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10-11 10:10:47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1篇

关键词:科研院所;课程体系;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我们将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简单的划分为基础性层次建设、发展性层次建设、创新性层次建设三个层次进行阐述。

一、三个层面上的课程培养体系互动计划

1、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

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是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个基础课程学习中,要让学生既要获得广泛的学科基础,又要培养学生获得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上,最重要的是设定标准化的选材标准和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导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的方向。比如,善于数学分析和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基础教学的时候强调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培养的时候更加强调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保持充分的热情,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术业专攻”,保持很好的学习的动力。

在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既要充分的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的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在这个特定的行业里面,尖端的人才需要体现专业的特殊性和非常的研发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有自己的专业特长的,在特定的领域中成为专家型的人才,而不是“十个指头一样齐”,每一处都知道,却处处不精通。

2、发展性层次的建设的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能力。

科研院所现在招生计划取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院校,这些学生的专业水平普遍都比较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很好,但是参与科研项目有限,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弱点都需要在随后的实际科研实践中得到弥补。

研究所专业课设置上很多地方都有交叉,比如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电路原理,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的要求很高,知识点也需要覆盖很全面,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背后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涉及到计算机运用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则比较欠缺。有的学生很擅长逻辑分析,但是科研工作更强调实验的分析和处置能力。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整合能力,我们认为应该在基础方案上添加个性化的是设计方案,比如有些学科,既要强调深厚的物理学的背景与功底,又要加强系统仿真的学习,同时也要强调融入一定的研发能力。在传统的学习方案上,加强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以期待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充分获得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是复合性的,既可以进行进攻性的开发,也可以进行防守型的基础科研工作,学生能够在二者之间自如的转化角色,所以具备很强的理论和实战的能力,后期的发展潜力巨大。

3、创新性层次建设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做最好的研发人员。

在上述阶段中,学生还处于知识储备和实验室操作的阶段。有的学生只能从事重复性的运算,解决了很多计算问题,实现了很多新的算法,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了调整,没有达到新的全面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能够形成新的专利产品。

研究所科研活动中,十分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研发能力。学生在进入培训计划的时候,导师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同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潜在的心理特质进行挖掘和整个,帮助他们很好的发挥科研的潜能,做出新的科研成果。

在创新性层次的培养计划上,需要强调团队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小团体中的合作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彼此之间的互动能力。在这样的培养层面上,学生既能够充分的体现思维的发展能力,又能够很好地彼此交流,充分接受同伴的智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效果分析

结论:

1、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级培养方案在各个方面上都优于单一培养方案;

2、三级培养方案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学科的针对性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进和发展。

三、讨论和建议

1、现有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新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不足;

2、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上述方案中没有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单独的切割,所以缺少培养层次上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朱秉升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张尧学、史美林编著(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2篇

[关键词]开源系统运维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志敏(1966-),女,河北保定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浙江杭州3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高专开源系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CG22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22-03

基于欧盟首个对开源软件产业的研究报告——《开源对欧盟软件通信产业竞争力和创新的影响》,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接触和应用开源技术的企业占到了总数的50%以上,美国则高达80%~90%。2006~2008年,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都开始使用开源技术,2008年年底已经超过40%。开源世界论坛(OWF)聚集了世界顶尖的开源软件专家对开源软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该预测报告指出,到2020年,40%的IT职业将与开源有关。奥巴马上台伊始就把传播开源技术作为对处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漩涡中的美国的解困对策之一。2009年7月,巴西总统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的自由软件会议中强调了开源软件对巴西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目前,互联网应用已占到计算机应用的96%以上,而在互联网上70%以上采用的是开源技术。如著名网络服务商Google,其商务运行系统全部使用开源软件。2008年,工业与信息化部提出今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方向为“依靠内需市场,推广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发展包括基础软件在内的各种软件,建立中国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百度、淘宝、新浪、谷歌、网易、QQ、阿里巴巴都有PHP的应用,中、小企业PHP使用比例也达到60%以上。

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且Linux,Apache,MYSQL,PHP等具有效率高、安全、开源免费的优势,难度不高,非常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2009年,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将培养方向调整为“开源系统运维”,培养开源系统构建、应用、运行与维护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计算机维护维修、小型企事业网络维护、Linux网络管理维护、网页美工、开源网站开发运行维护、LAMP程序开发等工作岗位。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注重课程重组,侧重实用。

