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免疫学的进展(合集7篇)

时间:2024-03-29 14:48:55

免疫学的进展第1篇

【关键词】研究;应用;免疫学检验;进展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免疫学检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单一的免疫诊断技术发展为微量化、多基因和单细胞技术。而一些继发性和原发性免疫缺陷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往往要求更加精确的免疫学检验技术,还能对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

1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1.1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

1.1.1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血清试验方法,它是在免疫荧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抗体利用荧光进行染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需信息进行获取,进而研制而成的流式细胞仪。其特征是拥有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主要是用于分析DNA含量,可在同一试管中,对多种靶物质的潜在特征进行检测。目前这种技术尽管还没有应用于临床上,但却受到许多临床检验学者的关注。

1.1.2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主要是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病原体,可使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检测提高,并使手工操作的误差降低。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可用于商品的开发。

1.2酶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在检测酶联免疫技术上,从理论上分析,相应的抗体或者是某一抗原纯品都可以进行应用,所以在该技术的检测上,抗体系统或者是可融性抗体都可以采纳。这种技术是以免疫过氧化物为基础,有较强的特异性、较高的敏感性,便于观察、操作简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检查。

1.2.2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这是一种分析技术,应用于对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是进一步衍伸和发展了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微孔内进入待检测样本后进行培养,在特异性抗原的作用下,对B细胞或者是记忆型T细胞进行活化,产生了IG或者是CK,清洗细胞之后,将第二抗体加入,IG或CK与抗体结合之后,在将酶生物素加入,发生反应,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着色斑点。此技术即可用于各类CK的T细胞的分泌,还可用于抗体B细胞的分泌,这种技术也是检测T细胞功能的标准技术,其检测灵敏度相当高。

1.3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3.1核酸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其原理是转录翻译或者是扩增核酸。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按照几何数在扩增,最终达到数百万倍,这就是扩增。而转录翻译是通过抗体DNA发生抗原反应后,测定转录翻译成的酶。灵敏性强是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共同特征,目前,此种方法仍旧用于研究阶段。

1.3.2量子点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在传统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中,有较低的酶免疫分析灵敏度,同时有很大的污染存在于放射免疫分析中,而荧光免疫分析和发光免疫分析都有着较短的发光时间,很容易发生淬灭。而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广泛关注良好的光电性能,并开始初步应用标记免疫分析,其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量子由于有很小的尺寸,在受到刺激时,会发生荧光,所以它实际上是起到了探针的作用。在早期诊断疾病、细胞成像、测定生物多组分和免疫示踪定位时,其应用价值非常广泛。

2其他免疫检验技术

2.1微阵列免疫芯片技术这是一种小分子抗原分析平台,具有高效的特征,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它可以对复杂样品中含量极低的目标物质进行快速的定量检测。同时,还可对生物样品中全部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其优点是能够进行高通量的平行检验与分析,可使样本或药品的用量降低。

2.2液态芯片技术是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其检测平台是流式细胞技术,其载体是带编码的微球体,可用于大规模的测定蛋白质和核酸。还可用于检测多种指标,包括传染病、神经―内分泌等,可用于测试任何使用微量分析的系统。

3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要求能够准确分析从特定部位取得的微量样本。随着微纳电子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科研上免疫学检验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此趋势下,将不断应用各种更为敏感的新的分析方法,使免疫学检验技术朝着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波,吴玉章.MHC/肽四聚体复合物技术及其在T细胞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9):654-657.

[2]虞伟,武建国.ELIspot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6):476-477,479.

[3]虞伟,孙永康,顾宁,等.蛋白质与抗体微阵列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3):491-494.

免疫学的进展第2篇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历史背景

免疫分析的发展伴随着抗体制备技术的改进而不断提高。美国科学家Yalow等人首先将标记技术引入免疫分析,他们首先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测定胰岛素。由于这种试验方法限制了试剂的寿命,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检测标准,同时由于存在同位素的使用,不仅会损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也会带来污物处理困难的问题。为了找到更为合理的免疫分析法成为以后20年来研究的热点。直到70年代末,国外有学者将免疫反应与化学发光测定技术相结合,这种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技术称之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优势比较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灵敏度高,检测限范围更精准;第二,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没有放射性辐射危害;第三,发光标记物稳定,有效期长,同时应用范围宽,对于分子大小不同的抗原、半抗原及抗体都可检测。因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卫生、食品、环保和军事等领域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激素、蛋白质、肿瘤、毒物、病毒等成分检测。

2 免疫分析基本原理

由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两个关键部分组成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主要氧化以及催化的作用于化学发光物质,产生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在处于稳定状态时,发射出光子,然后通过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通过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进而测出被测物质含量。而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抗原或抗体上直接标记。

3 化学免疫分析分类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主要以标记法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目前习惯上将免疫分析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主要是标记免疫分析法,其次是酶免疫分析法,前者是以化学发光标记,后者是以酶标记,以化学发光底物作为信号试剂来进行发光,其原理是不相同的。除此之外,包括荧光免疫分析法以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也是目前存在的化学免疫法分析方法。

3.1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

将化学发光剂如吖啶酯类化合物,直接标记在抗原上或抗体上,其基本原理是启动发光剂发光,快速闪烁。这种标记物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须催化剂;夹心法用于大分子抗原,竞争法主要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另外本底低,非特异性结合相对较少光量不会因为分子大小而受影响,因此能增加灵敏度,一般常用的化学发光物质主要是通过启动发光试剂NaOH-H2O2作用而发光,其发光非常迅速,小分子物质多采用竞争法,夹心法主要用于大分子物质。

3.2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通过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剂的作用下发光,然后用发光测定仪进行测定。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酶反应的底物是发光剂,按照标记免疫分析,应属酶免疫分析,其操作步骤与酶免分析完全相同。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种类大致有三种,首先是HRP标记CLEIA,一般常用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作为底物,也即是鲁米诺或者用其衍生物4-氨基邻苯二甲酰肼也是可以的,这两种都是重要的发光试剂。需要注意的是该底物需要在碱性缓冲溶液中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当然这需要在过氧化物酶及活性氧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中间体回到基态时就可以发光,此时的波长一般在425nm。曾经先前有人用该标记底物标记抗原或抗体,但后来发现其发光强度多受灵敏度的影响。目前用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其发光强度主要依赖酶免疫反应中的酶的浓度大小;其次增强发光酶免疫分析也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一种,它主要是在将增强的发光剂加入到发光系统中,加强发光的信号强度,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便于多次测定。目前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上,还可以由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操作,比如,往系统中加入发光试剂以及混合、温育、洗涤等,甚至后期的数据处理,进而绘制标准曲线,最终完成患者血清样品的分析并打印出结果;最后一种就是用ALP标记的CLEIA,这种分析方法一般多用环-1,22-二氧乙烷衍生物作为发光底物,它的发光原理主要是其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底物而设计的分子结构稳固,其中的芳香基作为发光基团和酶作用,在发光试剂的作用下发光,该底物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磷酸酯基发生水解而脱去一个磷酸基,就会产生一个稳定的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发生裂解会产生金刚烷酮和激发态的物质,这种常见底物是AMPPD,其作为磷酸酯酶的直接化学发光底物,多用来检测碱性磷酸酯酶和一些配基的结合物。

4 应用

4.1 激素、蛋白质和肿瘤检测

该系统使反应物形成均相混悬液,顺磁微粒作为固定相,增大反应面积,加速免疫反应,快速分离,自动洗涤,减少酶和催化剂的使用,pH调整即可,避免了许多影响因素,广泛应用于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肿瘤标志物及心血管等项目。

