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合集7篇)

时间:2024-01-15 14:51:54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1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word "atom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aterialist view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evolution from material to physicalism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by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physicalism.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s of physicalism and engineering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唯物主义;物理主义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terialism; physicalism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325-02

0 引言

如何界定物质与意识二者的主客关系历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渭泾之分的界河。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认为世界根源是物质,世间的一切都要归于物质。各种看上去似乎非物质的事物,如:生命、意识、道德、社会等表象,本质都为物质,它们的存在皆依附于物质的存在,性质由物质所决定[1]。辩证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核心的一元论科学,是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之一[2]。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及其属性只是一种表象,不具有第一性,真正实在的是非物质的,物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某种独立存在的心灵[3]。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认为“真正实在的某种抽象非物质属性或结构的存在不依赖于时空,可以是永恒不变的形式或共相”,而主观唯心主义典型代表贝克莱则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某种独立存在的心灵”。上世纪中叶,经过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大潮洗涤,唯心主义已黯然失色,悄然离去。

1 唯物主义与物理主义

“原子”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提出的原子论代表了唯物主义对于物质本性的一种主要理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本体论。物质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一些微小的粒子,是最小单元,它们在不停地运动着。这些微粒不会消亡也不会再生、它们具有一定的质量、占据时空、靠原子间的碰撞聚集形成宏观物体――“原子旋涡”学。然而,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认识的深入,厄内斯特・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理论并发表最重要的科学文章: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物质对α、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的结构》(1911)、《原子的结构》(1914),这种观点被彻底颠覆[4,5]。同时,伴随着电子、质子、中子、光子、声子、轻子、介子和中微子等不断地相继被发现,人们发现粒子是可再分的,并将基本粒子归于四大类: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成功建立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在数百种众多的基本粒子中除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等少数粒子性能稳定与寿命长外,其它都瞬息即逝,粒子也可消亡[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受到猛烈冲击与撼动,从而,促使人类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物质。

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研究时间非对称理论,玻耳兹曼格子方法得到推广应用。量子力学、宇宙学、耗散结构、混沌等物理学初露,1964年贝尔建立一套定域实在论并得到贝尔不等式,美国物理学家莱格特2003年建立一套非定域实在论,并推证得到莱格特不等式。量子力学公设与经典物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给予概率基础地位。玻尔指出:“量子理论精髓,可以用量子公设表示”。量子力学以薛定谔方程为基础,核心是几率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用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I、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s等四个量子态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基于现代物理学理论,无论物质以何种形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提到的物质将不再是唯一实在的。在现代物理学冲击下,传统物质观变得不甚一击,此时,唯物主义者已难以给出“物质”精准定义。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为此“物理主义”应运而生,唯物主义递升为物理主义。物理主义规避了唯物主义者面对的难题,承继着唯物主义传递的火炬,继续与唯心主义抗衡。“物理主义”被视为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是唯物主义最新翻版,最新形式。物理主义者视自己为唯物主义继承人,发扬了唯物主义。

2 物理主义的掘起

所谓物理主义是从心灵哲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7],最早由纽拉特和卡尔纳普在1930年将“物理主义”一词引入哲学领域,并将其视为一个语义学论点。物理主义的核心是“一切都是物理的”。目前,存在十多个版本的物理主义,包括:先天物理主义、后天物理主义、戴维森的非还原物理主义、还原式物理主义等。严格地讲,物理主义仅仅是关于心灵或心身关系的一个形而上学的纲领。物理主义哲学家希望通过物理方法证明现实世界的物理特性一定会决定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意识感受特性。各种版本的物理主义都是对心理―物理关系的一种解答[8]。在众多的版本中,本体论自然主义具有最强音。本体论是一种追求“本质”,“真理”的哲学理论。如:对原子结构的阐释应用的是量子场中粒子本体论及规范场论中的规范玻色子。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也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将物理主义看成自然主义,主要根源是大多数的物理主义者同时也是自然主义者。马克思的所谓自然主义是指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解释一切的学说[9]。