通过仔细研究国家对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根据浙江区域经济和企(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校企合作,将知识学习、能力演练、实际操作融为一体。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以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使学习与工作实现无缝连接,为学生搭建起一座直通上岗的桥梁,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开源系统”是目前互联网领域广泛采纳的应用系统模式。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针对“开源系统运维”方向的“IT产品营销与服务岗位、计算机维护维修岗位、网页美工岗位、网页设计岗位、Linux网络管理维护岗位、开源网站开发运行维护岗位”六个岗位,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

1.进一步建设校内实训职业化、校外实习教学化的实训基地,深度开展多模式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教学、职业”一体化,为学生创建了职业化的学习环境。课程团队的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工程锻炼,企业兼职教师经常参与课程建设并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对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职业岗位上的学习指导,形成教学化的职业氛围。

2.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3.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突出“四个一致”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四个一致,即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的一致性——根据岗位能力所需知识点来确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由生产实际需要来重构教学内容;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将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引入课程实训;校内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把行业标准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

按照上述思路,依据“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分析技术岗位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归纳行动领域,对应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由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对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总体排序时,选择螺旋上升式排序,即对所有课程采取循环加深的方法排列,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呈螺旋上升的形式,课程排序由单一到综合。

4.依据“五化原则”校企联合进行课程开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知识实用化、任务工作化、情境职业化、学习实战化、目标岗位化的“五化原则”,依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进行设计,将职业技能认证融入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率先建设4~5门优质核心课程,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5.构建“三级递进式”实践体系。走工学结合之路,课内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企业模拟/真实项目企业真实项目”三级递进式实践体系;课外采用“工作小组+创业园+校外实习基地”专业拓展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迁移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6.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教学活动中经常灵活地穿插着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非正式课程,讲座、专题往往反映了本专业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的建设努力营造一种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氛围。

7.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采用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之中,推行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8.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过程性、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模式。课程的评价模式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了这样一个详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公开、透明、更加合理。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

1.试行“岗位模块学分制”。采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个性发展、适需培养”的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试行“岗位模块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允许学生有限度地跨专业选修岗位模块课程。

2.构建“1246”课程体系框架。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确定了“开源系统运维”培养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以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体系。构建“1246”课程体系框架,即一个支撑平台、两个核心岗位模块、四个递进层次、覆盖六个岗位,如124页图1所示。在“计算机大类公共平台”之上,设置了“计算机系统配置与维护”和“开源网站建设”一低一高两个核心岗位模块;“硬件平台搭建网页美工、网页设计操作系统应用及服务搭建开源网站开发”四个递进层次,覆盖“IT产品营销与服务岗位、计算机维护维修岗位、网页美工岗位、网页设计岗位、Linux网络管理维护岗位、开源网站开发运行维护岗位”六个岗位。“开源网站建设”岗位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124页图2所示。

3.引企业入校园,形成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将联想阳光雨露维修工厂引入校园,从三年级第一学期部分学生就可由老师带队进入维修工厂参与实际的维修工作,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又得到了更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学校老师得到了锻炼也为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团队成员教育教学理念与时共进。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问题,积极申报各类教改课题,针对这些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来指导实践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发表多篇教改教研论文。这些项目的研究,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配合课程改革,出版特色鲜明的系列教材。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结合高职高专实际,编写《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程》,教材采用项目驱动、工学结合方式,图文并茂、内容实用、够用,浅显易懂,深受各高职高专院校欢迎。《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程》(第2版)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获国家教育部精品教材。

操作系统的课程建设辐射和引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站构建等相关课程的建设,团队成员配合课程改革承担并完成了12部教材,其中3部被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1部被评为国家计算机大类教指委优秀教材,4部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系列教材。

6.将职业技能认证融入

课程教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浙江省Linux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国家信息产业部所属机构IT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定点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第五职业技能鉴定站,教育部-LUPA为我们提供开源系统方面的实训项目以及真实的企业项目,也为我们提供了行业规范和行业准则。每年有多名同学取得Linux网络管理员、华为3COM认证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装调员等证书,“国家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名列同类院校前例,97%的学生获得“计算机装调员”“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各类IT认证证书。

三、结语

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调整为“开源系统运维”以来,我们不断进行其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已显现成效。学生在各种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11毕业生就业率100%。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我们不断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3篇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课程体系 研究

