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农村建设成果(合集7篇)

时间:2023-09-25 11:26:39
新农村建设成果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1篇

大力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支撑。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引导和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共同致富。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宜昌市夷陵区针对有产品少赚头、有商品少拳头、有产业少龙头的问题,组建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各类产业或行业协会,由协会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实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给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努力实现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把先进性体现到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真心实意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富裕,不断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开展学习教育,培育文明新风。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乡风文明。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开展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此,夷陵区研究制定了开展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并注意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导带动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在教育目标上,着眼于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农民树立崇尚科学的新风尚,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是学习掌握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知识以及村规民约等。在教育方式上,主要是通过乡村农民学校向农民群众传授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专项活动,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素质和能力。同时,建立区、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调解各种民事纠纷。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2篇

1.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情况

2009年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启动以来,吉林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推进“三化”统筹为工作主线,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核心任务,高度摆位,科学组织,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蓬勃兴起的良好态势,新农村建设在“三农”工作统领作用愈加突显。以产业园区建设和土地集中为标志,农业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以居住社区化和农民转移就业的非农化为方向,城镇化明显加快,农村民生建设持续改善;以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发展为载体,农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吉林市2010年集中力量打造和建设的10个样板村、50个示范村、360个提升村,各具特色,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明显。具体工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1.1加强主导产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吉林市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粮食、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全市粮食产量已由“十五”期间60亿斤提高到9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十二五”末要达到100亿斤。大力推行规模养殖,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2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7.5%。着力建设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肉鸡、食用菌、林蛙、中药材、林产品等十大加工基地和产业化园区,引进建设了中粮集团40万吨水稻加工、博大生化公司60万吨生物法乙烯和雨润集团、得利斯集团等生猪屠宰加工等项目。目前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0户,其中部级3户,省级38户,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73万吨,畜禽加工2.3亿头只,销售收入年增长30%以上。做大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年均增长18.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47.6万人,输出到韩国、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等3.6万人,劳务收入21.6亿元。加快开发旅游产业,重点打造蛟河红叶谷、桦甸白桦林、昌邑神农观光休闲度假等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开辟农民收入新的领域空间。

1.2抓好新农村规划,推动农村社会科学发展 吉林市委市政府明确城乡建设与规划部门牵头,城乡结对帮扶单位配合,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统筹衔接、梯次推进的原则,高标准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序开展。目前,全市147个示范村都已编制了建设规划,其中:101个村形成了规划成果,73个村规划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在强化示范村规划的同时,注重了三个层次的规划。第一,城乡统一布局,分层梯次推进。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规划选择400个主导产业突出、民俗文化特点鲜明、区域发展带动能力强的中心村,进行梯次延伸重点建设,逐步形成市、县、镇、村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第二,产业统一布局,实行园区化发展。着力建设三个区域产业带,分别是中、西部优质高效粮牧;东、南、北部山区、半山区优质高效特产品;在城市郊区建设优质高效菜奶蛋。目前,产业带带动以粮食种植及粮米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430个;带动以畜禽养殖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150个;带动以长白山特产品种养殖及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140个;以蔬菜种植、蛋奶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198个。第三,村屯统一布局,推进社区化建设。坚持节约使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积极稳妥抓好合村并屯。规划到2015年,全市将由现在的1384个村合并到1000个村,使村屯建设布局由分散向集约、建筑由平面向立体方向转变。龙潭区正在建设的九座新村,占地18万平米,建筑面积20万平米,建设住宅2841套,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配套齐全,可将6个村整体搬迁改造,实现集中居住、社区化管理,整理出的5600亩建设用地。

