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2-17 01:22:02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1篇

(1)ATS自动监控模式:一般情况下,该运行模式对在线列车的运行进行自动监控,并向列车自动发出进路指令,列车在安全保护下司机按照规定的运行时刻表驾驶列车。

(2)调度员人工介入模式:调度员在工作站下达相关的列车运行指令,并人工干预全线列车的运行。介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列车进行“扣车”、“终止”、改变行车路线、列车增减等。

(3)列车出入车场调度模式:列车调度员在当天列车运行时刻表的指导下编制列车的运营计划及场内行车计划,并上传至控制中心。车场信息值班工作人员根据运营计划调整相应的进路信息,以满足列车的行车需求。

(4)车站现地控制模式:一般情况下只有设备集中站参与到列车运营控制,车站联锁及车站ATS系统结合实现对车站及中央二级控制权的调整。经中央ATS设备故障后车站值班工作人员的申请后,并经调度员同意后,可改由车站现地控制。

(5)车场控制模式:场地值班人员根据用车计划对列车的出入场及场内的作业安排进路排列。

2项目管理及生命周期

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分支学科,一般是指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应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及方法,并在项目可利用的有限项目资源条件下,实现或超过预期的需求及期望的活动过程。项目管理,主要是对成功实现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进行整体的检测及管控,包括策略、进度计划即维护项目活动的进展。一般而言,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项目范围、项目时间、项目成本、项目质量、项目人力资源、项目沟通及项目风险等内容的管理。项目管理主要经历项目需求调研、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上线及项目运维跟踪等生命周期。

3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项目管理模式

3.1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项目特点

与其他的项目相比,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拥有独特的建设特性及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需按照地铁业主的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轨道建设,确保顺利开通运营。其次、需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2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中不同的阶段有相应的管理任务,需使用到多种技术与工具,信号管理项目管理需完成以下的实践过程:

3.2.1信号系统项目集的定义

项目集定义阶段,主要包括对项目期望收益的定义,对关键成功要素的确定及对项目集所需的资源进行估算,并进行论证商业过程。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项目集定义阶段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掌握用户运营层面的需求,熟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准流程,以满足信号系统的国产化率达到70%的目标。第二、努力成为信号系统供应商,掌握信号系统领域的核心科技,并提供信号系统领域的完整解决方案,以实现自主化发展目标。而信号系统项目集资源管理,主要是估算人力、财力及物力。而商业论证的任务,主要在于对项目集进行合理性方面的论证,这是信号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

3.2.2信号系统项目集的启动

启动阶段,一般包括项目经理指派、项目章程制定、收益分解结构分解、项目资源预算编制、项目路线图制定等方面的内容。信号系统项目集经理需同时与多个项目经理或者职能经理打交道,因此指派的项目经理需在沟通和协调方面拥有较强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说服能力。而项目章程的制定,需从信号系统项目集的愿景、核心目标及期望收益等方面出发。对于信号系统项目集而言,路线图就是项目的进度计划,一般是由里程碑构成。而商业论证是启动阶段最为重要的成功之一,等待规划阶段的审批。

3.2.3信号系统项目集的规划

(1)明确项目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项目愿景、任务和战略目标。

(2)为项目成功构建必要的组织,主要包括政策、流程、角色与职责的定义,并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各种争端。

(3)控制、监控、评估及审批项目变更,以确保实现项目目标和收益。

3.3信号系统项目集的实施与监控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2篇

(一)系统管理理论各子系统与留学生辅助项目组成部分的对接

从系统管理论的视角看留学生辅助项目的建设,会更加清晰,经历从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的过程,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得以彰显。

1.目标和准则子系统明确了建立辅助项目的宗旨和必要性。留学生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环境中以及校园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文化适应障碍和特点决定了辅助项目的必要性,实用性和时效性,这是“变”;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最大程度的帮助新来留学生缩短文化适应期,调整好心理等诸多方面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2.技术子系统的内涵最为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留管人员的工作指导思想、跨文化管理能力以及辅助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工作指导思想包括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跨文化管理能力指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不同民族国家留学生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工作中的有的放矢。管理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想当然,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真正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辅助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入学教育、学业指导、中国国情及文化宣讲、生活服务、语言社会实践活动、语言和心理辅导。入学教育重点是我国法律法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和社会风俗教育,建议分国籍分语言进行宣讲,并以生动例子加以说明,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学业指导主要通过授课教师指导和开展留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完成。中国国情及文化宣讲不仅包括第二课堂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体验,更应该把关注和讨论中国社会当今热点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学生真正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启动主观思考,使学习不止步于书本知识。生活服务范畴广泛,可通过制作手册的形式解答学生普通提出的重点问题,强调实用性。语言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交活动,如为留学生介绍中国助学伙伴,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等;观光游览名胜古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汉语竞赛等,创造机会让留学生参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社会心理子系统,指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留学生特点的准确把握,包括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事风格、心理特征和团体情感,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座谈会和语言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广大留学生是愿意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的,他们希望自身价值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得到认可并树立新的文化身份,只是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和完全的表达。这就需要留管人员深入的了解学生,发现其闪光点和内心真正的需要,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勇敢的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塑造真实的自己,帮助其建立起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4.组织结构子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学生工作管理组织,如留学生会、各国分会,特别可以尝试以勤工助学的形式聘用优秀留学生作为本国学生事务的管理者,这可以充分发挥其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组织学生体现其有特色的活动和社团,及时反应留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诉求,活跃留学生管理。二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规范每项事务的流程。例如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从外宿申请到及时在辖区派出所登记再到文明住宿保证书的签字,规范是学生安全的有力保障。三是利用现代通讯方式,进行实时沟通。使用微信、微博等手段确保信息高效传达及征集反馈意见。

