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5-27 03:22:30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 网络群体极化 多主体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网络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舆论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特别指出:整个社会需要重视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若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控制,“群体极化”就有可能演化为“群体激化”,从而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高校作为知识分子与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其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主题相对集中、内容更易从众等特点,【1】也更加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的及时检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2】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开展研究。张瑜等对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若干重要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开展校园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3】任海等主要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其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5】以上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探讨,提出的策略理论性强,难以具体实施。同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网络舆情的一种非平衡状态,直接应用现有的理论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现在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的个别研究也主要集中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内涵定义、表现形式、发展特点等【6-8】,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与以往的文献不同在与,主要考虑了在高校环境中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利用多主体的建模方法,构建起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群体极化模型,。

    2. 高校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点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与一般的社会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

    第一、 话题类型以大学、教育、教学等为主线,相对比较集中。大学生网民年龄、经历、知识结构、社会化程度等极为相似,均对校园突发事件、社会利益焦点等比较关注。

    第二、 大学生参与度高,舆论的传播十分迅捷。高校学生访问的站点相对集中,浏览、评论频繁,捕捉热点的能力强,具有明显的雪崩效应。

    第三、 意见领袖作用明显。在高校网络中,意见领袖往往是网络世界中的舆论主宰和引导者,在网络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并能明显影响多数学生的想法。

    第四、 校园网络舆论具有“沉默的螺旋”现象。在事件发生后,那些持相同意见的人就会很快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逐渐形成网的络空间的强势声音;而其他网络用户易把这些意见当作 “多数”或者“优势”意见进行认知,即使不同意见也不轻易发表,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发展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

    3. 高校网络群体极化模型的构建

   3.1概念模型的构建

    本文运用基于多Agent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研究高校网络群体中的群体极化过程的规律。借鉴现有的传播模型研究,并结合高校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整个极化过程可以分为部分极化期和完全极化期。在部分极化阶段,高校中的意见领袖对某件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普通学生网民会同时看到意见领袖与其他普通学生网民的意见,综合考虑后就这件事情发表看法。同时,网络媒体也会就该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全面极化阶段,关注该事件的个体持续增多,彼此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高效管理机构可能会公布信息,引导所有参与者的舆论倾向。

    3.2模型的假设

    假设1:高校网络舆论参与者主体为高校学生,忽略少数在高校网络平台发帖的社会人士。

    假设2:假设其中只浏览不发表言论的潜水网民不会对网络舆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假设3:网民是非理性的,态度会随着与其他主体的接触交换意见而改变。

    假设4:短期内高校网络媒体的个数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认为在一次群体极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3.3主体的分类与属性描述

    根据概念模型,设计普通学生网民、意见领袖、网络媒体、高校管理机构四类主体。

    4. 仿真实现

    本文基于Delphi平台开发该系统,具体的实现步骤入下:

    第一步: 设置讨论的持续时间、普通学生总数、意见领袖总数等模型初始参数。按照输入的持续时间和总人数,随机生成每天参与讨论的人数,按照相应的约束条件对普通网民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第二步:随机取一个普通网民,判断他是否进行参与讨论,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不是,则继续随机取一个普通网民,直到遍历所有的普通网民,并进入第五步。

    第三步: 判断该普通网民的坐标位置所在区域,若是在某个意见领袖的范围内,则与该意见领袖按照交互规则进行交互;若在某个网络的区域里,就与该网络媒体按照交互规则进行交互;否则,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判断该网民的活动范围内是否有其他的普通网民,若有,则与其按照交互规则进行交互,进入下一步。

    第五步:判断高校管理机构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若是,则按照高校管理机构按照交互规则与各主体进行交互,否则,进入下一步。

    第六步:将讨论的天数加一,然后重复第三步至第五步,直到所有的到达规定的讨论天数。

    第七步:根据交互后普通网民的属性值,计算出衡量网络群体极化状态的各属性值,如持反对态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持支持态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强烈支持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强烈反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以及极化程度。其中极化程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运行界面上方用户输入调整的参数,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学生网民总数、意见领袖总数、网络媒体影响力等。运行界面的左边,是明天交互的高校网民数。界面的中央,可以显示主体之间交互后的属性值。点击界面上的生成模拟图表按钮后,可以看到衡量高校网络群体此时极化程度的各个指标,具体包括持反对态度程度、持支持态度程度等,(图二)运行结果(图六)。

图一 运行界面图                                    图二 群体极化程度图

    5. 结 论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高校网络群体极化的特征后,把整个群体极化过程分为部分极化阶段、完全极化阶段构建其概念模型,明确了高校网络群体极化中普通学生网民、意见领袖、网络媒体、高效管理机构四类主体及属性,并阐述了各主体之间的交互规则,建立起一个基于多主体的高校网络群体极化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作为研究高校群体极化现象的辅助工具,也可帮助高校管理机构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或者缓解其程度作出决策依据。

    该模型中的人数是随机生成的,对事件的仿真度有所影响。今后可以考虑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神经网络等技术动态预测出网民的人数变化,以更好地对现实情况进行模拟仿真。

参考文献:

[1] 张涛.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引导策略,新闻知识[J],2011(09):114-116

[2] 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信息网络安全,2009(03): 

[3] 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8)

[4] 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2009(06),10(2):134-136

[5] 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79-82

[6] 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6):110-113

[7] 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2007(09):9-12

[8] 相喜伟,王秋菊.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J].新闻界,2009(5):94-95

[9]宜慧玉,掌法,复杂系统仿真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13

[10] 刘常显. 基于不对称人际影响的舆论涌现模型[J].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 4) : 991-996

[11]刘常显. 基于Agent 的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研究[J]. 计算机仿真,2009, 26( 1) : 20-23

[12]孙晓茜. 媒体舆论引导仿真[J]. 智能系统学报, 2010( 2) : 106-111

[13]方美琪,张树人.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20-356

[14]乐媛,杨伯溆 .网络极化现象研究_基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青年研究,2010(02)

[15]杜蓉,梁红霞. 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仿真.情报杂志.2011(11),30(11):61-66

[16] n K Sznajd J. Opinion Evolution in Closed Community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S0129-1831) 2000,11( 6) 1157-1165

[17] Fortunato S. The Sznajd Consensus Model with Continuous Opinions[J]. I nt. J. Mod. Phys. C, 2005,16( 1) : 17-24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群体极化;舆论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60-0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也就是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把局部性、地区性和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甚至有可能演变成需要政府出手干预的公共事件,是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是分不开的。

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提出来的,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在网民中更加严重,使得在讨论中很容易导致态度偏激,并以激烈的言词来表现。同时,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类聚的,因而有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产生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展开的过程有两个方面:在群体内讨论的论据有限,极易被扭曲到别的方向,如果团体成员已倾向于某方向,他们便在该方向上提供更多的点,其结果就会让已有倾向再进一步;群体极化与社会比较有关,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特别是某事件的意见领袖的认同,来自动调整自己的立场以符合主流方向。

