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合集7篇)

时间:2024-03-23 17:45:59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1篇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等,在该理论指导下,比较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中方家庭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中西方家庭教育观的产生原因是受到宗教和亲子关系差异影响,有利有弊,最终选择一种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控制;最近发展区

随着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家庭教育观差异日益明显。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是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东西方家庭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差异。而本文重点阐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控制、最近发展区、行为理论在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体现。

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理论等都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内涵。其中,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非常重要。该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同样也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孩子。控制理论指的是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初要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就会控制一切。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控制逐渐减少,最终变成自我控制。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最近发展区水平”,即在成人帮助下儿童才能完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表明教授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行为理论是由习俗决定的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目标决定了方向,动机决定了努力的程度,行为最后在具体的情景中实现。[2]

二、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对比

1.控制

东方教育观是控制型教育观。东方国家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一切都必须遵从他们的权威。“妈宝”体现出东方家庭的特征。一方面有孝敬父母,遵从之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是孩子缺乏主见,依赖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3]因此可以看出,控制型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西方教育观是平等型教育观。西方的父母认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西方父母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鼓励孩子朝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父母这种平等型教育观比东方控制型教育方式具有优势。

2.最近发展区

东方教育观是被动型教育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会竭尽全力帮他们解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独立完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普遍都是“授之以鱼”,只是一味地给予物质的东西,或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或技能。因此,孩子受到的教育是被动的。西方教育观是主动型教育观。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父母不会马上告诉他们解决办法,而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解决,这时才会告诉他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西方父母采用“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本领。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有能力自己主动解决,这种教育观是非常适合孩子成长的。

3.行为

东方教育观是物质型教育观。在东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是评判成功的标准。因此,东方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孩子没能达到这个标准,父母就觉得丢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只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动手能力的锻炼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4]显然,东方父母教育观是不可取的。孩子应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社会文化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面对未来一片茫然,这完全不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西方教育观是精神型教育观。在西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不是评判成功的标准。西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自生存,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孩子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自立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会包庇他们,一定会严肃地指出,让他们知错改错。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孩子沮丧时,会和他们聊天来排遣郁闷的心情。西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独立解决。这种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对东方父母有一定地借鉴意义。

三、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原因

1.宗教因素差异

东方教育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源于中国,后传到东方各国,如韩国、日本等。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东方父母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好的工作是评判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常见的是“就是卖房卖地也会让你学习”。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东方教育观的特点,学习、工作最为重要。西方教育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成功标准只有一个:遵守上帝的律法。基督教不在乎你是否有好的职位,不在乎你是否做了大事,只在乎你是否遵守上帝的律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不认为好成绩和好工作是成功的评判标准。因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所以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他们不会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西方父母教育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严厉批评,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西方父母认为必须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好好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2.亲子关系差异

东方家庭中,父母为家庭付出了一切,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规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因此,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东方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他们所希望的只有“望子成龙”。东方父母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最终成功。孩子只需努力学习,找到好工作,最终回报自己的父母。西方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具有相同的地位,具有相同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并非一体。他们认为对孩子要进行养育,但不主宰其命运和发展道路,孩子长大后应自由飞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不可人云亦云。[5]

四、结语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得到了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的阐述。中方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而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两种教育观应该相互补充。对于东方父母,首先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5]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要让孩子养成遇事不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西方父母,首先应重视孩子的学习,虽说每个孩子的人生理想不同,但学习对孩子成长本身并没有坏处。再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过分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忽视了父母与孩子长时间相处的重要性。因此,西方父母也要时常陪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呵护他们。

作者:李雪兰 张晶 陈爽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15.

[2]木壮.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83-84.