5.外界因素子系统主要指影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外在因素,如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以及社会发展对高效管理提出的诸多方面的新的要求等。特别强调的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处理办法。高效留管部门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突况有预见性并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证第一时间与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等有效联系,协同解决,降低不良影响。

(二)留学生辅助项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标和准则子系统即帮助留学生解决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其顺利的在华学习和生活做好相应准备是留学生辅助项目建立的出发点,包括留管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具体内容在内的技术子系统是留学生辅助项目的基础,社会心理子系统和组织结构子系统是辅助项目顺利运行的保障,外界因素子系统又直接作用于目标和准则子系统,对其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总之,留学生辅助项目各组成部分既是统一的整体又保持着动态的平衡,需要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留学生辅助项目系统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升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海外学子来华求学

对一所大学、一个国家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是对其大学教育综合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灵活而又人性化的留学生辅助项目能够切实的帮助每一位来华留学生更好的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和热爱中国,并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建立起新的身份和自我认同,这无疑将提升我国大学教育的国际形象,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来我国留学,从而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留学大国的理想。

(二)完善制度建设,发挥留管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建立系统性的留学生辅助项目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是法治和人文关怀的高度统一。因此,留管人员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优势、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多元文化的沟通使者,帮助留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通过留学生辅助项目的建立,我国的高校管理能够真正与世界接轨,同时为教育国际化贡献一份力量。

(三)调动全社会资源,使政府和企业参与留学生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输入新鲜血液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3篇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知识和信息的时代,传统的纵向经济运营模式向着越来越横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项目管理越发盛行,于是从事项目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学者和管理者们把目光投向了如何对项目管理进行集成化管理,如何运用IT技术来实现多项目的综合管理,即开发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软件的主流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界面技术从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今天的Browser浏览器界面。另外,平台体系结构也从单机单用户发展到文件/服务器(File/Sever,F/S)体系,再到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体系。Browser浏览器界面,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界面风格一致,用户对操作培训的要求大为下降,软件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包括我们熟知的一些项目管理软件和系统,都是基于Client/Server的两层结构。然而,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Web和Client/Server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不同的应用模块共享逻辑组件,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来管理他们的项目,典型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如图1所示。由于Internet的发展,在一间办公室里同时管理处于不同地域的许多项目已经成为可能。

除了图1中所述功能要求以外,对于一个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它所具备的基本使用要求如下。

1.基于项目

首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应该是以项目为导向的,这也是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最主要的区别。自从惠普公司1999年成功地转型为项目导向型公司以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向这个方向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组织机构的未来发展都取决于在新产品与新服务上的成功项目,这些新产品、新服务也是进行组织内机构变革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以项目为核心,满足项目管理的基本功能,如项目的进度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源成本的管理等。

2.支持并行和分布式处理

由于项目管理的功能通常要跨越不同的职能部门,所以,一个集成的PMIS要求使用并行以及分布式技术,这样,可以同时满足不同部门对项目信息的操作和需求。例如,在项目造价工程师搜索项目历史数据准备报价的同时,项目管理人员可能正在更新项目的历史数据。

3.开放并且可扩展

有些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如:主要用于进度计划管理的PrimaveraProjectPlanner(P3),MicrosoftProject等,目前已经相当成熟且普及,所以,用户开发的PMIS对这些软件或系统应该是开放的,也就是说这些成熟的专业软件能够被很好地集成到PMIS中。另外,由于项目的单件性和特殊性,每个项目对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还要求开发的PMIS就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以满足用户的自定义设置。

4.可升级

对PMIS来说,可升级性是它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投资建设一个PMIS,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并且必要时还要重新修改组织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所以,PMIS的开发要能够满足组织长期的战略要求,并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经济形势,可以随时根据用户的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

5.可远程访问

许多项目,尤其是建筑项目,往往距离组织的管理总部非常遥远,而且不同的项目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这就给组织进行多项目管理带来了地理上的困难。鉴于此,用户可以远程访问PMIS是系统开发的必要需求。本文下面将要介绍的基于Internet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远程访问要求。

6.安全可靠

系统安全性也是PMIS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项目信息往往涉及组织商业机密,系统在满足开放和可远程访问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数据安全性问题。在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大行其道的今天,系统安全性尤其应引起系统开发者的关注。

基于B/S结构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基于B/S结构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点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B/S的前端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企业内的Web服务器可以接受安装有Web浏览程序的Internet终端的访问,作为最终用户,只要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调用系统资源来完成各种处理任务,这样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使用成本。

由于一些项目所处地域分散,材料、设备采购和供应分散等特点,基于C/S结构的项目管理系统越来越显示出一些局限性,鉴于此,基于B/S结构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必将后来居上,逐渐展现出它的巨大优势:

