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合集7篇)

时间:2023-09-07 17:29:54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1篇

关键词:思政工作 人文内涵 人文关怀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这既是我们今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新视角。笔者认为,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对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开展有重要意义。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公平和谐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实现这一要求来体现自身价值,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

一、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一贯重视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始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体现。关心人、尊重人、体贴人也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和基本原则,可以说树立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人文关怀的对象同样是人,它的目的是丰富和彰显人的合理个性,它是以人的全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的基本点是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关联点,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二)人文关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形成了多种文化交织、社会思潮繁衍、意识观念丛生、传播媒介多样化的现状,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思想观念、认识能力、价值追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形势、顺应潮流,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由此可见,重申和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人文关怀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当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人们的利益需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交融与碰撞在加深,人们对利益公平的认同存在反差,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生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这种情形下人文关怀就显得更加重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了普遍的社会愿望,广大群众对公平、和谐、人文的期待更加迫切,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关怀恰好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和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人文理解

(一)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

对公平和谐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的根本价值尺度和基本规则,也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价值的根本要素。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多是为调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认同度,协调利益关系、化解思想矛盾、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服务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们对公平和谐的现实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手段。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二)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性化的现实表现,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目的性,肯定了人至高无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反映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时刻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与工作对象形成互动,使人们乐于、勤于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把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

(三)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

当今时代,群众史观正在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价值,群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没有群众观点、讲不讲群众立场、走不走群众路线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尺度。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当前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真正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彻底抛弃可有可无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从党创立的那时起思想政治工作就一直是我党完成其任务、践行其宗旨的重要手段,是党维系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工具。生命线的论断虽然久远,但却是我党最基本的生存观之一。没有生命线意识,就等于没有了生存意识,党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就会丢失主阵地,党的执政根基就将被动摇,这是党的事业所不能允许的。因此,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就必须重新认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摆正了位置,才会对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理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义,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不同理解一直存在,最常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等同起来,有时还会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它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妨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思想工作的理解不应有宏观层面的解释,只能从微观层面去解读。即:思想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为实现管理的目标而进行的说服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党的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是为践行党的宗旨,完成党的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以宣传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区别是本质性的,只有把它们区别开,我们才能真正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重塑沟通的理念。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互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沟通这一主体来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沟通,其核心也是沟通。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是维系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了沟通,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

当前,在沟通的问题上,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有目标性,如果目的不明,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无的放矢,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二是要掌握好时间点,要根据工作对象所处的环境,适时灵活地开展工作,掌握好沟通的时机和火候;三是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本质表现出来,让沟通在愉快、顺畅的状态下进行,使沟通贴近人心、关注民意。

总之,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 文集(第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2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美育;精神内涵

每天我都能看到有许许多多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遵义会址,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站在牌匾门前留影,记录着遵义会址最美的角度。

一、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而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发展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中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可以说遵义的红色文化就是长征文化,也就是长征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体现出老区人民精神的先进性,在能够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在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上,激励着“遵义”奋发向上,在斗志上发挥着作用。而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蕴涵着党的政治意识;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黔北遵义有着富饶地域特色,也就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红色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也是色彩斑斓的,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尤显突出。这是一部活性的革命斗争史,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宣传长征的文艺家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的圣地,更是弘扬红色文化发展壮大的支柱和源泉。“红军山”的邓萍事迹、红军女战士与孩子的故事至今被当地人神话般的传说和传颂;娄山关红旗的飘扬以及“四渡赤水”的战略极大地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勇敢前进;“土城”女红军的事迹也成为我们建设红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遵义每一寸红色土壤里都孕育着每一种革命的精神,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遵义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就产生出了多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怀。

今日的遵义人与革命后来人的精神为伍,以自强不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为荣;以廉洁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傲,这样的遵义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团结合作,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反映出遵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更彰显出革命红色圣地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三、遵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在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而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的革命精神,例如,遵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的红色文化精神,其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例如,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精神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可以把“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和革命军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的遵义“红军山”上,杨柳街边的“红军街”长廊里传唱。

