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合集7篇)

时间:2023-09-20 18:16:20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1篇

[关键词] 畜牧业 传染病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66-01

畜牧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必须要解决畜禽传染病的问题,畜禽传染病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我们应该了解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各个原因,然后逐一找到相应对策,解决问题。

一、畜禽传染病介绍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潜伏期是病原体感染畜禽的过程,这时没有症状,前驱期是指症状已经出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发现畜禽已经感染传染病,发病期是疾病症状最明显的阶段,各种传染病的症状相继出现,此时可以通过对症状的分析大致了解传染病的种类,恢复期是畜禽的传染病症状逐渐消退直至恢复的阶段。

畜禽传染病依据流行过程可以分为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和大流行四种。没有任何规律,在某个地区时有发生的是散发性。传染病的流行规模很小,局限在某一个特定地区的是地方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规模比较广泛并且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则称为流行性。如果规模非常大,被感染的畜禽非常多,并且传播速度很快,这时是大流行。

二、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当病原体侵入畜禽的身体里面时传染病便相应地产生了,传染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在分析原因时不能只是从畜禽本身进行分析,还应该清楚的了解到传染病的产生还与人们的管理与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应该综合各方面探讨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1.人们的防疫意识淡薄

在我国,很多畜禽的养殖者并没有受过有关畜禽传染病的相关教育,他们不了解畜禽传染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所以造成很多的畜禽养殖户遇到传染病时措手不及,并且不能及时的控制疫情,使得传染病越发严重。还有许多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传染病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养殖的畜禽身上,所以没有采取预防措施,这种防疫意识的淡薄现象造成了畜禽传染病的频发。

2.防疫工作滞后

近几年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以养殖业为生,所以我国畜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着养殖场畜禽数量的增多,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卫生问题也成了管理时的大问题,使得防疫工作变得异常困难,并且成本很大,所以养殖场里的防疫工作一般做的不是很好,这就造成畜禽传染病的频发。同时,在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发展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防疫人员,对防疫品的研发等也做得不是很好,所以即使做了足够的防疫工作,也很有可能发生畜禽传染病。

3.畜禽自身问题

随着养殖者的增多,畜禽也大量增多,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养殖者并不注意畜禽的生活环境,这使得畜禽的生活环境大不如从前,再加上外界环境的恶劣,夏天温度过高,冬天温度又极低,使得畜禽的免疫力大大下降,即使做了一些免疫工作,因为这些外界原因也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

饲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很多饲料营养不足,或者饲料的量不合适,这都造成了畜禽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传染病。

4.疫苗问题

在我国,防疫技术不是很先进,部分疫苗的作用不是很大,使得很多畜禽在进行疫苗注射后仍然会被传染病传染。

同时,疫苗的质量问题也很严重,很多非法厂商为了赢得利润,在生产疫苗时偷工减料,甚至生产假的疫苗,这就造成很多养殖者受骗。

免疫方法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养殖者只是简单的了解一点疫苗的知识,并不太了解疫苗的正确注射方法,而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接种方式,接种剂量和接种部位,在使用时应该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接种,否则就会造成防疫作用减弱或者完全失效。

三、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

畜禽一旦被病原体侵入,很有可能就造成周围的畜禽也跟着被传染病感染,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各国之间进行传播,所以了解畜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从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综合分析对策,防患于未然。

1.控制传染源

养殖者一旦发现畜禽的生活状态,饮食等出现异样立马对它们进行诊断,如果确实是传染病,趁早找到发病的原因或传染源,进行隔离等防护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当发现有异样时,已经不能自己进行防治,需要立刻将疫情报告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部门,及时得到国家的援助,进行控制。并且当疫情得到控制后,要注意相关物品的消毒,防止同类传染病的再度出现。

2.加强防疫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现状,为了及时并且更好的控制疫情,应该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加大培养防疫工作方面的人才,国家加大对防疫研究的投入,建立防疫工作研究所等。还应该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保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培育防疫工作人员的同时也应该给养殖者集体进行有关畜禽传染病的知识讲座,增强养殖者的防疫意识。

3.改善环境

因为畜禽生活环境和饮食的问题,造成畜禽的免疫力大大下降,所以改善养殖场的环境等尤为重要,国家加大对养殖者的补助,给畜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注意饲料的用量和种类,环境改善后可以有效地改善传染病的频繁出现和传播快的问题。