(1)使用简单,使用B/S模式的用户只需要使用单一的WebBrowser软件。

(2)维护容易,该系统只需要安装在Web服务器上,这给系统的使用、维护和升级都带来了方便。

(3)便于与企业资源连接,B/S模式采用标准的TCP/IP、HTTP协议,可以方便地与企业现存的资源连接。

(4)客户端硬件要求低,在客户端只需要安装Internet浏览器,如IE或NetScape即可,对硬件要求低。

(5)信息共享程度高,由于Internet的普及,Internet上的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该系统的资源。

(6)扩展性好,B/S模式可以直接连入Internet,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7)使用方便,用户只要能够登陆互联网,即可访问该系统,这对于地域分散、交通和通讯不便的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2.基于B/S结构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层次

像开发其他MIS系统一样,PMIS同样需要分层架构进行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前,系统开发广泛采用一层架构,到了90年代中期,出现了二层架构,二层架构把应用层分为两层: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到1996年早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三层或多层架构。这种架构方式使系统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满足分布式要求,可用于PMIS开发的三层架构如图2所示。

在图2中,这是一个经典的基于Internet的系统开发三层架构图,第一层客户端层采用Web浏览器,数据库服务器作为第三层,中间层由TCP/IP服务构成。

在这种三层架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eb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B/S结构利用不断成熟和普及的浏览器技术实现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也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架构,但微软的方案只是一种构想,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几年,而JAVA技术已经是很成熟的应用了。

系统实例

1.系统目标

该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为TEDA开发的,系统的用户平均每年投资新建10个项目以上,年均投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所以,面对如此众多的项目,如何利用本系统来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系统要解决的难题。该系统要求能够对多个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综合的管理和控制,使工程管理者能够更密切地监督和掌握项目管理中有关招投标、工期、进度、投资、财务、工程档案以及合同执行等情况,系统的功能目标如图3所示。

2.系统实现

系统开发的技术问题解决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多项目的综合管理,本系统首先还是对单个项目进行管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多项目进行查询、统计和综合管理。

本系统在Windows2000Sever平台上开发,使用Delphi6的EWF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SQLSever2000。开发过程中还使用了MicrosoftFrontpage2002作为网页界面的开发工具,该系统使用界面如图4所示。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智能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的基础,承担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据统计,2009年1月至10月我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如下:

“十一·五规划”即将完成,从电网的“十二·五规划”可知,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高速的态势,伴随着社会对电力工业也将保持旺盛的增长需求。电力项目按照超前规划、适度发展原则进行建设,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能源的高效开发及利用,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繁重,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信息管理,对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项目信息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电力项目的计划、启动、规划、实施等项目生命周期活动内容的展开,大量项目的文件、报告、合同、照片、图纸、录像等各种各类信息会不断地产生,需要对其进行诸如收集、分类、加工、过滤、归档、储存等处理,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所谓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电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活动的总称。项目信息管理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等内容。

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风险、质量和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有序、有组织地对电力项目全生命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电力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力项目信息处理技术在电力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又为大型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面解决方案。

1.1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项目信息管理是涉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参与活动的人员等要素,是多要素、多学科、多手段的管理活动。项目信息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它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以下四大基本原理:

1.1.1信息增值原理信息增值是指项目信息内容的增加或者信息活动效率的提高。它是通过对项目信息的收集、组织、存储、查找、加工、传输、共享和利用来实现的。

1.1.2增效原理项目信息管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开发信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包括信息和知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要素的渗透、激活与倍增作用,从而能够节省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企业效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3服务原理项目信息管理与一般的管理过程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服务性,项目信息管所有过程、手段和目的都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必须通过服务用户来发挥作用。

1.1.4市场调节原理信息管理也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信息产品的价格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信息资源要素受市场规律的调节。

1.2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特征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征。例如,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等,在信息管理中同样具备。但是,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作为一个专门行业的管理类型,又有自己的独有特征:与电力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设备及人员信息需要高度集中。正是有了信息的集中统一,才使得信息真正成为一种资源,并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电力项目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设备、人员的相关信息,使电力运行安全可靠。

二、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向电力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组织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它通过提供作为决策依据的统一的信息来为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日常的作业服务。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向主管部门提供四种主要的信息服务:确定项目信息、搜集项目信息、处理项目信息及使用信息为项目服务。

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为例: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条码(无线射频钮)”作为设备标识器,各个需要巡检的设备上安装一个“条码”,内部存储特定的代码,标识着设备的状态、参数等所有内容。当工作人员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掌上电脑)到现场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由于巡检器机身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方便,十分适合现场使用,同时它还解决了巡检到位问题以及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及减轻数据的输入工作量起了很好的作用。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设备缺陷管理和设备性能动态分析时,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了。

2.1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组成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无线射频设备标识器(条码)、巡检器(掌上电脑)、客户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器组成。

2.2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2.2.1巡检内容的编制灵活

巡检路线按部门、专业、巡检员分类;每一条巡检路线按设备、部件、项目分层组织;每一条巡检路线可定义巡检或点检两种模式;

