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合集7篇)

时间:2023-12-16 16:21:33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1篇

【关键词】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原因,利弊,政策设计

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由来已久,现行退休制度存在弊端。延迟退休年龄有其客观必要性。

一.原因:

1、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4岁,女性约为77.4岁。可见,现行退休年龄远低于平均预期寿命。另一方面,我国养老金的受领时长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法定退休年龄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调整,而现行退休规定显然不适合发展需求。

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隐形负债问题显现,我国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大。我国“人口红利”即将进入收割期。依现行退休年龄,我国很有可能形成“未富先老——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局面,这必将对我国财政形成巨大负担。由此发展,只有两种结果:年老后得不到足额养老金;通货膨胀,民众手中的养老金不具其应有价值。

3、立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们的劳动年限增加,而现行退休年龄并未适应于这一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脑力劳动者,其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但其劳动年限较短。这种投入产出的失衡,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利弊分析: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大趋势,但其施行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有利也有弊。下面将对其利弊进行分析。

(一)利:

1、从政府的角度,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减小养老金缺口。通过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使政府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即增加养老金的收缴收入,同时降低养老金支出。这一措施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压力,消除养老金的“空帐”危机,使得养老保障制度能够正常运行。

2、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随着经济发展,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期限也相应延长。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于社会上相对短缺的智力劳动者,延迟退休有利于他们拓展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人力资本的投入也能得到充分的回报。

3、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老龄化不断加剧。有资料显示,“在2035年我国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对2.94亿老龄人口的局面”。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数量将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市场上的劳动力人数,有利于应对这一危机。

(二)弊:

1、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会加重就业压力。这一弊端是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意见的重大原因。作为新旧员工的一种更替方式,当老员工的工作年限延长,新员工将很难进入该企业。而如今,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因此,延迟退休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就业压力。

2、加重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低收入阶层,民众的反对态度是很明确的。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强度较大,决定了他们对自身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延迟退休会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未落到实处。延迟退休对这一群体是不利的。

3、延迟退休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手段。延迟退休政策的受益者多为脑力劳动者、高收入群体及权贵阶层。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握实权的政府官员,他们更愿意延迟退休。而这也为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钻空子”提供了便利,不利于社会公平,同时也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

三.政策设计

延迟退休有利有弊,但为大势所趋,如何设计一种方案,使得尽可能多地降低其不利影响才是重中之重。

1、在现行退休年龄下,应该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前面已经分析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尽管现阶段对其施行还有困难,但控制提前退休是需严格执行的。政府需加强引导,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以防更多的人提前进入退休大军。积极发展退休金“早领惩罚,晚领奖励”的制度,联合各企业单位,控制提前退休。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采取缓和的手段。首先,可以提高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在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其次,以点带面,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试点,充分总结其经验教训,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

3、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最低退休年龄以后, 有选择退休或者继续留在劳动市场的弹性空间。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它鼓励劳动者多劳多得;给予劳动者相对较大的自由度,依照个人喜好有选择地工作。同时,依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制定有一定区别的退休年龄。在鼓励延迟退休的同时,考虑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异。

4、把握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出的适当时机。具体年龄的制定与其所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具体来说,退休年龄的延迟应与劳动者当期的就业形势及老龄人口比率紧密联系。尽可能减少阻力,顾及更多的利益主体,使制度的施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论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一条必经之路,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但必须承认,其推行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考虑到经济社会大背景,选择适当时机;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就业者、退休者和失业者的现实生活状况并提高他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的信心,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J].发展.2010(01)

[2]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05)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2篇

关键词:延长;退休年龄;利弊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078-02

退休年龄,是指一个国家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平均寿命及劳动力供应状况等因素,对劳动年龄所作的上限规定。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至55周岁。

今年7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了无数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利弊之争。

一、延长退休年龄之利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年轻人赡养负担加重、“空巢”家庭现象攀升等等。老龄化社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政府与社会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截至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4.83岁,比2000年时提高3岁多。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就意味着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在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了养老保险金的供需平衡性问题,但是却对现在的年轻一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还要为自己的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推迟退休年龄不仅可以通过增加缴费人数和缴费年限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而且可以通过减少养老金的支付时间来减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进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即推迟退休年龄从多收和少支两条渠道来改善养老金的收支均衡。因此,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可以延缓养老保险金的领取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加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时间,促进了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减轻了养老金支付压力。

