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上听课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6-15 06:02:03
网上听课总结

网上听课总结第1篇

听评课是基于对课堂的仔细观察进行的评价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流于形式。传统听评课往往是上课时听课的人很多,但课后听课人就不见踪影了,如果被迫留下来参加评课,发言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发言者客套几句敷衍了事,大部分人都埋着头等别人发言。这就致使教研活动虎头蛇尾,开课教师未能听取到广泛的意见,听课教师未能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进行深入的反思,组织教研活动的单位也未能留下足够的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时间仓促。传统听评课模式一般在授课结束后及时开展,时间比较紧,评课人没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推敲,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建议,授课人也不能充分吸取意见建议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3、碍于面子。由于面对面的评课模式以及参加评课人的局限性,导致一方面评课人怕说错了别人笑话,丢自己面子;一方面又怕说出了不足之处损了授课人面子。这样的束缚往往导致听评课中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从而大大降低了评课的作用。

4、开放度不足。传统的听评课往往局限于学校、学区,范围再广一点可能是地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评价,这样的局限使我们不能听取到更广泛的意见建议,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进步。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网络评课充分弥补了传统评课的不足。

1、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听评课改变了传统的听课者带上凳子、走入课堂、正襟危坐的听课模式,给了听课者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听评课当中,也可以通过定格、回放和快进等对课程进行反复推敲,全方位解剖课堂;实现对课堂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解决了人情评课、面子评课等弊端。通过网络匿名评价等方式,充分解决了面子问题。让我们每一名评课人都能够畅所欲言,既不怕说错话,也不怕伤了人。各种思想的碰撞更能够反映出真实深层次的问题,充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避免评课中的言语霸权问题。传统的听评课中往往会因为领导、专家或骨干教师的意见、导向性的观点存在,致使许多年轻教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发表了也很可能就被冷落忽视,导致参与评课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最后评课也不过是流于形式,也会造成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年轻老师,其思维跟着经验走,形成思维定势,从而丧失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网络评课过程中不存在官僚氛围的职权效应,教师们完全可以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无拘无束的思维碰撞,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评课的有效性。

4、提高了听评课的开放性。通过互联网平台,极大的扩展了听评课的受众群体,使教师能够接触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精品课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自己的课程得到丰富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扩大了指导的辐射面, 使一种基于小集体的相对封闭的传统行为变为一种社会化的全面开放的行为,对于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开展网络评课势在必行,传统听评课模式的弊端也在倒逼我们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网络评课优势,提升农村教师教科研能力。

1、充分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目前我乡青年教师的队伍逐渐扩大,35岁以下教师占据教职工总数的65%左右,初上讲台,有热情,有激情,但是缺少经验。一方面因为多数青年教师的成长缺少培养与关注,更多的是缺少氛围,缺少学习。另一方面是目前农村教师教科研水平总体不高,农村教师竞争小,大多教师安于现状,通过主动学习来提升自身教研水平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工能够充分提高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

2、建立“互联网+”网络评课平台。积极整合学区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以及网络资源,首先建立起学区的听评课平台,把被评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学案、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授课人的教学反思都放到网络平台上,方便参与者的评论。另一方面,搭建学区听评课平台与互联网的连接渠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课当中,邀请专家、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吸纳更专业的评论;也让我们的教师接受到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3、积极组织教研组集体听评课。通过组织教研组听取网络上的精品课程、名校课程,广泛开展集体评课,吸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集体研讨当中,通过对课程的理解,进行思想的碰撞,形成指导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充分提高教学能力。

网上听课总结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融合 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

随着当代信息科技的进步和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也在经历着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的教学模式变革。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十分普遍和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普及进程中的热点话题,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将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毫无例外地也会对高校小语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小语种课程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广西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对小语种人才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以课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为技术手段,首先完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以点带面促进东盟非通用小语种各专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而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失为一条新路。

《泰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开设在普通高校的泰语专业的高年级。顾名思义,可知该课程是让学生通过“视”(即看)、“听”的不断训练,以达到学生能“说”和“译”之目的。故教学内容本身来自影音媒体,多为电视台和网络的节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看懂听懂节目内容,掌握重要知识点,能运用泰、汉双语复述、归纳大意。该课程注重学生的听、译能力,以及泰、汉双语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其前续课程为泰语听力、泰语口语,该课程在泰语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核心地位的作用。

基于该课程的视听属性,与多媒体技术有着紧密的关联,授课教师有着很好的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但又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融合,所以该课程非常适合成为信息技术与小语种类课程开展深入融合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

