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合集7篇)

时间:2022-10-29 09:03:44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1篇

一、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为背景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代产业浪潮。世界各国通过大数据存储和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它不仅以全新的理念和架构重组了人类在各个领域里的实践活动,更推动了人类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样催化中国社会工作领域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为新业态的出现,更表现为以往被视为自然科学研究工具的统计学和数学算法、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将应用到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领域。作为拓展社会工作新动能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处理海量信息,推动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专门化、多元化、精细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在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制度建设和实践操作上都有了长足发展,尤其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任务。从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到专业人才和组织平台的培育建设都有了全面的提升,拓宽了社会工作的维度,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给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和社会工作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各类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队伍日益壮大。社会工作机构按照一定的宗旨和服务体系,从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社会工作实务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以年增长10%-15%的速度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156.2万个,比上年增长6.8%,职工总数1197.6万人,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206183人。其中,社会工作师和助理工作师206183人,比2014年增长29.8%;全国全年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达388321人,比2014年增加41.5%;全国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全国有321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招收本科学生,70所高职高专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104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万人;各地社会工作资金投入26.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9.6%;全国成就社工岗位181273个,比上年增长了59.1%;全国社会工作机构达到4686家,比2014年增长33%;全国有社会工作行业协会455家,比2014年增长了57.4%。现阶段,我国己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形成了层次不同、区域有别的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格局,其在参与环境保护、扶持弱势群体、帮助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创办民办教育、进行慈善捐助、便民利民服务、促进行业自律等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增多,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激增,服务领域的拓宽,对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信息科技手段为支撑,通过大数据重塑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模式,成为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民政部门要发挥引领作用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新路径的探索,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国外鉴于国情差别,可借鉴的东西也不多见。所有这些为我们放下包袱,积极研究探索留下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嵌入社会工作,依此实现社会工作理念、方式上的变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创新的优先选项。

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发展部门信息化的同时,要切实发挥主管部门优势和政策引领作用,在已经建成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以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为契机,积极与其他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社会组织和相关机构创立的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实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集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组织,发挥社会共建优势,为建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云平台,推进社会工作信息化发挥政策指导和部门引领的作用。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大庆市进行了有益探索。

“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始建于2014年,现在正在应用中逐步完善。从宏观体系来看,该平台是大庆市民政局立足现有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和资源,在大数据环境下,以开放的建设模式研发建立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该平台属于“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设的子平台,内部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管理信息系统、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子系统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通过门户网站群、民政各个业务分平台、移动APP与便民终端及各类服务整合接入应用平台,与服务对象在云端交互,实现信息有效对称,完成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管理社会、管理事务的工作过程。与此同时,这三个互通共享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与民政横向相关业务系统、本市自建系统(运营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信息平台)及本市其他相关社会工作业务系统(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协会)通过云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全市内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资源共享和服务管理全覆盖,优质完成平台涵盖的所有业务协同服务任务。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共享功能。从目前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情况看,服务与管理的覆盖度广、针对性强、解决问题效率高,其自身服务内容包括6大类23项业务:为生活困难老人和空巢老人、“三无”老人开展的为老服务类项目: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就餐配送服务项目、病中护理服务项目、法律援助服务项目、意外保险服务项目、心理干预服务项目、社会参与服务项目、身体康复服务项目、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助老服务等其他项目(困难老人拨打政府发给的移动式呼叫器“96700”号码,即可得到多种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服务项目:如生活扶助服务、就业援助服务、生计发展服务、权益维护服务、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为特殊群体服务项目:如纠正行为偏差服务、缓解生活困难服务、疏导心理情绪服务、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服务、就业援助服务;为受灾群众生活重建开展的社工专业服务项目:如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社工专业人才服务项目:如对专业社工人员进行培训服务、专业社工人员进社区、工厂、学校开展的社工服务;社工服务项目评估中心服务项目:譬如中心属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人员由专业社工人才组成,中心组建专家库,受民政部门委托组织专家对设计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遴选,并对社工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效果进行评估、论证,对完成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评定等。