1.3狠抓样板村建设,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吉林市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中,财政设立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按高于全省新农村建设标准,重点支持建设了10个新农村“样板村”。这10个“样板村”产业特色明显,村集体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善,公益事业配套,村屯环境整洁,民主管理规范。10个样板村各俱特色,有以城中村社区化改造为特点的丰满区江南乡建华、昌邑区虹园村、船营区越北镇沙河子新村;有现代农业发达、集休闲观光旅游为特点的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有集中居住社区化管理的龙潭区金珠乡九座村;有以旧村改造提升为特点的永吉县马鞍山村、磐石市宝山乡太平村、龙潭区缸窑镇哈什蚂村;有以新式农居建设为特点的桦甸市永吉街道莲花村。这些样板村已成为吉林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代表了全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1.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2010年吉林市示范村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8个、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289个。其中:新修道路269公里,新修路边沟320公里,新建砖瓦房、改造泥草房2546户,打深水井189眼,安装自来水21455户,改造农村电网67个村,新增有线电视覆盖村41个,新增信息网络覆盖村112个,新建农村沼气池2548个,安装路灯1612盏,新建改造村部110个,为314个村改造了电网,新建村卫生所135个,新增农家书屋90个,新增幼儿园20个,新增洗浴点23个,新修文化广场10万平米。通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全市累计新修村路47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改造农村泥草房35328座,建设太阳能暖房子8189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推进,参合农民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50元,参合率达到95.69%;兴建农村小型安全饮水工程746处,解决46.2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线电视、电话、信息网络覆盖村713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1.5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了农村卫生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县(市)区推行“城管下乡制度”,乡村环境管理定编制、定人员、定经费、定设备、定制度。2010年,新购置垃圾清运设备137台套,新增城市管理人员、卫生保洁员1541人。大力开展以“四清四改二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镇貌集中整治活动。全市清运垃圾8.7万立方米,清除污泥4000吨,清除路障3万处,清除柴垛4839座,改围墙7459户、272公里,改厕8798个,新建牧业小区35个,农村绿化植树73万株,绿化草坪花卉22万平方米,绿化距离628公里,新装路灯1612盏,亮化距离121公里。村屯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1.6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助推新农村建设 2010年,省里组织了6位省级领导、24个部门单位及大专院校帮扶全市5个县(市)和龙潭区的24个村。吉林市组织了164位领导、165个部门、166户企业组成工作组,分别帮扶167个新农村示范村。各县(市)区也都分别明确了帮扶任务。截至目前,省级6位帮扶领导有2人进行了工作对接,帮助1个村协调资110万元;24个帮扶部门(单位及大专院校)有14个进行了工作对接,派驻指导员1名。市级已有150位领导、156个部门、139户企业进行了工作对接,派驻村指导员57名,共帮助协调项目74项;协调资金3373万元;直接投入资金536万元;投资帮助建设项目68项。

1.7抓好灾后重建,加快灾区恢复 2010年,吉林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倒塌房屋12309户,损坏房屋26622户。其中涉及示范村共计98个,倒塌房屋1103户,损坏房屋2372户。水毁耕地44.36万亩,其中永久水毁无法复耕的耕地5.37万亩。国省干道损毁26公里,桥梁24座,涵洞24道;农村公路损毁433公里,桥梁555座。因灾损毁水库工程104座,堤防1469公里,塘坝704座,渠道389公里,桥闸涵301个,农村饮水工程215处,水保设施6处。灾情发生后,市政府精心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搞好灾后重建工作,灾区生产生活很快得到恢复。到目前为止,因灾倒塌房屋重建楼房35栋2065户,其中示范村21栋1073户。因灾损坏房屋已修缮竣工19138户,其中示范村2302户。已完成水库工程90座,堤防工程328公里,塘坝114座,渠道165公里,桥闸涵34个,农村饮水工程208处,水保设施3处。农村道路的断路、断桥已全部打通。

2.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吉林市新农村建设能扎实快速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实践。

2.1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吉林市委、市政府都从全局的角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提出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特别是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后,更是将新农村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科学组织,加大投入,统合力量,探索模式,使吉林市新农村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协调推进的轨道。周书记、张市长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了定期调度和检查督导等工作推进制度。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能够经常听取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并深入基层进行检查指导,细化措施,将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市县两级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2.2得益于科学的工作思路 吉林市从实践中总结和提出了一整套工作思路,为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在发展方向上提出了“四个园区,四个集中”,即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土地集约化、农民合作化,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集中,农民经营向合作社集中。在工作指导上实施了统一城乡布局,分层梯次推进思路,规划选择400个的中心村,进行梯次延伸重点建设,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坚持突出重点区域,体现因地制宜,培育各类型发展典型。在发挥力量上注重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作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各类涉农企业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结合,通过产业联结、农民就业、企业捐建等方式,将企业与村打造成一体,大荒地村与东福米业就是典型代表;另一个方面,通过整理农村宅基地建设农民新村的方式,利用和提升了农村土地资源,为农民提升生活、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渠道,实现了城市资源流入农村、支持农村的方式。

