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英语口语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3-11-09 10:40:54
英语口语教育

英语口语教育第1篇

1.1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村学校规模普遍小,学校学生间接触较多,这样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就大胆地走出教室,于是校园内出现的“小小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口语小组,英语阅读小组,使学生在这种交流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并由此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英语手抄报、英语漫画、英语歌曲大赛,单词朗读、英语对话,演讲竞赛,英文儿童剧创编表演,英文儿童故事创编表演,组织学生开BirthdayParty,在英语沙龙谈footballOlympic。征集英语格言警句,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英语报社投稿件,学校设置英语宣传栏,要同学们发挥特长将宣传栏设计的图文并茂等。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把英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接触英语,例如收集街面上一些英文广告用语,公司名称等。

1.2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融洽师生关系,不仅挖掘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还间接作用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据此向学生提出以英语向老师招呼问候的建议。如:“Goodmorning,teacher.”“Excuseme.”老师对此给予赞许,于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中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对教材的改造,设计成练习题或者表格,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改变成对话,故事,短剧等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增加动手活动,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1.3素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创造英语口语环境,就要有素材来源。引进最新的外文报刊杂志材料,开发创新思维,从外文资料中引入地道的外语观点,是农村英语教学的一大亮点。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认识水平、生活环境和实际状况选择一些新材料,使学生充分获得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些观点与传统观点有较大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资料也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单纯的阅读理解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而结合图表让学生边阅读边填表格,或者运用阅读内容画出简笔画兴趣明显要浓厚些。这种活动,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对于各学科知识掌握也牢固了。

2校外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1物质形态资源的开发利用

让有条件的学生购买或翻录英语听力音带,学生在家多听多练。在家也能讲:“Let’shavelunch.”“Let’swatchTV”“It’sreallygood.”“Let’stalkaboutthem”“That’sagreatdeal”“we’regoingtohaveagoodtime.”等口语,给家庭增添新意。指引学生多方面订阅英文期刊杂志,报纸,经常开设读书阅读交流感想,讨论活动,慢慢地学生们都置身于英语交流的真实环境中。帮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好的英语广告词。把袋装说明书上的英文说明配方等整理分类,收集药品的使用英文说明书。在观看奥运会或世界杯的比赛过程中,让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同学收集比赛运动专用语。在讲到西方文章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去搜集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化、城市、气候、人文等,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英语口语教育第2篇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知识性实用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有口语和书面形式。”这是新华字典对语言这一名词的经典阐释。不错,语言是工具,然而,这个工具如若使用不当,用错了地方或者用得僵硬,将会产生多么可笑甚至严重的后果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以下两个实例给我们带来一些思想:

近日在网络中看到一段文字,说一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不料出了车祸,连人带车翻下悬崖,美国交警救援队赶到后向下喊话道:“How are you?”留学生答“I’m fine. Thank you!”然后交警就走了,留学生就死了……

另外,我国著名教育家龚亚夫说过: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一问“How are you?”学生都会说“Fine,thank you. And you?”但是,我们搞外语研究的经常说起一个流行的笑话:一个中国人走路的时候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外国人撞到了,然后那位外国人说“How are you?”中国人说“Fine,thank you. And you?”龚亚夫说:“现在学生学的很多东西实际上都是没有意义的。”

不难看出以上两例都不是对口语教学进行肯定,相反,我们却是看出了当今口语教学的普遍效应——知识化,应试化。我们都知道“How are you”的意思是“你好吗?”实际上在具体的场合中对此问题的使用和应答不尽相同,然而,较多时候由于在初高中学习时留下的印象便是只要问到how are you,就可以回答fine,thank you, and you?诸如此类的知识系统一直被带入大学,如若不及时归正,我想以上两例将会成为频发的事实。

因此,我就以“How are you”这一话题为例谈谈场景式实用性口语教学。

对于“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 you.And you?”很多学生都熟记于心,但这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如果学生只是对于这个知识性的一问一答的明白到此为止的话,他就会有一个意识,就是凡是这样问我,我就一定是那样回答。我相信这恰巧迎合了一批懒于记忆更多知识的学生之胃口。他们巴不得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简单的知识。至于在实际场景中如何使用没有想太多,他们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套用学过的知识。我认为这样的意识不能全归咎于学生,更多的是在乎教师知识的准确传递并课堂中实战的操练。如若在传授知识时没有表达精当,学生就会误认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套用一些惯用语。相信一些笑话和尴尬局面的产生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所以,在口语教学中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情景中的操练是刻不容缓。

1.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设置具体场景,在不同情景中让学生亲自尝试并操练不同的表达,作出及时并正确的回应。