(二)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年轻人的赡养负担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421”家庭已成为许多城市地区的主流家庭结构,即一个年轻人要面对四位老人的养老问题,而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和老年人面临的医疗养老经济开支巨大增加了许多家庭的养老负担。因此,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可以使老年人继续就业增加收入,缓解家庭养老负担,还能有效缓解老年人因子女忙于工作而产生的孤

独感。

(三)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人尽其才,发挥老年人的余热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以正常的读书年限计算,博士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已近30岁,如果55岁退休,在岗时间只有25年左右,而55岁正是一个人经验成熟、工作得心应手的阶段,而这些高学历者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浪费。诚然,目前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退休人员普遍被返聘回单位,但是那些被返聘者虽有高待遇却没有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其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合理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可以使我国的高学历者能充分发挥作用,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延长退休年龄之弊

虽然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其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这也是我们在制定政策时所不能忽略的一点。

(一)延长退休年龄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是人口大国,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每年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在这1200万的职位中只有30%是自然更新的职位,也就是说有70%的岗位是通过退休“让”出来的,如果延长退休年龄的话,老年人就会继续工作,抢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严重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目前的就业结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普通体力劳动者一旦过了45岁就很难就业,如果延长退休年龄的话,只会增加这部分劳动者的失业时间。此外,延长退休年龄还会对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一些重要工作岗位继续被有经验者占据,年轻人的职业上升空间被挤压,严重影响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延长退休年龄会加剧社会不公平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即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从事重体力的劳动者由于工作环境差和常年的劳累,他们的寿命低于平均寿命,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他们要多缴五年的养老金而退休后领取养老金金额少,而位高权重的人,延长退休年龄对他们而言,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益,因此延长退休年龄导致社会部不公平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

(三)延长退休年龄违背契约精神

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国家和政府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一份契约。公民之所以会签订这份契约,缴纳养老保险费,是因为他们相信国家、政府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得到实现。也就是说,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国家、政府以其形象和信誉为担保的。契约一旦签订,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毁约,否则毁约一方将会承担极为严重的后果。强制延长退休年龄,就是政府单方面毁约,这严重损害了那些足额交付了养老保险金而希望退休养老的人的利益,最终会阻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政府的这种毁约行为不仅不利于全社会建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规范,还会使不守信的风气恣意蔓延,使整个国家、社会深陷失信、违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关于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17.

[2] 徐晓雯,张新宽.对延迟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3.

[3] 熊伟,王岩.我国退休年龄设定问题的再审视[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 彭万.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两面性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4.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3篇

【关键词】延长;退休年龄;利与弊

目前,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争论我国人社部在2014年1月份提出了当前不会调整退休年龄。但是在就业压力与养老压力的双重压力下,相关部门还是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利与弊进行了重点探讨。

一、延长退休年龄利的一方面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当前我国是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亿的国家,而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1.8亿,是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的老龄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加大、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家庭中空巢现象的增多等。目前,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老龄化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延长退休年龄也会有很多有利的方面。

1.延长退休年龄能够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人均寿命,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支付的养老金也在不断的增加。尽管现在我国实行的是统帐结合的养老金制度,但是也只能是短时期内解决养老金的供需平衡问题。另外,人口的老龄化给年轻一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推迟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增加缴费的人数和缴费的年限,进而增加了养老保险金的收入。因此,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可以增加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时间,而且也带动了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从而减轻了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2.延长退休年龄能够减轻年轻人的赡养负担

计划生育的实行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在很多大城市中,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那么之后一个孩子会面临着赡养四个老人的负担,这无形中就加剧了年轻人的负担,他们往往在面临就业压力的同时也要面临着赡养老人的负担。所以说延长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继续增加老年人的收入,缓解年轻人的养老负担,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老年人的孤独感。

