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1-30 11:51:26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1篇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

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2]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2篇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发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超级秘书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3篇

(一)确立政府资助政策体系

这是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经济困扰的主要途径。为此,在资金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应逐级保证各级资助资金足额到位。各学校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女大学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助学管理机构,足额提取助学经费,并广开财源筹措更多经费作为学校专用贫困资助费用。通过政府担保的形式,扩大贫困女大学生贷款比例、额度、频次和时间。

(二)拓展民间非正式支持体系

是指在政府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想方设法拓展贫困女大学生支持的渠道和途径;学校应积极倡导企业、社会团体等与学校贫困女大学生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并在资助方式上,实行从“资金式”资助到“能力式”资助、从“无偿式”资助到“回报式”资助的转变。

(三)完善贫困女大学生资助体系

学校要在已有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的基础上,设立贫困女大学生专项奖励和扶助基金,增设贫困女大学生专项基金,创设贫困女大学生“以工助学工程”,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还应多设立、多留出适合贫困女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应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开设计算机、普通话、英语等免费学习班,使她们在学习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快速提升。

(一)帮助她们学会“四自”

面对经济的贫困、学业的繁重、就业的艰难,贫困女大学生更需要正视困难,增强勇于挑战现实的勇气和力量。为此,要对她们进行“四自”教育,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认识到经济上的困难不是包袱,而是成长的动力和财富,鼓励她们以精神的富有去克服暂时的困难。要自尊地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要自信地敢于和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特长,要自立地克服依赖心理,树立不进则退,不立则弱的思想,要自强地使自己在困难中崛起。[1]为此,可邀请贫困女大学生自强标兵现身说法,可树立身边的榜样与贫困女大学生共勉。

(二)鼓励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学校要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利用在校学习之机,多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在学校所搭建的所有女大学生培养平台上,为贫困女大学生留出足够的位置,给她们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和大显身手的机会。在活动中开阔她们的视野,扩展她们的交际圈。

(三)提高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应把人际交往作为贫困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为此,首先要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通过设计集体活动、专题教育等方式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她们克服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再次,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学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技巧;最后,要为贫困女大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她们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政府就完善就业保障制度

首先,政府应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基本法律保障,明确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歧视贫困女大学生应承担的后果,使其违法所承担的成本远远大于拒绝贫困女大学生的成本。

其次,政府应加大分担贫困女大学生求职成本的力度。从2008年起,国家设2亿基金为贫困生求职提供路费。辽宁省开始给贫困大学生发放500元求职补助。新疆的大中专贫困生就业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买单。[2]这些好的经验要积极普及和推广。

第三,政府应以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消除贫困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充满信心地到基层工作。为此,国家可允许在基层工作满一定时间的贫困女大学生,直接进入当地事业单位工作,或增加她们的待遇和培训机会等。

第四,政府应尽快将女性生育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统筹好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分担的生育保险,建立更加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使用人单位因录用女生而产生的“损失”得到有效的补偿,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高校应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首先,高校应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心理素质讲座,通过模拟招聘、素质拓展等活动,强化贫困女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减轻她们的就业压力,帮助她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承受[:请记住我站域名/]挫折的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适度发放求职补助,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因求职而产生的经济困难。如浙江林学院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花费买单。[2]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成本上的弱势,体现了高校对贫困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关爱。

再次,高校应牵头整合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力量,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的毕业服务体系,做好信息搜集和就业推荐、指导等工作。

(三)贫困女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贫困女大学生要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高度的进取心,顽强的毅志力,充分的自信心和坚强的独立意识。这些可以帮助她们从柔弱、腼腆、自悲中解脱出来,可以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正视现实,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上存在的各

种歧视现象。其次,贫困女大学生要珍惜机会,提升综合素质。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全方位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要勇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高层次的文化氛围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再次,贫困女大学生还必须树立健康良好的女性形象,展示自身独特优势。贫困女大学生应注重自身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的养成,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拓展这些方面的优势,并且学会利用和展示这些良好风范和自身优势。

第四,贫困女大学生还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只选择大中城市,只选择收入高的单位,会形成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自愿性失业”,从而加重自身的择业成本,给自己平添就业压力。

(一)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首先,从心理上关心她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走近她们、多关心她们、多了解她们,做她们的知心朋友,及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其次,从物质上帮助她们。学校要利用现在国家的信贷政策,积极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学校还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开展正当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还应给少数特别困难的女大学生减免学费等。通过这些渠道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满足大学生活的基本需要,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

各个高校都应该建立规范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跟踪管理,及时排除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障她们的心理健康。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较好的尝试。2004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时,教育部在72所高等院校试点,测试入学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3]在此基础上,建议学校还应该建立单独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为有效地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三)健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必须健全心理咨询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由专职和专业人员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定期、匿名的团体心理辅导,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深入的个别心理辅导,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她们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与及时干预。要做到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等待求询与主动约请相结合,引导发展与消除症状相结合。

(四)加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使贫困女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是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改变对贫困的看法,从心理上脱贫,帮助她们把贫困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

三是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她们远离心理危机,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迎接生活的挑战。