[3]邵璇,张晶.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146-147.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2篇

对比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下西方家庭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从而思考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研究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西方 差异

1.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在白纸上作画。在中国,父母习惯于为子女设计各种各样的模板,当子女在此模块上临摹发挥到极致时,便认为父母的教育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而对比之下,西方父母在提供给子女最好的画笔之外,更侧重于循循善诱式的引导子女去描绘他们自身最喜爱的图画,这些色彩不一的图案往往给世界惊喜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西方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能力素养方面便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家庭教育存在重心上的差异。重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核心,二是教育的内容侧重。在中国,我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应对对子女的教育负起责任,在子女的行为失当时,父母也要承担责任(有时候可能舆论认为父母需承担主要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必定会对子女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和规范,避免成为舆论的针对对象。另一方面,受到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子女的出息和作为可以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声誉,为父母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于是,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又往往会受到这一利好趋势的引导,融于父母更多的意志和思考,家庭教育自然会逐渐趋向于以父母为中心,而不是孩子。

而西方相对民主和自由的文化风格熏陶下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有着更多平等对话的机会。家庭成员各自认为也相信各自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自身意志的体现。尽管子女在还未形成自身想法之前是不会考虑也做不到这么多的,但社会整体意识和舆论导向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便会得到体现,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自然也会将这种思维方式进一步传承下去。

2.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2.1理财观念教育

在中国,很少有父母主动对子女进行关于理财的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建立起较好的理财观念;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很多家长认为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子女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这种现象甚至是子女成家立业后仍然存在,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中国观念里,中国父母觉得为孩子留下财产是必要的,而小孩则以父母的财富沾沾自喜和骄傲。这值得我们深思,这样的习惯会更加导致我们的社会失去平衡,物欲横流,攀比心加重和减弱中国年轻一代创造力。这种习惯和观念从他们的父辈便是如此,子女习惯于此,在日后为人父母时势必仍然会将这个习惯延续下去。

在西方,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西方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无计划的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西方的小孩独立性较强,会早早就意识到“财富要靠自己创造的道理”,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与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西方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说,“这是爸爸妈妈的家,我是暂时住在这里的。” 在西方小孩长大成年后,会以倚靠父母生活为耻,他们炫耀的是自己靠自己艰难创业成功通过努力得来的财富。

2.2宗教思想教育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现代仍保留着新鲜的活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使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

相比而言,除了民族风俗要求之外,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较少的融入宗教思想教育。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宗教思想还不能满足提供给人们信仰和精神力量的需求。

3.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综合对比评析

从以上对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家庭教育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二者各有所长各有局限。

3.1中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

3.1.1中方家庭教育的优势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方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更多的是作为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的存在。而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个人的成长将更多得受到家庭,家族和所在集体或者社会群体的约束和影响。这种环境往往能够培养出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强,乐于奉献,坚忍质朴的性格。目前中方家庭教育的重心仍在于智育,孩子们往往基本功扎实,能够锻炼出勤奋刻苦的习惯品质。

3.1.2中方家庭教育的不足

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为更好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个体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限制。在集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彰显个性的空间也就变得更加狭小。所以,中国的小孩子往往更显得腼腆和内敛,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特长。

教育重心有失偏狭,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往往十分薄弱。孩子的情商培养,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理财观念,成长规划都没有得到更好的重视,以至于“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频频出现。

家庭教育的中心有所偏失。正如在前面中西教育方式对比中所提到的,中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占据权威地位,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教育的中心却是家长。家长的能力与想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过于重要的作用,这就给孩子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2西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

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自身特长与个性的发掘与培养。父母更多的是在子女犯错误时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但对孩子自己的想法总是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因而西方家庭的孩子往往显得更为活泼,个性张扬,思想开阔,充满想象力。

和中方以学业为重心的家庭教育不同,西方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在于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财观念和观念等等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子女尽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思想上的自由和独立。

西方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更加富有开拓精神,更为自信。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3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西教育差异

一、引言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所学的东西,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力、本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其次是不人性化,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像书呆子,这是在一种环境下、一种状态下被熏陶所造成的结果。在正当青春年少时,他们拥有的是被学习占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险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这往往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因此,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大学生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

三、西方教育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西方国家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险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他们无后顾之忧。只要孩子年满18周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性和同情心的人,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到了大学,孩子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精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

四、中西教育差异

1.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特别是封建意识的影响较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不敢冒险。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这导致了部分孩子的思想扭曲。而且,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一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工作上。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工作好,就是好出路,也给他们脸上添彩。所以中国父母注重在教育孩子成“才”(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能考上好的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而西方国家,譬如美国,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方面,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一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就是不错的,职业不分贵贱(在合法范围内)。

