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的异同(合集7篇)

时间:2023-10-09 10:54:02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1篇

【关键词】姓名 语用功能 共性 文化差异

姓名是社会上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由于各种历史和文化因素,古今中外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姓氏体系。实际上,姓氏体系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正确使用英美姓名是英语学习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究其根源是我们缺乏对英语姓名所蕴涵的文化的了解,而是将英美姓名当成无意义的符号来学。其实,大多数英语姓名都是有一番来历的,中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我们只要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很多英美姓名是又有趣又好记的。姓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姓名不但折射某种历史文化,反映某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现实,而且还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希望,甚至无奈。姓名的这种文化特性,在中西文化中都概莫能外。

尽管大千世界各种姓名纷繁复杂,但作为人的认知标志及语用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人类姓氏与绰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共通之处。人名文化是人类社会认知现象的反射。有许多中国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过分析研究,本文仅就中西语言文化共性和差异,特别是语用现象中的人名作一些探索以抛砖引玉,引起关注。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西姓名文化的共性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姓名的音声和字形都是有讲究的,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顺;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实。姓名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或刻画某个人的性格特征。中文姓名自不待言,如“慧芳”是“贤慧”和“芳香”之意,一般指女性。英文姓名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乔治”是源自希腊文“农场主”或“农民”的意思,延伸一步,就是“老实巴交”、“憨厚”的意思。“乔治”这个名字适合老布什和小布什,因为他们都是德克萨斯州农场主。

1.中西人名文化演变

历代朝政更替,宦海沉浮,连年战乱,气候变化,民族迁徙与交融繁衍,人口众多等因素是英汉语姓氏十分庞杂的主要原因。《新编千家姓》收集的是现代最常见的汉语姓氏,自古以来有记载的炎黄子孙的姓有5600多个。英美人姓氏按《新英汉词典》(1986年版)提供的常见姓有1686个,且英语民族的姓氏比人名更多(这一点与汉语相悖),英语姓的来源十分广泛,姓的产生较个人名为迟,但数量比个人名多得多,就1974年一项调查称美国人的姓多达128万个,其中三分之一为独姓,这与美国人好标新立异不无关系。中国姓名常见的只有3000个左右,最常见的约200个(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百家姓》所收姓氏数)。中国原有“张三/李四/王五”之说,“张”姓人数最多,而今资料统计“李”姓人最多,当时姓的多少牵涉到古代王朝赐姓与奖励制度。比如唐朝鼎盛时期,曾对一些有功将士赐“李”姓,“李”姓变多;相反的由于封建法典的残酷性,动辄满门抄斩,灭九族的所谓王法,导致了一些姓的减少或绝迹。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等国家,同时也散居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一些英联邦国家和地区,英语民族也属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同时又是历经动荡,多色彩的开放民族。他们形成的“根”并不限于英国本土,主要还在欧洲大陆上,在英国这个舞台上,英语民族及其语言的形成经历了六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实现。因此,英语民族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语言上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入侵民族的印记,这在人的姓氏中也有明显反映。如Deforest、LeMay、VanBraun等姓,其中De/Le是姓氏前缀,来自法语;Van/Von分别出自荷兰语和德语,均用于构成姓氏。由此可见,今天的英语国家,民族结构复杂,外来民族的相互交融必然引起文化上的演变。

2.汉英绰号文化涵义

绰号(nickname),一般都为贬称或是戏谑的外号,常有负面的文化含义,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成了惯偷者的绰号,《水浒》的“李鬼”乃成为冒名顶替者的别名。汉英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各自的有文化含义的绰号,它们的借用,能激发人们的联想,使语言妙趣横生。l9世纪英国杰出的戏剧家R.B.Sheridan在其名著“The School for Scandal”中,给他笔下的人物取了一些很有趣的绰号,以讽刺他们的人格或性格的可悲可笑之处,揭露上流社会中绅士淑女丑陋的一面。采用这中绰号的夸张于法,能产生喜剧调侃的效果。如“Lady Snicker”指擅长轻蔑嘲笑他人的人;“Lady Teaser”指喜欢揶揄他人的人;“Joseph Surface”虚有其表的伪君子;“Snake”像撒旦式的恶魔。古人的著名的诨名也数不胜数。梁山泊好汉108将,人人皆知都有非常形象化的语用绰号。例如:宋江——仗义疏财——“及时雨”;吴用——智谋过人——“智多星”;李逵——脾气爆烈,行走如飞——“黑旋风”;石秀——勇猛无比——“拼命三郎”;张顺——游泳自如——“浪里白条”;顾大嫂——“母大虫”,形容她凶猛如“母老虎”之意。英语中也有一些集体诨名。例如,按照传统习俗,美国人被称为“Uncle Tom”(山姆大叔)或“Yankee”(美国佬);英国人被称为“John Bull”(约翰牛);美国的首都Washington D.C被称为“Chocolate City”(巧克力城),原因是80万居民中有40多万是黑人,他们的肤色像巧克力的颜色,故得此称谓。另外,在美国的“lost generation”指二战后垮掉的一代。“Hippies”指玩事不恭,蓄披肩长发的年轻人。

二、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姓名的认识有时反映一种强势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中国被称为“布什总统”,而非“乔治总统”。但是,西方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理解中国人的姓名。比如,你是“张三”,他们就以为你姓“三”,名“张”。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的发展,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人们开始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 (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名字是一种代号,也反映了家庭的出身文化素质。西方人更多的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一种。中国人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二种。西方是受宗教影响,东方是受儒家尊卑思想。两种思想本质是有不可调和的差异的。西方世界人人都是神的子民,神对待每一位都是平等的(除了犯下神所认定的罪名的),为了区分要一个代号。东方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生来就有着本质的尊卑不同。有些仅仅有着类似一、二、三、四的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本身就是家庭出身的落后。