从当今的社会因素来看,红色革命圣地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全民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红色文化的大熔炉里得到更多、更好的洗礼,为挖掘遵义的红色资源提供优良土壤,使广大的民众能为传承未来的“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这一经久不衰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2]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简介:穆华,男,贵州遵义市,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法。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3篇

关键词:民生;内涵;演变

中图分类号:F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81-01

近年来,民生已是当今社会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对民生内涵的界定也不同。民生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很久远了,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因此它的内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代性,我们对它的内涵的理解也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一、古代人对民生内涵的认识

“民生”一词在古代人眼里并不陌生,他们早就开始关注民生,并把民生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民生”一词早在先秦就有记载:《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百姓要生存就得勤劳,那样才能物质财富不匮乏。“民”即百姓,“生”即生存、生活,“民生”就是百姓的生活。可见,当时统治者就开始关注百姓生活。

(一)先秦时期是民生思想的萌芽阶段。翻开几部最古老的典籍,如《诗》、《书》、《礼》、《易》、《左传》等,均可见关于民生思想的警句。比如:《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1]。《尚书》中记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在《左传》中有记载,“亲其民,视民如子”,“国将兴,听于民”,“天生民而立之君”[3]。等等,都体现了对民生的重视。更有《孟子。尽心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这三句话,对民、国家、君主的位置进行了排列,把“民”摆在比君王更重要的地位。这在当时的社会,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唐宋时期是民生思想的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对百姓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对百姓更是重视。唐太宗谓伺臣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5]。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能对百姓产生畏感,可见是一种政治智慧的升华,对百姓给予了足够的认识。唐太宗把君比舟,民比水,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并在《贞观政要》中反复强调“民水君舟”、“载舟覆舟”理论,正如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对百姓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民生有更深刻的了解,造福百姓。

(三)明清时期是民生思想深化的阶段。这个时期,民生思想的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就其核心理念发生了变化。如黄宗羲《原君》中就阐发了自己的民生思想。他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君王是客人。又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处,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6]。从中我们可以看处,黄宗羲认为君王的职责是兴天下之公利,除天下之害,人君应“以天下万民为事”。他这种站在民的立场上,对君王重新定了位,实质是一种“民权”的强调。从民生到民权的重点转移,是古代民生思想的最高阶段,也是一种质的飞跃,这也开启了中国近代民生思想的先河。总而言之,历史上的先贤们是站在国家社稷的角度来对民生进行思考的。

二、孙中山对民生内涵做了新的诠释

到了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对民生注入了新内涵,并且上升到“主义”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什么是“民生”?什么是“民生主义”?在他的著作《三民主义》中有比较透彻的释析。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就是“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在《三民主义》中他还说到:“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他又谈到“为人谋幸福”,就是“打破社会上不平等的阶级”。要想民众过的幸福,就必须打破不平等的阶级,防止贫富两极严重分化。孙中山把“民生”理解为人民的生活以及民众的谋生之道,把这作为起始点,这不仅指出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境况,也指出了民众为获得物质生活所应该采取的谋生之道,把民生的内涵提到了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他对民生内涵做了新的诠释,这对于我们以后建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现代人对民生内涵的新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民生”的解释也是:“人民的生计”。这里的,“民”,是人民的意思。它的内涵相比古代社会的“民”有所扩大。“生”,是人的生产与生活的统一体。“人民”一词是一种政治语境下的用语,这一解释带有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即民生是关乎百姓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既指向了群众的衣食住行,也体现了对生老病死等根本的切身利益的关注。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民生内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界定。广义上的民生指同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在民生内涵范围内。广义上的民生内涵已经延伸到了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狭义上的民生内涵指民生的某一个具体层面。“民生”一词在《辞海》的解释也是指人民的生计。这是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法入手,得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两种划分方法,从不同的着眼点指出了民生不同的内涵,而且各有优缺点,广义的民生内涵包括的民生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狭义的民生内涵不能完全反映人们活动范围和需求的复杂性,但在实践中较容易把握,并制定相应的民生政策和实践方法。目前,民生实践活动中,人们惯用的民生内涵,一般是指狭义的民生内涵。