4.2 病毒、毒物检测

杨秀岑等用ABEI标记兔抗大肠杆菌lgG,试样温育、离心、沉淀峰值用luminol-H2O2-NaOH 发光体系测定;章竹君等测定了粪样中的轮状病毒以HRP酶标记;为研究TNT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提供方法,张丽民等以HRP标记免疫测定了血清中4-氨基-2,6-二硝基甲苯,效果非常显著。

4.3 其他方面的应用

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免疫测定中的HRP酶标记生成核酸探针,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靶DNA杂交,将HRP直接标记在探针上,同时增强的鲁米诺试剂检测加入分离后的杂交体。另外一种是将DNA探针标记在生物素及地高辛上,然后与靶DNA杂交,再用HRP标记的亲和素和抗地高辛与分离后的杂交体结合,最后加入鲁米诺试剂氧化发光。

免疫学的进展第3篇

关键词:鸭坦布苏病毒;病原学;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15-02

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主要危害蛋鸭、种鸭的新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中蚊媒病毒恩塔亚病毒群的坦布苏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鸭的生殖系统、导致种蛋鸭的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1]。鉴于该属病毒大部分为虫媒传播病毒,常见的有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等,并且多为人畜共患病,因此对鸭坦布苏病毒进行深入研究对公共安全卫生有著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近年来鸭坦布苏病毒的病原学、天然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研究等方面最新研究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

1 病原学的研究

鸭坦布苏病毒具有黄病毒典型的基因组特征:有囊膜糖蛋白,病毒颗粒呈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包膜颗粒,纤突在表面。病毒的基因组全长约为11 kb,只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一个长度为3 41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由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组成,5′端非编码区有I型m7GpppNp帽子结构,3′端无poly(A)结构[2,3]。鸭坦布苏病毒基因组的编码顺序为依次为5′UTR、C、Pr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3′UTR,其非编码区在病毒的复制、翻译、致病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

经研究表明与免疫相关的蛋白主要是结构蛋白E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1。E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含有病毒抗原决定簇,与宿主的免疫应答作用密切相关,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5,6]。在病毒致病过程中也起关键性作用,该蛋白上一些重要的氨基酸的替代即可引起神经毒力和侵袭力的丧失。E基因还和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有关[7,8]。非结构蛋白NS1是黄病毒中最大的蛋白结构,是病毒感染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免疫原,在病毒复制及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与膜功能相关的分泌型糖蛋白,表达于感染细胞的表面,参与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9],有研究表明,主动免疫NS1蛋白(或者基因)和被动免疫NS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都能对接受致死剂量的黄病毒攻击的实验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而不产生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因此它可作为亚单位疫苗研究的绝好材料[10-12]。

2 鸭坦布苏病毒免疫学研究

先天性免疫(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两大机制,机体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的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宿主受到病毒感染,其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从而诱导产生干扰素,促炎症细胞因子等一系列的抗病毒因子。先天性免疫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套相应的天然免疫识别分子,也称模式识别受体[13]。根据模式识别受体功能和定位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体液中的游离受体、细胞表面吞噬受体、细胞膜信号转导受体、细胞内信号转导受体四类[14]。与鸭坦布苏病毒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细胞膜信号转导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受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细胞膜信号转导受体,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TLRs家族有11个成员[13],该家族成员均属于I型跨膜蛋白,具有胞外区、跨膜段和胞内区,其中TLR2,TLR3,TLR4,TLR7,TLR8和TLR9能够识别病毒。细胞内信号转导受体存在于细胞质中,通过识别胞质内的病原体及其产物来激活转录因子,从而产生相应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其主要的成员有RIG-I样受体、NOD样受体以及DNA受体家族[15]。

2.1 鸭感染坦布苏病毒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

近些年来,自鸭坦布苏病毒暴发以来,很多科研单位开展了鸭天然免疫因子及信号通路的研究。Chen等[16]通过将禽源坦布苏病毒毒株CJD05株接种鸡源细胞CEF、人源细胞系293T以及SPF雏鸡进行体内体外试验,研究表明坦布苏病毒通过MDA5和TLR3依赖的信号通路激发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Fu等[17]通过免疫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鸭感染坦布苏病毒后,肝、脾、肺、肾、胸腺、法氏囊、卵巢等七个组织中与天然免疫应答相关的四个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雌麻鸭在坦布苏病毒感染后24 h,受体RIG-I和MDA5转录因子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值,两个干扰素INF-α和INF-γ的表达水平也呈上调趋势,但在病毒感染的时间相关性上,表现得与受体RIG-I和MDA5上调表达不同;相对而言,Li等[18]也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更为全面的研究了鸭感染坦布苏病毒后的免疫应答和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分布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在感染早期复制很快,在感染1 d后脾脏中的含毒量最高,跟宿主天然免疫相关的受体Rig-I、Mda5和TLR3,促炎因子IL-1β、IL-2、IL-6、Cxcl8,以及抗病毒蛋白Mx、Oas等在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早期均上调表达;另外对与宿主特异性免疫相关的MHC-I和MHC-II也进行了检测,MHC-I在脑和脾脏中均上调表达,MHC-II则不同,仅在脑中上调表达,在脾脏中下调表达;同时干扰素INF-α、INF-β、INF-γ在脾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但是在脑中的表达则存在着差异;研究表明,鸭坦布苏病毒在感染的早期在各组织脏器中快速复制,激活了宿主的天然免疫,但是过表达的细胞因子同时也损害了宿主机体本身。

2.2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获得性免疫研究

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即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该病毒为新发病毒,获得性免疫的分子机制还在起步阶段,本文主要是指鸭坦布苏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该病在2010年首次爆发流行时,由于商品化疫苗的缺乏,针对该病没有有效的免疫预防措施,很多规模化养鸭场都使用自家灭活苗进行免疫防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病的流行。近些年来对该病的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Zou等[19]以鸭瘟病毒为载体插入病毒主要表面抗原E蛋白,研制了一株抗鸭瘟病毒及鸭坦布苏病毒重组疫苗。Chen等[20]报道了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以鸭瘟病毒为载体表达鸭坦布苏病毒截短分泌型E蛋白及PrM蛋白的重组二价弱毒疫苗候选株,此外,鸭坦布苏病毒的组织苗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有两家单位成功申报了新兽药证书,一个是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李泽君等[21]研究团队将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FX2010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培养180代,获得致弱毒株并利用该致弱毒株制备的鸭坦布苏病毒活疫苗,研究显示该弱毒活疫苗可对鸭子提供较高的保护率;另一家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刘月焕研发团队,研制了鸭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鸭坦布苏病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目前均已转让给公司进行开发上市。

3 讨论

迄今为止,关于鸭坦布苏病毒的发病机理和免疫应答尚不明确,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天然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激活获得性免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很多生物如人、猪、鼠、原鸡等天然免疫系统已经研究的比较清楚,而对鸭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目前随着鸭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成功,鸭体内的一些免疫因子也相继被扩增和注释。Li等[22]从鸭胚成纤维细胞中克隆得到的MAVS,该分子是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宿主防御和促使机体产生I型干扰素IFN-I;Cheng等[23]从鸭脾脏中克隆并鉴定了MyD88的两个异构体,该分子是骨髓样分化因子,在I型IL-1R和TLRT导NF-κB的激活信号通路中起着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后宿主体内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曹贞贞,张 存,黄 瑜,等. 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初步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2):3-6.

[2] 周鹏程,陈建国,丁明孝.黄病毒科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及其功能[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2):61-70.

[3] ZHU W,CHEN J,WEI C,et al.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duck Tembusu virus,isolated from Muscovy ducks in southern China[J]. J Virol,2012,86(23):13119.

[4] TANG Y,DIAO Y,GAO X,et al.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genome of Tuembusu virus,a flavivirus isolated from ducks in China[J]. Transbound Emerg Dis,2012,59(4):336-343.

[5] BLITVICH BJ,SCANLON D,SHIELL B J,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runcated and elongated species of the flavivirus NS1 protein[J].Virus Res,1999,60(1):67-79.