第二,是西方重视姓,东方重视名。如果一个三个字的中国人,平辈间无上下级关系我们习惯以名称呼。西方则更多的是叫姓。姓比名字更重要。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西方常用名字就那么几个。生活中大部分起区分作用的还是姓。西方人叫东方人也是习惯叫姓。东方人的姓多半是官职,古国名,甚至山水自然。姓是区分家庭与家庭的纽带。这也与文化差异有关。

第三,东方人重字的烦琐和数量的简洁,西方人重音的复杂和大的长度。这与语言习惯有关,西方由于是表音文字,主重逻辑。东方人是表意文字或受表意文字影响,所以注重字的烦琐,字越烦琐越体现了起名人的学问。例如一句话,汉语说:“偷书者,必重罚”。英文就要烦琐的多,要用从句才行。Any one who stole books will be heavily punished。

第四,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文化差异。在西方,有的家庭祖孙几代的男性都用同一个名字,其用意是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如小布什和老小布什都叫“乔治”,中国或东方文化名字里包涵着辈分,不会出现同名。

总之,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以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弘扬祖国的人文文化。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4]陈延.英文汉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商务印书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7]阳芳琴,徐培成.英语语言文化教育丛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2篇

【关键词】姓名 语用功能 共性 文化差异

姓名是社会上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由于各种历史和文化因素,古今中外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姓氏体系。实际上,姓氏体系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正确使用英美姓名是英语学习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究其根源是我们缺乏对英语姓名所蕴涵的文化的了解,而是将英美姓名当成无意义的符号来学。其实,大多数英语姓名都是有一番来历的,中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我们只要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很多英美姓名是又有趣又好记的。姓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姓名不但折射某种历史文化,反映某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现实,而且还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希望,甚至无奈。姓名的这种文化特性,在中西文化中都概莫能外。

尽管大千世界各种姓名纷繁复杂,但作为人的认知标志及语用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人类姓氏与绰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共通之处。人名文化是人类社会认知现象的反射。有许多中国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过分析研究,本文仅就中西语言文化共性和差异,特别是语用现象中的人名作一些探索以抛砖引玉,引起关注。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西姓名文化的共性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姓名的音声和字形都是有讲究的,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顺;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实。姓名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或刻画某个人的性格特征。中文姓名自不待言,如“慧芳”是“贤慧”和“芳香”之意,一般指女性。英文姓名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乔治”是源自希腊文“农场主”或“农民”的意思,延伸一步,就是“老实巴交”、“憨厚”的意思。“乔治”这个名字适合老布什和小布什,因为他们都是德克萨斯州农场主。

1.中西人名文化演变

历代朝政更替,宦海沉浮,连年战乱,气候变化,民族迁徙与交融繁衍,人口众多等因素是英汉语姓氏十分庞杂的主要原因。《新编千家姓》收集的是现代最常见的汉语姓氏,自古以来有记载的炎黄子孙的姓有5600多个。英美人姓氏按《新英汉词典》(1986年版)提供的常见姓有1686个,且英语民族的姓氏比人名更多(这一点与汉语相悖),英语姓的来源十分广泛,姓的产生较个人名为迟,但数量比个人名多得多,就1974年一项调查称美国人的姓多达128万个,其中三分之一为独姓,这与美国人好标新立异不无关系。中国姓名常见的只有3000个左右,最常见的约200个(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百家姓》所收姓氏数)。中国原有“张三/李四/王五”之说,“张”姓人数最多,而今资料统计“李”姓人最多,当时姓的多少牵涉到古代王朝赐姓与奖励制度。比如唐朝鼎盛时期,曾对一些有功将士赐“李”姓,“李”姓变多;相反的由于封建法典的残酷性,动辄满门抄斩,灭九族的所谓王法,导致了一些姓的减少或绝迹。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等国家,同时也散居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一些英联邦国家和地区,英语民族也属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同时又是历经动荡,多色彩的开放民族。他们形成的“根”并不限于英国本土,主要还在欧洲大陆上,在英国这个舞台上,英语民族及其语言的形成经历了六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实现。因此,英语民族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语言上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入侵民族的印记,这在人的姓氏中也有明显反映。如deforest、lemay、vanbraun等姓,其中de/le是姓氏前缀,来自法语;van/von分别出自荷兰语和德语,均用于构成姓氏。由此可见,今天的英语国家,民族结构复杂,外来民族的相互交融必然引起文化上的演变。

2.汉英绰号文化涵义

绰号(nickname),一般都为贬称或是戏谑的外号,常有负面的文化含义,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成了惯偷者的绰号,《水浒》的“李鬼”乃成为冒名顶替者的别名。汉英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各自的有文化含义的绰号,它们的借用,能激发人们的联想,使语言妙趣横生。l9世纪英国杰出的戏剧家r.b.sheridan在其名著“the school for scandal”中,给他笔下的人物取了一些很有趣的绰号,以讽刺他们的人格或性格的可悲可笑之处,揭露上流社会中绅士淑女丑陋的一面。采用这中绰号的夸张于法,能产生喜剧调侃的效果。如“lady snicker”指擅长轻蔑嘲笑他人的人;“lady teaser”指喜欢揶揄他人的人;“joseph surface”虚有其表的伪君子;“snake”像撒旦式的恶魔。古人的著名的诨名也数不胜数。梁山泊好汉108将,人人皆知都有非常形象化的语用绰号。例如:宋江——仗义疏财——“及时雨”;吴用——智谋过人——“智多星”;李逵——脾气爆烈,行走如飞——“黑旋风”;石秀——勇猛无比——“拼命三郎”;张顺——游泳自如——“浪里白条”;顾大嫂——“母大虫”,形容她凶猛如“母老虎”之意。英语中也有一些集体诨名。例如,按照传统习俗,美国人被称为“uncle tom”(山姆大叔)或“yankee”(美国佬);英国人被称为“john bull”(约翰牛);美国的首都washington d.c被称为“chocolate city”(巧克力城),原因是80万居民中有40多万是黑人,他们的肤色像巧克力的颜色,故得此称谓。另外,在美国的“lost generation”指二战后垮掉的一代。“hippies”指玩事不恭,蓄披肩长发的年轻人。