3.延长退休年龄能使老年人发挥各自的才能

据调查表明,很多博士生走上工作岗位就快接近30岁了,有的已经超过30岁了,如果他们在55岁就退休,那么他们在岗工作的时间也就是20多年左右。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正当他们退休之时,他们所掌握的经验却是十分丰富的时候,这时候他们退休对国家建设以及一些科目的研究是一笔重大的损失。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有经验、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被相关单位返聘回去,虽然这时的他们具有较高的待遇但是相关的医疗、工伤保险却不具备,重返单位的他们很多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满足。所以延长退休年龄能够让这些高学历者的才能继续得到施展,另外,在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延长退休年龄弊的一方面

虽然,当前,延长退休年龄也成为趋势,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剧就业矛盾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到67岁之间,但是依据中国的国情来看似乎不支持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至67岁之间。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将近2千万人,而我国实际上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200万个,从某种程度上看会有1000万的人口面临失业的问题。如果我国也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到67岁之间,那么一定会加剧我国就业的困难。相对来讲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会有一部分老年人继续工作,他们会占有一部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在限制着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当前,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很多劳动者一上50岁时,劳动能力就相对会减弱,延长他们的退休年龄对企业来讲生产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提高。有一部分老年人延迟退休,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会延迟就业,这就决定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问题。其实,相关学者指出延长退休年龄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一些关键性的岗位长期被有经验的老职工占据,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职业上升的空间。

2.不利于企业的更新发展

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新的技术人员、新的科技知识,然而延长退休年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新陈代谢。现在有一些企业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采取“内退”、“退养”的形式提前让一些老职员退休,以此来更新企业活力,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见国家延长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

3.加剧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当前,我国对不同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即双轨制度。目前,我国的企业中实行企业与职工共同缴纳养老金的制度,而机关与事业单位中职工的养老金有国家发放。对于一些从事体力的劳动者来讲,他们平时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工作相对来讲也比较累,因此,他们的寿命会低于平均寿命。延长退休年龄对他们来讲无疑意味着他们得多缴纳养老金,并且,在他们退休后他们所领取的养老金会变少。相反对于一些职位比较高的人来讲,退休年龄的延长会让他们取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说,退休年龄的延长也会加剧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也会加大。

三、结语

关于是否要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党和国家必须慎重、全面的对待这些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仅仅要结合城市的社保问题,还需关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等。总之,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必须充分考虑好低收入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4篇

【关键词】延迟退休 人口老龄化 人均寿命

一、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

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一共有177641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比例的8.87%。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寿命逐步延长,我国目前执行的退休政策是根据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客观背景下制定的,而根据《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在2011年时就已达到76岁,已高出许多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甚至还高于一些欧洲国家,这最新的数字都说明我国退休年龄具有增长空间。

二、延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

近几年来,关于延迟退休年龄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断,许多专家、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见解,随着养老金的“并轨”这一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

首先延迟退休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人均初始就业年龄也相对推迟。如果统一法定退休年龄,那么18岁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与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相比工作年限相差5-10岁,从社会贡献率的角度来看这无形中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延迟退休有利于养老基金的积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缺口过大,而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又得不到增值甚至出现缩水状态,致使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进程处于尴尬境地。延迟退休不仅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国家财政带来的压力,降低我国目前过高的抚养比率,缓解在职职工的压力,还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积累,提高养老金抵御风险的能力。

再次延迟退休可以增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给付标准是与职工退休前,同一统筹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相联系的。按照目前的政策来算,我国在职职工工资的年增长率是10.5%,也就是说,只要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其获得的基础养老金就会相应的增加2.1%。

任何事情都存在其利与弊,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加重就业压力,如果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我国每年从职位上退下来的职工人数大量减少,造成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据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其次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加剧行业间的不平等,对于不同行业的人来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延迟退休年龄损害了体力劳动者和低收入职工的利益。对一些体力劳动者和普通职工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实际是加重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因此,延长退休年龄我们要考虑到那些身体状况欠佳,体力劳动强度较大,预期寿命短的劳动者,避免加重其生活负担,造成更进一步的不公平。