[6] MARTIN J E,PIERSON T C,HUBKA S,et al. A West Nile virus DNA vaccine induces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healthy adults during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J]. Infect Disease,2007, 196(12):1732-1740.

[7] YAN P,ZHAO Y,ZHANG X,et al. An infectious disease of ducks caused by a newly emerged Tembusu virus strain in mainland China[J]. Virology,2011,417(1):1-8.

[8] LI P,ZHENG Q S,WANG Q,et al. Immune responses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expressing immunodominant epitopes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Vaccine,2008,26(46): 5802-5807.

[9] LI Y,YE J,CAO S,et al. Immunization with pseudotype baculovirus expressing envelope protei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elicits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J].Gene Medicine, 2009,11(1):150-159.

[10] LIEBERMAN M M,CLEMENTS D E,OGATA S,et al. Preparation and immunogenicproperties of a recombinant West Nile subunit vaccine[J]. Vaccine,2007,25(3):414-423.

[11] 王文玲,陆柔剑,陆振华,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GSS株prM、E和NS1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中的表达[J].病毒学报,2003,19(2):210-216.

[12] ALLISON S L,SCHALICH J,ST IASNY K,et al. Mutational evidence for an internal fusion peptide in flavivirus envelope protein E[J]. Virology,2001,75(9):68-75.

[13] AKIRA S,UEMALSU S,TAKEUCHI O. Pathogen recognition and innate immimity[J].cell,2006,124(4):783-801.

[14] 陈 禾. Raver 1调控MDA5介导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D]. 武汉:武汉大学,2013.

[15] 景志忠,何小兵,房永祥,等.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几种分子模式及途径[J].畜牧兽医学报,2011,42(3):311-322.

[16] CHEN S L,LUO G F,ZHOU Y,et al. Avian Tembusu virus infection effectively triggers host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rough MDA5 and TLR3-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J]. Vet Res,2016,47,74.

[17] FU G H,CHEN C T,HUANG Y,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retinoic-acid-induced gene I-like receptors and interferons in seven tissues froms ducks infected with avian Tembusu virus[J]. Arch Virol,2016,161:11-18.

[18] LI N,WANG Y,LI R,et al. Immune responses of ducks infected with duck Tembusu virus[J]. Front Microbiol, 2015,6:425.

[19] ZOU Z,LIU Y,ZHANG Y,et al. Adapt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duck tembusu virus strain Du/CH/LSD/110128 following serial passage in chicken embryos[J]. Clin Vac Immunol,2014, 21(8):1046-1053.

[20] CHEN P,LIU J,JIANG Y,et al. The vaccin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duck enteritis virus expressing secreted E with or without PrM proteins of duck tembusu virus[J].Vaccine,2014, 32(41):5271-5277.

[21] 窍刚,高旭元,余 磊,等.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毒种保存期的研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4(3):14-18.

免疫学的进展第4篇

关键词:免疫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Q93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3-0050-05

Research Advance in Immunoproteomics

HAN Che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Abstract:Immunoproteomics is a new scienc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proteomics and immunological analytical methods. The forming process,tools, main technical points and applications of immunoproteomic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science is prospected in terms of its limitations.

Key words:immunoproteomics; advance

免疫原性蛋白质一直是微生物学家及医学家研究的热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共沉淀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等技术都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结合的原理,用于检测抗原存在与否,及探测一种疾病或一种微生物的免疫蛋白质组。但是,ELISA不能区分不同的免疫原性蛋白质,免疫沉淀则需要大量的抗体,且在抗原鉴定前需要去除抗体。起初,科学家曾试图用抗体从电泳后的固体胶中探测抗原,但因所需抗体量大、操作过程复杂且重复性差等原因进展缓慢。蛋白质从凝胶向膜转移技术的建立,使经凝胶分离后免疫原性蛋白质的探测成为可能,也促进了蛋白质印迹技术的发展。但传统的蛋白质印迹技术由于电泳分离的效果差,及抗原鉴定成功率低,往往只用于普通的检测、分析,很少用于大规模探测免疫原性蛋白质[1]。

蛋白质组学的特点是采用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结合高效率的蛋白质鉴定技术,研究蛋白质的各种代谢和调控途径[2],使分离高分辨率及鉴定高成功率复杂蛋白质成为可能。现代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传统免疫杂交方法相结合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免疫蛋白质组学(immunoproteomics)[3]。

1 蛋白质组学

1.1概述

蛋白质组学属蛋白质化学的范畴,蛋白质化学包括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通常涉及生物化学和酶学。蛋白质组学重点研究组成一个大系统的多个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它需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析,不是通过测定完整序列进行鉴定,而是在数据库匹配工具帮助下进行部分序列测定。它是系统生物学而不是结构生物学;是鉴定系统的行为而不是鉴定任何单一组分的行为。

“蛋白质组”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4]。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有4个层次:基因组学(genomics),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和代谢组学(metabolomics)。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ic project)顺利完成之后,后基因组时代(post genome era)来临,从而蛋白质组学成为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5-7]。

蛋白质组学研究也是对分析手段的挑战。如何同时测定一个生物中大量或全部基因的表达似乎通过引入cDNA或寡核苷酸微阵已得以解决。用DNA微阵和相关方法分析基因表达依赖于两个重要工具: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寡核苷酸与互补序列的杂交。但是没有类似的工具用于蛋白质分析。原因首先是没有蛋白质PCR等价物,目前不可能有多肽分子类似于核苷酸通过PCR复制的方式复制;其次,蛋白质不能专一性与互补氨基酸序列杂交。

另一个蛋白质组学的特有问题是细胞中每一个蛋白质产物并不一定只有一种分子实体。这是由于蛋白质翻译后有修饰[8]。修饰的内容随蛋白质的种类、细胞的调节机制和环境因子变化,许多蛋白质以多种形式存在。对任何特定基因的多种蛋白质产物进行检测和区分的必要性使蛋白质组学在分析方面更具挑战性[9]。

1.2蛋白质组学的工具

高通量、高灵敏度和规模化的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是目前最流行、最可靠的技术平台[10];酵母双杂交技术已用于研究蛋白质连锁群和蛋白质功能网络系统。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已得到有效的利用,其中突出的代表是Eisenberg等联合采用系统发育分布图(phylogenetic profiles)法、融合蛋白序列(rosetta stone)法和基因邻居(gene neighbor)法,成功地建立了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子(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SIR)作用网络和酵母朊病毒(prion)功能连锁网络。

除双向凝胶电泳,其他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包括一维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D -SDS AGE)、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等电聚焦(IEF)和亲和层析。最有力的技术是将不同的蛋白质和肽分离技术结合为多维技术,例如离子交换液相层析(LC)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串联是分离复杂肽混合物的有力工具[11]。

1.3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1.3.1蛋白质表达谱鉴定生物或细胞的特定状态,如分化、发育状态或疾病状态下蛋白质的表达以及物理、化学刺激下蛋白质的表达。这种信息对于检测药物治疗的潜在靶子极为有用。

1.3.2蛋白质网络谱这是在生物系统中测定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大多数蛋白质在执行功能时与其他蛋白质密切相关,这些相互作用是通过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和酵母双杂交系统获得的。通过亲和俘获配对技术与分析蛋白质组学方法相结合,蛋白质组学可以鉴定更复杂的蛋白质网络。在细胞中多蛋白质复合物与点到点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在蛋白质网络谱可测定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状态是蛋白质组学最具远大前景的应用之一。

1.3.3蛋白质修饰谱这是鉴定蛋白质怎样以及在何处得到了修饰。许多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控制着蛋白质的靶向、结构、功能和转换。此外,许多环境化学因素、药物和内源化学因素可产生修饰蛋白质的活性亲电体。修饰蛋白质可用抗体测定,但是一个特定修饰的精确序列位点往往是未知的。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翻译后修饰的性质和序列专一性最好的方法。此法的扩展允许在一个网络中同时鉴定调节蛋白质的修饰状态,这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重要扩充[12]。

