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合集7篇)

时间:2024-02-21 14:45:14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1篇

一、网络安全教育的内涵

狭义的网络安全指的是运用各种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即通过保障网络及与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传输信息的安全”等,[2]以保障网络功能的正常发挥,并“维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3]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可以说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延伸,同时也是新时代下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既是满足“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建设的时代需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思想素质、政治素养、道德水平的客观需要。

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但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保护自我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保卫国家的安全利益,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其目的在于消除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各项正当权利和身心健康的损害,保障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促使大学生能够合理、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

二、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滞后性主要表现为:(1)对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滞后。高校不能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间的关系,不够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高校有关网络安全教育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尚不健全,学校网络安全中心的职能设置和责任落实并不到位;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忽视,导致大学生在校接受的网络安全教育无法达到系统化、体系化,网络安全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亟待提高。

(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完整性和实施性。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浪潮波及全球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呈现出网络威胁形式多样化、问题隐蔽性高、后果危害性大等特点。目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的安全教育意义上,主要涉及网络基础知识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但缺乏教育过程缺乏深入性,教育结果缺乏有效性。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教育必须拓展视野,不断向国家大安全的层面拓展。

(3)网络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淡薄。当前,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中,涉及文化安全、国家安全、国家网络安全的教育内容十分匮乏。部分高校、教师甚至大学生自身对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形势并未产生重视,也没有生成有效的防范意识。这样的形势迫切要求高校开展教育时克服功利化倾向,不断拓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将文化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国家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等内容纳入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之中。

2、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强权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偏差。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的转变使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由依靠权力和资本向网络控制者和信息者转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浪潮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上的、价值观上的渗透,以隐蔽的手段和形式将所谓的主流价值观、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散布到互联网上,容易使某些辨识能力差的大学生产生思想混乱,削弱他们原本正确的理想信念。

(2)海量化信息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功能性和监管的缺陷决定了它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有正面、积极的信息,也有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消极的信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在这样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原有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和破坏,出现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紊乱,严重者甚至可能走向网络犯罪。

(3)网络的虚拟化造成大学生行为的异化。网络的虚拟性、娱乐性以及网络传播的泛娱乐化、碎片化,使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交往中,从而造成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的失语;某些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处理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碍,从而引发网瘾综合征;某些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群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被国外不法分子蛊惑利用,间接参与到泄露国家安全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去,不仅影响国家的安全稳定,而且将自己引向犯罪的深渊。

三、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

1、完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已经包括网络基础知识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犯罪教育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加强重视,继续深化。同时,必须对大学生增加有关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国家安全意识是公民关心国家生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取向,是世界观、政治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反映”,[4]具体表现为公民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等。[5]为了避免大学生在市场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由于价值观的错位,而做出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牺牲国家安全利益的错误选择,社会及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制度体系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务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6]使我国在网络领域产生了国家层面上有法可依的基础性法律,这不仅为网络实现法制化的重要制度基础,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法律遵循。加之以往国家出台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都应该成为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教育制度体系的基础。明确大学生的网络安全职责,包括保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多重职责;教师应履行教书育人的本职,引导大学生做出合理合法的网络行为;学校应该根据本校校情,设置专门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职能部门,构建合理的教育制度体系。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2篇

关键词:网络 安全阀 作用 特点

2010年,中国的网民数量达到4.2亿,互联网迅速的浸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由网络引起的社会问题开始涌现出来:网络谩骂、网殴、剽窃、色情、等等。有人期望通过道德规范来实现网络的健康和有序发展,也有人认为对网络的管理应该实行实名制。

对网络进行规范和引导,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网络世界的健康和有序。但在规范和引导网络的发展时,我们应当尽量保护好网络的一些积极功能,让网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对于一个规范措施能否实行,大多是从这个规范措施的实行是否会伤害网络的精神实质、是否会影响中国网络的发展以及是否能有效地约束网络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判断的。在对网络其他社会功能缺乏挖掘和研究的情况下,一种不恰当的规范措施有可能伤害到网络积极功能的发挥。我认为网络具有明显的社会安全阀功能,在规范和引导网络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网络的这个积极功能。