物理主义存在两大论证:方法论自然主义和因果闭合性。

方法论自然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根据自然规律运动,人类可以根据自然规律去认识世界,这种认知无须涉及超自然的力量。使用方法论假设可观察的自然现象只能由自然原因来解释,而不假设超自然能力是否存在,因此也不接受超自然的解释。佩洛克提醒人们要注意区分方法论自然主义与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后者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观念,它认为自然就是人们所见到的那样,不以上帝或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佩洛克指出: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并没有承诺直接表明世界中存在着什么,而是作为承诺去寻求一组有关理解世界的可靠途径的方法,典型的是自然科学的方法,直接去关注这些方法能够发现什么。

18世纪,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原子论和元素论开创了化学实验的科研模式,最终建立了现代原子学说。热质说和以太说引领了热力学、光学和电磁波理论的发展。量子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成功,标志着理论物理学的建立。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能量守恒定律、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万提出的细胞学说、托马斯―摩尔根创建的现代基因学说,这些自然科学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在特定领域中的普遍存在的内在规律,从而证明物理科学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10]。早在1970年斯泰因已指出:“量子场论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当代焦点”。薛定谔方程只适用于封闭量子系统,量子态遵循决定论的演化。凝聚态物理学的自发性对称破缺概念启示人类,心灵是一种随对称性降低、复杂性增加和自组织发展而突现的高级性质。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两大进展,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和量子力学的兴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典物理学发起挑战,广义相对论重创了粒子或场所处的经典时空概念,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物质概念。若将宇宙作为一整体研究,量子力学适用范围受到制约,出现了边界效应,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对“黑洞―万有引力”现象的解释相悖论,为此,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引力”理论,包括大爆炸和弦理论。这就是物理主义的因果闭合性的典型表现。

3 研究生教育中“物理主义”渗透

工科研究生教学中触及的“物理主义”概念繁杂、精深,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物理主义”概念、思维及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理念与思想,是每位研究生导师的必修课。

工程哲学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中叶,“工程哲学”概念通常是指建立在技术哲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哲学语义词。工程哲学主要涉及工程本体论、工程知识、工程伦理、工程设计、工程教育等内容,这些知识在工科研究生教学中举足轻重,研究生导师必须清楚理解、掌握并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工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活动,所谓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活动是通过某个群体或个体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工程活动包含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11],微观层次涉及工程设计人员、工程项目和工程企业,中观层次涉及产业、集群、区域,宏观层次涉及国家乃至全球工程整体,需要多维度的组织与管理。针对这一现象,工科硕士研究生在校的工程教育问题尤为重要,主要是工程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工程学位审定的合理性与公允性等。工程设计是工科研究生主要训炼项目,涉及不同工程领域中不同设计方法的讲授、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及训炼、工程设计能力的实践锻炼等,导师应当从具体的案例分析入手对上述各问题进行阐述,在教授过程中伴随着物理主义思想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玉糅.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J].学术研究,2012(08):1-7.

[2]邓晓臻.马克思的时空范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01):6-9.

[3]邓习议.论唯心主义的三种形态[J].大连大学学报,2013,34(04):54-58.

[4]王荣德.卢瑟福对现代科学的贡献[J].物理通报.2001,(07):33-36.

[5]关洪.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对物质微观构造认识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政道.粒子物理与场论简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49.

[7]张志林.物理主义是形而上学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03):7-12.

[8]刘玲.物理主义应当如何回应知识论证?[J].哲学研究,2011(10):86-93.

[9]刘琳.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中的自然主义哲学批判[J].生产力研究,2012(09):12-14.

[10]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11]李伯聪.工程的三个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23(3):25-31.