二、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姓名的认识有时反映一种强势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中国被称为“布什总统”,而非“乔治总统”。但是,西方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理解中国人的姓名。比如,你是“张三”,他们就以为你姓“三”,名“张”。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的发展,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人们开始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 (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名字是一种代号,也反映了家庭的出身文化素质。西方人更多的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一种。中国人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二种。西方是受宗教影响,东方是受儒家尊卑思想。两种思想本质是有不可调和的差异的。西方世界人人都是神的子民,神对待每一位都是平等的(除了犯下神所认定的罪名的),为了区分要一个代号。东方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生来就有着本质的尊卑不同。有些仅仅有着类似一、二、三、四的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本身就是家庭出身的落后。

第二,是西方重视姓,东方重视名。如果一个三个字的中国人,平辈间无上下级关系我们习惯以名称呼。西方则更多的是叫姓。姓比名字更重要。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西方常用名字就那么几个。生活中大部分起区分作用的还是姓。西方人叫东方人也是习惯叫姓。东方人的姓多半是官职,古国名,甚至山水自然。姓是区分家庭与家庭的纽带。这也与文化差异有关。

第三,东方人重字的烦琐和数量的简洁,西方人重音的复杂和大的长度。这与语言习惯有关,西方由于是表音文字,主重逻辑。东方人是表意文字或受表意文字影响,所以注重字的烦琐,字越烦琐越体现了起名人的学问。例如一句话,汉语说:“偷书者,必重罚”。英文就要烦琐的多,要用从句才行。any one who stole books will be heavily punished。

第四,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文化差异。在西方,有的家庭祖孙几代的男性都用同一个名字,其用意是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如小布什和老小布什都叫“乔治”,中国或东方文化名字里包涵着辈分,不会出现同名。

总之,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以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弘扬祖国的人文文化。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4]陈延.英文汉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商务印书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7]阳芳琴,徐培成.英语语言文化教育丛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3篇

【关键词】姓名 语用功能 共性 文化差异

姓名是社会上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由于各种历史和文化因素,古今中外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姓氏体系。实际上,姓氏体系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正确使用英美姓名是英语学习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究其根源是我们缺乏对英语姓名所蕴涵的文化的了解,而是将英美姓名当成无意义的符号来学。其实,大多数英语姓名都是有一番来历的,中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我们只要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很多英美姓名是又有趣又好记的。姓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姓名不但折射某种历史文化,反映某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现实,而且还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希望,甚至无奈。姓名的这种文化特性,在中西文化中都概莫能外。

尽管大千世界各种姓名纷繁复杂,但作为人的认知标志及语用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人类姓氏与绰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共通之处。人名文化是人类社会认知现象的反射。有许多中国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过分析研究,本文仅就中西语言文化共性和差异,特别是语用现象中的人名作一些探索以抛砖引玉,引起关注。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西姓名文化的共性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姓名的音声和字形都是有讲究的,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顺;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实。姓名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或刻画某个人的性格特征。中文姓名自不待言,如“慧芳”是“贤慧”和“芳香”之意,一般指女性。英文姓名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乔治”是源自希腊文“农场主”或“农民”的意思,延伸一步,就是“老实巴交”、“憨厚”的意思。“乔治”这个名字适合老布什和小布什,因为他们都是德克萨斯州农场主。

1.中西人名文化演变

历代朝政更替,宦海沉浮,连年战乱,气候变化,民族迁徙与交融繁衍,人口众多等因素是英汉语姓氏十分庞杂的主要原因。《新编千家姓》收集的是现代最常见的汉语姓氏,自古以来有记载的炎黄子孙的姓有5600多个。英美人姓氏按《新英汉词典》(1986年版)提供的常见姓有1686个,且英语民族的姓氏比人名更多(这一点与汉语相悖),英语姓的来源十分广泛,姓的产生较个人名为迟,但数量比个人名多得多,就1974年一项调查称美国人的姓多达128万个,其中三分之一为独姓,这与美国人好标新立异不无关系。中国姓名常见的只有3000个左右,最常见的约200个(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百家姓》所收姓氏数)。中国原有“张三/李四/王五”之说,“张”姓人数最多,而今资料统计“李”姓人最多,当时姓的多少牵涉到古代王朝赐姓与奖励制度。比如唐朝鼎盛时期,曾对一些有功将士赐“李”姓,“李”姓变多;相反的由于封建法典的残酷性,动辄满门抄斩,灭九族的所谓王法,导致了一些姓的减少或绝迹。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等国家,同时也散居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一些英联邦国家和地区,英语民族也属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同时又是历经动荡,多色彩的开放民族。他们形成的“根”并不限于英国本土,主要还在欧洲大陆上,在英国这个舞台上,英语民族及其语言的形成经历了六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实现。因此,英语民族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语言上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入侵民族的印记,这在人的姓氏中也有明显反映。如deforest、lemay、vanbraun等姓,其中de/le是姓氏前缀,来自法语;van/von分别出自荷兰语和德语,均用于构成姓氏。由此可见,今天的英语国家,民族结构复杂,外来民族的相互交融必然引起文化上的演变。