安全阀机制是有社会学家科塞提出的,即社会的一种机制,它通过潜在的社会冲突来维持一个群体。社会在不断地运动,其间会产生并积聚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而对矛盾宜化解而不宜蓄积,对不满情绪宜疏导而不宜堵截。安全阀是人们为防止容器爆炸而设置的,社会学家将安全阀原理引入社会学说,就是希望为社会设置一个经常化、制度化的通道,以实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正常沟通和发泄不满情绪。它将保障社会运行安全,为堵塞的河流开凿了一个河道,及时排泄累积的不满情绪,以避免灾难性冲突的发生,网络就具有这种安全阀的功能。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场所。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当个体的心理行为趋向与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甚至背道而驰时,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压力。它所导致的社会行为更多地基于压抑的情绪,往往产生负社会效益。当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平衡机制时,这种情绪就不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行为;当一个人无法摆脱压抑情绪的控制时,就需要外界为其创造一定的排解宣泄的环境和条件。在这时,网络就可以充当人们情绪发泄的“排气孔”。当人们及时、适当地让不满情绪和不同意见在自己的网络上进行宣泄,就防止了矛盾和冲突的过度压抑和聚集,进而也防止了矛盾和冲突的总爆发,保证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稳定。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利益表达和沟通的渠道。网络的平民化特征,使得社会各个群体都有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样,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通过网络就能及时反映出来,容易在它们处于萌芽状态时给予化解、疏导。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可以使不同利益群体看到其他利益群体的需要,也可以在互动中实现相互间的理解。政府需要及时、客观地了解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不满情绪,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制定矛盾应对和缓冲的对策。如果政府对社会上存在的矛盾不了解,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社会不满情绪也会不断增长。同时,各个利益群体之间也需要在思想、信息、感情等方面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彼此的误会,增加各个利益群体相互间的信任感,进而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网络为人们进行社会求助提供了一条途径。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往往过于弱小,在个人遇到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出求助信息。网络具有传播性和开放性,一个人在网络尽情表达时,他的言论就将在全球互联网内传播。个人的遭遇可能在民众的帮助下,或者在社会舆论的支援下得到比较顺利地解决,这样,个人就不至于因求助无门而对社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手段。

网络社会安全阀具有低门槛的特点。?网络从出现以来,以其低投入、低门槛的优势的到迅速的普及,可以说是只要认识字的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的使用者。它可以节省现实社会利益表达的环节和约束,保证了不同经济状况的人在利益诉求上平等权利。正是网络的的这种条件,使得在与其他社会安全阀,比如,,相比时,就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既保证了人们在进入网络以及发言上的平等权利,能最大程度体现民主化,而且,它也保证了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

网络社会安全阀运行的负作用。?科塞认为,冲突提供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以及发泄的手段,通过这些安全阀,敌意不至于指向原初的目标。“在对替代目标进行攻击时,尽管可以通过沟通引开攻击的通道而使原初的关系得到保护,但一场新的与替代目标的冲突将会发生。”这种替代也要由社会系统和个人付出代价。网络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运行时也是有副作用的。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场所时,可以让人们及时、适当地把不满情绪和不同意见在网络上进行渲泄,使得这些情绪可能不会直接指向原初敌对目标。但是这种情绪的宣泄就有可能对社会系统和个人造成伤害,甚至产生新的矛盾。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网络上对他人隐私的泄露、漫骂、人身攻击、甚至网殴等现象对个人以及网络世界的道德环境都造成了伤害;而且,当网络作者在网络上某个社会的不公正时,经常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使得人们对社会现状更加不满,进而可能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网络社会安全阀安全阀可以发泄敌对情绪,转移目标,但不能解决矛盾。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的使用会导致对行动者目标的替代:他不再需要将目标放在解决令人不满意的状况上,而仅仅是要求释放由此所产生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令人不满意的状况仍保持不变或变得更加严重。”就是说,社会安全阀机制可以发泄敌对情绪,转移目标,但它不能解决问题,只能缓和矛盾,不能解决矛盾。矛盾的最终的解决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网络在发挥社会安全网功能时,通常也是不能完全把矛盾消除在网络上。比如,有个利益群体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正当利益诉求以求得自身状况的改善,除了在网络上得到舆论支持之外,这个群体更需要现实中改善他们的境遇。而要改善他们的境遇,可能就需要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甚至需要相关体制的转变等等。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表达心声、沟通交流、争取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已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环境。同时,网络也是民众在相对封闭的舆论环境下发表言论、以及表达观点乃至发泄的场所。网络往往是敏感话题的集中地,管理网络应重在疏导而不是封堵,使网络充分扮演好安全阀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肖唐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7.