例如:场景一:你与老朋友在久别后重逢,二人见面并打招呼。

场景二:你偶遇车祸现场,询问伤者伤势如何并作出回答。

场景三:你的亲戚电话问候生病已久的你。

场景四:你近期因考试成绩下降心情很失落,在校门口遇见你的同乡,他问候你。

以下的回答可以作为借鉴:1. If you must know, I feel terrible.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感觉糟透了。2. Actually I'm a bit under the weather.实际上我有点不舒服.3. I'm hanging on.还活着。4. Been better.不太理想。5. Mustn't grumble.没什么好抱怨的。6. Can't complain.没什么好抱怨的。7. Not bad.还不错。8. So-so.一般般吧。9. Fair to middling.还过得去。10. I'm better than I deserve.挺好!11. I'm OK and you?挺好,你呢?12. Fine, thank you for asking.很好,感谢关心。13. Fit as a fiddle.很健康。14. Right as rain.一切顺利!15. I'm much better now that you are here.你来了之后,我好多了。16. Better than ever.好得不能再好了。

2.将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共同分享与学生,使其得着的不仅仅是僵硬的知识,也是得到了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有正确的反应。并设置场景在遇到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当如何做出正确的回应。

以问候语为例:

美国:美国人的确常用How are you这样套路来问候他人,然而多数美国人还是很期待每次的问候都会有一些变化。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美国人可能会问“How’s it going?”(他不是在问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她也可能会问“What’s up?”(他也不是询问股市的动态),而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问候语则是Good morning. Hello, nice to meet you.或者提及你的工作,提及天气或者时事,How are you doing today?今天怎么样?How have you been?最近怎么样?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You look so beautiful!你看上去很美!I love your shoes, where did you get those? 我喜欢你的鞋子,你在哪买的啊?(不见得真的想知道,只是客气而已)

英国:英国人问候方式通常是以此打开话题的:It’s a nice day!今天天气真好!可能我们会觉得奇怪,怎么不是how are you之类的疑惑,岂不知这就是英国文化所带来的不同之处,这就相当于中国人见了熟人的常见问候语是“你吃了吗?”一样的道理。

新西兰:新西兰人对“您发福了”,“您太瘦弱了”或“他的头发白了”之类针对个人的评论很反感。所以在问候时需要很谨慎。

澳大利亚:我们来看看澳洲人的称呼与问候语:1.限于男士对男士的称呼、对话:“G’day mate!”“Thanks mate!”2.男士、女士都可以说的、等同于“How are you!”:How’re ya going? How’s it going? Hi guys! 3.青少年通常用这句:Hi buddy!4.澳大利亚人喜欢这样称呼自己:Aussie。澳大利亚人说话直说,喜欢实事求是和低调的作风。通常澳大利亚人不会慷慨给予表扬,也不随便发表批评——他们说话很客观,比如“我的小饰品很不错的,考虑买—个。然后他们会等着别人发问。极端的公开表扬别人会感到尴尬。他们喜欢开玩笑,尤其是气氛紧张时;他们尽量避免夸张的笑,喜欢实事求是和直指重点的谈话,澳大利亚人喜欢说话直接的人。谈话直指重心而不是拐弯抹角,这种直接会使美国人和中国人大为吃惊。

时代变迁,问候语也在变化。当然还有很多口语话题在等待我们谈论。因此,教授口语的教师要在给学生搜集太多材料的基础上也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切身经历英语语言的变化。这样,知识性的内容便较好地转化为实用性的内容,相信学生也会更主动地接触社会,亲自触摸世界并获取更多实用的信息。

以上实用性口语教学体验,虽不是教学之经典,期盼成为大学口语教学的借鉴。

英语口语教育第3篇

关键词:口语课;口语环境;大型英语社区;口语学习方法;口语学习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活动的蓬勃发展,实际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语言的重要功能——说的能力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已成为第一需要。而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说的时间少,实践机会有限,现代化教学条件不很完善,再加上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师的口语教学方法

(一)、口语课的开展

1、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的。无论是学习什么,如果学生对它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再好的教师也无法教好学生。“在口语课上,做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并非易事。它除了与学生的基础、性格等有关外,更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1]因此,在口语课的设计上,教师就得先思考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首先,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做到多样化,否则学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对于基础比较差或是刚刚开始进行口语训练的学生可以进行类似排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接话尾,一个接着一个说下去,不需要说太多,只要说上简单的几句。这样就可以激起他们开口说的兴趣又不会因为词汇量或是语法方面的问题而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进行片断练习或是文章复述、续编、改编练习。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

其次,就是话题的选择。话题的选择应该遵循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上。比如:学生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同学之间交流方面都是很好的话题,对于这些话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这样就可以刺激他们开口说的积极性。对于有某些特殊才艺或嗜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的方式让他们进行交流。比如喜欢明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某个明星为话题,喜欢电脑游戏的学生就可以以电脑为话题,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交流,这样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再次,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交流,因此,要注意氛围的民主,让学生们感到口语课是轻松的、自由的,乐于开口。教师应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外语。”[2]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发言自由,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踊跃发言还会受到表扬。在除明显的语意错误需纠正外,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正,以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2、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如何营造氛围,创造情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无论语音、语调、连读、意群和语速等都会与英语外教存在着某些程度的差异,要改变这些情况更需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来扩大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学生若对西方的社会不了解,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只是用我们所熟悉的思维逻辑去判断、理解,那就必然出错。而只有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才能使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将来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3]