2.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的差异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身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或吃亏,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这是导致孩子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与生活能力相比,在学习上家长反而对孩子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苛刻的程度,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家长们的思想,孩子的成绩好和考上好的学校是孩子成材的标准。

在西方家庭中,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但不放纵的手段。父母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而学习跟游戏的选择权都在于孩子自己。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出现错误或是养成不好的习惯从不袒护,而是教育他们知错能改。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从不施加压力,他们认为孩子若有兴趣学就肯定会努力学好,而不用父母去逼迫。

五、结语

由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经济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反差很大。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好好沟通、交流,认为孩子做得好的要肯定,要加以鼓励;认为不好的要好好指导,而不是打骂,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出现了误区,对这一现状,家庭内外需要共同努力,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确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之后,父母应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自然就要让原先的片面教育变成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应该要平等对待,让孩子自由发挥,这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大脑开发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宽松”教育和“开放”教育也许才是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2007,3,(2):51-53.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4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亲角色 中西方 差异

“角色”一词最初是在戏剧中使用的概念,后被社会学借用,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父亲角色”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传统养家者的经济角色,到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道德指引者,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性别角色榜样,再到7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元化角色,有关“父亲角色”的界定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父亲角色”被笼统地定义为“特定社会对父亲期待(规定)的行为(职责)”[2]。本文中的父亲角色主要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父亲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又存在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共同的,父亲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仅能与母亲角色的相对缺陷形成互补,还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使父亲自身及妻儿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从而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一、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表现

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中西方父亲在参与程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缺席”与“在位”

“缺席”与“在位”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的缺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在核心家庭、传统家庭及婚内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中,都会出现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位现象。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统计,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的就占40.2%,4.3%的留守儿童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城市家庭中,据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的问卷调研显示,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仅6%的爸爸会把80%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用来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高质量的互动仅占不到25%。因此,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这是中国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传统家庭中,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易出现教育不一致;在核心家庭中,很多男性忙于工作,经常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虽然生活在双亲家庭,却只感受到母爱,出现很多“婚内单亲妈妈”,很多爸爸变成“隐形爸爸”;在离异家庭,父亲很少有机会和意愿陪伴孩子,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则稳步上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965~2010年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从每周2.6小时大幅增长到7.2小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父亲,96%跟孩子一起进餐,98%跟孩子一起玩,90%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或者穿衣服,60%给孩子念故事书。即使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父亲也会时常陪伴孩子,注重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与中国父亲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时间、质量方面更可观,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二)“集体”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表现。“集体”指中国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集体意识,“个人”指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这一文化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集体中的他人对自己进行定位,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来。受此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比,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己,以了解和调整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服从和服务集体。如2012年春节期间,漫画《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感同身受,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疯狂转发,转发和评论量一度达到了13万之多。不少人纷纷吐槽,最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同时,《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漫画,一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与此相反,西方父亲对孩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个人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集体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西方父亲普遍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天分,因此,西方父亲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孩子表现自己的天分,充分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你真棒”是美国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通过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所以,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注重通过横比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的能力,而西方父亲很少拿孩子做比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中西方孩子在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别。

(三)“管教”与“陪伴”

“管教”与“陪伴”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或者在子女做错事情时出现呵斥甚至打骂行为,“不行”、“不许”等命令式词汇更常见。在中国父亲看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和管教。同时,大多数中国父亲认为子女没有社会经验,而父母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认为对子女进行管教能帮助其少走弯路,所以中国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多数扮演的是管教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普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会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西方父亲看来,人生而平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地位,所以西方父亲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会选择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引导孩子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与中国父亲管教者的角色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程度不同