[2]丁俊杰.《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及管理经典案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2.

[3]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3篇

(滕州市社会保险费征收分局,山东 滕州 27759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具有开放性,而正是因为网络自身的这种特性,使得计算机网络面临着很大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就会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针对网络安全漏洞,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防范措施

0 引言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社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这个以效率和效益为主的社会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着重大作用。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及事企业单位的重视,人们利用计算机来存储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如果计算机网络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那么网络系统就会很容易遭到攻击,致使这些重要的数据信息被窃取、篡改、删除,从而给网络用户造成损失。为了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进行有效地防范有着重大意义。

1 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每天处理的数据信息日益膨胀,依靠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有着高速率、传输快、容量大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人们利用网络来存储数据,提高了数据信息处理效率。同时,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购物的行为也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用户各方面的利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遍布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每个层面[1]。然而网络具有开放性,正是网络的开放性特点,给网络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网络犯罪行为不断增多,一些网络黑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攻击用户的网络系统,以便窃取用户重要的信息,一旦用户网络系统被恶意攻击,而用户网络系统又缺乏必要的防范,必然会造成难以计量的财产及利益损失,进而引起社会的恐慌。为此,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即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只有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2 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

2.1 病毒入侵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网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及病毒散发着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代码,从而达到病毒入侵的目的。计算及机病毒有着传播性、感染性、破坏性以及隐蔽性。人们在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重要信息的时候,如果网络系统缺乏安全保障,很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从而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重大损失。

2.2 木马程序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中,木马程序作为漏洞之一,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当代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处理各种事情的行为也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后在这个物质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心理很容易被网络攻击者给利用。木马程序编辑者利用人们的利益心理,在计算机网络中编辑各种木马程序,人们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一旦木马程序深入到计算机网络中,木马就会肆意的扰乱用户的网络系统,篡改、窃取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给网络用户造成难以计量的损失。

2.3 非法访问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网络非法访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计算机网络非法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使用系统的存储权限、写权限以及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或者恶意破坏这个系统,使其毁坏而丧失服务能力,非法窃取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信息。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3.1 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只有提高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抵御各种网络攻击。防火墙技术作为网络安全中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安全技术,是指在Internet和内部网络之间设一个防火墙,从而提高网络系统自身的防盗、防攻击功能[2]。对于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用户来说,防火墙的设定需要根据用户的网络环境来进行,通过防火墙技术来识别计算机网络信息,设定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访问,什么样的信息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2 安装杀毒软件

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杀毒软件,如果计算机网络系统没有杀毒软件,计算机病毒就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肆意蔓延和破坏,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杀毒软件是针对计算机病毒而设计的一款有效安全软件。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如当有病毒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时,杀毒软件可以拦截病毒,并给用户发出警示,同时杀毒软件还可自行的杀毒,将计算机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3.3 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加密技术就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对数据的传输进行加密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篡改。网络安全中,加密作为一把系统安全的钥匙,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使用加密技术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3.4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删除。在这个爆炸性增长的数据时代里,人们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大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人们在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时候,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多样备份,一旦数据被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后,用户可以根据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从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3.5 加强网络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给那些病毒、黑客入侵创造了机会[3]。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就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计算机网络用户要加强自身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科学上网、合法上网,不浏览一些不法的网页。同时,对网络设备要定期的检查,防止设备受外力因素的干扰而造成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从而保障用户的利益。

4 结语

在这个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给人们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保障人们的利益安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既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苏伟.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分析[J]. 科技风,2014,17.

[2]甘蓉.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J]. 电子测试,2014,04.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4篇

1.1病毒入侵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网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及病毒散发着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代码,从而达到病毒入侵的目的。计算及机病毒有着传播性、感染性、破坏性以及隐蔽性。人们在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重要信息的时候,如果网络系统缺乏安全保障,很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从而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重大损失。

1.2木马程序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中,木马程序作为漏洞之一,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当代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处理各种事情的行为也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后在这个物质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心理很容易被网络攻击者给利用。木马程序编辑者利用人们的利益心理,在计算机网络中编辑各种木马程序,人们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一旦木马程序深入到计算机网络中,木马就会肆意的扰乱用户的网络系统,篡改、窃取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给网络用户造成难以计量的损失。