4.疫苗管理

我国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管理疫苗的生产厂商,并且定期对疫苗进行质量检查和效果监测,如果出现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对疫苗偷工减料的厂商一定要严格处理,加大对防疫站的投入,同时给养殖者普及有关疫苗的知识,让养殖者正确使用疫苗。

5.完善监测制度

由于很多养殖者不能及时发现畜禽的异常,所以不能及时发现并且控制传染病,造成了传染病的大肆传播,所以应该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在我国,畜禽传染病一直处于被动的监测状态中,不能达到良好的预防和控制的效果,这也是畜禽传染病不好控制的原因之一,所以应该建立主动的监测制度,以主动监测为主要的监测手段,同时也采取被动监测的方法,使得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完美结合,达到有效监测疫病的目的。

四、总结

为了我国畜牧业顺利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大肆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出各个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原因,并且从产生的原因出发相应的找出解决的对策,预防传染病的产生和控制传染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2篇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畜牧业(养猪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影响我国畜牧业(养猪业)发展的因素还较多,对养猪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是许多规模化猪场十分棘手的问题,在抓养猪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猪疫病的防治工作。现就我国目前猪传染病的发生特点、流行态势和防控对策作一简析,以供养猪生产者和疫病防治同行参考。

1目前猪的传染病防制和发病现状及特点

1.1猪传染病防制的总体状态

我国规模化养猪单位增多,生产规模较大,养猪数量多,猪及产品流通渠道多而频繁,有利于猪的疫病发生和传播;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养猪经营主体多元化,规模化猪场和个人扩大生产,外出引种,忽视防疫工作,特别是广大的个体养猪户,普遍存在忽视疫病防制工作的倾向;第三,我国对疫病的防控基础比较薄弱,防疫、检疫、监测手段不够健全和完善,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也缺乏大规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经验;第四,我国养猪的规模和体例很不相同,差异较大,除有规模化的养猪方式外,广大农村仍以散养为主,总的来说养猪业总体条件较差,由于这种规模化和散养并存,规模化猪场除了要防止本场疫病的发生和从外地传染病的传入外,还要防止从周围农村传染病的传入,这为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防制增加了压力和难度。因此,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树立全方位的防疫观念,多方面切实做好防疫工作,以保证养猪业顺利、健康的发展。

1.2猪传染病的种类多,新病不断出现,危害甚大

据农业部199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之多,其中80年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这17种传染病中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90年代以来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2型感染、猪副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瘟、猪气喘病、5号病、仔猪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新旧传染病已是我国较大范围内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真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1.3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诊断和防治更加困难

近些年来,在养猪实际中,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已是普遍发病的规律。猪群中发病,常常不是某单一的病原体引起,而是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造成的,即常称的共感染,其结果造成猪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诊断和防治难度加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多病原感染中,既有病毒与病毒的混合感染、细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病原(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或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共同发病的现象。近些年在养猪临床中,经常见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还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三重感染的现象。据杨汉春教授近年对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死亡猪只57份病料的检测,结果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与猪圆环病毒2型二重感染占54.4(31/5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二重感染占10.5%(6/57),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伪狂犬病的二重感染占14%(8/5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伪狂犬病的三重感染占10.5%(6/57)。在临床实际中,还可见到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病原)、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双重或三重感染,或者这几种细菌病原体与前述几种病毒病的病原体多重感染,这种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是十分普遍的,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谓巨大。

1.4猪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

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5%~30%或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制中十分突出和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仔猪培育、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病猪临床表现明显,常见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者呈犬坐姿势,猪只生长发育受阻,消瘦,死亡率增高。剖检病理变化以气管、肺脏及胸腔等部位和器官的变化为特征,轻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这是近些年新提出的一个概念。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一是病原性的,如前介绍的,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或者是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的,出现呼吸道症状,促进和加重猪只发病。在此不再重复。另一个主要的病因,就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把病因的注意力集中在病原学上,特别容易忽视饲养管理和环境的作用这一重要的原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以是原发的病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我国普遍存在,很难说某一猪场没有该病存在)、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病原体,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猪嗜血杆菌、猪沙门氏菌等,这几种细菌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或肠道带菌比较普遍,一旦有使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存在,就可能引起内源性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除了上述病原体以外,猪群恶劣的饲养管理条件也是直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猪舍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猪舍消毒卫生差、粪尿没及时清除、猪舍温度变化大、饲料单一、猪只营养不良以及其它降低猪体抵抗力的因素等多种应激,都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诱因。