2.汉英绰号文化涵义

绰号(nickname),一般都为贬称或是戏谑的外号,常有负面的文化含义,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成了惯偷者的绰号,《水浒》的“李鬼”乃成为冒名顶替者的别名。汉英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各自的有文化含义的绰号,它们的借用,能激发人们的联想,使语言妙趣横生。l9世纪英国杰出的戏剧家r.b.sheridan在其名著“the school for scandal”中,给他笔下的人物取了一些很有趣的绰号,以讽刺他们的人格或性格的可悲可笑之处,揭露上流社会中绅士淑女丑陋的一面。采用这中绰号的夸张于法,能产生喜剧调侃的效果。如“lady snicker”指擅长轻蔑嘲笑他人的人;“lady teaser”指喜欢揶揄他人的人;“joseph surface”虚有其表的伪君子;“snake”像撒旦式的恶魔。古人的著名的诨名也数不胜数。梁山泊好汉108将,人人皆知都有非常形象化的语用绰号。例如:宋江——仗义疏财——“及时雨”;吴用——智谋过人——“智多星”;李逵——脾气爆烈,行走如飞——“黑旋风”;石秀——勇猛无比——“拼命三郎”;张顺——游泳自如——“浪里白条”;顾大嫂——“母大虫”,形容她凶猛如“母老虎”之意。英语中也有一些集体诨名。例如,按照传统习俗,美国人被称为“uncle tom”(山姆大叔)或“yankee”(美国佬);英国人被称为“john bull”(约翰牛);美国的首都washington d.c被称为“chocolate city”(巧克力城),原因是80万居民中有40多万是黑人,他们的肤色像巧克力的颜色,故得此称谓。另外,在美国的“lost generation”指二战后垮掉的一代。“hippies”指玩事不恭,蓄披肩长发的年轻人。

二、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姓名的认识有时反映一种强势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中国被称为“布什总统”,而非“乔治总统”。但是,西方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理解中国人的姓名。比如,你是“张三”,他们就以为你姓“三”,名“张”。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的发展,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人们开始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 (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名字是一种代号,也反映了家庭的出身文化素质。西方人更多的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一种。中国人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二种。西方是受宗教影响,东方是受儒家尊卑思想。两种思想本质是有不可调和的差异的。西方世界人人都是神的子民,神对待每一位都是平等的(除了犯下神所认定的罪名的),为了区分要一个代号。东方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生来就有着本质的尊卑不同。有些仅仅有着类似一、二、三、四的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本身就是家庭出身的落后。

第二,是西方重视姓,东方重视名。如果一个三个字的中国人,平辈间无上下级关系我们习惯以名称呼。西方则更多的是叫姓。姓比名字更重要。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西方常用名字就那么几个。生活中大部分起区分作用的还是姓。西方人叫东方人也是习惯叫姓。东方人的姓多半是官职,古国名,甚至山水自然。姓是区分家庭与家庭的纽带。这也与文化差异有关。

第三,东方人重字的烦琐和数量的简洁,西方人重音的复杂和大的长度。这与语言习惯有关,西方由于是表音文字,主重逻辑。东方人是表意文字或受表意文字影响,所以注重字的烦琐,字越烦琐越体现了起名人的学问。例如一句话,汉语说:“偷书者,必重罚”。英文就要烦琐的多,要用从句才行。any one who stole books will be heavily punished。

第四,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文化差异。在西方,有的家庭祖孙几代的男性都用同一个名字,其用意是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如小布什和老小布什都叫“乔治”,中国或东方文化名字里包涵着辈分,不会出现同名。

总之,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以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弘扬祖国的人文文化。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4]陈延.英文汉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商务印书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7]阳芳琴,徐培成.英语语言文化教育丛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4篇

[摘 要] 本文从三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 西方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广告语言 体态语言 时间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WTO, 随着全世界正在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密切。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体会英语语言以及某种行为的深意和微妙,而很多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你对这种微妙之处的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商务往来目标国的语言,更要掌握和精通它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首先找到多个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切入点也应该是商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

广告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广告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广告词作为广告的载体,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把我们推向世界的产品的广告译得合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如果没有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很难体会英文广告的深意和微妙。比如:汉语的广告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谐音和双关。我国的黄河冰箱的广告词“黄河冰箱,领鲜一步”中的“鲜”就与“先”谐音。另外,我国的茅台酒的广告词“国酒茅台,世界之醉”中的“醉”也用了“最”的谐音。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这里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英文广告比较洗练、含蓄,也经常运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其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难翻译的是双关。 广告英语还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广告,下面就一条英文本土广告做一分析。

这是一则“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广告。

Its sound is as unique as its shape./Its brakes are as unique as its engine./It’s not built to be something to everyone./But everything to someone. 这则广告词中前两句运用了Parallelism 结构(“平行”,汉语中叫“排比”)。这一结构使用的规则就是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近的意义, 作用就是使句子本身更有韵味。那么借助于这一结构,表达了保时捷汽车的声音、外形、制动和引擎都是独特的。另外,这则广告词中的前三句,还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Its”,读起来琅琅上口。这则广告词中后两句运用了复合词的调换,第三句中的 “something”和“everyone”在第四句中换成了“everything”和“someone”。通过这一微妙的复合词的调换,传达了保时捷汽车与众不同、精益求精的技术。这两对复合词是这则广告词的亮点。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产销两旺,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这种比喻有一个典故。原来暹罗国(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又数量不多,被看成一种稀罕之物,仅供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了处罚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了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的赐物,大臣又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着,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失误和损失。

