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微课程地理教学(合集7篇)

时间:2022-03-04 17:28:19
微课程地理教学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1篇

1.补充与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微课程作为地理课堂补充与拓展的重要途径,不仅能补充与拓展教材知识,更是地理教学方式的拓展。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安排,开发校本微课程,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天地,将校园文化、家乡风土人情、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案例融入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加深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并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关注,感受地理就在身边,领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微课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重点、难点或疑点问题展开的微型地理教学视频,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由于其时间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琐碎时间观看微视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课程学习,如等车、乘车、课间、吃饭等,以促进自主学习。地理教师制作的微课程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将制作好的微课程上传到班群或网络平台,学生获取微课程后有针对地观看微课程视频,自主学习新课程内容,对于难点或疑点知识可进行反复观看,经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同样的,微课程视频也可用于课后解惑与复习,地理教师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做成微课程,学生可按需要自主选择微课程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控制微课程的播放进度,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消化,经过一系列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建构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程”以“微”概念的形式吸引着地理教师、学生的关注,以短小精悍的“微”特点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微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图像、声音、短片、文字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生动、简洁的文字,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程地理教学活动时间短,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要求。微课程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地理教学成效。

4.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在教育部组织下,微课程被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小学课堂,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微课程相关培训并切身投入到微课程研究中。从最初对微课程一知半解的认识,到制作微课程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思考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在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选取与设计,图片、文字、声音、画面的呈现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为了制作有效而精美的微课程必须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修缮微课程,点燃了教师的创造热情,提高了教师的研发能力与教学水平。微课程不仅能促进地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通过教研活动或网络平台进行微课程交流与学习过程更能促进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共同成长。

二、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制作步骤

要制作好地理微课程,地理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教学趋势。地理微课程制作的基本步骤一般为“选题设计—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反思与修改”。

1.选题设计。

微课程的主题广泛、题材微观,经地理教师处理后,学生能自主探究完成的小主题内容都可以成为微课程主题。微课程主题的选择是制作地理微课程的首要步骤也是重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关乎微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在制作地理微课程之前要慎重选择主题,分析相关知识点,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处理或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地理教师在进行微课程选题时,容易出现选题偏大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将知识点讲清、讲透,难以达到微课程地理教学预定目标。微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选题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选择重点、难点或学生易错点,可以是知识讲解、教材解读、方法传授等,同时要充分把握“微”特点,即内容精、时间短,确保能在10分钟内将知识讲清、讲透。

2.教学设计。

(1)准备教学素材。

明确地理教学主题后,教师可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等方式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素材。地理微课程素材来源广泛,可从央视网站、国家测绘局网站、中国气象视频网站等下载有用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源,其中央视网站的资源相较于其他网站更为清晰、齐全,特别是央视网站中拥有大量的区域地理资源,对于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地理教学中的微课程主题后,根据微课程所要呈现的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育功能,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与处理。

(3)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与学习能力、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障碍等。

(4)教学设计思想。

地理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学条件,联系微课程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拟采取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5)教学目标。

微课程地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确定地理教学目标,使地理教师明确要教什么,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6)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微课程所要呈现的核心内容,明确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而制作的微课程才能做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7)教学过程。

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环节、教学内容符合逻辑性与科学性、教学目标明确等。

3.制作微课程。

完成地理教学设计后,通过制作PPT完成微课件,再运用录屏软件将地理教学过程录制成微课程。在录制微课程时,地理教师只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件在电脑上进行演示,同时配上对知识点的讲解说明,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软件则全程记录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和讲解。录制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教师只要在录制过程中控制好课件演示的速度,调节好讲解语速,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以免外来噪音影响视频效果。

4.微课程的反思与修改。

微课程的制作过程离不开反思,反思作为地理教师的高级思维形式,应贯穿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始终,从选题设计到微课程的制作再到微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地理教师不断回顾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微课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以提高微课程作品的质量,同时在反思过程中能发现闪光点,积累经验,为以后微课程制作奠定基础。