群体极化的极端化倾向可分为两种:谨慎偏移和冒险偏移。因此,群体极化具有双重意义:好的方面是,它能促进群体意见的一致,能增强群体内聚力;反之,它也会促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

“湖北巴东县邓玉娇案” 、“重庆打黑风暴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 ”、“杭州市飙车案”等,这些网络引爆的舆论中,这些事件多是负面的,首先是在网络上公布,网友积极讨论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传统媒体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孤军深入,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

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闹市区发生飙车撞人案,当地多数报纸第二天未作报道,但当晚著名论坛“19楼”发帖《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回帖达到14万条,网民对蔑视生命的“富二代”给予强烈谴责。加之杭州警方偏袒肇事车主激起众愤,网民“人肉搜索”肇事者背景,受害者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学子《致杭州市长的公开信》也从浙江大学内部论坛流传到公网,飙车案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由于网络群体的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使得这一事件得到了相对公正的解决。

在网络社区中,群体中人数众多,责任意识被分散,网民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所处位置及应承担的责任。由于害怕被孤立或被边缘化,网民的“英雄气概”也被大大激发,他们习惯对网络中某事件发表新奇且激进的言论,以求产生轰动效应,来提升自己在网络社区中的地位。网络社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聚集地,有着去权威化、去个性化的特点,普通网民的理性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明显减弱,群体极化的倾向更为普遍、明显,进而导致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明显加强,甚至走向极端。

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感染,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也更容易产生“群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会威胁社会正常秩序。从河北容城县“艾滋女”和279名“嫖客”案件看,网民和媒体都有可能以讹传讹,推波助澜,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群体极化所带来的危害。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可能使草根民众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使得民主的范围扩大,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群体极化对社会的良性发展也会构成一定威胁。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网络群体对事实真相不了解,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发表意见。因此,避免网络群体极化最关键的是事件发生后,政府或相关当事人和权威部门能够全面、及时地公布事实真相。实行信息公开,增强信息透明度,能使谣言止于知者,谣言止于公开,才是有效遏制网络群体极化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美]凯斯・桑斯坦,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3篇

Abstract: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ed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from the social psychology, domestic scholars mostly researched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from the social spread perspectiv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关键词: 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Key words: group polarization;phenomenon;overview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49-02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在线社会网络对消费者新技术产品采用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021)资助。

作者简介:龚艳萍(1963-),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市场营销;陈胜(1989-),男,湖南娄底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市场营销。

0 引言

Stone(1961)为了研究群体是否比个人更加保守,通过实验设计,让六个被试同时给处于一系列两难处境的人物做出独立的决策建议。其中一个决策情境如下:

“乔治是一名实力强劲的国际象棋手,最近参加了某比赛,遇到了另一名强劲的对手,该对手在早期的一个比赛和乔治打成平局,但是乔治最近状态不如过去比赛,在与该对手较量中发现一个可能快速击败对手的方法,但是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失败,乔治将毫无疑问的输掉比赛。”

如果要你为乔治提供决策建议,那么这种方法的最低胜算达到多少(10%-90%,其中每10%为一个等级)时,你才会建议乔治采用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让被试先单独做出选择,然后他们将被组成一个群体进行讨论环节,然后讨论结束后再次做出群体决策。结果群体讨论结果发现,群体做出的决策比个人的平均决策更加冒险。Stone将这个现象解释为“风险转移”。[1]此后,学者选取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实验,都得到了与Stone相似的结论,同时发现,让被试在群体讨论结束后单独做决策,也会出现风险偏移现象。学者也发现群体决策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朝着冒险的方向偏移,在某些特定的两难处境,在群体讨论后发现被试更加保守。Moscovici & Zavalloni(1969)将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群体中成员的交流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2]此后,Fraser(1971),Whyte(1993)等学者也在实验中组织被试讨论大多数成员赞成或者大多数都反对的观点,结果证实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即群体的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冒险者会表现得更加冒险,保守者会更加保守。

1 研究现状

群体极化现象自被提出而来,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设计了一些实验方案,在实验室中模拟群体极化现象发生的情境,设计群体讨论环节,最后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表现,以及影响群体极化程度的因素。作者整理了以往的研究,国外学者关于群体极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验证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 在关于群体极化现象的初期研究中,大多是验证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Moscovici & Zavalloni(1969)对140个中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经过讨论之后,群体的决策比讨论前更加极端。Cvetkovicha & Baumgardner (1973)发现经过讨论后个人的态度向着群体中主流观点偏移,使群体中成员的观点变得一致。另外有些学者也通过实验得到类似结果:群体中个人在讨论之后的个人意见的偏好会向着群体中大部分人意见的平均观点偏移。

1.2 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机制 在群体极化现象得到学者的证实之后,学者试图运用理论模型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机制,其中主流的方法有前文提到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SCT)和说服性论据理论(Persuasive Arguments Theory, PAT)。Burnstein & Vinokur(1973)设计了两个实验来分别验证这两种理论对群体极化的解释机制,结果发现PAT更好的解释群体极化现象,他们发现当群体成员在不知道其他成员观点,而且被迫接受与自己相反的观点的时候,也会发生典型的决策偏移。此后,学者Mackiea & Cooper(1984)也通过实验支持PAT这一理论,他设计让被试倾听讨论的录音,结果发现被试的态度会偏向录音所主张的方向转移,在听录音结束后,组织被试进行讨论,发现讨论后的被试的意见更加极端。

1.3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群体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与面对面的交流,网络线上交互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媒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Patricia Wallace在其《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桑斯坦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网络为志同道合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并没有避免群体极化,而是强化群体极化,使分散的意见更加明确。

1.4 影响群体极化程度的因素研究 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普遍存在风险决策情境中,而且还出现于其他各种类型的两难处境中。Myers & Lamm(1978)发现群体极化现象普遍存在与风险决策情境、陪审团决策、道德决策、判断事实决策、个人感知、谈判行为以及风险测度这七种情境中。另外,学者也对影响群体极化程度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Durham(1980)研究发现,群体中个体最初的观点差异性越大,讨论之后,群体极化程度越高,同时,就个体而言,男性的群体极化现象表现的比女性程度更高。Choon-Ling Sia 等(2002)认为网络匿名性能减少群体成员的社会临场感,从而提高群体极化程度。Lee(2007)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有群体讨论的平台;第二,群体讨论中,成员自由表达意见;第三,群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同时,他还发现,去个性化群员会导致更强的群体认同,从而提高群体极化程度。

国内学者对于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社会学、新闻媒体以及政治行政的角度来探讨网络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及具体表现的,并根据不同的事件提出相应的措施。相喜伟(2009)通过研究网络舆情,认为可以从网络媒体、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三个层面来对群体极化现象成因进行解释。欧阳小婷(2009)通过对国内网络个案研究,阐述网络群体极化的具体表现,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分析群体极化的成因。学者戴松和王小杨(2010)从网民、意见领袖和网络群体三个层面探讨国内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主观诱导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3]。昝玉林和许文贤从网络行政角度探析了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并认为主要网络的广泛性、超链接性和自主性是导致网络参政群体极化现象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学者从“人肉搜索”、“悯弱”等网络暴力事件来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