1.5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仍是养猪中的主要疫病

引起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的有猪瘟、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流感、猪布鲁氏菌病、猪衣原体、猪钩端螺旋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回顾养猪历史,在规模化养猪兴起的80年代,我国曾提倡大建规模化猪场,因猪源缺少,到处抢购猪苗,结果导致初产母猪爆发细小病毒病,造成大批母猪发生流产,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流产风”过后的几年又陆续由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较多的繁殖母猪发病。要特别提出,猪瘟这一古老的疾病,可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主症的新的致病特点。我国当前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这几种病原发生双重感染,可以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的损失。

1.6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渐明显和严重

正如大家所知,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较多,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两大疫病,这两种疫病不但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已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主要的是这两种疫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猪的细胞免疫的体液免疫的抑制,猪的抗病能力显著减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猪病增多和越加复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在较多猪场常常呈现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或猪群),繁殖障碍性疫病、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必然是十分严重,更难作出确切的诊断和防制。

1.7猪瘟的非典型化、隐性带毒和免疫失败,仍是养猪生产中有待解决的课题。

2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从上可知,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众多而复杂,要想控制疫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实在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任务,应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疫病种类多、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比较普遍、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免疫抑制性疫病存在等情况,提出以下控制对策。

2.1正确诊断,确认猪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在疫病众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首要的任务,单凭现场的了解情况、观察症状、剖检病猪作出判断是十分不可靠的,即是说凭经验达不到正确诊断的要求的,必须依据疫病流行的特点(或规律)、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和实验室的检查的结果综合判定。当前要特别强调实验室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监测,才能作出最后确诊。这样才能找出疫病发生规律、疫病的种类,分清主次,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2.2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规模化养猪场处于农村散养猪场包围之中,加之散养猪场本身的管理和防疫水平不高,养猪环境污染严重,疫病多而复杂,强调和重视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在规模化养猪疫病防制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的意义。生物安全措施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猪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安全体系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保护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新理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兽医管理准则,其中心思想是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预防(防止)所有的病原进入猪群,抑制或降低和消除猪场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猪只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对防制猪传染病的发生,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出口竞争能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级有关兽医防疫部门、全国环保业相关部门,尽可能指导和帮助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从规划建场开始,指导他们合理使用饲养地,做好饲养管理和各种防疫、卫生和消毒工作,尽可能减少土地、水源、空气和环境等的污染,做好养猪生产全过程的饲养管理工作,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

2.3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降低或避免猪群的应激因素发生

要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猪群整体有好的健康水平,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最主要的。一般要求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猪群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

其次,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猪只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猪只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特别要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下转第73页)(上接第71页)

第三,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规模化猪场应该积极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按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现状,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间母猪与仔代间的疾病感染机会。规模化猪场要做到或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应激因素。

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也可推行早期断奶隔离的技术,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种猪与仔代间疫病的传播。

2.4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预防免疫接种是防制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用疫(菌)苗给猪接种,能使猪体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猪只不被某种传染病传染,这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对规模化猪场安排免疫接种工作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根据我国及猪场所在地猪传染病流行的种类,确定应该接种哪些疫(菌)苗,坚决避免盲目性,并不是所有的猪传染病都有效,也不是所有的疫(菌)苗的免疫效果都好。

其次,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等而确定,并需根据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没有适合全国所有规模化养猪场统一的免疫程序。

第三,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

第四,要重视影响免疫效果的疫(菌)苗的保存与运输、疫苗的稀释、防疫人员的培训和具体操作等,以确保免疫的效果,减少损失。

2.5重视检疫工作

我们除了作好进口口岸检疫,防止猪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外,广大的饲养单位更应重视国内引种和流通领域的检疫工作,近些年发生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后,由于国内引种检疫不严或不进行检疫,致使这几种疫病传遍全中国,将较长时间困绕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地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6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