父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权利,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其历史法律中都有相关对父权的保护条例。具体来说,古代父权主要包括父亲对其子女的生杀权、责罚权与送惩权、财产权。“但中西方法律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则有一定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道路”[3]。随着时展,尤其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古代西方的父权观念逐渐淡化,西方的孩子逐渐被视为独立的个人,所以有关父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中国不同,由于中国是自然环境比较封闭的农耕社会,因此当父权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淡化的同时,中国的父权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甚至在现代化社会,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这种现象尤以农村家庭为主,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可能导致父亲的优越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古代父权观念影响程度不同,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就呈现出差别。

(二)父亲自身的角色意识程度不同

“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来说和母亲一样重要,只是其影响方式有所不同”[4]。同时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孩子的认知状况、个性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反,若父亲普遍缺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部分孩子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因此,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中西方父亲的意识程度存在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进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自身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西方国家起步早于中国,而在其理论支撑下,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角色,在实践中一步步推进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西方父亲普遍认识到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参加相关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美国的父亲会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父亲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对父亲角色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社会上有关的亲子教育活动普遍较少,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开展,且宣传覆盖面较窄,因此中国父亲了解父亲角色重要性的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中国父亲对自身角色意识程度整体性不高现状。另外,由于中国父亲主要把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使部分父亲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付诸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西方父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据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的父亲听说过“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其中,城市地区有33.5%的父亲听说过,农村地区仅有21.5%的父亲听说过。另外,约有25%的父亲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力,23%的父亲只能笼统地说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35%的父亲零散地谈到了一两点影响,如对孩子性格、三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对自身独特角色的认识,中国父亲没有认识到,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不同

罗斯・帕克和艾斯利・拜特等人于1993年就发现:母亲所持的态度与父亲的实际参与水平有关,这个结果是他们通过调查300位初为父母者得到的,其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均有所投入。具体来说,“母亲对父亲的育儿技能和参与活动感兴趣及对父亲参与水平的评价等都能对父亲的参与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

在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动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但是中西方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问题存在态度上的差别。例如,当父亲给孩子喂奶或者换衣服手脚笨拙时,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说“你放那儿,让我来”,而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耐心教导父亲的动作,这种反差可能造成中西方父亲在角色投入中积极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看到父亲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可能就会觉得这位父亲“奶味”较重,也会质疑这位父亲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父亲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上的,是忙于挣钱养家的,这就间接导致在意他人看法的中国父亲可能避免或减少角色投入。

但对于西方人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陪伴孩子是正常的事情。例如,部分美国的男卫生间里,有专门为带孩子的父亲准备的换尿布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更常态化。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分别是父亲假、育儿假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6]161。瑞典的父母一起可以获得480天的带薪病假,其中60天是分别分给父亲和母亲的,另外孩子出生时,父亲还有额外的10天带薪假期;芬兰父亲有最多可达54个工作日的陪产假,可以和母亲共同分配孕妇假期休完后的育婴假,同时有育婴假后的育儿假,以及兼职育儿假;英国法律规定父亲享有两周法定陪产假,允许夫妻共享育婴假,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保加利亚等都有相关假期。西方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后,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近来最重大的政策发展莫过于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这导致2006年至2010年联邦计划每年要分配1.5亿美元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5000万美元已经作为推进责任型父亲项目的支持金预留下来”[7]189。另外,美国白宫于2012年6月专门发了“中央文件”,题为《促进有责任感的父道》,促进美国社会有责任感的父道,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父道”网站,以帮助美国的父亲成为一个更有父道的父亲。因此,西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角色的投入程度。相比较而言,中国没有父亲假、育婴假等相关假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父亲角色投入不及西方。

三、中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扮演的相互借鉴

中西方父亲角色投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中西方父亲角色的扮演各有优势所在,中西方父亲要相互借鉴。

(一)中国父亲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8]。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个性形成及行为塑造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身为父亲,一定要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高于中国父亲,因此,中国父亲应该向西方父亲学习,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了解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另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行为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中国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2004年2月17日公布的一张“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排名榜,北欧国家瑞典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制度开放,同时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西方父亲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父亲引导下逐渐得到培养与发展。中国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身体保护和物质嘉奖,反之,给予的情感呵护及精神鼓励则较少,尤其在父亲缺位的现状下,祖辈抚育孩子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祖辈又过于溺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因此,中国父亲要学习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三)西方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因此,在重视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并融入集体。在这方面,中国父亲比西方父亲更具优势,因此,西方父亲应向中国父亲学习。一方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力量的奉献时,要不吝啬给予。