2.3得益于大力投入的保障 吉林市市、县(市)区两级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村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补助和项目奖补。吉林市市本级2010年专项规模达到5000万元,而且使用范围也突出现有财政投入体制,各县(市)同区享受一样投入政策。同时,加强了对现有国家和省扶持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打捆使用,将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示范村,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另外,还启动了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对产业基地、商贸旅游、农村社区服务项目的投入。截止到2010年10月底,各级各部门共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项目建设资金(含实物折现)15.2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实物折现)总额10145万元。其中,省投资金2864万元,市投资金5000万元,县(市、区)投资金2281万元。省、市、县(市、区)三级帮扶部门帮扶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额为1859万元。其中,省直帮扶部门帮扶资金462万元;市直帮扶部门帮扶资金528.5万元;县(市、区)直帮扶部门帮扶资金868.8万元。村及农民共投资(含实物折现)38896万元,占总投资的25.6%。其中,村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11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711万元。打捆使用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消防水源、电网改造、商贸网点、批发(集贸)市场、清洁能源、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101263万元,占总投资的66.5%。

2.4得益于强力推进工作机制。吉林市建立县(市)区综合考评体系,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考评,按照考评办法评分排序,实行激励约束政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考评结果由市委组织部备案,综合考评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建立部门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重点责任部门和帮扶部门支持示范村建设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和工作考核范围。要分类制定考核和激励约束办法,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履行重点责任和帮扶工作成效不好的部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吉林已创建形成了县区的任务、部门有责任、干部有压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实际工作主要强化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明确任务。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由市、县、乡、村四级党政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共1000余人参加的全市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启动实施了新农村“七大工程”。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共同签订了新农村建设责任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第二,加强调度。建设立了月调度、季总结、半年和年终检查制度,已完成月情况调度8次,召开了两次调度会,印发新农村简报8期。及时准确掌握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有关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帮扶援建等进展情况。第三,强化督导。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坚持深入村屯,现场指挥,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市新农村办人员更是经常深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督查指导,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各县(市)区、乡(镇)领导亲临现场,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半年时,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新农村办负责共同参加,逐个“样板村”督导检查,各县(市)区互相学习借鉴。市政府督查室定期调度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尽管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市新农村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目前建设还是实施重点突破,示范村较少,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的建设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效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缺少投入,新农村建设很难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仍需积极探索和完善。

3.下步工作的总体考虑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土地集约化、农民合作化”建设方向,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围绕“长吉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是:到2012年,全面完成147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到2015年,再完成153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使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总数达到300个。

重点做好6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找准选好产业发展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农业富村、工业强村、商贸兴村的典型。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2011年起,市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并按10%的比例逐年增加投入。各县(市)区专项资金投入按市级专项资金规模1:1配套。每年带动其它社会资金投入10亿元。新农村示范村实现农村道路、通讯、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屯屯通、户户通,消灭泥草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提高新农村示范村的农民社保、新农合参保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农民低保和五保应保尽保;免费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四是推进村屯环境整治。大力推行“四清、四改、两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新农村示范村全部达省级新农村环境建设标准,建立起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开展“三新”文明新村创建工程和“平安村屯”创建活动,示范村实现无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无、无重大火灾事故,形成家庭和睦、邻里亲善、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农村新风尚。六是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进一步健全乡村自治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管理办法。

2011年吉林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是高标准完成3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全面完成50个新农村示范村、360个提升村建设任务。

3.1完成3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按照长吉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采取先行先试办法,打破村社界限,集中建设新农村。一是在永吉县岔路河镇郊,以恒成号村为主,将1900多户农民集中起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社区,可整治出建设用地230公顷,用于复垦和发展非农产业,可预期实现1300公顷的耕地进行集约规划经营。二是围绕吉林市北部工业区建设,在龙潭区金珠乡再建设一个建筑面积25万平米、可容纳8个村3000多户农民集中居住的社区,从而实现金珠乡14个村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可整理出建设用地1100多公顷,为北部工业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可预期实现7000作公顷的耕地进行集约规模经营。三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在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先期可集中大荒村920户农民居住,可整理出建设用地70公顷,实现1300公顷的耕地进行集约规模经营,为大荒地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打下基础。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成果;问题治理

一、引言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最早是1956年提出来的,当时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这个章程是为了引导农民举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一个群众性纲领,它能够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那以后党的很多重要文件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2005年10月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自从我国1956年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尤其是在2005年在更为深远和更加全面全面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斐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县市、乡村搞一些面子和形象工程,不节制地开发耕地,引进一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的化工企业,村委会选举形同虚设,村长或者村书记连选连任,形成家族利益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甚至贪污腐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工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了农村基础工程的建设,实行危房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了连接各个自然村的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在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各个自然村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儿童娱乐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娱乐场所,既提高了农民的身体素质,也愉悦了农民的身心。

(二)取消农业税,以直补的方式发放种田补助。农业税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税收,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后逐步取消,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同时国家以田亩数为基准发放种田补助,把补助款直接打到农民专用的存折上,这减少了中间各级环节的抠扣,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超过95% 的被访人对政府的这项政策感到非常满意。对于这项利民措施,村民们都直言叫好!