从民生内涵的演变来看,民生是一个动态的词汇,它的内涵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政治体制之下有不同的内涵。对它的把握也要用辩证的方法论,去解读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时代的不同阶段民生的内涵。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者简介:李莹(1985― )女,辽宁省朝阳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李民.尚书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左传[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4]孟子,尽心下[M],北京:人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校立德树人重要抓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需要首先做出调整,走强调事物本质属性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是以事物内部因素作为动力,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进步来求得一种和谐状态的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国际上,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冲击,导致国民时刻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蚕食着我们的传统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同时,西方势力与我党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在新的形势下更加激烈。这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自1999年高考扩招至今,国内已经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但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入、就业形式的转变、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为了迎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把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不但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和价值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需要时刻紧随党的步伐,用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进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教育。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是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理论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基础。我国自古就不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取向,可见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道德传统,一直渗透着这种价值意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实也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是其走内涵是发展道路的实践需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以爱国主义为指导,重点提升大学生国际视野

面对国外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顺应时展的趋势,以爱国主义为指导,重点提升大学生国际视野。首先,强化思想政治课堂主阵地,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容,增加同学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从正面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爱国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同各类错误观点进行思想斗争,并组织一系列思想端正、内容充实、具备吸引力的讲座,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再次,注意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要求同学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各国的社会动态变化,在培养其国际视野的同时,通过客观的分析及论证,使其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爱国情怀。

(二)以爱岗敬业为目标,深度提振大学生责任意识

要树立大学生爱岗敬业的道德标准,首先应该从其责任意识入手,而责任意识又是以认知为前提,即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意识便无从谈起。首先,应以学风建设为入手点。因为对于还未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就是对自己本职岗位的最大尊敬。因此要构建科学的规章制度、规范同学行为,实现管理实效性的提高。其次,通过对党员、学生干部的管理来树立典型,用以带动全体同学责任意识的提高。再次,将责任意识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让同学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不但要做好规划,更要重视自身责任意识的提高,以此契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最终通过深入提振同学们的责任意识,最终实现爱岗敬业价值目标教育。

(三)以诚信友善为根蒂,促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无信不立,古往今来凡成大才者必是诚信之士、礼仪之士。允遣诺幕础,大学生只有品质过硬,综合素质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因此,我们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形教课等主流渠道,结合具体成功案例,使同学认识到诚信友善与综合素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其次,注意开展网络思政。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方式,开展大学生关于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标准的讨论,以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局域网络文化。再次,将诚信友善等基本公民道德标准,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树立“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基本认识,使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的放矢。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扩张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步,事关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把认识提高到新时期国家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要求上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式、方法。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5篇

[论文关键词]师德师风 内涵社会转型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整个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后现代的转型时期。转型即过渡,旧的尚未终结,新的正在形成。新旧交替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然而旧的观念、方法无法应对新的现实,行之有效的新观念、新方法却还没有成熟并深入人心。面对困境,最好的出路就是变革,即使新的思想、理念还不够强大,但以新代旧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整个社会正逐渐步入了转型时期。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其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经济利益得到了肯定,个体理性利益最大化正日渐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规则。其次,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人本主义思想、后现代社会学以及个体哲学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强调政治伦理、以集体至上的一元文化正演变为以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尊重个体合理需求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人”逐渐回到了社会发展的“中心”。最后,我国经济、文化等的变化,促使整个社会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利用个人崇拜、刻意神化权威来实现社会稳定与运转的做法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建基于信息透明、理性判断之上的法制社会正在成型。

我国社会的变化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学校教育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学历、教学水平历来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切入点,而在今天,伴随所谓“师德滑坡”现象的频繁发生,师德师风建设成了一大社会热点。勿庸置疑,教师形象的维护已刻不容缓。然而,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除了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寻找策略,还有一个方面同样不容忽视,即师德师风内涵的界定。因为,对一种道德规范而言,其内涵的确立是形成规范意识并遵守规范的前提。所以,联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实际,合理界定师德师风内涵,既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难点,更是当前我国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

