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媒体文化传播(合集7篇)

时间:2024-02-23 14:55:14
新媒体文化传播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1篇

(一)创造多元花的文化形式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及提升,在事实上,一种新的媒体,在社会中是以一种文化存在,在社会中得到传播,这种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也必然存在对各种新的文化传播,这样的传播在社会的宣传中,就必然会建立起新的文化秩序,显然,这种相应的媒介技术,在得到重新包装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地定义和理解。譬如说在云南省蒙自市就开始出现利用Wifi无线网络摄像机建造监控工程的形式,展现了科技进步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再比如说,在有些歌曲表演开始时,会去尝试使用虚拟影像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技术,就能够去创造一种新的形态,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形态,这样的文化形式,就能够使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在社会传播中,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二)新媒体为多元文化对接带来机遇新媒体要当代社会中实现文化传播,它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社会中存在共享性;同时,还要具有新媒体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的特征,其能够按照市场规律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使社会传播得到更大的利用,才能达到对社会的高效率传播,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云南省蒙自市来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但是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就必须要将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得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使当地民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范围达成共识。目前的社会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正以一个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解决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我们也能够注意到,新媒体逐渐形成了以图像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景观,视觉表达成为当今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从而使得消费特征变得更加碎片化、分众化和速食化。

二、如何加大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提升作用

(一)加大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当前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要求有着深刻的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高科技,就能够及时地创新文化,这样,社会就能够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使新媒体在时代高点进行文化创新,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要把运用高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建设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这显然说明了在社会发展中,高新科技水平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地适配新媒体资源新媒体智能化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城市精神的改变,也就是可以将传统文化变为职能文化。然后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使当代的旅游文化服务和文化保护行业得到发展,可以得到顺利的更新换代,也可以通过新媒体适配,合理安排新媒体,使当代的新媒体发挥灵活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文化企业的创业成本,这样就能够确保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利用技术力量促进社会资源整合在文化事业发展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推动要素,对于我市来说,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为可观,但是与沿海城市相比依旧存在着差距,我市理应以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催生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从而有效延伸文化产业链。事实上,这样做也能够将产业发展的空间进行有效可靠地延伸,在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实践当中,也足以证明,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结束语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2篇

(一)报纸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传统媒体涉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自2000年起,广西日报社就与越南的一些报社建立了合作关系。2004年1月《广西日报》重点推出了《对接东盟》专版,主要报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把广西的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等内容传播到东盟国家;另一方面向国内受众介绍东盟国家的异域风情和经济发展情况,以文化交流带动中国—东盟的互相进步、共同发展。在广西日报的系列报道后,东盟国家对广西及中国的礼仪、民俗甚至餐饮休闲文化传播到了东盟各个国家。成功的双向沟通使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二)电视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4年起,广西电视台确立了“把广西电视台打造成有国际影响的区域性媒体”[2]的目标,准确定位对东盟十国的国际传播战略,效果显著。2010年,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通过长城卫星向东盟国家播出,国际频道这一平台给广西对东盟国家的跨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广西电视台一直致力在东盟国家传播中国、传播广西好形象和优秀文化,广西电视台掌握了要以传统文化塑造国家美好形象这一要旨,以此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注意力,在提升自身传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广西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三)广播电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5年9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与东盟国家对外宣传的合作交流,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电台、传媒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广西对外广播电合,建立了北部湾之声——采用英语、泰语、越南语、普通话和广东话5种语言播出,北部湾之声调频覆盖中国广西北海、钦州等地,还有东兴、水口等口岸,短波SW5050、9820可覆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及泰国东南部地区,覆盖人口超过1亿。[3]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对东盟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使东盟国家受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最便捷的媒体来感受广西及中国文化魅力带给他们的精神文化大餐。广西的传统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的新的媒体形态。可以说,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为广西与东盟进一步合作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舆论环境及和谐的文化环境。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微信

2013年在广西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充分合理的利用新媒体输出信息和文化,效果显著。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开通了命名为“CAEXPO”的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具有很多丰富、实用的服务功能。例如,博览会资讯、博览会微博、客服热线、导航位置及附近美食等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界及时全面了解博览会的权威新闻信息提供最便捷的渠道。受众可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官方微信,及时了解博览会举办活动的情况,也能通过“关键词回复”这一功能获取自助查询服务信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和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办方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了与受众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受众的参与博览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北部湾在线”新媒体

“北部湾在线”新媒体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点新闻网站,该网站通过整合广西当地的广播与电视的多媒体资源,制作出丰富的、面向东盟的多媒体节目,实现在广播、互联网和手机跨平台多媒体信息,开创了跨地区、跨行业、跨终端的立体化传播业务,构建境外宣传的新格局,全面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的需要。虽然广西新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并提升了其跨文化传播能力。但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东盟每个国家与中国的具体文化差异及认同;广西东盟国家小语种新闻人才的流失,不能更好地融合东盟各国的民俗、语言风格,有效地进行沟通等。