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

在表达数字方面,中国人常用食指表示一;食指和中指表示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四;五个手指表示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拇指表示六;食指和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表示七;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食指弯曲表示九;一个拳头表示十。英国人在表达一至五时,和中国人的手势是一样的。在表达六至十时,他们用两只手。比如:他们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和另一只手的食指表示六,其他依次类推。而美国人却用大拇指表示一;大拇指和食指表示二;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表示三。在篮球比赛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国人用这样的手势表示“三分球”。四和五依次类推;从六到十他们也是借助于两只手来表达。由此,我们知道中、英、美三国在用手势表达数字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还有其他的不同。中国人常常用“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赞赏之意,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者常用“大拇指竖起,余指握拳朝上,大姆指朝向手体右方”表示搭便车。但是在希腊,此种手势则有污辱和轻视对方之意。中国人通常用“双手掌心朝外,举至头部位置”表示投降,而英国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让观众安静,希腊人认为这种手势含有侮辱人之意;要想确认:您是在叫我吗?中国人常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美国人用手心指向自己的胸口;要表示“到这儿来”英国人和美国人通常是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将食指向内屈伸;中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掌心朝上或朝下,然后屈伸手指;希腊人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而大多数欧洲人认为希腊人的这个手势表示让人离开。

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冲突更是屡次发生。几年前,欧洲的水手下船游泳,他们游到了东地中海的。这时,由于语言不通,站岗的希腊士兵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这个手势示意他们过来接受检查与盘问。水手们以为是让他们赶快离开。于是,士兵们越是摆动手臂,水手们越是使劲往远处游。最后,士兵们以为这些人一定是偷渡者或不法之徒,只好开枪射击了。如果多了解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幕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时间观念有所不同。总体说来,北美和欧洲的德国人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他们经常会说“时间就是金钱”;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对于预约不迟到亦不早到,迟到和早到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对于美国人和德国人来说,如果确因有事让人等了5分钟,必须做出解释。欧洲的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常迟到,认为这是“风度”。迟到者往往以交通拥挤等为理由,无须多做解释;在英国,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要为客人做准备,客人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非洲的埃及人的时间观念也不强。如果埃及人说:“稍等,5分钟”,就意味着要等半小时;在南美洲的巴西迟到1小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中东一些国家,预约都是大概时间,按约定时间前往,常常要等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对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感觉是“看上帝的安排”;俄罗斯人在时间安排上也比较随心所欲。

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在其他诸多方面都有可比性。所以教师应通过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为学生在将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排除语言及文化障碍,为顺利实施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语言及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辜正坤:难以相融的中西文化,《北大访谈录》,20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5篇

【关键词】哲学视角;中西方体育文化

体育体现了人类体育运动中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三者的统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发展大大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在世界上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一种是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另一种就是以欧美国家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本文从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体育文化价值观、体育审美情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等方面来审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1哲学思想下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哲学对人类文化中的每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被视为人类思想升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深受传统哲学文化思想的影响,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底。中国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都能映射出传统哲学中“阴阳理论”与“八卦学说”等哲学思想,人们从这些哲学思想中参悟到了只有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才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太极拳文化的诞生就是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一步的人格化演绎,因此太极拳被人们称为“哲拳”。之后陆续出现的“八卦掌” 、“形意拳”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因此,它在技术结构以及套路方面都渗透着中国的民族特色。此外,在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战术体系中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从而产生了动静、虚实、攻守、进退等一系列的战术理论和方法。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和谐平衡以及顺应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并推动其不断发展。

然而,西方体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但人们处于古希腊时期时,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是对立与矛盾的,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人们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中清晰认识到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于是人们开始力求征服自然,而不是直接依赖于它。因此,在西方文化中鼓励人们勇敢开拓,探索未知,从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他们追求的强者的精神世界。然而,西方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自然对抗的民族文化,深深地渗透进西方体育思想中,成为西方体育主流文化。通过西方国家开展的运动项目,例如赛跑、体操、标枪、拳击等,都能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性,同时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西方体育追求个性解放、挑战生理极限的对象化思维方式。

综上所知,中西方哲学思想侧重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于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中庸之道”。而西方哲学侧重于与天斗、与地斗的对立抗争,追求的是“进取开拓”。因此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造就了两个极端的体育形态。

2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气功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代表,两者所表现出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所有的体育精神。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面临海,三面陆地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个体农业型生活方式,宗法型家庭背景以及遵循儒家思想的大陆型文化,于是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中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文化是以儒教思想为核心,具有独特性以及自成体系的特征,但同时伴有一定的封闭性。中国传统体育强调通过体育锻炼进行修身养性,侧重体育的健身养生价值,并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

西方传统体育的诞生是以争胜负的竞技体育出现作为标志的。古希腊文化被人们视为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奋斗的海洋型文化。由于西方国家大多数地处三面环海特殊位置,因此形成了以渔猎为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是结合其社会发展的现状孕育出来的,在西方国家工业高速发展、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同时以城市为中心产生了以竞技运动模式为特征的体育文化。通过竞技运动的比赛,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所要展现的速度、高度、远度以及重量,挖掘个体的极限潜能,在运动中充分展现生命的运动能力以及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能力。