2.2.2巡检项目齐全,巡检工作人员录入方便

系统设定了“观察类”、“记录类”、“代码类”、“测温类”、“测振类”五种巡检项目类型。

2.2.3强大服务器软件的信息处理与统计功能

①信息查询信息查询是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主要部分,通过不同的查询功能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获得所需的结果。系统提供五种查询方式:工作查询、异常查询、缺陷查询、结果趋势查询、漏检查询。

②考核统计功能主要功能是对巡检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工作的统计,以便考核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主要包括:路线统计、到位检查、工时统计、异常统计。异常统计用于统计设备有无异常情况或是有哪些异常情况;路线统计、到位检查、工时统计用于统计巡检工作人员到达巡检现场各个检查点的时间,以及在各个检查点耗费的时间。漏检统计用于巡检人员在应巡检周期内未检查项目的条数,以及哪些已派发而未下传的点检计划。

③报表功能系统设计有各种完善的报表,并且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定制各种报表。

④缺陷管理系统可以按巡检人员、巡检日期、缺陷类别、设备等方式作为检索条件,方便地统计设备的缺陷情况,同时也可以将设备缺陷转给其它系统,以便与其它系统集成。

三、结论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承担着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电力工程建设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大,任务紧迫,环境复杂,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业主对项目质量、工期、安全、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方法和手段,实现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促进工程建设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进行。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而且提升了工程管控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深入工程信息的挖掘利用,可以强化工程信息整合处理能力,推进工程效益的有效管控。本文结合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完善的管理程序。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是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用来辅助对变电设备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日常巡视和检查工作的信息系统。此系统的使用将改变以往设备大修制定计划需要再三催促各部门上报计划,而各部门进行上报时又需要翻查大量资料统计设备信息,不但工作效率低还有可能漏报的状况,现在大修计划的制定只是举手之劳的事,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管理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借助系统的帮助不但可以及时掌握设备的第一手现场资料,而且可以快速地进行处理。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保证了各项生产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美)维埃拉著,董明等译:《SQLServer2005高级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2]刘长征,熊璋,王剑昆.《基于智能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计算机工程.2003,29(20):162-164.

[3]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

[4]董士波编著,沈维春主审.《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

[5]杨旭中,张政治.《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5篇

摘要:通过对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的分析,阐述了目前工程项目动态成本控制存在的缺陷,指出企业定额编制的失真是导致动态成本控制不能实现的关键,介绍了企业定额编制的具体方法,同时提出建立动态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是工程项目动态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项目管理;动态成本控制;企业定额

1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五大环节,即成木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而成本的控制是五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对工程项目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最终使工程项目成本获得好的效果。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指:为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控制与纠正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即实施成本的动态控制。成本目标是成本控制的基本,成本目标来源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测算。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及其不足

一般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制度控制、定额控制、合同控制。

(1)制度控制。主要是建立健全项目各种责任制度的实施办法、项目成本管理实施细则、材料进出管理实施细则、项目结算审计细则、机械及周转性材料租赁管理细则等等,是企业实施成本动态控制的前提和保障。虽然各种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齐全了,但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按章办事,在很多项目中还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小型及私有企业,以包代管、不重视管理的现象是建设领域中依然存在的弊端。

(2)合同控制。主要是签订好项目经理部与公司管理部门、公司智能部门、项目部管理班组成员之间的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限、考核与奖罚等细则,解决双方之间监督与被监督、指导与被指导、协调与被协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问题,实现效益共享、风险共担。

(3)定额控制。是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定额进行人、材、机消耗指标的计划、核算、和控制。企业应当编制的定额与费用指标主要有:施工定额(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定额、现场经费定额、周转材料维修保养定额及其它定额等。

在这三种控制方法中,制度与合同控制法,主要是管理手法上的控制,定额控制法与项目成本测算大小密切相关,定额控制法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核心,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本控制的实际效益。

3定额控制法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现在大多数建筑业企业对成本控制采用的基本做法是: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图预算制定成本计划;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经验概算值对成本进行控制;工程完工后,汇总完成的数据。具体表现为:采用计划报表、统计报表的形式作为未发生及以完成工程成本的计划控制数据和核算控制数据。这些数据的采集周期一般为一个月,由于周期过长,无法及时反映工程实施过程中成本的计划值与控制值之间的偏差,成本动态控制的意义丧失;其次成本计划值的编制大多数企业没有按照自己的企业定额来编制,而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下浮若干百分点,这样编制的成本控制指标从一开始就已失真,那么对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就成为空话;再者,计划成本与统计成本报表的编制均为项目的预算员、成本核算员、会计员等完成的,而实际的施工管理人员参与的过少,对于每天完成的工程量和工程资源的消耗几乎没有详细的日志记录,造成报表中工程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成本动态控制中之所以出现这些缺陷,其根源在于项目管理者对企业定额的认识不够,对成本控制只看表面,控制的深度不够,控制的周期过长,缺乏将企业定额运作在项目管理的意识,不能将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用定额的形式准确地表现出来。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推行“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报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企业自主报价的基本要求就是进行成本测算,没有成本测算就没有自主报价,所以企业定额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测算的先决条件。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107号令)第三条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发包和承包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竞争形成”。这种指导思想与美国计价模式基本接近:即以大型承包商的实际资料为依据,《建筑工程费用文件》(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等),并提供给各承包商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承包商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报价,然后再竞标。美国的工程价格是自由市场价格。而英国则是承包商根据政府颁发的标准工程量计算办法及其定期的各种价格指数,结合企业内部的估价标准和对风险的预测进行报价,英国没有统一的定额。

