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合集7篇)

时间:2023-09-27 09:30:28
中外文化的交流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1篇

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完成系列重大科研任务后,返回舱于6月26日顺利返回地面。随后,在中国航天控制中心举行的返回舱开舱点验仪式上,著名军旅书法家李洪海先生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中国梦》在搭载物品中,格外引人瞩目。这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是李洪海先生应中国航天控制中心之邀,专门为“神十”发射而精心创作的,经过层层筛选,严格审查,最终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件寄托了中华民族美好愿望的书法作品,伴随“神十”遨游太空,并与3位航天员乘返回舱一起安全着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洪海的书法曾100多次获奖。2001年10月,在法国巴黎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第六届国际书法作品展览上,他的一幅书法荣膺金奖。2004年,李洪海荣膺中国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并被评选为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2009年,他被评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功勋文艺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功勋奖。2010年,应外交部邀请,李洪海赴毛里塔尼亚、法国举办“舞动的中国文化”个人书法作品展,受到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此外,李洪海先生还创作了《毛笔黄金格习字法》、《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李洪海书王羲之兰亭序》等书法专著,《李洪海学录雷锋日记》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13年7月2日荣获首届出版奖图书奖。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强烈的民族文化感染力,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洪海先生长期致力于将中国书法推广到世界,其书法作品被列为赠送外国国家元首和社会名流的礼品,多次应邀为中央有关部门创作书法作品,使书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赞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书法外交大使”。

李洪海说:“中国书法是世界上一种绚丽和奇特的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根,很多外国人是通过书法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在国际交往中有时能发挥独特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李洪海遵循恩师启功先生的教诲,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他做人和工作的准则是:勤于思考,兢兢业业,诚信为本,谦虚谨慎;善解人意,广结善缘。 (本文为节选)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2篇

[关键词] 一体化文化交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进程越来越快,中外文化交流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顿,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有交流才能有发展,必然会产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一、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当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一种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产业,以致使文化成为经济的主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的方向和推动其发展。这种形势下的文化交流,其内容、方式、渠道等已经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就文化谈文化已不合时宜。

2.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被彻底打破,无论在出版、报刊、音像,还是在影视、娱乐、广告和旅游业中,资本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形成了文化发展交流的国际化,地域和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文化的世界性日趋突出,固守原有的传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3.参与文化交流的人员群体越来越广泛

尽管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交流可以借助于各种现代信息载体进行,但通过人员进行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交流都更加活跃,参与对外交流的群体大大扩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员。

二、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这样一个背景下,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

1.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由于中华文化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地位,故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总的来讲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性。就扩张性、渗透性而言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向一切与之交流的外来文化施以影响或进行灌输 ,使这种价值观逐渐进入那些外来文化之中并成为其支配性的思想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 ,外来文化逐渐消解了“异已 ”的面貌 ,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鸦片战争改变了上述情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就一般民众来说 ,在一部分人中文化认同感严重地淡漠了,认为中国文化落伍了,只有外来文化才是现代的 ;而在另一部分人文化认同感却病态地强化了,他们希望通过排斥西方文化来弘扬传统文化 ,以此重塑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两种人的思想倾向和方式虽不同,却表现了同一个东西 :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信心不足。因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

2.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在目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正统价值观占据了宣传领域的支配性地位,各种主流渠道都在唱响“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来自西方 (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各种文化却席卷着文化市场,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把看好莱坞的大制作故事片当作电影消费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肯德基、麦当劳当做家常便饭,可以说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尽管这种美国文化是伴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强权地位进行传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文化在保持美国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合了许多外来因素,并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餐厅,在制作食物时均考虑了中国人的口味习惯,所以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同。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作品在国际获奖,也表明中国文化被世界的认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

3.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3篇

在欧洲留学期间正值晚清政府的衰落时期,作为一名外交官,陈季同总是满怀对中国的热爱之情,特别是在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或风俗存在误解时,他总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争取对祖国与同胞的公正。陈季同担负着中西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使命,这使他能积极投身于改变西方人对中国印象的重要任务中。这对后人加速中学西渐的发展,并开展相关的交流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方更加全面与深刻地认识中国。

