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3-12-26 14:49:25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1篇

论文摘要: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场跟随时代脚步向网络蔓延。因此,研究如何抢占网络文化舆论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今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国内学者对现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入手,通过介绍sns网站的涵义及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关于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当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已被不断深化,涵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校园文化生活的组织倡导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等,工作方式实现了从“保姆型”到“服务型”的过渡。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愈来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战场已在不知不觉中转向网络。由此可见,研究和探索如何有效地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对于当今的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基于p2p传输技术的新兴网站在21世纪以后得到飞速发展,这就是sns网站。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sns网站愈发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阵地。

(一)sns网站的涵义

sns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英文缩写,中文即社会化网络服务。它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家斯坦利·米尔伦格(stanley milgram)提}¨的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separation theory),即在人脉网络中,如果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人,最多只用通过六人就能够达到目的。

(二)我国sns网站现状

自从2003年第一家sns网站friendster在美国诞生至今,sns网站以蓬勃之势席卷整个互联网,facebook、myspace等新型sns网站早已风靡全球。我国sns网站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第一家中文sns网站由两位斯坦福毕业的海归精英刘健和饶磊模仿friendster模式创立。此后,在myspace模式的影响下,碰碰网(pengpeng,com)、、uu地带()、猫扑()、网友天下()、豆瓣网()、魔时网()等sns网站相继面世。在先后经历了friendster模式与myspace模式后,我国facebook模式的sns网站逐渐主流化,比如人人网、开心网、占座网、底片网、花名册、亿聚网、一起网,蚂蚁网等。其中,人人网是我国第三波sns网站浪潮的佼佼者。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互联网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青年学生们的关注点在网上且兴奋点同样也在网上。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来展现自我、表达诉求、交流情感,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辅导员单纯地依靠传统工作方法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疏导思想、开展教育明显不足,这就意味着之前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在这种客观现状下,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单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尽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它的教育阵地仍旧比较单一。1994年,互联网全功能接入中国,高校bbs在90年代中后期率先发展。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建有校园bbs,甚至还有许多高校没有任何可供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高校或地区自建大规模的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这种客观现状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社会上的sns网站难当重任

这些年,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娱乐社交sns网站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娱乐的首选,曾经一度风靡大学校园的高校bbs人气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局限,难以达到教育部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中指出的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的要求。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找准大学生的关注点

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每天都在使用网络,浏览新闻、登陆形形的网络社区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他们在网络上有着自己的朋友圈,且和各自的同学分散在各种sns网站上。大学生上人人网、开心网以娱乐和交友为主要目的,而最令大学生关注的,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学业、就业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成长需求进行。

(二)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割裂的,必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覆盖到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比如在之前将现实班级建立到网络中的基础上,让专业教师走进了一个个“网上班级”、开通推广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的网络博客、将课件上传到班级空间、为学生在线答疑等,将育人体现在教学服务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看似日记随想的博客中,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开展思想教育。紧扣教育教学的主线,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不但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不仅能在网络环境下借助智能手机等设备与对方进行信息的实时沟通,而且还能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如打游戏、看电影等。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行业,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而要使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就必须对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

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把不同区域内,但在功能上具备一定独立性的多台个人计算机有效连接起来的信息化系统。计算机系统要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与资源的有效共享等功能,就必须借助网络操作平台、通信协议以及各类管理软件。从功能上来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准确传递信息,并借助通信线路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系统。

1.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通常来说,计算机网络都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根据这一划分标准,可将其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这三种类型。其中,局域网所覆盖的范围是最小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网络,几乎每一个企业或单位内部都具备自身所独有的小型局域网,一般来说,医院中所用的网络大都属于局域网。局域网对于连接网络的设备数量没有硬性限制,在用户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网络连接速率也相对较快。和局域网相比,广域网和城域网的覆盖范围要大得多,这两类网络都属于局域网的进一步延伸,连接的设备数量也更多,但在连接速率上往往比局域网低一些。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其最初起源于美国,刚开始只是被用到军事通讯领域,之后才慢慢渗透到民用领域。当今时代,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政府还是企业,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从发展历程上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第一是诞生时期,即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二是形成时期,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将若干个主机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三是互联互通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具备统一开放性的网络结构体系,这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起来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第四是高速发展时期,即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以智能化、高速化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2.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