该平台拓展到云端的服务则涵盖范围更广,几乎涵盖了社会、公众全方位、多维度的需求。包括为各类用户提供专网登录、VPN远程登录、无线登录、手机WAP登录等多种方式,覆盖了大庆市委、市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200度家单位,共计400多用户;接入了财政局收费系统、会计证发放系统、劳动局“五险合一系统”、房产局房产证审批发放系统、质量技术监督局法人代码证审批系统等7个应用系统;进驻了政府采购、工程交易、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四个中心、45个单位及250个服务窗口,实现了市政府及市政府各委办局面向企业和市民的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审批,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开放式、交互式、一站式、一表式”的审批服务系统;通过光纤上网和“宽带大庆”,全市县(区)农委(农林局)、62个乡(镇、场)有112个村(连队)可以上网;全市共有农信通用户7730户,农信通覆盖率达91%,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标准、新闻、各类技术、各类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集中管理、数据集中存储、政策统一口径、业务统一操作。个人账户查询系统通过政府网站直接面向个人。缴交职工实现了通存、通取、通贷;联通了数字城管系统,在主要街道、住宅小区等地区设置了监控点,实现了对地上的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桥梁、路灯监控、物业小区等城市管理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以GIS的强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作为支持,以用户的选择和要求为标准,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的共享和房产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以社区居民信息为基础、集社区办公、管理、数据同步于一体,提供给各级、各部门浏览、查询、统计社区基础信息,通过社区服务网站和民生论坛,向广大居民提供全天候的生活、工作系列化服务;以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手段,以网络化管理平台为支撑,采用出租车双频复合电子标签和自动识别的出租汽车自动监检管理系统通过云端可查,可监管追踪,实现对“黑出租汽车”和“问题出租汽车”的辅助稽查;关联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与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市辖各县区合管办及定点机构的网络连接及信息共享;基于大庆市政府网络,关联了信息化协同工作体系和数据共享体系,各业务应用基于上述数据标准、数据中心和协同工作平台来实现。

三、社会工作语境下由大数据、“互联网+”构筑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透过宏观,我们再入微观。以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推出的“双社结合”、“双工联动”,打造“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为例,从中可以领悟到社会工作语境下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助推养老事业的力度。

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在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架构中,依托政府云和大数据,把社区的各类信息统一归属到民政开发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下,推出了“双社结合、双工联动、“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所谓“双社结合”就是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结合协作;“双工联动”就是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联合行动;“3+1”居家养老助老模式就是以居委会社工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区社工带动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精神慰籍、心理疏导+以社工带动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卫生、理发、洗脚、剪指甲等服务+以社工带动社区居民和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组成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邻里守望等服务。从实践来看,这种养老模式切合当地实际。社区党工委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整合;对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的服务方式互补互助。目前,“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模式已在庆新社区全面推开,服务效果明显,社会反响良好。这种体贴式、个性化助老服务做法,得到了辖区老年人,特别是 、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普遍认可和赞许。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2篇

一、理清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思路

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全市100万名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经办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延伸扩大,养老保险业务档案越积越多,如何加强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民生课题。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第3号令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标准》。2010年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一任领导班子把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建设工作列入执政为民的重点工作目标,成立了养老保险档案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查找问题。此前市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入卷归档,散落存放;二是没有安全性,损坏、丢失随时可能发生;三是没有服务提供,办事群众意见较大;四是没有机构、没有库房、没有资金;五是没有创新意识,在当时的社保经办机构内部对档案工作有一种管不管都行的思想。通过主观与客观分析后,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紧迫感,我们提出了“变冷门业务为热门业务,推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有为有位;变简单管理为现代化管理,提升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服务现代化水平;变死档案为活信息,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变单一档案建设发展为全面协调发展,夯实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发展基础”的“四变”思路。思路的明确,为加快盐城市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建设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启动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建设