(五)坚持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帮扶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把物质帮扶和励志教育结合起来,抓住贫困生急需改变现状的心理和个体可塑性、独立性强的特点,加强对贫困女生的励志教育。教育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能动性,放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形成自我努力的解困观念。鼓励贫困女大学生战胜困难,在逆境中锻炼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六)帮助贫困女大学生缓解内心压力

应多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情感关怀与心理支持,让她们通过交谈、倾诉等方式宣泄消极情绪,排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教师和同学应该努力成为贫困女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心态同她们交谈,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处理各种问题。通过逐步确立目标的方式增强自信,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完成目标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驱散自卑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七)促进贫困女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贫困女大学生走出自我中心,消除自卑和焦虑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她们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参加文体活动,不仅能放松紧张疲劳的大脑,使情绪得以调整,也能增加生活情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完成各种任务,体验成功的愉快,进而以豁达的心态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还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1]张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以中华女子学院女生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九月,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往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十几载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梦想如愿以偿。当他们手里攥着厚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喜悦之时,父母及全家的心却沉了下来,面对一笔数额的学费而愁眉不展。这笔学杂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学杂费成了他们跨入大学校门的最大难题。据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8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影响到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深造成才,明显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成为构筑和谐社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不协调音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

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负担过重,缺泛经济来源。大多数贫困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负担过重,缺乏经济来源。如孤儿或单亲家庭、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人长期患有重病人员的学生;文化水平不高、多子女、无谋生特长家庭的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下岗家庭的学生;单一从事传统耕种的农村家庭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尽管举家节衣缩食,但还是难以缴付上学费用。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较低。学生居住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如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西部及内陆相对落后地区等。这些地区与东部及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相比,收入偏低且差距太大。另外,城乡间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因素之一。

3.其他原因。尽管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但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和国家财力困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另外,各种考证、就业费用繁多,加上物价上涨、消费支出增加等,也使贫困大学生雪上加霜。

三、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

调查表明,大多数在校贫困大学生都能正确面对贫困所带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不屈服、不气馁,以惊人毅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毫不讳言,他们在改变自己处境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困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负担。

1.生活困扰与应对措施。当贫困学生克服困难,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学杂费,终于走进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反而陷入一种新的痛苦和无奈。他们缺少经济来源,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继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笔者目睹湖南怀化的一位贫困学生,他每天早晨只能喝5角钱一碗的稀饭,中午和晚餐各吃1元钱的饭菜。看到这种场景,一种难以言表的辛酸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这些学生在发奋学习的同时还须忍受生计的煎熬,连吃饭也要精打细算。寒冷的冬天,由于缺少冬衣,时常可见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对此,国家非常重视,正逐步落实和完善贫困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爱心捐赠、资助活动;高校内部则组织学生勤工俭学,采取特困生减免学杂费等政策帮助他们。但是,这些对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各级政府应面对现实,加大教育投入,增加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额度。教育主管部门应联系社会各界积极捐助。贫困生更要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2.学习处境尴尬及解决对策。大学贫困学子在长期艰难的生活中一路走到今天,大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学习刻苦、勤奋。有调查显示,高校获奖学金的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比其他学生高。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这些贫困学生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辅助用品,所以,他们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比其他学生多。对较高层次的学术活动、集体活动等,也因难付费用无法参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学校对成绩优异、勤奋好学而生活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物资表彰。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更应为他们免费提供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科研室,支助必要文具等学习用品,减免部分学杂费和其它费用,使他们能安心学习。

3.心理健康状况与改善方法。一部分贫困生自信心较强,好强、好胜、不甘落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有的心理负担较重、性格孤僻、独来独往、闭关自守、不愿与外界交往、人缘关系紧张、没有知心朋友;有的自尊心强,同时也易产生自卑情绪,做事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有的心胸狭窄,容易产生过激和逆反心理,把社会和生活中存在的不公现象归结为自己贫困产生的原因,用逆反心理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社会,甚至走极端;还有个别学生,一方面忌妒和愤恨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另一方面为改变贫困现象甚至不惜做出丧失道德和人格的事情。据调查,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且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由于贫困造成的过重心理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困惑,学校和老师要理解、关爱他们。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要经常、细致地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生活中的困难,做到勤沟通、早发现,并及时给予解决;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重新认识自已、挑战自我;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学术等集体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和讲座,及时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和冲突。超级秘书网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6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贫困大学生因贫困而引发出的思想及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通过人文关怀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强能力

贫困大学生因生活的贫困常常引发出思想及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势利导,通过人文关怀教育贫困大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地去改变现实状况。许多贫困大学生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是又缺乏改变命运的信心,极易滋生等、靠、要的不良情绪。贫困大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在翻越层层障碍中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中都能不迷失方向。教育主体也要在宣传贫困大学生模范典型上多下工夫。多去挖掘贫困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用正面的典型代表去感召人;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多方面媒体的作用,宣传典型贫困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事迹,以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舞人、教育人。

