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青春的生命(合集7篇)

时间:2023-10-10 10:40:00
青春的生命

青春的生命第1篇

阳光照在窗台,清风又吹拂着脸庞,我静静的守望,守望那一年你稚气的脸庞,守望那一年还没落下的夕阳。就像一个老人,在怀念青春的感伤,又像是猫头鹰,在静静的等待着夜的月光。

我时常一个人走走,又一个人回来,我时常努力的找一个人谈谈话,又一个人无聊的什么话都不说。有时候的我很怕失去什么,可又从来都不曾拥有,我总是幻想着什么,又从来没有努力去实现过。我努力的想象着人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开始,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束,我努力的想象着以后陪在我身边的人的哪一张美丽的脸,就渐渐的模糊了整个春夏秋冬,时光飞逝,飞到我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那一年.......

那一年,杨柳轻轻,和风拂面;那一年,万物沧桑,容颜尽散。

在时光的间隙里,我努力的追寻,追寻每一个清晨的露珠,追寻每一个日落的夕阳,追寻每一条你走过的路,追寻每一个回头的笑脸。走过那一年的羞涩,换今年如那年,我常想如果现在我已站在你面前,你是否还会只待我的双手双手铺满夕阳,印证那一刻一转身的落寞,幻化成我其实并不感觉美好的伤感。假如我还是那个我,呆呆的站在你面前,什么都不说,你是否还会陪我走那一段无聊的路,让故事成为我们难以开口的回忆,成为那一年我们青春的祭奠。

时间不再回头,青春是一首不言而喻的诗............

当我又走过我们走过的路,又徘徊在那片绿色的风景,我是否还会想起你的脸,是不是还会一句话都不说,还是给不了你一张满意的答卷,还是会一直保持沉默,然后默默地走完那一条路,默默地走开,留下一段自己都不愿回忆的美好的遗憾。

我又笑了,笑现在的我们是否还记得,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很挑剔,我们曾把一切都想象的那么美好,以至于我们都付不起我们想象中能够付出的代价....

青春的生命第2篇

一想到分数,脑中第一个想到的竟是友情,巴金老人一直以来都是很感激朋友之间的那份友情,可他不知道,作为晚辈的我们面对友谊却是另一种想法,不过这很好理解,因为人的思想是会随着时代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不停地变换。

一切艰辛都只能靠自己去承担,而朋友,朋友只能制造些欢乐或悲伤的气氛罢了。

青春是我们的筹码,分数是我们的命根。分数,考卷,成绩单这三个重要的零件组合在一起便串成了我的生命线,缺一不可。因为他们永远也不能被人类完全地复制。

有时,中午一觉醒来,恍如隔世,有点“到乡翻似烂柯人”的之感,记不得时间,不分晨昏,缠绕的梦依旧混乱,眼看着空旷的屋子,怀念起刚才的那个梦境,闭上眼睛想继续做下去,只可惜梦就像人的胳膊大腿,断了就很难再接上,纵使接上,也不是原来那个样了。

打断美好梦境的是考卷,在这其间,该伤心的伤心过了,该兴奋的也兴奋过了,这两者唯一不同的就是兴奋这东西,过后就忘了,而伤心的东西就像一块膏药贴在心口上,总也拂不去——也不能拂去,那底下往往隐藏着没有愈合的疤……

伤心是成长蜕壳时的痛,是幼稚向成熟交的税。

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庆幸自己还留有一些时间,思绪可以自由驰骋在平原上;可以无忧无虑地飘进思想谷;可以暂时停下走父母设计的轨迹;可以随心所欲的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听音乐。在学习之外的闲暇时刻,这份快感,这份狭意让自己觉得好象身处在世外桃源般,忽然,视线又回到了写字台上,哦,还有作业没有完成,然而这时做作业却感觉轻松了很多,也挺快乐的,至少比那些成天埋头苦干在题海中的同学要强的多。

猛然发现,在我的生命线中原来不单单只有学习,还有快乐,大概这就是苦中作乐的表现吧。嘴上不禁哼起了一首蔡依林的歌,我的世界/变的奇妙而难以言喻/还以为/是从天而降的梦境……

青春的生命第3篇

关键词:青春期 生命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应结合青春期少年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深挖教材中生命教育元素,同时归纳生命教育主题。