――――――――――――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2篇

我国于1986年提出素质教育,并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素质的培养目标。从而,在教育界掀起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浪潮,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关于“素质教育”的涵义,一段时间内教育界提法较多。主要有:(1)“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社会实践方式”;(3)“素质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教育规律进行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等等[2]。从以上的提法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2)强调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3)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4)重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中获得最基本和必要的东西;(5)追求终身扩展,学会学习,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增强适应和生存能力。

所以,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它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标准,引导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它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可以说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物质载体和实施场所,素质教育是学科教育的思想来源和行为准则。学科教育的任务是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完成,素质教育的思想要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来实现。

二、化学学科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基础课程,它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对化学教学目的的规定来看,“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辩证法是惟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恩格斯)。化学是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中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化学教学一开始,就应以科学的方法论教育学生,使之建立物质及其运动的观点;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质变量变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这对后期学习,培养科学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化学学科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世界物质性和运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化学学科中,所有的化学反应和物质都可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教育的材料。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物质观教育。在宏观上使学生相信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容易的。然而,还必须使学生确信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性。在化学教学中应着重从构成物质微观粒子的物质性,物质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等方面进行。在具体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些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的照片,比如,苯分子照片,硅原子照片,可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向学生说明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及物质在构成它们的成分元素或原子种类方面所显示出的统一性。利用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物质、分子、原子分别处于物质的不同层次,从而理解物质的层次性。

2•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着重从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运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方面进行。例如,化学反应CH3CO2CH2CH3NaOHH2OCH3CH2OH+CH3CO2H是一个可逆反应。我们知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量不再变化,这时,相对于物质的量来说,该反应是静止的。实际上,该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仍在以一定的比例不断相互转化着,是运动着的。可见,这个化学反应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但是这个化学反应的进行必须有CH3CO2CH2CH3和一定量的H2O和NaOH作为载体,离开这三种物质,该反应是不能存在的。这说明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中学阶段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多。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及各种化学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岩石的风化,钟乳石的形成,钢铁的生锈等等。但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与原子、离子或原子团这些物质相对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化学反应是统一的,这又体现了运动的统一性。

(二)培养学生关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

化学教学的任务不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双基”,还要通过对物质自身辩证法的理解,使他们在头脑中逐渐树立起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观点。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面临的问题。联系和制约关系在化学变化中处处可见。如,在反应CH3CH2OH浓H2SO4170°CCH2=CH2+H2O中,温度对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温度对反应的制约关系:温度变了,产物也将发生变化。而且,该反应体现了乙醇和乙烯的联系,即乙烯和乙醇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实际上,每一个化学反应本身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化学变化而转变为其它物质,是变化的。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关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变化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观点

在化学中的许多事实都能揭示质量互变规律。任何物质的量和质是不可分的,任何质总具有一定的量,任何量总属于一定的质,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如,在化学反应AlCl3+NaOHNaCl+Al(OH)3中,反应物的量变可以使化学反应产物有质的变化,如果nAlCl3:nNaOH≥1:3,则反应按上述方程式进行,产物是NaCl和Al(OH)3;如果nAlCl3:nNaOH≤1:4,则产物有NaCl和NaAlO3,H2O;如果1:4<nAlCl3:nNaOH<1:3,则产物是NaCl,Al(OH)3,NaAlO3和H2O。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由于反应物AlCl3和NaOH物质量比例的不同导致了产物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再如,化学变化Fe稀HClFeCl2通入Cl2气FeCl3中,铁的化合价由0到+2,再到+3,发生了量的变化,但是铁的性质却随化合价的变化而产生了质的变化。在化学教学中,这些都可能作为对学生进行质量互变规律教育的材料。

(四)培养学生关于事物是矛盾统一体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存在,事物的变化就是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在化学中,一切原子、分子、离子都可看做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比如原子,它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核和电子相互吸引,有相互接近的趋势,二者是统一的。但是,电子在核外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又使电子有离开原子核的趋势,正是这种吸引与离心作用使电子和原子核共同构成了原子。分子内也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比如,在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用电子对的作用,二者相互结合在一起,但是两个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斥力,就是这种在共价键形成中的吸引和排斥作用使氢原子和氯原子共同构成了一种稳定的矛盾统一体HCl分子。除此之外,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间、化学变化中都有矛盾的运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法则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在中学化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中学素质教育指导思想。

