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性的心理学(合集7篇)

时间:2023-10-30 10:29:19
人性的心理学

人性的心理学第1篇

【关键词】 性; 人格; 同性恋; 性变态; 性态度

几千年来,有关性的描述频频出现在文学、绘画等作品中,但真正系统地研究性却只是近一百年的事,人们对性的研究已涉及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性心理异常与人格的关系,另一个是对性态度的研究。本文拟对此两个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试图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1性心理异常与人格

1.1同性恋

一些学者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有生理上的差异,也有人认为二者在生理上并无差异,只是对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大多数研究发现,就约会次数而言,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并无不同,只在性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更加放纵;在关系卷入和对伴侣的两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同性恋的排他性较异性恋低[1]。总之,研究未发现同性恋者具有某种共同的人格特质。

1.2性变态

性变态者通常由非正常的方式去寻求性满足,有关性变态者的人格研究较多,一般认为,性心理异常者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如有人对男性性变态与男性强迫症进行MMPI对照分析,发现二者在人格上有共同的特征:退缩、敏感、拘谨,表明性变态是一种强迫行为,性变态者更加柔弱、缺乏自信[2]。

目前有关犯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较多,研究结果暗示:犯者更可能是人格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精神异常的结果。例如:犯者在神经质上的得分较高,而在外倾性、尽责性上的得分较低;犯有较高的自尊和强烈的男性优越感,对自我的优越感也很强[3]。因犯而入狱的罪犯比因其它罪行入狱的罪犯表现出更多的强迫性和回避性[4]。

1.3障碍

与性有关的另外一个领域是障碍,障碍与人格(心理)问题互为因果。研究已经证实:有、困难的男性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我惩罚、对抗性、愧疚感、对拒绝的敏感性,更高的外控水平,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害怕承诺、担心失去对关系的控制、有较高的性愧疚感[5]。

在当代,提到性就不能不提艾滋病。艾滋病与人格并无直接的联系,但一些人格特征如感觉寻求,却可能增大的危险性,高的外控水平也可能与此相关。较高的神经质、较低的尽责性、较低的宜人性得分与高风险行为有关,同时高风险组在自我效能、自我约束、成就动机上得分较低[6]。

2对性态度的研究

性态度量表可同时对性态度的几个维度进行测试:性的放纵度――个体认为可以和许多人保持性关系而无需承诺;性实践――同时有控制生育的义务,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性的理想――性是爱的表达方式;性的工具性倾向――性不过是追求身体愉悦的工具。

2.1人格变量对性态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人格与性的关系。五大人格因素与性态度、三种之间彼此相关。男性在性兴奋与性好奇两项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性满足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另外,神经质与外倾性两种特质对个体性态度的预测力最高,其次是尽责性和经验开放型,个体的则与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三种特质有关[7]。目前常被心理学家关注的人格变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与其外表吸引力、成败经验、以及在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有关,因此个体对性的态度受到所属群体性规范的影响,如果群体性态度开放,则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对性放纵、性实践和性理想的认同均较高,当一个社会团体的性态度较保守,或一半开放、一半保守时,成员的自尊水平与其性放纵的程度并无相关。也有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无论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自尊与性态度均无显著相关,但自尊水平与对性的工具性态度有微弱的负相关,低自尊者更倾向于把性当作是满足身体需要的工具。

女性自尊水平会影响避孕行为[8],高自尊的女性在避孕行为中感觉到的风险性较低,即她们认为自己意外怀孕的可能性较低。当中怀孕的风险性增大时,高自尊的女性却常常会低估了这种可能性。

2.1.2内倾和外倾内、外倾是人们描述人格的常用维度。外倾的人在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上得分较高,内倾的人则正好相反。我们可以假设外倾者发生首次的年龄更早、频率更高、有更多的。研究支持了以上假设,而且外倾者比内倾者更早获得有关性的知识,对性的态度感到更加愉快,更喜欢寻求新鲜感,对性活动的兴趣范围更广(同性恋除外)。

2.1.3自我监控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高度自我监控的人会随时根据社会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监控水平较低者则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情绪和看法行事。高自我监控者更加愿意与除伴侣之外的其他异性约会,他们更愿意与并不熟悉的异性发生性关系,有更多的,参予了更多不同的性活动[9]。为什么高自我监控者有更加放纵、自由的性态度和范围更广的性倾向呢?研究发现,高自我监控者更多地将自己描述为“具有诱惑力的”、“善于调情的”,更多地将自己的约会伴侣描述为“善良的”、“真诚的”、“礼貌的”、“温暖的”,也许是这种对自我和异性积极的知觉方式,使得高自我监控者有更多的机会与异性建立性关系[10]。