(三)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展开农村儿童营养餐工程。2007年起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这一重大举措,使农村的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率大大提高,国家实行多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得以实质性的实现。同时,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学生的生活。这两大措施,使师资和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整体提高了农村的教育水平。

(四)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广大农民的难题。由于药费贵,造成很多农民有病也不能去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与此同时,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试点建立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并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重大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其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使“老有所养”的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

三、新农村建设下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应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特征等方面综合考量,制定相应的措施。但本文提出的三条建议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性意义。

(一)乡镇机关加快职能、思想转变,起指导、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村行政机关不是国家一级政权机关,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乡镇一级政权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对农村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违背村民意愿强行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各项活动,也不能干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然而,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治理的过程中,上述情况屡见不鲜。这就需要乡镇的人民政府加快职能和思想转变,从命令型政府转向服务型的转变,从思想上加以转变,尊重宪法赋予村民委员会地法律地位,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各项事务。

(二)加强村民法律和选举意识,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农村自治虽然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优越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职能错位,部分人员素质较低,多数村民委员会的民主建设停留在抓换届选举上,忽视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绝大部分村民选举意愿不强,法律知识淡薄,抱着对谁当选无所谓的态度去投票选举,从而形成大姓“家族”长期任“村书记”或“村长”的局面,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引发各种矛盾。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各组成人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因此,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扩宽法律知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同时,加强村民选举意识的教育,进行村民选举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其主人翁意思,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4篇

上半年农业生产亮点频现。全国夏粮产量达11534万吨,是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同时,畜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农垦经济产值同比增长11.6%。

农民现金收入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值得关注的是,从2002年至今的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2003年增长4.3%,2004年增长6.8%,2005年增长6.2%,2006年增长7.4%,达到3587元,与2002年的2476元相比增幅较大。

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政策指引下,2004年至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但已有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提高,已初步安排支农投资约620亿元,比去年年初计划增加90多亿元。这些投资将用于全国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以及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项目。

除了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各级政府还切实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有所加强,村容村貌出现新变化,村庄建设规划开始起步,生活环境改善得到重视。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的一项重大决策。到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2068万人。

同时,从2006年起,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今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获得了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加快,长期困扰农民的“看病难、吃药贵”问题也得到缓解。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提前一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5篇

2012年,金斗乡以提升新农村建设层次、加快强村富民步伐为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提升建设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环境卫生焕然一新。为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乡党委在相继出台《金斗乡卫生考核细则》和《金斗乡环境公约》后,制定下发了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采取乡考核村、村考核户,重奖严罚的方式对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管理。目前,全乡共清运垃圾420余吨,清理“三小五堆”120余处,出动车辆110辆,乡村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焕然一新。

二、绿化美化档次上升。为提升绿化美化档次,乡政府抢前抓早掀起绿化美化高潮,各村通过统一选苗、育苗、购苗的优化模式节省绿化美化资金,确保主道、巷道绿化美化整齐划一、形成特色,各村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承诺中的指标完成绿化树栽培、补植任务。截至目前,全乡共投入13.3万余元资金,栽植小榆树3万多株,樱桃2800株,云杉850株,金丝垂柳180株,元宝树、绣线菊、红栎木、果树、火炬等各类树苗3200多株,繁育各类花苗55000株。

三、各项工程陆续开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5月初,全乡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陆续开工。共改造公路沿线金斗、金星、广信、砬缝四个村的围墙3000多延长米,对围墙统一加盖带帽,呈现返古特色;改造乡政府所在地两侧边沟2000延长米,使其由明沟变为暗沟,加宽路面,铺设人行横道,现已完成暗沟通水管网铺设;计划更换乡政府所在地路灯36盏,统一安装太阳能版路灯,目前正在进行路灯设备安装,这样既提高了亮化标准,又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乡政府院落硬化工程即将完工,将统一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同时各村屯头屯尾景观景点建设正在规划设计中,预计7月中旬,所有工程将全部完工。