三、化学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程度是前提

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师,首先应是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应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处理和分析教材的能力。其次,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的,力求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树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教师应该抓住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检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把学生引入一个充满运动、变化、矛盾的化学世界,使学生在这个客观世界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各种科学能力,领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例如,NO2和N2O4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的化学平衡,说明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通过原电池实验说明金属锈蚀的内外因关系;通过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说明量变引起化学反应不同的质变等。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3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等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思政课程教育外,专业课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知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析各个知识点所蕴含的辩证关系,对高职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浅谈一下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一、培养学生化学运动的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化学世界里,不论是微观的原子、分子、离子,还是宏观形态各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生命化学也证明了生命并不是非物质的东西,而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和质上都是不变的。在化学中表现为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仅发生物质的转化,而且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尽管化学反应形式多样,但反应只能使物质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反应前后的质和量都是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述这些问题时,注意提醒学生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培养学生化学运动中的对立统一观点

化学和其他事物一样,本身也存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如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酸和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都是一对对的矛盾。在化学变化中同样充满着矛盾的运动,它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酯化与皂化、吸热与放热、可逆反应的动态平衡等都是对立规律的典型实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观点在化学反应中非常多。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外因,如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也就是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本性就是内因,是反应的根据,物质间能否起反应的主要根据是物质的本性,反应条件是通过本性而起作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述这些问题时,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防止思维片面、僵化、走极端。

三、培养学生的量变、质变观点

质变和量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化学学科中的量变和质变实例很多。如由于组成分子的元素原子数目的不同或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引起物质的性质不同,如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有机物中低级的与高级的同系物等。因分子内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在讲述这些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尽量避免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培养学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一整体,化学物质更是如此,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化学元素不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堆积,而是被元素的核电荷数这个内在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整体。而化学研究是从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相互联系中去掌握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如果不通过氧气跟其他物质如氢、硫、氮、镁等反应中观察,就无法全面了解氧气的性质。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处于家庭、社会、国家的集体中,和这个集体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也就没有我们,所以,应该热爱家庭、热爱国家、为家庭和社会而努力学习。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蕴含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学科。通过化学教学对高职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一科学信念,而且通过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其本质,会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较大提高,达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汉明.浅谈大学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4篇

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 孙嘉敏 摘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长期探索。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世界物质性; 对立统一规律; 实验教学;自然渗透 中学化学教学就其所涉及到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可结合物质的结构、分类、性质、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使他们初步具备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敢于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一、“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教育 (1)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地球上的一切客观物体都是由百余种化学元素所组成,即使是生物体的化学成分也仅仅是碳、氢、氧、氮等为数不多的元素。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微观粒子,但这些基本粒子仍不是最小的,它们还有其自身的层次结构。同时还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其主体和运动方式,所以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初三化学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学生自然最先想知道的就是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吸引学生并得出结论,即世界是物质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这样,学生很自觉地就接受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又如,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通过实验中的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揭示了分子破裂,原子重排而生成新的物质。总结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运动着。通过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运动这一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2)质量互变教育 众所周知,事物的变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一理论,笔者在讲分子一节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意渗透。分子的定义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比较抽象的理论,笔者用一根粉笔,设想把它无限分割,同时指出,当我们把它分割到最后一个分子时,它还保持着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假如我们继续分割,破坏了最后一个分子时,是否还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呢?学生会很快答出,这时就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了。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定义,又从中向学生进行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同时指出,任何事物都可能由量的变化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对事物的质变上升到理论性的认识。 又如,在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时,在向学生揭示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时,笔者也采用了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辩证思想作为基础。强调指出,正是由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改变,导致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通过讲述这些知识,使学生懂得了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也就没有质变这一辩证法则。 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的本身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 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得电子与失电子、阴离子与阳离子、化学反应的吸热与放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例如:讲原子结构时,强调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 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也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 又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使初中学生从得氧和失氧的初步认识中,上升到生动的辩证认识的方法,指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矛盾的双方,又构成一个整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题。没有氧化,也就无还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又使学生树立了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增强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教育 (1) 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活动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对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的逐步认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各门自然科学,科学就是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讲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作为教师要积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育,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一个重要定理或结论,都是前人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致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如氧气的发现。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认识,才能对研究的对象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片面到全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感知其现象,揭示其本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2) 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质能量守恒,而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守恒?想要探索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最关注的。因此,可同学生共同