总之,企业定额是工程项目成本测算的核心,成本测算的精确与否对项目成本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没有初期的成本真实的测算,项目成本控制就无从谈起。因此工程项目成本动态控制的关键问题是:编制属于本企业自己的企业定额。

4企业定额的编制

4.1企业定额章节的划分

可参考地方预算定额章节,结合本企业常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手段等进行适当增减。划分的原则:一定要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企业施工技术的特色、管理的特色,这步的关键是:除了划分出一般大众章节外,还要能列出和企业自己管理水平相符合的特殊章节,要能真正为项目成本动态控制服务。

4.2确定企业定额编制的方法

统计分析法、经验估计法、比较类推法和计算法是定额编制的常用方法。在编制定额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定额进行研究,摸清企业定额编制原则、方法,包含的内容和定额水平;二是对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劳动定额、预算定额进行比较,确定之间的水平相差幅度,然后根据企业历年已完工程的成本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确定各个分项子目企业定额消耗水平;三是以初步确定的企业定额框架和内容,通过反复征求意见和试点运行,验证定额水平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时收集整理,逐步形成定额系统和完善定额子目内容。

4.3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4.3.1人工消耗量的标准确定

(1)计时测定法。从研究时间消耗的基本工作开始,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试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确定人工消耗量。首先确定企业实际和正常施工条件,确定施工过程每一工序的工时消耗,然后再综合工作过程的工时消耗。对所得数据与现场工时消耗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条件联合起来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以获得可靠的、有技术根据的基础资料。这是一种准确程度较高、比较科学的方法。

(2)经验统计法。运用统计分析的原理,把过去一段时期内企业同类工程实际消耗的统计资料(如施工任务书、考勤表等与之相关的资料)和原始记录,经过整理,结合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所需的数据。此方法包括常规标准和新技术、新工法、新工艺两个面层,主要对项目工程现场进行实际测定,对已完工程可以参考结算资料,将收集到的各种类型工程相关的消耗指标数据,进行必要的数理统计处理,条件允许时可以建立一些主要消耗指标的数学模型以便为成本动态控制所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根据这种方法编制的定额消耗量接近实际的消耗水平,但是需要搜集大量的工程结算资料,所选项目要有代表性,并且要其资料齐全。对于还不存在企业定额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条编制企业定额的捷径。转贴4.3.2材料消耗量的标准确定

常规材料消耗量按实际消耗测定,并测定其损耗系数;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因素的材料,可以调查其他专业施工队伍的含量作为标准,待完工核算盈亏,调整含量标准。

(1)观察法。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在施工技术、组织及产品质量均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材料的品种型号、质量也符合设计要求,操作工人能合理使用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时,测定完成某一合格单位产品的施工过程所需的材料消耗量。在该方法中,所选定的观察对象须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结构典型、施工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材料品种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被测定工人应节约使用材料并保证产品质量。

观测成果中包括必要的材料消耗量和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量,但是只有必要的材料消耗量才可以用于定额的编制中,并且要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以确定较为准确的材料消耗量。

(2)试验法。在实验室通过专门的仪器设备确定材料消耗量比施工现场测定的数据要精确,这是因为实验室的条件比施工现场的工作设备条件好。但是对于从实验室取得的数据并不能直接用于定额的编制,因为实际的施工现场的条件与实验室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因此所取得的数据要与施工现场的条件相结合,考虑在施工现场的影响因素。

(3)统计法。指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的发、退料数量和完成产品数量以及本企业已完工程的历史材料进行统计和计算来编制材料消耗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组织专人测定或试验。但是这种方法依赖于公司的历史数据和在建工程,因此,对于常见的项目准确性可能会较高,对于不常见的项目或是变化较多的项目,因为样本数据有限,其准确性程度可能会较低。

4.3.3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确定

首先应该区分开是自有机械还是租赁机械。在施工中确定采用哪些机械方式,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历史资料测定临界值,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定机械台班的小时生产率是测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基础.首先根据企业机械装备实际和正常施工条件,在施工现场测定机械的小时生产率,再根据小时生产率和利用系数确定出机械台班消耗量。个别项目由于机械和操作方法不同水平出入较大时,可以经过测定进行调整,缺项部分进行补充。这种现场测定的方法是我国多年来专业测定定额的方法,技术简便,应用面比较广。

4.3.4其他费用的确定

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措施费的确定可参考已完工程历史资料确定其临界值,再定出不同规模工程的取定系数,采用宏观计划指标控制和完工后核算相结合模式。项目部管理费的确定,按配备人员工资、保险、办公及招待费等子目消耗内容进行测定。其他相关税费按当地收取标准计算。

4.3.5企业定额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定额作为企业的内部资料,在其编制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来自企业自身条件和招标人要求以及工程现场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影响。

(1)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的影响,不同的工程项目质量对消耗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项目部应根据招标人的要求调整企业定额水平进行报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控制。