通过本文,笔者将总结自己在信息技术与《泰语视听说》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中的经验,为今后小语种学科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构建信息技术教师和泰语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团队

信息技术与《泰语视听说》课程的融合建设涉及泰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科交叉、信息技术应用等诸多问题,若单纯依靠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对薄弱的泰语专业教师,或单纯依靠缺乏泰语基础的计算机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来开展课程融合建设,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组建既各司其职、互相依存、又紧密配合、通力合作的强有力的双向教学团队,方能达到目标。

团队通过集体听课、集体研讨、集体理论学习、专家咨询访谈等形式进行集体研究,共同探讨《泰语视听说》课程目前的授课模式的利弊,寻找课程信息化建设切入点和实现途径。团队明确了信息技术教师组和泰语专业教师组的分工和职责:

信息技术教师组主要负责根据泰语专业教师提出的需求,依据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完成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实现。具体来说,就是与泰语教师探讨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在课程网站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设计授课所用多媒体课件的问题,素材统一制作的技术问题等。

泰语专业教师组主要负责整理课程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收集课程所需的影音、课件、文本等资料,并对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料加以分析,研究课程授课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结出课程中哪些部分适合课堂讲授,哪些部分适合网络学习,哪些部分需要什么技术或媒体去展现等问题。

总体而言,信息技术教师组完成课程多媒体素材整理制作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泰语专业教师组完成传统课程模式分析和优化课程设计的工作,我们研讨得到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泰语视听说》课程融合的技术路线图和流程如下图:

三、课程网络化、多媒体化教学情境的构建

课程网站的建设和课堂授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泰语视听说》课程深入融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我们深入总结了《泰语视听说》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网络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两者相互关联、紧密相扣的理念。具体做法是:泰语专业教师组提出,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中的“看”“听”设计到课程网站中,将“说”和“译”在课堂上由教师多媒体课件指导完成的想法。信息技术教师组按照泰语专业教师的需求,依据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和网络学习的客观认知规律,提出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单元,并进一步将原有的授课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细分和碎片化设计,这样便于学生针对某个细小的知识点进行网上自学。

经过讨论,我们将课程知识以“主题单元―总课―微课”逐级缩小范围的细分方式进行划分。微课是网上课堂中最小的教学单元,每个微课仅阐述一至两个知识点,几个相关的生词或短语的内容。微课中包含“引―讲―看―听―练”五个环节,“引”是在页面上罗列微课中所要学习的生词和短语或者相关的句型;“讲”是指录制教师授课视频微课,时长约10分钟;“看”是指看视频素材片段,每个微课的视频片段均截取自总课中完整影视素材的重要内容片段;“听”是指听视频片段中泰语的讲解、对话、发音等;“练”是指看完教师授课视频微课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并观看视频素材片段后,根据视频素材片段中的内容,完成微课网上小测验,检验自学效果。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微课完成课程教师要求的“看”和“听”环节,还可以通过做网上小测验,初步检验知识点学习的效果。总课包含完整的影音素材和网上测试题,但没有教师授课视频微课。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听懂看懂,能表达,会翻译,所以,“说”和“译”还需课堂面授,教师指点方可。若干个主题内容相近的总课的集合即为主题单元,通过多个总课的学习,能够训练学生和主题单元相关领域的听说技能和会话与翻译技能。

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得到构建《泰语视听说》课程网络化、多媒体化教学情境课程体系结构图如下:

四、整合各种媒体,构建移动学习平台

语言学习贵在多看多听多说,重在日常应用。单靠教师课堂面授和网上学习,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多媒体终端设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认可生活方式。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课程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已经是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教师组在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开发了手机课程站点,方便学生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学习课程。建设手机学习站点的关键在于多种媒体的重新整合,将课程多媒体资源重新整合、细分、归类,制作成适合移动终端和3G网络浏览的格式。为了既适应传统互联网浏览,又适应3G网络浏览,我们不单将课程知识进行了微课化设计,还将每个教学视频微课、视频素材、图片素材进行了统一处理。由于受到目前3G网络流量的限制,我们在保证视频清晰度的前提下,将视频素材的大小限定在20M以下,图片素材限定在500K以下,所有网上在线测试题都使用Flash格式制作,很好地保证了手机在3G网络环境下浏览课程资源。学生也可以在学校内利用无线校园网将课程资源下载到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进行离线学习。

课程媒体资源的再整合和手机课程网站的建立,提供了“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特点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选择学习。