(1)确立“珍爱”生命元素主题

教育应把“珍爱生命”这一主题放在首要位置上,因为青少年在情感方面比较脆弱,在困难面前无所适从,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学生还会做出无视生命的行为,所以在教学中要深挖生命元素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生命是美好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健康、乐观、坚强的人生。有人问莫怀戚:“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他认真的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想写生命。”表达了人们感同身受的对至亲的爱,也是对生命逐渐走向衰老以至衰亡的思考。生命的讯息无处不在,我们要孩子们学会用心去体会。

(2)确立“尊重弱小”生命元素主题

如课文《老王》,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而作者说她“愧怍”,也体现了杨绛的好心肠,以及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呼吁关怀不幸者。字里行间渗透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关爱等观念,同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还有余秋雨的《信客》同样如此,文章通过叙说两个信客的不同际遇及信客这个职业在民间的最终消亡,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尊重的信客形象,赞扬了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厚,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质。

青春期少年身心发育正处于巨变期,他们情绪变化大,大多数孩子的控制能力都比较差,特别是受到家庭暴力、社会暴力、影视文学暴力影响的青少年,情绪压抑,性格暴躁,压抑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因而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怀,培养他们同情弱小、彼此尊重的情思。以下是我在这方面做的一个尝试,给一个近乎自闭的学生的一封信,也许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即使是微乎其微的改变都是一种进步和收获。

亲爱的学生朋友阿静:

你好!

从我们开始接触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然而我们的交往却是少之又少,你的无声让我痛心,当无声成为你永远的代言的时候,你的问题曾让我魂牵梦萦,用这个词我想一点都没有过分,如何与你沟通真的已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你从来都没有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过麻烦,增添过烦恼。当我在学期末做班级工作总结的时候,调查中的一项你认为谁是最遵守纪律的学生,你竟然获得全票。我代表全体给你奖励,然而这样的奖励并不能让我高兴。

每当体育课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角落里走来走去的时候,我难过却也很无助地望着你。我希望你能走进我,让我走进你。然每一次的交流都是无功而返,大多被你的无声而拒绝,你也有回答的时候,可你的声音小到这个世界中只有你自己能听得到。我使劲且近乎爬到你的耳边依然没有听到任何声息,看到你的嘴唇在动,却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你知道老师有多么着急吗?我甚至想学习唇语来与你交流了呀!

你留意了吗?因为这个班级有你的存在,我在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总是比在别的班级上课的时候无形的增多,我是想让你在小组讨论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到欢乐,得到在你自己的世界里永远无法得到的新鲜与活力呀!

你注意到了吗?你的同桌一个活跃的男孩子,他总会有意无意去问你一些问题,或者同桌检查基础知识,他尽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当然检查学习是一个首要目的。可更重要的是我想让你知道沟通与互动的重要。另外在你的生命中本该有异性的身影和对你而言陌生的呼吸啊。这对于你的成长你知道有多么重要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身边多了一个女孩子,你从此并不是形单影只了,有她的陪伴你也不再孤独了,我会偶尔看到你们会心的说笑。你的笑容很美,你知道吗?僵硬的面容并不是你的专利,那对于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而言无疑是最残酷的表达。你一定相信她,相信老师的真诚,尽管你们的友谊不是自然天成,可是你要知道获得你人生的第一份友谊对你是多么重要,请务必要珍惜呀,而从此我也希望你打开心灵的大门,迎纳开始陌生后来一样美好的每一分真挚的情感。同时我想要告诉你的是,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只有了解你,才能走进你啊!你理解吗?

从你的父母那里知道你其实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姐姐,你喜欢她敬佩她,我不知道这是否已成为你成长过程中一面无法逾越的高高的墙呢?你是否觉得,无论你如何跳跃你都无法摘到父母心目中的那个理想桃子,于是你选择了逃避是吗?可是你知道,人是有千差万别的呀,你的乖巧懂事就是你最大的优点最大的魅力所在。当然人是应该有目标的,你只要竭尽所能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就是最积极的行动了,人生也将无悔与问心无愧了。

你知道在这两年中你给予老师最大的惊喜是什么吗?你大概忘记了吧,一次老师检查古文翻译从后排开始,一人一句,本来按照以往的惯例是在等待没有结果的时候你的旁边的同学会主动把你未回答的问题回答完毕。然那一次,我竟然看到你站起身来,在大家的屏息凝视中你的回答近乎完美,室内的空气几乎凝滞,我们不敢呼吸生怕漏掉从你嘴里吐出的一字一句。我应该让同学给你一次最热烈的掌声,可我没有那样做,我想让你的突出表现成为自然表现,因为这本该自然。可是我依然看到了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惊讶的目光、欣慰的目光。而我呢,则是一阵狂喜,我尽量按捺自己并且不漏声色。大家的表现是那样默契,配合的是如此天衣无缝。