最后延迟退休会在短期内加重企业财务负担,法定退休年龄的延长将意味着用人单位要为年老职工缴纳更多的社会保险费,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缴费水平与其工龄和工资水平相关,年龄越大的职工其所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将会越高,相比雇佣相同工作能力的年轻人来说,企业所负担的财务压力越大。

三、缓解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弊端的办法

虽然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是为了分散老年风险,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以正视退休制度的改革问题刻不容缓。

(一)注意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目前反对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声音中,大部分是体力工作者,因为这部分人群年老后,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较快,需要国家的保护。因此,若是实行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应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不同退休年龄。

(二)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首先,我国失业群体主要是从事传统行业的人群,其知识老化程度较高,在产业化知识更新较快的今天,一旦失业不利于其重新就业;其次,我国存在大量的退休人员返聘现象,尤其是教师,医生等高技术含量职业人群,因为其经验和知识储备量不是年轻人所能替代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延长退休年龄对就业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政府应该积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增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同时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第三产业的吸纳力。

(三)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我国目前之所以就业难,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过窄。我国目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健全,福利制度完善;而有一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福利待遇缺失,不同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倾向。所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逐步完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发展多元化。

四、结语

延迟退休年龄既有利又有弊,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面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灵丹妙药”。

参考文献:

[1]杜鹏.推迟退休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J].人口与发展,2011,(04).

[2]王聪.延迟退休政策对青年就业影响效应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09).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5篇

【关键词】延迟退休;空帐;利弊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33-0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着手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于1997年正式确立了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混合型养老保险模式。2013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的发言,建议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一度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有缺口的养老金和有争议的延迟退休。对此,人们所持观点不一致,从国家、社会等角度都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该政策的利弊。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学术文献,累计访问100人,经过总结与分析,从社会、个人等方面得出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样本与资料情况

(一)调查方法、内容、对象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访谈法。根据社会群体的职业性质、年龄、学识,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采取分别访谈的方法进行,所选取的访谈对象均为随机性选取,现场提问、现场回答,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内容:本次访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关系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对此自己的看法以及原因、以及这一政策实施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均为阜新市人民,其中大学生占20%,事业编、行政编工作人员占20%,普通劳动者占20%,离退休人员20%,已退休人员20%。本次调查共访谈100人,得到有效回答100份,有效率为100%。

(二)阜新市人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关注程度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初步了解阜新市人民对于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关注度。在100个被访谈调查的对象中有,63%的被访谈对象是非常关注,14%的被访谈属于一般关注,23%的被访谈对象属于不关注。

(三)阜新市人民对延迟退休政策观点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访问调查的结果显示,阜新市人民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基本观点情况为:支持该政策的37%,其中大学生占8%,事业编和行政编工作人员占4%,普通劳动者占13%,离退休人员占#%,已退休人员占9%;反对该政策的64%,其比重分别问12%、16%、7%、17%、11%。

二、延迟退休政策有利影响

(一)国家层面

(1)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填补养老金缺口。据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统计,2011年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而延迟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延缓支付养老金的年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时间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可以延长缴费年限,从而在征缴养老保险费这个环节缓解养老金严重亏空的现状。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2)延迟退休可以完善我国退休政策。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约40年,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了7岁多。因此,延迟退休可以完善我国的已经保持多年的退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提高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作用。我国退休年龄逐渐延长,也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的必然选择。

(3)延迟退休可以对抗人口老龄化。根据第二次人口普查,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借鉴国外经验,对抗人口老龄化进程极速加快的较为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延迟退休。和国外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已经早于其他国家,因而可以说,延迟退休是对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个人层面

延长退休年龄,将会延长个人的工作年限。也就意味着,原来的退休年龄将会有所改变。延迟退休年龄会避免工作人员过早退休闲在家里,其益处一方面表现为可以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份经济收益,增强自己老年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益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被需要感,从而能够减轻其的不安稳心态,对于强化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层面

延迟退休是对个人工作周期的短暂性延长,可以避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延迟退休可以缓解高级专业人的“短缺”问题,对于这一类社会群体而言,一旦人员流失,会对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重新聘用会造成资金、人力资源等浪费;(2)“元老”级的工作人员延迟退休可以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延迟退休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层面