1.3非法访问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应用过程中,网络非法访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计算机网络用户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计算机网络非法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使用系统的存储权限、写权限以及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或者恶意破坏这个系统,使其毁坏而丧失服务能力,非法窃取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信息。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1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只有提高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抵御各种网络攻击。防火墙技术作为网络安全中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安全技术,是指在Internet和内部网络之间设一个防火墙,从而提高网络系统自身的防盗、防攻击功能。对于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用户来说,防火墙的设定需要根据用户的网络环境来进行,通过防火墙技术来识别计算机网络信息,设定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访问,什么样的信息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2安装杀毒软件

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杀毒软件,如果计算机网络系统没有杀毒软件,计算机病毒就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肆意蔓延和破坏,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杀毒软件是针对计算机病毒而设计的一款有效安全软件。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如当有病毒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时,杀毒软件可以拦截病毒,并给用户发出警示,同时杀毒软件还可自行的杀毒,将计算机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2.3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加密技术就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对数据的传输进行加密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篡改。网络安全中,加密作为一把系统安全的钥匙,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使用加密技术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2.4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删除。在这个爆炸性增长的数据时代里,人们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大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人们在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时候,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多样备份,一旦数据被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后,用户可以根据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从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2.5加强网络防范措施安全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给那些病毒、黑客入侵创造了机会。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就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计算机网络用户要加强自身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科学上网、合法上网,不浏览一些不法的网页。同时,对网络设备要定期的检查,防止设备受外力因素的干扰而造成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从而保障用户的利益。

3结语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5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 大数据 安全问题 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移动计算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浪潮下,新兴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其中将通过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半结构化数据共同形成的数据组合称为大数据。传统信息数据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与经费作为后盾才能展开存储与加工等工作,再加上信息数据储存加工技术不完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采用大数据处理各项工作事务,借助于大数据处理可以对社会人群特征及行为进行分析,企业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开展营销和预测工作,极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上传数据时上传者可能会不小心将隐秘信息更新到网络平台上,这会导致企业或者个人隐私泄露,严重威胁隐私安全。

1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账户信息极易产生泄露

伴随着数据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隐私极易发生泄露,网络黑客可能会捉住网络数据信息泄露契机直接进入个人电脑窃取私密信息。根据互联网信息安全相关报告表明,在2013年网络数据信息泄露事件比2012年增长速率更快,大约5.5亿网民身份信息发生泄露,其中黑客攻击是网络信息数据泄露的最主要原因,黑客攻击通过窃取个人账户来破坏网民数据信息安全以谋取利益。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盛行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申请网络社交账号和支付宝账户,用以日常信息交流和日常消费。通常情况下多数用户会使用手机以及邮箱来注册互联网平台账号,并且在各大网站上进行认证服务。很多网络运营商为了方便客户操作更是赋予用户网络信息账号相互关联的权限,因此当用户其中一个平台账号数据信息受到黑客攻击时,另外一个关联账号数据信息也可能会产生泄露。

1.2 网民隐私安全受到威胁

网路隐私信息泄露是阻碍大数据时展的一个重大因素,许多网民通常会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动态,并且在公开社交网络平台上和朋友以及家人进行各种信息互动,而社交网络平台上会保留着动态状况以及聊天记录,这一行为给网络黑客带来了契机,他们凭借着高超计算机技术窃取网民用户聊天记录和个人信息,利用互联网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并用以谋取利益,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探讨解决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开发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展进程深入,黑客攻击和病毒传播以及系统漏洞等问题都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基于此,应当开发各种新型技术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设置访问控制。用户使用平台账户访问和浏览网页信息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从而个人网络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在登录账户时需要通过手机验证码才能完成登录,同时还要严格设置信息访问权限,避免网民信息被他人窃取。

建立数据加密机制。所谓数据加密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来加密各种文件信息,并以加密形式传播网络信息,这不但能防止黑客攻击,而且能保障数据安全传播。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加密体系和机制,从而提高网民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借助于网络防火墙来严格控制网络访问权限,从而确保数据信息传播以及存储的安全性。即设置两层网络,分别是内网和外网,并使用防火墙来严格界定互联网访问内容,严格监督人员访问网站,避免非法用户入侵内部网络并窃取内部机密信息。