亲爱的朋友,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请你好好收藏。如果你感受到大家的无声关爱,请你亮出你最灿烂的笑颜,我想看看你发怒时是什么样子。没关系,不高兴的时候老师就是你忠实的倾诉对象。

在未来的时日里,我希望你在阳光下欢笑,感受春花,虫鸣,叶落,雪飘。让你的人生四季充满希冀与芳香!如果你同意就在暗地里悄悄的与老师拉拉勾,好吗?把我的温暖带给你,同时把你的改变与走出自我的行动带给我吧!

教师要善于在作文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字里行间发现微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化解学生的心伤,启迪对生命的思考。这是一个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几乎不说话,心理已经处于不健康边缘,但她就是爱学语文,作文也写的不错,就是这样一个天天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同伴,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她,我通过自己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知道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倾心的尊重和热爱。

(3)确立“感恩”生命元素主题

青春期少年的人生观、是非观已初步形成,但也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做到善良博大。这一主题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同时也可以以写作的形式延伸到生活中。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母亲离开后,深深的感念母亲曾经给予自己的伟大的母爱,而“好好活”是对母亲对好的感恩和回报,教学中课外延伸朗读片段“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是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个时候借题发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孩子们在平时身体力行,把孝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学会感恩。

(4)确立“博大”生命元素主题

一个人要登上成功之巅,除了种种努力之外,还要有博大的胸怀。试想一下,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把精力集中在一些针尖般的琐事上,又怎能干出大事来呢?相反,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是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即使是环境给你一个不公正的待遇,也应该以大业为重,胸怀大志,放眼未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也不会因他人的误解而自暴自弃。我们应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态度自居,做一大写的“人”、一个胸怀坦荡的人。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一方面的生命教育元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世情怀,都可让学生的思想深刻,境界升华,人生宽广。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要求教师要首先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心灵间才会有碰撞,才可以擦出火花。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创分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感悟生命、升华生命的价值,以广阔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去应对人生的风雨飘摇。

参考文献:

1.张希华.创建一方心灵的净土——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第四期.

青春的生命第4篇

[关键词]观音山;意象符号;电影音乐;主题升华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2011年上映的一部作品,影片以三个高考落榜青年的流浪开始,以女房东常月琴自杀、三个青年继续人生之旅结束。影片大部分篇幅是在表现三个青年的青春叛逆、流浪、迷茫和脆弱,但是因为加入了三人与女房东常月琴的因缘际会,就在青春题材里加入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于是影片不再单纯地展现不羁的青春,而是扎根在“生命思考”这一深刻的主题上。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三种主要的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影片的主题。

一、意象符号的运用

意象符号指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并且蕴含深意的事物,由于意象往往与故事情节、影片基调、主题思想相通,所以随着意象的不断闪现,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和思考意象背后隐含的深意,进而会跟随不断重复的意象和变化发展的故事情节,产生与主题相一致的情绪积累,最终意象符号会帮助观众领悟出隐藏在深处的主题内涵。意象符号因为其所象征的意义的多义性和延伸性,自动弥补了叙事层面的空白,有助于主题思想的显露和揭示。《观音山》中出现的意象符号主要有三种:火车和铁轨、破烂汽车以及观音庙。

第一个明显的意象符号是火车和铁轨,影片多次出现三个青年在铁轨上行走嬉闹、扒火车、卧轨等情节,贯穿影片始终。火车和铁轨的意象与三个青年人的生存境遇紧密相连,是象征青春的主要意象符号。火车和铁轨多存在于荒凉的郊外,出现在孤独冷清的环境中,象征了青春的孤独、脆弱。这正是南风、丁波、肥皂三个青年的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底层,流浪在社会边缘。他们都有着不幸的家庭,过早进入社会,逃离给他们带来阴影的家庭。风驰电掣的火车上,三个青年肆无忌惮地喊叫,无拘无束地感受风穿过头发,看广阔的山川河流飞快后退,这表现了青春的叛逆不羁、倔强潇洒。他们仿佛自由自在、潇洒不羁,然而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城市相比他们如此渺小。通过这一意象符号,影片含蓄而生动地展现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人漂泊、孤独的心境,透视出他们倔强叛逆的年轻面孔背后的迷茫和脆弱。