2 免疫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要点

2.1二维凝胶电泳

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又称双向凝胶电泳,它的发展使得蛋白质混合物的分离达到高重现性和高分辨率,使定性和定量分析2个或多个细胞或组织标本中的蛋白质成为可能。2DE的出现早于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但2DE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描述性技术,当分离后的蛋白质缺少快速和可靠的鉴定工具时,它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软电离技术电喷雾离子化 (ESI)和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MALDI)的出现,使质谱成为现代蛋白质科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ESI-MS/MS)取代了速度较慢、灵敏度较差的Eadman化学降解法,用于分析和鉴定2DE分离所获得的蛋白质样品。此类方法的一般步骤是:先从2DE胶切下待分析的蛋白质斑点,用胰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胶内消化,然后用质谱技术分析消化后得到的多肽片断,用MALDI-TOF-MS测定酶解后的多肽片断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并通过数据库检索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在同一实验中未鉴定的蛋白质,再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 ESI-MS/MS)或联机的反相毛细管柱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自动的数据扫描,肽离子经碰撞诱导裂解(CID)产生的串联质谱图谱,与数据库中肽序列的理论串联质谱图进行对比检索,鉴定蛋白质。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是基于Wilm和Mann的理论研究,现已成为分析从1D和2D上分离得到的微量蛋白质的有力工具。电喷雾上样还可在电喷雾接口前用HPLC分离多肽(在线CapLC-ESI-MS/MS)。nano-ESI- MS/MS和在线CapLC-ESI-MS/MS 2种方法是相互补充的,各有优势[3]。

2.2 半干转印

蛋白质从凝胶中向固相支持物的转移创造了Western免疫杂交研究方法,由于是在液体环境中进行,它转移速度慢,需要大电流,而大电流易产热,所以实验需在低温下进行,使用很不方便。半干转印解决了这个问题,且避免了缓冲液中不纯杂质向固相膜载体的转移。半干转印法只需将凝胶与膜紧贴,夹在转移缓冲液浸泡过的滤纸中间,然后将它们一起置于石墨电极之间,接通电源即可转移,在室温下1~2 h即可完成,非常方便。由于SDS在转移环境中与蛋白质可逆结合,如果胶上的蛋白质与SDS已经分离,则它由于失去了电场提供的驱动力而不能转移到膜上;相反,如果蛋白质已经转移到膜上而仍未与SDS分开,则蛋白质可能穿透膜而不能结合到膜上,因此,要控制好半干转印的时间。一般而言,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易丢掉SDS而留在胶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则不易丢掉SDS穿透膜。在阴极滤纸的转印缓冲液中补加SDS可促进SDS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有利于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向膜上转移;通过增加杂交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增加蛋白质与膜之间的疏水性相互作用,使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效率。

2.3免疫芯片

免疫芯片(immunochip)作为一种高通量同步多元检测系统,其检测操作所需样品量少、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在分子诊断学和蛋白质组学领域将会大有作为[13]。

目前,蛋白质组分析的研究主要依靠双向电泳和质谱,繁琐且低效,亟需建立简便易行、灵敏、高通量的表达蛋白质分析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基于抗体微阵列的蛋白质芯片[14]。通过抗体工程可以得到各种重组抗体,加上目前商业可得的抗体,将组成数量可观的抗体库,应用这些抗体制造的抗体微阵列免疫芯片即能对含有各种功能基团的蛋白质进行全面快速的分析。

随着芯片微型化技术的发展,微点的尺度进一步缩小至纳米尺度,出现了纳米阵列(nanoarray)免疫芯片。纳米点阵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 force microscopy,AFM)的针尖制作,纳点(nanospot)直径一般为100~350 nm,仅约为微米阵列中微点尺度的1/1 000。它不仅微型化程度高,而且检测程序无需进行分子标记,可直接用于复合物的测定,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方法有相似之处。2002年,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AFM制作了以免疫球蛋白为捕获探针的纳米阵列免疫芯片,并验证其可与抗免疫球蛋白结合反应。

探针点并非越小越好,当点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因每点所含捕获分子数量过少,检测体系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失去统计学意义[15]。

3 免疫蛋白质组学的临床应用

3.1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Ⅰ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多基因、多病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特点是选择性且不可逆的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产生障碍,患者终生需要外源性胰岛素。1987年,Nepom等用2DE和免疫沉淀法分析T1MD患者HLA分子,发现HLA分子存在杂合性。Winer研究非肥胖型糖尿病(non obesity diabetes,NOD)小鼠和糖尿病患者,通过SELDI-TOF-MS的质谱技术鉴定出胰岛Schwann细胞和Langerhans细胞分泌自身抗体,刺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研究发现,T1DM发病机制中存在自发免疫系统对抗胰岛神经组织的途径。Nielsen等的体外研究发现,B细胞成熟过程中在2 239个蛋白点中135个有差异变化,这是翻译后修饰的结果,这些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是研究T1DM发病机制的潜在靶位[16]。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在提高,将双向电泳技术用于小鼠组织,通过增大2D胶、使用窄范围的pH胶、细胞器分离可以获得超过10 000个蛋白点,远远超过传统方法获得的1 900个蛋白点。用 IL-1β研究胰岛B细胞系的蛋白质组学得到得结论是T1DM发病是多因素、动态的,并非某个基因单独作用的结果。

3.2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被用于鉴定癌症诊断的标志物,检测疾病进展和鉴定治疗的靶位。它在发现癌症的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为蛋白质组反映了细胞内在的遗传程序和直接的环境影响。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组织的早期疾病探测研究机构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得出结论:通过血清及仪器标准化质控,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检测肿瘤早期的方法[17]。对乳腺癌和卵巢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3%和91%,较传统的检测标志物癌抗原提高很多[18];对前列腺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和97%;国内外学者还用SELDI技术对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道癌、鼻咽癌、喉癌、胰腺癌、膀胱癌、神经胶质瘤进行了检验和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 20]。

3.3在病原性疾病中的应用

许多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鼠疫等的抗原尚依赖ELISA、放射免疫法、免疫荧光法等间接测定,用SELDI则可同时直接检测这些疾病特异性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进行窗口期检查,这是其他检测手段无法做到的。

Jungblut等[21]通过免疫蛋白质组学手段,利用感染早期和晚期患者的血清研究了嘎氏疏螺旋体的免疫原性蛋白,在验证了传统使用的2个靶标抗原的同时,又找到了2个新的靶抗原。并且在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中,分别用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同阶段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胃炎患者的血清,探测了幽门螺杆菌不同菌株的免疫原性蛋白,对其感染特异的免疫原性靶标蛋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其诊断、预防和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应天翼等[22]提取福氏贺杆菌2a 2457T全菌蛋白进行不同pH梯度的双向电泳,结合蛋白质印迹技术寻找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用MALDI-TOF-MS鉴定了19个免疫反应蛋白点,对应于10种蛋白质,成功建立了福氏贺杆菌2a 2457T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为寻找保护性抗原打下了基础。

Pitarch等[23]通过免疫蛋白质组学手段从白假丝酵母中鉴定到了42个有免疫原性的持家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念珠菌病发病过程中,磷酸甘油酸激酶与乙醇脱氢酶抗体的产生与刺激人的免疫分化有关,并验证了循环系统中白假丝酵母特异性抗体对念珠菌病发展的抑制作用。他们认为,高浓度的抗烯醇酶抗体的出现标志着患者处于恢复期,可作为病情发展的标记物。此研究为念珠菌病的早期检测及临床跟踪提供了靶标,且可能被用作设计抗真菌药物及疫苗的靶标。