在当代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嵌入式系统融合了微电子、计算机科学、通信和电子工程等多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家电、移动设备、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但目前还存在部分课程教学没有紧跟行业实际需求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探讨和实践,建设比较规范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嵌入式系统专业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一般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剪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综合性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由嵌入式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嵌入式系统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是应用性强、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系统、专业的动手操作、实验实训、项目设计等才能真正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涉及领域广,集成性强。嵌入式系统涵盖了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诸多学科与专业,是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有机集成与交叉融合,这就对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嵌入式系统行业岗位需求分析

目前适合高职嵌入式专业学生的岗位包括:①销售岗位:产品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②生产岗位:硬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师、硬件维护工程师、焊接组装工程师;③ 研发岗位:顶层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而同样非常重视实际应用与社会就业需求的高专院校也与此基本相同。三种岗位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销售岗位主要从事产品营销、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工作,生产岗位主要从事嵌入式产品的第一线生产,如产品组装焊接、系统测试与维修等,研发岗位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层面上的各种程序的开发。

三、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开设嵌入式系统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很多,其中不乏部级的示范院校,总的来讲嵌入式系统专业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为国家与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嵌入式技术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一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嵌入式系统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许多院校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单片机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实验实训课时虽多,实验内容却无针对性,缺乏与行业应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设计项目;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和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类、电子类课程,如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传统课程没有形成有机联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没有经过深入研究,仔细推敲,造成课程重难点不突出、课程开设前后顺序有误、课程内容不能体现专业特色与行业要求等。从师资情况来看,许多院校缺乏专门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的专任教师,只能从计算机类、电子类、自动化类等专业抽调教师教学,又因为缺乏统一的专业教学指导与协调,导致非嵌入式专业教师的授课主要偏重于教师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及其应用,无法达到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许多教师是直接从学生走向讲台,从校园再入校园,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不足,对行业、企业、市场的了解不够,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应用脱节,学生学而无味,学而无用。

四、基于岗位需求的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在对嵌入式系统行业岗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在适应就业需求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下进行构建,整个课程体系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总体规划,然后针对各项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课程标准化、精品化建设,理顺课程相互之间的关联,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及课时的安排等。

具体来说,可以将嵌入式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以下3个部分:

1、嵌入式系统专业基础类课程的设置。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基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等。这类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构成与特性、电路的设计、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操作、计算机工作原理、电路接口及硬件结构,了解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的基本知识等。开设的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多个领域,课程繁杂且占据学生大一、大二课程计划的大部分,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没有目的、力不从心、学而无味的情况产生,因此此类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应当进行有机整合、精心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嵌入式系统岗位需求的特点,同时考虑现有的师资和专业特色,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课程论证,保证课程开设的质量和科学性。

2、嵌入式系统专业核心类课程的设置。例如单片机原理、ARM体系结构与原理、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C++/C)、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这类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微控制器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开发平台、开发流程,掌握上层应用程序编写、ARM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配置、应用开发等。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嵌入式系统专业核心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按照课程大纲的安排,结合教材的章节内容,在学期的前段进行理论教学,在学期后段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停课实训。这样的教学方式基本沿袭传统理工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比较重视理论类教学,弱化实践类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情况出现,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在吸取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下,进行教学方式改革,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分组――项目开发”模式的集中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5人左右为一个项目小组,模仿企业工程项目开发的完整流程,以某个具体领域(如汽车电子、移动设备、智能家电)的具体应用为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并定时提交进程报告,教师将课程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项目开发全过程中,学生在系统学习课程知识点的同时,也熟悉了嵌入式系统行业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嵌入式系统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置。例如多媒体技术、专业英语、软件技术文档处理等。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嵌入式系统专业核心类课程服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专业选修类课程的开设必须本着“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补充性”的原则,为专业核心类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泉. 高职嵌入式系统职业岗位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07(10): 78-83.

[2]盛鸿宇,魏志光.关于开展“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项目”的设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S):60-64.

[3]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433-438.

[4]闵华松,魏洪兴,王田苗.嵌入式系统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的推广[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3):5-8.

[5]李岩.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45-47.