延迟退休对于社会而言,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迟退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业困难,因为一些岗位会被年纪较大的人占据,这会剥夺部分年轻人进入这些行业和岗位的机会;(2)从现今社会现状而言,很多劳动者因为个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放弃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延迟退休,会使得更多的人因为经济收入状况弃缴;(3)延迟退休年龄使得年纪较大的人仍然在从事工作,会使得整个社会呈现老态化,从而会使拖慢社会进步的进程。

(二)个人层面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将近工作了半辈子,很多人退休以后的生活早已规划好,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会将原本的计划打乱,从而打乱个人的生活节奏。对于工资收入处于中等以上的工作人员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自己要晚享受老年生活。另一方面,个人得不到就业岗位就会加重社会现有的“啃老”现象,甚至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方式危害社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企业层面

延迟退休对于企业而言,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迟退休使得临退休人员仍然占据着工作岗位,使得企业不能够招聘年轻人,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企业的整体活力;(2)现有的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能力远远比不上年轻人,从而一些新兴的高科技电子技术的不熟练操作会影响工作的效率;(3)该政策实施,很肯能会造成部分劳动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既拖延了工作的进程,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结论

综合以上针对延迟退休政策这一问题的利弊分析,本文作者认为,现今人社部提出的“阶梯式”退休是值得提倡的,这种弹性的退休机制不仅可以在避免本文中论述的弊端的同时,强化该政策实施的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广州日报》,《养老金缺口增大成为推迟退休年龄主因之一》,2008.11.8;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6篇

复旦大学 陈沁

芝加哥大学 宋铮

“城市化将如何应对老龄化?――从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到养老基金平衡的视角”

《金融研究》2013年第6期

农村人口城市化能否在缓解城市老龄化压力上起到重要作用?区别2010年第六次普查人口与2010年“自然人”(在没有城乡迁移假设下的推测人口数据),以此为依据计算这十年城乡迁移人口,得以算出农村人口分年龄、性别的迁移率。作者发现农村人口在15岁-49岁具有较高迁移率,而其他年龄阶段的迁移率较低。

在计算人口城市化对中国城乡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影响后,作者发现:纳入迁移人口后,城镇人口的赡养率增速显著下降。2040年-2060年,农村人口移民使城镇人口的赡养率比没有移民流入的情况降低了0.3左右,这意味着对于每三名工作年龄人口,他们需要赡养的退休年龄人口将减少一人。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将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作用下被有效缓解与推迟。

模拟了城乡人口迁移对城镇养老保险收支的影响后,作者发现人口迁移对中国维持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有重要意义。2040年-2060年,有城乡迁移的养老金依赖率比没有城乡迁移的情况要低约0.3左右。而城乡迁移人口将使快速增加的养老金债务规模变得相对平稳,并将没有迁移情况下收支最不平衡年份的收支平衡度提高约36%。这为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平稳度过老龄化冲击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进一步发现,生育率提高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能在长期内缓解老龄化并改善养老金收支。无论是否有城乡迁移,推迟退休年龄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养老金收支的不平衡程度。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缴费窗口扩大,迁移人口对养老基金收支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在有城乡迁移的模式下,若将退休年龄在2040年推迟至65岁,养老金收支不抵时间将被推迟到2050年,债务差距将始终保持在30%以下,大大好于不推迟退休年龄的模拟情况。 制度 城镇化影响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

清华大学 高鸿鹰、武康平

“城镇化与劳动收入不平等:

一个动态分析”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第WP612号

城镇化诸相关因素影响了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1.城镇正式部门的扩张极大推动了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如果仅考虑城镇化因素,劳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率不可能高于城镇正式部门的扩张率;2.城镇正式部门扩张,推动劳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率逐渐降低,并决定了劳动收入呈倒U型的变化趋势;3.城镇正式和非正式部门的劳动收入、农业人均产出和产品相对价格、城乡迁移成本等都影响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动态。

城镇化路径选择需要市场机制与政策干预的有机结合:市场机制有利于城镇化相关部门的微观协调,并最终消除劳动收入不平等,但市场机制却难以避免收入不平等阶段性地过度扩大。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各种市场失灵也需要适度的政策干预。政策干预有利于避免劳动收入不平等的阶段性过度扩大,但不当干预会扭曲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微观协调,从而扭曲甚至阻碍城镇化进程。 观点 作弊的大学生更可能

选择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

哈佛大学 Rema Hanna

宾夕法尼亚大学 Shing-Yi Wang

“不诚实以及选择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NBER工作论文第19649号

本文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政府部门在筛选应聘者时,应该看重他们的能力,还是他们的品行?