五、实践研究结论

通过信息技术与《泰语视听说》课程深入融合的实践探索,我们达到了以下几个目标:

1.建立了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自学―手机移动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的全新《泰语视听说》课程体系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

2.提高了泰语专业教学团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研发能力。

3.泰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生问卷、外教问卷、同行问卷等形式,信息技术与《泰语视听说》课程深入融合应用于教学都得到了各界的认可。泰语专业学生在迎接泰国留学生、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中,语言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4.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将项目划分为若干子项目融入计算机类课程中,通过计算机专业师生互相研讨和合作开发,完成了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资源的整合与处理、手机网站开发等多个项目,极大的激发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中国电化教育,2009(9):7-16.

[2]谢幼如. 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05-30.

[3]李克东.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

[4]罗奕原. 网络多媒体课件与泰国概况课教学初探.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212-214.

[5]章木林.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1):78-81.

[6]党雪妮. 广西沿海泰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钦州学院学报,2011.8(4):9-13.

[7]胡博巍. 建立《综合泰国语》课程网络教学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阅读,2012(5):40-42.

网上听课总结第3篇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64-02

在英语学习中,想要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能流利地运用英语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听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听力的重要性及新形势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迫切要求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势在必行。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听力处于首要位置,它不仅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取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由此可见听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把学习者培养成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所以听力在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初期占据着的首要地位是无法改变的。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纲中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要求各高校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这个以数字化音频和多媒体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大学英语听力改革势在必行。因为网络多媒体集文本、声音、图片、动画、录像等功能为一体,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所以我们采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策略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改革。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实验和研究中,为了观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听力的效果,并得出结论,我们选了银川能源学院的两个本科班,进行不同方式的英语听力教学。时间为一学期。我们选择的一个班称之为实验班,在这个班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出学生一定的范围和作业内容及要求,然后让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查询资料,进行视听学习等,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表述、讨论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其做出点评和总结。而另外一个班称之为对照班。在这个班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按照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绝大部分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讲解听力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的视听训练,并给出相应的练习。

我们在学期初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时先对学生进行了听力测试,确切地掌握了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之后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使用相同的教材和听力测试卷。听力测试卷采用的是历年来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内容。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曾多次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调研,并于2015年5月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抽取了三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对听力教学改革反应良好。在经过了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验后,研究者对这两个班进行了结果测试――对两个班的学生再次进行最终的听力结果测试。两个班采用同一份试卷,试卷内容难易程度依然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程度为准。

本次实验我们的主要发现有:在对比教学初期,两个班的英语成绩略有差异,但成绩都不理想。在经过一学期的对比教学后,通过结果测试发现,两个班的英语听力成绩都微有变化,两个班的英语听力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前后成绩变化略明显,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对新的教学方法反应良好。这表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听力改革是可以尝试的。该次教学改革的测试研究也显示了网络学学英语听力的效果是良好的。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听力最终成绩相比较对照班的成绩上升的速度要更快,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良好,在学习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听力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积极性,而对照班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则表现相对消极,学生认为英语听力学习比较枯燥。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改革教学是可行的。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现行的大学英语课堂不仅仅对老师的语言讲授有要求,还要求教师有更高

水平的输出,利用多媒体,从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素养。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① 教师目的性要明确,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预测能力。 ② 采用多种方式分析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高英语听力的效率,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在非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并能够进行自我总结。④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筛选能力。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寻找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选择的材料不能太难以至于自己完全听不懂,也不能太简单以至于没有提高。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在课下做大量的工作去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现代网络中的各色听力材料,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英语听力学习的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运用,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当今这个网络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入网络因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掌握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的听力学习中发挥讲解、指导、布置作业和总结等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个体的细致的指导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学习的前提在于学习者对该学习内容的兴趣。对于英语听力的学习,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关键。本次研究重点的发现就是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从而也显示出了明显的成绩变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及本论文的发表能够引起更多英语听力教学者的关注,并能够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尝试网络自主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宋飞.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7):95―96.