2.2 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为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不仅需要坚硬的技术支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法律管理制度。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先后建立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法律,并出台了各种违法犯罪惩罚制度,不仅能够有效规范网民行为,还能有效保障国家利益以及消费者基本权益,因此应当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约束网民行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互联网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行为和信息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开展各项网络安全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社会网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减少网络信息泄露事件。

2.3 提升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我国多数网民信息安全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再加上信息安全概念理解模糊,因此在社交网络或者浏览网站上容易丢失个人隐私信息,从而受到各种网络安全威胁。所以网民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概念的理解,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用以谋取利益,保障自身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展进程不断深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大数据平台存在的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并就其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性策略对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积极开发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信息管理法律制度,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平台环境。

参考文献

[1]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相关问题实证研究课题组.信息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适用及认定[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36-40.

[2]袁新梁.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方法[J].科技与创新,2016,(10):157-158.

[3]李福泉.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32-33.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6篇

打开智力解放之门

王强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第三个划时代的神话

由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比以往所有历史时期还要多的财富(恩格斯);100年前发电机引发的“电力革命”,创造了人间第二个科技神话;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则宣告了第三个科技神话时代的来临。与前两个科技神话以人的体力解放特性不同的是,网络科技一举打开了人的智力解放之门,这预示着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更深刻、更壮丽和更伟大的飞跃。

IT之热如火如荼

以PC和电子智能为标志的网络经济是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商务网络化和消费网络化的综合体。它以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电子通讯学为科学基础;而其直接的技术基础则是信息技术,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软件、智能件和电子通讯网。这些高新技术元素结合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就爆发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热潮或科技神话。

网络热潮的迅猛兴起,让堪称科学预言大师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都始料未及。上世纪最后几年,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一问世就席卷全球,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呈现爆炸式或井喷式发展。在美国,AOL(美国在线)网络公司瞬间暴富,竟然一下拿出1645亿美元收购成立70多年,且是世界上最大娱乐媒体的时代华纳公司。门户网站雅虎的股票1996年在美国上市,发行当天,股票市值就创高达48亿美元,年轻的杨致远由穷学生一跃为亿万富翁,谱写了网络科技“光速式”致富传奇。在中国广州,1998年2月,花20万元建立的网,几经倒卖,2000年再转手则卖了3.7亿元。从20万到3.7亿才两年,网站身价涨了1850倍。更多网络经济或IT奇迹在争奇斗艳地发生:鼠标一点,地球就成了地球村,地球村又变成了聊天室;电脑一开,海量的信息就扑面而来,网站顷刻就被戴上第四媒体的桂冠,其传播维度、速度和容量让传统媒体相形见绌;电子商务的展开,足不出户,也可货如轮转;网络金融的施行,键盘一敲,资金即可进出千千万。网络仿佛成了阿拉丁神灯或摇钱树,想干事就成事,想赚钱就来钱。谁抓住了网络,就等于抓住了钱袋,把握了未来。网络经济显示了创业者以神奇莫测的方式和近乎“光速”积累财富的神话。于是,企业家争先恐后地扑向网络,“.com”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风险投资基金接踵而至,大把大把的资金在Internet中燃烧,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直窜到5000,节节攀升。短短几年,网络经济的主体信息产业,就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IT之热热遍全球世界。

风云变幻,网络经济再起程

也许是未能找到网络经济价值链中营运增值的有效环节,也许是缺乏明确的赢利机制和可行的牟利模式,也许是没有把握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许是对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判断不准确,更可能是支撑网络经济的节点——网民和网企的基数还没有达到赢利的门槛(诚如专家所指,网络游戏业务必须有在线人数1万人以上,电子商务必须有1000万连接Internet的电子终端铺垫,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总之,网络经济的热潮也伴生了泡沫。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泡沫相继破裂,纳斯达克指数急转直下,从暴升转向狂跌,直跌到2000点以下;曾经如日中天的英特尔、思科公司和中国的新浪、搜狐等网络企业的股票缩水得惨不忍睹;“.com”公司大量倒闭,减薪、裁员络绎不绝;许多风险投资打了水漂或血本无归;过去成功的网络商店,如亚马逊、8848网,当当书店等亏损日增,难以为继;昨日风光无限的网站“首席执行官”,工作和收入朝不保夕。风风火火的IT热潮慢慢沉寂。人们在思考:网络科技神话是梦幻、博弈、博智还是博傻,网络经济向何处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网络经济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不可动摇,网络经济的实效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只是其社会基础、市场基础或网络终端基础有待时间的夯实、积聚和加强。网络经济绝不是泡沫经济,对于滚滚潮流而言,泡沫是微不足道的;经过网络经济初级阶段澎湃激情和热血的洗礼,企业界冷静地吸取了教训,脚踏实地,重新进发。