3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孕育的中国传统体育价值观是蕴含中庸之道,注重人的内在气质、精神修养,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天地人合一”、“认知合一”,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中国传统体育则从整体出发来描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形体、机能、意念、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活动,以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具体联系,它追求的是身、心、机体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健身价值观。此外,儒、道、佛三大家思想均以礼仪为主,由于道德先行的伦理观,社会更加重视人格、以人为本。这样形成的中国体育的特点就是以养生、祛病、防病和延年益寿、保健为主,最终以精神内练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西方传统体育思想在注重身体和精神之余,更加强调人体的“力”与“美”。在西方体育发展的历史上,身体健硕、发育良好、身材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运动的人们都受到人们的崇拜。他们对价值的追求与探索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不断的塑造和培养。

西方哲学通过科学的理性主义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思维模式严格进行区分,把身心分属于两个世界,西方体育文化侧重于“力”,西方把力量视为生命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现代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中国人由于从事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以个体活动为主,讲究自我锻炼。即便是对竞技体育有涉及的人也只是对力量、速度、灵敏等外在的比较。现代人们在面对竞技比赛的时候,也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淡泊名利,重视比赛过程的体验,不重视结果的成败。而西方人提倡良性竞争,其目的就是超越对手,超越生理极限。

4中西方体育审美情绪的差异

中国人的审美观经历了我国几千年传统美学观念的熏陶,主要强调事物的整体效果以及直观感受,注重人的精、气、神,同时还要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美,并且能够体现形态美、韵律美、节奏美、内涵美、力量美的综合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侧重于内在美,是一种表达宁静、含蓄的美。譬如中国传统武术侧重于形态心灵的相统一,其要求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相统一。在练习武术时时常用到比喻的手法从而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美的特征以及美学的要求与标准,通过这种方法让人们产生美妙的意境。练习的拳法不同给人们的美的感受是异样的,如太极拳的行云流水、连绵不绝,给人舒畅,含蓄的美。长拳的动静结合,起伏转折,展现的是灵活自如,大方之美。这些不同形式的美,可见中国人的动作体现了人对生命、自然的崇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西方体育的美注重于身体之美,通过对体格健壮的强调,体现出人们对人体外形的喜爱之色,并且西方美学着重模仿和再现,西方体育在这样的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人体表现出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强悍之美,突出崇尚人体形象的真与美。西方主要突显其热情、奔放、直观、具体的审美观念。如西方的健美运动,就是对人体健与美的崇尚。由于不断追求自然体力的美,促进了西方竞技运动的动作结构创新、造型的更新、难度和强度的增大,比如体操运动、竞技健美操运动。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使中西方体育在追求运动美时也有所偏重,中国传统体育的运动美表现为含蓄的诗情画意;西方体育则讲究人体外在的健与美。

5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的差异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是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防止阶级对立,大肆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在社会上营造重文轻武的氛围,推行科举制度,统治者对体育中的竞技精神给予大力的打压,注重体育中的娱乐与养生功能的宣传。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运动竞技,由于统治阶级的打压,使得体育虽然在发展,但是已经遗失本质,逐渐成为专供封建统治阶级娱乐观赏活动。养生观亦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古希腊文化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它的出现是由相互竞争的城邦民主制度共同斗争的产物。古希腊的体育重视“人性”,重视个人的幸福。现代奥运会是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和继承古代奥运会的产物。现代奥运会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是古代奥运会的竞争精神在新形势下的体现。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竞争性。由于西方处的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得竞争机制在社会中大力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体育领域,成为西方现代体育的灵魂。在强调竞争的同时,西方体育文化更注重公平。这也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显著区别。中方体育文化过于强调“礼”,西方体育文化是在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在哲学视角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从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体育文化价值观、体育审美情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而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必然性。由于不同的哲学思想,造就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追求不同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上,有着不同的体育审美情趣,而又由于统治阶级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不同,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发展路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现在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体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西方体育文化是互补的,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中方文化强调“点到为止”、“适可而止”,而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王玉国,黄晨曦.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初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0.21(1):90-92.

〔2〕秦华.中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研究〔J〕.武术科学.2007.4(9):89-90.

〔3〕孙维国,辛治国.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6篇

关键词:沈从文哈代人性乡土文明文化批判

沈从文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将这两位生活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二人都以故土故人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小说,并分别建构了各自独特的文学世界—“湘西世界”、“威赛克斯”王国。不但如此,二人更不约而同地关注着新旧文明撞击下的人、社会、文化。所以,对二人进行比较不单可以分析二人作品的异同,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东西方作家在乡土文学这一共同母题之下不同文化心理的窗户。

一以人性为核心的文化批判

人性,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本质。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在作品中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了风格各异的阐释,沈从文与哈代也不例外。这两位文学大家不谋而合地将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之下的人,关注生命存在的健全与缺失。人性是他们文学创作的核心和归宿。

从边城走来的沈从文,接受了湘西文化的熏陶,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契合。他始终从人性的角度去打量世界,表现理想中的人生形式。柏子率真而又粗犷;翠翠纯真而又温柔;萧萧勤劳而又单纯;天宝和摊送胸襟坦荡,洋溢着原始的生命强力。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投射出了最本真的人性和最自由的生命情态。而且,他还大胆地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媚金渴望得到,花脚苗族寡妇追逐,青年男女自然野合,形象地淦释了人性的深层内涵—原始的、自由生命力的勃勃生机。在他的笔下,“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人情美、爱情美、生命力旺盛的化外之境。另一方面,对于扭曲变形的人性,他也予以了强烈的批判和鞭答。《龙朱》、《柏子》、《萧萧》、《丈夫》演绎了在异质文明的挤压下,乡下人灵魂的堕落史。