3.4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英国Rrian Austen研究小组检测了老年性痴呆(AD)患者的组织和脑脊液,发现了一种β-淀粉样蛋白多肽,并被公认为是人脑产生神经退行性改变的标志物[24]。用SELDI进一步确定了抗原变异片段,为B型多肽的片段1~42,相对分子质量为4 511,是引发疾病的关键标志物。

在心血管病的诊断中,Allard等用SELDI技术首次发现载脂蛋白C-I(ApoC-I)和载脂蛋白C-Ⅲ(ApoC-Ⅲ)可区别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用SELDI技术测定补体C3α链及纤维蛋白原的早期降解蛋白指纹,能更早地发现心肌梗死。

最近,Chen等提出免疫蛋白质组学应该分为3部分,(1)通过免疫蛋白质组学筛选外膜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2)通过免疫后攻毒的方法鉴定免疫原性蛋白的保护性;(3)通过其中和能力来确定候选疫苗。按照上述原则,该研究小组通过实验从嗜水气单孢菌的外膜蛋白中筛选出了保护性达71.4%的抗原。但研究者认为,如果只作为诊断靶标,后两步不是必需的,而应通过与其他菌株之间的交叉反应来筛选。

4 展望

目前免疫蛋白质组学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的许多领域,如病源性微生物、自身抗原、肿瘤抗原及蛋白质修饰等的研究;也应用于不同种类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特异性免疫蛋白质的研究。其原理还用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如通过磷酸化抗体来探测被检蛋白质中磷酸化的情况等。在今后生命科学的相关研究中,免疫蛋白质组学将应用于更为广泛的领域。

方法学上,二维凝胶电泳-质谱仍是目前最流行和较可靠的技术,但其通量、灵敏度和规模化均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学者开始重视研究以色谱/电泳-质谱为主的技术。此外,酵母双杂交技术虽已用于研究蛋白质连锁群和蛋白质功能网络系统,但尚缺乏快速、高效的手段获取复杂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维信息。蛋白质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虽已有成功的先例,但其应用范围与准确率仍需提高,所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综合信息,准确分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界定相互作用连锁群。

学术上,在基因组、转录组基础上的蛋白质组全谱研究,微生物已有成功的报道,但是在高等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尚未见报道,人类组织或细胞的蛋白质组全谱研究则基本未涉足。此外,人类基因组草图虽已公布,但是,估计的3.5万左右基因中一半以上属理论推测,需要从蛋白质组水平予以检验与确认,因此,开展人类组织或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分析势在必行。

受基因调控的细胞内各种信号转导途径之间是相互交错和彼此关联的。虽然近年人们对转导途径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取得了进展,但是,针对任一生物体组织、细胞开展全方位的蛋白质组相互作用网络的分析鲜有报道。而此类相互作用网络的揭示对于深刻认识重要生理、病理过程的机制是不可缺少的[25]。

参考文献

[1]王军军,王恒,黄留玉. 免疫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3):313-316.

[2]Blonder J, Rodriguez-Galan M C, Lucas D A, et al. Proteomic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 microsomes using gas-phase fractionation by mass spectrometry [J]. Proteomics, 2004, 1698(1): 87-95.

[3]利布莱尔D C. 蛋白质组学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69.

[4]孙薇,贺福初. 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新进展[J]. 化学通报,2005,(6):401-407.

[5]Schaefer H, Chamrad D C, Herrmann M, et al. Study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in lenticular αA-Crystallin of mice using proteomic analysis techniques [J]. Proteomics, 2006,1764(12): 1948-1962.

[6]Li C, Hong Y, Tan Y X, et al. Accur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clini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lasercapture microdissection coupled with isotope-coded affinity tag and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J]. Mol Cell Proteomics, 2004, 3 (4): 399-409.

[7]Eisener A F, Pato C N, Dewan M, et al. From genomics to proteomics: new directions in molecular neuropsychiatry [J]. Acta Neuropsychiatrica, 2003, 15(6): 388-397.

[8]Sechi S, Chait B T. Modification of cystrine residues by alkylation-A tool in peptide mapping and protein identification [J]. Anal Chem,1998, 70(24): 5150-5158.

[9]Sickmann A, Meyer H E. Phosphoamino acid analysis [J]. Proteomics, 2001, 1(2): 200-206.

[10] 贺福初,孙建中,叶鑫生,等. 蛋白质科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1-74.

[11] 李明珠,张部昌,黄留玉. 蛋白质组学中的分离检测术[J].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1):93-95.

[12] 徐燕丰,胡晋红,朱全刚. 蛋白质组学:药理学研究的新动力[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8):849-852.

[13] 史绵红,曲海云,张松,等. 疾病标志物快速检测的免疫芯片研究[J]. 化学通报,2005,25(2):356-357.

[14] 叶雯,刘凯于,洪华珠,等. 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同位素标记技术[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2):56-61.

[15] 宋世平. 免疫芯片研究的现状及未来[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8):515-517.

[16] 李平平,申竹芳.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糖尿病学中的应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409-1413.

[17] 毕晔,宋现让,左文述. 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0):1589-1594

[18] 郑长黎. 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5,25(2):142-144.

[19] 胡学飞, 张国锋. 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1):37-40.

[20] 张辉. SELDI-TOF-MS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1):36-39.

[21] Jungblut P R, Bumann D, Hass G, et al. Comparative proteome analy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J]. Microbiol, 2000, 36: 710-725.

[22] 应天翼,廖翔,冯尔玲,等. 福氏志贺杆菌2a 2457T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建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1):1272-1274.

[23] Pitarch A, Sanchez M, Nombela C, et 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and two-dimensional gel analysis unravels the complexity of the dimorphic fungus Candida albicans cell wall proteome [J]. Mol Cell Proteomics, 2002, 1(12): 967-982.

免疫学的进展第5篇

免疫胶体金定性检测法主要有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二种方法都具有检测快速、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抗基质干扰强等优点,因此是一种适合基层现场筛查的快速检测方法。

1.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免疫金渗滤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固相酶免疫检定技术上发展出来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作为一种初筛试验手段,体现了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有着很好的实用前景。李春晖等人[2]认为在粪便隐血检测中,胶体金渗滤法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均优于邻甲苯胺法。李如林等[3]利用ELISA、流式微球载体技术(FMA)和胶体金渗滤三种不同方法进行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ELISA、FMA和DIGFA的三种方法灵敏度分别为96.00%、100%和94.00%,三种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提示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

2.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免疫金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种更为简易快速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Marot-Leblond等[4]采用GICA法进行阴道念珠菌检测,结果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2%,优于传统革兰染色镜检和微生物培养。方春元等[5]用胶体金早早孕定性检测试验和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比较:2.0IU以下与阴性的符合率为100%、2.0~1000.0IU与弱阳性的符合率为97.2%、1000.0IU以上与强阳性的符合率为97.5%,二者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王玉金等[6]建立了一种霍乱弧菌O139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105CFU/ml;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184份临床标本,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达100%。Brunt等采用GICA技术检测大肠杆菌O157,检测限为500个细菌[7]。梁秋光等[8]用GICA检测含鼠疫阳性参考血清的鼠型动物溶血血清45份,结果全部阳性,而间接血凝微量法的对照结果则无法判断,表明GICA法在应对溶血血清方面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孟芳等[9]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心肌三联测试,其灵敏度肌红蛋白为100%、肌酸肌酶同工酶为96.3%和肌钙蛋白为85.2%;结果表明胶体金法心肌三联检测卡,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二、半定量、定量检

测胶体金本身具有明显的红色或粉红色,可用肉眼与光学传感器判断检测线(T)的颜色深浅,进行半定量、定量分析。

1.半定量检测法

早期就有人提出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显色面积与抗体浓度呈正相关[10],从而建立了半定量测定方法;曹丹如等[11]建立一种伴有定量质控点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可半定量检测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该立法与散射免疫浊度法的结果符合性良好,已经达到了对尿微量白蛋白筛查试验的临床要求。