二、培育贫困大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让贫困大学生拥有新知识、新思想和创新新事物的能力。现在的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的理念,有的想创新却不知道如何创新。从贫困大学生本身来讲。由于生活上的困难,使得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忽略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去发掘和开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这是培育贫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从学校课堂上获得,在生活中、在社会上获取知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不拘泥于形式把创新理念渗透到学生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能力对于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及今后走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人文关怀的心理疏导机制

为了更好完善人文关怀的心理疏导机制,学校应该开展心里普查健康教育及心里问题危机干预。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上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心理困扰,所以这个特殊的群体更渴望在心灵上能有寄托和安慰。一要成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视贫困生心理问题,有效采取预防措施。设置学生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由专业的心理专家授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贫困,增强抗压能力,学会自我调节。有针对性地帮扶济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咨询,利用网络手段多方位心理辅导,引导贫困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勇于面对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调节。二要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和及时掌握贫困大学生家庭状况,建立综合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和经济条件状况等。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贫困大学生及时采取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有效地预防由心理原因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三要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定期召开贫困生座谈会,联谊会,让贫困大学生敞开心扉,彼此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里危机感。

四、加强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建设

一要营造互助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引导学生在大学这个大家庭里要互助互爱。并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团组织的作用,建筑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要使贫困大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消除自卑、自闭的心理障碍。要积极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以增进其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积极倡导爱心互动。引导贫困生不仅要接受别人帮助,还要乐于回馈爱心给社会,学会感恩。二要开展扶贫帮困的互助活动。开展扶贫帮困互助活动是帮助贫困大学生最具体、使其直接受益的一项工作。要认真落实学校学院勤工助学制度。根据学校职能部门的需要适时适宜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岗位聘用制度。公平公正地招收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报酬,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学院可以设立爱心专项奖金,可以通过有力的宣传。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鼓励教师奉献爱心。针对学院成绩优异,生活特困的个别学生给予爱心奖励;还可以与知名企业联合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此项奖学金主要是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专业上有所建树。

五、健全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管理制度

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两种不良的形式:一种是对学生管得太多。管得太死;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是对学生放得太松,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结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条件,没能够锻炼到自己。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管理尤其要掌握好松紧度。很多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的原因可能需要做兼职、做家教等等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开支,这势必要分散正常学习的精力。如果由于管理体制的约束使其在学业上受到影响,这就成为矛盾突出的问题。高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应在抓好学习的前提下,“抓大放小”,“外紧内松”在总体方向上为学生指明道路,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自我发挥的空间。这既能为学生锻炼自己提供机会,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创业意识。

六、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奖、助学金及贷款制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完‘奖、助学金及贷款管理制度’,提高资助效率”。一方面学校要把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顾虑打消掉。第一步是先上学。第二是上学以后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要实行缓交学费、及减免费制度。此项工作首要是保证公平、公正原则,学校可通过学生选举,辅导员摸底,并及时与家长沟通等各种方式,确保受助对象的真实可靠性。要真正实现新资助体系奖优助贫的目标,就必须健全公开透明的阳光操作机制,防止权势阶层利用暗箱行为独享国家惠民政策之利。同时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确保学生在缓解了暂时的经济困后,能在规定时间内还清所欠学费,减轻学校负担。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7篇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防御干预社会支持

一、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

1.1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大部分的贫困生是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差。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使贫困生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由于在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的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开始低估自己,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他们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逐渐陷入自卑的泥潭。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开支难以承受,对集体活动消极退缩,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

1.2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使他们总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焦虑着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甚至他们每天吃多少饭好得精打细算,还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费,因为他们的家庭根本拿不出如此繁重的费用。因为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去学习;有的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焦虑;有的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因此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压力。在农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在一些像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上,他们根本无法去和城里孩子相比。而这种实践性强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的,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

1.3人际关系敏感因为长期以来的压抑,自卑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很敏感。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谈论经济状况的话题,他们害怕别人给予他的怜悯。他们还怕别人嘲笑自己,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多疑,他们和别的学生之间就像有道无形的枷锁。有些同学本来是善意的关心,他们总会把那当作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羞辱,从不接受别人对他们善意的帮助。这种敏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4偏执心理强烈城乡间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感觉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而那些城里的孩子什么都有。他们在暗中的羡慕着别人,还常常对自己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家庭背景。而现在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还在进一步拉大,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形成愤世、偏激的心理,他们总是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一面,看问题欠全面分析,想问题、办事情思路不开阔。如果对自我不能形成客观的评价,总是对外界抱有敌视的目光,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发生偏执,贫困生身上总不同程度的带有这种心理。偏执心理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易冲动,当他们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二、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经常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反映出学校迫切需要教育和辅导贫困生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使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寻找合理方式,帮助、教育贫困生建立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是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而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之相配合。

2.1主观社会支持的有效性与贫困生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主要指外界对于贫困生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帮助贫困生减少压力,减少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偏见。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的各种困难比一般同学更多,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处在最困难最紧张的时期,他们需要外界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而社会资源对他们的支持是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有助于高中生对压力环境做出积极的评价和应对,这种积极的反应反过来也可能更有助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取后续的社会支持,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高中生有意识地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高中生心理健康系统的重要环节。在高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给予别人支持和怎么样获取别人的支持,通过训练让高中生学会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的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