2 评述

国外学者对群体极化的研究大多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通过定量的方法来研究群体在讨论前后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而国内的学者大多从社会传播学以及公共管理视角,采用定性的方法研究群体极化的成因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Stone J. A. F.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MIT, School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Cambridge, MA, 1961.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21-04

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份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从年龄段分布上看,20~29岁的年轻人最多,所占比例为30.4%,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的网民而占绝对优势 [1]。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由于获得网络空间的便利性、时间的充裕性,以及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等原因,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易班是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独立研发的网络互动社区平台,针对校园师生群体,贴近学生需求,形成了特定的校园“圈子”——网络班级和网络学生组织。本文以易班为研究平台,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群体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在引导网络舆论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云时代”的互联网具有多维度、高速度、聚众性等特征,已逐渐超过电视和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中国互联网的主体是青少年,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SNS社区类网站的兴起,网络逐步成为学生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领域。基于社区共享、信息聚合和自助服务为核心功能的Web2.0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的传播,个体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网络空间中,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

(一)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面临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网民的地位是平等的,网民很少有现实生活中的顾虑。网民个体借助于网络媒体将个人力量放大,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网络打破了话语霸权,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往往会出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渠道面临挑战。学生获取信息不再仅仅是通过教室、黑板和课本,各种类型的网站都在向学生传递信息。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达到268万个 [1]。这其中滚滚而来的信息不可避免会混杂腐朽文化、错误思潮、虚假信息甚至黄色信息,这都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介质面临挑战。随着网络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网络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网络已经和校园里的教室、社区(寝室)和运动场一起构成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四大公共环境。而网络空间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容形态、表达方式以及传播特点都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面临的机遇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尽管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扰,我们还是认为对于大学生上网,宜“疏”不宜“堵”。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这一制高点。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有: 一是网络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网络作为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后的新媒体,点对点的传播结构,使信息的渗透速度更快和传播范围更广。据统计,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48%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比电视更高,而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达到90.5%。互联网,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和新渠道 [2]。二是网络能够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互联网具有速度优势,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利用互联网有利于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受众群体范围扩大,网络的辐射面更广,冲击力更强,更容易形成共鸣。三是网络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融合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互联网的平等性、互动性以及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使得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随时与教育者开展思想互动交流,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网络群体与社会实体群体有共同性,就是由若干个体人所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员有同属一群的感受,并且在群体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一)网络群体形成

网络群体有其特有的属性,网络群体一般为非组织松散性群体,通常无需接触性的实际社会交往,两个及以上的网民,可以以主观的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甚至因其兴趣爱好等相仿因素,而自主交往形成网络群体。由于虚拟空间所提供的特殊环境,网络群体在成员数量、类别及活动形式等方面更为灵活自由、多样化。网络群体有时和社会实际群体相重合或者形成逻辑学意义上的交错社会关系,是一个虚拟与现实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 [3]。由于易班网络功能和用户的特殊性,易班网络群体可按照行政建制、功能设计、主题类别、个性兴趣等分类,每个类别的群体都活跃在易班的不同版块中。

(二)网络群体的表现

网络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本质上就是信息沟通,通过融入广泛的网络群体之中,个体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其所属的狭隘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背景、资源之中,而是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中吸收自我发展的养料,从而实现人的本质、需要、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阶段的提升 [4]。网络群体中的网民有极强的群体意识,在同一网络群体中,网民反映出相似的价值观、民主意识和大众责任感,表现在维护本网络群体言语权时,积极呈现出强烈的主动性,以跟发帖或者担任评论家、监督者的姿态努力顶帖,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网络群体借助于网络的特性,以他们的激情和文化素质传播自身的价值、团队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等。由此,我们可以把网络集群行为看做是在网络环境下,网民群体或个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大规模、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在于其他网民的互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无明确目的无组织的、大规模的群体聚合行为。在这种行为中,其成员一般能自由倾泻自己的感情,人际互动迅速,情绪行为感染强烈,并伴有明显的去个性化倾向 [5]。

(三)网络群体心理特性分析

由于网络群体一般呈现非组织性群体特征,因此群体中成员的组合是自由的,他们随时可以“组合、分化、迁移、重组”等,体现了网络群体的随机性、多变性。针对网络群体的特征,有学者指出,网络群体具有人员构成的复杂性、群体内部关系的松散性和建设性群体与破坏性群体共存三大特征 [6]。也有学者认为虚拟性、相似相异性、跨时空性、间接接触性、人数的不确定性、中心人物的不确定性、现实与虚拟的交互性是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7]。还有学者认为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性、相似与相异的互动性、时间与空间的跨越性、他律与自律的共生性、松散与紧密的同一性、平等与多元的交织性、群体权威的不确定性是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 [8]。另有学者认为虚拟性与现实性、自由性与规范性、内容和目的的多样性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 [9]。也有学者认为参与群体的主体选择性、交互性、时效性、参与群体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网络虚拟群体的内容和目的的多样性、交往主体的平等性、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是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 [10]。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网民群体特性的揭示还不一致,有些概括尚需斟酌。以研究大众心理特征著称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在某些既定条件下,人们聚合在一起,丧失了自觉的个性,不再是原来的自我,会表现出完全迥异于个体的特征,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在网络社会中,这种心理群体同样存在。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深刻地揭示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而这一现象即是网络群体心理的极端表现。借助于此理论,我们认为可以把上述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归纳如下:(1)网络群体的集众性。网络高速传播性的特点使网络群体中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言论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另一批从众者,使其在网络中形成一具有相对统一言论的群体,这就是网络群体的第一心理特征“角色集众性——形成群体化”。(2)网络群体聚核性。在已经被集合起来的群体中,凭借网络特性在网上传播其思想、观念等,并被其他人员推崇而形成客观的、具有言语权威的“网络领袖”、“网上权威”,我们称之为“网主”,这就是网络群体的第二心理特征“群体聚核性——凸现代表人物”。(3)网络舆论牵引性。当网络群体中的“网络领袖”的思想和言论被群体中的“网员”所感悟,并迅速转化为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极点”,而“极点”事态的网上进一步拓展或逐渐消退、转移完全可能由“网络领袖”调控,这就是网络群体的第三心理特征“舆论牵引性——引导社会言论”。“网络领袖”借助网络群体形成网络舆论“爆发点”,继而形成社会关注热点,某些言论引起社会共鸣,形成对网络和现实社会中的“舆论牵引”和强化作用。(4)网络心理强化性。一旦形成思维和行为定式,“网主”即对“网员”的心理有着越来越强大的制约性,在网络领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的强大磁场影响下,网络群体就越来越“被”保持网上与现实中行为的相互转化的统一性,网民思想就更加“被”趋同。这就是网络群体的第四心理特征“心理强化性——具有超级制约力”,这种超级的制约性会体现在“网员”心理上的盲目从众性和服从性。