2.1.4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显示“真我”的内心活动,自我表露是人际互动的重要影响因素。Miller等人曾用自我报告法测试个体对恋人的自我表露水平,以及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的能力,发现性放纵、对性的工具性倾向与自我表露无关,但性实践和性理想与自我表露呈正相关[11]。

2.1.5男子气和女子气男子气与女子气与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关,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社会普遍承认的、分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如男性威猛、果断,女性温柔、细腻。研究表明男子气的特征与性放纵呈正相关,相反,女子气的特征与之呈负相关;男子气与性的工具性倾向无相关,女子气则与之成呈负相关。

另外,一些人研究了人格特质对已婚夫妇性关系的影响,发现影响性满意度的是伴侣之间的关系,不是人格特质[12]。在评价伴侣关系的四个维度:亲密性、一致性、独立性和性关系中,亲密性对伴侣间关系的满意度贡献最大,性关系所起的作用最小[13] 。由此看来,人格变量对性的影响更多地发生在未婚者身上,他们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对已婚夫妇而言,长期的亲密关系已使人格特质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本身。

2.2性态度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性别的不同也使得男性和女性在性的态度上有不同的表达,对性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性的态度上,男性和女性既有共性,也存在性别差异。

2.2.1婚前在对婚前和的态度上,男女两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男性大多表示赞同,女性则相反。在第一次的年龄上男性和女性是相似的,但在“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女性因为感情因素而发生的数量是男性的两倍,而男性由于好奇的原因发生性关系的数量是女性的两倍。对随意的性关系赞同与否,男性的回答更多是肯定的;对特殊的态度,男性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女性则更多地是由于爱或被需要。而对于情感因素是否是发生性关系的必要条件,女性更多作肯定回答[14]。另外,男性发生的年龄比女性早,比女性多。

2.2.2性吸引力的来源男性和女性都同意外表的吸引力是引发性愿望的最重要的原因。有趣的是,男性常认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使男性更有魅力,女性多认为温柔、无助、脆弱会使女性更具吸引力。而事实上,女性并不是如此看重男性的社会地位,同样,男性也并没有对女性的温柔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2.2.3对性关系的评价标准一直以来,在性的态度上,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比男性更加严厉、苛刻。例如在中国古代,男性可以三房四妾,而女性即便是丈夫死后也终身不得改嫁。那么,男性和女性自身对性的评价标准是否有差异呢?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两性都对有感情的性关系评价更高,表明在性关系的评价标准上并无性别差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性背后的关系背景更加重要[15]。

总而言之,就性态度而言,男性和女性确有差异。在性态度量表的102个项目中,有73个项目是有性别差异的,其中包括测试放纵度的全部29个项目,几乎每一项有关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加放纵,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显示,男性的性态度有更多的工具性倾向。不过,在的实践和对性理想的认同上男性和女性的得分是相似的。在性的自由度和工具性倾向上,也并不是说男性就持十分赞同的态度,只是他们不赞同的程度比女性小而已。与差异相比,两性之间的共性仍然是主要的。

3性与爱的整合

尽管性和爱并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爱是性关系的动机,而性是表达爱的重要方式,二者有着共同的人格背景。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使得人类的性与动物区分开来。为了用科学的方法寻求性与爱的关系,研究者还编制了爱情态度量表,其中包括六个分量表:浪漫式、游戏式、伴侣式、现实式、占有式、奉献式的爱情。将这六个分量表和性态度的四个分量表混在一起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得到三个因素:游戏式的爱情态度与性放纵和性的工具性倾向彼此呈正相关,属因素Ⅰ,而奉献式的爱情态度与此呈负相关;浪漫式、占有式、奉献式的爱情态度,性的实践、性理想都注重伴侣间的情感与承诺,同属因素Ⅱ。现实式的、伴侣式的爱情态度最看重的是关系的长期稳固性,属因素Ⅲ,并与占有式的爱情态度呈微弱的正相关,与性放纵呈微弱的负相关。

4小结

从性与人格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性对于人格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一百多年前,Freud就曾经以性心理的发展来解释人格,但Freud显然夸大了性的作用,并因其泛性论而广受批评,于是在他之后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再也没有了性的位置。性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提醒我们:在性与人格的关系上,我们是不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呢?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性心理异常者同时也是人格异常者,而人格障碍在上常有极端表现。临床上对心理障碍的研究也表明,人格障碍与童年期性心理发展受阻有关,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性心理的发展对人格发展可能有极其重要的、但被我们长期忽视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有关性与人格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对性心理异常者的研究,对性态度的研究尚属空白,这说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谈性色变”,但性似乎还没能登上心理学研究的“大雅之堂”。另外我们也看到,对性与人格的研究成果尚未能纳入到已有的人格理论体系之中,笔者认为,这正表明我们对于性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知之甚少。我们想要知道的决不仅仅是性变态者有哪些人格共性,而是性心理在人格发展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我们对性与人格的研究重点在于把性心理的发展放在人格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性之于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Bringle, R. G. Sexual jealousy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men: 1980 and 1992.[J].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5, 2: 313-325.