多媒体教学在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播放外语原声影片、录像材料、情景生活剧等等,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关于英语的信息,比如:不同年龄层的语音语调、说话方式、用语等等。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都有好处。

3、举行辩论

辩论是口语课堂上水平较高的层次。辩论使得口语的学习不再是拘泥于普通的交流、闲谈,更注重思维的灵敏,话题的转换以及语音语调的掌握。辩论的话题一般都具有“两难性”,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纪律会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大学生兼职打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个性会与规范相冲突还是不会冲突等等。这些话题都是贴近校园生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学生们对这样的话题有讲的愿望,有话可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既获得了语言技能,又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的各个阶段,都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准备阶段,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是中文的资料,又锻炼了翻译的能力。在辩论进行阶段,学生们要听得懂对方的陈述才能进行辩论,这样又锻炼了听力。在辩论结束后,同学们在写篇作文谈谈对辩论的感受,这样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

辩论的举行最大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为了团体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查询资料、调查研究,这既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整个辩论过程还渗透着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个角度看问题。”[4]

4、混合式英语的教学

如今说英语的人不仅仅限于英美,英语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语言。但各国人说的语音语调都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比如,日本人说的英语就很特别,他们是用假名标示英语的发音,因此他们说的英语就有很重的日文腔调。诸如此类的还有印度、韩国、以及非洲国家等等。

因此,在高校,大学的口语教育中应该插入一些有关于日式英语,印式英语这方面的课程,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可能总是和英国人或美国人这些说纯正英语的人接触,很可能会与日本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接触、交谈,在只能用英语交流的情况下,如果事先对他们的语音语调有所了解,那么交流起来不是就更方便了吗?

当然,这类课程仅限于大学口语教学中,小学、中学基础的口语教学还是应该以标准地道的英语为准,以免发生混淆。

(二)、口语环境的建立

1、开设英语角

英语角可以说是口语课课外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其优点就是易于组织,加入性强,口语锻炼效果好等等。

英语角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效果,也要进行分类组织,比如按照年龄、兴趣、英语水平等等,如此分类更快的让参与者找到共同的话题,更好的融入交流。

英语角不拘泥于校园,可以在城市的各种地点组织,像广场、公园、纪念堂等等。这种英语角包罗万象,各个阶层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结识更多的“口友”,有利于口语的练习。

2、大型英语社区的创建

大型的英语社区可以说是英语角的最高形式了,这是模仿“唐人街”的形式,在中文的社区中开辟出一块英文的地界。在这个社区里各个阶层都是用英语交流,这样就产生一种环境的压迫感,迫使你加强英语口语的锻炼,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个社区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社区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大批优秀英语人员的支持,但是这种大型英语社区的创建可以说是英语口语练习环境的一个突破,使得口语联系环境从零散转向集中,大批优秀英语人员的集结使这个英语环境更加的完善,从而保证了口语锻炼的效果。

三、学生的口语学习方法与内容

(一)、原则

“要熟练地掌握功能某种语言并能够进行实际交流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最终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和三大原则:准确原则、内容原则和功能——效果原则。

1、准确原则

准确原则是口语训练的起始点,其目的是培养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使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语音语调清晰自然,用词准确,语法正确的程度,从而完成语言的信息功能。

2、内容原则

内容原则目的在于培养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是指学生在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之后,能根据交流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手段,即在言语和非言语方面学习来补救交际的中断或增加交流的有效性的技能。

3、功能——效果原则

功能——效果原则主要培养语言运用的恰当性,是指语言运用的恰当程度和交际的实际效果。学会运用语言本身,只能说学会言语交际的一半。因为在实际交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本身,还要考虑到交流时的语境、交流双方的身份、态度、礼节及风俗习惯等非语言的因素。”[5]

(二)口语学习方法

1、自言自语法

“自言自语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之方法。它不受时间及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中国人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尤其是当对自己要说的不够自信的时候。而“自言自语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要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言语自信,最终达到流利表达的目的。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1)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2)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2、交流法

在实践中进步是交流法的本质所在,口语本来就是用于交流的,只有不断磨练才能进步。找一个学伴一起练习,两个人的水平不能相差的太大,这样才能刺激学习,才能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英语角或是英语俱乐部是一个不错的课外学习地点,在那里可以找到不少的学伴,一起进行口语锻炼。

3、持之以恒

无论是学习什么语言,持之以恒都是最重要的,口语的学习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口语锻炼每天都得坚持,比如大量背诵原汁原味的单句、对话、生活习语;写日记,这个习惯看上去练习的是写作,其实它更是练习口语的妙法。当动笔的同时,大脑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英文运作。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大量阅读报刊、杂志及各种故事、杂文,之后将它们复述出来等等。

(三)、口语学习内容

1、英汉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结晶。它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民族意识、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特征。因此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语音知识以外,对于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重视。”[6]我国的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他们在即使有比较深厚的语言功底,也可能不自觉的运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和理解对方的话语,从而产生双方的误解。所以,对汉语和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之处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体现群体价值,不允许把个人价值置于群体利益之上。而英美国家的价值观则是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竭力发展自己,通过个人奋斗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7]