(2)施工方案的影响。

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对人工、机械的配置、进场先后顺序、工作时间、使用数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导致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可能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要求,不同的资源配置可能引起企业定额相应部分的消耗量的变化。项目部因根据本项目的施工方案的特点及时将企业定额的相关消耗做一调整,然后再进行报价和成本测算。

(3)施工企业自身条件的影响。

企业等级的差距、员工素质的差距、企业机械装备的差距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影响到企业定额编制水平,影响到企业定额消耗量的多少,这些来自企业自身条件的影响会直接关联到企业定额的编制水平和准确度上。

(4)施工季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施工季节不同对施工过程的要求不同。比如在北方进行冬季施工时,就要考虑防冻保温的问题,混凝土中要加防冻剂,现浇混凝土构件外要加草袋等。雨季施工时要考虑从施工现场抽排水的问题。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对人工、机械、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资源调配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施工环境与条件也会引起企业定额相应部分消耗量的变化,每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季节、环境、施工条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5)工程项目特征的影响。

建筑物的高低、外形形状的复杂性、项目的大小都会对产生不同的消耗水平,项目报价时应考虑这些差异在项目成本中的影响,对企业定额做及时的调整,完善本项目成本测算工作。

编制企业定额时要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每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企业定额中的变化,消耗量是为编制企业定额服务的,所以消耗量的变化会引起投标报价时综合单价的变化。但每个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反映到定额中,所以在编制企业定额时应留出一定的空间,允许项目管理者随时根据实际的影响调整企业定额的消耗,使项目上能及时进行成本测算和投标报价。

5建立动态成本控制信息系统

动态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变化多端的竞争环境下,通过快速的成本信息传输和成本决策机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并管理未来的经营目标,促使企业保持经营成本与风险成本的相对优势、战略地位相对提高的一种创新成本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需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

(1)建立项目部与企业局域网络办公一体化网络系统。网络时代给当今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网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对建设工程而言,应抛弃其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精细管理迈进,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建立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获取效益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目前建筑企业公司一级网络管理基本都能部署,但到项目一级,企业的管理基本局限于一般文件的下载和传递,与项目成本控制的衔接还停留在数据的查看,功能的延伸性缺乏,应该开发适合本企业的项目管理软件,使之与企业管理软件能有机衔接,达到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融合,实现全部管理信息的动态化。

(2)实现预算软件与企业定额库的共享。目前各种概预算、投标报价均实现了计算机化,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概预算软件,将本企业定额库与概预算软件实现共享,同时建立企业自己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即时价格系统,各项目部可随时对当天完成的工程进行成本计算,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核算,及时进行纠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成本的控制实现真正的动态化。

(3)实现项目管理资料网络化。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每天记录的施工日志,除了记录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质量安全隐患与事故、检查验收等内容外,应将每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与之对应的资源消耗量准确记录,并将其日志发于企业局域网上,供成本核算人员使用,解决施工管理人员不参与成本控制的弊端,使收集到的实际工程数据不再失真。

(4)配备专职网络数据维护人员,配备专职企业定额修订人员。动态成本控制就在于其及时性,只有成本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能做到及时采集、及时更新、及时修订、及时增减,才能保证动态成本控制的实现。因此专职的网络数据维护人员和企业定额修订人员的配备是必要的,这些工作人员必须要懂相关的技术知识。

6结语

工程项目动态成本控制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按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去抓落实,特别是企业定额的编制,需要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依托,而编制过程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是整个编制过程的不能忽视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企业一把手挂帅,层层落实、层层核查,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万事开头难,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会有收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田冠军.动态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2527.

[2]孙震,罗嗣怀.刍议如何实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即时化[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0(6),2833.

[3]胡明德.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6篇

1.1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由于小浪底工程庞大、技术复杂,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吸收各方面的先进经验。②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人员、设施设备、环境、技术等多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实现整体功能。③综合性原则。全面考虑主管部门、设计部门、实施部门的要求,兼顾其利益。④统一化、标准化的原则。信息分类编码(如图纸和文件编码)、软件开发、网络规划建设等都应贯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保证系统的通用性,防止造成数据交换和信息集成的困难。⑤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要遵循急用项目先开发,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的原则。⑥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保证技术先进的前提下,进行性价比分析,坚持“以现有管理为基础,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思想。⑦当前需求与长远发展相兼顾的原则。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在满足当前管理工作需要的同时也应考虑长远的发展需求,如软件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以满足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1.2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为保证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结合目前水利行业的信息化状态和小浪底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如下:①在小浪底已有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上,进行网络升级和改造,建立小浪底工程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使郑州总部、洛阳基地及北京水利部等构成广域网,为小浪底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畅通的网络环境。②基于数据的稳定性原理,规划主题数据库,建立稳定的数据库模型。③逐步形成“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项目协调、合同管理、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的国际化的管理模式。④各办公软件系统应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使各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支持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情况,便于综合分析,辅助决策。⑤基于网络应用平台,逐步开发公文、财务、人事、劳资、档案、计划、统计、固定资产、经营管理等各项业务管理子系统,所有子系统的日常运行均在Internet上进行,全面实现数字化、无纸化办公。⑥应用软件需提供充分的、可扩展的接口,便于以后的扩展、升级。

