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农村建设战略(合集7篇)

时间:2023-09-21 17:53:49
新农村建设战略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1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西部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如果照搬中东部尤其是沿海省份的经验和模式,不一定是可行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等因素,并认真总结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建立完善的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更好地推进西部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3)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4)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5)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协调和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的热情和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一)自然资源条件恶劣。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人力资源条件落后。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参与村务管理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政治冷漠正在泛滥。

(三)经济发展条件薄弱。就工业而言,西部地区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和升级效应差,很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有所贡献。而且,西部地区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西部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均耕地少,且土质贫瘠,绝大部分无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饭,而且几乎没有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而中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在西部还远未形成,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农业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以及产业化的缺失,严重阻碍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范围广,差距大,有的地区和农户甚至还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吃饭穿衣仍然是严重的生存难题。

(四)政治条件滞后。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薄弱,一部分干部缺乏现代知识和观念,思想意识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且几乎不具有民主法制观念,作风专制,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干部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地区,民族矛盾相对突出,民族意识、民族习俗和宗教观念比较浓厚,容易使一些干部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使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也使一些群众以民族划分派别,产生民族对立的倾向。西部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差,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致使基层民主管理的气氛不够浓厚,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这些都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五)社会条件不足。在文化教育方面,就全国来说,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而就西部地区而言,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思想观念狭隘以及宗教、民俗因素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文化教育水平比其他地区更加低下和普遍。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使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广,水平不高,对保障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作用不明显。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经济发展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中心。西部地区落后的总

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薄弱。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自然条件,提高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吸引和培养人才,才能改善政治和社会条件。为此,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的问题。其次,人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素。建设新农村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同时创新人才制度,尽可能地培养、吸引和调动各种人才参与西部新农村建设。再次,生态问题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改善恶劣的自然条件,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最后,改善农民生活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西部新农村建设最终要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改善西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状况。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西部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封闭,依靠农业自身是很难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工业反哺农业能力较差,以城带乡也是带不动的。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但是,新农村建设也不应该由政府包办代替,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否则,国家财政是难以支撑的,也不会符合农村的现实,不利于发挥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二者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达到预期目标。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首先,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西部各省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甚至一省之内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因地制宜应该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的首要原则,不照搬中东部的建设经验,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其次,西部新农村建设应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和分类指导,坚持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避免急功近利行为。再次,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相结合,注重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基层民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的新型农民。

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传统产业上,近年来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又发展不起来,工业基础显得相当薄弱,难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因此西部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次,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要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三是要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建立了雄厚的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推动工农业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潜力。在此过程中,要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资金浪费,也要反对不分主次或反次为主,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

(二)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通过强化县域经济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合作,推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培育和塑造农村市场发展软环境的能力。二是要发展县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利用西部地区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培养和锻炼西部农民,使其掌握现代工业技术和市场知识,从而造成庞大的产业队伍。三是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和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四是要培育城乡统一的县域市场,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变迁,促进商品和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减少市场交易环节,促进产业分工的发展。

(三)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如上所述,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促进农业产业化。一方面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农业。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首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制定相应措施吸引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流动。其次,提高农民素质,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再次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农民的民主精神、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为基层管理的民主化奠定基础。最后还要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将和民族习惯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加强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团结。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西部基层组织建设要培养一支年轻、有知识、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1)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2)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3)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其次,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促进党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结合,将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强调党员在发展生产和劳动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再次,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确保选举的代表性和公正性,并加强对村委会班子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最后,还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2篇

一、中央确定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确定了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为我行确立独具特色的市场定位战略指明了方向,符合中国国情和农行实际。

一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作为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拥有全国最多的物理网点,最大的从业人员队伍,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功能全面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使农行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具有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农行坚持面向“三农”,为广大县域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三农”贷款难问题,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是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战略布局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国家金融战略布局来看,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相当部分县域市场,主要为大城市、大客户和大项目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单个经营规模较小、市场分散,系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政策性银行受服务功能限制,只能在特定领域开展业务。而农行则拥有10000多个大中城市网点、14000多个县域网点和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骨干金融服务网络,在国家金融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连接城乡的重要金融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农行能提供对公、对私、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四大系列230多种产品,证券、保险、基金、黄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推出综合化、集成化、精细化和套餐化的新型金融产品。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农行面向“三农”,以县域为基础,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既可以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能与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功能互补,形成合力,有助于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为解决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竞争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三是有利于发挥农行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布局和鲜明的经营特色。**年底县域贷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农贷款共计1.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5%;农行60%的网点、51%的员工和42%的存款也都分布在县域。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已全面涵盖各种经济成分和越来越多的产业,农村金融需求正在呈现出综合化、多样性的特征,客户价值链不断延长,农行在县域的有效发展空间也在日益拓宽。着眼于充分发挥在县域的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的市场,农行应继续巩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地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认识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建立县域业务新型经营模式