设计实验方案,除教材上的两个实验之外,还应补充实验,如蜡烛燃烧。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的结论。而有些化学反应由于产生的气体散逸,(蜡烛燃烧)造成质量不守恒的假象,要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样,使学生懂得认识是从实践中来,而得到的认识必须通过分析、归纳辩别真伪上升到理论。再通过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正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而化学教材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作为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材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化学教材,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指导学生。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前提。 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必须抓好“双基”这个基础,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打好“双基”这个基础,才有利于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中,针对教材进行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顾此失彼。应寓思想教育于科学教学之中,通过教学中的自然渗透,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之有趣,品之有味。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2]教育部, 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 [3]南开大学,哲学学习问答[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4 2003.3.9 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 开滦十中 孙嘉敏 2002年11月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5篇

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 孙嘉敏 摘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长期探索。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世界物质性;  对立统一规律;      实验教学;自然渗透          中学化学教学就其所涉及到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可结合物质的结构、分类、性质、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使他们初步具备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敢于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一、“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教育 (1)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地球上的一切客观物体都是由百余种化学元素所组成,即使是生物体的化学成分也仅仅是碳、氢、氧、氮等为数不多的元素。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微观粒子,但这些基本粒子仍不是最小的,它们还有其自身的层次结构。同时还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其主体和运动方式,所以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初三化学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学生自然最先想知道的就是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吸引学生并得出结论,即世界是物质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这样,学生很自觉地就接受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又如,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通过实验中的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揭示了分子破裂,原子重排而生成新的物质。总结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运动着。通过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运动这一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2)质量互变教育 众所周知,事物的变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一理论,笔者在讲分子一节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意渗透。分子的定义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比较抽象的理论,笔者用一根粉笔,设想把它无限分割,同时指出,当我们把它分割到最后一个分子时,它还保持着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假如我们继续分割,破坏了最后一个分子时,是否还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呢?学生会很快答出,这时就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了。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定义,又从中向学生进行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同时指出,任何事物都可能由量的变化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对事物的质变上升到理论性的认识。 又如,在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时,在向学生揭示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时,笔者也采用了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辩证思想作为基础。强调指出,正是由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改变,导致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通过讲述这些知识,使学生懂得了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也就没有质变这一辩证法则。 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的本身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 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得电子与失电子、阴离子与阳离子、化学反应的吸热与放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例如:讲原子结构时,强调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 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也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 又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使初中学生从得氧和失氧的初步认识中,上升到生动的辩证认识的方法,指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矛盾的双方,又构成一个整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题。没有氧化,也就无还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又使学生树立了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增强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教育 (1) 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活动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对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的逐步认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各门自然科学,科学就是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讲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作为教师要积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育,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一个重要定理或结论,都是前人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致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如氧气的发现。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认识,才能对研究的对象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片面到全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感知其现象,揭示其本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2) 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质能量守恒,而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守恒?想要探索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最关注的。因此,可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除教材上的两个实验之外,还应补充实验,如蜡烛燃烧。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的结论。而有些化学反应由于产生的气体散逸,(蜡烛燃烧)造成质量不守恒的假象,要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样,使学生懂得认识是从实践中来,而得到的认识必须通过分析、归纳辩别真伪上升到理论。再通过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正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而化学教材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作为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材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化学教材,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指导学生。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前提。 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必须抓好“双基”这个基础,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打好“双基”这个基础,才有利于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中,针对教材进行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顾此失彼。应寓思想教育于科学教学之中,通过教学中的自然渗透,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之有趣,品之有味。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2]教育部,  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 [3]南开大学,哲学学习问答[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4                                                    2003.3.9             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          开滦十中  孙嘉敏      2002年11月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6篇