网上听课总结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54-04

一、引言

近年来,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力度相比,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显得有些滞后。在2003―2008年共评选出的54门英语语言类国家精品课程中,公修课总门数31门,是专业课总门数23门的1.3倍,其中涉及“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只有一家。[1] 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前,听力教学基本上是在模拟语言实验室进行的,以播放录音磁带和录像带为主要授课形式。从2004年开始逐步朝数字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经过7年多的教学实践,南通大学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已初具成效,完成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教案、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已上网,并拥有了自己的网址与BLOG。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教学以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虽有成绩,但对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存在诸多弊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英语视听说教学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正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认知工具。英语视听说课程网站依托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这种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可以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在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倡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富有意义的情境又可加强学生与情境中角色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实现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会话”,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话”,并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

2.任务型教学法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研究者对“任务”的界定和含义有不同的认识,总结起来具有3个突出的特征:(1)具体的目标或结果;(2)一定的输入材料;(3)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关活动或程序。Willis(1996)[2]提出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5项原则,并根据原则设计出“前期任务(Pre-Task)”―“任务操作(During Task/Task Cycle: Three Stages)”―“后期任务(Post-Task/ Language Focus)”这一基于任务的教学框架。根据视听说任务的特征和影响任务教学的各种因素,并遵循“听前―听中―听后”教学规律,我们认为适合于视听说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为:视听说前期任务、视听说任务执行和讨论、视听说后期补充任务强化相应听说技能训练。

3.图式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现代图式理论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料驱动加工(data drive 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 drive processing)。

视听说教学活动通过电影、录像、VCD等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真实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把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之中。当视听过程中输入资料提供的信息和学生的图式知识或根据图式知识所作的预测吻合时,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的同化,即根据语境消除歧义;当输入信息与预测不吻合时,自下而上的运作过程帮助学生对此做出敏锐的反应,为新信息的同化提供合理的解释。此外,教师通过播放视听材料片段,通过模仿人物对白、复述故事情节、按照情景配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地道的语音语调图式,培养语感。

总之,教师在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和充实学生现有的图式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图式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视听说能力。

三、教学实践

1.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

要想把传统的听力课、口语课整合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视听说课程体系(1-4学期开设,每学期16周,每周3学时,共192学时,12学分)实行的是基于“意义建构”和真实或接近真实“情境”的多媒体环境下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分为5大模块:(1)英语视听说基础课程;(2)英语视听说提高课程;(3)语言文化及听说技能策略指导讲座;(4)学生英语视听说学习资源库;(5)网上教室教学指导。

英语视听说基础课程指第一学年(96学时)学习内容,分为语音语调训练、辨音辨声训练、视听说训练及用英语思维表达训练4个模块;英语视听说提高课程指第二学年(96学时)学习内容,分为英语新闻报道类、语言文学类、科普文化类及英语演讲类4个模块。既确保教学内容整体上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又顾及不同教学阶段的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多样而广泛的“真实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在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音频教材《听说教程》(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V册)为主体,兼用《英语听力教程》(Listen This Way);视频教材为《剑桥国际英语》(New Interchange 1-3级录像版)。《听说教程》将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练习设计上突出图文并茂、题型多样、学练结合、语言技能与知识并重。《剑桥国际英语》录像课程的实况片段,语音语调纯正,形式生动有趣。教师将视频有机地穿插于听说教学过程中,学生努力辨析视频中的英语原文,并创造性地再现视频中的场景对话或自编自导视频中的故事结局,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视听说课程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利用多种有效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把“视”、“听”、“说”三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任务型教学,强调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强化学习策略训练。

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视听说前期任务:介绍任务的主题目标策略等训练内容、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步骤,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和背景知识。主要形式为口头报告和影视短片视听说,采取师生回答简要点评等方式,达到热身目的。②视听说任务执行和讨论:主干视听教材材料较长、难度较大,各个练习构成数个任务链,重点培养学生信息捕捉、分析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强调视听说并重,主要采取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辩论、教师讲评等形式深入讨论完成各项任务。③视听说后期任务:以较短的音视频材料作为主干教材的补充练习,强化单项听说技能训练。教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事先在网络课程公共平台布置视听说任务,学生登录学校BB平台英语听说网络课程,查看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分小组制作PPT,准备在视听说前期任务中作口头汇报和课堂陈述(Presentation)。在主干视听说任务执行中,要求学生对主旨要义和细节透彻理解(可借助字幕和解说项等)并作相关笔记,既要模仿语音语调,又要模仿角色表演,建立正确的语音语调图式。在完成各主要视听任务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整个内容或其中某个人物发表评论,这是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更高层次的练习方式。发表评论既可笔头也可口头进行,还可在网络课程“讨论版”里展开辩论,教师参与点评。

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方面,都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本课程材料均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于课堂,内容时效性强。每节课均配有电子教案和PPT,全程实施交互式课堂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2)第二课堂建设