如本文前面所述,规模化猪场大多数是病毒性疫病,细菌性疾病往往是继发感染,单纯由病原性细菌引起的疫病较少,因此,兽医防治人员要转变观念,将治疗性用药转变为预防性用药,针对这些年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特点,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合理的预防用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选用一定的抗菌药物和剂量组合,在母猪产仔前后、哺乳仔猪、仔培猪、育肥猪四个阶段,以及转群时使用,以预防猪群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3篇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畜牧业(养猪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影响我国畜牧业(养猪业)发展的因素还较多,对养猪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是许多规模化猪场十分棘手的问题,在抓养猪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猪疫病的防治工作。现就我国目前猪传染病的发生特点、流行态势和防控对策作一简析,以供养猪生产者和疫病防治同行参考。

1目前猪的传染病防制和发病现状及特点

1.1猪传染病防制的总体状态

我国规模化养猪单位增多,生产规模较大,养猪数量多,猪及产品流通渠道多而频繁,有利于猪的疫病发生和传播;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养猪经营主体多元化,规模化猪场和个人扩大生产,外出引种,忽视防疫工作,特别是广大的个体养猪户,普遍存在忽视疫病防制工作的倾向;第三,我国对疫病的防控基础比较薄弱,防疫、检疫、监测手段不够健全和完善,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也缺乏大规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经验;第四,我国养猪的规模和体例很不相同,差异较大,除有规模化的养猪方式外,广大农村仍以散养为主,总的来说养猪业总体条件较差,由于这种规模化和散养并存,规模化猪场除了要防止本场疫病的发生和从外地传染病的传入外,还要防止从周围农村传染病的传入,这为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防制增加了压力和难度。因此,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树立全方位的防疫观念,多方面切实做好防疫工作,以保证养猪业顺利、健康的发展。

1.2猪传染病的种类多,新病不断出现,危害甚大

据农业部199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之多,其中80年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这17种传染病中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90年代以来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2型感染、猪副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瘟、猪气喘病、5号病、仔猪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新旧传染病已是我国较大范围内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真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1.3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诊断和防治更加困难

近些年来,在养猪实际中,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已是普遍发病的规律。猪群中发病,常常不是某单一的病原体引起,而是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造成的,即常称的共感染,其结果造成猪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诊断和防治难度加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多病原感染中,既有病毒与病毒的混合感染、细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病原(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或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共同发病的现象。近些年在养猪临床中,经常见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还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三重感染的现象。据杨汉春教授近年对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死亡猪只57份病料的检测,结果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与猪圆环病毒2型二重感染占54.4(31/5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二重感染占10.5%(6/57),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伪狂犬病的二重感染占14%(8/5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伪狂犬病的三重感染占10.5%(6/57)。在临床实际中,还可见到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病原)、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双重或三重感染,或者这几种细菌病原体与前述几种病毒病的病原体多重感染,这种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是十分普遍的,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谓巨大。

1.4猪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

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5%~30%或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制中十分突出和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仔猪培育、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病猪临床表现明显,常见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者呈犬坐姿势,猪只生长发育受阻,消瘦,死亡率增高。剖检病理变化以气管、肺脏及胸腔等部位和器官的变化为特征,轻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这是近些年新提出的一个概念。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一是病原性的,如前介绍的,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或者是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的,出现呼吸道症状,促进和加重猪只发病。在此不再重复。另一个主要的病因,就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把病因的注意力集中在病原学上,特别容易忽视饲养管理和环境的作用这一重要的原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以是原发的病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我国普遍存在,很难说某一猪场没有该病存在)、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病原体,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猪嗜血杆菌、猪沙门氏菌等,这几种细菌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或肠道带菌比较普遍,一旦有使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存在,就可能引起内源性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除了上述病原体以外,猪群恶劣的饲养管理条件也是直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猪舍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猪舍消毒卫生差、粪尿没及时清除、猪舍温度变化大、饲料单一、猪只营养不良以及其它降低猪体抵抗力的因素等多种应激,都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诱因。

1.5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仍是养猪中的主要疫病

引起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的有猪瘟、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流感、猪布鲁氏菌病、猪衣原体、猪钩端螺旋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回顾养猪历史,在规模化养猪兴起的80年代,我国曾提倡大建规模化猪场,因猪源缺少,到处抢购猪苗,结果导致初产母猪爆发细小病毒病,造成大批母猪发生流产,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流产风”过后的几年又陆续由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较多的繁殖母猪发病。要特别提出,猪瘟这一古老的疾病,可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主症的新的致病特点。我国当前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这几种病原发生双重感染,可以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的损失。转1.6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渐明显和严重

