州市博物馆新馆就在其中。

这座几代文博人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位于市民广场的西侧,简洁、大气又有几分神秘感的建筑究竟如何承载和演绎湖州绵长深厚的文脉,又如何向世人奉上品味湖州的文化大餐?――市民广场名人园的“文化名人”们在静静地注视,全市二百六十万的市民在迫切地等待,而激动过后的新老文博人则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与探寻……

2003年5月,新馆土建刚刚奠基,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溯苕溪水之源,探太湖文化之流;入库房、典籍搜索,下民间、学校问计;整理、遴选出十多个展览策划选题。为了打开思维的天窗,我们又走进全国各地有影响的名馆和新馆,比对考量我们的展览选题――开阔眼界的同时,我们的脚步反而凝重起来:除了不多的名馆,全国数千座博物馆,虽然各有不尽相同的精美文物异彩纷呈,但展陈表达的模式与语汇却是比较单一,要么是艺术鉴赏式的高贵神圣面孔,要么是中华一统的“历史教科书”,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现象比比皆是。

疑惑或许应该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我们到处求证,从普通市民学生,到业内顶尖专家,慢慢的我们的探寻有了初步的结果。作为一个地方博物馆,我们的展览应该做成展示地域特色、彰显地方魅力的载体,我们的展厅应该成为讲述乡土故事的处所。但这条还没成型的新路究竟该怎么走,我们还是充满混沌。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张囤生先生热心地把我们介绍给了辽宁省博物馆的马宝杰馆长。2005年7月底,我们来到了沈阳,细细地参观完辽博的陈列,在该馆的会客室,共同的思考把素昧平生的双方的距离拉得很近,爽朗的马馆长将自己探索的成功与得失和盘托出,还津津乐道地把他们不久前落幕的《清明上河图》回沈阳“省亲展”的盛况与客人一同分享。忽然间,马馆长的兴奋若有所思地停顿了一下,回过神来这位国内博物馆界陈列教育方面的才子的思维指向了湖州,他说湖州博物馆打地方牌、创全国精品的想法很有意义,赵孟\是湖州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他的家乡情感在他的诗书画艺术中表达得很深厚,湖州馆的展览要充分挖掘这方面的元素,把两者整合好,可能的话可以把国内的赵孟\书画作品“请”回家做一个大展,宏扬湖州历史文化中深厚的湖笔书画传统,“我们馆藏有赵孟\书画七幅,到时候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你们”,马馆长兴奋地说。同样动情的还有我们一行,特别是我们那位有着北方人体魄和脾性的柴培良副局长,当场直抒胸臆:“我们一定尽力争取早日把这个展览办成。”主宾双方掷地有声的直白,却使我这位文弱书生暗暗捏了一手的汗。

回湖不久,又一次特地赶来湖州探讨新馆陈列的浙江省考古所所长曹锦炎先生带来了一个好点子。他提出这次新馆的基本陈列突出的是地方环境、历史、风物、人文中的亮点,表达的是爱家乡、颂家乡的主题,这与赵孟\廿几岁时撰写、四十多岁时又以行书重书的旷世之作《吴兴赋》在内容和意境各方面都很合拍,这个展览干脆就取名《吴兴赋》,以21世纪全新的理念、高科技的博物馆手段全新演绎大师的传统文学与书法经典,“这块牌子拿到全国都叫得响”。这位以祖藉湖州为荣的著名古文字学家的话彻底点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路漫漫兮

取名《吴兴赋》的新馆基本陈列按正常轨迹全速推进的同时,我们的脑海中却时时记挂着赵孟\书画真迹展览的事。然而一个地级市、一座地方中型博物馆,要把赵孟\书画真迹这样的国宝级文物汇借展出又谈何容易,故宫明以前古画出宫赴2002年、2005年上海博物馆两次国宝书画展,那可是惊动了高层的。

难――又想!我们只好默默地准备:迂回曲折地向有关博物馆专家讨教操作路径,旁敲侧击地向有关部门探寻准入门槛,多方努力寻求领导的支持。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湖笔之都、赵孟\的家乡筹办这样的展览表现了一定的兴趣:一直关心基层文博事业发展的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态度明确,只要展出条件及安全措施到位,中小城市的地方博物馆照样可以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古代书画展览;近年来特别关注于浙江省地县级博物馆展示水平提升的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认为湖州的想法很有创意,可以争取,并表示愿意出面与有关博物馆沟通协调;多年来着力打造“笔墨江南、清丽湖州”文化品牌的湖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要求细化方案,组织可行性研究。