一、专业伦理和精神:师德师风内涵界定的本质基础

德,即品质和行为规范,风即作风、风格,二者相结合即行为规范和做事风格。由此推断,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呈现的品质和遵从的规范,及其稳定的做事风格。品质、规范、风格都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在态度、精神上的要求。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属性”。首先,师德师风的根本属性是教师从教的态度和精神,有别于教师的其他表现。在教师专业化早已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师德师风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专业素养中的一部分。“教师专业从其本质的内容结构上看,应当包含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师德师风即教师的专业伦理和精神,它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处于同一个层面,二者是并列关系。如果说专业知识、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硬件”,那么师德师风就是其“软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技能不够娴熟,往往会影响他在教学中所体现的主观态度和精神品质,但即便如此,也只能说专业知能是影响师德师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如果把专业技能也纳入师德师风的内涵,其结果只能是师德师风的泛化。其次,师德师风既然为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那么,它必然要与其他的伦理、规范相区别。师德师风“是专业的内在伦理规范要求,是具有教师工作专业性、独特性的道德要求”。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不能脱离教师专业的特点,不能将师德等同于一般的德行要求。具体说来,师德师风既要与个人的思想品质和政治信仰明显不同,又要与一般的做人伦理相区别。如果用思想政治道德等取代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用思想政治上的要求来界定教师的专业道德内涵,其结果必然会模糊和淡化专业道德的特性。

二、教书与育人:师德师风内涵界定的价值取向

价值指的是行为活动起什么样的作用。作为一种人为规定的职业道德,从一开始,师德师风内涵的赋予就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奴隶社会晚期之前,教师与官员合二为一,即所谓“以吏为师”,师就是官。在“以礼治国”的时代,官要发号施令,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与运转,其前提是带头恪守各种伦理道德,即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就成了“官师”职业道德内涵赋予的主要价值取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师逐渐从官吏队伍中分离出来,成为自谋生活的“自由职业者”,师德师风也就从官德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了相对独立的职业道德。但由于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强调伦理道德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作用,而教育正是伦理教化的最佳途径,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很倚重学校教育。正如《学记》中所言: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既然学校教育承担了如此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成了国家实现伦理政治的“工具”,正如荀子所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0教师被送上了神坛,成为社会伦理、礼仪的捍卫者和道德楷模,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仍然以社会政治伦理目的为其首要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即便到了20世纪,中国进入了现代社会,但从整体上说,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政治伦理至上的封闭型社会,

“神化”个人形象,人为树立各种“典型”,以形形色色的“学习运动”来引导国民积极“向善”,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师德师风内涵依然被政治伦理目的所左右,其标准被有意拔高而大大超出了职业道德的要求,“伟大”、“无私奉献”等理想化的字词成了师德师风的代名词。

今天,我国已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传统封闭型社会正向开放型社会转变,建立在信息透明基础之上的理性判断成了人们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以法治国”思想正逐步深入人心。虽然榜样力量仍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但法理精神才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力量之源。对教师来说,师德师风内涵必须松开政治伦理的价值捆绑,必须“祛魅”回到专业道德的应有位置上。专业道德是由专业工作的对象、性质、任务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工作性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是当前师德师风内涵界定的首要价值取向。师德师风的第一任务是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服务,“如果师德修养不能为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关系的实践活动带来效益,就有可能被人指责为是一种虚伪的说教。

三、主体与情境:师德师风内涵界定的原则

从某种程度看,职业是实现社会功能的“工具”,然而,职业的工具性不能遮蔽职业者的人性。师德师风是特定社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的而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自然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师德师风的践行者却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师德师风内涵的界定必须考虑教师的主体性,要尊重教师个体的合理需求。同时,作为精神层面的德性,其内涵不可能凭空捏造,而应该与真实具体的情境相联系,应该反映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特征。

(一) 付出与回报对等原则

作为职业道德,师德师风与一般的公共道德规范不同。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共道德规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即遵守公共道德是公民义务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与之相对应,个体遵守公共道德所换取的权益也不可能超过一般公民权利的范畴。“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特别是在整个社会物质财富还不很丰富的时代,职业首先是人的谋生手段,是个体满足自身需求的主要合法途径。职业道德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而确定的伦理精神,遵守职业道德也就成了职业者工作付出的一部分,这种付出已经超出了公民义务的范围,不是一般公民权利所能补偿的,理应再得到相对等的回报。因此,师德师风具体要涵盖哪些内容,必须遵循付出与回报相对等的原则。如果不顾教师从社会得到的实际回报,一味偏重师德师风的社会性要求,片面强调教师对社会的奉献,那师德师风将始终停留在文字性的形式化层面上。“社会既不以教师为本,何以要求教师?片面要求教师恪守道德是不合适和不公正的”。