三、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广西新媒体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就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开展对东盟国家信息传播的工作。

(一)加深东盟各国受众定位及心理研究

东盟国家的受众喜欢看什么,需要了解什么,他们的阅读有什么样的习惯?了解和分析这些需求、习惯,是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基点。[4]针对东盟国家庞大和复杂的受众群体、各国民俗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实际现状,广西新媒体应该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受众的定位分析和研究,并据此制定相应对策,设定传播目标和议题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广西各类跨文化传播平台

广西有很多和东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优秀的、成熟的平台,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剧周等文化交流会议或演出。以中国—东盟音乐周为例,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和无界性为消除音乐文化差异提供了便利,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减轻乃至消除彼此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差异,以及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可以说,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以弱化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为功能之一的多元化音乐交流平台。[5]

(三)创新适用于东盟国家受众的新媒体应用平台

尽管在文化上广西与东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但在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上却是相通的,所有受众都喜爱使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可以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使用扫一扫、摇一摇等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吸引力,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传播效果。同时可以在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手机Flas、PPT展示等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使东盟各国受众轻松、深刻记忆他们感兴趣的跨文化传播信息文本。

四、结语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地方文化传播;西游文化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信息传播已经由“+互联网”时代转型到了“互联网+”时代,这种转型最大的不同就是,网络传播由附加项变为了基础项,网络环境不论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业内实践的角度来说,都是无法忽视的传播背景。媒介融合是从媒介技术融合层面开始的,随之带来媒介业务的融合以及媒介管理的融合,由此导致“媒介所有权及其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1],媒介融合则形成了“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由此实现媒介产业的融合。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广播、电视、报刊长期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随着传媒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以广播、电视、报刊为主的传播媒介逐步成为传统媒体。而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传播载体以极快的更新速度顺应时代的变化,如今被称为新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和各种互联网终端、移动信息终端媒体功能的相互替代和相互融合,使不同媒体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介的功能越来越弱化,新兴媒体以越来越强势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2]。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界不断进行各种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传播尝试,新媒体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这种态势之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共同提高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学术传播能力,成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全新要求。

(三)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更需要与传统媒体融合当今,新媒体占据传媒制高点,公众话语权的下放让所有的发言都能掷地有声,传统媒体呆板延迟的信息传播已成“夕阳下最后的舞蹈”,这也给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几乎一边倒的优势。从新媒体运营的角度来看,运营的标配早已经从“双微平台”扩展到了全平台。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正在压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层层阻碍使其转型难以为继。除了少数传统媒体在夹缝中撕开一线生机,大多数传统媒体都在艰难探索中悄无声息地败下阵来。因此,研究媒介融合,更多的是要如何帮助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有个明显的事实,当网络舆论是非曲直汹涌难辨的时候,最后还是传统媒体站出来辟谣。传统媒体以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独占鳌头。所以新媒体要想站稳脚跟,只有借助传统媒体的威望和内容,这是融合的必然。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在地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一)新媒体的发展与大众文化信息需求新媒体的运用基于大众文化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大众对地方文化信息的渴求,促进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随之推动了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因此,新媒体在地方文化传播中必须讲究文化品牌效应和传播效应,能够以媒体的形式传播信息;在地方文化传播过程中,让地方文化专家、广大百姓参与,以优质的传播内容提升文化传播的品质。新媒体必须了解地方的文化底蕴、挖掘地方民风民俗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中能促进民众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因素,运用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传播,增强大众对地方文化的体验性认知,激发并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这对于实现新媒体自身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二)传统媒体在地方文化传播中的局限性新媒体的崛起动摇了传统媒体在文化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如今,媒介融合导致传统媒体的市场严重萎缩,传统媒体传播的时间滞后、渠道窄、方式单一、成本增大,效益难以实现。除了极少数具有政府背景的媒体得到保障外,传统媒体整体上处于“守摊子”状态。随着新媒体的强势推进,文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早已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和重构态势。网络直播、网络研讨会、微博、微信、抖音、公众号、QQ等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表、传播新信息、新观点、最新评论。新媒体传播渠道宽广、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泛且可以适时互动,使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中的核心地位被动摇。