[6]刘国梅.浅谈普通院校的嵌入式系统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257-259.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4篇

关键词:实训课程;分层次;模块化

作者简介:李自成(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6-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气信息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同时有关电能的转换及使用的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1,2]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2005年成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电气专业工程训练教学计划,形成了科学的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构建起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训练、单项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桥梁。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是平行的,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3]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性质,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因此整个体系强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实训过程,通过实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熟悉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通过实训熟悉电机运行原理和调速原理。

掌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能正确使用变频器,并能初步进行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实训熟悉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短路分析。

熟练掌握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计软件等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系统控制程序设计或者利用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

掌握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调试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判断出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为了节约成本,加快开发过程,能够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Protel DXP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具备对低压电器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熟悉每种低压电气的正确用法,能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出满足要求的电器。

二、课程体系的构成原则

实训基于各课程各章节内容或者课程之间联系,以实训项目为主体和载体,以程序或者电路系统设计作为驱动,实现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实训课程体系作为实训目标的基础,制订完善的实训计划体系,同时坚持了以下原则:

以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兼顾长远发展。

注重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使素质得到升华。

以实践能力和工程训练为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应用中创新,通过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体系体现了开放性、灵活性,及时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衔接,分别针对电气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方向设立实训课程。

三、分层次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设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应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4,5]因此实训课程的设立也应该反映这些专业范围。首先,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针对专业范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内容划分为工程认知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由于我院从专业建立初期就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训练条件优良,已建有电气技术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电子及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建设了数控加工中心、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柔性制造中心,突出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突出强化学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三个方向:电气技术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向和实训层次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图1所示。

首先,工程认知训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该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等内容,使学生在生产实际或者科研中验证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尝试解决生产实际或者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是专业技能训练,针对专业应用领域设置模块,包括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CAD等。而学生专业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技能系统,诸多技能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其训练途径及实施办法亦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具备整体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上密切结合学科和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注重开放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方案,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服务,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是综合创新训练,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设计、制作的环境与条件。通过综合创新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自己动手创新制作、激发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综合创新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整个课程体系对应于工程素质训练、金工实习、电机及拖动技术实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训、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工程训练、CAD实训、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自控系统综合实习、调速系统综合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等实训。同时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训课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该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电工程的基本研究领域,具备电气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电机及拖动系统的类型、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具备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安装、分析和维护技能,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实用电路,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以来,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增加了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实训体系。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到企业后熟悉岗位的时间缩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瑜.电气工程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位授予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转变。为了在规模的主旋律下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切实提高质量的进程中稳步发展规模,高等学校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课程是旨在使研究生获得利于培养目标的教育性经验,并为此而建构的学习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学习者共同体。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以获得教育经验,强调对课程的全面考察,既要关注静态的课程内容,又要注重动态的课程实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导师指导不够、科研训练不足、管理过于集中等五个方面[1]。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在培养目标上:重学术型人才培养,忽视专业型人才培养;(2)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共性”,忽视“个性”;(3)培养机制不顺,培养质量不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性框架: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与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2]。我国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3]。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笔者主要探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

大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生修完35个学分左右的课程方可毕业(即15 门课程左右,文科专业更多)。当前许多高校正在进行缩短硕士学制的改革,如果硕士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学分数保持不变,那么课程总门数偏多。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也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门数也较少。

(三)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偏多

公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过大,客观上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了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研究生公共外语课时数很多,但学生的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专业外语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为此,应加强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四)实践课偏少

面对创新时代,大学纷纷竞相高举创新型大学大旗,力求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应当具备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每年新录取的研究生中应届本科生的比例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大力提高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五)重视本学科课程,忽视跨学科课程

对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提供有利条件,使这些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修的课程总门数通常是15 门左右,学生任选课程不超过2 门,所修的跨学科课程不超过2 门,有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未学习任何跨学科课程,理工科类研究生尤为严重。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跨学科课程在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拓展学术视野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急需加大开设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数,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前沿性不够

有些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未更新,过于陈旧。另外,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多年来使用同一本教案,未吸取该专业课程的新知、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靠吃老本教学生,讲解内容早已过时。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很少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课程只是名称变了,即“换汤不换药”。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既要有经历史检验的优秀课程,还要有针对现实、面向现代化建设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应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结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研究生课程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与研究生教育学制的调整紧密结合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学制正从“三•三制”向“二•四制”过渡。研究生学制的改变实际上是对学士、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和功能的重新定位,硕士学制三年改两年,实际上是为了打造更多实用型人才[4]。研究生学制的改变,不仅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间安排调整现有的课程门数,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学制的延长也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二)实现本硕、硕博课程的总体化设计,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这是目前我国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中,应届生考取的占一半以上,其比重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总体化设计,不仅是应届生比重增大的要求,也是关注不同教育层次课程间的差距、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保障课程体系层级性的要求。我们应结合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信息系统,采用智能化课程编排,如网上选课、课表编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教材管理等都采用信息系统编排,避免重复,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模式,确保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三)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从学分要求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外语和政治理论两门课程的学分之和占总学分数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为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尤为重大。那么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来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则可采取如下措施:内容上,随着教育层级的从低到高,“政治性”内容应逐渐减少,“通识性”成分应逐渐增多;在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上,可辅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改变一位教师主讲到底的“大课程”教学方式。