(二) 与时俱进原则

师德师风是一个历史性、发展性的概念,社会变化对师德师风内涵的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应该审时度势,正视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方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以知识观为例,社会对什么是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看法、观点不同,对师德师风的要求就有差别。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所谓知识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规范,这种对知识的看法即德性知识观。在德性知识观影响下,教育过程就是教师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礼仪规范再原原本本地传给学生的活动。“中国传统教育以人伦道德为中心,以道德的完善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诸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德教成了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教师本人就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学生最直白的“教科书”。“对学生教育既然以德为主,自然相应地便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师德要求”。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科技的传人,自然科学知识逐渐占据了我国教育内容的主导地位,德性知识观受到了知性知识观的巨大挑战。知性知识观认为,所谓知识应是隐藏于客观事物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由专家权威所发现,然后被少数知识分子所掌握。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就是把普适性的规律告诉学生,“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技能成了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教育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有没有知识,还取决于有知识的教师愿不愿意给。有知识只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前提,学生能否学到尽量多的知识、技能要看教师的意愿和态度。因此,知性知识观影响下的学校教育,提倡教师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技能传给学生,在师德师风内涵上片面强调教师“甘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无私精神,而忽视了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所必需的合作品质。

当今,后现代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后现代(人性)知识观就是其中之一。后现代(人性)知识观否认绝对的真理,消解知识权威,主张知识由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建构而成,知识具有偶然性、个体性和情境性。后现代(人性)知识观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构建、创新知识的活动,知识的形成是师生视界融合的结果,而不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的产物。由此可见,今天的教师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就需要具有容纳异己的胸怀和与学生真诚合作的态度。因此,除了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外,还要在师德师风内涵中纳入相应的宽容和合作精神等。

(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道德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而是建立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基础上的一系列规范、准则”。师德师风内涵的界定,也应该与教师实际的教学生活联系起来。我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东、中、西代表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三个等级。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教育水平也处于领先地位。学校设施先进,师资队伍数量足、素质高、待遇好,因此,东部地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较强,学校对教师工作态度、专业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自然就可以高一些。相反,在比较落后的西部(如贵州),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工作环境差,师资短缺且专业素质不高,教师待遇低,但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却大大超过了东部教师,不少教师一个人上两个甚至多个人的课,每周的课时动辄就是二三十节。对这些拿着微薄工资、整天疲于奔命的教师们来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勉为其难,如果还在态度、精神上提过高要求,那也只不过是一种空谈罢了。

总之,师德师风需要什么内容,能够纳入什么内容,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自然不能与国家层面的基本规范相冲突,但可以有适当的变通。要以学校为主体,不同条件的学校在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上要有所区别。从全国范围来说,东、中、西三地区的学校应有所不同,在地区内,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也要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师德规范不切实际,或者‘高大全’,学校的愿望与教师群体的认识不能产生共鸣,将会使教师产生更多困惑”。

四、理想与现实:师德师风内涵界定的层次

“在现代社会,教师职业还是一个平凡的岗位,教师本人也是社会中的普通成员,他们的道德形成,既不能脱离经济基础,也不能脱离社会的道德基础,并不是每个教师的道德水平都能够成为表率,都能达到理想境界。因此,对当前我国师德师风内涵的界定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而应该体现出师德水平的层次体系,既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现实性。根据对教师工作认识、态度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师德师风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责任、情感、信仰。

(一) 以责任为基础的层次

这个层次是为师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即做一名合格教师所要达到的要求,即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教师群体的形象。具体而言,这个层次强调教师的责任,教师可以不热爱教育工作,但不能玩忽职守、误人子弟;可以不热爱学生,但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成长和进步负责。