四、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党委以安全、绿色、有机无公害为目标,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0800亩,流转率达到60%。订单农业方面,以民丰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强与食品加工业的合作,共签订优质水稻订单6000亩,粘甜玉米3500亩。产业示范园区方面,中草药材基地建设:“以北沟村平地人参产业为重点,新发展平地人参500亩”;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广信村加大发展力度,发展苗圃200亩,使全乡种植规模扩大至2000亩”;特产业基地建设:“砬缝村发展平欧大榛子100亩,金斗村发展食用菌、木耳栽培100亩”;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种植特色。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产业;社会民主;生态农村

2014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切实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近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有幸走访了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由武家嘴村的发展之路发掘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成果。

1、武家嘴村基本情况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 原是一个贫穷的小渔村,曾因世代贫穷被称为"渔花子村"。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凭借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禀赋,发展创新精神,以内河航运为起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本土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自1993年以来,武家嘴村一直雄踞"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榜首,享有"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的赞誉。

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武家嘴村利用自身发展实际,顺应发展形势,按照"一业为主,多元拓展"的战略思路,大胆突破村域地理限制和传统经营方式,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了"没有村界的新武家嘴"建设,最终初步实现了"跳出武家嘴、发展武家嘴"的目标。全村现有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八卦洲造船基地、"金陵武家嘴休闲渔庄"和"千亩联村经济林果"生态高效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四星级会议中心等9个规模特色主导产业基地,村级水运总吨位超过50万吨,有集装箱钢质运输船舶140多艘,3000吨以上船舶87艘,最大吨位达1.25万吨;全村百万元以上的农户占70%,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7.8万元,已连续12届荣登"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榜首。

2、武家嘴村发展之路

(1)推动生产发展,促进经济腾飞。

改革开放后,武家嘴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准造船跑水运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仅带动了村民以惊人的速度发家致富,而且夯实了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目前,全村生产性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50%,千万元以上的占比达15%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武家嘴村更是顺时应势、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村域地理限制和传统经营方式,在推动造船水运主导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致力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跨越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的新格局。

(2)推动特色产业,体现本土风情。

改革开放后,武家嘴村抓住沿江城市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凭借临湖通江的地利和村民善于驾舟闯湖的优势,从传统的捕捞业转到水上运输业,先后牢牢抓住上海浦东开发、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三次关键性历史机遇,掀起三次卖小船、造大船、跑水运的热潮,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在依靠传统模式实现初步发展后,武家嘴村凸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13亿元在长江边相继建设两个现代化船舶制造基地,先后组建水运企业11家,并于2007年组建"武家嘴集团",实现了由低层次传统造船向现代化船舶总装制造的跨越,由传统水运向现代综合航运物流的转型。目前,集团年造船能力达65万吨,拥有各类运输船舶140多艘、50多万吨位。

(3)推进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武家嘴村坚持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核心,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共基本服务和强化村级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福祉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幸福农村",实现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先后高标准建设现代居民居住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村民文化中心、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超亿的拥有600多张床位、硬件配置一流的武家嘴村老年幸福公寓也已于今年10月投入运营。同时,针对城乡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持续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村民新农保、新农合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将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80%。建立村民养老补助制度,对60岁以上的村民按月发放生活补贴。

(4)推动民主和谐,发扬社会民主。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武家嘴村始终把民主和谐作为重要目标,以成立联村党委、率先推行村级党代会常任制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突出"发展、富民、强村"的主题。同时,坚持村民自治,创新村级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着力营造和谐氛围,全村呈现出一派人心齐、民心顺、干劲足的蓬勃形象。

(5)领导重点关怀,贯彻指示精神。

武家嘴村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紧密立足自身实际、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争一流"的武家嘴精神,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和典范,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6)打造幸福家园,建设生态农村。

武家嘴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权利打造独具魅力的都市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2002年,在高淳县城规划区内征地241亩,投资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武家嘴新村,建成农民别墅100幢、公寓楼160多套,全面实现了"村庄绿化、建筑美化、河道净化、道路硬化、环境亮化"的建设目标,成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康居标准的现代化新型农民社区。

3、收获感悟

武家嘴村由30多年前的"渔花子村"发展成为"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之首。笔者认为,在惊叹武家嘴村的沧桑巨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得到很多收获,这些收获也许会对新农村未来之路的选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意义。

