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合集7篇)

时间:2024-03-16 08:14:13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1篇

知识是一种外在的积累,而智慧是一种内在的成长。知识来自于记忆,智慧来自于领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1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主义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

②非攻,春秋无义战;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

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4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 “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5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

①(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文化)纲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是批判地继承了儒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王夫之《船山遗书》: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教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学务实。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①(思想):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②(经济)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

③(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6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

(五)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八)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启示

启示:先进文化要不断地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更要学会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扬长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等。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2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注意每个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记忆)

1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2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

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3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

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

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

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2文艺复兴

【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1、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

(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

(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

(社会因素)黑死病;

(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

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

6、影响:

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

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

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3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经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

(直接原因)兜售赎罪券

2、内容: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宗教改革开始。

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不是思想解放)

4、同:

①信仰得救

②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

③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异:加尔文更激进

4启蒙运动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政治)欧洲处于封建统治下,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

(社会因素)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

2、时间:17世纪出现,18世纪达到高潮

中心:法国

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自由、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理性至上、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创立民主共和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不是工具,以人为本,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弥德罗《大百科全书》:宣扬理性,发展科学。

4、评价: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最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使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政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③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④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中国1915年才出现相似的新文化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一)经典力学

1、天文学

(1)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学奠基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1)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开创者”,其三大成就有: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和对光的分析。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意义:牛顿的经典力学,

①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②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③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

④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⑤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⑥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物学

1、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

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

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19世纪,生物学领域迎来重要转折。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其中两项最重大的成就,它们同能量守恒定律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2、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1863年,英国科学家发表了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

3、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基础。

②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它进行宣传,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三)能源领域

1、“蒸汽时代”的到来

瓦特18世纪80年代研制出新的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它的采用为加快工业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加强世界的联系。

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最伟大的发明,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3、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2篇

有智慧没知识容易陷入空想,一事无成。有知识没智慧,就不要埋怨被人当做工具使用,用毕即弃。要善用智慧来运用知识,以求合理的表现。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1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2.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4、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 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

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7、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

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虽然失败,但是伟大尝试

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使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基础

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

②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③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2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巴黎和会

⒈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⒊地点:凡尔赛宫

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英国 劳合乔治、美国 威尔逊、法国 克里蒙梭。

6.各国目的:

(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7.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8.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和约》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9.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英法获利最大

(5)美国受到抑制

(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凡尔赛体系

1.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

2.凡尔赛体系的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3.凡尔赛体系的矛盾:

(1)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等。

4.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5.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国际联盟

(1)背景:

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

(3)总部:瑞士日内瓦

(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活动: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

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

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2)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为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华盛顿会议1.背景

(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

(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2.发起国:美国

3.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⒋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⒌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国

⒍操纵国:美、英、日

7.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

8.内容:

【1】《四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

(2)内容:①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②英日同盟终止

(3)影响: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

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

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

【2】《五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

(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影响:①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

②英:丧失了海上霸权

③日:受到抑制,但日本在一定区域内拥有优势

(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

【3】《九国公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2)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9.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10.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

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3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①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②市场的虚假繁荣,市场供需矛盾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原因)

2.爆发标志与表现: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狂跌,大量股票被抛售;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3.特点:(1)范围特别广(地区从美——世界;部门从金融——工农各部门)

(2)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

(3)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①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②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矛盾日趋尖锐②各国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5.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

②现实原因:政府软弱,垄断资产阶级倾急需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

(2)建立:①时间:1933年初

②标志: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

③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

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内外政策

政治上,①一党独裁统治②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经济上,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之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

军事上,撕毁《凡尔赛和约》,重建了空军,扩充陆军,建造军舰

对外关系上,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思想上,进行严密控制,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6.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

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2)建立:①时间:1936年。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

②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内外政策:①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

②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③外交:制定《基本国策纲要》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异同

(1)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都是垄断资本家的需要和选择;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1.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2.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1)起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

(2)时间:1935年——1936年

(3)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4)失败原因:①意国力强,装备先进,准备充分,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3.西班牙内战

(1)背景:①西班牙人民阵线1936年建立共和国后,打击法西斯势力

②佛朗哥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

③德意公开武装干涉(目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2)时间:1936年——1939年

(3)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不干涉政策”

②苏联、国际纵队——国际援助

(4)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5)败因:内:力量有限,外:西方绥靖政策

特点:反法西斯侵略为中心各国纷纷建立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主要特点)

4.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背景:①法西斯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实力大增

②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

(2)原因: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日益加剧。有共同的利益需要

(3)结盟招牌:反-共(原因)

(4)过程: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

(4)影响: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促成大战爆发

走向世界大战

绥靖政策

(1)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 ②祸水东引

(2)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

(3)主要推行者:英、法、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

(4)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5)表现:①对1931年日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对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

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

④对德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从1935年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⑤制造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最顶峰

⑥二战爆发后(波兰),宣而不战,进行奇怪战争

(6)影响: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②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原因:①英法与苏社会制度矛盾尖锐