网络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新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网络经济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来自其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基础及其前景。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智能件和支撑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导致了社会经济系统结构优化、运行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提高、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有效等。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正是由于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各行各业都具有了信息行业的特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家庭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生产、流通、分配、消 费各个领域,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主体,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而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网络经济的强劲持续发展。

鲜明的优势与特征

网络经济的生命力还来自于它的许多鲜明特征。(1)电子计算机网络可以>,!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这些特征密切相联系,网络经济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它蓬勃增长的经济效益和普遍惠予的社会效益上。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系统具有倍增效应、加速效应、重组效应、先导效应、提升效应、协调效应、组织效应、扩散效应、科技主体效应(科学技术包括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成为了生产力要素的主体)等。从经济效益来看,信息网络本身具有规模经济性,网络连接的企业和人数越多,对网络本身和连接其中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效益就越大;其次是信息网络为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电子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企业缩短决策、生产、销售的时间,缩短甚至消灭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衔接的时间滞差(如网络金融的兴起就消灭了传统金融转账业务中“在途资金”的存在),加快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从而带来速度效益或速度经济性。网上经济活动和网上虚拟企业是最有可能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因此,网络又显著地扩大了经济主体的范围经济性。信息网络和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都能产生协同效应,其直接成果则是经济效益提高和各种管理成本陆续降低,这是网络经济的协同效益或协同经济性。网络经济还释放出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使整个社会的结构、运行和管理过程都发生重要的、建设性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创新性的变化。

全方位发展的网络时代

向晓梅(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风雨过后是彩虹。经过近两年的稳步发展,网络经济东山再起,重振雄风。如今,它已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方面。

电子商务

通过电子网络组织生产、营销和流通的商业活动叫电子商务。它不仅指网络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活动,包括通过电子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与传统贸易相比,电子商务主要特征是在网上传播商品和服务信息,以及完成全部或部分交易;主要优势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贸易机会、提供便捷进入市场的途径等。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和网络经济的主要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接受和认同。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正在对社会和经济生活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

网络金融

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支撑,融合传统和现代金融服务的金融运作形式称为网络金融。它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种金融业务的总称,范围涵盖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而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具有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业务处理高效化、品种多样化、服务成本低、服务个性化、交易直接化、活动全球化等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的特征。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金融服务适应了网络经济时代金融活动的需要,并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它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

电子政务

政府在互联网上实现其职能的形式就叫电子政务。它的实质就是建构“虚拟政务”,包括总量庞大的电子政务采购,向社会提供跨时间、跨地点和跨部门的全天候政府服务;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负责任的和有效的政府;特点是运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通过网络将各个政府部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内部相互沟通,在网站上对企业和个人提供全程服务。对于政府而言,它可以有效地加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它使得办事程序方便快捷,规范透明。电子政务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政府行政管理理念。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诞生和勃兴,它将成为政府实施政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

企业信息化

企业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通过内联网、外联网和互联网,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实现企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产品设计信息化,即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二,生产过程信息化,即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自 动化水平;第三,管理信息化,建立起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撑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市场、扩大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实现传统企业的改造和升级,使我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条件,在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城市和国内外的信息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城市信息化的基本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城市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城市信息教育的培植与普及、城市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等六个方面。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带动整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城市化进程、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整个城市竞争力的作用。随着新的信息浪潮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信息化在城市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突出。

风险防范与安全策略

丘杉(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风险与特点并存

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力大无比,所向无敌,但他也有弱点,即身不能离地。网络经济像安泰一样,虽然能创造奇迹,但也有令人担心的软肋。这就是它的风险和安全患。

网络经济特点很多,有创新性、虚拟性、不确定性、爆发性等等。特点如何表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特点的后面,贯穿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经济风险的增大。

创新性这一非常正面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带来对经济风险的压力。不断创新成为生产和发展网络经济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现象。创新意味着风险,无创新无发展,但创新并不能直接带来发展和稳定。创新的失败意味着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虚拟性带来对经济风险的强大压力。虚拟化突出的特征是货币从有形走向无形。虚拟化使得价值和价格分离,实物流通与价值流通分离,交易和消费分离,交易双方的地域分离。在众多的分离中,埋藏着背离、隔阂、欺骗,因此带来经济的不安全。