几年来,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重视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盐城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开发建设的投入,加快了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建设步伐。一是争取支持,抓机构建设,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经办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各科室明确一名档案管理兼职人员,负责各科室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提供物质基础,建立档案室、阅档室,购置了金属密集架、防磁柜、计算机、扫描仪,配备了吸尘器、灭火器和温湿度计等应有设备和用品,档案库房达到了“八防”要求。三是制定档案管理办法,档案管理流程,档案管理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档案管理分类方案。四是夯实基础,抓规章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档案员岗位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管管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统计、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借阅制度》《设备维护使用制度》。五是开展培训,抓电子档案管理人才建设,为使档案管理人员尽快熟悉档案电子化管理和使用技术,成为档案管理的行家里手,我们对档案人员实施全员培训,多次邀请市档案局专家授课和现场专业指导,力求尽快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六是策划需求,抓软件应用系统开发,我们与专业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档案查询信息系统,实现了将大量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转换成数字化、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的质变。

三、拓展领取养老金人员档案电子化建设

近几年,盐城市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并轨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脱离原企业管理,由于盐城市社区平台建设不到位,致使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无人管理的现象突出。目前,盐城市社会保险档案服务中心已接收保存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30万人,随着退休个人存档数量的与日俱增,传统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时展和民生所需、所盼的要求。要想使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不失真、不失密、不丢失,更好地履行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职责和使命,就要坚持不懈创新,就要通过档案电子化管理技术解决好保真、保读、保取、保密、保存的难题。我们借用了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建设的思路,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大胆启动了退休人员档案电子化建设工作,完全避免了过去查询人员在频繁查阅、借用档案过程中发生的档案丢失、篡改、磨损、损坏的现象,有效地控制了领取养老金人员篡改档案信息而产生的欺诈养老金问题。

另外,还加强数字化、电子化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一是参保职工查询档案方便快捷,原来查一份档案,要在庞大的堆里寻找,劳神费事,往往需要半个小时,工作人员辛苦,职工不满意。现在,只要报上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在计算机中查询,非常方便,只需要5分钟。二是档案管理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工作,通过业务档案达标工作,规范了档案管理,加快了标准化建设进程。三是在业务实现信息化的情况下,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保存原始资料有着长远意义。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3篇

业界声音

智慧养老会以“人”为中心

索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飞――

“索酷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通过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让养老也玩起O2O,从而实现了科技养老的新模式。智慧养老会更多地去考虑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比如,老人防走失腕表、吃药提醒装置、健康预警设备等等。所以,总体来说智慧养老作为政府大力提倡的养老方式,更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更容易为老年人所接受,也有助于应对银潮的冲击。

提倡“健养结合”养老新思路

德荣健康董事长贾宏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身体也同样如此。身体不仅需要医护,更需及早养护,健养结合才能使身体保持最佳状态。健康养生、医养结合是现代人的健康新思路,借助“互联网+”的大背景,人们的健康养生也将迈上新台阶。“健养结合”养老新思路,以互联网为依托,将“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相融合,构建“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以居家健康养老服务为基础、候鸟式健康快乐养老服务为追求的多层次服务,充分满足老龄化产业的各种需求。

中国推行智慧养老势在必行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主席高思博――

在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日益迅速。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人们生病了,不会直接上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而是第一时间找“自家”的医生――家庭医生。在欧美发达国家,高端人士都会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和健康顾问,帮助其建立起完善的医学档案。所以说,在中国推行智慧养老势在必行。

智慧养老是大势所趋

国人通信董事长高英杰――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做好养老服务,让各类养老资源突破时空局限,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养老产业潜力巨大并亟待转型升级,发展智慧养老是大势所趋。比如通过信息化模式,可以逐步实现使老年人健康服务从“发病后管理”向“病前管理”的转变,从“单纯服务”向“全程健康干预”的转变,给老年人创造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民众声音