随着消息面的扩展,听闻此事的本地机关工作人员及文化界人士对这个大胆的设想多数抱以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是啊,1995年由国内著名书画界人士发起的纪念赵孟\诞辰7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上海、湖州两地举办,当时从故宫借出展览的赵孟\真迹仅仅只有两件,展期也只有两天,现在湖州要同时从国内几大博物馆借展赵氏书画珍品数十件,确是有些异想天开。

机遇永远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2006年11月初,郑欣淼副部长亲临湖州视察了湖州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布展工程,晚上与市委书记孙文友等湖州市领导会面时,直接探讨起“赵孟\书画真迹展”的可行性,并再次明确了故宫方面的态度。一直思考着2007年第四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创新、创强的孙文友等市领导十分感动,当即表示要创造条件办好赵孟\书画真迹展,并将其作为这届湖笔节的主打活动。鲍贤伦局长很快向省委有关领导作了口头汇报,不久又亲自拜会了上海博物馆馆长等有关人士,提出了伸出援手的请求。

2006年12月26日,筹备近三年的湖州博物馆新馆《吴兴赋》陈列正式对外开放,展览以个性化的选题、新颖的形式和手段及清新大气的设计制作赢得了各方的好评,省市领导多次莅临参观指导,市民、学生及游客纷至沓来,开放之初日均接待观众近3000人次,博物馆的展厅真正成了“湖州的城市文化客厅”。高效率的公共事业、全方位的市民满意度促使湖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加大了对市博物馆筹办“赵孟\书画真迹展”的推进力度,300多万元的书画展厅恒温恒湿展柜设施改造投入随即拍板。

钱的问题落实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更大的压力随即降临。古代书画文物是最为娇贵的文化遗产,其展出期间的温湿度恒定要求近乎苛刻,比之实验室、制药厂等大环境恒温恒湿设施的要求要高许多。而国际上拥有这样设施的博物馆也并不太多,国内仅有上博和辽博已配置了这种设备,而且他们都是自行研制组装的,国内尚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成套设备和专业公司。

上海博物馆领导和专家被我们的诚心和决心所感动,顾祥虞副馆长亲率馆里的技术专家出任顾问,并组织专家对由浙江大学低温与制冷研究所设计的技术工艺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校正。2007年3月底,工程正式上马,但所剩时间已不太充裕,施工单位还是第一次承担这样的工程,能否按期完工?能否一次调试成功?调试完后能否稳定运营?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压得我们和工程方喘不过气来。热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为我们暗暗着急,相关借展单位的专家和我们先期拟已邀请参加赵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知名学者也是将信将疑……

6月底,展厅展柜改造工程提前完工。试机后,机房电脑显示屏上的温湿度曲线的波动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直到第三天曲线慢慢拉成直线,表明温度、湿度的恒定控制趋向成功。7月中旬,上海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克伦率单国霖等专家冒着酷暑赶到了湖州,从大厅、贵宾室到展厅、机房和监控中心,向来以严谨、挑剔著称的上海专家由满脸的未知和疑问到认同和赞许的表情变化,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不到一周,上海方面立即与我们签订了借展协议并办妥了一切手续。

思绪回到五月中旬,展厅改造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古都西安传来捷报,湖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吴兴赋――湖州的历史与人文陈列》荣获两年一度的中国博物馆界最高荣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市级馆获此殊荣,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湖州文博人的斗志,而且在国内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前期我们已进行“赵孟\书画珍品”借展协调的四大博物馆的同行们也开始对我们的工作刮目相看了,借展协调、展品选定、签约、附件、拍照、文字等等,一件件程序复杂的事迅速变得顺畅起来。我们的工作人员也频繁地穿梭于各地,故宫16件、上博15件、辽博6件、浙博1件,借展手续一一办妥。其间,我们专程进京就“真迹展”的筹备情况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处领导作了汇报,有关领导对我们扎实有序的前期工作非常赞赏,认为只要把已做好的工作的相关材料汇总报送,他们会以最快速度予以审批,同时表态相关宣传可以先期展开。这无疑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心路归一