三、网络群体中网络领袖的产生及其行为

在网络群体中,那些表象言论、行为及内在价值、思想观念被网络群体所接收和推崇,并起着引领作用的角色,我们称其为“网络领袖”,也可称之为“网主”。一个网络大群体有若干网络小群体组成,大群体的领袖同时影响着其他小群体的领袖,于是形成以网络大群体为核心的、组合小群体领袖形成的网络骨干团队,他们成为影响网络事件发展变化的核心团队。网络群体中一旦产生领袖和网络骨干团队,该网络群体就将迅速得到发展壮大,网络群体发展就从自发顺应阶段向有目的的组织化、规模化阶段升级。

(一)网络领袖产生的作用

(1)网络领袖的心理暗示作用。网络领袖的心理和观念、行为感染和暗示其他成员,使他们自觉与不自觉地进入其“场”中。网络领袖强烈的情绪极易获得网络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同情和支持,使他们自愿为其摇旗呐喊,助推网络中相关事件的发展,从众心理使然。(2)网络领袖的价值驱动作用。网络领袖常常有组织、有计划地根据团队的社会价值需要,有意制造事件或积极应对发生的事件。对有利于其网络群体或个人价值推广的帖子,努力复制跟帖、顶帖,并进一步地丰富和拓展信息内涵和外延,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其中;对不利于群体形象和发展的帖子,组织网络成员对其进行围堵、攻击,努力从舆论上掌握主动权,或使不利帖子淹没在众多帖子中,不为大众所注意。(3)网络领袖的号召作用。网络领袖利用其在网络群体中的号召力,把小群体思想和意志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加于公众,有意通过网络实施“舆论牵引”作用,引领网民言语发展的方向,形成网络社会或实际社会事件的“爆发点”,我们称其为实施网络“绑架”。网络社会与实际社会的关联性极大,网络热点可能迅速传感至现实社会,影响着现实社会意识和事件的发展进程。从这一方面来讲,网络领袖影响文化思潮和社会发展与稳定。

(三)网络领袖的更替

由于网络群体的非组织性特征,网民自由“组合、分化、迁移、重组”的随机性决定了网络领袖也是相对可变的。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网络领袖特意制造的舆论场并非能被核心人员接受,甚至会在内部形成相对立的观点,经过对立双方较量与网络群体成员选择和跟随,最后逐步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意见。这个过程中,如果大部分网民跟随或者说习惯性地“赶潮”,随着支持度的迁移,新的网络领袖就在组织分化中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此机理,通过培养新的网络领袖,分化、瓦解、转化最终替代那些不利社会文化发展并影响网络群体健康发展的网络领袖,形成正向舆论氛围。

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在内容表现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趋势 [11]。网络上的一些事件和思想意识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引发公众“情感共振”,演变为重大的社会舆情或公众性事件。观察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不难看出都有网络群体影响着社会舆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12]。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网络热点的形成,并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中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与处置。

四、有效利用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做好正向舆论引导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这一制高点。上海高校易班建设,正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网络建设成为文明的学生网络互动家园为目的,充分反映了学生在网络空间“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文化现象,体现了学生网络群体在网上社区中的行为特性。

建设积极、文明的网络社区,必须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而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于网民和网主的素质。培育一支适应网络环境、具有高尚情操、掌握网络技术、善于运用网络工具,同时具有时尚文化气息的网络骨干队伍,是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一支骨干队伍,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人才队伍是易班建设的重要因素。紧紧把握网络的集众性特征,建设一批由校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等积极分子组成的骨干队伍,在学习发展、生活娱乐、体育健身、文学情感等方面各显其能,使网络社区极其活跃、充满活力,调动所有网络参与者的积极性。目前,上海易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网络道德、社会责任、心理素质、能力结构的学生网主和网民,他们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并具有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上海海洋大学,有一批来自学工系统、保卫处、社科部、教务处等众多部门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达人”,他们及时关注易班网络群体思想动态,结合学校、学院实际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遇到紧急网络舆情时,以公告和回帖的方式形成一定的网络力量和规模,积极进行舆论引导。

(二)创建一批示范团队,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抓住网络群体的引领性特征,在易班网络社区建设一批学生示范群体和骨干网主,发挥他们在网络中的引领效应。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整体,从而推进网络社区文明氛围的整体提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激励措施,重点建设一批班级、学生会、团组织、社团、党支部等优秀网络群体组织,使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整体网络群体提高。如上海海洋大学推行“3D计划”(示范Demonstration—指引Direction—驱动Drive)和“超级梦想班级(组织)”创建活动,对于确定为示范团队及网络骨干队伍成员的群体和个人,学校在活动经费、技术支撑、计划实施等方面提供精神与物质支持。充分展现学校学生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各级学生组织的风采,在现实和网络上都能发挥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百花齐放、共同繁荣的总体目标。

(三)加强易班内涵建设,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抓住网络的心理强化特征,在网络社区建立示范榜样,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心理“场”,影响和带动周边网络群体。上海高校对于学生拥戴的网络群体组织和个人,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易班的功能加强自身建设,并发挥心理辐射、行为示范作用。充分发挥网络群体中网主的舆论引导功能,如以易班为平台进行理论学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完美你我”优秀学生事迹展活动,“我为世博献一策”志愿者网站宣传展示活动等,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2012年海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访优秀学生支部书记,迎百年校庆”活动,对来自不同学院的优秀学生支部进行了采访,并利用访谈报告在易班交流。易班骨干网主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热点,唱响主旋律,发挥文化建设功能。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了载体和手段,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形势,把握新变化,探索新途径,才能从容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主动、有效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13:5-17.

[2] 何星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88.

[3] 王金风.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34.

[4] 郑永廷,昝玉林.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26-27.

[5] 郝桦.浅议网络集群行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1-52.

[6] 昝玉林.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J].思想理论教育,2005,(6上):16-19.

[7] 邹绍清,苏如娟.试论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55):20-22.

[8] 李卫星,洪岑.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45-47.

[9] 高扬,廉玉佳.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育人:高教论坛,2008,(1):88-89.

[10] 戴伶俐.利用网络虚拟群体的特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7-159.