2.魏立莹.男性性变态与强迫症的MMPI对照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6,9(1):10.

3.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103:5-33.

4.Fazel, S., Hope, T., O Donnell, I., Jacoby, R. Psychiatric,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sex offenders[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2, 132: 219-226.

5.Rosen, R. C.,& Leiblum, S. R.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exual desire disorders[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87, 23: 141-162.

6.Trobst, K. K., Herbst, J. H., Masters, H. L. Personality pathways to unsafe sex: Personality, condom use and HIV risk behavior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2, 36: 117-133.

7.Heaven. P. C. L.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sex: Preliminary finding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28: 1133-1141.

8.Smith, G. E., Gerrard, M., & Gibbons, F. X. Self-esteem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of vulnerability to unplanned pregnancy in college women[J].Health Psychology, 1997, 16: 137-1146.

9.Snyder, M., Simpson, J. A.,& Gangestad, S. Personality and sexual rel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 181-190.

10.Harnish, R. J., Abbey, A.,& DeBono, K. G.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ex game”: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self-monitoring on perceptions of sexuality and likability in initial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20: 1333-1334.

11.Miller, L. C., Berg, J. H.,& Archer, R. L. Openers: 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discl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50: 428-438.

12.Schenk, J., Pfrang, H., & Rausche, A. Personality traits versus the quality of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as the determinant of marital sexuality[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3, 12: 31-42.

13.Hassebrauck, M.,& Fehr B. Dimension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2, 19: 253-270

14.Carroll, J. L., Velk, K. D., & Hyde, J. S. Differences of males and females in motives for engaging in sexual intercourse[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5, 14: 131-139.

人性的心理学第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 As a new trend of research in the west modern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takes sides against the negative metaphor of human nature in prevailing psychology which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research of pathology psychology. It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sides of human nature and believes in developing human′s inherent positive potential so as to help people to live a healthy and happy life.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athology psychology, which reflects the rational retur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era.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pathology psychology; human nature;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以来,尤其是在二战以后,消极心理学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而积极理念、积极情绪、积极人性观等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受到心理学界的排斥和冷落。对《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检索结果表明,自1887 —2000年,有关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等)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的研究论文比率数大约为 14∶1。[1]另一项相似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约有20万篇文献报道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其中8万篇关于压抑现象,6.5万篇关于焦虑状态,反映积极的理念、潜能的文献仅有1000篇。[2]可见,消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居于统治地位。

实际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曾有的幸福生活。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尽管无论是在二战之前或之后,心理学家并未停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如推梦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等都可以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早期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等,对积极心理学的产生都有影响。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惯性,也由于早期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加上世界尚处于“冷战”状态以及严酷的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这些研究者的努力都未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心态随之发生了改变,社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 M. 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3]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展开了深刻反思和批判,极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

赛里格曼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实际上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4]。

1997年,赛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一职以后,由于他的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相继在美国和意大利等地多次召开了年会。与此同时,世界著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等也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积极心理学由此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该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5]

二、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对悲观主义人性观的反思与批判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在研究实践中表现为关注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着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并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而也将难以实现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价值和社会使命。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去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毋庸讳言,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赛里格曼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举例说,当今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他又紧接着指出,就在我们为心理学的这一成就而欢呼时,却尴尬地发现,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而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地增长。因此,消极心理学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6]

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外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自然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积极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消极心理学的视野中不存在利他主义、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怪癖、自负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的偶然为之。

(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对常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极为关注的课题。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如有关生活事件、金钱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有关快乐者与不快乐者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关快乐的跨文化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潜力,因此积极人格特质存在与否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故而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无疑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当前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具体包括对乐观主义、自我定向、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还有许多涉及创造力与天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如有关创造力的结构研究、创造力的起源研究、天才的禀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等,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尝试从积极的角度探索认知问题。

积极心理学也不回避对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相反还将之视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使命之一。但与传统心理学对该领域见解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他们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心理疾病的矫正,认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本身尽管不能为人增添力量或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却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 “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 “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6] 