②《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集体安全落空

(2)目的: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德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3)时间:1939年8月

(4)内容: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并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5)后果影响:①对苏联:赢得备战的时间

实质上是绥靖政策,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②对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2.波兰溃败原因:①德国闪电战,军事力量强大,准备充分

②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③英法宣而不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3.法国溃败(1940年6月22日)原因:①法国长期绥靖政策,掉以轻心

②德军使用先进战术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4.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底6月初,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5.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侵略计划首次受挫,鼓舞了反法西斯军民的斗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

⑴原因: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决定性的步骤

②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

③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⑵时间:1941年6月22日

⑶影响: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⑴原因: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来的既定目标

②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动野心

③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

④1940年8月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⑤1940—1941年,日本占领印度,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美日矛盾激化。

⑥日本试图取得战争主动权,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 “南进”的最大障碍

⑵时间:1941年12月7日

⑶影响:日以微小代价重创太平洋舰队。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⑴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

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⑵目的: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⑶过程:①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

②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④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⑤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⑥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

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⑷性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⑸意义:①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②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莫斯科战役

⑴时间:1941年9月底至第二年初

⑵结果: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⑶胜利原因: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

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日本南进)

③天气严寒

⑷影响:“闪电战”计划破产。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2.斯大林格勒战役

⑴原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集中力量进攻南线

⑵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⑶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⑷胜利原因: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③天气严寒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

⑸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3.中途岛战役

⑴原因:1942年美国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轰炸

⑵时间:1942年6月

⑶结果: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

⑷胜利原因:①战前截获日军电码,察觉日本作战计划,提前准备②日兵力分散,战术陈旧,错失战机

⑸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4.阿拉曼战役

⑴时间:1942年秋

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⑶胜利原因:①德意战线过长,给养困难;②英军给养充分,兵力优势

⑷影响: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2.意大利投降: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北非战场结束。3.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4.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5.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冬

(2)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3)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4)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6.德黑兰会议

(1)时间:1943年11月

(2)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3)内容:①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4)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7.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2)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3)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准备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意义: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大国瓜分了世界8.波茨坦会议

(1)时间:1945年夏

(2)参加者: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3)内容: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4)意义: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2.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①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②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两极,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③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④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

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3篇

关键词:历史选修课;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展开,如何上好选修课就成了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新难题。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本质上都是历史课,但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上有所不同;选修课程以其相对自主、开放的特征,弥补了必修课的缺憾,因此凡是历史必修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课的;然而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侧重点和培养目标毕竟不同,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处理选修课时应有一些新的认识。

一、坚持依据课标的原则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选修模块共6个,甘肃省选修的是其中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个模块。无论是哪一个模块,其宗旨均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关于选修模块的三维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遵循。

二、在进行必修课教学时要适度拓展选修课中涉及的内容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课程内容是选修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托。从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的关系来看,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一方面,历史选修课的每个模块,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史必修课三个模块的内容中找到其知识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历史选修课内容是必修课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必修课的教学中进行适度的拓展和渗透,如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联系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从对孔子的课标要求来看:必修课标仅笼统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选修课程则具体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科能力上,都明显提出了比必修课程更高的要求。又如在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学时,联系选修四《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柏拉图生平事迹,受教苏格拉底、创办学园和著作《理想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通过拓展为选修课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必修教材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能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教学在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更应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师讲生听、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改变课堂以历史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模式,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实现合理的整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思考、表达和动手的机会。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一学习专题都提出了活动建议,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查找网络资源,举办演讲会、展览会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课后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拓展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经过思考用历史小论文的方式完成。

四、把握重点,整合模块,提升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4篇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设置,是对高中历史学习的深化过程,也是一种兴趣拓展的过程。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创新的目的无非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把握。尽管选修教材落实课改,但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始终不如教学灵活,创新的主要方向还应当是教学方式及内容。本文将就选修新教材的课程设置和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师教法进行创新方向的分析。

关键词:

高中历史;选修;创新

选修课的设置,其主要目标是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可以根兴趣取向去选择对历史进行更深入分析。但在高考体制的压迫下,这种兴趣性的学习往往缺乏理想的环境。而同比其它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的特殊意义又应当如何体现?在笔者看来,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选修课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是针对性的,其中传播的思想和哲学是针对性的,它与必修课要求学生通晓历史是不同的,选修课针对一定范围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学生获得感悟。另一方向选修课对教师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必修课要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完成高考为目标,而选修课在高考中的比重与必修课相差甚远,因此选修课就可以更灵活,可以不以高考为终极目标,而是更多的去实现选修课的意义,让学生真正以史为鉴,读史明智。

一、选修课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态度

选修课本来是为学生兴趣而设,但由于高考的意义太过重大。所有学校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学校的一切都为了高考,如果真正实施选修课的自由化、兴趣化,学校和学生要付出的精力势必会影响学生高考复习的进度。因此在高考的竞争压力下,选修课就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必修课。选修不是学生选课本,而是学校选教材,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考试仍然是高考模式。选修课的必修化,考核模式的单一化是高考体制下的痼疾,不可一日而愈。但选修教材的创新和教师思想的转变却可以让其变得僵硬软化弱化。一味要求改革课程设置,要求选修课自由化是不现实的。立足于选修教材的知识结构,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才是使选修灵活化的根本途径。