[11] 北大方正智思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监测方案[EB/OL].http:// cn/article/2005/0921/A20050921456002.shtml,2010-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干预;方法途径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地普遍应用和推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高校保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就必须正视网络舆论传播领域的新问题,探索干预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方法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表现及其形成因素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成员参与网络行为过程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经过网络发酵后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网络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如在大学网络论坛网站,经常会看到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评论,一开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热点事件折射出的总体价值导向是好的,大家也基本赞同,认为该社会热点应该广泛传播,宣传正能量。突然在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大学生从反方面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找出来该社会热点中人物行为的某些瑕疵,并进行可以放大,甚至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网民,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在网络上支持后者,最后甚至形成了主导舆论的网络观点,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负面表现。该类现象导致正面主流价值观很难得到有效传播,不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贯彻。对这种负面现象必须加强引导,要找出足够的证据和可以说服大学生网民的理由,击败错误的网络言论和观点,使大学生的主体回归到正确的方面来,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群体极化行为。

在对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进行调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与了解背景信息的客观程度有关。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特定时期内出现的对某一事件的网络群体极化行为,往往与大学生自身对事件本身背景信息的客观程度了解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如在河北大学飙车案这一事件中,研究发现,在论坛上紧紧评事件表象发表观点就能引起共鸣获得支持的人只有20%不到,而在表露观点的同时配以 “真相”、“证据”往往能获得超过50%以上的支持度,这就引起了网络上群体极化行为。

(二)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与大学生的年龄、性别、阅历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群体从从年龄上来看,大多在17-25岁之间,年轻活泼,在网络空间,遇到热点、焦点问题,往往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意见,这反映了大学生有很强的民主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这实质上好事情,如果加以引导,就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真正成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由于长处校园象牙塔里面,社会经验往往不足,在不明真相的条件下,容易受到各种观点的影响,一旦受到不怀好意的人蛊惑,很容易诱发不理性的一面,就会导致群体极化中的负面现象出现。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必须关注这一现象,必须在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展示事件的真相,树立权威意识。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与网络自身特点有关。网络自身有着虚拟、直接、迅捷、互动、难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行为中,不象现实生活那样小心翼翼,很多大学生乐于上网,积极参与网络交际了,愿意在网络上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愿意在网络上直率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必进行任何掩饰,也不用担心现实当中该种观点是不是会受到周边人群的孤立,或者会否诱发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在网络上,正确的观点引起共鸣甚至会让其获得更多网络盛誉,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错误的观点只要言语不过激,也不会给发帖人带来太多的麻烦,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大学生很愿意参与到网络行为中,这实际上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

(四)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产生中的舆论管理因素。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速增加,但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却没有与时俱进,尤其是很多高校对校园网络管理不够,缺少。在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上,多数停留在事后管理,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缺乏网络舆论管理的综合领导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监测机制、分级预警机制、疏导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加之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随意性强,没有约束性,这很容易引起网络矛盾和冲突。一些大学生网民,很有可能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带有错误倾向性或者偏激的言论,一旦被大家认同,并引起共鸣,那么就会很快传播开,形成主导意见,从而产生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网络舆论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领导工作,建立干预大学生群体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方法途径

(一)增强高校管理网络舆论的使命感紧迫感,积极推进网上理论武装和建设工作。高校网络舆论工作事关师生的健康发展,事关学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党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高校管理网络舆论工作围绕学校发展大局,扎实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极其复杂,高校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与网络发展形势、党的要求和师生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高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提高复杂形势下引导舆论的本领,利用校园各种网络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着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转化为校园群体意识。按照党的十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大学生网民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网络共识。通过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理论工程建设,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促使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帖,推进校园网络文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二)提高高校对网络舆论问题的洞察能力、预测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积极掌握对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传播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洞察力,加强舆论舆情监控。一方面,高校必须组建专门的网络舆论管理队伍,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动态管理。网络舆论管理队伍组成人员可以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校园网络中心管理人员、大学生中的党员骨干组成,学校党委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机构部门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掌握网络舆论发展规律,对校园网络舆论传播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保持足够的警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可以做出干预控制和引导。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并在学校网站,网络舆论管理队伍专门人员按照学校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BBS论坛、校园博客等重点板块的监督,阻止恶意、反动帖子上传,并对过激言论及时预警,责令改正。再就是,学校要联合相关技术部门开发相关的技术,对校园网络运行实时24小时动态监控,及时过滤筛查校园网络信息,发现问题新闻、帖子,及时跟踪、屏蔽,把引发网络舆论舆情爆发的源头遏制在萌芽状态。

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能力,认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增强责任意识。高校一旦有突发舆情出现,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及时调查舆情爆发的原因,分析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应对的策略。对于校园突发性事件,要查明真相,迅速做出处理,并及时进行网络反馈,避免网络以讹传讹的言论左右视听,阻塞校园网络舆论。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科学预测能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高校必须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动态及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发生特点、传播趋势、发展规律,准确预测网络舆论的热点和波及范围,及早拟定方案,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干预,始终保持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导向,掌握对校园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

(三)必须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和基层党组织、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党委宣传部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是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直接负责部门。高校党委宣传部必须切实承担起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领和管理工作,努力改进、创新校园新闻网络宣传工作,强化校园网络舆论传播的主流阵地作用。在对校园网站、网络论坛等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内容、更新网络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力推动校园网络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服务。加快实施校园网络文化精品工程,鼓励并资助大学师生在线创作一批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师生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对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要定期进行专家评估考核,客观评估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功效,评选优秀新闻宣传工作集体和个人,以增进校园网络宣传效果。

基层党组织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借助基层党组织的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将会起到事倍功效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发挥基层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的作用,及时了解本单位学生的校园网络行为的状况,实时进行管理。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创新网络党员管理模式,创立校园网络党支部,党员e动之家,及时宣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党内重大事项、基层党组织重要活动事项,开辟党员网上学习栏目、党员在线交流栏目、党员精神宣传栏目,丰富党务管理内容,吸引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学生积极分子参与其中,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的有关理论在校园网络的广泛传播。

学生社团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直接参与校园管理的组织,是校园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保持和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工作,必须依托党团组织进行,通过引导大学生社团组织参与学校网络管理,巩固网络舆论传播的辅助阵地。鼓励学生社团组织深入校园实际、深入校园网络、深入学生生活,利用校园网络载体开展社团实践服务工作。利用校园网络空间,开展在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开展网络文艺汇演活动、校园文化网谈交流、在线举办网络文化节、在线举办网络科技周等社团网络文化活动,通过一系列社团网络文化实践,充分发挥校园先进网络文化的教育娱乐功能,促进和带动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四)繁荣和发展先进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网络舆论传播的良好载体。高校必须牢牢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开发利用校园网络空间,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和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真正入心、入脑,时刻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无形环境,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积极地筑起网络意识形态“防火墙”,自觉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具体工作上,可以利用校园网页网站、校园BBS、博客、贴吧、手机网络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国民素质教育。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自觉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创建文明校园的浓厚网络舆论氛围。合理利用校园网络空间,评选宣传校园先进典型,在全校形成弘扬正气、学习榜样的良好环境。同时,高校必须严格管理校园网络论坛违规行为,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高校必须积极贯彻,积极培育“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的优良氛围,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增强先进网络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网络舆论领域新的挑战,高校必须探索网络舆论发展规律,创新网络舆论管理体制,始终保持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3版).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政治群体 政治参与 群体极化 引导