2.2.1基础资源建设投入显著增加,资源应用水平明显提升近几年,我国在互联网数据中心、移动通信基站、光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明显增加,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这就促进了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医疗、教育、科研、金融等各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2.2光通信技术成为主要通讯手段,移动网络通信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传统的电路通信与微波通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需要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光纤作为典型代表的光通信技术慢慢取代传统技术而逐渐成为网络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移动通信具有较广的覆盖面、较好的可移动性以及高效稳定的信号传输等优势,其发展态势良好,在整个网络通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2.3数字经济越发繁荣,电子商务持续增长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经济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动能。《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为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已经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时代背景下,各类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与线下各类零售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了电子商务总量的进一步提升。2.2.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性有待提升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系统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网络系统设计质量不达标,进而对网络系统的应用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也增大了网络系统的风险性,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2.2.5计算机局域网的安全保护不到位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和用户必须在平常使用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使计算机始终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运转环境下。相对来说,局域网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使用中比较广泛,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同样必须做好对应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最大限度提升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这就造成了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无法跟上隐患问题发展速度的现状,进而为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阻碍。

3计算机网络优化对策

3.1提倡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增强用户的自我防护意识

计算机网络用户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首先,要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软件,提高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警惕性,不随便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同时,也不能随便点击网页链接,做到安全文明上网。其次,要掌握基本的网络防护知识,通过实际行动抵御网络病毒的袭击。最后,如果遇到信息泄露等问题,必须沉着冷静应对,必要的时候可采取网络报警的方式,以免不法人员继续活动。

3.2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技术与技术之间的深层次融合,从而提高计算机传输的稳定性与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4.1大容量与开放性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质量的提高与使用寿命的延长,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朝着大容量、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做好无线移动通信、高速局域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融合,以此来扩大通信平台的覆盖范围,提高用户上网的便捷性,进而促进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更加健康、稳定的姿态不断向前发展。

4.2信息高速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网络技术应用的效率和综合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现代化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的引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信息更好地融为一体,进而提高信息处理的高效性,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壮大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4.3智能化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笔记本、平板电脑,都在智能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这就使计算机不但能有效模拟人的思维,同时还更加人性化。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发展赋予了电子设备与人类相似的思维能力,可独立感知、判断和学习不同的人类行为,这就帮人类承担了一些计算量较大、较为复杂的工作,有利于节省物力和人力。例如,当前已经研发出的各类“机器人”,有些能代替人类进行劳动,有些能和人下棋等,这些都属于计算机网络智能化发展的成果。

4.4微型化发展趋势

最初的计算机不但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且十分笨重,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则非常轻便,完全可以放在包里或拿在手上,其表现出越发微型化的发展特点。微型处理芯片诞生之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与关注,从现如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态势来看,在计算机功能越发强大、用户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微处理芯片也将逐渐改进和完善,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朝着更加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与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它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帮助人们解决了不少工作上、社交上的问题。当前,计算机网络正呈现出大容量、开放性、智能化、微型化等发展趋势,未来的网络技术应用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衍林.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分析[J].电声技术,2019,43(11):28-29,42.

[2]缑伟.计算机网络运维与发展趋势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115-116.

[3]韦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发展趋势探析[J].数码设计(下),2019,(12):32-33.

[4]乔小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187.

[5]杨璐宁,张铷钫.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声技术,2019,43(6):24-25,53.