陈季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时期,在其二十年的旅欧生涯中,主要是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的文化,这些都体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如《中国人的戏剧》、《中国的娱乐》、《吾国》、《英勇的爱》、《黄衫客传奇》等,他始终坚持明确的写作宗旨,就是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价值。在陈季同十几年定居国内的时期内,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传播西方文化上面。19世纪末,他与其弟弟陈寿彭共同创办了《求是报》等维新刊物,他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介绍西学,宣传维新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陈季同还通过创办报纸及翻译西方著作,将西方的现代文学、法律观念等引入中国,促进了晚清文学观念的更新及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可见,陈季同在文化传播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堪称是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承担着向中西双方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使命。在数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上,陈季同堪称拥有该使命的第一人,具有重要的典范作用。

在长期的旅欧生活中,陈季同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及拉丁文等多国语言,并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用西方及中国的视角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突破了以往交往中存在的语言障碍,他用法文写作的形式向西方传达了中国的声音。陈季同用多种语言方式写了大量的关于中国的著作,开创了中国人通过外文介绍中国文化的先河。他的代表作《中国人的自画像》于1884年出版后,在西方产生了剧烈的轰动,一年内再版了五次以上,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欧洲各地出版,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介绍中国社会的作品,并成为中国第一位作品畅销西方的中国作家。同时,陈季同作为晚清时期的外交官,以其出色的外交手段、文学作品谋求与西方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偏见,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季同善于交际,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受到了欧洲上层人士的欢迎。1889年初,陈季同应邀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讲学,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聆听了陈季同的演讲,并在其日记中提到“:他身穿紫色长袍,声音低沉有力,演讲生趣活泼,同时兼具中国化与法国味。”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4篇

关键词:海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孔子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竞争激烈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交流。而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等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崛起后的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孔子学院

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建立,截止2013年,我国已在全世界116个国家建立430多所孔子学院和650多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一方面是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场所,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比如剪纸、书法、太极拳等,也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了中国。这对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传播深厚的中国文化有巨大作用。

文化是国家间交流的重要内容,而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信息传播的基础。在韩国,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并且汉语成为很多用人单位的标准之一;在日本,高中开设的汉语课堂已增加到500多所;在德国,很多中学会考科目设立了汉语;在美国,中文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可见,孔子学院在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功不可没。它在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同时,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文化年

2003年10月到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为主题的“文化年”向法国公众展示了意蕴深厚的中国文化,这是我国首次与外国互办部级文化年。

近年来,中国又相继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年。中国年不仅在展现我国形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重要方式。

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从2010年10月开始,文化年系列活动在意大利20多个省市展开,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意大利民众了解中国、正确认识中国、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文化年”在罗马开幕,是中意文化交流深入的见证。而以“感受中国”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澳举办的大规模系列文化活动。自2011年启动以来,各类文化活动在澳展开,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年活动,为澳大利亚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窗口,使得澳大利亚人民更好地体验、了解和欣赏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独特魅力。2012年中国在德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活动,德国的40多个城市共举办了500多场活动,用音乐、戏曲、舞蹈、展览、对话、文学、电影等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国开放、和谐、富有活力的新气象。很多欧洲人只知道中国的京剧等经典的传统文化,而对中国的现当代的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了解不够。举办文化活动,可以让德国民众直接接触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中国的文化艺术进行面对面交流。

“中国文化年”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在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

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活动

1、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之起源和发展

文化中心的设立,是提高国家文化地位、扩大文化影响力和加深国家间文明对话的传统而有效的形式。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根据毛里求斯和贝宁政府的要求,在两个国家的首都路易港和科托努分别设立了占地3600平方米和9600平方米的中国文化中心,并先后于1988年7月和9月对外开放。目前,中国已经在9个国家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更多的文化中心正在加紧筹建。这些文化中心通过举办演出、展览、文化节、影视周、图书节、旅游推介会、体育赛事、产品展示会等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观进入他国公众的文化视野和社会生活。

2、中国文化感召力日益增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首先要提到的自然是最早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毛里求斯和贝宁。毛里求斯和贝宁地区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但很多中心人员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忘我工作,并以长年持续的汉语教学、武术、舞蹈培训、各类文化活动赢得了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了相当一批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播者,确立了文化中心的影响力。埃及中国文化中心有太极拳课、中医讲座、专题研讨、影视放映等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大使杯中文歌曲比赛”和“大使杯汉语比赛”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而作为我国在欧洲国家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法国中国文化中心,则敞开了一扇中国面向西方的文化大门。不论是戏剧节,还是电影节,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不断让中国文化融入法国文化市场,为法国人所接受。韩国中国文化中心有刻着孔、孟、老、庄圣像的院墙和书墨气息浓厚的接待厅,使到这里的人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感染。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设立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教学培训和信息服务,成为中泰两国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又一重要平台。