由于每周课时有限,在“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按照教学进度,每学期补充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材料,要求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的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目前主要利用“天空教室”英语视听说(0602107080)(课程网址:http:///webapps/portal/frameset.jsp)作为课程建设专用空间,部分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讲稿、教学录像、电子课件、课外作业、试题库、视听影视库、听说教案库、背诵复述演讲资源库、视听实践、系列讲座等教学和自主学习资源等)已经上网;英语视听说BLOG则作为介绍教学内容、课后练习、课前准备、课外辅导答疑等的平台,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第二课堂配套教材使用。第一学年我们将《英语电影视听说教程》(外研社2009年版)的8个单元作为学生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教材。按照教材内容每四周完成一个单元。第二学年的第二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视听说教程主要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网站及BLOG新闻视频选定一定量的材料,或要求学生每天收听VOA/ BBC做新闻听抄,或做一次PPT展示。从听说试题库视听影视库中,规定学生各自或小组作影评、研究报告和完成专业四级测试等作业,通过BLOG检查学生的作业进展并将其完成情况记入平时成绩中。

②背诵复述与演讲练习。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第一年和第二学年选择一定数量难度不同的英语名篇及演讲范文作为作业,让学生背诵复述及作演讲练习,并在课堂上抽查;学生在背诵复述与演讲练习中习得规范、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同时锻炼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背诵复述与演讲练习情况做出评分并将该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③作业及反馈。学生可通过正常面授课程或学习平台获取作业要求,按照任课教师要求,通过面授课提交作业(尤其是录音方式的口语作业)或通过E-MAIL、学习平台BLOG系统提交作业;作业成绩及教师评语将在提交完成后两周内通过课堂或电子方式反馈给学生,学生也可在网上查阅自己的作业反馈。

为了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学期我们还邀请外教为学生办讲座,讨论英美文化和英语听说策略,为学生放映最新原版电影。此外,发挥英语俱乐部的作用,开展诸如英美文化知识竞赛、自编英文报纸、英语短剧表演、电影对白配音等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

1.视听说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活泼

视听说课上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英文原版电影。《剑桥国际英语》视频录像教材描述了生动、自然的语言使用场景,通过有趣的故事展示了真实语料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使学生有机会观摩到英语交谈中伴随着的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体态语言。以该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视频的主题是“相亲节目”,同学们看完之后,教师请他们讨论“自己是否相信在相亲节目中可能找到自己未来的伴侣”。课堂上主题讨论、角色扮演、猜故事等活动,进一步把视听说三个环节有效地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文化背景图式,同时体现出本课程的精髓和特色。这种通过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而营造出来的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主动发展

视听说三位一体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师生沟通渠道畅通,教学反馈及时有效。特别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提高了视听说技能水平,也提高了英语语言水平,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积累。此外,网络课程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视听说三位一体课程迫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无论是教材的选用编排,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尽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视听说环境;既要顾及语言与文化的输入,又要顾及对学生听说策略的培养。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社会语言学、交际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花时间去精心设计教案,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专业化发展。

五、问题与展望

虽然“英语视听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视听说课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课程组的主讲教师都是年轻的讲师,虽然工作热情积极,但在自身专业素质、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学生受自身因素(如学习动机、个性差异、学习策略运用、学习基础等)和客观条件(如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满座和不开放、课程学习时间紧张、视听说环境不成熟等)影响,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有可能得不到持续和深入的开展,甚至不见成效。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同时学生也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学习看成是一个自我成就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各项视听说任务。

其次,现有的网络环境对“视、听、说”的重视程度不够。外国语学院1300多名英语专业学生和主校区近两万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共用11个课外用多媒体教室,经常受到校内校外资源计费与否、校内英语在线资源维护与更新、下载速度等限制,甚至影响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有计算机专业专用教室,外国语学院也应该有外语专用教室。学院领导已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我们也借“南通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之际,提出了“关于英语专业自主学习教室建设问题”的提案;与此同时,学院与中心积极沟通,努力创建良好的视听说环境。

总之,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以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机制作为后盾。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利用校园外语网站,特别是英语在线和精品课程网站,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与课堂学习直接相关的阅读、听力、在线测试以及英文影片、音乐、BBC、VOA在线节目等学习资源。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材体系,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真正提高英语视听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网上听课总结第5篇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网络环境;听力教学模式

一、引言

教育部前高教司司长张尧学说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的学生将很难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所以英语听力是‘纲’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听力,才能纲举目张”。调查发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听力是大学生感到较弱,也最难于提高的一项技能。其原因有英语听力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方式见效甚慢、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不好等。基于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及大学生英语听力难于提高的现状,现阶段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听力教学。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听力材料的选取,听力策略的应用(唐建敏,2010),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段方方,2010),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刘晓艳,2010)等。本研究将探讨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及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构成的稳定的听力教学模式,以运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