不确定性带来经济风险压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出现多重的不确定性,包括信息质量的不确定、交易对象的不确定、交易手段的不确定,存在较多的隐患。

信息的爆发性带来经济风险压力。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企业和个人财富迅速积累。这些爆发性在社会管理、商业组织和思想没有及时跟上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商业周期的断裂、产业成长周期的断裂和社会关系的断裂,令到社会经济的不安全。

技术依赖也带来经济风险的压力。网络经济就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扩展成的一个庞大的高技术群,包括电脑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数字压缩等。网络经济的技术性,造成经济安全依赖技术,而经济的安全状况又与技术状况紧密相连。技术的不当应用和恶意使用,带来安全的隐患。

从网络经济的特点可以发觉,在网络经济形态中,经济风险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因此,安全问题,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

网络经济风险在中国

我国发展网络经济,可能碰到的主要风险有宏观上的,如国际经济秩序风险。个别发达国家可能将网络霸权、信息霸权和原有的资本霸权、技术霸权结合在一起,谋求帝国霸权。也有微观上的,如信息失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失效风险、技术风险等。就后者而言,我国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的多数关键技术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技术还相对落后,属于自己的原创性技术不多。不光是开发能力不强,维修和保养的能力也有限。一些信息网络、特别是通讯网络使用的是发达国家的信息设备,但这些进口设备是否埋伏着“特洛伊木马”,尚不得而知。抵御这类威胁的能力很难掌控,因而技术风险加大。

黑客的恶意攻击又是另外一种特殊风险。所谓黑客,现在一般泛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非法入侵者。黑客们在社会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黑客攻击,目前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如今,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进入计算机网络,都会感到黑客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经济安全策略

我国网络经济安全策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提高网络经济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意识是第一位的,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对它有防范的准备,就可避免使其变成现实性,或至少可以减少它的破坏性。二是要建立各级网络安全体系。其中包括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网络危机应急系统、网络救助系统、网络硬件安全系统、网络软件安全系统、网络交易安全系统等等。三是要突出防范网络金融风险。我国应该把网络金融安全问题当作整个网络安全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进行重点防范。在网络金融发展中要更为慎之又慎,在有确实保障条件时才发展,在监管体系足够支持时才能放开。四是要立法保障网络经济安全。网络经济中的风险防范,法律手段是最为重要的。五是要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防范风险的相关技术主要有:黑客防范技术、反病毒技术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等。六是要扩大与国外的安全合作。

与社会其它领域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如交通事故隐患、火灾事故隐患等)相比,网络经济隐患事故的比率要低得多。但由于网络经济或信息技术是人们接触不久、了解不多的新生事物,因此,特别强调网络经济的安全意识和加强风险防范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网络阳光升起来

文新(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确定的国策及发展方向

网络经济的实质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信息化。对此,党和国家已有了明确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要求“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特别强调“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要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速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具体要求“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增强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提高信息化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党和国家确定的信息化国策及发展方向,为网络经济 的进一步拓展与推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基础更加巩固,影响与日俱增

网络经济经过近几年来的调整和稳健发展,其市场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都得到明显加强和巩固。首先,市场基础迅速扩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最新“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个人用户已达8700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广东的互联网用户长期居全国第一,目前已达1060多万,且还在高速增长。从企业看,中国总数1000万家左右的企业中目前已有57.6%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且几乎全部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结。同时,手机也成了网络终端。截止2003年底,中国手机用户达2.9亿户,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手机终端大国;而广东手机用户达4308.9万户,同样是实至名归的第一手机使用大省。根据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效益和功能与终端的数量不是成正比增长,而是呈指数递增。”上述天量的电子终端,其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如2003年公布的中国首富,就是网易网站的老板——32岁的浙江人丁磊;而同为浙江人、31岁的陈天桥——盛大网络公司的总裁,则拿了2004中国富豪榜的“榜眼”。年轻的网络经济催生了年轻的中国富豪。又如浙江电子商务网络公司阿里巴巴,2004年4月正式对外宣布:已实现日得利润100万元,真的是日进斗金。其次,技术基础进一步增强。如我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就从1997年的25M扩大到目前的53941M,拓宽了2157倍。网站则从1997年的1500个发展到目前的626600个,增长了4177.3%。PC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CPU的运算速度从当初586机型的75M,发展到目前奔腾4的3.2G,快了42倍多,且创造了移动奔腾即迅驰技术。个人或家庭上网带宽从开始时的50KB扩展到当前的2M,加大[,!]了40倍。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则发展到了11万亿次/每秒。再次,社会基础大幅拓宽。网络经济从当初单纯的计算机行业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除了作为主体的电脑业、软件业、网络业、网站业、通讯业等规模不断加大之外,金融业、影视业、机器人业、数码电器业、新闻媒体、交通、能源、材料、教育、医疗、旅游、娱乐、出版发行、行政管理及军事等,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网络经济的领域,或者嵌入了网络经济的因素与成分。而且,其程度仍在与日俱增。