政治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之一是政治参与。由于文革中政治高于一切的消极影响太深重,所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不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恐惧心理,尤其是对于经历过文革的人群来说。然而自十六大提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步加快,激发了广大人民重新参与政治的热情。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快速普及无疑又为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便捷的载体。在今年两会结束之际的答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的一席开场白更是增添了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14日答记者招待会一开始就说:“我还要说一下,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可见,网络政治参与已经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然而,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交互性、广泛性等特性,使网民的政治参与表现为参与主体的群体化,即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在网络空间参与政治的主体,被视为网络政治群体。但是,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和网民个性化要求,各网络政治群体只链接与自己的价值取向、观点、意见等相一致的网站或者网页、论坛等,这样就容易导致群体本身视野狭隘或者强化本身的信念、态度等,从而导致“群体极化”产生。“群体极化”对于积极的网络政治群体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来说,则会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正确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防范“群体极化”就成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网络政治群体在网络空间兴起

网络政治群体,是从网络群体活动的中心内容来进行限定的。即该群体的活动以网络为媒介,以政治参与为中心内容。大体上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部分现实政治群体的网络化,二是基于网络空间的形成而产生的新的网络政治群体,但也是以现实政治群体为依托,是现实政治群体的扩大、反映和变形。

(一) 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以群体形式出现

网络的交互性,传播的快捷性,使兴趣爱好相投或者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或组织活动非常容易,从而使得网络群体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人数的增多,虚拟社区也迅速在网络空间形成,它按照不同的主题将网民进一步细化,主题之一就是时政类,即以论坛或者新闻组的方式把这些网民连接在一起。虽然这是一些没有组织的虚拟群体,成员相互不认识,但他们所具有的唯一共性??同样的热情(或关注三农问题,或关注教育问题,或关注腐败问题等)足以使他们走到一起。由于政治利益的表达和诉求更加自由,在网络空间,原本广为分散的个体,会因共同的兴趣,或对某一特别事务共同关注而迅即发出“群体”的声音,并使他们的声音被政府和政治家听到。如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网的网友在发展论坛召开“网民代表大会”,与现实的两会互动。

(二)网络政治群体形成的途径或者载体

当前网络政治群体形成的途径或者载体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网站或者虚拟社区的论坛、新闻组、个人网页、专门的政治网站、博客等。当前,影响较大的首推时政类的论坛。网络论坛,也称BBS(电子公告牌)。它是按主题设立的,网民可以就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主题,从而成为相应的网络群体成员。在时政类论坛里,网民通过发帖或者跟帖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与群体内的成员进行互动。新闻组以网络讨论为主,主要是发邮件进行参加,可以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这样的讨论群体实际上也是网络政治群体。个人网页现在也比较流行,因为许多大型网站都提供个人免费空间,供个人建立自己的网页。专门的政治网站主要是传统的新闻媒体建立的,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博客中也存在网络政治群体。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出版形式。博客中也有时政类或者社会关注类主题,在相关的主题下聚集了大批关心政治的网友,在浏览和发表评论的过程中就构成了一个个网络政治群体。人们熟知的网络聊天室,大多是一些职业群体或者情感、游戏群体等,不是政治群体的生长地。

(三)积极和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在网络空间并存

著名的中文论坛里,大都寄居着比较成熟的网络政治群体。比如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人民网的强国社区、天涯社区的天涯时空、迪凯社区的猫眼看人、中国博客的社会关注等,长期聚集着大量关心国家和政治生活的网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所以,网络政治群体多是关注国内国际的重要事件,如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房价问题、腐败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从总的来说,作为政治参与的群体主体,他们大多比较理性,能够全面、深刻地报道、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的一些社会发展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然而,也有一些网站、论坛、个人网页等网络空间里面寄生着一些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因为,在网络空间,网络成员的身份被数字化了,匿名性和虚拟性合二为一,使得网民能以隐性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从而很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个人、恐怖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制造混乱,攻击和诋毁政府。如,网络“港独”群体、网络反共群体等。网络港独群体,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网页、论坛,鼓吹“港独”,企图策动所谓“香港独立运动”的组织。这些网页有的是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更多的是挂靠在台湾或国外网站的个人网页空间下的中文或英文网页,各个组织的网页之间往往还互相提供链接,彼此吹捧。大多数网页附设BBS,主要用以一些煽动言论或集会信息。网络反共群体在网络空间的活动也比较猖獗,他们利用QQ、E-mail等方式大量传递污蔑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妖魔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以动摇人们对党的信心,威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他们大多建有自己的专门网站,并通过多种网络传播途径宣传其网址,以扩大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不但在网络空间活动,而且还抓住机会在网下开展分裂国家、反社会的活动,扩大其消极影响。

二、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原因揭示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最先揭示的。“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1]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为志同道合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并没有避免群体极化,而是强化了群体极化,这主要是缘于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量身定制与网络空间信息海量性的悖论。

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是大众媒体的话,那么网络则是个人化的媒体。在网络面前,每个人可以量身定制自己的信息需要。“随着一般杂志和报纸的重要性逐渐降低,针对个人量身定制的节目越来越蓬勃,不同的群体也将选择不同的节目。”[2]即关心民主政治建设的网民可以只选择有关政治民主方面的内容,访问相关的站点就可以了。正是因为网络本身所固有的优势,让个人真正成了主体,“真正的个人化时代已经来临了。”“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3]甚至“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4]网络让量身定制变成了现实,才有了如今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具体来说,群体极化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政治参与的自主性,使得网络政治群体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网络政治群体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政治立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理想而形成的,参与什么样的政治群体,网民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由分化而类聚的,所以表现出群体内部同质、群体之间异质的特性,这样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时候,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立了一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5] 在网络时代“消费者过滤所读所看所听的力量随之越来越强大”。[6]正如《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的作者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7]“新科技,包括网络,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8] “现在的网络上聊天室和论坛不是把持不同政见的各类公民吸引到网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政治协商,而是把思想、政见、价值观和爱好基本相同的个人吸引到一块加深他们的原有价值观和偏见,而不是挑战和改造原来的价值观和偏见。”[9]

网络的超链接性,使得网络政治群体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网络的超链接性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首先是各网站之间可以相互链接,其次是相关主题的信息可以相互链接。理论上是所有的网站都相互链接,网民可以了解所有的网上信息,然而受个人时间的限制,网民一般只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而各个不同的网站一般只链接与自己的价值取向、意见相一致的网站,而很少链接和自己意见相左的网站。“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缺乏竞争观点的信息揭露,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群体极化”。[10]“群体极化是社会影响和论据有限的产物。”[11] “群体极化背后的成因,是因为论据实在是太有限了,而且被扭曲导向特别方向。”[12] 兼听则明,偏听则信。 网络的广泛性,容易导致网络政治群体出现群体极化。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性,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快速性,导致只有交换而没有信息和思想,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容易出现从众或者众从现象,无论哪一种现象都是群体极化的表现。拥有一定数量的客观信息是公民理性参与政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网络信息容量无限性和网络信息可操纵性都难以保证公民所获信息的客观性。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能使各种信息在瞬间生存、光速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容量的有限性,使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了。在互联网上,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自由传递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每天在网上传播的信息不计其数。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也就可以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制造假新闻,假消息,歪曲事实进行宣传,并通过巧妙编辑操纵信息。面对互联网中海量信息的不断轰炸,相当多的民众缺乏驾驭这些信息风暴的能力,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表面上拥有无数信息,实际上却可能茫然不知所措,致使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在人云亦云的盲从中失去理性。