第二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破烂汽车――常月琴的儿子出车祸的车。这辆车不仅象征着常月琴破碎绝望的心,还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常月琴是退休京剧演员,一年前儿子车祸去世,只剩她孤苦一人,她经常独自坐在破车上痛哭。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到观音山兜风,常月琴发现后,歇斯底里地冲他们发火。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她后,情绪崩溃,在破车上痛哭一场后割腕自杀,被南方三人救回。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陪伴在她身边,四个人相互取暖。常月琴的心境渐渐平静,她把破烂的汽车修好,开车带着南风三人到观音山上兜风。

以上是影片中与破烂汽车相关的所有情节,这一意象与常月琴的心境相互映照。一开始常月琴经常在破烂的车中痛哭,说明常月琴还没从失子的悲痛中恢复,她第一次自杀是在极度悲痛的情绪中做出的冲动选择。后来常月琴把车修好,表明常月琴的痛苦心境已经平复,她最终仍然选择自杀,是在冷静地思考生命归属后作出的清醒选择。常月琴的跳崖,出人意料,这样的故事结局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和耐人寻味。

第三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观音庙,震后观音庙变成一片废墟,常月琴四人决定帮助和尚重修观音庙,这个重修的过程是四人找寻生命信仰的过程。修好观音庙后,常月琴向和尚诉说自己对生死的困惑。和尚说:“无生无死,便是最好的未来。”无生无死,就是让人坦然看待生死,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然而,常月琴并不认同和尚的观点,她认为生命总得有所归属、有所依赖才能继续,而她生命的归属是爱与陪伴。她说“人不应该永远孤独”,只有亲人的爱与陪伴才可以让她不孤独。生命的无常让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她不敢再轻易依赖他人的陪伴。虽然南风三人的到来让她感到开心,但是她恐惧这样的快乐不知哪天会突然消失。在现世,她已找不到归属感,所以她只能去彼岸世界找寻亲人,找寻归属。

影片的结尾是南风、丁波、肥皂在飞驰的火车上驶向未知的远方,他们默默地为常月琴的死悲伤落泪。生命的信仰是爱与归属,青春的叛逆倔强、顽劣不羁,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常月琴的奇遇,无疑使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信仰做了一次深刻的探寻。

二、电影音乐的运用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现代电影缺一不可的两个要素。电影音乐是电影声音中的重要一类,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画面效果的需要,间断性地出现在影片中。音乐和画面的准确搭配,使得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电影画面和情节富有节奏和戏剧性。《观音山》中有两首音乐运用得很成功,分别是许巍的《蓝莲花》和一首伊朗作曲家佩曼・雅斯达尼亚创作的曲子。“在影片中有两种主要的音乐类型。渲染音乐(underscoring),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电影音乐;当音乐来自看不见的来源、常常是无形乐队时,这种音乐便出现了。但音乐也能作为戏剧自身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这里指的就是源起音乐(source music)。”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属于渲染音乐,在电影画面中充当背景音乐;《蓝莲花》属于源起音乐,来源于常月琴儿子出车祸的车的音箱,是电影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是一首快节奏动感音乐,在影片的三个地方出现。第一个地方是南风三人扒火车,他们在火车上感受风驰电掣。此时,快节奏的打击乐和弦乐交缠着响起,像铁的震颤声,又像强烈光线给人的眩晕感。这种音乐和肆意不羁的画面搭配,生动地表现出青春的张扬不羁。第二个出现的地方是扒火车情节之后紧接着闪现了常月琴的几个日常生活画面,同样的音乐,配合上常月琴的几个镜头产生强烈的反差,此时的音乐反衬出常月琴孤独悲痛、茫然无力的内心世界。第三个地方是三个年轻人再次去扒火车,他们到达一处吊桥,南风走到吊桥中间,低头看桥下急速翻滚的江水和泛着白浪的漩涡。这次的音乐配合着火车上摇晃眩晕的镜头、孤独的吊桥、不知奔向何处的湍急河流,表现出三个青年人心中的迷茫。