关键词: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91-01

1 关于本文的一些基本入门知识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属于唯物主义阵营,都认同物质的第一性,承认存在决定思维、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表现形式不只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例如,中国古代,老子的朴素辩证法;19世纪初,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就是运用辩证法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可以体现不同的世界观、可以体现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2.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永远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的千差万别,形形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列宁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1]而且,世界上一切事物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它内部的矛盾性。每种物质形态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和结构,而与别的物质形态相区别,所以,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任何物质的特殊结构、属性和形态都不能成为物质的唯一不变的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存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物质的任何一种形态都存在于运动中。物质世界的一切;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整个宇宙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着,无时不在变化着。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不能脱离运动而存在;运动也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不能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能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肯定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但不否认物质世界中有着某种静止状态。静止状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只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承认静止状态,并不否认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发展过程又都是有某种一定不变的基本秩序,这就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原子的某些物理学的属性--如延伸性,不可入性,具有一定的质量等,是物质唯一不变的根本属性。认为这些属性,结构或形态是永远不变的;而把物质的运动看作只是外力所引起的物体的位置移动和数量增减。并且把这种简单变动的时空特性看作是一成不变到处都是一样的。否认物质运动所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历史上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它对社会历史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它把人的意识、意见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表现了它的创始人对客观世界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源于其创立初期科学发展的实际状况。那时的科学成就,还远不能给世界发展的全貌提供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以认识世界的总体作为自己的任务的哲学,即使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在那时虽然也力图利用每一个时代科学是最大成就 ;但终究不能完全依靠科学的成果来完成它的任务,总的来说,这样的哲学体系终究经不起科学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的考验。它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科学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共同的弱点。

3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的客观性,主张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和联系,要求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全面地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各种问题时,都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外部作用入手,不能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既要看到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更要看到事物在内在基本质量上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为渐进和突变式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又不能忽视外部因素对影响事物发展变化所起的不可获缺的重大影响。

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不能说明物质自身运动的源泉,就给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留下了地盘。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曾经严重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宗教,但是由于它不能对世界作出完全合乎科学的解释,因而不能够彻底战胜唯心主义和宗教。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典型观点

4.1 辩证法。

⑴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⑵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辩证法主张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详细内容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详细内容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65、66页)。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世界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4.2 形而上学。

⑴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⑵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绝对静止的存在。

⑶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整体联系。

⑷形而上学只看到事物的量变,看不到事物的质变。

⑸形而上学只看到外因的作用,看不到内因的作用。

⑹形而上学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不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⑺形而上学否认事物是矛盾统一体,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辩证法根本对立。

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认为人也是一种机器。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第7篇

[关键词] 瞿秋白;《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168-0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同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1923年瞿秋白从苏俄回国,坚持不断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苏俄思想家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布哈林、德波林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解释,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解读为3个主要部分:1.作为关于合乎规律的联系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方法论,是关于运动的普遍规律的抽象的科学。2.自然辩证法(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不同等级的自然界)。3.唯物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中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时,、李达、李汉俊等先驱只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彻底的唯物论。直到大革命时期,瞿秋白借鉴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成果,在上海大学编写了《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和《社会科学概论》(以下简称三讲义)等讲义,不仅深化了彻底的唯物论,还阐述了自觉的辩证法,第一次完整地诠释了马克思的“新的宇宙观”[1] 339。在这种“新的宇宙观”中, “唯物主义的互辩律的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1] 338,从而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从体系结构看,《现代社会学》的框架是第一章 社会学之对象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第二章 社会科学之原因论与目的论;第三章 有定论与无定论;第四章 社会现象之互辩律;第五章 社会。《社会哲学概论》理论框架为:哲学中之唯心唯物论,唯物哲学与社会现象,宇宙之起源,生命之发展,细胞――生命之历程,实质与意识,永久的真理――善与恶,平等,自由与必然,互变律,数与质――否定之否定,社会的物质――经济,原始的共产主义及私产之起源,阶级的发生及发展,分工,价值的理论,简单的与复杂的劳动,资本及剩余价值。仔细审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名称上很难辨识,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板块结构已经在瞿秋白体系中初具规模。