比如营业员和顾客在商店里的对话。在中国,营业员是这么问:“你想买什么?”。而在英美国家,营业员则是这么问:“WhatcanIdoforyou?”或“IsthereanythingIcandoforyou?”。一个是强调的是你,另一个是强调的是我。一字之差就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也是一样,老师通常会问:“这个问题你们都懂了吗?”。而在英美国家则是这么问:“HaveImadeeverythingclear?”。再一次强调了个人。

对于赞扬和致谢的态度,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很明显。中国人以谦虚为本,而西方人则比较实际,很自然的接受对方的赞扬。比如在两个中国人之间,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A:你的菜煮的真不错,非常可口啊。

B:哪里哪里,还差的远呢。

而西方人则是这样:

A:Yourskirtisverybeautiful.

B:Oh.Thankyouverymuch.

西方人对于他人的称赞,并不以谦虚的态度来应对,只是稍微表示谢意即可。

其次,在礼仪习俗上的差异也很明显。“中国人邀请英国人赴宴时常说:“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特备便宴为各位洗尘。”英美人听到这些话会感到不高兴。他们觉得“便宴”招待他们可能是因为他们地位低下。当他们看到宴会上丰盛的酒菜之后,会大为吃惊地问:“Isthisanordinarydinneryouusuallyhaveasfamilydinner?”

劝吃劝喝这是中国人对朋友表示亲热,而英美人一般不这么做,只是说Helpyourself,please.吃多少,喝多少完全由对方自己决定,强行劝吃劝喝被视为不礼貌甚至侵权的行为。故在他们看来,饭吃过饱,酒喝过多,或剩菜、剩饭太多均为不文明的表现,不了解这些,也会造成交际上的失误,使对方为难。”[8]

再次,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和确定性上也有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比较多的,很多情况下要靠听的一方猜测琢磨出来。”[9]比如中国人之间的拜访,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回答:“不,不必麻烦了。”其实客人还是想喝点什么的。主人也深知那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还是会给客人斟点茶水,咖啡之类的东西。但如果在英美国家还使用这样的客套话,那么客人就什么也喝不到。因为英美人士在这方面很明确,要喝咖啡就说:“Yes,coffee,please.”要是不想喝就说:“No,thanks.”

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明显的差异,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该注意的枝节。当然,中西文化差异不仅仅是以上这么几点,本文只是强调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学习,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应该如何措辞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

2、加强英语俚语的学习

英语俚语的学习可以说是口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在英美国家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大量的使用俚语,俚语在英美人的现代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交际作用。很多学生在学了大量的单词、词组、语法、句型,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却用不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俚语的陌生。俚语作为英语中最富有表现力、最夸张、最富有感彩的部分,已摆脱了过去语言学家对其的约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尤其具有美国年轻人的特点。俚语已从昔日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杂语提升为更为常见的时髦用语,所以加强俚语的学习,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俚语具有风格独特、新颖时髦、生动诙谐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俚语被广泛的使用。“毕竟几乎所有人在说话或写作时都想沉闷单调的问题,摒弃平淡无奇的词语,破除语言中一切枯燥乏味的常规惯例和陈词俗套。”[10]

俚语是英语中更新速度最快的文体,仅仅凭借死记硬背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平时就应该多阅读一些国外的有关资料,不要放松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在与他人交流时多穿插一些俚语,不要怕自己说不清楚或是别人听不懂。要敢说还要知道如何解释,这样就既有利于自己口语的锻炼又可以加强他人对于俚语的认识。

俚语是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因此要更好的了解,熟知俚语的形式和使用,就得贴近西方人的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国外,那么只有通过与外教交流、多观看影片等方式来加深对于俚语的认识。最好是看当前流行的影片,因为俚语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是老片的话,里面的俚语成分大多都已经落伍了。当前的影片中不仅有时髦、流行的俚语存在,而且可以利用学生对于影视明星的崇拜,刺激学生对于俚语的模仿和使用,更好的利用了“明星作用”。在与外教的交流中,更要多穿插俚语,这样可以得到外教对于俚语使用的指导,加深印象的作用。

俚语的内容很多,仅仅靠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靠平时在生活中的积累,把课堂上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提高口语的水平。

3、交际策略的运用

无论是与中国人交流还是与外国人交流,熟知交际策略是展开口语对话的前提。如果一开口就得罪了对方,那交流如何进行?因此,只有熟知交际策略才能更好地、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

如何让对方开口进行交谈?说怎样的话题才能不得罪对方?怎样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局面?这些问题是交际策略中的关键。本文就这三个问题举例解释交际策略的运用。

如何让对方开口进行交谈?在与西方人交流中,最好的开场白就是天气了。比如:Itisaniceday,isn’tit?这是最简单实用的了。也可以说说国际时事或是八卦新闻之类,总之能调起对方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涉及。可以通过看对方的口气开始判断对方对于某个话题的喜好。比如这样的对话方式:

A:Hello.Mr.Green.Itisaniceday,isn’tit?