《蓝莲花》是一首歌唱青春和梦想的歌曲,这首歌在影片中做了特殊处理,由于它来自于车祸后的车的音箱里,所以《蓝莲花》在快到高潮部分时出现了短暂而刺耳的间断,这一小段的间断正是车祸发生的瞬间。这样特殊的处理,在特定的情节和画面中,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蓝莲花》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出去兜风,路上打开音箱就是这首《蓝莲花》。随着音乐的响起,镜头从三个年轻人兴高采烈的脸上,切换到常月琴睡梦中眉头紧皱的痛苦的脸上。这首歌配合着南风三人兜风地画面,烘托出青春的活力和潇洒;兜风的愉快画面和常月琴痛苦的睡颜产生强烈反差,衬托出常月琴内心的孤独痛苦。第二次出现,是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后,精神崩溃,她深夜坐在儿子出车祸的车上,拧开音箱,《蓝莲花》放到断开的那段,这段记录着儿子死亡时刻的音乐,让常月琴失声痛哭。冰冷地歌唱着青春和梦想的残破歌曲,将常月琴内心的悲痛和绝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电影《观音山》中这两首音乐的运用,都成功地渲染了影片特定情节和画面的氛围和情绪,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暗示了影片主题,给观众带来生动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只有将电影音乐和电影的画面、情节、音响等其他表达元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电影内涵极大丰富,使观众获得音画合一、视听统一的立体而完满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电影整体的艺术水平。

三、主题的过渡与升华

《观音山》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通过三个情节突变来实现的,这三个情节转折分别是:南风三人租住的小区要拆迁,他们租住了常月琴的房子;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奋力抢救;重修观音庙后,常月琴跳崖自杀。

第一个情节转折将原本不相干的南风三人的青春故事和常月琴老年丧子的生死故事融合在一起,将青春主题和生命主题扭结起来,使影片主题深化到了对生命归属的思考上。影片这一转折前后,表现的是社会底层青年人的漂泊迷茫,以及老年丧子的悲痛孤寂。第二个情节转折,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四人关系改善,组成临时家庭,彼此取暖慰藉。这个转折着重表现了四个人之间的互相温暖。第三个情节转折,当观众感觉影片就要平静结束时,故事结局突然大反转,常月琴的跳崖自杀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很多观众都以为常月琴还是没有想开,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常月琴想清楚了人为了什么而活,才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转折将生命主题升华到最高点,然后戛然而止,给观众以震撼和对生命的思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观音山》如何从青春主题一步步深化到生命主题,最终落脚到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上的信仰,人如果没有精神信仰的支撑,就会失去活着的信念和意义。《观音山》就是要引发观众去思考“人为何而活”,引发人们去寻找自己心灵的方向。常月琴最后的选择,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人之所以能生活,是因为有生命信仰支撑着人的精神,生命的信仰就是爱和归属感。常月琴失去了爱和归属感,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爱和归属感缺一不可,这才是人能好好生活的依托。这两者的稳固形态就是家庭,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给人源源不断的爱和坚固的归属感。南风、丁波、肥皂三人都有着不幸的家庭,他们的流浪和漂泊正是寻找“家”的过程。与常月琴的相处,让他们停留下来,误以为找到了“家”。但这样的临时家庭虽然有爱,却没有归属感,常月琴的自杀,使“家”的幻影破灭。影片结尾,南风、丁波、肥皂坐着不知开往何处的火车继续流浪,他们需要继续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信仰,寻找爱与归属,找到了才能停下脚步,不再漂泊。

青春的生命第5篇

高三了,不知不觉就高三了,感叹时间的匆匆?不!当时间停留在自己脚下的时候,从不知珍惜是何意义;当时间早已远去的时候,才懂得没有珍惜是错误的。

然而时间已经走了,无论我怎样去呼唤,怎样去挽留,怎样去追逐,逝去的时间再也不会回来。我喜欢听谢霆锋的一首歌《非走不可》,夜深的时候我会听它,寂寞的时候我会听它,快乐的时候我也会听它,我随着音乐在黑夜里飞到一个春色葱郁的原野,这时的我可以飞,而我的周围有植物绒绒的絮,它们和我一起飞翔,寻找在春天出现的精灵。就让自己伴着绒絮在最后的日子里去弥补,弥补不曾珍惜的岁月;去拼搏,拼搏属于自己的命运;去创造,创造也许并不辉煌的未来。就像不张扬、不浮躁的流星在人们期盼的眼光中一次又一次地悄然划过,在人们虔诚的许愿中一次又一次地化做永恒……

朋友来信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成长,因为它能把一个纯真无邪的人带到另一个自私狭隘的世界。而我却要说,人的成长中有着美丽灿烂的花季,那里弥漫着五彩的梦幻与一串串思索。在时间的河流里,成长的伤痛是会逐渐平复的,当你用一颗平静的心去回顾过去时,才恍然大悟。成长的痕迹,是笑与泪的交织,爱与恨的交汇,也只有在真切地笑过哭过以后,人才会长大。