二、辩证法原理的第一次阐释

在瞿秋白看来,“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一个绝对新的整个的宇宙观,是无产阶级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2] 507。在《现代社会学》中,瞿秋白在中国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根据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相关阐述,瞿秋白阐释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并明确表述为:“宇宙的根本是物质的动,动的根本性质是矛盾――是否定之否定,是数量质量的互变。”[1] 357

首先,关于动的根本性质是矛盾。瞿秋白指出:“宇宙现象的根本便是‘物质的动’。动的本身便是矛盾;……这种矛盾之发生又消灭,消灭又发生,便成就所谓‘动’。”[1] 357“所谓‘动’就是斗争,就是矛盾。”“物的矛盾及事的互变便是最根本的原理――没有矛盾互变便没有动;没有动便没有生命及一切现象。”[1] 356“一切变易是起于永久的内部的矛盾,内部的斗争。”[1] 356“宇宙间及社会里一切物质及现象都在动之中。假使我们研究事物于他们的变易及互动之中,我们就能在事物的属性以外,发现许多重要原理。第一便是社会之矛盾性的概念――这是现实的宇宙及社会的‘根本属性’。”[1] 355瞿秋白指出,自然界和社会运动便是矛盾,联系便是矛盾,“无处不是矛盾”。同时,又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即“自性”)。他说:“宇宙现象的根本便是‘物质的动’。动的本身便是矛盾;极简单的机械运动便是矛盾的历程:一个才体,同时在甲处又在乙处,即同时在甲处又不在甲处――这是一个矛盾。这种矛盾之发生又消灭,消灭又发生便成就所谓‘动’。”[1] 355之后他又阐述了生物机制的运动过程,“简单的机械运动既包含有矛盾,则生物机体的动及发展所含有的矛盾更复杂。生命的意义本是――‘物’同时又是自己又是别物(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既如此,生命便是物体及现象里的时生时灭永久不断的矛盾。此种矛盾若完全消灭,不再发生,便是死”[1] 355。在瞿秋白看来,“社会之中常常有许多矛盾――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原动力。各阶级之间、各种职业之间,各种派别之间,各种理想之间,生产与分配之间……无处不是矛盾”[1] 460。

其次,关于数量质量的互变。瞿秋白指出:“自然界和社会里处处都有革命的特变的现象”“数量变易到一定的程度,便能发生质量上的变易。”[1] 462“宇宙及社会里的一切发展――就是数量变更的渐渐积累,然而数量的变,到一定的程度,必定突变为质量的变。”[1] 355他举例:“摄氏寒暑表一百度以下的时候,水是液体――即使热度增加,只要还是一百度以下,水只是滚着。我们只看见温度上数量的增加。可是温度到百度的时候,那水的液体便变成汽体,一退便简直是质量上的变更了。”[1] 461

他认为:“数量变成质量的实例――在日常的事物里随时可以遇着。”[1] 462瞿秋白用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例子加以生动说明数量质量的互变规律,他引述托尔斯泰小说里的故事说:有一个乡下饿汉吃面包,吃了一个还是饿,再吃一个,还是饿,最后又吃了一只环形面包,忽然感觉饱了,于是很后悔地说,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先吃那只环形面包。瞿秋白评论说:“其实是质量上的突变要数量上的渐变做预备:没有以前的那几个面包,单是一个环形面包,一定不会骤然感觉着饱的。”[1] 462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只能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数量变成质量时,是一种突然跳跃的现象――渐进的过程里显露出划分两截的界限。”[1] 462在他看来,事物质变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突变。“水在普通气压之下到摄氏寒暑表零度的时候,便从液体变成固体,到一百度的时候,又从液体变成气体――很简单的温度数量的变竟成了水的质量的变。”[1] 355“水的变成汽并非渐渐变成‘小汽’,再由‘小汽’变成‘大汽’――而是到沸点时突然变成汽体的。”[1] 462这种突变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里与自然界里的一切渐变都必行向突变,一切进化(Evolation )必行向革命(Reyolation )。”[1] 462“社会里与自然界,每次必须经过一种突变,才能开始一种新方向的渐变――往往必须经过一次改造(Reconstraction )方能开始一种新方向的改良(Reform)。”[1] 463“社会里的革命等于自然界里的突变――革命的渐渐成熟,亦等于水的渐沸以至于变成气体。社会里的革命是社会结构的改造。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结构相冲突之时,便不能不发生革命式的突变。”[1] 462瞿秋白把“突变论”贯彻和运用于社会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和善于运用理论说明实际问题的才华。