三、结语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2篇

微课程;地理教学;价值;探微

继2009年微博,2010年的微电影、微访谈,2011年的微信,2013年的4G时代,中国已悄然掀起了“微”浪潮。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已经在中国播下种子,并开始生根发芽,微课程这嫩芽能否茁壮成长,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份子,还有待于各种实证研究。

一、微课程简述

在国外,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 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avid Penrose 于2008年秋首创的。

在国内,对微课程概念的理解还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在2011年10月首次给微课程下定义,并经过不断研究探索,他在2013年2月提出了 “微课程3.0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本人更倾向于胡铁生老师的观点,所以本文所讲述的微课程主要指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微视频。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等特点。“短”即教学时间短,以5―8分钟为宜,一般不超过10分钟;“小”即资源容量小,一般是小于100M;“精”即内容精致,方法精当,过程精心,效果精彩;“活”即内容鲜活,形式灵活。因此,微课程即将成为“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热门资源。

二、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和“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信息时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国内微课程资源的不断研究、开发,优秀微课课例资源的共建、共享,微课程符合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具重要作用。

(一)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资源和创新平台

1.“微”学习,提效率,促成长

信息时代,教学网络资源内容全面,更新速度快,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学习者带来很大困扰,比如在百度上输入“高中 地球运动 PPT”得出的结果是“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000个”。庞大的资源量教师没有时间观看所有内容,而且PPT课件中插入的某些视频或文件经常看不到,想有效的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真的很难做到,因此很多地认为,教师下载一课件,经过简单加工,就变为已有,长此以往,这种几乎“复制”的行为,绝对无法造就一个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师,当然也无法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微课程量小、耗时短且针对性强,一般为名师之作或一线教师的经典之作,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资源和高效灵活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符合自己的备课资源,而优质丰富的备课资源又是提高备课效率的基本保证。教师可以自由学习,取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思想,整合成自己的资源,这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快速提高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念,为教师的的成长和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

2.“微”创作,显创新,展个性

设计制作微课程,要求教师选择“精致”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与制作,从而得到“精彩”的效果和“创造性”的结果。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日界线”主题学习为例:

选择该主题为必修1的教学重点内容,同时该主题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更难的是我校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差距很大。设计高效的微课,对教师是很大的考验。通过反复研讨和近年来各届学生的反馈情况,最终以问题链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具体设计如下:(1)情境导入――一对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大一岁,为什么?(2)什么是日界线?(3)为什么有日界线?(4)怎么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5)小结提升――180°经线的地方时与全球新旧一天比重有什么关系?

教师在问题链的设计过程中,深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不断的思考钻研,基于学情,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不知不觉地进行思考、探究。从教十年来试过很多种导入,该导入最吸引学生眼球。把它用于微视频导入,学生对不可思议事件非常感兴趣,对该知识点的学习渴望瞬间激发,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主动思考相关问题。该设计对于每个问题都结合板图,感性直观,简洁快速,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并利于学生读图判图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整个微视频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激发,从而创造出符合校情学情、富有个性的优秀微课案例,较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是学习者,还是创造者。

(二)为学生自主化学习提供丰富资源和个性空间

1.微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需的自主学习需求

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教学结构主要是“先教后学”,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做主,学生基本上是接受学习,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对什么方面更感兴趣,怎样的学习更能满足自己,也最清楚自己学习中的难点。通过微课程,学生可以轻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前预习或再次学习,直到理解掌握,从而跟上其他同学学习的脚步,加强自信心。

信息时代让高中生的“三点一线”变得丰富多彩,宿舍、食堂、路上,5―8分钟的微视频可以给学生自由的学习时空,而因为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对学习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效率。学生选择微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灵活安排时间思考、探索,对感兴趣的问题或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可以“暂停”观看,进行相应的思考,而这在班级授课中是做不到的。

合理应用微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发挥创造力。这也是新课标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理念的体现。

2.微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班级授课制的规模化、集中化,决定了教师备课时分析的学情是整个班级的大致学情,而不是学生的个体学情,所以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可能导致尖子生营养不良,学困生消化不良,中等生吸收不良。