(三)新媒体在地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1.新媒体的灵活运用,有效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播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发现有价值的地方文化信息便可随时、转发,自媒体拥有者只要发现了与地方文化相关的新资源就可以及时拍摄照片、撰写内容、制作图文音视频,及时传播信息,其灵活性对于挖掘地方文化之源有积极作用。2.超越传统媒体,实现地方文化传播内容的针对性、信息的无差别化。新媒体以其即时传播、声画兼备、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超越传统媒体,可以实现无差别的传播;自媒体传播和接收信息方便灵活,不同的传播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与传播内容,接收者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这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因而在地方文化传播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3.极强的贴近性,提供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信息,也使受众辨别信息、完善信息成为可能。几乎人人都有的手机不仅汇集了无数新媒体手段,使及时信息成为可能,也成为各种媒体信息的接收终端,可以方便灵活地接收信息。特别是自媒体具有在“熟人社群”信息的优势,信息者的贴近性、地方文化信息内容的贴近性,使对象和受众成为一体,受众更加喜闻乐见,大大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由于网络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对内容真伪的辨别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新媒体使受众对这些信息的基本判断容易得多。

三、新媒体传播西游文化的实践与启

在新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实践中,全国各地的《西游记》文化传播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具有超强的影响力,各地在地方文化宣传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都愿意挖掘与《西游记》的文化关联。

(一)新媒体传播西游文化的实践《西游记》总体构架是有历史事件(唐僧取经)依据的,小说里的故事是有源流的,人物是有原形的。目前,全国各地争相打“西游”牌,都在挖掘地方文化的“西游”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经挖掘的西游文化资源有:连云港的花果山,《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地,孙猴子老家;淮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武穴,《西游记》成书背景地;蕲春,荆王府吴承恩工作地;顺昌,大圣文化背景地;随州、宜阳、盱眙,大圣的原型无支祁以及猴文化;河南嵖岈山作为《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拍摄取景地,也在打造西游文化;很多地区也在挖掘《西游记》元素……这些西游文化资源从发现、发掘到开发利用,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各地都将当地的西游文化资源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文章、视频,在微信公众号推广、朋友圈,在各种会议活动场所、抖音等视频APP推送。这些推送活动成为新媒体传播西游文化的有效实践。

(二)新媒体传播西游文化的启示1.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地方西游文化的影响力。新媒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利用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全国各地开发实践的检验,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扩大了地方西游文化的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新媒体将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结合起来。线上的运作,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开展西游文化宣传,普及城市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西游文化的知名度;线下的运作,通过政府及相关机构开展的西游学术研讨、文化推广推介、旅游项目招商、文化景点体验等活动,提升西游文化的美誉度[3]。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立体化的宣传推介。2.有利于西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徐习军认为《西游记》是一个超级IP[4],所以对于很多文化创意人员,电影、电视制片人,动漫、卡通、游戏等文化产品开发者来说,搭上了世界名著的快车,无须太大的推介投入,就能带来大量粉丝。新媒体对西游文化的传播、打造西游文化品牌,可实现西游文化创意,实现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的结合。网络不仅可以用来做宣传推广,还可以将历史人文资源、城市与西游文化关联内容做成游戏,让玩家去闯关,闯过某一关,可以获得某一景点的门票,再闯关可以获得去景区游览的车票,等等;开展网络知识智力测试答题,用答题的积分兑换旅游门票。这样不仅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提高了人们对西游文化的关注度,也促进了人们对西游文化旅游的期待,实现了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有效结合。3.有利于西游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造就了《西游记》这部不朽的名著,使之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融与互鉴的一部灿烂的文化史。在新媒体推广宣传的基础上,各地区相互交流融合发展,在基于各种新媒体线下西游研讨的基础上,整合全国《西游记》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为弘扬西游文化作出贡献。一些自媒体传播者说他们传播地方文化,既是缘于对生养自己的家乡的热爱,也是承载“把老一辈的事迹、有价值的地方史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活记录下来”的责任。新媒体关注地方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文献的归集、整理、研究,是对中华地域文化传承的贡献。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4篇

【关键词】手机媒体;传统文化;议程设置

一、手机媒体的基本传播特性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1]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功能也不断推陈出新,手机媒体的功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几类传播特征。

(一)传播渠道多样化与便捷化,带来新视听体验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用户已达5亿,较以往用户总数有巨幅增长,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选择手机作为链接网络的平台,体验更新迅速的手机媒体各项功能,感受手机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便捷化。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谈及“媒介即人的延伸”。该观点在手机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了新的印证。随着手机媒体跨媒体化的多样功能的研发成功,广大手机用户只需用手指指尖轻碰触手机屏幕,便可享受多样化与便捷化的手机功能服务。由此,受众亦可体验多种媒介新体验。例如手机微博,带给受众“心情便签”体验,这种可以融入音乐、图片、视频的新视听体验,还能得到其它网友关注的回应。此外,随着手机屏幕尺寸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手机游戏亦为受众带来时尚、炫目、高清的视觉观感,这都是以往手机媒介所不能媲美的。