积极心理学主张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换句话说,人类自身存在着诸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心理疾患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就在于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或发掘这些品质。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做到疾患预防,保障心理乃至身体健康。

积极的心理治疗观主张,心理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赋之以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治疗态度与技巧,以赋之希望、塑造力量、唤起潜能,培养或扩大人类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三)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既强调个体心理的研究,也关注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的认知以及在理论或假设的建构上,强调内因(内在积极的力量)与外因(群体、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

目前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积极情绪、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天才培养以及心理健康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心理疾患的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积极疗法等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况和成果在前面的介绍中已多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些积极心理学者强调心理、人格的积极性和内在性,注重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他们也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和心理治疗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如Ericsson通过研究提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是通过培养而非天生的才能。关于天才的研究则表明,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7]629652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的经验。因而群体和社会层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如Buss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第一,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第二,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第三,选择是富于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8]Myers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中指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宗教信仰,另外两个要素则是收入的增长和亲密的人际关系。[9]

(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目前有关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访谈、调查、量表等研究方法;而在有关积极情绪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等则经常采用实验法或实验法与访谈、量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尽管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综述性研究,但总体来看他们在研究方法主要还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然而已有一些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些优势与长处,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正因为人性的积极性,才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动,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同时似乎也为心理学的未来展示出了一幅全新而美丽的画卷。正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在产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是在美国,此后迅速引起世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或思潮,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尽管它对传统心理学存在批判,但不同于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无情颠覆: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研究对象、内容和价值观层面;相对于批判,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似乎更倾向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和纠偏。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试图超越现代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对峙与分裂,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层面对二者给予整合,以期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尽管其还未形成为一套完整的结构,还不足以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但可以预见的是,其面临的批判和指责将少于后现代心理学,毕竟它吸收了现代心理学两种对立文化取向中各自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而并非是对它们的彻底反动或解构。实际上,现代主流心理学研究如果能汲取积极心理学的有益成分,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现存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不少,诸如文化霸权问题、成人化研究取向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和面对心理学已有研究成就问题等,都是积极心理学面临批评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首先,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如批评者指出,早期有关积极心理的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就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脱离早期研究的做法使它既显得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6]其次,积极心理学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提升,这就使得积极心理学理论显得散乱而不成系统,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三,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以致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6]这种成人化研究取向使积极心理学不能很好地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事实上,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等是与其价值观、生活背景、社会文化特点和生理特点等因素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人的幸福涵盖所有其他人(如儿童、东方人等)的幸福。第四,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传统心理学的主张有着很大的相似,只不过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或落脚点不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是如何预防心理问题,三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问题。其中后两个问题本身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核心。如果过分强调对所谓“消极”心理学的否定而连同其有益成分一同抛弃,将势必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

当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会因其尚存有许多问题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开放的视野面对批评者的声音,努力消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必将推动积极心理学自身,乃至整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9],而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MYERS D G.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3): 5667.

[2]SHELDON K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3): 216217.

[3]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 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21327.

[4]SELIGMAN M E,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1): 514.

[5]SHULTZ D P, SHULTZ S E.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M].New York:Thomson Press, 2004: 152.

[6]任俊, 叶浩生. 积极: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106111.

[7]PERVIN L A, JOHN O P.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M].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9: 629652.

人性的心理学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 as a new trend of research in the west modern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takes sides against the negative metaphor of human nature in prevailing psychology which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research of pathology psychology. it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sides of human nature and believes in developing human′s inherent positive potential so as to help people to live a healthy and happy life.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athology psychology, which reflects the rational retur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era.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pathology psychology; human nature;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以来,尤其是在二战以后,消极心理学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而积极理念、积极情绪、积极人性观等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受到心理学界的排斥和冷落。对《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检索结果表明,自1887 —2000年,有关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等)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的研究论文比率数大约为 14∶1。[1]另一项相似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约有20万篇文献报道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其中8万篇关于压抑现象,6.5万篇关于焦虑状态,反映积极的理念、潜能的文献仅有1000篇。[2]可见,消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居于统治地位。

实际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曾有的幸福生活。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尽管无论是在二战之前或之后,心理学家并未停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如推梦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等都可以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早期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等,对积极心理学的产生都有影响。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惯性,也由于早期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加上世界尚处于“冷战”状态以及严酷的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这些研究者的努力都未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心态随之发生了改变,社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 m. 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3]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展开了深刻反思和批判,极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

赛里格曼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实际上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4]。

1997年,赛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一职以后,由于他的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相继在美国和意大利等地多次召开了年会。与此同时,世界著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等也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积极心理学由此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该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5]