B:Notbad.

A:Andwhatabouttheconcertlastnight?Ithinkitshouldbewonderful.

B:Yousaidit.

A:Iheardofyourdaughterwonthefirstprizeofthedebate.Welldone!

B:Yeah.Ofcourse.Sheisaveryclevergirl,andsheexercisedveryhard.Ilovemydaughterverymuch.

这样一来,关于Mr.Green喜欢的话题就找到了,那就是关于他女儿参加辩论赛的事。抓住这个话题,交流就可以进行下去,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试探转换到其他话题上,避免交流的枯燥。

说怎样的话题才能不得罪对方?怎样避免涉及到得罪对方的话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了。比如年龄问题。在中国,年龄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东西,在交流中,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年龄挂在嘴边;而西方的老人却不愿意交流中涉及到自己的年龄,如果很冒失的问及年龄问题,势必会引起不快。

西方人对于个人隐私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在交流中也要尽量避免这方面的话题。在中国,两个人见面通常会问:“嘿!上哪去啊?”而在英美国家,如此关心他人的行踪是侵犯隐私的举止,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快,得到的答复通常诸如:“Sorry,Idon’tknow.”或“Itisnoneofyourbusiness.”等等。

怎样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对于一个对于英语能力还不是非常强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技能十分关键。不仅可以避免自己处于尴尬的局面,还可以让对方对你的机智感到佩服,从而加深对你的好感,为下一次的交流铺平道路。

首先,要懂得回避。对于一个英语初学者来说,不是什么话题都可以插得上嘴的。有的话题比如:文学、经济、政治之类的,没有一定的英语功底,这方面的英语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其次,转移话题。对于自己不是很清楚的话题,可以把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自己开脱。如同在某些国家的国会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场面:被某党议员们严厉追问的另一政党的议员们,不慌不忙地、轻易便将话题移开。“正如您所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稍后调查再作报告,在这之前先……”

“这些宝贵的意见且先搁置,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此这般,话题就被切换了。

在英语交际中也是一样,可以运用比如:“Let’stalksomethingabout…first.”或“Youknow,forthistopic,…ismoreimportant.”就可以轻松把话题转换,为自己打开另一个空间。

掌握好交际策略,对于任何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口语交际的敲门砖,还是个人交际能力的体现。

四、结语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准确、地道、流利的口语是检验是否掌握英语的重要标志。教师在重新认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有助于更好的对学生口语锻炼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内容上的改进也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本文在口语教学方面所提出的几点观点和意见,相信对于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口语能力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绣茹.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1):P78。

[2]朱广春.在对话、互动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CrazyEnglishTeacher,2004,20(5):P17。

[3]同[1],P79。

[4]方守江、严淑.充分发挥课堂辩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69(3):P65。

[5]尹富林.大学英语学习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P216。

[6]孙正虎.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

7(2):P42。

[7]同[6],P42。

[8]同[6],P43。

英语口语教育第4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85-02

英语口语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及文化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我国高校通过在英语专业低年级开设口语课,在某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中设置口语课,开办各种口语强化训练班等方式,都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水平的英语口译人才和合格的英语教师。然而,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很有限,说明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仍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现状

当前的大学外语教学,在根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填鸭式”授课模式。教师不厌其烦,津津乐道地讲解各种语法与句型,不管学生听进去多少,接受与消化多少,而且口语训练只占了教学课时中很小一部分。结果是:学生也许能读、能写、能看,但却听不懂、说不出。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其次,由于中国学生普遍性格内向、腼腆,再加之英语口语练习机会较少,英语口语会话能力较低,怕犯错误,怕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冷嘲热讽,因而存在自卑心理。再次,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由于教育投入、经费紧张等因素,绝大多数中国英语教师没有出国培训或进修的经历,再加上个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许多英语老师的口语水平还不尽人意。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最重要的是,教学中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得体的交际。有许多老师让学生用英语做报告,或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或在全班讨论。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不高以及害羞等心理因素,其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口语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学生感到收获不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真实英语的输入不够。由于条件所限,中国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从纯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外语。所以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英语教学中采取英语语境教学,即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是学习者语言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的掌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口语老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外语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还应以真理和真情来启发和打动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帮助他们克服焦虑与害羞心理。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通过不断犯错误并纠正错误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应该把错误看成是绝对的消极因素,并且避免消极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消极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鼓励他们敢于犯错误,敢于“丢脸”,并使他们树立以“丢脸”为荣的精神(Enjoylosingyourface),引导学生分阶段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2.2英语口语教师也应注意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与注重英语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积累

很多中国英语老师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仅仅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对很多西方文化的典故、背景知识与风俗习惯等都不知所然。所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利用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传输文化信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介绍文化背景,对比文化差异,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习惯表达方式。比如greenbird意思是新手而不是绿色的鸟;yellowpage是黄页电话簿而不是黄色书籍;Itsoundsaplan!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听起来不错,而不是听起来是个计划等等。不仅如此,英语口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应该丰富流畅,语调优美,语速适中,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得到美的熏陶。