如今,中国文化中心已经在海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贝宁首都科托努,一座座典雅的中式牌坊非常醒目,还有飞檐琉璃瓦、具有浓郁古色气息的六角亭。巴黎市区风景优美的塞纳河畔,中国文化中心左面是著名的荣军院,右面就是埃菲尔铁塔,与河对岸富丽堂皇的大宫和小宫隔河相望。

四、结语

各类海外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和兴起,是国外公众不断发现和认识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政府积极对外展示和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举措。其中所涉及的每一类活动和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艺术精华的体现,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搭建了良好平台,更是中国文化传播不断发展的有力体现。总的来说,海外文化交流活动以语言教授与文化传播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国外公众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人文精神等,逐步树立起中国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深入发展,是中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有益形式。

参考文献:

[1] 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5篇

[关键词] 中国元素;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

北京奥运的开幕及成功举办,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也让中国元素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之一。中国元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元素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代表性和选择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现阶段的综合实力。张艺谋所推崇的中国元素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深入浅出、删繁就简的呈献给世界。中国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因此,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加剧,如何更好的理解中国元素,在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创新中国元素,实现文化元素在中国的新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元素的内涵界定

中国元素是绝大多数具有中国血统的认同群体,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可以体现国家尊严,反映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者礼仪礼节、风俗习惯,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是凝聚和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将文化软实力作为指引我国今后文化建设的方向。

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是博大精深的反映国家内核的国家品牌象征。从文化的各个领域来看,中国书法、篆刻、京剧、兵马俑、长城、漆器、景泰蓝、玉雕、甲骨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剪纸、风筝、陶器、紫砂、国画、彩绘壁画、太极、楹联、熊猫、饺子、天安门、“仁、义、礼、智、信”等等,都是中国元素符号的代表,是中国文化对外宣传最具影响力的内容,也是中国文化形象的诠释。

二、中国元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文化越来越明显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元素可以跨越地理和政治边界,以人文的方式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和传播中国元素,既将中国的友好传播到世界各地,也赢回了良好的国际舆论,具有普世性和现实意义。

1、中国元素是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

社会信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不断涌现出来,并承载着异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渗透力,这是政治和经济所无法比拟的,也深刻的反映了我国文化外交的内涵。互联网的运用,缩小了世界的空间距离,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导致世界文化全球化。以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越来越成为各国普遍应用的手段来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中国应该努力通过自身的文化元素显现中国的综合实力,通过文化复兴以独特的魅力感染世界,这是一个文化大国的使命。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深度挖掘和正面宣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国文化回归,传承中国元素找到文化的根。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心,走在经济和政治的舞台,在文化领域里,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求同存异,敢于开放,敢于创新,敢于融合。通过中国元素的展示,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展现给世界和各地人民群众,向海外展示中国的文化价值,是友好的理解和沟通的桥梁。精神层面的文化交流既是政府外交渠道的有益补充,也是增进国与国之间国民情感,增强信任和了解的重要渠道。

2、中国元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

中国元素是中国本土文化传播的内容,它使中国同世界的文化交流更具有亲近感,使中国文化更具吸引力。

1.对海外华侨的心灵召唤

中国拥有大量的华侨华人,世界各个角落都会有中国人的身影。尽管他们身在国外,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但是根在中国,他们身上所流淌的中国人的血液,炎黄子孙的黄皮肤一次次印证他们仍旧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的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华侨华人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他们仍然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中国的传统,强调人际间的血缘关系,保留春节的传统习俗。中国元素的对外传播中,召唤了华侨华人的精神和灵魂,使背景离乡的人找到熟悉的味道,寄托思乡之情。这是中国元素在海外迅速传播的基础和意义,是维持华侨社会文化特性、凝聚华侨华人社团的重要方式。华侨华人在异乡感受到中国元素,感受中华文化,是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中国元素在海外的传播,敞开了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窗口,打破了由于受到传媒限制的认知局限。