二、成功素质教育概述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昌理工学院率先提出并认真实践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具体说来,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听力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使学生在自然交际状态下,能听懂说话者的语言,以顺利参与交际;同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拼搏精神;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心态;使之了解并应用听力策略以及自主练习的方法;具有超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与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等非专业素质。在培养听力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培养非专业素质。

三、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通过了解和分析基于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认识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探索的方向和迫切性。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建立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就是探索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的建立

(一)新模式的宗旨。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动力。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1.依据教学实施的阶段,设计教学侧重点。第一阶段的听力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些轻松有趣的听力材料和英语听力学习的网站,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另一方面教授学生必要的听力策略,并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听力策略在课堂内外进行听力训练中实践。第二阶段培养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课外听力训练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听力的长期任务做好规划,并且进行小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扬长避短。第三阶段在听力材料中加大四六级备考的题型,提高训练难度。增加学生的听写分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高质量的听力资源,让学生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并且了解时代信息。第四阶段强调听力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持久动力。

2.以课内教学引导学生课外听力训练。听力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外听力起着引导的作用。进行阶段性课堂检测,分析和评价学生的测试结果,让学生掌握自己的进步和努力方向。阶段性地在课堂上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听力策略,并进行例证性的训练,引导学生把听力策略运用于自己的训练实践活动中。

3.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利用比较简单实用的QQ群、论坛、网络硬盘、班级博客等网络手段,让学生作为群体加入其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长期跟踪、提醒、交流和指导。鼓励有疑问的学生随时在网上提问或者留言,教师以群聊或者私聊的方式答疑。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某时间进行集体答疑和辅导。

4.用网络进行假期的教学和监控。英语学习需要长期坚持。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在假期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和监控。教师可以假期之前将假期要完成的听力任务作一番交代,假期里每天在网络上更新任务,让学生将任务产品发给教师,教师在网络上进行集体点评。基本原则是每天听20-30分钟。这些措施让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学会持之以恒。

5.训练听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质。具体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就是既要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要发展学生的“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听力应该达到的目标,对听力训练作长期的规划,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随时调整训练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生涯规划、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长期坚持,磨练其意志,锻炼其毅力。

五、现实的效果

通过此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非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有利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发展。

六、本模式的启示

网络和课堂教学是互补的。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教授学生必要的听力策略,进行检测和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下载资源、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等;利用网络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不能因材施教等缺陷,指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教师应该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整体、长远规划;并且通过课堂和网络,跟踪、监督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不间断地训练英语听力,特别是在假期也能坚持训练;并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和反思、调整,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 段方方.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 刘晓艳.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0(6).

网上听课总结第6篇

论文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 网络环境 听力教学模式

论文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和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通过此模式的建立和实践,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锻炼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非专业素质。

一、引言

教育部前高教司司长张尧学说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的学生将很难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所以英语听力是‘纲’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听力,才能纲举目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在纸质题型中占30%,在试行的网考中占70%,其他的写和说都在对所提供的视听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有学者作过调查,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听力是大学生感到最弱,也最难于提高的一项技能。笔者曾在自己所带的学生中做过跟踪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基于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及大学生英语听力难于提高的现状,现阶段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听力教学。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听力材料的选取,听力策略的应用(唐建敏,2010),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段方方,2010),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刘晓艳,2010)等。本研究将探讨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及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交织成的稳定的听力教学模式,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二、成功素质教育概述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昌理工学院率先提出并认真实践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它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要求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不光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质,一走入社会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听力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使学生在自然交际状态下,能听懂说话者的语言,以顺利参与交际;同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拼搏精神;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心态;使之了解并应用听力策略以及自主练习的方法;具有超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与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等非专业素质。在培养听力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培养非专业素质。

三、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听力教学环境——无论是听力应达到的要求,练习时使用的工具,练习方式,还是用于练习的语料以及评价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前所述,时代对于大学生英语听力有了全新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需革新教学理念,进而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建立全新的适应当代先进理念和环境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就是探索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的建立

(一)新模式的宗旨

此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通过实践此模式,学生能听懂一般语速的英语新闻,能理解正常语速的访谈,能听懂正常交际状态下的对话和独白,能欣赏不带母语字幕的影视作品,能听懂影视的对白和独白的60%。能完全听懂四六级英语听力测试的试题。