(二)具移动实时性,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即时传播

基于移动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手机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观看手机电视节目过程中所产生的流量费用,则由相关运营商收取。随着手机电视业务市场的扩大,不少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收看电视节目,这对一些忠实球迷而言更是有了不同视听体验。因为传统观看球赛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电视或电脑,观看的地点大都较为固定和封闭,而手机电视则实现了随时随地、即时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功能。

此外,在一些事故突发现场,人们可通过手机微博即时将现场图片和信息快速发送出去,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信息传递给外界,以便及时获得帮助。例如发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四分钟后就有一人通过手机微博第一条求助信息,这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报道事故信息早了两个多小时。与此同时,“23日当晚,身在事故现场的一些微博用户不断更新关于现场的种种图片、文字信息,短时间内,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迅速以图文并茂的全透明方式在全国民众面前得以展现”。[2]

(三)个性化传播方式,调动广大受众的参与热情

不同媒介的使用,会带来不同的媒介使用依存症状,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理现象。以往,人们更多的是对电视或网络过度沉迷而由此产生相关“媒介依存症”。而今,随着手机用户人数的迅速增长,许多手机网民也在不知不觉间患上“手机媒介依存症”。手机体积小巧,资源丰富,功能齐全。人们可把手机装在口袋里或拿在手上,随时随地便拥有了一台“移动掌中宝”。

通过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尤其是文本语言方面更贴近网络文本语言的后现代性,例如“淘宝体”、“凡客体”、“元芳体”等时髦网络语言文体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前,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图片或文字、视频信息到QQ空间或“人人网页”上时,还可同时间自己的“地点定位”信息。如此,网页版上的信息就会出现的地点位置。这种消息方式,符合年轻人追去时尚、彰显自我个性的特性,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二、借力手机新媒体,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手机媒体已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新兴媒介,成为一个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新平台。借力手机新媒体传播渠道,可为有效地宣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同时这也和时代精神的要求相契合。

“一个不善于研究和总结本土艺术与文化的民族,不可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甚至不可能很好地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及文化经验,因为它缺少立足的根基。”[3]中国乃文化大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以往单靠传统媒体向广大受众宣传经典文化的效果较为有限。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能够实现对多种媒介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从而衍生出多种具备手机媒体传播特性的媒介新形式。这些媒介新形势,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也更具传播优势。

(一)手机微博

手机微博可以在发心情文字的同时图片或音视频。并且,皆可转发、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稍有不同的就是,二者的上网终端有所区别,媒介体验也不尽一致。但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手机微博还是电脑网页微博,都具备碎片化文本语言特征,且这种特征已经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这种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当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后会产生一种独特效果,使广大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发感兴趣。

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微博开展“微拜年”活动,这一行为方式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践行。微博发拜年信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祝福,这一行为方式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仪式感,还和新媒介传播特色密切相关。除了过年之外,不少微博网页还会在一些传统节假日开辟“节庆专题”,提醒广大用户不忘在节庆假日给亲朋好友传递祝福。例如,以往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在网络上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国外的“2?14情人节”受关注程度高,但如今不少微博官网主页都会大力宣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七夕情人节”。宣传方式包括组织网友参加七夕相亲派对活动,鼓励网友通过手中微博接力传递爱的祝福等等。此外,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手机网民也可直接通过手机微博参与相关的线上线下互动。可见,手机微博对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开辟了独特新路径,且这种路径易获得广大受众认可。

(二)手机游戏

一部由好莱坞出品的《功夫熊猫》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英雄主义文化宣传得淋漓尽致。可见,视频融入传统文化再向广大受众输入后,更容易被接受。

手机游戏属于手机视频的一类,当前,不少手机游戏的开发方都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移植入游戏场景画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装饰等方面。甚至,有的手机游戏直接套用了中国古典精粹文化中的开天地、女娲补天、远古神兽等神话故事资源。例如,《仙境OL》即是一款以上古神话为背景的2D大型玄幻类手机网游游戏。玩家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划手指,便可逐渐通过该款手机游戏领略仿真的上古神话世界。通过手机游戏为受众提供一个接近和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视窗,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发与延伸。

(三)手机音乐

目前手机音乐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的手机彩铃,彩铃业务由用户自由订制,订制时会产生一定资费或免费;二是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通信终端,以WAP、WEB、APP等网络接入方式获取音乐资源。手机音乐带给广大受众以全新的视听体验,当前不少手机音乐播放器还提供手机唱K功能,支持随时随地播放、搜索、下载歌曲,提供在线音乐MV播放,甚至轻轻摇晃手机就能切换到下一首歌曲……受众携带一台小巧手机出门,随时随地可享受“微家庭影院”的视听音效,