正如大家所知,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较多,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两大疫病,这两种疫病不但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已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主要的是这两种疫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猪的细胞免疫的体液免疫的抑制,猪的抗病能力显著减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猪病增多和越加复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在较多猪场常常呈现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或猪群),繁殖障碍性疫病、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必然是十分严重,更难作出确切的诊断和防制。

1.7猪瘟的非典型化、隐性带毒和免疫失败,仍是养猪生产中有待解决的课题。

2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从上可知,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众多而复杂,要想控制疫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实在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任务,应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疫病种类多、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比较普遍、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免疫抑制性疫病存在等情况,提出以下控制对策。

2.1正确诊断,确认猪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在疫病众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首要的任务,单凭现场的了解情况、观察症状、剖检病猪作出判断是十分不可靠的,即是说凭经验达不到正确诊断的要求的,必须依据疫病流行的特点(或规律)、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和实验室的检查的结果综合判定。当前要特别强调实验室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监测,才能作出最后确诊。这样才能找出疫病发生规律、疫病的种类,分清主次,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2.2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规模化养猪场处于农村散养猪场包围之中,加之散养猪场本身的管理和防疫水平不高,养猪环境污染严重,疫病多而复杂,强调和重视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在规模化养猪疫病防制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的意义。生物安全措施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猪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安全体系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保护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新理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兽医管理准则,其中心思想是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预防(防止)所有的病原进入猪群,抑制或降低和消除猪场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猪只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对防制猪传染病的发生,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出口竞争能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级有关兽医防疫部门、全国环保业相关部门,尽可能指导和帮助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从规划建场开始,指导他们合理使用饲养地,做好饲养管理和各种防疫、卫生和消毒工作,尽可能减少土地、水源、空气和环境等的污染,做好养猪生产全过程的饲养管理工作,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

2.3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降低或避免猪群的应激因素发生

要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猪群整体有好的健康水平,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最主要的。一般要求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猪群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

其次,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猪只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猪只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特别要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下转第73页)(上接第71页)

第三,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规模化猪场应该积极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按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现状,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间母猪与仔代间的疾病感染机会。规模化猪场要做到或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应激因素。

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也可推行早期断奶隔离的技术,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种猪与仔代间疫病的传播。

2.4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预防免疫接种是防制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用疫(菌)苗给猪接种,能使猪体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猪只不被某种传染病传染,这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对规模化猪场安排免疫接种工作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根据我国及猪场所在地猪传染病流行的种类,确定应该接种哪些疫(菌)苗,坚决避免盲目性,并不是所有的猪传染病都有效,也不是所有的疫(菌)苗的免疫效果都好。

其次,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等而确定,并需根据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没有适合全国所有规模化养猪场统一的免疫程序。

第三,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

第四,要重视影响免疫效果的疫(菌)苗的保存与运输、疫苗的稀释、防疫人员的培训和具体操作等,以确保免疫的效果,减少损失。

2.5重视检疫工作

我们除了作好进口口岸检疫,防止猪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外,广大的饲养单位更应重视国内引种和流通领域的检疫工作,近些年发生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后,由于国内引种检疫不严或不进行检疫,致使这几种疫病传遍全中国,将较长时间困绕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地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6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

如本文前面所述,规模化猪场大多数是病毒性疫病,细菌性疾病往往是继发感染,单纯由病原性细菌引起的疫病较少,因此,兽医防治人员要转变观念,将治疗性用药转变为预防性用药,针对这些年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特点,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合理的预防用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选用一定的抗菌药物和剂量组合,在母猪产仔前后、哺乳仔猪、仔培猪、育肥猪四个阶段,以及转群时使用,以预防猪群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4篇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畜牧业(养猪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影响我国畜牧业(养猪业)发展的因素还较多,对养猪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是许多规模化猪场十分棘手的问题,在抓养猪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猪疫病的防治工作。现就我国目前猪传染病的发生特点、流行态势和防控对策作一简析,以供养猪生产者和疫病防治同行参考。