2.3创建一个轻松的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英语会话环境

英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的某一个阶段向学生介绍一个场景,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他们的表演才能,不要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而是表扬他们的优点,从而使后面的同学能在更轻松的环境下表演;除了课堂口语教学外,还可以利用英语角、一分钟演讲和教室口语小环境等给学生创造轻松、自如的口语训练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英语专题讲座,邀请学校留学归国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来介绍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再者,结合一些西方重要的假日举办晚会

和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的准备、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去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最后,我们还需要重视和关注英语角活动,尽量邀请外教或外国朋友参加。以上这些活动形式都可以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同学都能找到交流的伙伴,也让更多学生,尤其是基础不扎实但很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口语交流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养成敢于开口的习惯。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时展的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笔者认为在信息社会中要增大英语教学的投入,除了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外语教师也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要更加注重听说教学这个模块,增大听说教学的比重,并且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外语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静音看片、配音练习与模拟情景会话等活动使学生置身于真正的英语环境当中,同时增加真实英语的输入,营造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实践时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英语口语教育第5篇

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则;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五级: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能根据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八级: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和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或简单语句;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

然而在周口地区,学生完成基础教育后,在英语语音方面却很难达到《标准》要求。造成这一情况有几个原因,其中包括母语迁移、语音僵化以及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测试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1 周口地区学生英语语音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完成英语基础教育后的学生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周口地区学生的英语发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v]音与[w]音混淆;[θ] 、[e]读成s、z;[?]音读成x(西)音;[t?]、 [d?]读成q、j。还有很多音受方言影响严重,例如:以扶沟地区为主,英语发音的/f/、/h/产生混淆。如: feel 读成heel fear 读成hear。周口西部地区的同学在英语发音中/dz/与/d?/不分,/ts/与/t?/不分英语语音测试,/s/与/?/不分。如:jeep [d?i:p]读作[dzi:p];cheep [t?i:p]读作[tsi:p];nation ['nei??n]读作['neis?n]。双元音/au/发成单元音/?/,如把now/nau/读作/n?/ ;把out /aut/读作/?t/ ;把how/hau/读作/h?/。双元音/ai/发成单元音/e/,如把light/lait/读成/let/ let;side/said/ 读成/sed/ said。

2 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现象, 它是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L it t lewood,1984: 25)。“由于学习者已经养成了母语的语言行为习惯,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 即要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许余龙,2002: 278)。Taylor (1975: 391- 399) 通过实际调查证明, 初级阶段的学生比中级阶段的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较多地依赖于语言迁移。H. 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 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 的学习的一种假设”,并称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也许是最为重要的概念”。根据James 的观点,将H. Ellis 的定义中的“任务A 和任务B 分别置换为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那就是语言迁移。换言之,语言迁移就是二语习得的学习心理理论。对语言迁移这一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和二语教育工作者的热点话题之一。Odlin 在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成果的基础上,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学习者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被称为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正迁移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使用已有的母语语言知识并且没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负迁移指的是使用这些知识并且出现了错误。“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Ellis, 2000: 29)。绝大部分的语言学家都承认语音的负迁移, 具体表现为人们在学习外语时, 总会或多或少地带着某种母语的口音, 让本族人能很容易地辨认出来。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语言学家也举例证明母语为西班牙语、拉丁语、日语或泰语的学习者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时, 往往会有母语负迁移的现象。Rod Ellis(1997)指出“ 语音迁移是最活跃和最固化的” , 过了关键期(puberty)之后,任何 人学习外语几乎没有能不带口音地说出地道(native like)的外语。这些都是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干扰结果。 周口地区学生英语语音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来源于母语的影响,尤其是具有方言特征的英语发音。 2.2 语音僵化 语言僵化是周口地区学生英语语音出现问题的又一个原因。语言僵化现象有两层涵义免

费。其一,不正确的目的语语言形式或错误形式的长期使用。其二,是指当外语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像学习初级阶段那样有显着的提高,而处于一种似乎停滞的状态。语言僵化现象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顽固性”的语言习惯。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1)认为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能力的获得上都会出现僵化现象。

出现语言僵化的原因有很多,总的说来有基于生物论的内因;基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输入质量和语言习得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和心理距离的外因;基于心理学的情感交互和习得者的社会归属感。

任课教师的反馈对习得者来说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任课教师发音存在问题,那这种反馈对习得者来说 无疑会成为语音提高的障碍。如果任课教师对语音问题抱有消极或漠然的态度,也将会给习得者传递一种否定语音重要性的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9名同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对其语音面貌给予反馈的只有5人;同学中间有语音面貌反馈的有15人。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是地道的中原腹地,经济水平不高,工业发展落后,主要以农业为主,没有外商企业,这使英语的习得脱离语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语音测试,语言脱离了文化成为了一门远离实际的理论课。而中原腹地文化源远流长,也对外族文化有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排斥。这都拉远了二语习得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和心理距离。