哈代的“威赛克斯”小说创作始于《绿茵下》,在这部作品中他已有意识地将叙述重点转移到人性这一主题。在其《小说与诗歌总集序》中,他曾谈到:“在威塞克斯也有十分丰富的人类本性,足够一个人用于文学。我对这种想法一直坚持不舍,所以,即使有时本来比较容易超越国界,使故事叙述带有更多的世界性色彩,我还是固守在威塞克斯界限之内,不越雷池一步。”①他塑造的人物,特别是早期作品中的,都表现出坚毅、刚强、勇敢的品格。虽然他们接连不断地遭受打击,但却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屈服,为实现人生理想排除万难。随着创作的深人,哈代惊异地发现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扼杀,也目睹和感受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对立。在《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自在的生活、古朴的民情已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取而代之的是以苔丝和裘德为代表的广大的乡村人民在现实与理想、灵与肉的冲突中被压垮、被撕裂。于是,在《绿荫树下》和《远离尘嚣》中,哈代苦苦地找寻着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家园,反复吟唱着美好自然和完美人性的挽歌。

表面上看来,二人的作品都反映了生活在“湘西世界”和“威赛克斯”王国里人物命运的变迁与完美人性的失落。归根究底,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浸润和滋养这些乡村居民的文化土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内涵的核心部分是由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构成的,人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哺育其成长的文化的变化。所以,通过考察人物命运和关怀生命本真,二人将笔触延伸到了现代文明重压之下急速蜕变、衰败的传统乡土文明与文化。而有特殊的时代语境使两位作家一致采用了文化批判的姿态:沈从文的创作高峰期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蜕变时期。哈代生活在维多利亚王朝末期,即新兴的工业社会蓬勃发展,宗法制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被取代之时。

恩格斯说过:“任何进步同时也就是意味着相对的退步,这时一些人的幸福与发展是用别一部分人的痛苦和受压抑为代价而实现的。”②在二人眼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场及其痛苦的变革,现代文明俨然是一种践踏传统美好价值、扭曲人性的异己力量,宗教、法律等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束缚、阻碍着人对理想的追求,人沦为了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却浑然不觉。为此,二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文化批判。

沈从文构建了“湘西世界”的对立面—“都市世界”。他挥动手中的笔,剥去都市人的楚楚衣冠,尽情展露他们的虚情假意。他们或是油腔滑调的市井之徒,或者是趋炎附势的卑鄙小人,又或是自欺欺人的愚昧大众。总之,在这类小说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都市人的种种丑态。在湘西的边城小镇,现代文明的浪潮滚滚袭来,在人们头脑中尊严和耻辱之间的界限已不那么分明,“利”与“义”之间的天平慢慢倾斜,勤劳、质朴、正直等传统美德以及原始的生命强力正加速离开古老的湘西世界。翠翠和摊送的爱情在“渡船”与“碾坊”的较量中最终是走向了悲剧。因此,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以及为理想人性寻找“诗意”的寄居地就成为了沈从文边城小说最重要的主题。

哈代身为乡土文明的产儿,他的小说敏锐地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农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迅速崛起的工业文明给农业文明以及深深植根于其中的乡村居民带来的极大伤害,也无比痛心地披露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悲剧命运。盖布利尔(《远离尘嚣》)、克莱姆(《还乡》)、苔丝等人物都是传统文化的血肉化身。通过他们,哈代揭露了现代工业文明践踏传统文明和反人性的一面,描述了在新旧两种文明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精神世界里的分裂和危机,使现代与传统间的交战得以形象化、具体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两位作家将人性作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在各自的艺术世界中深入地探讨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与乡土文化。在向人类本性深处开掘的过程中,发现了生命的不确定性里具有永恒价值的人性本真,也洞察了现代文明对乡土文明的蚕食、扼杀。

二持有双重价值尺度的精神流浪者

综观二人的小说,乡土世界与现代都市的二元对立是其文化批判的主要模式。在朴拙宁静的乡村世界与纷繁嘈杂的现代都市的夹缝中,立足人性这一基点,由乡土世界观照城市,或从城市反观乡土,城与乡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被隔离的世界。尽管二人力图站在边民或村民的立场来展开叙述和描写,但实际上不论是野蛮神秘的“湘西世界”,还是封闭落后的“威塞克斯”王国,都在一种双重目光的审视之下。

具体说来,沈从文凭借着“乡下人”的高尚品德和原始生命强力,在心理上蔑视、鄙薄都市人,大力颂扬在扭曲变异的现代环境中,生活在边城的人们保留了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本质,实现了生命的自主自为。但是这种“乡下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样,秉持“乡下人”评判标准的沈从文就只是都市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已,他依旧孤独。同时,他也发觉边城其实是一个古旧的未开化的世界,而他引以为骄傲的精神后盾在异质文明面前是如此地不堪一击。他开始反思古老的乡土文明。虽然,他清楚地知道挽救这种自然、纯美的乡村人生形态的唯一途径是唤醒沉睡中的生民们。然而,他却不敢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他犹疑了,退却了。