[6]符传炜.浅析计算机网络现状及发展趋势[J].IT经理世界,2019,22(5):55-57.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3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SNS;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省略由两位斯坦福毕业的海归精英刘健和饶磊模仿Friendster模式创立。此后,在Myspace模式的影响下,碰碰网(pengpeng,com)、si.省略)、猫扑(hi.省略)、网友天下(wangyou.省略)、魔时网()等SNS网站相继面世。在先后经历了Friendster模式与Myspace模式后,我国Facebook模式的SNS网站逐渐主流化,比如人人网、开心网、占座网、底片网、花名册、亿聚网、一起网,蚂蚁网等。其中,人人网是我国第三波SNS网站浪潮的佼佼者。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互联网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青年学生们的关注点在网上且兴奋点同样也在网上。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来展现自我、表达诉求、交流情感,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辅导员单纯地依靠传统工作方法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疏导思想、开展教育明显不足,这就意味着之前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在这种客观现状下,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单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尽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它的教育阵地仍旧比较单一。1994年,互联网全功能接入中国,高校BBS在90年代中后期率先发展。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建有校园BBS,甚至还有许多高校没有任何可供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高校或地区自建大规模的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这种客观现状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社会上的SNS网站难当重任

这些年,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娱乐社交SNS网站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娱乐的首选,曾经一度风靡大学校园的高校BBS人气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局限,难以达到教育部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中指出的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的要求。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找准大学生的关注点

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每天都在使用网络,浏览新闻、登陆形形的网络社区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他们在网络上有着自己的朋友圈,且和各自的同学分散在各种SNS网站上。大学生上人人网、开心网以娱乐和交友为主要目的,而最令大学生关注的,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学业、就业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成长需求进行。

(二)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割裂的,必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覆盖到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比如在之前将现实班级建立到网络中的基础上,让专业教师走进了一个个“网上班级”、开通推广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的网络博客、将课件上传到班级空间、为学生在线答疑等,将育人体现在教学服务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看似日记随想的博客中,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开展思想教育。紧扣教育教学的主线,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4篇

关键词:网络思政教育 互动模式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高等院校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其目的在于有效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完成从学生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良好过渡,成为一个在社会中能够顺利成长的个体。

近些年来,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特别是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当代大学生与网络社会保持了一种“无缝连接”的状态。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不间断地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促进了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即比起传统的媒介,他们更愿意相信网络媒体所提供的知识与观点。第二,当代大学生普遍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如QQ、微信、人人网等,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之外,在网络世界构成了另一层虚拟的联结模式。这使人与人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日益减弱。第三,网络社会的发展对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构成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代大学生与以前大学生在存在状态上有着深刻的差异。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部分手段失灵了。面对思想观念的问题,他们选择从网络上寻找答案,这对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采取措施,根据当代年轻人的思维特点,将思政教育工作移植到网络平台之上,通过学校网站,BBS论坛,乃至于学生们个人的QQ空间与微信朋友圈,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占领网络思想阵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在新的技术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更之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对象本身发生了深刻的变更。大学生存在状况的改变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有必要从整体上重新探讨和反思: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政教育与新兴的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网络社会模式下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德国社会学巨擘尼可拉斯・卢曼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自创生系统”(Autopoieticsystem),借以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观察与描述,而这一概念解释的是当某一个系统逐步发展以后,它具有独立的自我指涉、自我观察与自我生产的性质,会类似于一个生命组织一样,独立完整自我运作,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信息,并对外部世界构成影响。网络社会进展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卢曼笔下的一个“自创生系统”,它与现实社会形成了一种一体两面,深刻纠葛的关联状态。

(一)现实社会对于网络社会的决定与控制:

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主客观矛盾,在探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之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以现在网络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现实社会对于网络社会仍旧起到决定与控制的作用。

首先,现实社会对网络社会保持着物质与技术层面的控制。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斯格认为,网络社会的三个层次:代码层、内容层与物理层,它们是网络社会的基本元素,内容主体与建立基础,这意味着现存的网络社会仍然是半独立或不独立的,为现实社会的力量所牢牢掌控。

其次,现实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力量深刻作用于网络社会内部。传统观点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自由空间。实际上现实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力量始终控制着网络社会,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意味着掌握着庞大的权力资本,而这种权力资本会轻易地顺流而上,延伸到网络空间之内,构成网络社会特定的表达规则。