(1)党的决策得当是武家嘴腾飞的根本原因。

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才给武家嘴人看到外面美好世界的机会,武家嘴的腾飞才有了可能。正是党中央下发了有关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才促使武家嘴人不再拘泥于传统产业--捕渔业,转而投向效益更高的造船业与内河、沿海运输业。正是党中央推崇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武家嘴村党委才始终以服务为宗旨,深入实施实业惠民、保障济民工作,将村民过得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在党的十胜利闭幕之时,新农村应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支持党的决议与方针政策,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

邓小平同志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武家嘴村加快"人才强企、科技创新"步伐,通过掌握造船运输核心技术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加强企业科学、人才化管理,使企业凝聚力更强、运作更高效。此外,武家嘴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借助高科技、依托固城湖生态系统,在3000亩贫瘠的圩田上建起了以农业为主体、旅游观光为辅的多元化农场。

(3)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直大力支持与推行的基本国策。武家嘴村在实现村民的基本物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努力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武家嘴村与县实验小学投资4200万元兴建了南京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全村学生可以免费就读,并对每个考上大学的家庭给予5000元的奖励。是的,正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才为武家嘴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这批人才又转而使武家嘴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19世纪中叶,在不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之时,有"欧洲心脏"之称的德意志地区仍四分五裂,314个邦国、6000多种货币严重阻碍了德意志人的团结。经过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1月18日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1913年德国的工业水平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一切都归功于德意志帝国政府对于教育的大力投入。

因此,我国要想在当今这个平台上再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首要的不是学习借鉴外来科技,而应是大力发展教育,并尽量保证教育的地域公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4)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至关重要。

武家嘴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村各户争创"五好家庭"、"新风户"、"五星文明户",率先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人口与计生"和谐家园"工程。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争创一流的氛围下的乡村中生活难道不是幸运的吗?这样的乡村怎么可能不是"全国文明村"呢?

(5)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之路上走捷径的前提。

武家嘴村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在改革开放初期,该村在党总支部书记武继军的带领下牢牢抓住了三次重要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机遇是上海浦东开发,长江下游一带基本建设大面积展开,对于黄沙等建筑材料的需求猛增,促使全村第一波"造船热"的到来;第二次机遇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国内经济迅速升温,村民合理调整水运结构,改单一的黄沙营运为多品种、多产业的全方位物资运输,运输区域也在向内陆地区延伸;第三次机遇是党的十五大召开,此次大会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村民纷纷放手一搏,卖小船造大船、弃小富创大业。正应了那句俗话:"机遇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机遇是罪人。"

4、意见建议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7篇

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促进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的重要性

在科技创新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升现有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这不仅有利于节约大量的科研资源,而且有助于提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和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见,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特别是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有关各方应在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充分地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重要性及其现存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各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低下,农业科技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水平相对低下;二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较低,已有的农业研发成果难以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将主要针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问题加以探讨,并据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至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将另文加以探讨。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的原因

第一,有关各方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科技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人还存在着“重研究,轻转化”的错误认识,即只重视科学技术初始阶段的研究和探索,却不注重于已有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第二,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的实际需求与农业科研活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致使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技术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致使科研活动与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形成了“两张皮”,并最终有碍于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体系不完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究其缘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支撑不力,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导致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体系不完善,导致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

第四,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的效率。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市场机制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这一具有鲜明特点的对象,更不能纯粹地依靠市场机制,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以提升其推广与转化的效率,从而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建议

一是增强转化意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正如前面所述,目前,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相关主体对其重视不够,不少人在思想上仍然存在着“重研究,轻转化”的倾向。首先,应通过大众媒介的宣传和引导,增强相关主体的科技兴农意识,应特别注意增强各方主体的科技转化意识,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其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的“只重研究,不重转化”的思想认识问题,要促使科研单位按照“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系统开发,并注重这些研发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关注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售后科技服务情况。

二是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中既有作为科技需求方的农业企业、广大农民和其他主体,又有作为成果提供方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还有那些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服务的机构及人员,以及政府的相关部门。

三是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科技应先行。而科技的研发、推广与转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为充分地发挥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就必须尽快地形成一支由科研项目的研发、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庞大的科技队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及转化等相关工作中,从而促使农业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真正地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四是应促使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转化的主体。农业企业成为经营性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和推广转化的主体,这既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过去的旧体制下,农业企业所需要的科技成果主要由其主管部门提供,企业普遍存在着依赖思想,缺乏自主研发和推广转化的动力和压力,这种情况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多样化的需求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