其实,读信是一种幸福。有时,无须马上打开,只要看看信封上那带着亲切感的字迹,仔细端详着那枚精心贴上的邮票,抚摸一下几天前刚盖下的邮戳,幸福就已经溢满了我的整颗心。朋友的祝福有时只是几句简短的话语,就让我觉得生活是充满关爱的。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让我很满足了,真的,就觉得见字如面,知吾情写吾心似的……

我想我是带着彷徨、忧郁、畏惧踏进高三的生活的,尽管肩负的是无悔的青春。曾几何时,每当我眺望高三这片陌生的世界时,它总是那样朦胧,那样神秘,还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感觉。我的天真过早遗失,我的成熟又蹒跚不至,这一切只因我走进了高三的生活,这一切只因我对生命与青春的醒悟。

生命有时就如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和寂寞,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当没有阳光时,你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快乐时,你自己便是快乐。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我无法预知未来,但我的双手分明紧握着火热滚烫的青春。青春的确是稍纵即逝,不会有回头的云朵,不要白白地浪费这易逝的年华,乘风破浪才是青春与生命的醒悟。

【作者系湖南省湘乡市第三中学158班学生】

点评

青春的生命第6篇

在眼前摇曳着。

在太阳下,

亮出青春的活力。

树林里,

小溪快乐地奔跑。

欢腾着的溪水,

透出青春的活力。

天空中,

小鸟自由地飞翔。

有力的翅膀,

展示青春的活力。

草地上,

如同钻石的小露珠。

从这棵草跳到那棵草,

蹦出青春的活力。

运动员向终点跑去,

努力地跑。

着独特的方式,

跑出了青春的活力。

让我们抛去烦恼,

快乐地生活吧!

青春的生命第7篇

掩卷遐思,时光如潺潺流水在眼前流逝。光阴似箭一番,在我面前穿过。而那90年来的变化,如音符一般,上下跳跃着,那青春的声音轻轻吟唱着……

前奏是低沉的。音乐缓缓响起――那是些我们没有经历的年代,更多是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的,那些一个一个的方块字,冰冷无情,只让我们凭空想象而无法体会。更生动的是夏日的午后,姥姥摇着扇子给我们讲那过去的事情。每次,姥姥总会用“那时候”来开头,低声描述。“那时候,我们还小,家里又穷,没有东西吃。每天只能喝大碗的稀饭。那稀饭经常是看不到一粒米的,喝得多,饿得也快,平常放牛的时候,看见野菜就赶紧采,深怕慢了一步就被牛吃掉或者被别人采了。生活啊,就是吃一顿,饿一顿的,还得走好几公里的路去砍柴,挑着比人重好几倍的木头,光着脚丫一步一步翻过山岭,回来卖个几分钱补贴家用。你看你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呢,吃穿都有……”于是,似懂非懂地点头,傻傻着问砍柴是怎么一回事,好奇地说爬山的时候怕不怕……而在挑食的时候,总是会被妈妈敲下头,嗔怪道:“我们那时候,难得吃上大米饭,平常的饭都是夹杂着地瓜之类的东西,天天就着酸菜,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难得看到肉,而且一人只能分到一小块。你这坏家伙,现在又这么多吃的,还挑!”于是,一边乐呵呵地问,“老妈怎么长大的,怎么没有营养不良”,一边偷偷地想着那些可口的小零食。

音乐中会有些不安分的音符,生活在小插曲中继续,教科书上的那些生涩的文字在姥姥,妈妈的话语上变得生动起来,一幅幅画面的展开,我们似乎感受到60年前生活的窘迫,那30年前生活的拮据。于是乎,今天的幸福生活变得更加地美好。

老师常常会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而我们青年学生是党的主力军,我们青春,我们充满了活力,我们要忆苦思甜,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或许,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就在蜜罐长大的孩子来说,体会并不如想象中的深刻。只有那些从苦日子过来的老人才会深深感慨。在那些流逝的岁月里,我们无法体会,也没有资格去跟着唏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生活变化的无视,对我们青春力量的忽视,生命的意义在于前进,当我们接过历史的重担,我们要延续着老一辈的吃苦奋斗精神,但更不忘创造新时代的辉煌,青春是最闪亮的季节,我们的五四是青春飞扬的舞台。青春在这里创造,我们谱写着一首青春的歌,从轻声吟唱到高昂澎湃,从忧郁的乐章走向轻快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