新农村建设为农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大为增强,县域经济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二、三产业日益繁荣,特色资源开发成为新亮点,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并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投资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对金融服务产生旺盛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县域商业金融市场将快速扩大。农行具有坚实的县域经营基础、功能全面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并建立了专业化的“三农”服务体系,在发展县域业务方面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农行要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在服务“三农”中实现县域业务的新突破和新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村金融业务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高于城市业务,导致农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效率难以提高,网点平均效益和人均效益相对较低。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三农”的效果,更与农行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益的商业化经营目标存在一定矛盾。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商业运作与面向“三农”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县域业务经营模式,做到“三个统一”。

首先,要将服务“三农”与提升农行市场价值统一起来,重点支持县域有效金融需求。农行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和发达地区金融业务,又要强化为弱势产业、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服务的责任。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按照风险管理和分类指导原则优选重点产业、行业和客户,提供本外币结合、境内外联动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一揽子金融服务,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培育新的业务增长极,努力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和价值最大化。

其次,要将服务“三农”与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农行要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集中力量发展有坚实基础、有竞争能力、有市场需求的县域业务,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建设最大的服务“三农”的银行,最大的中小企业银行,最大的个人银行和最大的网络银行,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践证明,这是现阶段符合农行实际的发展战略。农行规模大、效益好的分行,都十分重视做大做强县域业务,在逐步确立县域市场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有效拓展其他高端业务市场,形成了多元化市场相互促进、有机联结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全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再次,要将服务“三农”与推动组织、机制和流程创新统一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因地制宜、灵活高效、有机衔接的农行城乡双层经营体系。根据经济强县、中心城市郊区县、特色资源县、特色市场县、传统农业县和贫困县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业务发展策略。改革控制与决策机制,构建有别于城市行、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县域机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高效率、有特色、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三农”服务平台。通过创新授权授信方式和业务管理流程,加大对县域的信贷投入力度,提高信贷运作效率,确保县域贷款规模和占比逐年提高。创新产品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的问题,真正成为县域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借助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和改进县域农行的基础管理、资本管理、风险定价管理与合规管理,建立金融服务“三农”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倾斜政策,加大对县支行的投入力度。发挥城市业务在资金、管理、产品、信息等方面对县域业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加强县支行服务能力建设。

三、坚持商业运作,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在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时期,农行面向“三农”,不能走专业银行时代大包大揽的老路,必须按照商业化经营的要求,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升中的有效金融需求,合理确定自身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和服务重点,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一是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要围绕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链延长,重点扶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发展,为“公司+农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千家万户的农户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积极介入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开发领域,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服务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对“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中大型农村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新兴农资连锁超市的信贷投入,畅通城乡商品双向流动渠道。配合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农产品贸易和境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对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方式,促进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是服务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大力扶持低耗能、低污染、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创新型、特色型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抓住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提高的机遇,制定实施对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服务方案,推动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深化城市大企业和县域小企业的配套合作;为农村城镇化中的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科教文卫、通讯传媒等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利用覆盖全国所有县域的骨干金融服务网络,为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中央政府调控农村经济提供网络平台;提供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拨付、农村社保基金归集及其他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三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东部发达地区,积极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扩展市场提供创新服务,推动产业梯次转移和资本流动,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加大对重点县支行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优选一批县域客户,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着力培植一批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支柱企业。在、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其他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促进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完善系统内联动发展机制,引导和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分行帮助中西部分行加快有效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3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才 战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人才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更为严重和紧迫的是,农村缺少培养自身人才、留住自身人才,无力引进外来城市人才的良性机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留住、培养农村本土人才和引进外来城市人才,形成一种城乡人才良性互动的机制,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人才存量现状

农村人才存量现状不佳,主要表现为作为农村人口主体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素质稍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入城市;作为农村直接管理者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和老化严重;作为农村教育基地的乡镇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落后,无力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和供给的要求。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农村人才匮乏、人口素质低下与农村的贫穷落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1.从农民自身素质来看

仅从数量来看, 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从素质来看,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却相当有限。整体上,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缺乏,法制意识淡薄,协作能力低下,马克思甚至形象地将这种农民比喻为散乱的“马铃薯”。据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 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也就是说,近90%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况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劳动力总体素质进一步恶化,整个农村呈现出 “空巢化”、“老龄化”的趋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已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从乡镇干部、村干部素质来看