2.定量检测法

随着胶体金免疫定量检测仪的出现,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原理是基于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T)的颜色深浅与待测物浓度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12];利用光学传感器对试剂条进行扫描,与事先制定的标准曲线对比,从而得出定量分析的结果。由于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线显色是一个动态过程,试纸条的生产工艺、检测时的工作环境以及待测样本的差异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这一动态显色的结果[13]。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种检测线(T)/质控线(C)比值定量法。T/C比值法是依据硝酸纤维素膜上的T、C线显色反应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通过T、C线吸光值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温度和待测样本等因素对试纸条显色过程的影响[14],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定量检测方法。谢士嘉等[15]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定量方法,能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其检出限为8ng/ml,线性范围为8~1000ng/ml。聂聪等[16]所建立的基于T/C比值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对相思子毒素检测的灵敏度已达到为30ng/ml,线性范围30~600ng/ml,敏感性与ELISA法相近,已达到临床检测范围。

三、胶体金技术的其他应用

1.在免疫电镜上的应用

随着胶体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其与电镜技术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精确等优点。吴淑燕等[17]建立胶体金标记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免疫电镜技术,结果表明利用胶体金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样品的检出率,为开展血小板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2.在纳米磁与核酸适配体上的应用

纳米磁分离-胶体金与核酸适配体-胶体金为当前二种新型的胶体金技术。纳米磁性微粒和核酸适配体作为特异性识别元件,能够将靶分子从成分复杂的生物体系中分离出来,起到样品的浓缩作用,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检出率[18]。

3.在多项联合检测技术上的应用

多项联合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成分,能节省大量的检测时间和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吴坚美等[19]建立了一种新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可同时检测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和单纯疱疹病毒的4种抗体;与ELISA法对比,其符合率为97.90%~100%。吴文晔等[20]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两种真菌毒素的胶体金试纸条,二种毒素的灵敏度均可达到2.5μg/L,且二者之间互不干扰,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

四、结语

免疫学的进展第6篇

关键词:乳酸杆菌;免疫学;肽聚糖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64-02

乳酸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不形成芽孢,因能发酵乳酸而得名。乳酸杆菌不仅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也得以应用。肽聚糖是乳酸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真核细胞中不含肽聚糖,因此肽聚糖成了真核生物免疫系统识别的理想靶位。DNA是乳酸杆菌的遗传物质,对高等动物免疫系统具有免疫刺激作用。菌体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ce protein,OMP)是乳酸杆菌细胞膜的一种外膜蛋白,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不仅可刺激体液免疫,而且可以刺激细胞免疫作用。

1 乳酸杆菌

1.1 乳酸杆菌简介

乳酸杆菌是指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其存在广泛,嗜酸性,最适合pH 5.5~6。在pH 3.0~4.5中仍然能生存,在无芽孢杆菌中其耐酸力最强。酸牛奶中有此菌,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它维护人体健康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具有控制肠内感染、抗肿瘤活性等,还能促进小肠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2 乳酸杆菌近期研究成果

国内外有大量饲养和临床试验证明乳酸杆菌对人和动物都有保健和治疗功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置入对产妇局部微环境有调整作用,能有效改善产后女性阴道菌群失调状态,使其接近正常女性阴道微环境[1];在种蛋鸡产蛋期饲粮中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可以提高种蛋鸡的产蛋率和对饲粮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和改善免疫机能以及显著提高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2];乳酸杆菌通过定制和提供免疫信号调节宿主免疫反应[3];Korshunov等[4]通过研究39例HPV感染伴CIN的妇女阴道分泌物情况,发现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减少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乳酸杆菌减少,各种条件致病菌增多,为HPV发挥作用提供了环境。

2 乳酸杆菌免疫

2.1 乳酸杆菌肽聚糖的免疫

2.1.1 乳酸杆菌肽聚糖 乳酸杆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它是由双糖单位、四肽尾还有肽桥聚合而成得多层网状大分子结构,N -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 NAG)和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 NAMA)交替连接的杂多糖与不同组成的肽交叉连接形成的大分子。肽聚糖占细菌干重的50%~80%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糖链间由肽链交联,构成稳定的网状结构。

2.1.2 乳酸杆菌肽聚糖免疫增强作用 乳酸杆菌肽聚糖等免疫调节剂引起的免疫调节反应是大量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孙进等通过分析实验证实了乳酸杆菌肽聚糖引起了核糖体相关蛋白的明显变化[5]。这种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首先,乳酸杆菌肽聚糖刺激后引起TH细胞激活,T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被诱导,同时,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被激活。第二,特定炎性因子表达增强或减弱,及某些抗炎性因子表达上调[6]。

2.2 乳酸杆菌DNA的免疫

2.2.1 乳酸杆菌DNA 乳酸杆菌DNA是一条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附着在横隔中介体或细菌膜上。细菌染色体无组蛋白包绕。细菌染色体上的基因与真核细菌不同,无内含子,转录后形成的mRNA不必再剪切、拼接,可直接翻译成多肽。乳酸杆菌胞质中还存在着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质粒,质粒能携带2~200个基因,可进行自我复制。

2.2.2 乳酸杆菌DNA的免疫增强作用 乳酸杆菌DNA对免疫有增强作用,其原因可能与其他细菌DNA的作用相似,其免疫活性部位为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dinucleotides)的特定结构,即以CpG为核心,3'端紧接2个嘧啶,简写为5'-PuPuCpGpPyPy-3'。据报道,CpG-DNA可直接激活巨噬细胞分泌IL-12和TNF-α[7]。单核细胞受细菌DNA刺激后,IL-6、IL-12和TNF-α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MHC-I与MHC-II类抗原表达增加,共刺激信号CD86与CD40表达增加,抗原提呈功能增强[8]。CpG-DNA还可延长抗原提呈细胞的存活期,乳酸杆菌DNA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NK细胞的功能。

2.3 乳酸杆菌OMP的免疫

2.3.1 乳酸杆菌OMP 乳酸杆菌外膜蛋白不是由跨生物膜的α螺旋组成,而是由反平行的β桶结构组成,不同的外膜蛋白的β-桶由不同偶数个β-折叠片组成,从8个到22个不等。外膜镶嵌蛋白有多种功能,例如细菌粘附、溶解和蛋白运输,以及信号转导。细菌的OMP通过抗吞噬、抗补体及抗血清杀菌作用而对细菌的致病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3.2 乳酸杆菌OMP的免疫增强作用 外膜蛋白可作用于参加免疫反应的细胞,OMP 通过加强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增强了淋巴细胞的活化,表现出在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用鼠伤寒杆菌OMP 50μg免疫小白鼠即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保护500 LD50细菌量的攻击,同时OMP还可诱导产生变态反应,表明OM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细胞免疫能力。

3 乳酸杆菌的免疫学应用前景

2株乳酸杆菌L.casei Zhang和MG-1的肽聚糖作为佐剂可明显促进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和禽流感(H5)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果,并随着肽聚糖添加量的增加抗体滴度也增加[9]。乳酸杆菌L.casei Zhang DNA作为佐剂可明显促进新城疫油苗和禽流感(H5)亚型油苗对鸡的免疫效果,增强鸡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10]。乳酸杆菌菌体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显著提高了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抵抗相应强毒的攻击[11]。

乳酸杆菌在免疫学方面的开发有非常中的作用,对家禽的疫苗免疫增强作用已得到证实,对蛋鸡和肉种鸡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乳酸杆菌的三类免疫增强剂可在禽类传染病防治中进一步加以推广,对其他动物免疫增强剂也提供了可以研究及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卢潭敏,李玉珍.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置入对产妇局部微环境的调整作用[J].山东医药,2013,31(53):102-103.