二、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对悲观主义人性观的反思与批判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在研究实践中表现为关注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着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并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而也将难以实现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价值和社会使命。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去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毋庸讳言,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赛里格曼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举例说,当今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他又紧接着指出,就在我们为心理学的这一成就而欢呼时,却尴尬地发现,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而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地增长。因此,消极心理学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6]

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外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自然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积极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消极心理学的视野中不存在利他主义、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怪癖、自负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的偶然为之。

(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对常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极为关注的课题。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如有关生活事件、金钱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有关快乐者与不快乐者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关快乐的跨文化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潜力,因此积极人格特质存在与否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故而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无疑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当前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具体包括对乐观主义、自我定向、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还有许多涉及创造力与天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如有关创造力的结构研究、创造力的起源研究、天才的禀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等,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尝试从积极的角度探索认知问题。

积极心理学也不回避对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相反还将之视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使命之一。但与传统心理学对该领域见解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他们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心理疾病的矫正,认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本身尽管不能为人增添力量或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却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 “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 “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6] 

积极心理学主张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换句话说,人类自身存在着诸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心理疾患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就在于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或发掘这些品质。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做到疾患预防,保障心理乃至身体健康。

积极的心理治疗观主张,心理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赋之以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治疗态度与技巧,以赋之希望、塑造力量、唤起潜能,培养或扩大人类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三)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既强调个体心理的研究,也关注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的认知以及在理论或假设的建构上,强调内因(内在积极的力量)与外因(群体、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

目前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积极情绪、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天才培养以及心理健康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心理疾患的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积极疗法等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况和成果在前面的介绍中已多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些积极心理学者强调心理、人格的积极性和内在性,注重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他们也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和心理治疗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如ericsson通过研究提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是通过培养而非天生的才能。关于天才的研究则表明,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7]629652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的经验。因而群体和社会层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如buss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第一,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第二,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第三,选择是富于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8]myers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中指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宗教信仰,另外两个要素则是收入的增长和亲密的人际关系。[9]

(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目前有关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访谈、调查、量表等研究方法;而在有关积极情绪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等则经常采用实验法或实验法与访谈、量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尽管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综述性研究,但总体来看他们在研究方法主要还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然而已有一些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些优势与长处,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正因为人性的积极性,才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动,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同时似乎也为心理学的未来展示出了一幅全新而美丽的画卷。正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在产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是在美国,此后迅速引起世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或思潮,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尽管它对传统心理学存在批判,但不同于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无情颠覆: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研究对象、内容和价值观层面;相对于批判,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似乎更倾向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和纠偏。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试图超越现代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对峙与分裂,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层面对二者给予整合,以期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尽管其还未形成为一套完整的结构,还不足以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但可以预见的是,其面临的批判和指责将少于后现代心理学,毕竟它吸收了现代心理学两种对立文化取向中各自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而并非是对它们的彻底反动或解构。实际上,现代主流心理学研究如果能汲取积极心理学的有益成分,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现存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不少,诸如文化霸权问题、成人化研究取向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和面对心理学已有研究成就问题等,都是积极心理学面临批评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首先,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如批评者指出,早期有关积极心理的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就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脱离早期研究的做法使它既显得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6]其次,积极心理学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提升,这就使得积极心理学理论显得散乱而不成系统,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三,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以致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6]这种成人化研究取向使积极心理学不能很好地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事实上,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等是与其价值观、生活背景、社会文化特点和生理特点等因素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人的幸福涵盖所有其他人(如儿童、东方人等)的幸福。第四,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传统心理学的主张有着很大的相似,只不过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或落脚点不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是如何预防心理问题,三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问题。其中后两个问题本身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核心。如果过分强调对所谓“消极”心理学的否定而连同其有益成分一同抛弃,将势必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

当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会因其尚存有许多问题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开放的视野面对批评者的声音,努力消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必将推动积极心理学自身,乃至整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9],而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myers d g.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3): 5667.

[2]sheldon k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3): 216217.

[3]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 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21327.

[4]seligman m e,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1): 514.

[5]shultz d p, shultz s e.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m].new york:thomson press, 2004: 152.

[6]任俊, 叶浩生. 积极: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106111.

[7]pervin l a, john o p.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m].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9: 629652.