(二) 以情感为基础的层次

这个层次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强调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即教师不是把教育工作只当成没有选择的谋生手段,而是一种需要投入个人感情的工作。教师的热情具体到其工作对象上,表现为对学生的爱。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这是因为,“爱生,就是要全方位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只是学习上,而是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具体包含理解、宽容、关怀、给予、尊重、平等、责任等要素。这种爱不是无原则的宠人,也不是无目的的给予,而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学生的成人与成才。所以,在原则上它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爱生并不排斥‘严’,某种程度上,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更为实在的爱”。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6篇

    谈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话题,不能回避的是如何理解这个命题里“文化”的具体内涵。我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范畴已经远不是启蒙时期思想家所界定的与物质、自然相对应的精神形态和思想形态的“文化”,也不是仅仅表现为文本形态的文化。当代社会文化不仅具有崭新的内涵,而且在范畴、形态上都拥有了耳目一新的变化。

    讨论文化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若离开学术史则不知所云。但“文化”问题的确是 20 世纪国际学术界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和欧美学术界的问题,是意味深长的。这应该从两个社会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找寻原因。19 世纪之前的欧美和中国社会未必没有出现“文化”问题,但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问题是与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妇女地位、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出现的,它的迫切性多少为社会问题所遮蔽。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之前的黑格尔、康德的着作,之后尼采的着作,文化问题不在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出现在 19 世纪向 20 世纪过渡时期。关于这个时期欧美社会的过渡,列宁所描述的欧洲社会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理论仍然有效,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带来的重大后果之一,是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往、碰撞空前频繁。语言、习俗、民族、国家、宗教、身份等属性被一举置放在交往的前台。所谓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成为 19 ~ 20 世纪之交欧美国家在扩张自己势力范围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面对、反思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文化”成为学术界聚焦的中心。20 世纪欧美一流哲学家思想家很少不思考文化问题,这是 20世纪欧美哲学家思想家区别于 19 世纪同仁的重要特点。而 19 ~ 20 世纪之交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文化问题是被迫从另一个立场来触及的。欧美学术界面对“文化”的心态,是以强势文化拥有者来思考的,而19 ~ 20 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界则处在文化存亡危机意识之中。伴随着文化问题凸显出来的重大事件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事件、甲午海战失败、义和团运动、圆明园劫难、慈禧出走西安、戊戌变法失败等,直到 1911 年帝制结束、民国草创。一系列失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文化问题凸显出来。对于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来说,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身份,而是民族种族存亡问题。这个时期,伴随着中国学术界的,是种族、民族、政权等话题,表明这个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高度,远非欧美可比。回顾 20 世纪中国学术史,“五四”期间大规模讨论“文化”问题,这一时期的基本倾向可大致归纳为西方派和国粹派对峙。在 20 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除去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20 ~ 30 年生中西文化走向相互竞争的局面,大致是西方派稍胜 ;1949 年到 1978 年,除了短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大部分时间里是苏制马克思主义理论、反传统文化和文化虚无主义交相占据上风,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没有得到真正理解和继承。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则可以描述为西方文化时期(1978 ~ 1989 年)和逐渐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时期(1990年代以来)两个阶段。不过,这个划分仅仅是粗略的、大致的,具体个案则可能千差万别,在港台地区则未必如此。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三点极为重要 :一是 20 世纪中国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文化实践一直处于激烈的政治思想交锋之中,并未作为纯粹的学术问题来研究 ;二是 1989 年后向传统文化回归究竟属于一种悲剧性转身、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还是国际政治的外力作用,尚待认真研究 ;三是2010 年代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加深了自 1989 年以来面向传统的回归,如果说,1989 年后的回归多少带有点被动、不得已的因素,在策略上可以表述为“收回来”的意思,那么,2010 年代的回归,则属于主动、强力回归,它的口号不仅包括阐扬中国文化,而且包括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虽然两次回归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后者的意味更为深长。如何理解和处理好当代文化发展的中西关系,既避免文化民粹主义,又避免文化西方主义,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20 世纪西欧学术界仍然可以归纳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交换话语权。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与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为对应双方,围绕文化问题集中讨论,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 :一次是里维斯主义,面对通俗文化的潮流,扬起了英语文化的大旗,扞卫精英文化 ;一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缘起英国的文化研究思潮,以文化政治视野重新审视精英主义文化观。前者是扞卫英语精英文化,后者是解构文化的精英传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深刻的转身。在西欧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西方学术界文化中心意识和危机意识并存,文化问题日益融汇到国家政治话语中,两者互渗。特别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大国,文化与国家政治话语形成了密切联系的网络。二是 1968年夏季的暴动,导致对传统文化思维模式的深刻怀疑,直接导致了对思维、现实和政治结构的拆解,导致了后结构主义和一系列后现代主义文化行动的诞生。三是文化政治视野的凸显,冷战时期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战略,渗透在东西方对峙的方方面面。1989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冷战结束,文化冲突走向前台,进入所谓后冷战阶段。一方面,福山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另一方面,赛义德、亨廷顿等学者提出了“未来文化冲突”的模式理论,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学术问题链始终在关注西方文化的终极价值和未来发展,在纠正以往的偏向中调整,而不是各领风骚数十年的彼此颠覆中前行。