1 目前猪的传染病防制和发病现状及特点

1.1猪传染病防制的总体状态

我国规模化养猪单位增多,生产规模较大,养猪数量多,猪及产品流通渠道多而频繁,有利于猪的疫病发生和传播;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养猪经营主体多元化,规模化猪场和个人扩大生产,外出引种,忽视防疫工作,特别是广大的个体养猪户,普遍存在忽视疫病防制工作的倾向;第三,我国对疫病的防控基础比较薄弱,防疫、检疫、监测手段不够健全和完善,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也缺乏大规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经验;第四,我国养猪的规模和体例很不相同,差异较大,除有规模化的养猪方式外,广大农村仍以散养为主,总的来说养猪业总体条件较差,由于这种规模化和散养并存,规模化猪场除了要防止本场疫病的发生和从外地传染病的传入外,还要防止从周围农村传染病的传入,这为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防制增加了压力和难度。因此,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树立全方位的防疫观念,多方面切实做好防疫工作,以保证养猪业顺利、健康的发展。

1.2 猪传染病的种类多,新病不断出现,危害甚大

据农业部199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之多,其中80年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这17种传染病中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90年代以来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2型感染、猪副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瘟、猪气喘病、5号病、仔猪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新旧传染病已是我国较大范围内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真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1.3 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诊断和防治更加困难

近些年来,在养猪实际中,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已是普遍发病的规律。猪群中发病,常常不是某单一的病原体引起,而是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造成的,即常称的共感染,其结果造成猪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诊断和防治难度加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多病原感染中,既有病毒与病毒的混合感染、细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病原(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或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共同发病的现象。近些年在养猪临床中,经常见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还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三重感染的现象。据杨汉春教授近年对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死亡猪只57份病料的检测,结果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与猪圆环病毒2型二重感染占54.4(31/5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二重感染占10.5%(6/57),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伪狂犬病的二重感染占14%(8/5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伪狂犬病的三重感染占10.5%(6/57)。在临床实际中,还可见到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病原)、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双重或三重感染,或者这几种细菌病原体与前述几种病毒病的病原体多重感染,这种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是十分普遍的,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谓巨大。

1.4猪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

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5%~30%或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制中十分突出和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仔猪培育、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病猪临床表现明显,常见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者呈犬坐姿势,猪只生长发育受阻,消瘦,死亡率增高。剖检病理变化以气管、肺脏及胸腔等部位和器官的变化为特征,轻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这是近些年新提出的一个概念。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一是病原性的,如前介绍的,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或者是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的,出现呼吸道症状,促进和加重猪只发病。在此不再重复。另一个主要的病因,就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把病因的注意力集中在病原学上,特别容易忽视饲养管理和环境的作用这一重要的原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以是原发的病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我国普遍存在,很难说某一猪场没有该病存在)、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病原体,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猪嗜血杆菌、猪沙门氏菌等,这几种细菌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或肠道带菌比较普遍,一旦有使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存在,就可能引起内源性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除了上述病原体以外,猪群恶劣的饲养管理条件也是直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猪舍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猪舍消毒卫生差、粪尿没及时清除、猪舍温度变化大、饲料单一、猪只营养不良以及其它降低猪体抵抗力的因素等多种应激,都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诱因。

1.5 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仍是养猪中的主要疫病

引起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的有猪瘟、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流感、猪布鲁氏菌病、猪衣原体、猪钩端螺旋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回顾养猪历史,在规模化养猪兴起的80年代,我国曾提倡大建规模化猪场,因猪源缺少,到处抢购猪苗,结果导致初产母猪爆发细小病毒病,造成大批母猪发生流产,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流产风”过后的几年又陆续由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较多的繁殖母猪发病。要特别提出,猪瘟这一古老的疾病,可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主症的新的致病特点。我国当前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这几种病原发生双重感染,可以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的损失。

1.6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渐明显和严重

正如大家所知,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较多,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两大疫病,这两种疫病不但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已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主要的是这两种疫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猪的细胞免疫的体液免疫的抑制,猪的抗病能力显著减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猪病增多和越加复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在较多猪场常常呈现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或猪群),繁殖障碍性疫病、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必然是十分严重,更难作出确切的诊断和防制。

1.7猪瘟的非典型化、隐性带毒和免疫失败,仍是养猪生产中有待解决的课题。

2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从上可知,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众多而复杂,要想控制疫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实在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任务,应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疫病种类多、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比较普遍、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免疫抑制性疫病存在等情况,提出以下控制对策。