2.中国元素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中国元素对外交流种植在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和运用震撼力来感染世界各国民众,并改变他们对中国的价值认同,实现中国的政策在他国顺利地开展和实施,并为政策创造和谐的国民氛围,从而实现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统一。由于影响文化交流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文化,它是我们所有互动关系发生的大环境。一种文化的惯例、价值观、社会规范、传统、禁忌以及习俗都影响着交流系统的其他各个部分。文化延伸到世界的哪里,附带着将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就会被带到哪里。发达国家擅长使用文化输出手段将其价值观植入到他国。比如美国,它的“三片”――薯片、影片、芯片就已经征服了中国的青少年,文化输出已经成为美国价值观的特殊政策手段。韩国的“韩流”文化,从服饰到化妆品,从三星到现代,无一不充斥着中国市场。而且我们已经被韩国抢先注册了端午节,中医药、长白山也使韩国虎视眈眈,同时韩国的文化影响已经在中国占有大片市场。这是其他国家最合意和最巧妙办法的有机结合,他们从精神层面和智育角度控制中国的发展。可见,以往轻价值输出已经造成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中国元素正在被一点点掠侵,一点点丢失,文化同化现象比较严重。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加,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局面已经打开,文化价值输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重要的手段和发展方向。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凭借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应该主动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输出,为国际社会主流做出规范。

三、中国元素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发展策略

1、从战略高度制定文化主体战略

民族文化凝聚着国家文化的完整性,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也是民族和国家特色发展的纽带。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是费孝通专家首次提出并要求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文化的一体化,大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中国却渐渐疏远了自己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现象。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是提升文化战略的关键所在。面对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冲击,西方文化以各种渠道渗入我国,对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产生影响,西方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追捧的生活目标。西餐、西服、西式婚礼,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使中国文化备受冲击,我国要扭转全球背景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中国文化,就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战略,在战略高度的认识基础上,还原中国元素的主体文化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十中又首次将文化作为第三大定位,这是增强全国人民对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中国人民文化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树立中华民族的世界文化新形象的重要途径。

2、整合可以利用的各类资源

树立中国对外的良好形象,要利用多方面力量来完成。政府在保障基础的官方沟通和经费保障外,民间的力量不容忽视,符合实际的宣传更容易博得外国人的青睐。要敢于面对存在的纠纷和问题,不回避,不做作。将中国元素更深刻形象的,以娱乐的方式,完美的包装呈现给世界,让世界不知不觉中感受我们的文化价值。要组建来自民间的队伍,形成合力,联合官方和民间的双渠道将国内外可以借助和联合的力量调动起来,将中国元素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居黎东.文化与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J].当代世界.2005.

[4]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J].对外传播.2008.8.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6篇

关键词: 陶瓷装饰;新彩;创新

1 引 言

陶瓷装饰是为了点缀与美化陶瓷而采用的一种陶瓷生产与制作方法。可以说,从陶瓷产生之日起,陶瓷装饰就开始孕育并逐渐形成,成为陶瓷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

所谓新彩,就是陶瓷综合装饰及应用的产物,即集古彩、粉彩,以及珐琅彩瓷器的装饰于一身,并吸收了中国画、中国民间装饰,以及西方油画、水彩画等诸多画种的技法,进而与陶瓷工艺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陶瓷装饰方法。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产物。

2 新彩是集中外陶瓷材料与相应技法于一身的陶瓷装饰的新思路

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早在“丝绸之路”开拓时代就开始了,从最初的物物交流到后来的产品贸易,再到技术交流与思想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双方文化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新彩就是在这种文化交流下的产物。19世纪末期,中国陶瓷装饰利用了西方在陶瓷生产与制作上先进技术和工艺,将传统陶瓷彩绘技术发展到新阶段。新彩是传统陶瓷工艺、中国画,以及西方油画等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既含有陶瓷工艺技术,又具有中国画内涵与精神,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精粹的现代陶瓷装饰类型。

中国陶瓷装饰发展到明清之际,不论釉下彩,还是釉上彩都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度。作为釉下彩的青花,在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到釉下和釉上紧密结合的高度。所谓斗彩,就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的结合。事实上,青花加彩,在明代成化时期就已经取得突出成就。青花加彩的装饰表现方法,实际上可分为斗彩和填彩两种。填彩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再花纹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部位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有关斗彩的记述,最早见于康、雍年间的《南窑笔记》,“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由此可见,釉上彩在明清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了。