三、 “群体极化”影响的两面性

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要作辨证的分析,即其影响存在正负之分。从正面的情况来说,大量事实表明,“极端未尝不是件好事”。[13]从美国的情况来看,“群体极化让许多重要的价值得以实现,包括公民权运动、反奴隶运动以及两性平权运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当许多不同意见团体彼此辩论时,社会就能听到五花八门的看法,”14] “多数人在多元社会里获益,即使个人量身定制信息或是群聚在团体中,他们还是获益的。”[15]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会让多数人受益。

积极的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能使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得到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在网络空间同样如此。当前,我国主流网站的时政类论坛都能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聚集在这些论坛的网络政治群体通过圈内讨论,大多会强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各论坛的版主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论坛,不断增强论坛对网民的吸引力,提高论坛的点击率,扩大网络积极政治群体的规模,从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则会导致分裂国家、威胁社会稳定的行为出现。消极网络政治群体所奉行的政治文化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他们利用群体内部的讨论会进一步强化自己消极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还会把自己的活动延伸到网下,从而导致聚众行为的发生。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九评共产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主要是海外别有用心的人士策划的,他们通过自己网上的《大纪元时报》来污蔑中国共产党,还在网上建立退党网站。用所谓的科学来推论共产党灭亡的时日,通过邮件、QQ等大肆传播。由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其组织活动的隐蔽性,政府一般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很容易错过控制的最佳时机。

总之,网络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形形色色的利益群体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并实际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政治力量,影响国家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利益群体是在特定政治范畴内,基于共同的利益、意志和愿望而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组织,其群体交往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利益地位相近的社会成员,这种交流无疑使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带有明显的群体倾向。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而形成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具有一定的偏狭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群体突破制度边界寻求额外利益的行为,威胁国家政治的稳定。所以,要辨证的看待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采用综合的措施,对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进行引导和控制,以防范消极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

四、引导网络政治群体,防范群体极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社会治理和控制的角度看,网络政治群体的形成使聚众行为产生的条件降低了很多,并且通过网络内外的聚众行为,网络政治群体向民间组织转化的可能性也增加了。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理性参与政治,防范群体极化的消极影响,就成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积极、有效引导网络政治群体参与政治,必须综合考虑网络的特性、网民的特征以及现阶段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情况。网络的隐蔽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之一就是网络政治群体自身,即网络政治群体内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网民参与政治的自主性和来源的多样化,要求引导和控制网络政治群体,应该以攻心为上,即加强主导政治文化的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广泛性,要求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实行社会化。

1、 网络政治群体内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建立在个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基础之上,是网民的自觉自愿行为。群体内部的成员一般都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网民在网上的发言就可窥见一斑。如“得知总理也浏览新华网,倍感亲切和欣慰,所以大家发言一要简练,二要诚恳,三要文明,四要避免错别字。总理看新华网,说明新一代领导班子重视人民的意见,思贤如渴,希望从网上看到真正的内容,看到好的建议。我看我们网民发表意见也应多思考,多调查,多发好帖。也劝个别网友讲点文明,不要在网上对不同意见进行恶意攻击,在网上应实事求是,互相学习,多听不同意见,多讲礼貌待人,多发表有见地的好帖。” [16] 从中不难看出,网民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网络政治群体的成员,要注意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防范群体的盲动和聚众行为,以保证群体的健康发展。

2、加强主导政治文化的建设。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17]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当前我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消极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受西方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影响所致,为此,必须利用网络传播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来宣传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让绝大多数公民认同主流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经验。“大部分公民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假若无法分享彼此的经验,一个异质的社会将很难处理社会问题,人和人之间也不容易了解。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媒体所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粘性。一个消除这种共同经验的传播体制将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也会带来社会的分裂。”[18]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主导政治文化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内容,即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国人民认同现阶段的主导政治文化,使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心理环境,从而在政治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有效防止“群体极化”所带来的社会分裂。

3、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应社会化

在网络政治参与勃兴的今天,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不应该单单是从事公民教育的工作者。针对网络的虚拟性,传统的权威媒体应继续发挥其引导和塑造作用;面对构成复杂、思想多样的网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应主动走进网络,承担其引导网民理性参与政治的重任;应对网络政治群体消极聚众行为的发生,论坛版主应积极进行疏通,加强监测。

传统的权威媒体继续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权威媒体还是有其固有的优势。尤其是新闻类媒体,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为广大网络政治群体参与政治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以抵制敌对政治力量制造的政治谣言。同时,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一直在相互影响,相互呼应和促进。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又能起到将互联网上的情绪凝聚、将流动飘忽的思想精确化的提升作用。

专家、学者应走进网络,与网友交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网民主要是青少年和部分专家学者。青少年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对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高度的热情,但是他们政治观还不成熟和定型,很容易偏离主导政治文化的方向,迫切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当前,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专家、学者已经纷纷走进网络的各大论坛,自觉地充当起引导网民参与政治的角色。部分著名的新闻类论坛,也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做客论坛,与广大的网友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沟通、引导的作用。随着网民人数的增多,网民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更多的专家、学者应主动走进网络,承担起社会责任。

论坛版主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由于当前网络政治群体主要寄居在各大新闻或者时政类论坛,所以要求论坛的版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网民发的帖子一定要认真审查,确保帖子内容的客观、准确,把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帖子毫不留情的予以封杀。审查帖子,这只是版主工作的一部分。版主还要注意观测网民对帖子的反映,一旦发现有非法聚众行为的苗头,要主动进行疏导,必要的时候要向特定的部门上报。

注释:

[1][2][5][6][7][8][10][11][12][13][14][15][18]凯斯.桑斯坦著:《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2、2、4、50、48、49、50、48、53、53、53、5页

[3][4]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193、205页

[9]刘文富著:《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馆(北京)2002年版,第298页

[16] forum.xinhuanet.com,《发展论坛》,2005年3月14日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群体;网络舆论;群体心理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031-02