二、选修教科书旨在教会学生的东西

选修教材设置了6个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方面内容。其中又以前三个专题的选修为主。

1、选修1——以史为鉴以知兴替

选修1介绍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改革,有中有外,有古有今,有成有败。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些改革的综合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历史上改革的复杂与多样,读史使人明智,知兴替才使人更知道改革成功的不易,这会使他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情怀能够更加深化。

2、选修2——思想的解放

选修2介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介绍了英、法、中等国内历史上专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斗争。学生了解专制的固执与弊端才更深入了解民主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的思想解放开来,发散开来。

3、选修3——了解过战争才更珍惜和平

选修3接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其间的世界格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对战争的了解能引起学生对和平的珍惜情感,提高学生对时代和平的自觉保卫意识和忧患意识。4、选修4——建立学生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选修4介绍中外历史人物。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同,有助于建立学生心中的“偶像”。现在的学生大多崇拜明星或电影虚拟角色等,对传统的思想的认同度不够,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会使他们对历史和传统以及民族的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三、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东西

选修课有着比必修课更宽松的时间和更自由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能够充分运用这些优势。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更多注意历史的整体性,能够将各个方面的联系创造性的整合统一起来,让学生不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隅,而是对历史有一个完整、客观的认知。

1、注意与初中历史的处理关系

高中历史是对初中历史的深化和细化,不可能完全脱离,但两者的独立教学又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全局意识,就事论事并不一定正确,懂得将前后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相互联系也更方便学生记忆。如将选修1中的商鞅变法与初中学习的战国格局进行关联,深刻理解商鞅变法对战国格局变化的影响,就可以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关键价值。

2、注意历史时序间的关系与联系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历史事件往往是独立讲述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也都是独立讲述的,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其中起到穿插联系的作用,把独立的时间之中的深层联系和必然性揭露出来。如英国在进行民主思想的解放时,法国在做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经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将历史的时序与发展联系起来,构建整体格局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深层把握。

3、与必修内容的联系、深化

如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可以与必修内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进行联系深化,两者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和深入了解。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将选修与必修的联系和区别提出来,将选修用不同于必修的方法去讲授,更灵活更丰富也更拓展,让学生在对同一段历史的审视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历史的严谨认知。

四、结束语

选修课是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在高考模式下,选修课尽管已经被必修化,但选修课仍然是有其自身的灵活优势的,它有着必修课不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在应对高考的基础上,将必修课上活,才是高中历史选修课应该努力的创新方向。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时刻谨记,选修课不只是为了高考,更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高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分析能力。这才是选修课的意义所在。

作者:窦明磊 盛丹 单位: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

课题: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CTF120862)”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KYC628)“子课题

参考文献

[1]信丹娜,邹芳红;普通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从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5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政治思想 融合策略

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1.利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融合政治思想

政治史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重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模拟历史场景,对于政治史中的交叉知识点,由于教师已经在政治史模块进行了讲授,因而在其他模块再次出现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排演历史剧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点,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就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而言,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如选修4的专题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在这里主要是从人物评价角度讲述孙中山参与各种活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复习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的内容,自主排演关于孙中山先生各项活动的历史剧,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再如,十月革命这一政治事件在必修1的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选修2专题五《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中都有涉及。关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述,选修4与必修1基本上没有差异,都包括十月革命的条件、二月革命的爆发、《四月提纲》的发表、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爆发、历史意义。那么在选修4的讲授时,由于已经讲过该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模拟重庆谈判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会更加喜欢历史课堂,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全程分析历史事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时序性差、时代感弱、跳跃性大等特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从横向看,包括同一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从纵向看,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模块加专题式的体例结构,这就使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出现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为了更有效地呈现历史发展脉络,教师可适当延伸教学,兼顾来龙去脉,串联相关知识,整合交叉知识点,再现历史全貌,形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网络。

比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知识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被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不同的模块中讲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完整介绍该知识点,就必然会造成学生掌握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但如果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完整地讲述,则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在必修1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为了让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整体的把握,教师可以完整地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在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转》中可以就事论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的内容及意义,也可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作为复习内容进行教学,在必修3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可以采用在必修2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整合重建,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点的重复讲授,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历史时序性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交叉知识点加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突破了历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化了历史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能力和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3.教学过程详略得当

有些政治思想的内容可能在许多学科都会提到,也可能在历史学科中不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明确在哪些地方应该详细讲述,在哪些地方可以“就事论事”。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6篇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在文学生中主选选修1与选修4的同时,再增选选修2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也为学生届时高考选做试题拓宽了答题的空间。近三年福建高考文综卷历史选做题均按三本选修教材,各命制了一道选做题供学生进行三选一,本文拟从新课改高考历史选做题的试题命制谈选修教材如何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

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第7篇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

(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

(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