手机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当前手机音乐市场中还较为少见。但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音乐铃声的正式上线,为手机音乐市场刮来一阵清新之风。例如,由上海黄嘉历史文化传播公司历经三年创作开发而出的900首中华传统文化手机音乐铃声于2011年8月成功在网络平台上线,供3G手机用户付费下载欣赏。这些歌曲目前已实现用现代工艺打造农耕时代的音响声效,(下转第464页)

(上接第462页)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精粹融入其中,带给广大受众不同的文化视听新感受。手机音乐铃声融入了唐诗宋词、中华谜语、中华对联、中华佛教梵语等元素,让受众聆听手机音乐的同时领略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四)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4]手机报作为新兴“数字报纸”,将传统纸媒的权威可读性与手机移动接收的便捷性优势整合到一起。手机报与其它媒介有着较大区别的是,它有着相对固定的用户群,有利于手机报及时将精彩内容传递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点对点式”的即时传播。

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纸媒传播渠道,还应充分利用手机报这类新兴媒体传播渠道。例如,中国移动陕西分公司就曾于2009年春节期间,在推出《轻松国学365手机报》上增设节日特刊,为广大手机报读者用户精心打造特色民俗专刊,充分融入了“春联的来历、年的来历、压岁钱的来历、迎财神的说法”等传统民俗的专题内容。这于无形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清风”捎给受众的同时,还促进了手机报的订阅量,更在手机报行业中树立自己的文化宣传口碑。

三、手机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

(一)打造语言风格审美新范式

当前,由传统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报道形式还较为单一,未能全方位调动起受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形态的一种,更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构建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范式的多重有效宣传渠道。

通过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打造语言传播审美新范式,可以利用其传播媒介的新特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这种“包装”并非指的是增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搞元素,而是使中国传统文化更适应现代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传播,使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报道看起来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便于拉近中国传统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重塑其审美新范式的同时广泛调动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融入当前流行的“微元素”

以往,传统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时,行文大都篇幅冗长、文风平淡。而今,各种“微元素”广泛流行于新媒体网络平台,具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等特性。在手机媒体方面,“微元素”的流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从具体方面来看,“微元素”可以是单幅图片(包括摄影图片或漫画图片、动态图片)、单个音视频等等。

当前,无论是在手机微博平台,还是手机音乐、手机报等平台,皆可支持图片、视音频链接。以手机微博平台的图片博文为例,无需过多修饰,仅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图片,配上少许解释性文字,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各方关注。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裁剪”为更适应当前受众喜爱的“微文本”,更容易吸引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

(三)增强受众的互动交流和反馈

借助手机媒体,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效宣传,还需做到增强手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尤其还需开展调研受众对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反馈的调查。如此,有利于手机媒体在今后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时,满足受众媒介内容期待和需求。具体开展措施如,在手机报板块中增添“读者留言”互动板块,增大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在手机网络平台,发放相关电子调查问卷,如果手机微博或手机音乐受众积极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可获得活动抽奖机会,等等。

四、结语

手机自身既是具备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讯技术平台,同时还是兼具跨媒体传播功能性和可移动性的媒体平台。通过手机媒介载体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文化趋势。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有了新的路径,并且这种路径的互动模式、反馈机制、便捷特性较以往传播渠道更为高效。今后,如何更为有效构建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平台,还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陶然.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困境探析[J].群文天地,2012(2).

[2]任丽颖,朱峰.网民微博直播动车事故 首条微博比新闻早2小时[EB/OL].新华网,http://.cn/i/2011-07-24/15245827825.shtml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创新策略

1研究背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攒了几千年的精神文明、文化成果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是最基本的文化基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教育模板都在当代得到展现。另一方面,科技文化、知识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时代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5.1%[1]。基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也已渗透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随地分享信息、阅读、搜索、查看最新消息等等。新媒体的使用量俨然悄悄超过传统媒体。它具有的去中心化和双向交流的特质,让各种文化在新媒体快速传播中,积极创新,提升了影响力。新媒体的崛起让众多大学生无一不参与,无一不使用,这恰巧提供了一条新的传播途径。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较单一,多以上课、讲座的形式为主,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的兴趣。而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之首,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直观快捷的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类的感官体验,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如果用最热门的新媒体结合最需要拓宽传播渠道的传统文化,会让单调的传播形式变活跃,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传下去。