2.3 教学方法

据问卷调查,目前周口地区基础英语教育并未对英语语音教育给予充分重视。教师的教学重点仍为单词、短语、句型,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出现这种状况与周口市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周口市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市,人口密度较高,基础教育资源有限,导致教学行政班人数严重超标,教师没有办法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新教法,而只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使得英语语音教学流于形式。而部分基础英语教育课堂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仅仅是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领读单词、课文。

从态度上,英语语音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枯燥,效率较低,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发音的问题。

2.4 语音评价体系

在周口地区当前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还未建立完善的语音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仅通过简单的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背诵文章对学生语音进行评价,而在中招考试和高招考试中并没有对英语语音进行评价的科学体系。就现实情况而言,周口市的基础英语教育仍处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中,由于语音评价体系并未纳入考试范畴,英语语音的教与学自然而然被排在了最后。

3 解决建议

为了改善周口地区基础英语教育英语语音教学,我们有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听力练习的时间。科学规划学习时间是二语习得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也可以借助当前的多媒体手段,通过影音资料使语音输入紧密联系语境。

其次在英语课堂上应该注重目标语文化的培养,可采用生动的表演形式,使学生了解目标语文化。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课外采集目标语文化的不同表现实例,课上通过英语讲述或演示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三要唤起习得者的普通话意识。通过反复建议、劝导,使学生转变使用普通话的态度。让其明白使用普通话是礼貌和文明的象征英语语音测试,并不会真正失去团体的接纳。让习得者习惯使用普通话,喜欢使用普通话,进而促进其英语发音的规范化。

第四作为教师应给予习得者正确反馈,使其认识到语音的重要性,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五,尽管对于英语语音测试已有很多研究成果,然而,多集中在小区域、小范围内解决问题。我们期望能够借鉴我国已有的普通话测试模式大胆假设,模拟创建英语语音测试系统,使英语语音测试正式化、规范化,形成一定的规模,最终得以推广。英语语音测试系统的建立不但将使英语语音评估体系更为完整,而且会促进英语习得者不仅成为英语知识的掌握者,还是实际应用的能力者。

4 结语

基础英语教育是我国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为学生开启英语世界大门的重要的金钥匙,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是提高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运霞。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僵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3):114-116

英语口语教育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英语口语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教师英语口语教学问题。(1)教师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内容是指学校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的内容没有大量专业的相关书籍,教程视频及专业教科书,只能通过幼儿英语口语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的经验中去获取知识点,总结教育内容及经验,因此,教师教学的内容需要有专业化的教科书及实用性的素材来完善。(2)教师教学方法不新颖。大部分教师在英语口语中的教学方式方法较单一,学生主要以听为主,老师以讲为主,双方缺乏互动性和沟通性,老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主导来带动学生们以英语口语交谈的积极性,通过情景教学,拓展式教学使学生对英语口语教学能全面理解且提升兴趣。(3)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相关的教师既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英语口语教育,但就目前而言,这样专业的教师是非常缺乏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离不开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只有其中一面,虽懂得学前教育教学,也能做出相关的引导和教育,但却没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却又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而这一现象阻碍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在教学方面的发展。2.专业学生自身问题。(1)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能力差。英语基础知识包括三个知识点,一是语音基础知识,二是词汇,三是语法。而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语音基础知识没有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对于后面两个知识点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述能力就更差。(2)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因在初高中没有得相关重视,缺乏良好的口语教学环境,因此导致大部分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述能力较差。大部分的学生只会写却不会读,由于没有教师的专业训练和引导,缺乏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导致学生在开口说英语时往往不能放开自己,出现害羞,胆怯的心理,从而不敢说,不敢讲。

二、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可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培训,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可让他参与英语口语表达的培训,而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老师则可让他参与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机构,使其能两方面都能进行完善,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2.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首先需要让学生加强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只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才能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稳步提升。英语基础知识可从语音开始,英语口语首要的条件就是准确的语音,它是英语口语中的重要标志,学生针对英语单词应多读,多看,多写,通过了解音标,再到音的发音及变化,逐步上升到对语音语调的了解和正确读法,来加强英语基础知识中的语音能力。3.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首先需从教师自身开始,使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全新化,把英语口语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对待,重点提出英语口语的教学,而不是将英语口语用在英语课程中的读写方面。其次教师可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设计新颖的课堂任务,通过书中的单元话题设计出合理的情景,使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模拟,通过英语口语的交流,使其提升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习和实践需结合,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也是必然的。为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运用到实践中,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虽有模拟课堂,但模拟与现实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在心理上,英语口语表达上都会因环境的不同而发挥出不同的效果,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5.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评价,结合英语口语这一特点,评价应从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两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价是指学生在考试中的结果,不注重过程。而形成性评价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专业教师问题及学生自身问题,并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合理的评价机制等。

参考文献:

英语口语教育第7篇

    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则;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五级: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能根据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八级: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和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或简单语句;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