“在今天之前,我们工作的重心是围绕这个展览能否办成的问题展开的,现在各方面的瓶颈已逐个突破,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目标将转到如何办好此项展事上来”,“要举全局之力”!7月22日,在筹备工作例会上,局领导的这番话无疑是我们进入临战的号令,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

技防通过省厅、局的验收,消防通过了市消防支队的验收,展厅恒温恒湿设备连续十天运行平稳,辽宁等有关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批复下达……一个个曾经的难点在短短一周内顺利跨越。省文物局的金萍女士凭借其对文物借展审批手续的丰富经验及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对所有送审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校对,不放过一个可能影响审批进度的盲点。8月7日上午,厚厚的两大叠送审材料由我们专程送到北京,早已等候多时的国家局博物处领导接过材料细细翻阅,连连赞叹,说很少看到如此完备、细致的报审材料,表示没有任何障碍了,会尽快逐级审查批准,最多廿个工作日。廿个工作日,也就是需要将近一个月时间等待,这份煎熬着实让我们寝食难安。“北京有消息了,已经批复了”,当我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局领导时,他们掰指一算,才十个工作日,一时难以置信。奔波了大半年的最大悬念终于尘埃落地,那份激动无以言表。

尽管已与各大馆完成借展签约,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也下达了行政审批批复,但是当八月下旬我们先后迎来辽博和故宫实地考察的客人时,我们的神经再度紧张起来。这两批文物及安防技术方面的专家如考官般地逐一检测数据、观察现场演习、对工作人员进行抽查提问……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直到临走那天才微笑着让我们不要担心,设备、管理及人员素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总体上没问题了。――能不紧张吗?!专家的现场考察报告对借展协议的执行可是有否决权的呵。

与此同时,宣传推广也加快了工作节奏。为了突出赵孟\与家乡那份醇厚的感情,唤起民众创新创业的激情,市领导亲自定调:展览的主题是“回家”,主旨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但凡好的展览还必须有一个响亮、简洁、易记的主名称,这是展览包装推广成功的关键手段,取什么名合适?正当我们几起几落无从确定的时候,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资深展览策划人赵雁君亮出了他的金点子:“就叫归去来兮”――赵孟\以赵宋王孙之尊出仕入元三十余载,矛盾和自责一直困扰着他,思念家乡、归隐故里是他后半生的人生主题,这次散存国内各地的三十几件大师书画珍品回到了他的家乡,其中他生平写了数十次、现存世仅有的三幅《归去来辞》书法手卷在湖州聚首,“归去来兮”是艺魂荣归、大师回家主题的最好演绎。

9月5日,杭州,新闻会如期召开,一个足以震动国内文化艺术界的消息从这里传向海内外:“归去来兮――赵孟\书画珍品回家展”将于2007年9月28日在湖州博物馆盛大开展。

一个多月前还在对“赵孟\书画珍品回家展”及其学术研讨会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活动充满疑虑的日本、韩国及祖国大陆、港、澳、台等地的知名学者立即作出了积极回应:论文迅速定稿、提交,9月下旬来湖的行程随即敲定。

后勤保障、展览设计制作、宣传品及画册出版等工作也进入了倒计时紧逼阶段。

最重的担子还是安全保卫工作。全部书画展品的借展都由浙江省文物局出面,湖州市人民政府担保。一直全心支持本次展览的鲍贤伦局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湖州市人民政府倪玲妹副市长同样深感责任重大,多次亲自出面协调公安、文化等部门,对运输及展出安全作出了周密布置。我们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工作人员则是如履薄冰,惟有兢兢业业地对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重点、技术细节及应急预案进行排查修正。9月中旬,由市文化、公安部门联合组成的安全运输特别小组和文物借展工作人员一起悄然离湖,时间、地点、任务都是严格保密的。从沈阳、北京到湖州,再从上海到湖州,整整五天、120个小时,除了在北京的临存仓外,从文物点交、包装、装箱、启运直到安全入库,基本上他们没离开借展文物一步,真正算得上是日夜兼程,护送北京某国际珍品(文物)运输专业公司的海关监管的恒温恒湿专用防爆车辆平安地将三十多件国宝级书画文物运抵湖州。

……

再过两天,三十几件书画珍品将由五馆专业人员小心地展开布展;再过一周,赵孟\的书画珍品将在家乡的殿堂中隆重登场。

三十九件国宝书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赵孟\书画珍品的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如此众多的国宝级书画汇集于一个地级城市展出,这在国内博物馆界也堪称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