(四)“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

“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指中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时,要善于采取严格教养与民主教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9]。虽然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各自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但西方父亲仍可合理借鉴中国父亲的严格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当管教。同样,中国父亲可学习西方父亲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温暖。因此,中西方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善于将“管教”与“陪伴”相结合,掌握适当时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家庭及父亲自身都要提高认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父亲角色参与程度,提高父亲角色参与质量。家庭教育中,中西方父亲角色参与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西方古代父权的比较[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5,(6).

[4][5]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6][7]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5篇

【关键词】壮族儿童;入学准备;处境不利儿童;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75-06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表明,儿童在学前阶段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对其入学准备和后续的正式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或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会面临更大的学业失败风险。我国近年的研究发现,农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西部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显著低于东部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数概念、加减运算、空间、时间和模式的理解水平要低于非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广西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明显低下,尤其是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汉族城乡儿童的差距很大。因此,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那些处境不利的儿童在认知技能、语言、社会性适应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已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研究发现,对处境不利的儿童来说,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入学准备状况和学业成绩,但是机构教育并非唯一的重要影响因素。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家庭学习环境是预测儿童今后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比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幼教机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在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父母年龄、家长自身特长等方面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互动,如主动给孩子讲解自然知识或科学常识,经常带孩子观看演出、体育比赛、电影等,父亲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我们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家庭环境还知之甚少,更不清楚这种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发展和入学准备。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广西壮族农村儿童的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与英国儿童互助基金会合作,自2008年起在6个国家(刚果、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塔吉克斯坦、也门、中国)开展了儿童互助(Child to Child)教育干预项目。其目的是在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运用让小学生帮助学前儿童的方法来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鉴于我国小学教育体制比较严格,在实施“儿童互助”方法时利用小学生这一资源可能难度较大,我们将“儿童互助”方法改成“家长支持儿童”方法(Parent to Child Approach)。

1 样本

样本儿童为广西某县4个乡镇18个村庄的409名壮族儿童(平均年龄M=77,标准差SD=3.63,年龄范围71-89个月)。其中男孩208人(平均年龄M=77.2,标准差SD=3.63),女孩198人(平均年龄M=77.2,标准差SD=3.64),其余3名儿童的年龄信息缺失。

与儿童的人数相对应。有409名家长回答了以访谈形式完成的家长问卷。在回答家长问卷的人中,母亲135人(33%),父亲90人(22%),祖父母143人(35%),其他亲戚37人(9%),其余4人与儿童的关系信息缺失。

2 工具

儿童测查工具根据美国研究院(ARI)儿童入学准备评价工具改编而成。该测查工具由五个部分组成:颜色认知、早期数学、早期读写、手眼协调和注意力持久性。测验工具经过中美专业人员多次修订,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家长问卷采用美国研究院开发的问卷,内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教育观念、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等信息。

3 数据分析

运用描述性统计显示了被试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运用方差分析推论父母不同的受教育水平、父母是否在家、家庭收入、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在孩子入学准备成绩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得分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

1 家庭生活环境状况

(1)家庭人口

每个被试儿童家庭平均人口为5.47人(与儿童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每个家庭平均有2个孩子,93.6%的家庭务农。有5%的儿童进过附属在村小学的学前班。

(2)父母是否在家

父母是否在家的信息见表1。有约40%的母亲不在家,过半数的父亲不在家。父母均不在家的家庭占到35.6%。

(3)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情况见表2。对家庭收入进行准确的量化统计比较困难,本研究根据家庭的物质条件把被试儿童分成了三类:当地山区目前仍不供电的地区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因而也是经济发展更为落后的地区,把仍没有用上电的家庭归为低收入家庭;把家中有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或手机任意一种物品的家庭归为中等收入家庭:把自家有汽车或空调的家庭归为高收入家庭。结果表明,低收入家庭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些家庭应该是该地区较贫困的家庭。