    可见,20 世纪至今,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一个共同的走向,乃是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相互裹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化,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互涉中不仅拥有了综合性知识体系,而且具有了物质性和广泛的实践性。

    二、文化政治与“当代中国文化”问题

    研究这个问题的西方典型思路是“文化政治”视野。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问题,既不属于一个单纯的文化建设问题,也不是一个脱离开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话语的单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我理解,“文化政治”属于一个简单化的提法,它的实际内涵应该是把文化投放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学、艺术、国际交往、消费娱乐甚至军事战争中研究,从而进一步去丰富它的内涵。文化的研究,就是跨学科研究。

    詹姆斯?彼得拉斯在《20 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里这样归纳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有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娱乐商品的出口是资本积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其替代制造业出口在世界范围内获利的手段。在政治上,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作用在于将人们各自从他们的文化渊源和团结传统中离间出来,并代之以新闻媒介制造出来的、随着一场场宣传攻势变幻的‘需求’。在政治上的效果则是把人们从其传统的阶级和社会的圈子中分化出来,使得人和人之间产生隔阂。  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目标是对青年进行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剥削  文化干涉 ( 在最广泛意义上而言包括意识形态、思维、意识、社会行动 ) 是将客观条件转变为有意识的政治干涉的关键环节。似乎有点荒谬的是,帝国主义的政策制定者们看来比他们的对手更懂得政治实践中文化层面的重要性。”归纳起来,文化在美国国家政治手里,是一副服务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混”牌,需要什么牌就变成什么牌,在经济、政治利益索取的过程中呼风唤雨,无往不胜。不过,“政治实践中文化层面”并不能有效地说明西方学术界的“文化政治”内涵。真正的奥秘乃是“文化实践的政治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第7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精神 内涵 特征

    文/管仕廷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如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

    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革命、战争、流血、牺牲、解放等概念,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是红色文化的主题与主要内容,这是红色文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初步认知,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最直观的理解。其实,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在狭义上,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反映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文化思想与价值体系,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主流、源泉。而在更广义的范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内容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等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一)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及表现

    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它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在形式上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或载体)的文化,这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如表现革命内容、革命思想、革命过程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文章、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和革命文献;也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地、标志性物件等,如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遗物等(也包括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遗址、纪念地、物品等)。这些物质载体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人们一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联想到红色的、革命的主题、历史、事件及革命思想、意识与观念。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红色文化的精神在早期等同于革命精神,其后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进入改革开放,又出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并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有人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弘扬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歌曲都是“红歌”,这表明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有了新的诠释。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在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红色文化不是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产品,而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服务于人民大众,满足着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红色文化极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红色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旨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引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前进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达,红色文化因此而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文明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特性的论述。红色文化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服务于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内涵并体现着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为之享用的文化,体现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与宗旨,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文化表达,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文化宣示。红色文化又是红色政治,是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历史意识、政治追求和道德取向,彰显并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凝聚时代人心、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性格、锻造民族风骨、提升民族品格,红色文化具有塑造新人、涵养人心、促进民族自新的价值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