[2] 王 涛,任景乐,祝贵华,等.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对蛋种鸡产蛋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7):1551-1558.

[3] 孙 进,施用晖,乐国伟,等.乳酸杆菌通过定值和提供免疫信号调节宿主免疫反应[J].科技导报,2006,24(2):43-46.

[4] KORSHUNOV V M,KAFARSKAIA L I,BAGIROVA M S,et al.The effect of Solco Trichovac on the vaginal microflora of patients with a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ssciated with a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J].Zh Mikrobiol Epidemiol Immunobiol,1994,5:13-17.

[5] 孙 进,常桂芳,乐国伟,等.乳酸杆菌肽聚糖调节小鼠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通路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6)9:553-557

[6] 金盼盼,邓燕杰.乳酸杆菌肽聚糖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杂志,2013,25(4):485-487.

[7] CHU R S,ASKEW D,NOSS E H,et al.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 sown-regulate macrophage class11 MHC antigen processing [J].J Immunol,1999,163(3):1188-1194.

[8] BAUER M,HEEG K,WAGNER H,et al.DNA activates human immune cells through a CpG sequence-dependent manner [J].Immunology,1999,97(4):699-705.

[9] 王小娥,朱瑞良,杨春晓,等.2种益生菌菌体OMP对新城疫病毒免疫增强作用[J].中国兽医学报,2009,29(3):266-271;

免疫学的进展第7篇

【关键词】IgA肾病;发病机制;免疫学;综述

Research of immunology mechanisms ofIgAnephropathy

GAN Wei-zhong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由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称Berger.s病[1]。既往IgAN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大多不进行积极干预。但是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亚洲地区本病的患病率最高,占慢性肾炎的20%~40%,且此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疾病活动20年后,有20%~30%的病人进展到肾衰[2]。目前对IgAN的治疗仍定位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雷公藤多甙、w-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扁桃体切除术等非特异性治疗。 IgAN发病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经过30多年的研究,多数学者同意IgAN为一组具有某些共同免疫病理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病。本文就目前较为公认的关于免疫学及遗传学发病机制方面的学说、观点及新进展做一介绍。

1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特点

IgAN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别,亚洲>欧洲>美洲,黄种人>白人>黑人[3]。日本有人报道:在活体供肾活检中有16%的供体有系膜IgA沉积,这种亚临床“无症状性”的发生率远超出人们的预计[4]。来自不同国家多个研究中心的研究普遍认为,发病率的高低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5]。由此提示种族差异可能是的重要因素,而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不同患病群之间疾病进展速度差异较大、彼此间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发于男性及不同患病群之间疾病进展速度差异大。提示许多遗传因子可能与IgAN的发病及发展进程相关 。但当前的基因学研究还不能解释其中的奥秘。

2免疫学发病机制

2.1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IgA肾病与外来或自身抗原产生的损伤免疫反应有关,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试图探讨Th1/Th2的失衡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有研究者,对IgA肾病患者血液中Th1/Th2产生的细胞因子分别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IgAN患者中,IL-2、IFN-γ均较正常组低,而IL-4、IL-10均较正常组高[6-7]。IgAN时,约有35%~50%患者血清IgA升高,且在肾小球沉积的主要是多聚IgA1。是否存在Th1/Th2细胞的失衡导致了产生IgA1的B细胞增加?目前认为IgAN患者产生的多聚IgA是由多克隆活性B细胞生成,而B细胞分泌IgA则受到T细胞的调控,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能使失控的B细胞产生了过量的IgA。实验证明[8]:IgAN病人血单核细胞中增加的T细胞主要是Tγ和Tδ细胞,并且与表面有IgA表达的B细胞数目成比例,故IgAN病人Tγ和Tδ细胞的增加促进了B细胞对IgA的合成。Tγ和Tδ细胞在IgAN外周血中呈寡克隆扩增,其T细胞表面特征性表达了TCR-Vγ9,研究表明Vγ9+T细胞可以与包括细菌、病毒、食物等多种抗原起反应,由此推测IgAN可能由于各种感染,通过特异的CDR3+TCRγδ+ T细胞增殖引起B细胞过量生成IgA。因此,认为Th细胞功能紊乱可能参与了IgAN的发生与发展。

Lewis[9]用激活抑制性T细胞下调Th2以减少IgE产生,治疗哮喘和过敏性皮炎。是否可用类似方法治疗IgA肾病,或通过调整细胞因子(IL-4、IL-12和IFN-γ)的浓度促进Th0向Th1分化,抑制其向Th2分化;以及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阻断CCR3来获得同样效果等。这些治疗方法将比传统的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更具有针对性,副作用也可能更小。

2.2粘膜屏障缺陷及可穿越粘膜屏障的抗原

IgAN的发病常与黏膜感染有关。某些研究注意到外源性抗原与IgAN的联系:对口卵白蛋白负荷实验的IgAN患者研究显示,血清中对该蛋白的特异性多聚IgA升高。相反,无谷胶饮食降低了血清中抗谷胶抗体、IgA-IC水平并减少了蛋白尿。口服免疫引起的IgAN模型[10]的成功制作,提供了粘膜免疫(胃肠道,呼吸道)导致IgAN的直接证据;上述研究结果支持粘膜免疫参与IgAN发病机制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粘膜浆细胞分泌的多聚IgA由两个单体、一个分泌片和一个J链构成。IgAN的系膜区IgA无分泌成分,仅有两个单体一个J链,这对IgA是否来源于粘膜系统提出质疑。有学者提出“粘膜-骨髓轴”说法,认为血清异常升高的IgA并非由粘膜产生,而是由粘膜内抗原特定的淋巴细胞或抗原递呈细胞进入骨髓腔,引起骨髓B细胞分泌IgA增加[11]。至今未证实肾活检标本中有分泌型IgA分泌片,系膜区沉积的IgA几乎均为IgA1(相似于血清型的特点)。此外,患者血清IgA1和IgA1免疫复合物较正常人显著性增高。故目前不少学者对原发性IgAN与粘膜免疫的关系仍持不同观点,认为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IgA来自血清[12]。

2.3骨髓异常

根据高IgA产生的ddY鼠实验模型提出假设:IgAN致病动因位于骨髓细胞。Imasama T等[13]人将IgAN小鼠去除T细胞的骨髓移植入经环磷酰胺预处理过的B6小鼠,移植12周后骨髓细胞再生,肾小球系膜区IgA和C3的广泛沉积,且血浆IgA水平增高。此后又将正常B6小鼠骨髓移植给IgAN小鼠模型(HIGA小鼠),发现HIGA小鼠的肾小球细胞再生,而且系膜区IgA和 C3的沉积以及肾小球硬化和系膜基质的增生均减少,血浆 IgA水平降低,尿蛋白排泄减少。Sakai等[14]采用异基因骨髓移植给IgAN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还清除了在系膜沉积的IgA分子。这些试验表明IgAN患者血清IgA数量、质量决定于干细胞水平,骨髓移植不仅重建免疫系统,而且能重新生成肾小球细胞。然而在干细胞水平哪个细胞类型和哪个因子有缺陷仍在探索阶段。