人性的心理学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 as a new trend of research in the west modern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takes sides against the negative metaphor of human nature in prevailing psychology which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research of pathology psychology. it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sides of human nature and believes in developing human′s inherent positive potential so as to help people to live a healthy and happy life.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athology? psychology, which reflects the rational retur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era.?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pathology psychology; human nature;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以来,尤其是在二战以后,消极心理学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而积极理念、积极情绪、积极人性观等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受到心理学界的排斥和冷落。对《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检索结果表明,自1887 —2000年,有关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等)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的研究论文比率数大约为 14∶1。[1]另一项相似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约有20万篇文献报道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其中8万篇关于压抑现象,6.5万篇关于焦虑状态,反映积极的理念、潜能的文献仅有1000篇。[2]可见,消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居于统治地位。?

实际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曾有的幸福生活。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尽管无论是在二战之前或之后,心理学家并未停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如推梦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等都可以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早期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等,对积极心理学的产生都有影响。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惯性,也由于早期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加上世界尚处于“冷战”状态以及严酷的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这些研究者的努力都未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心态随之发生了改变,社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 m. 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3]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展开了深刻反思和批判,极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

赛里格曼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滥用和性犯罪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实际上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4]。?

1997年,赛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一职以后,由于他的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相继在美国和意大利等地多次召开了年会。与此同时,世界著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等也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积极心理学由此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该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5]

二、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对悲观主义人性观的反思与批判?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在研究实践中表现为关注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着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并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而也将难以实现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价值和社会使命。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去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毋庸讳言,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赛里格曼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举例说,当今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他又紧接着指出,就在我们为心理学的这一成就而欢呼时,却尴尬地发现,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而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地增长。因此,消极心理学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6]?

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外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自然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积极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消极心理学的视野中不存在利他主义、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怪癖、自负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的偶然为之。?

(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对常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极为关注的课题。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如有关生活事件、金钱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有关快乐者与不快乐者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关快乐的跨文化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潜力,因此积极人格特质存在与否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故而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无疑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当前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具体包括对乐观主义、自我定向、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还有许多涉及创造力与天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如有关创造力的结构研究、创造力的起源研究、天才的禀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等,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尝试从积极的角度探索认知问题。?

积极心理学也不回避对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相反还将之视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使命之一。但与传统心理学对该领域见解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他们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心理疾病的矫正,认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本身尽管不能为人增添力量或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却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 “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 “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6]? ?

积极心理学主张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换句话说,人类自身存在着诸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心理疾患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就在于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或发掘这些品质。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做到疾患预防,保障心理乃至身体健康。?

积极的心理治疗观主张,心理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赋之以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治疗态度与技巧,以赋之希望、塑造力量、唤起潜能,培养或扩大人类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三)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既强调个体心理的研究,也关注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的认知以及在理论或假设的建构上,强调内因(内在积极的力量)与外因(群体、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

目前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积极情绪、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天才培养以及心理健康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心理疾患的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积极疗法等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况和成果在前面的介绍中已多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些积极心理学者强调心理、人格的积极性和内在性,注重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他们也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和心理治疗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如ericsson通过研究提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是通过培养而非天生的才能。关于天才的研究则表明,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7]629652??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的经验。因而群体和社会层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如buss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第一,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第二,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第三,选择是富于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8]myers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中指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另外两个要素则是收入的增长和亲密的人际关系。[9]?

(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目前有关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访谈、调查、量表等研究方法;而在有关积极情绪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等则经常采用实验法或实验法与访谈、量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尽管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综述性研究,但总体来看他们在研究方法主要还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然而已有一些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些优势与长处,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正因为人性的积极性,才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动,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同时似乎也为心理学的未来展示出了一幅全新而美丽的画卷。正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在产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是在美国,此后迅速引起世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或思潮,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尽管它对传统心理学存在批判,但不同于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无情颠覆: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研究对象、内容和价值观层面;相对于批判,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似乎更倾向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和纠偏。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试图超越现代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对峙与分裂,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层面对二者给予整合,以期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尽管其还未形成为一套完整的结构,还不足以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但可以预见的是,其面临的批判和指责将少于后现代心理学,毕竟它吸收了现代心理学两种对立文化取向中各自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而并非是对它们的彻底反动或解构。实际上,现代主流心理学研究如果能汲取积极心理学的有益成分,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现存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不少,诸如文化霸权问题、成人化研究取向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和面对心理学已有研究成就问题等,都是积极心理学面临批评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首先,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如批评者指出,早期有关积极心理的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就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脱离早期研究的做法使它既显得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6]其次,积极心理学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提升,这就使得积极心理学理论显得散乱而不成系统,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三,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以致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6]这种成人化研究取向使积极心理学不能很好地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事实上,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等是与其价值观、生活背景、社会文化特点和生理特点等因素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人的幸福涵盖所有其他人(如儿童、东方人等)的幸福。第四,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传统心理学的主张有着很大的相似,只不过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或落脚点不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是如何预防心理问题,三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问题。其中后两个问题本身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核心。如果过分强调对所谓“消极”心理学的否定而连同其有益成分一同抛弃,将势必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

当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会因其尚存有许多问题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开放的视野面对批评者的声音,努力消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必将推动积极心理学自身,乃至整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9],而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myers d g.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3): 5667.?