智慧养老给我们带来幸福晚年生活

享受“智慧养老”福利的乌镇老人陆大爷――

以前啊,我们的日子挺无聊的,只能在家看看电视打发时间。现在有了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我们可以在这里参加社团活动,看书、打乒乓球、写字、画画,活动非常多,生活过得有意思多了。在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我们可以免费体验健康检查、生活指导、娱乐活动等养老服务。是智慧养老给了我们这样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多加支持我们这样的养老中心。

智慧养老模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4篇

[关键词]铁路;人事管理;创新思路的思考

1013939/jcnkizgsc201528138

1 铁路人事管理

在铁路大环境下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满足人力资源需求即为铁路人事管理。只有科学的指导方法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基于此,铁路人事管理必须具备战略性以满足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需求才能具备良好的竞争力;铁路人事管理必须具备系统性以保证各部门有效结合,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铁路人事管理还必须具备超前性,以高远的眼光观察所属领域,招揽人才并正确定位,将员工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2 当前铁路人事管理现状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是铁路人事管理部门。铁路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铁路人力资源总体的管理效率。当前的铁路人事管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受传统管理理念束缚,人们对人事管理工作缺乏系统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人事管理部门是一般的事务性部门,所以,铁路人事工作的地位及作用并未得到社会的一致肯定;第二,尽管铁路部门一直在对铁路人事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范制度导致很多与人事管理相关的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管理;第三,人事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想要其发挥最大作用就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士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掌控,然而,铁路人事管理至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上,很多从事人事管理的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第四,由于铁路部门的重视力度不够,铁路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信息存档于全国范围内人事信息的综合平台,导致铁路人事管理资料缺失,无法做出合理的人事安排,更难以发挥其辅助决策的作用。

3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应当采取的措施

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应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着手。微观上,铁路人事管理部门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功能,并使之职能发挥到最大;不断开展招聘选拔优秀职工,对老的铁路人事管理部门进行“换血”,以保证铁路人力资源部门的活力;在加强对新员工的优化培养的同时不忘对老员工加强培训力度,使铁路人事管理部门具备更好的素质和更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理念;完善考核各个岗位上的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分配办法有奖有罚,才能更全面地调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宏观上,铁路人事管理部门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及时分析并调整人力资源的分布情况,完善专业结构,实现新老力量的交替;加大培养力度,实现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投放;实现员工人力资源合理化,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性价比的最大限度整合;跟随时展,改革配套的福利制度,以满足员工的需求。实施多元化管理经营的今天,科学有效地做好铁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铁路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铁路部门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41 完善人事管理结构,实现人事管理内容结构化

按照铁路人事管理工作的自身性质将人事管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积极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长效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人事制度进程。分块、系统地制定人事工作办法,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的工作作风。对员工进行分层管理,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使铁路人事管理制度具备针对性。部门间互相渗透,配合工作,研究交流,将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以构建一个有利于铁路人事部门管理的全面性关系网。将管理内容按照不同的性质特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细化,形成独立的模块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例如,将一个部门的所有管理任务按照工种、岗位、年龄、身份等的不同进行分类分层管理。这样一来,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明确,人事工作便可以更好地展开。又因为人事管理工作之间必定相互渗透,所以之前的独立模块又存在交叉的情况,构成网状结构,使整个人事管理系统便于掌控。

42 提高人事管理人员和各级岗位员工的综合素质

铁路运输肩负着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重大责任,所以,从事铁路运输及铁路建设的所有人员都有着重要的责任,普通的运输工作岗位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自身承载的企业形象与企业精神。作为铁路部门的干部更应该以己身为楷模,以维护国家财产人民财产为己任;客观公正对待下属;勇于承担责任;热情、坦诚的对待每一个下属,学会换位思考,以尊重为基础,用良好的交流方式来沟通彼此合理解决问题。

更新更先进的人事管理专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更有效的操作手法指导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让专业人员在人事管理方向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注重老员工的培养,敢于打破旧的传统经验管理模式,让从事人事管理生产实践知识的非专业人员尽可能具备专业知识。使得各级人事管理人员更加专业化、知识化、智能化,提升铁路人事管理部门的综合实力,达到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协调的终极目标。