2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策略

2.1从新媒体角度

2.1.1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进行有效传播1)时效性:纵观新媒体的各类优势,都远不及新媒体能在如今社会信息爆炸的同时,还能从容处理信息并即时来得让人震撼。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的时效性利于传播传统文化,因为它快捷、方便,可以筛选出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在享受它的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对它产生了依赖,即黏性。数据显示有36%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3~6小时,正是利用这种高效的黏性,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新媒体的同时了解到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有关传统文化的消息不一定最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所以不仅要利用新媒体的时效性,时时更新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增强传统文化的存在感。2)便捷性:数据显示有35%的大学生认为用新媒体接收信息是非常方便的,可以随时随地收到各种新鲜信息,有研究者从成本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构成挑战。”[2]低成本,高回报,新媒体的便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速通道。3)互动性:互动是新媒体的又一个核心代表关键词,它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沟通平台,不仅可以创造自己的表达,还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从事更多的活动。互动是促进信息传播的一种创新方式,新媒体的这一特点在满足大学生的性格追求的同时,还是信息与受众间的桥梁。新媒体的共享性和互动性正是解除传统文化传播困境症状的对症药方,在利用新媒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设立意见建议,论坛留言,话题讨论等互动区,以增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互动效果。

2.1.2创新的传播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QQ、微信、微博分别高达77%、58%和33%。这三种媒介是大学生用率最高,然而这三种方式各有特色:1)QQ是大学生中利用率最高的,它是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了解各大班级、校园群体多以QQ为主要信息传播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兴趣部落,公众号,QQ空间来推送传统文化相关内容。2)微信可以通过添加好友构建自己的社交圈,是半公开的社交软件,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会关注几个甚至十几个公众号,受众也可以对感兴趣的推文进行互动和留言,我们可以对受众进行个性化推送和对软文进行分类。同时,通过人们的转发分享,让更多朋友圈里的受众关注与传播。3)微博的特点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利用微博来进行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快餐”平台,因为内容精简更容易让人们接受,现代的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多是利用碎片时间摄入信息,所以微博就成为大学生搜索信息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2.2从受众的角度

2.2.1进行氛围营造,普遍传播

传统文化虽百用而不知,但却早已渗透人们的日常,只有把已贯穿生活的那部分明显化,把鲜有人问津的部分存在化,才能有效增强传统文化的存在感。我们可以利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电梯电视、公交电视等媒体资源,进行氛围营造和传播。通过调查了解到,有63%的大学生接收过来自网络的传统文化知识,利用新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增加传统文化的曝光率,让传统文化围绕在大学生身边。传统文化的氛围营造不仅要依靠新媒体的力量,传统媒体也不容忽视,利用创意广告在公共场所进行宣传,通过标语、绘画、雕像、公益广告等多元化的方式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受到文化的熏陶。

2.2.2利用使用习惯,重点传播

数据显示,有45%大学生喜欢视频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因此可以针对他们喜好,在QQ、微信、微博上,以创新的视频传播方式推送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内容越多元、越独特,大学生越会被吸引,越容易接受。新媒体语法规则中说到“没有新媒体,只有新服务”[3],不论什么样的新媒体其最终目的都是更好的服务,只有遵循这样的道理,受众才会选择信赖。同时,从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晚上使用手机远大于平常,所以在选择手机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的同时,还可以将推送时间选择在晚上,以增加接受率。

2.2.3迎合大学生更喜欢的传播内容

第一,通过调查数据知道大学生们有63%的同学喜欢《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59%的同学喜欢传统美食,对风俗习惯感兴趣的达到50%,针对这一类与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类别,譬如美食和地方风俗等,会作为先期传播内容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以他们的喜爱为突破口,随之循序渐进拓展到其他领域。第二,调查中有49%的同学喜欢有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随着电子书籍的使用率日趋升高,可以在微信和QQ上建立有关传统文化的公众号传播电子书籍,同时,也可以创新传播,例如利用有声读书、有声小说、广播剧等方式使传统文化书籍的传播方式不仅仅只是阅读。

2.3从传统文化自身角度

在力求新媒体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道路上,不仅要竭尽所能的发挥新媒优势,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

2.3.1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意融合

人们不再满足于形式单调的传播方式,而是用不同的文化形式表达传统文化,力求以更新颖独特的方式获得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例如将戏剧融入进流行歌曲中,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迎合了大众的喜好,跟紧了时代步伐。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传统文化新融合,改变以往口耳相传的模式,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吸引大众关注。

2.3.2传统文化作品的内在提高

在时展和西方文化冲撞的混杂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迎合大众口味,传统文化经被做了很多改造,甚至是扭曲。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不仅要考虑作品的回馈,更应该注重作品的内涵价值。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尤其关注影视潮流,越受关注,责任越大,影视制作业应该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利用它的受众广而多的优势,尽心尽力为传统文化传播助力。

3总结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带来了满满的文化自信!作为最富有创新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创新融合的方式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为其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维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体来弘扬传统文化,即顺应了时代步伐,也迎合了受众需求,还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创新、形式创新,是一举多得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2]张毓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J].中国记者,2005(8):32-33.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6篇