(四)增任选课程比重,课程设置多样化,构建研究生个体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专业层面”和“个体层面”,后者即研究生个体基于“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所形成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同一学科专业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研究生个体,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不一样,这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多样性”特征,与这一特征相适应,“避免统一化,突出差异性”,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方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已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6]。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开设创造性课程

各国已经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美国每年都要举办“青年科学人选拔比赛”;日本开设“创造心理学”等课程,并开展一些发明创造活动的竞赛。面对新世纪的科技挑战,结合“2011工程”的需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活动,增设“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创新与新概念开发”、“设计家与企业家才能”等创新课程。

(六)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目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将逐步推行“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四证”合一的“5+3”模式:研究生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和临床医师资格证书。

在未来迅速变化的世界里,唯有创新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其具有创新能力,并不断提高科学预见能力。正如刘延东委员所强调的,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鸿.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67.

[2]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 北京理工大学,2001.

[3]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专家. 硕士生学制缩短是为了打造实用型人才[N]. 北京:中国青年报,2004 07 12(6).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6篇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体系;创新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这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以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其毕业生能够较好的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灵活应用,在社会中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1]。但是现阶段高职教育存在较多不足,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应用”教育理念,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药理学课程仍然是沿用本科教育模式,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创新,这对药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展开对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研究。

1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创新

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展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对于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必须从教学理念的创新开始[2]。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攀升,高职院校在进行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时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社会对药理学毕业生的重要要求是其适用性与创新性,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时要从这一目标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转变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教学。

2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师资创新

在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中,师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在进行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时必须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科学研究等都在快速更新与发展,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应该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新媒体教学的培训讲座、学术研讨会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不断更新教师团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优化师资结构,通过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进行科学研究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为高职院校药理学科教学提供更加雄厚的教师力量[4]。

3药理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在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理学教学创新系统的建设:首先是对课程体系的创新,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统一的课程体系,以模块式的课程体系进行药理学课程的设置,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并选择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教师根据模块设置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课程教育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其次是对药理学教材的创新,教材是课程知识的重要载体,而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药理学领域的进步发展对课程教材进行及时、合理、科学的调整,使得教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带来文化涵养的熏陶;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药理学的教材内容必须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应该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创新,如讲座、自学、精讲的比重要根据课程教材的难易度进行合理调整;最后,还应该对药理学专业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新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时代下,教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4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高职院校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高职院校需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的创新,在保持现有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科研创新项目,并组织教师团队以及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科研创新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培养对知识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5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制度创新

完善的教学制度是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时也要加快对教学制度的创新工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教学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范,同时对教学的日常工作,如教学计划、实验安排、考试内容等环节进行审查,确保每一环节都在制度下规范进行,使得教师以及学生都能按照合理的教学制度进行;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设立教学激励制度以及评估制度,通过对教师工作的严格评估,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合理的奖励,从而促进教师团队的不断进取[5]。

结论

在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中,对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药理学对于专业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对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药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本文从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创新、师资创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这五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高职院校只有加快对这五个部分的创新建设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专业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强的药理学人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美娟,刘克林,顾立,李华,刘剑,李晓冰,秦大莲,李万平. 《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体系构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269-271.

[2]尤婷婷,尤思懿,邹丽宜,龚仙玲,鲁澄宇,崔燎,吴铁,林坚涛. 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课程重建与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2015,01:54-57.

[3]王燕,薛洁,蒋小岗,贾佳,盛瑞,孙万平,高博,梁中琴. 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2:99-102.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7篇

关键词:焊接专业 一体化课程体系 依据 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焊工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职业院校培养,二是企业工人进修培训。技工院校大都遵循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模拟训练三个环节完成焊工培养。近年来,技工院校借鉴美国、加拿大“能力本位教育”、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培训包”等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开展了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

一、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包含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料、一体化师资队伍和学习工作站等内容。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社会需求、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国家焊工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焊接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它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等特征,是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载体。