43 加快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加快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强化辅助决策功能,使资源管理、业务操作、综合信息和研究分析功能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是一项比较紧迫的任务。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具有数据集成、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决策辅助平台让铁路人事管理的资源信息更为清楚明了。当然仅仅只是建立辅助平台还不够,我们还应该逐步实现应用范围的扩大化,建立一个集政策宣传、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养规划于一体的更加开放,功能更加全面的人事管理互动平台。

44 加强考核,创新人事管理新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一切都是以实力作为基础的。然而经验是时间的积累,知识是理论的不断浓缩,以经验为基础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可经验并不能取代先进的理论知识。企业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对具备丰富经验的老干部要加强考核力度,对其形成一种隐形的压迫感,使之在具备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更贴近时代;对不具备丰富经验却拥有与时俱进先进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也要不拘一格的挖掘和培养。

人才引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但是让人才心甘情愿为一个企业驱使并为之投入绝对的热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铁路人事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人愿意并且迫切地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积极性。各级领导适时放下所谓的面子,“亲民”一点,不仅在金钱上给予人才支持,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也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1]杨占存和谐铁路人事管理创新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2]郭瑞优化人事改革,开发利用铁路人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3).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工具和信息沟通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主要道路。当然也给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不过也是一种机会。本文主要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对工作中的创新性进行探索,从而为更好的进行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网络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也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也受到了网络的覆盖,民办高校学生们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娱乐、购物等。网络的及时性、普遍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对民办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给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

1.网络环境中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1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要跟随潮流

在我国过去的教育观念中,老师不论是进行知识的传递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老师都是一种权威的象征,学生必须认真接受老师的教导。但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改变了思想政治主体和接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接受体系。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跟随网络的发展,针对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道路进行适当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建立民主化的意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体观念,以平等的姿态去和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发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要以整体的社会环境为主要框架,及时有效的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运用开放性、全新性、个体性和交互性的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正确的引导民办高校青年学生,让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而为培养综合型的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变

网络是现在最为流行的信息交通工具,有效的加快了信息之间的交流,相应的也诞生出了新的网络道德理念和行为习惯。在网络信息时代中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合理的使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互助和风险、开放和融合等,从而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模式。

1.3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进行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思想素养的提升,尤其是网络信息能力,不但需要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备较高的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探究和实践能力,使得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的发展。

2.网络环境中转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民办高校教育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要及时的把握学生的思想转变,运用网络技术来强化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团队建设,健全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网络的大量使用不但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增加知识的丰富性,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增加知识的范围,学习一些教育方式,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利用网络监控,及时的收集有关资料,关注时代热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一些典型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从而找到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民办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团队建设,构建一支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熟知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规律、能够有效的运用网络技术、熟悉现在网络文化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社会中,要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注重观念的更新,探究出一条符合网络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道路。

2.2创建高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设立

网络虽然给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设定,要以学生为基础,学生是网站服务的主要群体;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还要注重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讨论、交流和意见的表达。

2.3进行网上舆论引导,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运用科学合理的宣传方式,加强学生的主动观念,运用积极的信息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建立一股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利用网络,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相关思想动态,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实际的思想问题,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融合民办高校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网络工具,向学生宣传党的发展道路、方针和相关的政策,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党。

2.4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强度,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网上文化

网络中的黑色信息、黄色信息和暴力信息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的德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网络文化和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都有密切的联系,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陶冶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灵,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精神品质。所以强化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就要进行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的理论来进行校园文化的构建,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在网络中要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抵制西方不良思想和文化的渗入。

作者:赵云龙 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学工处

参考文献: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6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服务与管理 大数据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55-02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新路径的探索,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国外鉴于国情差别,可借鉴的东西也不多见。所有这些为我们放下包袱,积极研究探索留下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互联网+"嵌入社会工作,依此实现社会工作理念、方式上的变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创新的优先选项。