再次,国家对网络社会制定规则,进行着有序的管理。鉴于网络社会中充斥着任意的情绪表达,虚假信息泛滥,以及境内外敌对反动势力散布的危险政治观点,对于中国青年的思想进行影响和操纵。国家自2000年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逐步加强对于网络社会的管理,促进网络空间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而这些都意味着网络空间的自由是有边界的,有条件的,在一定维度内的,而不是任何观点和声音都可以在网络空间内随意的发声,网络社会仍然处于现实社会的掌控之中。

(二)网络社会对于现实社会的拒斥与侵蚀

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步发展,成了鲁曼笔下的有着自我观察、自我发展能力的“自创生系统”,它在不断地反作用于现实社会。

首先,网络的虚拟性在不断地对现实社会予以侵蚀。网络社会发展至今,通过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社交平台等,不断致力于为受众营造一种“虚拟的真实感”。致使当代部分大学生有向网络虚拟社会所背离的倾向,不愿主动思考现实生活中沉甸甸的学业等复杂问题,只求遁入到网络的虚拟空间内。

其次,网络的娱乐性大潮致力于消解现实社会的意义。《网络思政教育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网络文化的三个维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世界是一个思想空间,是一个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怨愤空间。而后两者则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网络社会信息更迭速度极快,没有细致思考的时间,因而更多的成为现实生活中无法顺利表达和释放的情绪的喷吐场所,最终许多人选择了娱乐式的沉默,委身于网络娱乐化的大潮之中,逃避现实的重负。

(三)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应追求“虚实和谐”的状态

“虚实和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主要为了解释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理想状态,其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都在于人的发展,因而网络的发展,如何处理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也应以人的发展作为其根本尺度。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应该着眼于实现学生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共同发展、学生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虚拟与现实、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研究

(一)网络思政教育需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为基准和原点,传统思政教育需以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助力与延伸

网络思政教育是在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之下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旨在以一种新颖的,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完成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因而,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应始终以传统思政教育为基准和原点。

相应的,传统思政教育鉴于时展所提出的变革要求,必须主动求变。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以流行的、新颖的形式、与他们的生活场景与思维方式更为接轨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大学生感受到网络思政教育是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平等的主体,在网络空间内发声,与他们讨论、交流社会热点与时事问题,从而让正确的东西逐步深入到学生内心之中。

(二)作为主要观察者的网络思政教育与作为主要解决方式的传统思政教育

网络思政教育并不只是一种教育模式,同时它包含着对网络世界内大学生的生活心理与思想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的重要任务。传统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信息搜集方式主要是依靠辅导员自身对于学生的了解,如谈心谈话等手段,形成对于该生学习生活状况与问题的认识。而这种手段依赖于辅导员是否能与同学建立起很好的联系,使同学自愿表述自己的想法。而很多问题是部分同学不愿意表述的。

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借力网络自由表达的特性。当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一个参与者进入网络空间以后,就置身于学生生活的种种表达之中,所反映出的都是学生生活与思想的碎片,其中有寝室关系、学习状况,也有他们对于历史和政治问题的认知等等。思政工作者可迅速发现某个学生隐蔽的心理动向,在严肃政治问题上的错误判断等等。

而网络思政教育所捕捉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终究是起源于现实的社会环境的。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溯源以后,往往指向复杂的家庭关系、成长背景、现实生活的挫折等等。这些问题必然需要回到现实社会得以解决。

(三)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通力配合,确保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醉心于电脑游戏是困扰几乎所有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采用禁止学生上网的暴力手段。这种方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也影响了大学生利用网络工具学习知识和技术。

这就意味着应当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作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更多地采用理性教育的方式而非强制的手段。通过网络思政教育积极宣传和引导正确对待网络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和技术,而不是在无意义的“灌水”中消磨时间。

同时,通过传统思政教育的班会、级队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向当代大学生不断地表述我们现实社会的生活状况。通过历史进程的讲述,社会时事的分析,法律常识的普及,让学生们在横向与纵向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与定位;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同学们享有一个观察现实社会的良好视角;通过责任感教育让大学生理解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在当今社会形势高度复杂,信息与技术更迭迅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让当代大学生能够顺利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从高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 尼可拉斯・卢曼.对现代的观察[M].鲁贵显译.台北:台湾左岸文化出版,2005.