[2]sheldon k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3): 216217.?

[3]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 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21327.?

[4]seligman m e,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1): 514.?

[5]shultz d p, shultz s e.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m].new york:thomson press, 2004: 152.?

[6]任俊, 叶浩生. 积极: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106111.?

[7]pervin l a, john o p.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m].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9: 629652.?

人性的心理学第5篇

一、凝聚人是人心经营的前提

如何来凝聚人心,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信心,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目标管理引导人。即学校通过目标管理来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驱力。在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学校要对周边环境和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多方面听取不同层面的不同意见,从而形成有特色、适合学校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围绕学校的总体规划,又要分解转化成学校的学年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和教职工的个人计划。各层面的目标要具体全面,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制度建设规范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校必须依靠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学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要有整体的规范、部门的要求、质量的标准、考核的办法、奖励的依据,还要有个体的职责、小组的评价等等。大到学校的日常工作规范,小到教师语言(普通话)的管理,都应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制度的建立要充分相信和依靠教师,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制度的建立者、实施者和维护者。

3、学校文化凝聚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最高精神境界。它是经过管理者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认同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支撑学校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反映着学校的信念和追求,也是学校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振奋员工的精神,引领学校快速超常规的发展。

二、尊重人是人心经营的核心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校管理者如果不尊重下级、不礼贤下士,就一定得不到人才。因此,优秀的管理者都懂得尊重下级,对自己的下级谦虚有礼、平等相待,从而赢得人心。

1、尊重下级的人格。美国著名企业家法兰西斯曾说过:“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但你不能用钱买到他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忠诚和奉献。”他的这番话充分证明了作为管理者只有尊重、爱护自己的下级,维护其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与他们平等相待、心心相印,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起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下级才可能密切配合上级的管理,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

2、尊重下级的首创精神。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一要善于尊重、保护下级的首创精神,二要善于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充分相信和依靠教职员工,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意见,把员工蕴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得人人能够开动脑筋、个个勇于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

3、关心信任下级。对于有才之士,最好的尊重就是在政治上信任、在工作中大胆任用、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切忌用其人而不信其人、任其职而不给其权、使其能而不解其难。信任下级,就要放手让下级大胆工作,为下级创造条件,使下级能胜任工作,发挥其才能。

三、激励人是人心经营的关键

教职工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人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从而增强自觉努力工作的责任感。

1、物质激励。就是按照按劳取酬、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实施物质奖励,以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需要。管理者在运用物质激励时要注意:一是要有科学的、大家认可的、可以量化的奖励标准,要把物质激励与有效的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按标准实行奖励,以防止因奖励而产生内耗,防止和克服奖励中的人情奖、安慰奖或轮流奖等平均主义做法;二是物质奖励必须公正,在奖励过程中,要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按照标准不偏不倚,否则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要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逐步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让职工利益能够年年有所增长,让职工年年有所企盼。

人性的心理学第6篇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人本主义;激励;民主化管理

在学校中,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抓好学校教师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推动和促进学校发展。[1]

一、人性化管理的介绍

人性化管理经过100多年社会变迁、企业更迭的历史演进的结果。起源于早期工业革命的企业管理。“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便成为人性管理学。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二、人性化教师管理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在发达的信息媒体,教师队伍的发展、新老更替,老师也表现出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有“主见”。随着老师待遇的一步步提高,教师的追求从物质生活待遇向更高的“自我实现”倾斜正在较快扩展,因而对于学校的教师管理也越来越不易。学校教师管理不仅仅是用制度来管理,更需要人的管理、情感的管理。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然而落实到具体中作为管理之本的“人”的外延往往只在学生范围,教师职工则基本被学校领导和制度排除在“人性化管理”的之外。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也一样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教师管理也呼唤人性化。

三、人性化教师管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运用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下的教师激励

人性化管理实现的体现:充分满足人的需要。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外在的体现。所以这种人本管理思想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在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上。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需要层次:基本需要(与本能联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高级需要不如低级需要迫切,高级需要的满足引起更满意的主观效果,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2]