目前乡镇政府、村支两委普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在数字出政绩的利益驱动下,盲目热衷于GDP的增长,拙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干部、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近亲繁殖严重、年龄结构老化、观念陈腐落后,工作思路狭隘、工作方法陈旧,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无力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关系的急剧转变。因此,乡镇政府职能转换困难,部分乡镇的行政管理模式还处于“人治”阶段,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逐渐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从农村教育现状来看

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农民教育负担重,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由农民自身负担。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农村教育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二是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学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陈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失严重。三是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辍学、失学严重,部分地区还出现高中生放弃高考,蒙求就业的自我弱质化倾向。四是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缺乏,招生困难,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脱离城乡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实际,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五是农村缺少获取和交流知识的途径和工具,农村中小学除了一些发达地区外,基本上没有网络的硬件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造成后备农民知识的相对贫困,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当前农村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使得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边缘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当前资本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市场经济大潮迅猛地排斥落后、分散、效率低下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厌倦并放弃了农业生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也不愿回乡参与建设,而留在城市发展。这就使得人才本来就匮乏的农村成为人才流失的输出地,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

另一方面,每年从城市进入农村工作的人员很少。很多农村基层政府、农村中小学多年没有进人,人员年龄老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农村待遇低下,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已有的乡镇干部、农村教师,还是每年新分配到乡镇机关、农村学校的工作人员,大都无法安心工作,无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大量向城市流失,使得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的补偿机制无法有效建立。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和流失严重,城市人才难以下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制定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构建农村人才高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城乡人才良性互动。具体应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

1.内部挖潜

新农村建设需要引进大量的城市外来人才,但首要的还是要立足本土,从农村现有的人才存量中去发掘、启用本地人才,并大力培养农村后备人才,建立有效的农村人才自我培养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具体办法如下:

(1)大力启用现有的本地人才

农村缺乏人才并不等于农村没有人才,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留守农民中去发现人才,不拘一格地启用人才。政府要想方设法留住农村自有的人才,靠乡情、亲情、良好的发展环境、合理的工资待遇留住“本地人才”。并且要把农村中涌现出来的致富能手吸收到党员队伍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从留守农民、农村复员军人中挑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中来,把他们培养成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并有计划地将他们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到发达地区学习,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2)大力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和具体实施者。要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守法律、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优质人力资源。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建立一个科学的农民培训体系,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围绕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和劳务输出,开展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加强农民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热爱家乡、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公民意识,增强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二是加强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定单培训”、“定向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三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使其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广大农民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规避市场风险,合理应对市场的变化。五是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保护环境,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积极动员外出农民回乡建设

农村地区有着大量外出经商和打工的农民,他们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城市用工的磨练,眼光和能力总体上高于留守农民,属于农村中的精英群体。各级政府应重视对这部分农村精英的召回和使用:一是建立外出务工农民联络站,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二是出台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其将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二次创业”。三是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择优录取,将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四是动员农村籍离退休人员回乡定居或担任顾问,利用他们的能力和社会关系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4)强化乡镇干部、村干部素质

乡镇干部、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乡镇干部、村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执行力度,是新农村建设顺利与否的关键。首先应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淡化经济发展职能。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增强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乡镇干部工资待遇,建立合理的乡镇干部流动机制。其次应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重视对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将有文化、能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农民精英充实到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中来,通过双向培养,解决村领导班子问题。健全村干部培训机制,提高村干部文化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

(5)充分发挥乡镇学校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一是重视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增量农民素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重点解决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二是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整合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把乡镇中学发展成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联合体”,使农村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让大批优秀教师能够安心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四是建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将乡镇学校、职业学校的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向农民开放,搞好以乡镇学校为基地的远程教学系统建设,使农民及时了解信息和分享先进的教育成果。

2.外部引进

目前农村与城市相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滞后,对城市人才下乡创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仅靠市场驱动无法有效地解决城乡之间的人才差距,反倒只会扩大城乡之间的 “智力鸿沟”。要想改变这一不利的现状,必须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予以纠正,大力进行“人才反哺”。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运用多种手段,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城市人才到乡村参与建设,营造一个城乡人才合理流动的良好环境。

(1)大力引进城市人才下乡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措施,完善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渠道,建立城市人才支援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引进城市人才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城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定期下乡开展支农活动,建立城市党政干部轮流到农村挂职锻炼制度,并将其作为提拔晋级、评职调级的重要依据。二是鼓励城市各行各业中的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对口支援新农村建设,定期到农村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三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城市大专院校、重点中小学优质师资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建立城市、农村教师定期轮换制,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改进职称评定机制,引导教师积极为社会服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将其作为评优评职的条件。四是建立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的制度,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