1.1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具有快捷性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渠道,丰富了体育文化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在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此外,受众可以借助于新媒体随时随地的了解有关体育赛事的相关视频、音频及图像文本资料。

1.2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具有大众性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接受体育文化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直接参与到体育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中,受众既是体育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

1.3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具有互动性

传统媒体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是以信息的发送者为中心的,其传播方式是由点及面,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点与点,以及点与面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可以建立起实时互动。

2.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策略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及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我国体育文化传播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度。近年来,我国各地兴建的体育馆数量在逐渐上升,各类型体育比赛也越来越多,各项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体育文化宣传力度加大,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而且增强了国内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虽然各种传播方式都有利于体育文化传播,但是不同传播方式的传播力度、内容、文化内涵等都有所差异,其中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的就是数字新媒体传播方式,接下来笔者提出了未来数字新媒体技术在体育文化传播中应用的几点策略。

2.1积极探索发掘新媒体的各方面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新媒体的各方面应用中,最应该重点把握的就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能力,比如对体育知识的传播、体育文化的解读及体育政策的宣传等,让人们了解体育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可以利用新媒体对国家体育赛事,奥林匹克等国际性比赛进行实时转播,对体育新闻进行及时传播,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腾讯QQ、MSN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向人们传播体育文化知识,让人们及时获得各种体育相关信息,从而引导人们能够在闲暇之余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从各个方面影响和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2.2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媒体传播方式,在传播特点上各有千秋,比如,从信息传播的深度与真实度方面来看,传统媒体必然要优于新媒体,而从传播的速度与及时性方面来看,传统媒体必然不如新媒体。所以,我们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应当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使他们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比如,针对于比较重要的体育竞赛,我们就可以选择既通过传统媒体下的电视、广播、报刊等进行传播,同时也利用网络同步更新,为大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信息,最大限度传播体育文化。

2.3通过新型便捷式移动媒体传播体育文化

便捷式可移动媒体由于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人们可以自由地获取所需体育信息,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手机的功能也更加完善,尤其是在4G网络逐步普及的情况下,技术的运用、智能手机的诞生,将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新型便捷式移动媒体将是未来体育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趋势。

3.结语

新媒体文化传播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视域;体育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活动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体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体育发展不再单一的纵向发展,更是拓宽到横向发展,体育工作者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满腔的热情不断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创新研究体育文化的特点特性,带动着体育文化的进步。自古以来,体育文化就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国家体育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进步程度。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体育文化的交际方式也从单一的见面交际转变为复杂得多向传播。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信息”。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媒介形式,这种媒介形式针对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体育文化与新媒体结合以后,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在新媒体形式下,体育文化发展也会越来越好,既能结合传统的体育文化,也能借助西方体育文化[1]。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新媒体传播视域下对体育文化交际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的不同交际方式,然后介绍了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在交际时的内容,接着阐述了体育文化交际的困难之处,最后根据前面的阐述,讲明了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文化交际的发展状况。

二、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方式

新媒体是一种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一同向大众提供信息的新型媒体技术。新媒体起源于21世纪初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这也对传统媒体形式(如:报纸、杂志、图书等)造成了重大的冲击[2]。而互联网的不断成熟也使新媒体从网络媒体转变成移动媒体,新媒体技术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文化带来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体育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壮大,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有更多的交际方式.1.首先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体育文化传播平台促进更多人接触了解新媒体文化。平台管理者在上面设置多个版面,既可以介绍体育历史,也可以介绍体育器材,让网络用户对体育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使用者通过注册ID登录平台,了解平台发放的信息,同时体育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平台沟通探讨,共同挖掘更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3]。2.建立国际体育文化接轨平台。我国体育文化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如果不与外界文化交流,很容易导致闭关自守,只能了解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而不能吸收国外最新的知识。由于人在不同时期身体状况不同,适用的体育活动也不同,所以科学界也在不断研究体育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年来国外的研究状况一直明显优于国内,我们必须要积极接受外来最先进的文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为我国体育文化交流做出贡献[4]。3.建立体育爱好者交流平台。体育是一项极具魅力的活动,无论是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还是极限运动,都对人类充满吸引力。从远古的狩猎,到古代的蹴鞠,再到现在的滑板,各种形态的体育活动不断涌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因此体育文化一直有一群庞大的爱好者,他们热衷于体育,愿意为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来自全球各地的体育爱好者可以畅所欲言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传播自己所了解的体育文化,带动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体视域下,既有网络媒体,也有手机媒体,还有数字电视屏等,网络媒体通过微博、博客、维客等软件传播体育文化,手机媒体通过短信传播体育文化,利用卫星传输将体育文化放到数字电视屏中,传递体育文化[5]。通过上述手段传播体育文化,可以得到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而且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三、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过程