一、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实务基础

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工作的观点众多,笔者认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1]的观点。在我国,“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2]这一概念定位从基本要素、工作方法及功能的角度比较具体地阐明了社会工作的内涵。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和社会工作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各类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队伍日益壮大。社会工作机构按照一定的宗旨和服务体系,从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社会工作实务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以年增长10%-15%的速度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156.2万个,比上年增长6.8%,职工总数1197.6万人,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206183人。其中,社会工作师和助理工作师206183人,比2014年增长29.8%;全国全年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达388321人,比2014年增加41.5%;全国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全国有321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招收本科学生,70所高职高专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104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万人;各地社会工作资金投入26.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9.6%;全国成就社工岗位181273个,比上年增长了59.1%;全国社会工作机构达到4686家,比2014年增长33%;全国有社会工作行业协会455家,比2014年增长了57.4%。现阶段,我国己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形成了层次不同、区域有别的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格局,其在参与环境保护、扶持弱势群体、帮助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创办民办教育、进行慈善捐助、便民利民服务、促进行业自律等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增多,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递增,服务领域的拓宽,对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数据重塑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模式成为时代的选择。

二、民政部门引领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

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发展自身信息化的同时,要切实发挥政策引领而不是包揽的作用,在"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以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为引领,主动发挥主管部门优势,积极与其他部门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社会组织和相关机构创立的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实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集合其他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组织,发挥社会共建优势,为建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云平台,推进社会工作社会化发挥政策指导、部门引领和引水入渠的特殊作用。在这方面,大庆市进行了可借鉴的有益探索。

“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始建于2014年,现在正在应用中逐步完善。该平台是大庆市民政局立足现有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和资源,在大数据环境下,以开放的建设模式研发建立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该平台属于“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设的子平台。根据工作和业务需求,该平台内部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管理信息系统、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子系统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通过门户网站群、民政各个业务分平台、移动APP与便民终端及各类服务整合接入应用平台,与服务对象在云端交互,实现信息有效对称,完成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管理社会、管理事务的工作过程。与此同时,这三个互通共享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与民政横向相关业务系统、本市自建系统(运营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信息平台)及本市其他相关社会工作业务系统(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协会)通过云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全市内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资源共享和服务管理全覆盖,优质完成平台涵盖的所有业务协同服务任务。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共享功能。从目前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情况看,服务与管理的覆盖度广、针对性强、解决问题效率高,其自身服务内容包括6大类23项业务:为生活困难老人和空巢老人、“三无”老人开展的为老服务类项目: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就餐配送服务项目、病中护理服务项目、法律援助服务项目、意外保险服务项目、心理干预服务项目、社会参与服务项目、身体康复服务项目、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助老服务等其他项目(困难老人拨打政府发给的移动式呼叫器“96700”号码,即可得到多种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服务项目:如生活扶助服务、就业援助服务、生计发展服务、权益维护服务、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为特殊群体服务项目:如纠正行为偏差服务、缓解生活困难服务、疏导心理情绪服务、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服务、就业援助服务;为受灾群众生活重建开展的社工专业服务项目:如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社工专业人才服务项目:如对专业社工人员进行培训服务、专业社工人员进社区、工厂、学校开展的社工服务;社工服务项目评估中心服务项目:譬如中心属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人员由专业社工人才组成,中心组建专家库,受民政部门委托组织专家对设计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遴选,并对社工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效果进行评估、论证,对完成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评定等。