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是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的指导下,由课改团队编制而成的,是焊接专业开发和建设工作的依据。它是规定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等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一体化师资队伍和学习工作站是开展一体化教学必需的教学资源,是一体化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在国内外职教理论与实践的指引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了当前中国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1.国内外职教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德国“双元制模式”和美国、加拿大的“CBE课程设计模式”是当前国际上较典型的课程设置模式。这些模式中,学习过程参照职业活动过程进行,将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使学习过程和职业活动过程相一致。我国赵志群、姜大源等学者对一体化课程的相关理论和课程开发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为一体化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2.焊工国家职业标准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专业基础

国家职业标准是技能人才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培训和教育以及企业招录、聘用人才的基本依据。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来源于对焊接行业、企业的调研和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所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其转变而成的一体化课程培养的专业能力涵盖了焊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各级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中级一体化课程中梁、柱焊接为例:课程涵盖了《焊工国家职业标准》(2009版)中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焊条电弧焊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以及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CO2气保焊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等工作要求。

3.一体化课改标准和技术规程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路径和技术支持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等纲领性和技术性文件,对确立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框架、制定一体化课程规范和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包等具体问题都做了规范和细致的说明,为一体化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路径和技术支持。

三、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工作,它遵循《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提供的技术途径,可分为确定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编写、一体化师资队伍与学习工作站建设等几个环节。

1.确定一体化课程规范

确定一体化课程规范的流程包含一体化课程转化、课程规范编制和课程规范审定三个步骤。

一体化课程转化是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由职业领域转到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制的基础。

进行企业调研以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是进行一体化课程转换前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院校走访了锅炉、重型装备、汽车、石化、冶金、有色金属、修造船等各类对焊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了解企业对焊接技能人才的需求、技术工人的成长途径,并召开焊接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共有16名来自各省市协会、大型企业的企业实践专家与会),按照一体化技术开发程序的相关要求提取出焊接技能人才成长历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并转换成适合学校教学的一体化课程及学习任务。

中级焊工一体化课程包括:金属材料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常压管道焊接,梁、柱焊接,常压容器焊接;高级焊工一体化课程包括:焊接缺陷返修、压力管道焊接、压力容器焊接、特种材料设备焊补。焊接技师一体化课程包括:焊工技能培训、焊接生产管理、焊接工艺编制及评定和焊接疑难问题处理。

课程开发团队依据《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确定焊接专业基本信息、就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确定焊接专业各一体化课程的基准学时、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要求、实施建议。经过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审定修改后,确定了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

2.编写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

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主要有教师用教学材料和学生用学习材料两部分。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故在教学材料的编写上以学生用学材(工作页)的编写为优先。

工作页编写应由引导问题贯穿始终,围绕各环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工作页可以由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样式呈现,将学习任务中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与必备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学习内容通常用鱼骨图工具分析任务学习过程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素养等,并进行内容的调整与排序。焊接专业各门一体化课程鱼骨图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包含了国家标准中焊工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

3.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师资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一体化教师是指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能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制定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将一体化教师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学校于2012年起进行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师培训,约90人完成了三级一体化教师培训。

要使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教师转变成一体化教师,需进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本质特点和教学要求,并能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4.建设学习工作站

在一体化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学习工作站中开展学习。焊接专业学习工作站的硬件配置主要有咨询区和网络、适合小组讨论的桌椅、白板及焊接设备设施。由于技工院校场地、资金的限制和焊接专业的特殊性(技能学习时有较大的烟尘、噪声等),大部分技工院校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分成理论教学区和技能教学区两部分。

四、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根据用人需求重构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与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行业企业调研必须全面,企业实践专家应名副其实

行业企业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在调研时,应当涵盖焊接专业涉及的主要行业,企业调研应选择多种类型的企业,且焊接专业应是企业的主要工种。

参加实践专家访谈会的专家应不少于十名,并有多年的一线焊接工作经验。每个专业所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应不少于十个。

2.完整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制订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还是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都离不开有丰富经验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这个团队中有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四类人员。其中专业骨干教师是核心,他们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专业各层级焊工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熟知企业实际生产状况,还应有较好的文字编辑和表达能力。

3.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

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高要求,而将原有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转变成一体化教师,尤其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一体化教材种类多、跨度大,开发周期较长,质量还有待完善。而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学校的财力、场地及学生数量等密切相关,短期内全部达到难度不小。

4.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排斥地方特色

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对整个专业的整体规划,内含的一体化课程是必需的,但非全部。人才培养和使用都有区域性,企业亦有地方性。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体化课程是对整个一体化课程体系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能提高技能人才的地方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