一、古斯塔夫・勒庞与《乌合之众》

作为保守派社会精英,古斯塔夫・勒庞将“群体”这个概念看作是智力低下、粗鲁且狂躁冲动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群体的恐惧与鄙视。但是,他依然对作用于群体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进行了深入而精准的分析。勒庞认为,群体的形成就是个人意识被集体意识席卷、吞没的过程。通过集体的传染与暗示,群体意识迅速变化为一种夸张、极化的群体情感,在从众心理和匿名性的共同作用下,这种群体情感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超越个人利益的高尚英雄主义行为,另一种是野蛮与残忍的群体暴行。值得注意的是,勒庞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群体的想象力”。群体常常是在一种自我制造的“幻觉”中行动,他们常常创造出各种异乎寻常的传奇故事,“神化”群体领袖,这种脱离现实的想象力常常是引发极端群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群体心理特征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彻底变革,从以往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到如今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模式,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各种抒发个人观点和意见的舆论场,传播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舆论的形成与扩散机制。人们似乎真的拥有了一个“观点自由市场”,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进入到网络文明中,传播的方式和波及面变化了,但集体心理这一根深蒂固的基因,以及某一共同圈内群体的基本特征却并无变化,相反,进入到网络时代,这样的群体观念越演越烈,网络高度的自由开放性以及低门槛的积极准入使得网络成为了群体聚合的最佳场所[1]。而在互联网环境中,由于海量信息的席卷和网络匿名性的进一步加强,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也呈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网络群体形成的无组织性。勒庞提到,群体的形成是“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2]。”网络群体的形成,主要是大量的异质人群围绕同一社会议题的讨论而聚集,网络群体中的个人,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作为个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有很大不同。他们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3]。

2.群体领袖力量的弱化与群体从众心理的强化。在传统的群体中,群体行动的方向主要还是依据群体领袖的领导和煽动。而网络世界中,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强势意见领袖对网络群体的影响逐渐减弱,所以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旦某种“优势意见”在整个网络群体中形成,个体为了避免被孤立,总是喜欢随大流,将所谓主流的行事规则引入并进行行为仿效,仿效的结果就是个体会追随群体观点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3.群体理性以批判为起点,但极化的倾向更加明显。勒庞认为群体是完全不存在理性的,是与个人理性和智力背道而驰的。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失去理性的狂热批判使得网络群体具有更强烈的极化倾向。群体性质,心理特征,信息选择心理结合网络的匿名性往往容易使得网络中个人的责任感消失殆尽,群体极化倾向严重,非理性言论泛滥,舆论无政府状态出现[4]。出于高尚的批判目的的群体行为,往往会演化成不计后果的偏执性暴力行动。

4.道德净化作用更加明显,但高尚的道德目的却趋向于以偏执,暴力的方式体现。如果说网络为群体提供了放纵自己低劣本能的有利条件,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群体的道德水平是相对低劣的。但正如剧院里的观众常常要求作品中的英雄有着超现实的夸张的美德一样,群体也常常能做出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5]。勒庞所提出的群体道德进化作用在网络社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网民出于对社会事件的关照而聚集成为网络群体,但是这种高尚的道德目的却总是趋向于以偏执,暴力的方式体现。这说明根植在群体心理特征中的极化,偏执与专制依然会体现在网络群体当中。

5.网络群体更加富有想象力,群体幻觉与现实相互影响。

勒庞指出,“影响群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以及引起注意的方式[2]。”这句话无疑十分贴切地描述了网络中群体想象力的本质。网络将跨越时间和地点且纷繁复杂的事实都呈现在群体面前,事实的真相通常很难被群体所了解,网络群体会用他们的群体幻觉来构建现实中的事实真相,群体幻觉与现实行为相互影响,从而构建出一种“虚拟现实”。

三、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基于群体心理学的视角,网络舆论的产生,扩散和消散的背后都有着网络群体心理的作用机制。总的来说,群体心理作用于网络舆论可以概括为由多源信息到单一意见的形成扩散过程。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海量信息,使得群体因为某一共同议题而聚集,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之下,这种多样化的、理性、客观的信息渐渐地被单一极化情绪所代替,网络舆论走向狂热的非理性意见。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

第一,基于网络群体心理的集体无意识与从众心理,网络舆论产生于难以控的狂热情绪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个人无法主观地控制任何一个社会事件成为网络舆论所讨论的议题。在勒庞看来,群体是非理性和智力低下的,个人智力会在群体中湮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群体的压力会让人产生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6]。所以说,网络舆论也是非理性的,网络群体在强大的“集体幻觉”的支配下,被狂热的情感所暗示和感染,个人理性言论被忽略和淹没,“沉默的螺旋”将开始压制个人意见,大多数人的非理性情绪将会占据上风。

第二,基于网络群体的异质性和冲动易变,网络舆论的扩散是一个异常迅速且趋向极端化的蔓延过程

简单,形象的意见是群体意见形成过程中最容易被接受的,某种简单极端化的舆论意见可以快速在网络群体中扩散,网络群体接受意见的过程,并不是客观和完整的接受,而是一个截取与简化的过程。群体易于接受的是一种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两级意见,而不是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理性地筛选出事实真相。这种单一的舆论意见使得网络群体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群体的形成是由大量的异质性人群组成,所以网络舆论的扩散并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是一种如暴风骤雨般席卷的结果。网络群体所关注的是舆论本身所产生的方式和结果,而非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充分的信息和证据。一旦网络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网络群体便会迅速形成新的舆论趋向,群体信仰可以得到迅速的改变。

第三,基于网络群体的偏执、暴力心理,网络舆论的扩散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短暂过程

群体总是狂热冲动的,群体总是急于要求改变和破坏。社会懈怠实验表明群体能扩散责任。一旦唤起和责任扩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从轻微的失态(在大餐厅里扔掷食物、怒骂裁判,在摇滚音乐会上尖叫)到冲动性的自我满足(集群破坏公物、纵酒狂欢、偷窃),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暴力(警察暴力、暴动、私刑),人们都可能干得出来[7]。网络提供的匿名性特点使个体敌意而激进的行为会比面对面沟通要更多一些。所以在网络群体中个体更加容易产生去个体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就会减弱,而对消极的言论和行为的反应性就会加强,就易产生网络[8]。

随着大量信息的侵入与覆盖,新的议题便会很快吸引网络群体的注意力,导致关于特定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快速消失。可以说,网络群体在海量信息的迷惑和席卷之下,比传统的群体更加没有耐心,他们所关注的永远是更新的,更为狂热极端的舆论意见,网络舆论迅速的消失成为网络时代舆论的新特征,这也是群体心理作用于网络舆论形成机制而产生的直接结果。

四、结 语

基于群体心理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网络舆论形成的复杂动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网络群体心理是如何影响现实环境,如何成为现实中的的心理动因,又会对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通过对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分析,我们认识到对网络群体的合理引导是解决极端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当合理设置报道框架,同时增加信息来源渠道,使网络信息公开透明,从根本上培育信息传播的良性土壤;其次,必须要建立及时准确的辟谣机制,扼杀群体极端想象力,发挥群体道德净化作用;最后,提高群体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在网络媒介匿名性大大增强的情况下,防范由群体极端狂热情绪向群体性暴力事件直接转变的风险。

参考文献:

常宇星.浅析现代媒介环境下的网民心理―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新闻界,2011(7).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朱茜,张兴波,纪云卿.当代中国网络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及其防范――种社会心理学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

欧阳小婷.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J].现代视听,2009(1).

王金凤.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

杨帆.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心理―以“铜须门事件”为案例[D].四川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