哈代与之类似。他的一生见证了英国农民阶级的逐渐消亡,亲身感受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村宗法文明的吞噬。作为知识分子,他在理性上认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认为威塞克斯被带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是历史的进步。然而,身为乡土文明的杰出代表,他在情感上深深地眷恋着宗法制社会里的淳朴生活和传统美德。在金钱的腐蚀下,这些美好的事物或发生了质变,或走向消亡。而农民不仅在经济上陷人了贫困、破产的悲惨处境,精神世界也被无情地卷入了工业文明的体系,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人在新旧更替的时代无所适从。如何去看待这样一种残酷的、违背人性的但却又是历史发展必然的变化趋势,哈代为此陷人了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他一生中都在寻觅理想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双重价值尺度的文化批判恐怕首先要归咎于,二人的双重身份和文化人格。二人集“‘乡下人”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和文化人格于一身,这直接导致了双重价值尺度的产生。我们来看一下二人及其相似的生活经历。沈从文与哈代都出生在偏僻边远的乡村。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既是他们文学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优美的自然景色、闲适的田园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古老的传说故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年后,他们满怀希望地来到现代都市,而都市却并未向他们张开欢迎的怀抱。生活中,他们目睹了种种黑暗、不公平的社会现状,遭到了都市人有意无意的歧视和排挤,深感与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人。于是,在内心深处,对都市生活的反感与日俱增,而对故乡和童年美好回忆的眷恋也在不断滋长。为了宣泄郁积于心头的苦闷,为了发泄对傲慢的都市人的不满,二人以各自的故乡风土为背景和原型建构了“湘西世界”、‘“威赛克斯”王国,鞭挞践踏传统、违背人性的现代文明。但这两位经过了现代知识洗礼的思想先驱也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到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更不幸的是,当他们“逃回”故乡时,发现乡土社会也不是一块净土,朴素的民风逐渐瓦解,乡村居民的道德价值跌落,到处都是丑恶的现实,坚守乡土的理想随之破灭。于是,他们始终在都市与乡土之间摇摆不定。

此外,当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变更,人们就被迫遵循新的标准来重新评估自身。可当新的价值标准的根基尚未稳固之时,用现代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们常常在接受这样一套全新的标准的过程中也萌发强烈的怀旧情绪。他们希冀在旧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到某种精神上的支撑。所以,虽然他们一次次地重复着返回故乡的精神之旅,但他们认同和眷恋的乡土世界正在飞一般地离他们远去。更让他们伤心的是,他们的思想、气质与一心向往的现代都市生活之间有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一来,他们既不属于乡土也不属于都市,而是以一种边缘人的姿态远远地观望、审视这两种文化形态。所以,他们是游离、徘徊在乡土和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精神流浪者”。

由此可见,二人在精神上都是不折不扣的“流浪者”。他们疏远和排斥以都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也不愿亲近渐渐腐化、堕落的乡土世界。在双重的压力下,他们想为自己的灵魂找寻一片栖息地,却发现无处容身。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也使他们开始以怀疑的目光审视、批判这两种文化形态。这可谓是二人在文化批判中持有双重价值尺度的根源,也是二人努力营造特异的艺术世界的原动力。但回过头来一想,也只有像沈从文、哈代这样的精神流浪者,才可能创作出在文学史上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作品。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洞察两种文化形态的冲撞给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只有他们才能清醒地在审视现代的同时又反思传统。

三不同的选择与出路

沈从文与哈代都试图找到解除逐渐消失的乡村世界和迅速崛起工业社会二者之间对立冲突的办法。但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湘西世界”的蜕变还处于最初阶段,仅有沈从文这样的思想先驱才能意识到两种文明间的冲突、两种价值观的矛盾。而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面对乡土社会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浸漫而颓然解体的现实,两位“精神流浪者”在各自的文学世界中不断求索并找到了不同的出路。

沈从文怀着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文学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使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③。他鼓起勇气,以完善道德和人性为宗旨建构他的文化故乡。湘西小说就是他这一哲学的艺术再现。他虚构了理想中的故土湘西,在这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了最高的审美批判标准。他努力挖掘故土人民的善良、淳朴、正直,而有意略去了乡村生活的落后、贫困,也忽略了乡民的愚昧、无知、鄙陋。他的力作《边城》就是这种“乌托邦”式的追求。小说不仅展现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古朴淳厚的世风民情,而且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矛盾、对立因为爱而消解,一切都笼罩在友爱和谐的氛围里,爱成为了构筑社会、弥合人际关系的纽带。并且,他“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人到老边龙踵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④,从而“弓}燃整个民族青春火焰”。由此可见,沈从文坚持唯美主义的原则对边城、边民进行了审美化改造,表现了其理想的人生形式,也传达了其以爱与美的理想重建民族精神与美德的愿望。

与沈从文重铸民族品德不同,哈代狠狠地撕碎了温情主义的面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抨击,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他把爱情和婚姻生活作为探索社会的切人点,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关注人。他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痛苦中挣扎,最后心力交瘁,或死于非命,或陷人孤独。苔丝作为他塑造的最为完美的女性形象,融坚定、热情、谦卑和刚毅等优秀品质于一身。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女性,被人引诱,受辱后又被当成了伤风败俗的女人。苔丝的毁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厌倦了沉闷的荒原生活的游苔莎,最终死在了逃离荒原的途中;淑大胆地追求不受任何世俗形式约束的爱情。但当她与裘德同居时,却心生犯罪感和堕落感。在异教和基督的抗争中,她内心万分痛苦,最终为基督殉葬。哈代的作品表明,人是生活于“有毛病的”世界里,无奈、悲愤、绝望的情绪像影子一样跟随左右,而死亡和毁灭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不单如此,在展现人物现实生存困境的基础上,哈代进一步地把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他由关注个体生命的悲剧性冲突上升到关注全人类的悲剧性冲突,从个人的迷茫去理解全人类的困惑。他设计了“小时光老人”这一独特艺术形象,并借他来表达对人类困境的哲学思考。

中西文化的异同第7篇

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CanIhel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寓意。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1.在称呼方面

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