在新媒体视域下交际的体育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体育可以说是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改变世界。而互联网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承载内容多的优点,利用互联网传播体育文化,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海量的体育文化内容。体育文化交际内容包括体育文化历史、体育器械、体育文化形式、体育对人体的影响、体育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等等。体育文化交际内容首先是交流的是体育项目,体育项目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充满活力。大多数体育项目,如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马拉松、跳远等都极具民间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国际化的活动(如奥运会),还是自发组织的体育比赛(如校园运动会)都可进行,而且这些体育项目具有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竞技规则和操作秩序,这些大众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矩不需要过多的沟通,能够极好地促进各方法合作关系,增加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新媒体视域可以将这些项目罗列到一起,让大家更清晰项目规则,了解各个项目的不同之处。利用新媒体除了可以了解体育文化项目外,还能很好的传播体育文化历史。体育文化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可以下发出各种各样的分支体系,不同的分支体系涉及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人去研究。新媒体可以将最新的研发成果记录传播,让相关研究者了解到最新的文化研究成果,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研究[7]。一些对体育兴趣不大的人在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后,很有可能爱上体育锻炼,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新媒体视域还能够记录体育项目对于人体的影响,由于人在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在不同时期适用不同的体育项目,但是一般人对这些项目了解较少,不知道选择何种体育项目,如果老年人进行一些过激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新媒体视域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介绍项目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让体育爱好者知道最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项目,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新媒体视域能够促进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增加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且新媒体平台能够记录不同国家体育文化的不同色彩,作为国家官方外交的一种手段,在特定情况下体育文化还可以发挥缓冲和过渡作用,为国家塑造一个很好的形象,展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地位,实现与他国的良好互动[8]。

四、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局限性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非语言行为,需要所有人通过一些共通性的可跨越语言障碍的动作来进行运动,体育文化是描述体育运动的手段,体育文化会教人如何使用和理解这些看似寻常的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连接到一起。我国体育文化和国外体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新媒体视域下不能很好地转化,这也是目前体育文化交际的一个困难方面。例如武术可以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在练习时有所谓的“三宝”:精、气、神,这对中国人来说,理解很容易,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很难,必须要通过老师的亲身示范和讲述才能够了解,如果只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交流体育文化很难做到这一点。除此之外,新媒体视域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传播扩散信息,这样虽然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是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尤其是一些体育方面的历史文化比较偏僻生疏,如果不对文化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肆意散播文化内容,很容易对大众造成误导,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很难找到散布源头的,而这样一些不法人员会在利益的趋势下,大肆传播,造成文化混乱的现象[9]。

五、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趋势

通过前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的交际方式更加多样,交际内容更加丰富,交际范围更加广阔,交际对象也不再单一。鉴于此。利用新媒体传播体育文化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一)设定更多的专业软件传播体育文化由于网络的普遍性,软件的多样性,未来体育文化必然会有自己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会记录体育项目、体育历史以及各国的体育文化差异,体育文化爱好者可以通过下载软件直接便捷地了解体育文化内容。(二)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实名制传输文化文化与其他产物不同,只有文化的成熟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所以不能允许出现任何的偏差,而体育文化历久弥新,对全球发展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净化网络传播环境,设定实名制传播的方式,确保传播的体育文化既真实又具有时效性,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体育文化,不法分子也不敢轻易传播文化。(三)加强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体育文化是一项全球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文化,这些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必须要通过新媒体视角让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以此带动体育文化的进步。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可以了解到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媒体迅速发展并取代传统媒介形式,有效传递各种文化。体育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且各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利用新媒体能够有效传播体育文化。本位对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的不同交际方式进行介绍,通过构建体育文化传播平台,国际体育文化接轨平台和体育爱好者交流平台,传播体育文化,进行体育文化交际,交际内容包括体育项目、体育历史文化和各国体育文化的异同之处;接着分析了体育文化交际时可能会遇到肆意传播错误文化的现象,最后指出新媒体视域传播体育文化必然向着构建更好的网络环境,实名制传播网络文化,加强各国网络文化沟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军,高大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136-136.

[2]王斐.新媒体作用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7(10):120-121.

[3]吉学武.试析媒体文化环境下的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中国报业,2011(18):60-61.

[4]刘迪,黄自鑫.新媒体视域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1):178-179.

[5]孙静.论基于新媒体交流方式的宗教文化传播[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2):65-68.

[6]蒋敏.探究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旬刊,2017(8):24-25.

[7]郭鹏.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7(11):118-119.

[8]柳皓严,于志华,余诚.新媒体视域下武陵山区巴山舞“文化空间”的重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5):78-82.

[9]柳剑文,柳剑能.新媒体视域下的文化传播--以潮汕文化为例[J].传媒,2014(1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