新经济催生新文明

网络安全的社会效益第7篇

 

在互联网、移动计算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浪潮下,新兴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其中将通过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半结构化数据共同形成的数据组合称为大数据。传统信息数据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与经费作为后盾才能展开存储与加工等工作,再加上信息数据储存加工技术不完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采用大数据处理各项工作事务,借助于大数据处理可以对社会人群特征及行为进行分析,企业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开展营销和预测工作,极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上传数据时上传者可能会不小心将隐秘信息更新到网络平台上,这会导致企业或者个人隐私泄露,严重威胁隐私安全。

 

1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账户信息极易产生泄露

 

伴随着数据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隐私极易发生泄露,网络黑客可能会捉住网络数据信息泄露契机直接进入个人电脑窃取私密信息。根据互联网信息安全相关报告表明,在2013年网络数据信息泄露事件比2012年增长速率更快,大约5.5亿网民身份信息发生泄露,其中黑客攻击是网络信息数据泄露的最主要原因,黑客攻击通过窃取个人账户来破坏网民数据信息安全以谋取利益。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盛行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申请网络社交账号和支付宝账户,用以日常信息交流和日常消费。通常情况下多数用户会使用手机以及邮箱来注册互联网平台账号,并且在各大网站上进行认证服务。很多网络运营商为了方便客户操作更是赋予用户网络信息账号相互关联的权限,因此当用户其中一个平台账号数据信息受到黑客攻击时,另外一个关联账号数据信息也可能会产生泄露。

 

1.2 网民隐私安全受到威胁

 

网路隐私信息泄露是阻碍大数据时展的一个重大因素,许多网民通常会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动态,并且在公开社交网络平台上和朋友以及家人进行各种信息互动,而社交网络平台上会保留着动态状况以及聊天记录,这一行为给网络黑客带来了契机,他们凭借着高超计算机技术窃取网民用户聊天记录和个人信息,利用互联网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并用以谋取利益,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探讨解决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开发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展进程深入,黑客攻击和病毒传播以及系统漏洞等问题都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基于此,应当开发各种新型技术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设置访问控制。用户使用平台账户访问和浏览网页信息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从而个人网络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在登录账户时需要通过手机验证码才能完成登录,同时还要严格设置信息访问权限,避免网民信息被他人窃取。

 

建立数据加密机制。所谓数据加密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来加密各种文件信息,并以加密形式传播网络信息,这不但能防止黑客攻击,而且能保障数据安全传播。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加密体系和机制,从而提高网民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借助于网络防火墙来严格控制网络访问权限,从而确保数据信息传播以及存储的安全性。即设置两层网络,分别是内网和外网,并使用防火墙来严格界定互联网访问内容,严格监督人员访问网站,避免非法用户入侵内部网络并窃取内部机密信息。

 

2.2 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为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不仅需要坚硬的技术支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法律管理制度。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先后建立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法律,并出台了各种违法犯罪惩罚制度,不仅能够有效规范网民行为,还能有效保障国家利益以及消费者基本权益,因此应当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约束网民行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互联网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行为和信息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开展各项网络安全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社会网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减少网络信息泄露事件。

 

2.3 提升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我国多数网民信息安全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再加上信息安全概念理解模糊,因此在社交网络或者浏览网站上容易丢失个人隐私信息,从而受到各种网络安全威胁。所以网民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概念的理解,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用以谋取利益,保障自身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展进程不断深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大数据平台存在的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并就其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性策略对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积极开发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信息管理法律制度,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平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