2.4IgA的相关受体与IgAN的发病

2.4.1FcaR1(CD89) IgA1分子Fc段的CH2结构域为Fca受体(FcaR)结合位点,而IgA 1分子的O-连接糖基也与该区域相邻并参与了该区与其Fca受体的相互作用,可能这些糖基也是识别基序中的一部分,或者必须由它们参与形成一种分子构型才能使IgA1分子被其相应的配体识别与结合。目前已确定了4种IgA分子的受体:表达在髓样细胞上的IgAFc段的受体FcaRI即CD89,该受体能与IgA1和IgA2结合[15]。已有研究表明异常糖基化的IgA 1与FcaRI的结合力增加,在IgAN病人的血清中可检测到IgA1与FcaRI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但在其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IgA中未检测到CD89[16]。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多聚Ig受体(pIgA),可结合多聚的IgA、IgM。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Fca/uR,可以结合IgA、IgAM[17]。肝细胞表面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可结合包括IgA 1、IgA 2在内的糖蛋白。但目前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上未发现这四中受体[18],相对分子质量不一。现在已经明确,人类的FcaR1可以与IgA1和IgA2的单体或双聚体结合,其中CH2、CH3功能基团是IgA结合CD89的位点。CD89在清除循环IgA及含IgA免疫复合物中发挥作用。

2.4.2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表面[19],为一种植物凝集素,由H1和H2两条链构成的跨膜糖蛋白,属于C型麦角胺家族,可以识别半乳糖苷,并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而清除含半乳糖残基的糖蛋白。IgA 1分子绞链区的O型寡糖侧链上含有半乳糖残基,能与ASGP-R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而IgA 2由于缺乏0型寡糖侧链,不与该受体结合。正常情况下,ASGP-R是体内清除IgA 1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特异性的结合具有钙离子依赖性并可被EDTA和另外具有终末半乳糖基的糖蛋白所竞争抑制。IgA1分子通过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在肝细胞内代谢,降解并分泌至胆汁中。单纯的半乳糖基化的缺乏不会影响IgA1分子的代谢途径,因为GalNAc也可被肝细胞摄取,但是如果GalNAc与NeuAC结合或被相应的抗体所覆盖,则不能被肝细胞所识别也不能通过肝内皮细胞的窗孔,从而减少该途径的清除作用[20]。这也说明IgAN中血清IgA1分子水平增加可能不是由于产生的IgA1增加,而是IgA1分子清除的减少。

2.4.3CD71分子,又称转铁蛋白受体(TfR),是与细胞的成熟、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的分子,在许多类型的细胞表面表达。Monterio等发现CD71是IgA的一种受体,且转铁蛋白(Tf)并不调节IgA和IgA1的相互关系,但可阻止它们的结合。由于独有的IgA1铰链区的o-连接糖部分影响IgA-TfR结合,IgA亚型对TfR具有选择的亲和性。IgA2抗体比IgA1抗体0-连接糖化位点少,也可能是IgA2不被TfR结合的原因[21]。IgA肾病病人,CD71在肾小球上呈现强表达。但在非IgA肾病病人随着IgA沉积轻重程度,CD71表达随之变化。CD71表达强度同IgAN和非IgAN系膜细胞增生有相关性。IgA沉积和CD71表达共位,进一步证明CD71是系膜细胞上IgA的主要受体[22]。Moura等发现系膜细胞表达的CD71(TfR),是系膜细胞表面的IgA1主要受体,并且IgAN中肾小球细胞上的CD71持续地高表达。因此,系膜增生可能是CD71高表达的原因,但IgA抗体的沉积可促进系膜细胞的增生。CD71在系膜上表达上调,可以解释IgAN病人IgA1选择性系膜沉积。而且近来Haddad等发现在IgA肾病新月体的表皮细胞上有CD71表达[22],因此CD71表达在IgAN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2.4.4甘露糖受体(MR)MR[23]主要表达在巨嗜细胞和肝上皮细胞表面,是一个钙依赖性糖蛋白受体。MR的膜外部分含有1个N端富半胱氨酸基团和8个钙依赖性糖类识别基团,可以分别识别病原体上甘露糖、果糖、N乙酰半乳糖苷残基或内原性糖蛋白的寡聚多糖残基,通过内吞作用发挥清除多种致病微生物和有害糖蛋白的作用。

总之,IgAN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的,它涉及到免疫紊乱,IgA本身结构的异常,以及IgA产生与降解相关的一些调节因子的异常,肾小球固有细胞的异常,炎症浸润的异常,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信号转导的异常,个体的遗传差异不同等。

参考文献

[1] Donadio JV, Grande JP. IgA nephropathy[J].. N Engl J Med ,2002, 347: 738-748.

[2] Monteriro RC, Moura IC, LaunayP, et al.Pathogenic significance of IgA receptor interactions in IgA receptor interactions in IgA nephropathy [J]..Trends Mol Med,2002, 8(10): 464-468.

[3]Hsu SI, Ramirez SB,Winn MP,et al.Evidence for genetic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IgA nephropathy[J].Kidney Int,2000,57 (5):1818-1835.

[4] Suzuk i K, Honda K, Tanabe K, et al Incidence of latent mesangial IgA deposition in renal allograft donors in Japan[J].. Kidney Int, 2003,63:2289-2294.

[5] Jonathan Barratt,John Feehally. IgA Nephropathy[J]. J Am Soc Nephrol, 2005, 16:2088-2097.

[6] Itaru Ebihara, Kouichi Hirayama, Satoshi Yamamoto et al: Th2 predominance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in patient with IgA nephropathy Nephrol [J] . Dial Transplant ,2001,16:1783-1789.

[7] J .W .D E Fijter, M .R .D aha, W .E .M . S hroeijers et al: IncreasedI lL-10 production by stimulated whole blood cultures in primary IgA nephropathy [J].Clin ExpImmunol ,1998:111:429-434.

[8] Toyabe S,Harada W, Uchiyama M.Oligoclonally expanding gammadelta T lymphocytes induce IgA switching in IgA nephropathy[J].Clin Exp Immunol, 2001, 124:110-117.

[9] Lewis DB.Allergy immunotherapy and inhibition of Th2 immunresponses: a sufficient strategy [J].Curr Opin Immunol,2002,14:644-651.

[10] Feehally J, Allen AC.Structural features of IgA molecules which contribute to IgA nephropathy[J].J Nephrol,1999,12(2):59-65.

[11] Ito A Iwase H, Takatani T, et al. [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3, 18(6):1108-1114.

[12] Endo Y.IgA nephropathy human disease and animal model [J].Renal Fail, 1997, 19(3):347-371.

[13]Masawa T, Utsunomiya Y,Kawamura T,et al. Evidence suggesting the involvement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the pathogensis of IgA nephropath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8,249(3):605.

[14]Buck KS, Foster EM, Watson D,et al.Expression of T cell receptor variable families by bone marrow gamma delta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J].Clin Exp Immunol,2002,127(3):527.

[15]Geissmann F, Launay P et al. Asubset of human dendritic cells expresses IgA Fc recptor(CD89),which mediates internalization and activation upon crossl- inking by IgA complexes[J].J Immunlo, 2001,166,346-352.

[16]Launay P,Grossetete B,et al.Fcalpha receptor(CD89) mediates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oglobulin A(IgA) nephropathy (Bergros disease).Evidence for pathogenic mice[J].J Exp Med,2000,191,1999-2009.

[17]Shibuya A, Sakamoto N,et al. Fc alpha/mu re4ceptor mediates endocytosis of IgM-coated microbes[J].Nat Immunol,2000,1,441-446.

[18]Leung JC,Tsang AW, et al.Absence of CD89, 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 and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on human mesangial cells[J].J Am SocNephrol, 2002,11,241-249.

[19]Stockert RJ. The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e, fuction,and expression[J]. Physiol Rev,1995,75:591.

[20] Jan Novak, Bruce A, et al.Progress in Molecular and Genetic Studies of IgA nephropathy consist of IgA1 with galactose-deficient hinge region and antiglycan antibodies[J]. J Clin Invest,1999,104,73-81.

[21] Moura IC, Centelles MN,Areos-Fajardo M,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anferrin receptor as a noval immunoglobulin (Ig) AI receptor and its enhanced expression on mesangial cells in IgA nephropathy[J].J Exp Med, 2001,194(4):4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