在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非专业素质,即让学生在接受听力训练任务后能做好规划,妥当计划分配训练时间,长期坚持每天训练,自觉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听力策略;在训练过程中能经常总结和反思,调整不合理的计划、策略;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同伴和老师的帮助。通过评价手段促使学生长期坚持,使之具有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培养其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在解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简言之,就是前文提到的既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笔者在此关注的是宏观教学模式,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课堂内外的听力教学和训练。不涉及微观课堂的具体教学措施。

1.教学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第一学期的听力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让学生接触一些轻松有趣的听力材料和能提供此种材料的网站,在轻松中训练,提高能力;另一方面用强制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长期坚持课外听力训练,直至养成习惯。教给学生必要的听力策略,并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运用听力策略在课堂内外的听力训练中进行实践。通过评价手段让学生学会自己规划课外听力训练,鼓励学生主动与同伴以及老师交流解决困惑。

第二学期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学生应具有主动规划自己的课外听力训练的能力,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长期坚持训练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用广泛的听力材料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些听力材料有教师在开学初一次性发给学生将在期末检测的用于课外听力的材料,有每周通过网络传给学生的时事听力材料,有推荐给学生用于泛听的影视作品和故事。也有为了应试的听力训练题。引导学生在开学之初对本学期的听力的长期任务做好规划,每过一段时间进行小结和反思,教师评价学生的规划、小结和反思。

第三学期在听力材料中加大四六级备考的题型,提高训练难度。前2个学期让学生欣赏的成分多一些,本学期大学生将面临cet4的考试,为了应考,将加进大量的四六级应考的题型训练。在训练方法上将提高学生的听写分量。本学期将让学生听写篇章,包括一些科普文章。通过篇章听写,学生可听得精准,对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刻。应试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在精听的基础上也通过大量的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新闻方面的音频让学生泛听,一方面训练听力一方面了解信息。

第四学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学期过后听力的课堂教学将结束,学生的听力训练就只能依靠学生本人的自觉训练,所以本学期将始终强调听力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课外听力。教师利用阶段性的评价督促学生主动训练并反思训练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获取互联网的听力资源。培养他们的英语听力兴趣。

2.以课内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课外听力训练

用于听力训练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听力的提高几乎完全依赖于课外的训练。听力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外听力起着引导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通过评价等手段促进学生长期坚持课外听力训练。在课堂上布置任务,通过评阅学生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听力训练方法和完成任务的态度。教师的评价依据学生的作品和面对面、问卷以及网络调查,尽量客观公正。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阶段性检测,对于其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进步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完成任务不好的学生也抓住上课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阶段性地在课堂上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传授,并进行例证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听力策略于自己的训练活动中。

3.利用网络引导,答疑和指导

本文讨论的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来完成对学生课外听力训练的引导,答疑和指导。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的网络手段很多,比较简单实用的有QQ群,论坛,网络硬盘,班级博客等等。不管是哪种手段让学生作为群体加入其中,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笔者用得最多的是建立英语学习班级QQ群,让班上每个学生实名加入其中,常规情况下每周将要学生课外完成的听力材料以共享或者群邮件的形式上传,规定任务完成的期限。学生自行下载,学生产品以纸质或者电子的形式上传或者上交,教师在批阅之后,利用网络或者课堂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有疑问随时在网上提问或者留言,教师以群聊或者私聊的方式答疑。对于有个性的学生随时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满足学生独特的要求。每周固定一个常规时间进行集体答疑和辅导。节假日里常常在群里调侃式地出一些好玩的检测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竞赛式地答题,既调节了师生间的交际气氛,也提醒了学生勿忘每天坚持语言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不适应自主学习的学生可利用网络长期跟踪、提醒、交流和指导。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利用网络弥补了现实的局限,对课堂教学是一个补充,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起到了及时指导和监控的作用。 转贴于

4.用网络进行假期的教学和监控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需要长期坚持。所谓“一天不学习自己就感觉出区别,三天不学习别人就能感觉出区别”。学生假期的英语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适时的指导和提醒即使有任务,学生也是可以置之不理的。网络环境下,教师也可在假期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监控。笔者尝试着在寒暑假之前将假期要完成的听力任务在假前的最后一次课堂上作一番交代,假期里每周在网络上更新任务,让学生将任务产品以电子形式传给笔者,笔者在网络上进行集体点评。基本原则是每天听15-30分钟。从笔者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是赞成这一做法的。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规划、学会了克制惰性。其成效笔者将在后文中提到。