(4)父母受教育水平

父母受教育水平的信息见表3。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相当低,小学毕业或不识字两种情况加起来占了大多数(75%),中学毕业只占了20%左右。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总体上低于父亲。但也有近半数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只有小学毕业。

2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1)父亲受教育水平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父亲及其孩子的入学准备得分情况见表4。将被试儿童的父亲受教育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没上过学、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不同,其儿童入学准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检验表明,没有上过学和小学水平之间、没有上过学和中学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小学水平与中学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母亲受教育水平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母亲和他们孩子的入学准备得分关系情况见表5。将被试儿童母亲受教育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没上过学、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不同,其儿童入学准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检验表明,没有上过学和小学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之间及没有上过学与中学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3)父母是否在家

父母是否在家与儿童入学准备得分关系情况见表6。将父母是否在家情况分为4个组:父母都

在家、父母均不在家、父亲一人在家和母亲一人在家。尽管父母亲均在家的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最高,父母均不在家的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最低,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组样本在入学准备成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与儿童入学准备得分关系情况见表7。结果表明,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儿童在入学准备成绩上有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检验表明。高收入家庭儿童得分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儿童得分,中等收入家庭儿童得分高于低收入家庭儿童得分,低收入与中等收入,中等收入与高收入家庭之间儿童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低收入与高收入家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5)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学业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见表8。结果表明,尽管父母自己受教育水平很低,但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期望非常高。90%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接受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教育。

将父母对孩子未来学业的期望分为中学及以下、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三个组,其孩子入学准备得分情况见表9。结果表明,尽管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他们对孩子的学业期望也越高,但三个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回归分析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考察家庭环境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得分的预测能力,以入学准备得分作为因变量,以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父母是否在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家庭收入、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教育观念作为自变量,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这些自变量的线性组合对因变量的预测能力,结果有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即家庭学习环境、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表10列出了每个预测变量的影响力度数据。3个预测变量与入学得分的相关呈显著正向相关,3个预测变量与入学得分的偏相关也呈显著正向相关,根据这些相关分析,我们可以认为,3个预测变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入学准备的得分。

四、讨论与结论

1 家庭生活环境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高比例的广西壮族农村儿童在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方面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据我们观察,他们的生活条件很差,所有的家庭都没有自来水,村庄里的卫生情况令人担忧。没有用上电的家庭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家庭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交通很不方便,信息闭塞。尽管中等收入的家庭占了四成多,但因为地处山区,又没有自来水,拥有摩托车、洗衣机或电冰箱的家庭并不多,所以属于这一类家庭的大多只是拥有了手机。从总体上看,广西壮族农民家庭生活条件大多比较艰苦,真正算得上富裕的家庭只占17%。有半数以上的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中,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父亲外出打工。其中有多于三分之一的儿童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与其祖父母一起生活,但祖父母大多没有文化,他们充其量只能从生活上照顾一下儿童,而对他们的教育则无能为力。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来看,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尤其低,大多数人只受过小学教育或不识字。本研究被试儿童所在的近20个村庄没有一所幼儿园,儿童根本没有机会进幼儿园。有极少数儿童进过附属在村小学的学前班,但这些学前班的教室内除了破旧的桌椅外没有任何其他物品,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我们的数据分析也表明,上过学前班和未上过学前班的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2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在家庭变量中,父亲受教育水平对儿童入学准备得分的影响不太明显,没有上过学和小学水平之间没有差异比较好理解。但没有上过学和中学水平之间也没有差异就不太好解释了。唯一的解释是因为没有上过学的父亲的样本人数太少,统计分析难以显示出准确的差异。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没有上过学与中学水平之间、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之间的差异都很显著。这一结果证实了已有的研究结果。

父母是否在家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也许说明,广西壮族农村儿童的父母亲平时即使在家,他们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也不太关注。与孩子的互动较少。

不同收入家庭的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有差异,特别是低收入与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入学准备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一致。比较而言,收入较高家庭的孩子可能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如父母会买一些图书、玩具等,带孩子出去的机会也可能多一些,因而孩子有可能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高收入家庭父母是否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会与孩子有更多的互动,本研究没有深入展开。