激励是人本思想的回归。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完整的人”或称“全面发展的人”,人本思想尊重人的个性特点,认同个人同社会的共同发展,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精神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而激励正是能满足这些需要最有效的途径。激励是陶冬教师工作积极性和稳定师资队伍的需要。有部分教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讲究实惠的价值准则。有在外家教兼职的行为,存在只要有机会就跳槽的观念,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所以要想留住人才,就需要在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奖励有丰硕教学成绩的教师,增加教师工作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二)教师心理和建设组织良好的文化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他(她)所处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职业性质、劳动特点等方面相关,教师心理是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具有鲜明而稳定的职业特点的知识分子心理。 保持人格独立、真实的自我。没有虚张声势、道貌岸然之虚伪,秉承先哲才气敢于直言真实。有强烈的使命感,以其坚毅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终生敬仰。然后是教师善于思考学习,敏于信息、不迷信、不盲从。最后是教师的思维具有逻辑性、创造性。

消除学校管理组织的官场文化,用人文精神建设教育组织良好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官场文化”愈演愈烈,每年有百万大军赶赴考公务员的考场?似乎中国文化中先天就有“求仕”的思想,本来应该“教书育人”的教书先生沾染了“官场文化”倒不足为奇。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有“校长”、“干部”、“主任”“年级级长”和各种组织,学校领导制度在有利于我们责权分明有效管理学校的同时,也给“官场文化”的滋长创造了温床。我们的有些老师成了“官场文化”的“践行者”, 过年时孝敬领导比走亲访友来的重要,有些领导仅仅因为某教师的丈夫或父母是政府官员就给他(她)工作上处处给以好处和方便。任何事情都要领导说了算,老师们只能看领导颜色行事。一件再好的属于教育的事情,如果领导不表态,老师不敢做,如果做了,受到表扬的很少,大多是挨批。如此种种“官场文化”现象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相悖,将影响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老师是“被工作”,除了感觉到身体和心理疲惫,就是职业倦怠。我们要努力消除学校管理中的官场文化,促进人性发展。人文精神是人性对于人类的哎,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现代人文精神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3]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在人类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是人类对自我的精神关怀,他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尺度,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教师管理必定是悲哀的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自主性,培养教师的自我管理,给在工作教师适当的发挥空间。随着人的发展和工作生活条件的变化要选择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相同场合和情况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的选择,探索更有效的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和情感管理,教师之间有个体差异性,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们的情况。学校管理者要以真挚的情感,增强自己与教师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4]

(三)理解人的本性,讲究民主化管理

人们谈到人的本性时会有许多说法,有代表性的是性善论和性恶论,性善论观点有孟子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性恶论观点其中有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原罪的,即使贵为帝王,也与普通人一样并非人间神明,也不是完善的圣人。基本人性: ①人的自然性。人所属的大自然的本性,人来自自然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衍生出来②自我性,是人自我存在的本性,个人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这种人的个体生存现象就是人的自我性现象③依赖性,人在关联中生存,社会分工相互依存。④情感性,受外界刺激的喜怒哀乐。⑤高智性,是人的高级智能的本性。⑥自管性,是人自我管理的本性。

讲究民主化管理,人是一个会思考、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人的这个本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最本质的定义。从这种“会思考有思想感情的独立个体”决定了人首先是属于自己的,然后才是集体和社会的。这个认识提醒着学校每一位管理人员,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教职工的主体性,然后才能讲为学校作贡献。在布置工作前和当教职工与学校产生矛盾时等问题时要牢记这个人的本性,并妥善的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讲究民主,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必须改变以往校长“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我们教师不能坐等、观望,知识单纯对管理者寄于美好的愿望。而应当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懈努力。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教师能以一种法定的和正常的形式参与到学校管理,使广大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参考文献]

[1]伊莉. 浅谈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 [J].科技资讯, 2006(35): 94-95.

[2]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201-203.

人性的心理学第7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性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1-02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无不以“人”为核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人也将是人类文明的终点。正因为如此,人性问题便成为人文科学进行研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人文科学会以不同的人性观作为其研究的前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的人文学科也同样须以一定的人性观作为其研究前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进展和成效。自从桑代克将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人性的科学”以来,各个主要教育心理学流派因其人性观的不同,而在教育心理学的短暂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同的理论主张。本文拟通过澄清人之本性问题,分析各主要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不同人性观,从而明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人性发展趋势。

一、人之本性

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开始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三千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就昭示出“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探讨教育心理学的“人性”问题,首先必须清楚“人性”是什么。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人性”与“人的本质”都是探求人的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因此将二者等同。由于目前探讨人性问题多以马克思的著作为依据,若对马、恩著作仔细钻研,则可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与“人的本质”是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的。我们分析这二者的不同在于,“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