微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对于学困生,课堂上听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后自主选择该知识点继续充电;对于尖子生可以选择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深入学习,挑战自我。

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点、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意义的知识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从而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励、积极向上的力量。例如,在学习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时,有的学生对天文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做一些“拓展资源”,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为师生互动性教学提供优质资源和沟通纽带

微课程利于师生的访问、检索,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学习,并且直接在网上互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用再碍于面子不敢问教师,就可以通过校园网或班班通等网络平台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微课程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微课程的关键特点就在于“微”,也就是将短时视频作为主要载体,集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阐释。微课程有利于对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对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优化,凸显隐性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的应用

所有的微课程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来进行短时间教学,一个微课程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微课程的观看对象是学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突破一个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也就是确定微课程的主题,例如该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剖析、讲述一个地理原理或者导入一个地理新课。

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时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程短小精悍的优势,5-10分钟的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尽管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但一个微课程中同样应该包括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要有问题导入、教学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突出微课程的“微”,应该迅速的切入知识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整个微课程应该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主干知识和重、难点。

2.利用微课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对策

2.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辅助资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助。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择各个微课程,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3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制作成3个微课程,集中阐释各个知识点,以供学生选择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应用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兼顾,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分层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实现同一堂课的异步教学,例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制作几个不同的微课程,按照课程难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供学生自行选择。C级微课程为基础微课程,主要是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供基础级习题,主要供地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B级为可成为一般为课程,在C级微课程的基础上相应地压缩了知识点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习题的数量,提高了习题的难度。A级微课程为补充微课程,供地理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在本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2在微课程中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演示资源,运用图片、三维立体图等形式来呈现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难以让所有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而在微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进行直观的三维演示,并搭配教师的相关解说,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3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运用微课程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个微课程既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辅助工具。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学生的课前自学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程,并完成微课程中的习题测试。同时可以将微课程作为新授课中的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程进行导入。也可以将微课程作为课堂讲解环节中的辅助工具,用微课程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讨论活动环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中习题的完成情况,提出核心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使用微课程对地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更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应该以此为方向,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在职学习和微课程使用经验交流,以适应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4篇

1.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的应用

所有的微课程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来进行短时间教学,一个微课程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微课程的观看对象是学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突破一个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也就是确定微课程的主题,例如该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剖析、讲述一个地理原理或者导入一个地理新课。

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时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程短小精悍的优势,5-10分钟的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尽管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但一个微课程中同样应该包括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要有问题导入、教学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突出微课程的“微”,应该迅速的切入知识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整个微课程应该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主干知识和重、难点。

2.利用微课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对策

2.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辅助资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助。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择各个微课程,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3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制作成3个微课程,集中阐释各个知识点,以供学生选择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应用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兼顾,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分层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实现同一堂课的异步教学,例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制作几个不同的微课程,按照课程难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供学生自行选择。C级微课程为基础微课程,主要是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供基础级习题,主要供地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B级为可成为一般为课程,在C级微课程的基础上相应地压缩了知识点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习题的数量,提高了习题的难度。A级微课程为补充微课程,供地理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在本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2在微课程中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演示资源,运用图片、三维立体图等形式来呈现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难以让所有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而在微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进行直观的三维演示,并搭配教师的相关解说,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3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运用微课程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个微课程既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辅助工具。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学生的课前自学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程,并完成微课程中的习题测试。同时可以将微课程作为新授课中的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程进行导入。也可以将微课程作为课堂讲解环节中的辅助工具,用微课程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讨论活动环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中习题的完成情况,提出核心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5篇

一、 “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程”作为分层教学资源,实现异步式教学

由于学生的遗传基因、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起点是有差异的。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再开展有针对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差异化发展。

教师面向全班的授课无法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微课程”教学视频却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使得分层教学落到实处。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运动》历来是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够融会贯通,那么整个高中地理学习将会变得轻松。而教师设计的“地球的运动”微课程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多次重复观看,帮助学生逐渐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弥补了学生的基础较差或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缺陷。因此,微课程可以实现异步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