[2]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环境 网络异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3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屡见不鲜,“手机低头族”也已成为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严重困扰着当代大学生,高校大学生网络异化问题由此突显。

网络异化的基本内核:控制和否定

什么是网络异化?网络异化是指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形成的高度依赖现象,即网络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而存在并与人对立,使人受控于网络而不自觉并伤害到人自身。”①意即马克思所讲的“主客易位现象”,主体在网络中是不断地被弱化直至消失不见的状态。网络对主体的蚕食和控制,意味着个体的自我确定感和存在感在网络中的逐步丧失,网络异化就是网络对人的入侵和奴役。在这样一种境况下,人“不能真实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操纵,所扭曲。”②同时“人不能把自己看成是自身和丰富性的载体,而看成是一个贫乏的‘事物’,依赖于某种自身以外的力量,把他生存的意义投射到这种力量的身上。”③

网络异化的三个层面:人际交往、道德情感和自我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发现的异化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所消费的物品、与他的国家、与他的同胞,以及与他自身的关系中。”④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异化,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道德情感和自我三个层面的全面困扰和危机。

人际交往困扰。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来往,即人们用语言、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当面对面的交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时,大学生大都会选择网络作为替代。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承载物是文字,这种交流方式抹掉的是人的声音和面对面交流时带来的存在感,并且缺乏情感的传递。它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现实生活中却与他人越来越疏远;我们享受网络中的亲密无间,却在现实中承受孤独。我们试图通过网络加强联系,但是实质上这种联系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随时连接彼此,也可以隐身从此不见。人们想通过网络连接来建立亲密感,回避、逃离孤独的情绪感受,却注定要在网络世界中无处可逃。网络“科技本身并没有创造这种联系我们的感情和别人的方式”⑤,我们似乎一直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活在自己的“气泡”中。

道德情感危机。大学生是最追求真善美的年龄群体,而网络异化恰恰消解的是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整个社会价值体系都发生了裂变,人人都变得焦躁不安、唯利是图,都想要在个人层面上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也不自觉地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变得急功近利,通过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占有来获得幸福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与他们具有的惟一的联系就是,我们知道如何操作和享用它们。”⑥

另一方面,网络上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使得个体在面对选择时会逐步放弃对真假的分辨而变得漫不经心,仅仅以一种在线或浏览的方式存在。人在网络世界中往往“只知道不想要的东西,而不知道想要的东西。”⑦这种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不确定感的扩张,会进一步削弱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遵守道德伦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学生最终在网络世界难分真假、善恶和美丑,进而对网络世界的事、物、人产生无所适从感,最终投射到个体精神层面就是道德情感危机和信念危机。

自我异化。现代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和其功能的发展强大造就了网络世界的无处不在,人的永远在线状态,使得个体的存在状态出现异化,从而也使得个体对自身的存在状态在认知层面上也出现异化,即自我异化。因为“异化不仅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中,而且存在于自己的关系中。”⑧一个在自我层面上被异化的人,他已经丧失了自我意识,“他同别人一样,像物一样地被认识;他虽然有各种感觉和常识,但是同时却与外部世界失去了有机的联系。”⑨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正是通过反思思维本身确定自我的存在,确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是在网络世界中我“在”哪里?何为“我”?当每个人通过移动设备时刻与他人保持联系时,网络与现实的界限已经被完全模糊化。这种通过移动设备将自己与网络紧密相连,永远在线的状态,使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得了网络自我的两种新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逃离现实世界,双重在场状态即个体是既在现实中又在网络中,身体在现实场所中而注意力在别处。第二种状态:双重自我即“非我”出现。网络世界里的我好像是以真实的自我出现的,而实际上我们却常常在网络上美化自己成为另外一个人即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所以,网络“异化就是一种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作一个陌生人。”⑩