在实验环境中就一个简单任务(掷色子)作弊的大学生,他们更可能显示出对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偏好。更为重要的是,会在掷色子中作弊可以预测现实中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第7篇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利弊;对策

一、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骤增,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将面临骤增处境,“收不抵支”不再是一句耸听的危言,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已成了缓解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必然之举。

(二)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与新中国成立之前相比,我国人均寿命显著提高,这为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次,西方国家已开始实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这将为我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再次,我国目前正由一个劳动密集型社会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型,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减少,劳动人员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高龄劳动者可以不用付出过多体力劳动就可完成工作,这种劳动条件的改善为高龄劳动者参加劳动创造了可能,也为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提供了条件。

二、 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一)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有利影响

第一、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新增劳动人口和青壮劳动人口继续下滑,社会可用劳动力也大幅衰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社会可用劳动力仍能满足现时需求,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用工荒”终将成为不可消除的社会性难题,退休年龄的延迟则可为社会带来更多劳动力,从而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

第二、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将增加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缴费增多,同时,在人均寿命既定的情况下,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将缩短个人账户的支付年限,也就意味着养老金支出减少,缴费的增多和支出的减少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第三、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目前,由于我国的退休制度所限,使得我国的老员工过早的离开工作岗位,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而可以充分调动老年人力资源,最终实现社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不利影响

第一、加重就业压力。就目前而言,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在就业岗位不增加的情况下,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则会进一步减少就业岗位,使高居不下的就业压力“雪上加霜”。

第二、扩大社会两极分化。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增加了劳动人员的工作时间,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工作时间的增加会带给他们远超养老金的收入,而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工作时间的增加仅能给他们带来微薄的收入,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这种收入的差距会逐渐扩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也将更加明显。

三、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实施对策

(一)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制度是目前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退休制度,通过设定弹性的退休年龄,来提高退休制度的灵活性,以此实现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目的。

1.合理设定退休年龄区间

“弹性”退休制度是以劳动人员意愿为主导,合理的退休年龄区间可以极大地契合劳动人员意愿,从而有效保障延迟退休年龄的实施。在设定退休年龄区间时,应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结合我国劳动人员的人均寿命状况和健康状况确定退休年龄的上限。

2.确定差异化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劳动人员在工作时间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公平问题。为消除这种不公平性,我国在制定“弹性”退休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劳动人员的个体差异,确定差异化的退休年龄,适当延迟学历较高的劳动人员和女性劳动人员的退休年龄。

(二)采用渐进策略延迟退休年龄

1.选取合理的时间进程

国外许多国家在延迟退休年龄时,都是通过一段较长时期来完成这一举措,同样,我国在延迟退休年龄时,也应选取合理的时间进程。在选取时间进程时,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民意调查结果,合理的将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分步、分段的完成。

2.采用以点向面的渐进方式

目前,我国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位差别,如东西部差别、大中小城市差别、城乡差别等,正是因为这些差别的存在,我国在延迟退休年龄时不宜一概而论,而是应有区别的推进,在具体执行时,可以在一些经济发达、文化开放、政治集中的城市进行试点,采用以点向面的渐进方式,逐步完成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工作。

3.避开就业高峰

就业压力是我国不可避免的社会性问题,退休年龄的延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我国的就业压力,因此,为减轻延迟退休年龄给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我国在推进这一制度时,应根据未来几年就业情况,避开就业高峰期,选择适当的时机,有缓有序的来延迟退休年龄。

参考文献:

[1]马金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2]唐兰叶.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营销,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