5.训练听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成功素质

成功素质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质。具体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就是既要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要发展学生的“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赵作斌,2009)。

从开始听力教学就引导学生定好自己在大学阶段听力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通过课堂、课后的面对面和网络交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听力训练作长期的规划。如前所述,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课堂和网络手段监督、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即使在寒暑假也通过网络给学生上传任务规定完成期限,随时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情,以磨练其意志,锻炼其毅力。同时通过阶段性的检测和引导学生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随时调整训练策略。小组轮流在网上搜索适当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合作设计和编辑成听力训练题,引导学生在听力中遇到困惑积极和同伴以及老师沟通,以此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克服惰性等消极因子。

五、现实的效果

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到第二学期时,学生基本养成了每周接受听力任务训练听力的习惯,某个周笔者由于某种原因没能上传课外训练资料,群里就炸开了,纷纷询问为什么本周没有听力资料上传,笔者乘势安排学生小组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编辑听力资源。然后上传。这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在网上搜索音频和视频材料并设计成训练题,传给老师审阅,合格后再上传给同学们。以此也训练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筛选和编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时间,自律,长期坚持做某件事情,磨练了自己的毅力。

从第二学期开始,笔者有意识渐渐在课堂上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英文听力训练和检验学生的英文听力能力,在高级班学生反馈良好,能听懂老师的讲解。

第三学期在进行CET4听力训练时,实践此模式的同学听力这一块成绩明显比其他同学要好。在四级真题实战中,高级班的学生有30%的同学的听力总分达到30分以上(听力总分为35分)。而同级别的其他班级鲜有过30分的。(现在实行此模式的同学还没有正式进行CET4的考试,所以还不能用最终的成绩对比――笔者注)

第二学期末,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对于问题“借助网络来练习听力对你的听力的帮助”的回答“大”或者“很大”的同学占收回问卷的93%,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在感性上觉得此模式有利于他们的听力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还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此模式使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老师和同学在网络上不断提醒也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和指导,使他们能长期坚持听力训练,养成了每天听英语的习惯,听力有很大的提高。对于以前最害怕的篇章听力现在能坦然面对,绝大部分也能听懂大意,在选项的帮助下能抓住重要细节。

让笔者感觉效果明显的是复合式听写专题,对照组的学生遇到最后的3个长句子,往往不敢动笔,而此模式训练出的学生30%左右能完全写对,85%左右的学生能写出大意。

综上所述,通过此模式,学生的听力有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此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也使他们能坚持长期做好一件事情等等,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将有利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和生活。

六、本模式的启示

听力教学不是老师教会的,主要依靠学生的长期坚持课堂内外训练。老师在教学中要侧重运用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听力训练。其中落实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老师落实到位,听力水平就有显著提高。笔者曾试行了这样的做法,将2种题型――较简单的多项选择题和高难度的篇章听写同时上传,让学生下载训练,其中高难度的复合式听写强迫性地让学生以纸质形式上交,然后笔者每周公布批阅结果。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复合式听写虽然难度大,学生在测试中有显著进步,而相对容易的多项选择反而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老师的认真落实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脚踏实地进行训练复合式听写。因而在学生没有养成习惯前,需要教师辛苦工作、认真落实。

网络和课堂教学是互补的。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下载资源、训练等等进行引导,让他们能正确地规划课外听力训练,同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检测和评价。利用网络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不能单独与学生沟通、不能个性化指导等缺陷,指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教师如果从开始进行听力教学时,就对几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整体、长远规划,并且通过课堂和网络,一直跟踪,监督和引导,让学生不间断地训练,特别是在假期也能克服惰性和各种干扰,坚持训练,并能引导学生时时总结和反思、调整,那么学生的听力水平就一定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将形成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进取心 ,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岑建君.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

[2] 段方方. 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3).

[3] 刘晓艳.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10(6).

网上听课总结第7篇

学生一天中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课堂都无法做到认真听讲,这就相当于盖房子连砖都没有一样,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聚精会神听课,全神贯注,不要开小差。课堂中学习的内容都是物理学习的重点,所以,一定要认真听课。

2、基础差课前要预习。

建议基础差的同学课前一定要预习,这样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可以复习一下,新知识如果不懂可以标记出来课堂重点去听,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由于已经自学过一遍,听课的时候更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不会出现听不懂而失去信心不愿意听的现象。

3、课本先吃透。

如果基础很差,先别忙着到处刷题,想办法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不建议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记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4、重视物理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