2.“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自我建构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微课程的模块化、个性化设计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资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昼夜交替知识有困难时,可以反复观看地球自转的视频,以理解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地方时产生的影响。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掌握这些知识?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教师提供的微课程教学视频作为学习资源,来解决困惑或弥补不足。特别是在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课时较紧、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微课程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学习中的难点、疑点,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微课程”作为课堂演示资源,再现地理过程的细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受学生阅历尚浅及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如果能利用微课程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得相关地理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昼夜长短的变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让学生观看挂图、模型或插图的方式,但均由于图式单一而没有立体感,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而利用“微课程”可以直观展示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周期变化,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在头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通过微课程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地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制作一节质量较高的地理微课程,地理教师不仅需要深入领会地理课程标准的精神,更要认真研读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地理教学设计上下工夫。为此,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地理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努力提升地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水平。地理“微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选题设计

“微课程”的设计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教学的,所以在地理“微课程”主题的选择上不宜有较多的知识点,主题突出的优点是便于将某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地理“微课程”的主题主要有:课前导入,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地理核心概念的解读,课后相关地理知识的拓展,地理典型习题的精讲,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地理学习方法的传授,地理学习经验的展示等。

2.时间设计

由于“微课程”是课堂某一知识点教学过程的再现,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的,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地理“微课程”的教学时长一般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保证学习质量。

3.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地理“微课程”的教学过程完整简短,主要包括:地理教学问题的提出,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

(1)切入知识点要迅速,并能吸引学生

由于“微课程”的教学时长为10分钟左右,所以教学导入要十分迅速,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地理“微课程”的教学导入方法较多,例如:设置一个疑问,悬念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从学生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动画导入。在教学《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在微课程视频“昼夜交替”中,可以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现象导入主题。总之,地理“微课程”视频教学的导入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都要力求新颖,直接切入主题,特别是要与本节课的知识点紧密相连。

(2)内容讲授线索要清晰

地理“微课程”教学是就某一知识点的展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围绕一条主线展开,要突出主干知识的讲解,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工夫,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形成对某一知识点的系统认识,从而较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对地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要讲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昼夜交替”是指在地球表面昼和夜不断转换的现象;“昼夜交替”它不是指“昼夜现象”产生,“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也不是指“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相关技能的教学,要说清楚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同时,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还要不断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3)结尾要简洁

尽管地理“微课程”的教学时长较短,但教学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在小结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更要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地理“微课程”的小结要干净利落,如讲授《地球的运动》中的昼夜交替时,教师直接让学生总结出昼夜交替的规律即可,从而使学生明晰从中学到了什么。

4.资源包设计

地理“微课程”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主题突出,结构相对完整。教学视频是地理“微课程”的核心内容,它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和文字素材,以及上

(下转页)

(上接页)

课时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意见和学科专家的教学点评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主体单元资源包”,从而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教学语言设计

在地理“微课程”中,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较高的要求,要简单明了,不要不断重复同一句话,更不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由于地理“微课程”是预先录制好再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看的,因此在地理“微课程”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教师的语速要适中,语言要有感染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配合手势、面部表情等,将相关内容中的关键字、关键词等表达清楚。

三、结束语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教师是“微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技能是一大挑战,因此教师要研究教育技术学和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总结、完善和提炼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上,把“微课程”理念引入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顾柳敏.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J].地理教学,2013(5):29-31.

[3]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4] 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05-107.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6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微课程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微课程的关键特点就在于“微”,也就是将短时视频作为主要载体,集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阐释。微课程有利于对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对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优化,凸显隐性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的应用

所有的微课程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来进行短时间教学,一个微课程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微课程的观看对象是学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突破一个教学重难点。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也就是确定微课程的主题,例如该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剖析、讲述一个地理原理或者导入一个地理新课。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时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程短小精悍的优势,5-10分钟的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尽管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但一个微课程中同样应该包括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要有问题导入、教学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突出微课程的“微”,应该迅速的切入知识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整个微课程应该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主干知识和重、难点。