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较高,绝大多数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接受大学或研究生教育。尽管家长的学业期望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有一定影响,但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尽管家长对儿童有这样的期望,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把期望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或没有意识到该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儿童,以实现这样的期望。

3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回归分析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家庭学习环境、母亲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收入三个预测变量本身以及线性组合与因变量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有显著相关。本研究中的家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家长平时是否花时间与儿童一起读书、玩游戏等;另一个方面是家里的图书、游戏材料的提供情况。父母一儿童互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维果茨基指出,儿童与成人的互动给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条件。这种互动有助于儿童对更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内化。父母一儿童互动经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发展机制。本研究中的家庭学习环境变量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影响最大。这一结果与现有的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家庭学习环境和母亲受教育水平是预测儿童10岁时数学成绩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许多父母即使在家,平时与儿童的互动也较少,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偏低。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6篇

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一般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上存在两方面的差异:

1、生活习惯的培养上

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

2、教育方式上

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家庭教育观;文化差异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西方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中西文化在家庭教育观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

一、中西家庭教育观差异表现

中西家庭教育观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西方父母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独立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教育目的不同。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责任,而教子不善则是他们的失误。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

3、教育重心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和道德修养。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4、教育方式不同。中国父母多是采用封闭式教育,以说教为主,孩子的学习是接受的多,户外活动少。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家长会主动带孩子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去认识社会。

5、情感沟通方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太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沟通比较少,孩子的沟通也是极富特色的。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西方父母很高兴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中国谦虚的作风使家长不乐于这样,他们认为会使孩子骄傲,他们更喜欢挑剔强化孩子的弱点。

二、影响中西家庭教育观差异的文化原因

1、中国重群体主义,西方人重个体主义

中国人讲共性,有整体至上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自我”这个概念总是与他人相伴而生,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学习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紧密相关。在中国家庭中,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这样父母会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帮助设计孩子的未来,因此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西方人重个性,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本的个体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甚至在家庭中,个人是本位,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不依赖他人存在,独立于家庭关系中。所以西方家庭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把自身与孩子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我”包括父母自我和子女自我,因此子女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兴趣和爱好,,西方父母比较重个人生活享受,平时决不会为了孩子而放弃去听音乐会、看电影、跳舞或约会。

2、中国重视道德教育,西方重视理性知识

中国人是情意至上,我国的家庭教育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来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所彪炳的是生命与道德,十分重视生命、人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子女教育,在无微不至的父母爱怜中隐含着较为浓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

美国人是理性主义,美国的家庭教育推崇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这是超越个人的立场,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

3、中国家庭教育有等级观念,西方讲求人人平等民主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比如说,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父母要求孩子守规矩、服劝导。中国孩子的选择权、自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由父母包办代替,缺乏独立性。由于中国父母在家庭里往往以权威出现,因此与孩子的距离较远。

西方家庭中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时,就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游戏、图书,长大了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结婚时间。美国父母如朋友,他们可以平等的交流,关系比较密切,同时,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生活。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家庭教育观差异的意义

中西家庭教育观有很大差异,各有优劣,我们应该祛除糟粕,取其精华。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入世界环境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要健康发展还需要补充什么养分,不仅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当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很有可能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甚至可能遭遇误解会冲突。因此我们应增强在陌生文化中的调整和适应能力。首先要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关注各种文化现象。其次要消除文化偏见,不要带着文化偏见去和彼此交流。最后,要灵活的对待不同文化现象,提高文化宽容度。一旦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不可避免,一定要灵活处理,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容忍对方无意识的冒犯,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的产生。东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必然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家庭观念的是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家庭观必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所体现并可能随之产生误解。对此我们应该树立以下正确态度:

1.了解差异

了解差异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由于家庭在中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许多的社会关系也常常带有家庭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家庭化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是扩大了的家庭关系网。这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种种反差无不映射出中西家庭价值观念的文化差异,了解这些差异,误会就会随之消除。

2.正视不同

正视不同,相互理解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值得别的民族学习的地方。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