结语

不管是乐观还是悲观,我们都应该承认,如今网络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新环境。在这种新环境下,“人要成为自主的人,要决定自己的生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既然现代人不可能摆脱技术,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人被异化是种必然。海德格尔曾说过:“盲目抵制技术世界是愚蠢的。欲将技术世界诅咒为魔鬼是缺少远见的。……我们可以在使用中这样对待技术对象,就像它们必须被如此对待那样。我们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对象本息于自身,作为某种无关乎我们内心和本真的东西。”?这一观点清楚地表明,我们今天对待网络技术的正确态度应该就是:合理地运用它。就像辩证法所启示的那样,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大学生网络异化问题只是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而网络异化的扬弃也必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今天的讨论与反思,并不是提倡限制甚至摒弃网络技术,而是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双重性,从而采取措施做到趋利避害,扬弃网络异化,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与实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KS03)

注释

徐慧:《网络异化问题研究》,《新西部》,2009年第24期,第49页。

④[美]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第107、108、108、116、107、104、104页。

[美]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90页。

[法]让・博得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42页。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6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电力能源

前言

人口数量较多是我国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最为显著的发展特征之一,加之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山川纵横。一系列固有的社会发展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力产业能源自动化配电网络的构建带来了难度。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中,随着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对于电力能源输送量的需求也不断上涨。有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就成为了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1简析当代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

随着社会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力能源远程输送的构建网络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在人民群众自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带动和驱使下,社会上对于电力能源远距离输送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家电网建设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为能够更好的顺应时展的全新局势,逐渐开始提升了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电输送工作研究的重视程度。经过数十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电力能源远程运输网络的构建已经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1]。研究至今的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主要包括馈电线路自动化以及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所谓馈电线路的自动化,其具体指的就是电力能源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用电故障、对相应电路的自动化检测和维修的自动化。而配电系统管理的自动化,则主要指的就是电力能源远距离运输的信息管理、配送点设定等相关内容的自动化控制。

2当今社会配电运输的发展现状

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运输与我国的水资源输送和天然气能源储备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支柱型产业。有关电力能源输送网络构建的规划,一直是备受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高度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但由于我国电力能源网络构建技术研究人员个人的实践工作经验较少,在具体研究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只能大量借鉴其他国家的建设规划经验,导致在具体研究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一系列的弊端和矛盾问题。我国现今社会当中的配电运输网络虽然已经发展成了树状网络的发展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面积也得到了显著扩展,但电力能源运输和用电故障检修工作的时效性依旧是电力系统运作过程当中较为薄弱的技术应用环节。部分城市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电力能源的供应仍旧不能满足城市中心集中用电区域的电量使用需求。大量电网构建的实际问题,急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建设自动化的电力配电系统逐步解决或者完善[2]。

3优化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3.1配电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构建

配电管理系统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尤为注意的重点构建内容之一。现代化自动配电管理系统,能够对整个电力能源网络运输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在我国当今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发展阶段,电力能源传送信息的数据采集、远程输送状况的监控管理、地理信息分布以及电力能源输送线路的符合管理线路等,都是配电管理自动化网络构建当中主要包含的运作管理内容。为了能够将自动化的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更好的结合应用到配电网络构建的设计方案之中,在配电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构建方面主要应用了配电网的SCADA功能、负荷管理功能、以及电力能源输送的地理信息采集管理三个主要的自动化构建系统。所谓配电网的SCADA功能,其实际上指的就是电力能源网络运输过程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变电自动化的技术应用手段,实现对电力能源网络输送数据的实时分析整合。当配电网络出现用电故障时,相应的数据信息就会发生变化,帮助故障检修人员第一时间查找出电力输送故障的检修点。配电管理自动化网络构建当中的负荷管理功能,能够为技术人员电力能源运输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供方便。通过应用负荷管理功能,技术人员可以坐在监控中心,掌握千里之外整个馈电线路的实际运输状况。当馈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帮助其在第一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抢修措施,为全面优化不同地区配电线路的网络构建方式提供保障。