该平台拓展到云端的服务则涵盖范围更广,几乎涵盖了社会、公众全方位、多维度的需求。包括为各类用户提供专网登录、VPN远程登录、无线登录、手机WAP登录等多种方式,覆盖了大庆市委、市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200度家单位,共计400多用户;接入了财政局收费系统、会计证发放系统、劳动局"五险合一系统"、房产局房产证审批发放系统、质量技术监督局法人代码证审批系统等7个应用系统;进驻了政府采购、工程交易、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四个中心、45个单位及250个服务窗口,实现了市政府及市政府各委办局面向企业和市民的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审批,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开放式、交互式、一站式、一表式"的审批服务系统;通过光纤上网和"宽带大庆",全市县(区)农委(农林局)、62个乡(镇、场)有112个村(连队)可以上网;全市共有农信通用户7730户,农信通覆盖率达91%,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标准、新闻、各类技术、各类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集中管理、数据集中存储、政策统一口径、业务统一操作。个人账户查询系统通过政府网站直接面向个人。缴交职工实现了通存、通取、通贷;联通了数字城管系统,在主要街道、住宅小区等地区设置了监控点,实现了对地上的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桥梁、路灯监控、物业小区等城市管理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以GIS的强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作为支持,以用户的选择和要求为标准,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的共享和房产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以社区居民信息为基础、集社区办公、管理、数据同步于一体,提供给各级、各部门浏览、查询、统计社区基础信息,通过社区服务网站和民生论坛,向广大居民提供全天候的生活、工作系列化服务;以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手段,以网络化管理平台为支撑,采用出租车双频复合电子标签和自动识别的出租汽车自动监检管理系统通过云端可查,可监管追踪,实现对"黑出租汽车"和"问题出租汽车"的辅助稽查;关联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与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市辖各县区合管办及定点机构的网络连接及信息共享;基于大庆市政府网络,关联了信息化协同工作体系和数据共享体系,各业务应用基于上述数据标准、数据中心和协同工作平台来实现。

三、大数据“互联网+”构筑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通观宏观,我们再入微观,以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推出的"双社结合"、"双工联动",打造"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为例。从中可以领悟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助推养老事业的力度。

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在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架构中,依托政府云和大数据,把社区的各类信息统一归属到民政开发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下,推出了"双社结合、双工联动、"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所谓"双社结合"就是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结合协作;"双工联动"就是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联合行动;"3+1"居家养老助老模式就是以居委会社工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区社工带动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精神慰籍、心理疏导+以社工带动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卫生、理发、洗脚、剪指甲等服务+以社工带动社区居民和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组成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邻里守望等服务。从实践来看,这种养老模式切合当地实际。社区党工委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整合;对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的服务方式互补互助。目前,"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模式已在庆新社区全面推开,服务效果明显,社会反响良好。这种体贴式、个性化助老服务做法,得到了辖区老年人,特别是、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普遍认可和赞许。

庆新社区现有人口27789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499人,占到全社区总人口近25%左右,居家养老问题一直是庆新地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庆新社区创新拓展思路,研究探索居家养老助老的切入点和着眼点,通过深度调研、沟通、了解,进一步了解掌握辖区老年人所思、所想、所需

实际,积极推进辖区居委会与专业的"喜悦爱心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协作,将所有需求信息规范采集,统一录入"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通过网站集群系统、民政业各个务分平台、基于移动APP的互联网+服务、第三方服务整合接入中心数据共享、协同平台共享服务、智能终端等多维度的互动方式,最终完成信息共享服务和业务协同服务。这种"互联网+"模式下构筑的"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新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慰籍、照料、问候、代购、导诊、休闲、娱乐、互助等菜单式帮助,老年人还可通过网络和智能终端访问"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采取"选单"和"点单"的方式享受8种服务:一是社工+心理咨询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籍、心理疏导、亲情关爱等疏导服务;二是社工+义工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卫生、理发、洗脚、剪指甲等生活服务;三是社工+公益律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婚姻、继承等法律服务;四是社工+医生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预约、挂号、导诊等健康服务;五是社工+中心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中心帮助老年人通过网络视频与在异地的亲人见面,一解思念之苦;六是社工+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组织文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沙龙和文艺演出等娱乐活动;七是社工+老人提供的服务:由身体好、心态积极的老年人成立阳光服务队,为其他身体不好、心情抑郁的老年人提供聊天服务与生命历程回顾;八是社工+党员提供的服务:主要通过党员结对,使有共同爱好、共同经历、共同需求的个体结对,形成互相守望、互相照料、互相帮扶的小组。这样,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模式下信息对称,老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多元的智能服务系统编织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养老服务生态圈,满足了多元的、个性化的社会需求,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P12。