最后,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瞿秋白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关于“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思想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否定之否定原理中,提炼梳理,阐述了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所谓否定之否定,亦就是数量与质量互变的原理。昆虫的孵化,哺乳动物的胎孕,都是否定之否定――旧的形式毁灭,新的形式构成,辗转不已,愈演愈复的历程。”[1] 356他认为:“原始的均势――‘正题’(These)” ; “均势之破坏――‘反题’( Antithese)”: “均势之恢复――‘合题’ ( synthese )。”[1] 457他举例指出,种子发芽成长结谷,昆虫的孵化,哺乳动物的胎孕,都是“否定之否定”:“一粒种子,假使落在适宜的土壤上,那就因为温湿的作用,种子内部必起变化,长成嫩芽;种子本身就此消灭(种子之否定),如此长成稻。稻又尽着生长(数量之增加),等到重新结谷,茎干便就枯死,始终又要消灭 〔稻之否定),其结果是一粒种子变成二三十粒。种子消灭而成稻,稻又消灭而成种子,这是所谓‘否定之否定’……昆虫的孵化、哺乳动物的胎孕,都是‘否定之否定’――旧的形式毁灭,新的形式构成,转辗不已,愈演愈复的历程。”[1] 457瞿秋白进一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中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各民族的初期文化,大致都是土地公有的原始共产主义。等到农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那土地公有制就足以阻滞生产的发达。这种制度就要否定、消灭,经过种种过渡时期而变成私有制度。然而私有制度之下,生产的发展亦只有一定的限度厂味产品的贸易方法及农具的制造方法,足以使农业组织逐渐改变而其与工业的关系也大有变革――于是私有制度又变成生产发达的障碍――土地的公有制又成了现代的经济要求了。然而土地公有制的现代意义,并不是说回到原始时代的公社制度;恰恰相反:现代的公有制应当在农业技术上是较高的较进步的――适宜于应用化学的肥料及电机的动力制度。”[1] 356这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曲线式、螺旋式的路线,其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从形式上看,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回归肯定阶段的状态,但实质上是在更高级的形态上的重复和发展。

三、瞿秋白理论的历史贡献

一个比较通行的观点是,从体系结构上看,“三讲义”受到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戈列夫编写、瞿秋白翻译的《新哲学――唯物论》的影响[3] 22。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1924年,瞿秋白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同后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非常相似的体系。如果仔细检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确立的历史过程,以及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俄国曾经展开的争论和探索,瞿秋白“三讲义”展示出一种难得的远见和思想深度。

瞿秋白体系化马克思主义的努力,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大众完整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促进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实际制订正确的思想、方针和策略,开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瞿秋白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介绍尽管相对简单,但却是在近代中国详尽阐述的第一人。“三讲义”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过分注重历史观的缺陷,对于20世纪20年代寻求中国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调,更是难能可贵。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观,早期对于中国社会的调查和研究都得到瞿秋白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瞿秋白为思想的诞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新中国建立之后,于1950年12月31日特为出版的瞿秋白遗著题词,指出:“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遗著的出版,将有益于青年们,有益于人民的事业,特别是在文化事业方面。”[4]

[参考文献]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