这种将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陶瓷装饰方法是明清陶瓷装饰工艺的突破与取得的成就。此外,中外文化交流,也给陶瓷生产和装饰工艺带来新思维、新方法,促进了中国陶瓷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陶瓷装饰是在继承明代五彩技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彩绘,俗称古彩,与雍正时期达到完善的粉彩,合成陶瓷装饰釉上彩绘之精华。它们在材料工艺和绘画工艺上都达到至臻至善的高度。古彩在清代又称为康青五彩,它是黑、蓝、黄、紫和绿及红彩的统称,并采用黑色的珠明料单线平涂,笔力健劲,色彩浓艳,又富有层次感,所以,又称硬彩。与硬彩相对应的,就是软彩。所谓软彩就是粉彩,它用玻璃白涂底,用渲染的方法表现,使画面颜色由深到浅,产生明暗浓淡变化,富有温润匀静之美,因此,称为软彩。不论硬彩,还是软彩,是为釉上彩,均属于二次烧成。与此同时,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影响到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18世纪的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促进了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中,“釉上陶瓷颜料的制备也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即以氧化铁、铜、锰、锑、铬等矿物为原料,高温煅烧成各种色彩的熔块,再配以低温釉面附着剂(熔剂)研磨制备而成。”对于西方这种陶瓷釉上彩绘材料及其工艺的吸收,促进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发展与进步,它不仅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吸收陶瓷装饰并使之发展到新高度,而且,将西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诸如油画和水彩吸收至陶瓷装饰之中,进而改变了陶瓷生产工艺上的不可预见性。以“此种低温釉上颜料发色稳定,绝大部分颜色都可互相调配,烧成前后颜料色相基本保持一致,因此,绘制时对画面的最终效果有预见性。”尽管如此,这种材料还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彩,它属于外来的“洋彩”。这种“洋彩”被引入中国以后,在陶瓷装饰上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的是经过相对较长的实践摸索而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新彩是中西陶瓷文化交流及合璧的结果。

新彩装饰是传统陶瓷装饰材料工艺与相应装饰技法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如此,它主要吸收了西方近代陶瓷科学的积极成果并进行本土化的结果。

3 新彩是传统陶瓷装饰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下发展的结果

在继承中国陶瓷装饰传统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中外广泛的艺术文化也随之进入新彩装饰领域,并使之出现了姹紫嫣红的局面。

首先,新彩是相对对于洋彩而言的,是洋彩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这正如现代陶瓷艺术家李磊颖所言,“景德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瓷用化工厂,专门生产洋彩颜料、金水及陶瓷贴花纸,从此结束了洋彩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并鉴于洋彩艺术表现形式的本土化,这个时期的洋彩也正式更名新彩”。当然,洋彩更名为新彩的中国本土化也不仅仅是就创办了自己的瓷用化工厂而如此简单。洋彩在中国本土化,实则是中国诸多文化因素,尤其是艺术要素注入的结果;它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若干因素,诸如图案结构的方式,内容以及文化内涵等表达因素;它还广泛吸纳了中国画的题材、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与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诸如线描、晕染、皴法,以及虚实关系,乃至中国画的审美等等艺术因素;它是中国陶瓷传统技法的延续,吸收了陶瓷装饰中的古彩、粉彩等釉上彩绘的技法和相应的工艺技巧等等。总之,它伴随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中国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并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逐渐披上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陶瓷文化的外衣。

其次,新彩重在“彩”字上发展技术、技巧,并具有一套综合装饰方法。新彩因为其用料适宜,既能勾线,又能填加,还能彩绘,甚至是渲染,所以,新彩不仅在表现技法广泛吸收,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借鉴上也同样具有游刃有余的独特创新性。从表面上看,新彩是简单的彩字的深化和演义,其实不然。新彩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在陶瓷工艺制作上,综合利用了陶瓷装饰的传统工艺的技法,诸如古彩、粉彩的勾线法,与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晕染的效果。彩既可以彩出不同的色彩结合效果,又可以彩出不同层次的色阶变化效果;还在于新彩吸收中国画和中国传统图案并西方油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的综合,形成了自身独居特征“新”。正因为如此,新彩才真正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装饰方法,并与传统陶瓷装饰相媲美。

再次,“新彩”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继承和发展,新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将中国传统装饰因素更多地吸收到它的装饰领域,――从而表现了民间艺术文化内容,并具有喜闻乐见艺术形式,而且,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分吸收到它的装饰领域,在陶瓷装饰上更加广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精神。“新彩”从中国画中吸收的精到多样化的线描,以及靠彩所达到的晕染效果,既能表达中国工笔画严谨工致的技术干练,又能伸张中国写意画挥洒自如的人文胸意。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新彩的出现与在釉上的广泛运用,促进中国陶瓷艺术审美与中国画艺术审美的紧密靠拢与相互渗透。