3.2通信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

想要实现配电自动化网咯构建的有序运行,就要将精准的配电信息传送作为前提和基础。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为了尽可能实现电力能源运输网络构建的稳定运作,将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手段深入结合到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当配电网络进行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输送时,远方变电站当中采集到的能源输送信息以及故障抢修记录,可以通过配电线载波通信或者光线通信的方式传送至能源网络控制中心[3]。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信息传输的内容,对网络构建的优化设定更为合理的发展规划。相比光纤通信,配电网络线路的载波通信方式更为原始和传统,是相关技术人员应用最早的信息传输方式之一。现代化的光纤通信方式的信息传输时效性更高、信息精准度更优,更能满足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力能源供应工作提出的高水平要求。现代化光线信息传输的技术应用手段也被相关人员广泛应用在电力自动化配电网络运输的过程之中,成为了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

4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能源的配电和输送是我国三大基础性能源产业之一。电力能源自动化配送网络的构建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广大社会成员在日常工作以及学习生活当中的用电质量。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在结合电力能源远距离配送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创建更加科学现代化的自动化能源配送系统。通过构建自动化电力能源配送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电力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实现电网构建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徐瑞丽,尹飞凰,孙银生.光通信网络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思路构架[J].激光杂志,2015(02):93-95.

[2]陈国华,李金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122.

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第7篇

论文摘要: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场跟随时代脚步向网络蔓延。因此,研究如何抢占网络文化舆论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今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国内学者对现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入手,通过介绍sns网站的涵义及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关于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当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已被不断深化,涵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校园文化生活的组织倡导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等,工作方式实现了从“保姆型”到“服务型”的过渡。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愈来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战场已在不知不觉中转向网络。由此可见,研究和探索如何有效地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对于当今的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基于p2p传输技术的新兴网站在21世纪以后得到飞速发展,这就是sns网站。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sns网站愈发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阵地。

(一)sns网站的涵义

sns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英文缩写,中文即社会化网络服务。它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家斯坦利·米尔伦格(stanley milgram)提}¨的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separation theory),即在人脉网络中,如果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人,最多只用通过六人就能够达到目的。

(二)我国sns网站现状

自从2003年第一家sns网站friendster在美国诞生至今,sns网站以蓬勃之势席卷整个互联网,facebook、myspace等新型sns网站早已风靡全球。我国sns网站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第一家中文sns网站uume.com由两位斯坦福毕业的海归精英刘健和饶磊模仿friendster模式创立。此后,在myspace模式的影响下,碰碰网(pengpeng,com)、si.com、uu地带(uuzone.com)、猫扑(hi.mop.com)、网友天下(wangyou.com)、豆瓣网(douban.com)、魔时网(mosh.cn)等sns网站相继面世。在先后经历了friendster模式与myspace模式后,我国facebook模式的sns网站逐渐主流化,比如人人网、开心网、占座网、底片网、花名册、亿聚网、一起网,蚂蚁网等。其中,人人网是我国第三波sns网站浪潮的佼佼者。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互联网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青年学生们的关注点在网上且兴奋点同样也在网上。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来展现自我、表达诉求、交流情感,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辅导员单纯地依靠传统工作方法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疏导思想、开展教育明显不足,这就意味着之前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在这种客观现状下,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单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尽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它的教育阵地仍旧比较单一。1994年,互联网全功能接入中国,高校bbs在90年代中后期率先发展。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建有校园bbs,甚至还有许多高校没有任何可供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高校或地区自建大规模的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这种客观现状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社会上的sns网站难当重任

这些年,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娱乐社交sns网站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娱乐的首选,曾经一度风靡大学校园的高校bbs人气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局限,难以达到教育部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中指出的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的要求。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找准大学生的关注点

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每天都在使用网络,浏览新闻、登陆形形色色的网络社区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他们在网络上有着自己的朋友圈,且和各自的同学分散在各种sns网站上。大学生上人人网、开心网以娱乐和交友为主要目的,而最令大学生关注的,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学业、就业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成长需求进行。

(二)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割裂的,必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覆盖到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比如在之前将现实班级建立到网络中的基础上,让专业教师走进了一个个“网上班级”、开通推广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的网络博客、将课件上传到班级空间、为学生在线答疑等,将育人体现在教学服务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看似日记随想的博客中,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开展思想教育。紧扣教育教学的主线,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