2管理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基于急用先上的原则,小浪底工程前期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各类文件、工程合同管理、投资预算控制等,为满足以上几方面的管理需求,选用P3软件提高业主和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实现高效化管理。①工程师运用P3软件的报告系统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对承包商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和评估。②工程开工后,工程师运用P3软件制定工程师的进度计划。随着工程的正常进行,不同的使用者、施工区,可以对工程师的进度计划进行进一步的深化。③工程正式开启后,承包商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工程师提交进度报告。工程师根据现场监管记录和合同对工程的要求,对工程进行跟踪与控制,从而保证工程按期、保质的完成。④除了运用P3软件对小浪底工程进行管理之外,还可以处理多币种的索赔和反索赔、方案选择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3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

3.1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是在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概率统计、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设项目和高科技开发项目的实际经验,逐渐形成的边缘学科。它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对策等内容。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工程,也是一个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由于该工程浩大、难度系数高,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许多风险。针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对可能导致失败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处置,将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3.2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分类

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①技术风险。很多新技术、新工艺都是伴随着新项目的实施需要而同期研究的,因此,在实施初期,对这些新技术、新工艺能否在规定的时间、既定的资源条件下完成要求的技术任务,具有不确定性。②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指在管理运作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的素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从而影响管理的水平。③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3.3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包括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为风险分析提供重要信息。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又称专家会议预测法,是一种主观预测方法。它以书面形式背对背地分轮征求和汇总专家意见,通过中间人或协调员把预测过程中专家们各自提出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归纳后反馈给他们,然后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3.4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的量化和对策

项目风险量化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相互作用的评估来评价项目可能的结果,综合考虑损失率、损失程度及其它因素,分析风险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寻求应对风险的对策。风险时刻存在,要采取对策对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若完全控制风险,不仅不可能,而且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若控制得太松,风险发生的概率加大,就有可能会导致较大的损失。通过风险量化,可以明确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值得。

4结束语

项目管理系统论文第7篇

1.前言

本人于2012年5月参加并通过信息项目管理师考试,根据自己的复习考试的心得,并结合自己在IT研发项目当中的多年研发和管理经验,总结出在应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论文写作的一些心得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准备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人员能有所帮助和提示。

2.写作注意事项

在写作论文的时候,基本要求了固定的框架,那就是摘要部分和正文部分,并对字数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摘要的时候基本的格式可以按照如下的格式书写:我于XX年XX月至XX年XX月参加了XX公司的XX项目,在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一职,主要负责XXXX,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针对XX问题(这个就得紧扣题目当中要求的论述的知识点,比如成本预算、控制,质量保证和控制,风险规划和控制等)我们采取了XXXXX的措施,通过该措施的XXXX实施,极大的地保证了我们的项目能够按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顺利地进行,并最终在我们团队的XXXX一致努力下,顺利地根据客户要求完成了项目……。其中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用到具体的人名和公司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写某著名IT外企,某著名手机厂商北京研发中心等等。论文的内容只要结合自己工作的内容来写,写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让人觉得真实,合情合理,并有效,让人看到确实是做过相关的工作,那通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考题和应对措施

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论文考试,纵观历年的考试题目,无非集中在范围控制、需求收集和管理、成本估算和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团队建设、沟通等方面。只要是书上的知识领域,每一个大的知识领域都可能会出到一到考试题目。我针对每个知识领域总结了一些采取对应措施的方法,具体如下:

3.1 范围管理领域

范围管理中可能考到的内容包括需求的收集和控制方法,还有就是定义范围的方法,范围的控制过程采取的有效措施等,具体的知识点如下:

①针对收集需求可以围绕以下的内容展开讨论:在需求收集过程中,可以围绕以下相关技术展开,访谈,焦点小组会议,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德尔菲信息搜集技术,观察,原型法等,只要把其中的一两个技术结合项目的实际来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②对于定义范围的相关方法,在定义范围的时候一般是专家判断,然后是涉及到创建工作WBS,一般来说IT企业都会运用自上而下的分解方法,先确定可交付物,然后通过可交付物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工作包。 ③对于范围的控制,主要是建立严格的变更控制系统,防止范围蔓延和镀金。范围蔓延指的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客户提出来了变更需求以后,我们并没有遵从变更控制系统,就直接进行修改,也没有进行变更的记录和跟踪,最后使得项目的可交付物和范围定义中的不一致,造成了范围蔓延。镀金指的是,项目组成员自行添加功能到项目中,比如某人发现某个功能加到软件上会很新颖,有卖点,结果自行添加进去。这种行为方式造成了项目的镀金行为。不管是最终客户对可交付成果的认可与否,任何发生范围蔓延和镀金行为的项目,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都是失败的项目。

3.2 成本管理领域

在成本知识领域里,涉及到的知识点会包括成本估算,制定预算,已经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可以围绕以下知识点展开论述:

①成本估算的方法,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估算方法,先估算每个工作包的成本,然后估算每个控制账号上的成本,最后汇总为完成一个可交付成果的成本。成本估算还可以采用类比方法,也就是参考以前同类项目的成本估算情况,而后估算当前项目的成本。另外的成本估算方法是参数估算法,比如在IT企业中,每行代码的成本是多少,然后通过估计整个可交付物的代码数,得出粗略的成本估算。