陶瓷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传统陶瓷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延续,更是对传统陶瓷文化内容和形式的继承,突破与创新。“新彩”装饰具有这种思维精神。“新彩”在形成过程中,广泛继承传统与吸收现代创造成果既表现在时间上跨越,又突出体现在地域上的纵横,它集东西方艺术表达之精华而富有创新特征及风格。由于新彩从时空上对优秀陶瓷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吸收,继承与发展。因此,新彩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并体现了多元性的人文精神。

因此,陶瓷文化的创新,不仅是陶瓷材料的创新,也是表现技法的创新,更是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新彩就是在陶瓷文化不断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创造性成果。

最后,新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它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技法,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推进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高度。新彩的所谓洋彩说,就是中国陶瓷文化从利用舶来材料到利用舶来技术的转化,不仅如此,新彩在吸收舶来陶瓷材料工艺技术的同时,还吸收了西方油画、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艺术特色和艺术审美。在具体表达及其艺术效果上,新彩可以达到写实甚至超写实的程度,可以与当代摄影艺术效果相媲美。此外,新彩富有创新性的特征主要在艺术效果上,它同样可以表现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古典美,近代艺术的理性美,以及现代诸多艺术流派的风格和特征。这样,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与外来文化因素于一身的新彩,成为陶瓷装饰之族的新成员。

总而言之,新彩是在中西方陶瓷文化交流与互动中产生的,并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了陶瓷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又进行着突破与创新。正因为新彩的广收并蓄,所以,使得新彩具有多元性文化的艺术特征。

4 结 论

显而易见,从新彩装饰在中国的成功诞生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流,对于双方而言,皆是共赢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使中国的陶瓷文明传播到西方,而且,西方文明也影响到中国陶瓷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中外文化的交流第7篇

【关键词】 外语教学;异文化交流;外语学习

不同国度的人们由于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的不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识。不同国家的人在交际往来时,除了在语言上进行沟通外,还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的交流,这就产生了“异文化交流”。“异文化交流”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但是,近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对之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人们开始从异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1 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异文化交流研究的基本目的

1.1 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1.2 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流得以继续下去,必须想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1.3 培养异文化交流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与外国人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我们亚洲的邻国日本,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在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异文化交流的研究在外语的教学与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在文化人类学的范畴内,异文化交流的基本研究内容

2.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与此对应,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2.2 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这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又一重要研究内容。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吧。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对大家的意见基本上完全赞同,但还有一点稍微不同的看法,不知道能否给大家说一说?”这样的句子时,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中国人文化和思想中的那种尊重别人的客气和谦逊的说法。而那些不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简单描写。例如:“小王是一名大学生”、“日本的富士山很美丽”等等,这些句子按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然而,有许多有文化背景的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这在外语教学时需要特别的注意。 例如,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转

中国:你买什么?(或“您要点什么?”)

日本:いらっしべいませ。/欢迎光临。

美国: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

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生意的关系出发,日本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客人来接待,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作需要帮助的对象,由此而产生出以上不同的说法。

2.3 非语言交流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流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流的因素。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 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的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还有我们中国人的点头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发生。例如,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被人拍照下来,结果被驱逐出 境;还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这就是不懂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所带来的结果。

3 异文化交流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 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外语的说和听,写的能力普遍不高,同时,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也不够,在跨文化交流时往往会出现问题。例如:日语中的“乾杯(かんぱい)”这个单词在我们中国学生的概念中肯定是“把酒一口喝完”的意思,但实际上,在日本人的酒文化概念中“乾杯(かんぱい)”只是“举一下酒杯,添一添”即可,不用一干而尽。如果用我们中国人的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思维来看的话,日本人跟你举杯说“乾杯”时都是虚情假意的“感情浅”,因为他们只是“舔一舔”!其实不然,这是误解,他对你感情再深也只会舔一舔的!这就是只重视语言学习,轻视文化交流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对异文化交流的不重视带来了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有的人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的人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还有的人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这样的人往往只能重视信息的接收,而忽略信息的发出。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外国人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 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 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 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祝畹瑾 《社会言语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 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