(2)积极引导大学生下乡创业

针对当前广大农村人才匮乏,而城市人才相对饱和,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形势严峻,人才浪费闲置严重的现状。全社会要转变就业观念,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政府应在就业、资金、税收、户口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从事支农、支教和参与扶贫工作,并将其与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挂钩。同时要大力开展“西部志愿者”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支农活动,全国 3.7万个乡镇,68万个行政村,都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政府还应为下乡创业的大学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大学生能够安心扎根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四、结论

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应从人才问题入手来破解农村贫穷落后这一难题。政府应制定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构建农村人才高地,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进这两种方法,形成城乡人才良性互动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优质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2.020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3结语

结合吉林省部分农村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仍存在各类问题,这也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不断的调查和总结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作出实际的考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结合以上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土地利用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5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与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理清建设思路,科学决策部署

为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理清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决策部署,以建设社区化构想为方向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新路子。立足方城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实施惠及全县农民、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统一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争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大拆大建,不做无实际效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确保农村建设社区化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我县计划在5~10年把全县557个行政村、3338个自然村规划后整合为270个中心社区,保留410个基层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2.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重要原则,以规划统领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着眼于长远,立足于乡村本色,对每个社区进行认真、科学定位,保证适应农村长远发展需求,拟定平原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3000~5000人、山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2500人以上;并依靠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进行统一设计建筑样式和风格,以城镇化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做好社区规划。在社区选址时,限定耕作半径不超过3km,便于农民劳作;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允许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入为住。据统计,方城县为数270个社区的编制规划已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规划编制任务。

2.3 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从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逐步形成政府引领、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局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整合各类支农资源,进行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教育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倾向于农村社区道路、绿化、卫生、文化、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县财政首次投入启动资金450万,主要用于7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先期开工建设,规划总户数11,000户,共37,000人,随着各路资金的到位,示范社区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完成了150户住宅主体工程建设,硬化区内道路6.5km,游园、文化广场6,500m²等。

2.4 强化政策领导,激发建设热情

强化“收集民意、征集民意、集中民生、维护民利”的规划工作理念,激发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建设热情,调动群众主动性,共建美好家园。在社区规划中,严格执行“增减挂钩、零拆整建、占补平衡、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保障和节约土地面积。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由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落实情况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6篇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深入,一些在旧执政观和政绩观诱导下的惯性思维并没有完全消停,一些变异和想当然的不当甚至是错误的做法有可能克隆嫁接到落实中来。最突出的可能和苗头就是,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了一种新时期的“运动”。

在理论层面,在被认为是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1999年就开始倡导“新农村运动与拉动内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不仅倡导“新乡村运动”,并早已开始了以“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为载体的试验实践。在实践层面,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落实、贯彻和执行,不少的部门和地方已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不顾实际。不分重点地纷纷把工作转移到他们各自理解的“新”农村建设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运动”似乎开始了行动。

应该说,这些都为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了积极的建议,并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表达了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决策的热心和尽责。但更应该廓清的是,即使是学界或者传媒出于吸引眼球的需要,可以假名以“运动”,对于当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来说,并非是同一概念,新农村建设对于中国改革而言是一个战略性决策,是一场将长期贯彻并进行着的农村全面改革和改造实践,而不是要发起一场可能“虎头蛇尾”或者“有头无尾”的运动。

也正因为如此,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因为是战略,不是运动,所以才要全面、才要综合;因为是战略,不是运动,所以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国策;因为是战略,不是运动,所以并非走走形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而是要求真务实,”其始也善,其终也善”;因为是战略,不是运动,所以不必求同照搬,不必“大同”,而是因地制宜,自求创新,要“统而不同”;因为是战略,不是运动,所以真正的裁判不是哪个上级,不是政府,而是农民群众,是他们“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

也正因为如此,“从今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而不单单是今年或哪一年;也正因为如此,“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不是简单地扶贫济困、拆旧布新,只看好表面光鲜,不注重实际效果。

新农村建设战略第7篇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其现实依据是“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事实。生存环境一旦变化,与此相应的一切文化都要发生变迁和调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大环境”(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2007),这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体等领域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制度创新及其变迁。就目前农村地区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以下几种制度的改革及创新: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要“因地(时)制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虽然是以恩施州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为个案提炼的,也许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在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要基于战略的高度把上述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同时,还应结合当地“三农问题”自身特征和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惟其如此,我国农村社会才能在新形势下按照“新方法、新思路、新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在实处,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