    然而在周口地区,学生完成基础教育后,在英语语音方面却很难达到《标准》要求。造成这一情况有几个原因,其中包括母语迁移、语音僵化以及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测试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1 周口地区学生英语语音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完成英语基础教育后的学生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周口地区学生的英语发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v]音与[w]音混淆;[θ] 、[e]读成s、z;[?]音读成x(西)音;[t?]、 [d?]读成q、j。还有很多音受方言影响严重,例如:以扶沟地区为主,英语发音的/f/、/h/产生混淆。如: feel 读成heel  fear 读成hear。周口西部地区的同学在英语发音中/dz/与/d?/不分,/ts/与/t?/不分英语语音测试,/s/与/?/不分。如:jeep [d?i:p]读作[dzi:p];cheep [t?i:p]读作[tsi:p];nation ['nei??n]读作['neis?n]。双元音/au/发成单元音/?/,如把now/nau/读作/n?/ ;把out /aut/读作/?t/ ;把how/hau/读作/h?/。双元音/ai/发成单元音/e/,如把light/lait/读成/let/ let;side/said/ 读成/sed/ said。

    2 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现象, 它是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L it t lewood,1984: 25)。“由于学习者已经养成了母语的语言行为习惯,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 即要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许余龙,2002: 278)。Taylor (1975: 391- 399) 通过实际调查证明, 初级阶段的学生比中级阶段的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较多地依赖于语言迁移。H. 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 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 的学习的一种假设”,并称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也许是最为重要的概念”。根据James 的观点,将H. Ellis 的定义中的“任务A 和任务B 分别置换为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那就是语言迁移。换言之,语言迁移就是二语习得的学习心理理论。对语言迁移这一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和二语教育工作者的热点话题之一。Odlin 在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成果的基础上,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学习者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被称为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正迁移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使用已有的母语语言知识并且没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负迁移指的是使用这些知识并且出现了错误。“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Ellis, 2000: 29)。绝大部分的语言学家都承认语音的负迁移, 具体表现为人们在学习外语时, 总会或多或少地带着某种母语的口音, 让本族人能很容易地辨认出来。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语言学家也举例证明母语为西班牙语、拉丁语、日语或泰语的学习者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时, 往往会有母语负迁移的现象。Rod Ellis(1997)指出“ 语音迁移是最活跃和最固化的” , 过了关键期(puberty)之后,任何   人学习外语几乎没有能不带口音地说出地道(native like)的外语。这些都是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干扰结果。 周口地区学生英语语音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来源于母语的影响,尤其是具有方言特征的英语发音。 2.2 语音僵化 语言僵化是周口地区学生英语语音出现问题的又一个原因。语言僵化现象有两层涵义免

    费。其一,不正确的目的语语言形式或错误形式的长期使用。其二,是指当外语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像学习初级阶段那样有显着的提高,而处于一种似乎停滞的状态。语言僵化现象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顽固性”的语言习惯。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1)认为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能力的获得上都会出现僵化现象。

    出现语言僵化的原因有很多,总的说来有基于生物论的内因;基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输入质量和语言习得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和心理距离的外因;基于心理学的情感交互和习得者的社会归属感。

    任课教师的反馈对习得者来说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任课教师发音存在问题,那这种反馈对习得者来说无疑会成为语音提高的障碍。如果任课教师对语音问题抱有消极或漠然的态度,也将会给习得者传递一种否定语音重要性的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9名同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对其语音面貌给予反馈的只有5人;同学中间有语音面貌反馈的有15人。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是地道的中原腹地,经济水平不高,工业发展落后,主要以农业为主,没有外商企业,这使英语的习得脱离语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语音测试,语言脱离了文化成为了一门远离实际的理论课。而中原腹地文化源远流长,也对外族文化有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排斥。这都拉远了二语习得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和心理距离。

    2.3 教学方法

    据问卷调查,目前周口地区基础英语教育并未对英语语音教育给予充分重视。教师的教学重点仍为单词、短语、句型,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出现这种状况与周口市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周口市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市,人口密度较高,基础教育资源有限,导致教学行政班人数严重超标,教师没有办法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新教法,而只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使得英语语音教学流于形式。而部分基础英语教育课堂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仅仅是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领读单词、课文。

    从态度上,英语语音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枯燥,效率较低,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发音的问题。

    2.4 语音评价体系

    在周口地区当前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还未建立完善的语音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仅通过简单的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背诵文章对学生语音进行评价,而在中招考试和高招考试中并没有对英语语音进行评价的科学体系。就现实情况而言,周口市的基础英语教育仍处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中,由于语音评价体系并未纳入考试范畴,英语语音的教与学自然而然被排在了最后。

    3 解决建议

    为了改善周口地区基础英语教育英语语音教学,我们有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听力练习的时间。科学规划学习时间是二语习得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也可以借助当前的多媒体手段,通过影音资料使语音输入紧密联系语境。

    其次在英语课堂上应该注重目标语文化的培养,可采用生动的表演形式,使学生了解目标语文化。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课外采集目标语文化的不同表现实例,课上通过英语讲述或演示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三要唤起习得者的普通话意识。通过反复建议、劝导,使学生转变使用普通话的态度。让其明白使用普通话是礼貌和文明的象征英语语音测试,并不会真正失去团体的接纳。让习得者习惯使用普通话,喜欢使用普通话,进而促进其英语发音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