养老信息化工作思路第7篇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四川省推行新课改是一项大的工程。课改前与课改后的变化是相当大的,高中课程被划分成领域,采用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课堂互动增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应用增多。可以说这一次课改是变化最大的一次,许多思路都是新的,课改之后的课该如何进行,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探索,由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有几点看法。

一、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之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很简单,主要强调技术层面的内容,没有和初中甚至小学拉开距离,相当于是重复的学习过程。比如文件夹的创建、修改、删除,比如word的基本操作应用,这些都是学生在以前义务教育阶段就基本掌握的知识,学生不能产生兴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课改之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什么是信息素养?即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而不再是基本的电脑操作以及软件的学习。

信息素养是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特别是当今社会网络化,网络双刃剑作用也表现充分,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让我们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完成工作,可以畅游在网上商店中。相反,网络垃圾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网络诈骗盛行,网吧随处可见,造就了一群网虫,不务正业,沉迷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走上了不正当的道路,甚至是犯罪。而且,犯罪的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自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2007年9月19日新华网)。如2007年影响最大的“熊猫烧香”,这是一起最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犯罪。

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素养的培养正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进行的,首先高中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高考,也就是自己的人生大转折,良好的信息技术素质有助于抵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其次,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有效的减少网络犯罪人数,降低网络犯罪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再次,充分利用网络中的优秀资源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学习事半功倍,受益匪浅。所以,新课改之后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延伸。

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各方面原因,多年来信息技术课程受重视不够,有的课时安排不够,有的甚至被别的高考科目占有,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也不够,只是认为是一门“游戏课”或者“上网课”,没有切实完成教学内容,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素质。现在,初中与高中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衔接问题不大,但是观念在改变,对于新课改的老师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才是开展这门课程重要环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是所有学科教育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社会发展迅猛,学习是让自己不落后的唯一方法,而要快速了解信息,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要查询的信息。

(二)信息技术层面非常广,范围很大。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很强,大学中,文科专业的学生可能不会学数学,理科专业的学生可能不用学语文,但是,计算机却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也就意味着每个专业的学生都会接触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极高,是通讯交流的工具。特别在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可能一直不会用到,但是,信息技术却一直会用,而且,使用的地方相当多,比如我们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比如我们的电视会议,比如我们的电子邮件、手机等等。

三、课堂上对学生的掌控

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第一,由于是非高考科目,学生就相对轻松,甚至出现放纵,特别是在机房上机时,学生可能会玩游戏或者聊天。第二,高考科目是不学也得学,但是信息技术却无法成为这样的学科,所以,学生缺少主动学习动机,也就是缺少主观能动性。教学本来是“教”和“学”两个部分,如果教师做到了前一点,但学生不去做后一点,那教学身就没有多大的效果。正是由于多种原因,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掌控学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涵盖的面很广,所以,总能有内容是符合学生的兴趣的,那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可以以教材为中心,进行适量有效可行的拓展。计算机的多媒体化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这一点,正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二)让学生成为主体。新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很多,这些讨论和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有效的开展活动可以让学生精力更加集中,不易产生疲惫的状况,而且,许多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要比单独讲教材中的知识要大的多,这也是对学生兴趣的一个调动。活动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学生成为了主体,就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是,学生的方向并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好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但离不开老师的引导。首先,任课老师应该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不仅从学习上帮助学生,还要从生活上、心理上关心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见解,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旦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心、爱护、鼓励,会发积极、愉快的态度去学习,勤思、好问、好学,集中精力搞学习;反之则会厌倦、烦躁、焦虑,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并不时故意捣蛋,破坏课堂纪律。接着,尊重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