②关于制定预算的方法,首先要区分成本估算和制定预算的区别。估算成本是解决要花多少钱的问题,结果出来的是一个数,比如这个项目要花100万美元,但是制定预算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什么时间花多少钱的问题,输出是以条S曲线,也就是建立成本基准的过程。在项目过程中要参考成本基准来进行挣值分析,来确定成本偏差,以便采取措施。制定预算的方法可以采用成本汇总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阶段的工作包的成本累加,得出该阶段的成本,加上应急储备,就是该时间的成本基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尽量鼓励项目团队成员的参与,并通过项目组专家来判断成本的准确性。

③控制成本的方法,首先要控制范围蔓延和镀金的产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开销。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和资源浪费,尽量控制消极风险的发生,积极开拓积极的风险,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同时要运用挣值的相关知识,通过及时的绩效信息,来判断成本和进度偏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达到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控制成本的目的。

3.3 时间管理领域

在时间管理领域,主要的考点应该是对于进度的控制,对于进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挣值分析,来分析进度偏差,及时地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如果发现进度落后以后,可以通过资源平衡来实施赶工和快速跟进方法,及时地纠正进度,但是在实施赶工和快速跟进的时候,会增加项目风险,所以要进行风险规划和应对措施。

3.4 质量管理领域

在质量管理领域,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措施。我们要记住质量是规划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和测试出来的。任何通过时候增加测试和检查,而后修改问题的方式来增加质量的方法是错误的。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实施是按照组织的质量政策来实施的,是按照质量管理计划来进行的。质量保证主要针对的是过程,也就是保证我们过程是正确的,这个过程是通过质量审计、过程分析来达到目的。而质量控制针对的是结果,也就是通过质量控制来确认我们的可交付物是否是符合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因果图、帕累托图、控制图等等。但是在IT类项目的实施中,有很多方法来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①如对于质量保证,我们可以通过QA部门的里程碑式的阶段审计来确认我们的过程是否争取。如果阶段审计达标,则决定进入下一阶段,否则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知道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②对于质量控制,我们可以采取分阶段测试的方法,如一个成果的测试要经过DVR,PVR,PRA和SRA阶段的测试后才可以认为是合格的。在每一轮送测试之前采取预版本机制,内部团队先自行进行内部测试,在保证上一次测试的问题解决并没有副作用以后才正式版本送测,这样提高了测试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③同时,加强代码的review,在修改代码的时候要经过其他同事的review以后才可以提交,这样的话,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④此外,加强项目团队的培训,增加团队成员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也有利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3.5 沟通管理领域

沟通管理主要涉及到项目的干系人管理,通过制定干系人管理策略,让干系人及时地了解项目进展,尽早地参与到项目中并对项目做出有益的事情,从而达到有效管理干系人的目的。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关系人的沟通接口,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由专人负责接口,及时了解干系人期望,以便能及时调整干系人管理策略。如,对于国外的项目,可以派人员出差,也就是小范围的集中办公,这样可以促进沟通协作,增加效率。沟通中会存在大量冲突的解决,解决冲突的方法很多,包括撤退、回避、

折衷、强制、面对(解决问题)等方法,其中面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干系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冲突解决方法。

3.6 风险管理领域

风险管理在项目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一般的风险管理流程是:识别风险->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规划风险应对->监控风险。在写作的时候,要说明识别风险的方法,如专家判断,也就是用项目组内的专家判断可能发生的风险,或者是类比以前类似的项目来判断风险。然后就是通过风险定性分析,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顺序,如果通过风险概率矩阵来排序风险优先顺序,之后对优先级高的风险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可以采取决策树等方式来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指定针对风险的应急储备,管理储备,采取积极的风险应对态度。尤其要注意,对消极的风险,我们要减轻、回避或者是转移。减轻和回避,就需求我们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这类风险的发生,或者是减轻其发生的概率。转移风险的措施就包括分包或者是购买保险等,这样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对于积极的,可能会对项目带来收益的风险,我们要积极的开拓,尽量让这种风险发生,以达到给我们项目带来收益的最终目的。

3.7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涉及到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和管理项目团队三个方面。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识别和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以及报告关系,并编制人员配备管理计划的过程。组建项目团队——确认可用人力资源并组建项目所需团队的过程。建设项目团队——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团队互动和改善团队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的过程。管理项目团队——跟踪团队成员的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的过程。管理与领导项目团队还包括:影响项目团队——识别那些可能影响项目的人力资源因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这些因素施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团队环境、团队成员的地理位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内外部政治氛围、文化问题、组织的独特性,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绩效的其他人际因素。职业与道德行为——项目管理团队应该了解、支持并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遵守道德规范。在写作文的时候主要围绕以上这些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4.后记

以上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在项目管理中,很多都是多个知识领域使用的,比如代码的review和内部培训等,既可以放在质量知识领域里,也可以放到团队建设中作为提供工作能力的方法,只要在写作的时候表述清楚,思路清晰,让人觉得你确实在项目中做过了这些事情,那么论文过关就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