2.利用微课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对策

2.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辅助资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助。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择各个微课程,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3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制作成3个微课程,集中阐释各个知识点,以供学生选择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应用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兼顾,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分层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实现同一堂课的异步教学,例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制作几个不同的微课程,按照课程难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供学生自行选择。C级微课程为基础微课程,主要是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供基础级习题,主要供地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B级为可成为一般为课程,在C级微课程的基础上相应地压缩了知识点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习题的数量,提高了习题的难度。A级微课程为补充微课程,供地理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在本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2在微课程中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演示资源,运用图片、三维立体图等形式来呈现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难以让所有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而在微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进行直观的三维演示,并搭配教师的相关解说,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3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运用微课程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个微课程既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辅助工具。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学生的课前自学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程,并完成微课程中的习题测试。同时可以将微课程作为新授课中的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程进行导入。也可以将微课程作为课堂讲解环节中的辅助工具,用微课程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讨论活动环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中习题的完成情况,提出核心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使用微课程对地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更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应该以此为方向,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在职学习和微课程使用经验交流,以适应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妍 单位:常州市新闸中学

参考文献:

微课程地理教学第7篇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地理;教学方式

地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初中生学起来可能有很多困难。而微课具有很多方便学生学习的优点,如视频短小,内容负担较小,主要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这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预习、复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并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际能力上也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方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微课程”教学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微课程”使用便捷、内容丰富、模式灵活的优点,逐渐被广大教师应用到地理的教学课程中,也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主流。首先,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增加了灵活性,“微课程”能重复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可以持续地完善知识内容,优化教学流程。其次,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成绩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每个微课都有清晰明确的中心主旨,更加方便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在观看“微课程”的过程中,主动地了解、学习了对应的课程知识。“微课程”的应用,打破了过去地理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微课程”教学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减轻学生的学习痛苦,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高效的地理学习良性循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素养。最后,也相应地减轻了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口述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添加的相应的视频资源到电脑、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同时还可以进行移动方式讲课。

2“微课堂”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2.1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成绩

一方面,“微课程”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如,“微课程”教学模式能把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困难知识,展示得更加立体、通俗化,方便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同时,初中的地理知识内容种类较为繁杂,难以形成正确、科学的体系。并且,学习程序太过于烦琐和复杂,学生在此过程中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而“微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微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课前的知识引入,如学生反复地观看微视频,进行课堂预习,提前了解学习的重要任务目标,从而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上事半功倍,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如,在突袭的课程考试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程”可以迅速地了解没有掌握、不甚了解的知识,同时进行定位复习,查漏补缺。同时,在日常学习的积累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加深知识印象,然后依据个人的掌握能力,对学习的节奏进行适度的调整程度。也可以通过系统地观看“微课程”,进行章节的概括以及寻找、总结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串联知识,进而形成正确、规范的科学体系。

2.2丰富教师的相关教学经验

“微课程”的使用群体非常广泛,教师能借鉴、学习其他教师所制作的优秀“微课程”,进而发现自身教学上的不足,优化个人的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职业素质能力。

3“微课程”教学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寻找合适的“微课程”切入点

教师要寻找合适的“微课程”切入点,例如传统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的空间思维逻辑想象能力要求很高,而有很多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学习起来非常的抽象,以致学生不仅无法达到合格的成绩,更无法感受地理之美。而“微课程”的应用能把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在空间的维度上显示。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大陆板块的运动”这一章时,尝试通过三维立体模式化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大陆板块运动的各个过程。这样“微课程”和相关地理知识高效的联合教学,帮助学生更轻松掌握大陆板块的空间运动,进而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

3.2合理制作“微课程”

首先,在“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班级的差异性。其次,“微课程”中的语言一定要易于理解、概括、简练、核心且符合规范。最后,为了确保“微课程”的质量,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给予学生最好的课堂体验。

3.3不断提升“微课程”制作技巧

高超的“微课程”制作技巧能提高制作的效率,如多媒体技术,这样有助于日后做出高质量的“微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