2.1 正确诊断,确认猪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在疫病众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首要的任务,单凭现场的了解情况、观察症状、剖检病猪作出判断是十分不可靠的,即是说凭经验达不到正确诊断的要求的,必须依据疫病流行的特点(或规律)、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和实验室的检查的结果综合判定。当前要特别强调实验室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监测,才能作出最后确诊。这样才能找出疫病发生规律、疫病的种类,分清主次,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2.2 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规模化养猪场处于农村散养猪场包围之中,加之散养猪场本身的管理和防疫水平不高,养猪环境污染严重,疫病多而复杂,强调和重视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在规模化养猪疫病防制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的意义。生物安全措施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猪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安全体系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保护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新理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兽医管理准则,其中心思想是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预防(防止)所有的病原进入猪群,抑制或降低和消除猪场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猪只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对防制猪传染病的发生,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出口竞争能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级有关兽医防疫部门、全国环保业相关部门,尽可能指导和帮助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从规划建场开始,指导他们合理使用饲养地,做好饲养管理和各种防疫、卫生和消毒工作,尽可能减少土地、水源、空气和环境等的污染,做好养猪生产全过程的饲养管理工作,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

2.3 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降低或避免猪群的应激因素发生

要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猪群整体有好的健康水平,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最主要的。一般要求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猪群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

其次,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猪只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猪只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特别要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下转第73页)(上接第71页)

第三,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规模化猪场应该积极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按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现状,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间母猪与仔代间的疾病感染机会。规模化猪场要做到或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应激因素。

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也可推行早期断奶隔离的技术,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种猪与仔代间疫病的传播。

2.4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预防免疫接种是防制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用疫(菌)苗给猪接种,能使猪体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猪只不被某种传染病传染,这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对规模化猪场安排免疫接种工作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根据我国及猪场所在地猪传染病流行的种类,确定应该接种哪些疫(菌)苗,坚决避免盲目性,并不是所有的猪传染病都有效,也不是所有的疫(菌)苗的免疫效果都好。

其次,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等而确定,并需根据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没有适合全国所有规模化养猪场统一的免疫程序。

第三,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

第四,要重视影响免疫效果的疫(菌)苗的保存与运输、疫苗的稀释、防疫人员的培训和具体操作等,以确保免疫的效果,减少损失。

2.5 重视检疫工作

我们除了作好进口口岸检疫,防止猪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外,广大的饲养单位更应重视国内引种和流通领域的检疫工作,近些年发生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后,由于国内引种检疫不严或不进行检疫,致使这几种疫病传遍全中国,将较长时间困绕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地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6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

如本文前面所述,规模化猪场大多数是病毒性疫病,细菌性疾病往往是继发感染,单纯由病原性细菌引起的疫病较少,因此,兽医防治人员要转变观念,将治疗性用药转变为预防性用药,针对这些年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特点,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合理的预防用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选用一定的抗菌药物和剂量组合,在母猪产仔前后、哺乳仔猪、仔培猪、育肥猪四个阶段,以及转群时使用,以预防猪群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5篇

【关键词】 宫内感染;围生儿

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或母婴传播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较大,目前文献报道临床上明显的宫内感染发生率为0.5%~10%。Soper等[1]报道发生率高达4%~10.5%。国内大量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感染的发病率很高,达5%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如下:(1)一些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乙肝病毒,风疹病毒等所引起孕妇感染和宫内感染的发病率基本稳定。(2)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孕妇和宫内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新的导致宫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如戊型肝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4)孕妇存在对多数能够导致宫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普遍易感性。(5)预防和干预宫内感染的措施的研究无明显进展。

1 引起宫内感染的致病微生物

可以引起宫内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很多,大多是病毒感染,分以下几大类:(1)细菌:淋球菌, B族链球菌,阴道假丝酵母菌。(2)螺旋体:梅毒。(3)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风疹病毒,乳头瘤病毒,细小病毒,艾滋病病毒。(4)原虫:弓形虫,疟原虫。(5)衣原体[2],支原体。(6)一些近年才注意到的病原体,如戊型肝炎病毒[3]、西尼罗河病毒[4]等。人群中感染比较严重的有: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乳头瘤病毒、衣原体、支原体。

2 传播途径

(1)胎盘的垂直传播,是引起宫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多发生在孕早期。(2)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最常见的是衣原体、支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3)围生期感染,包括分娩、哺乳、与新生儿直接接触传染。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我国有1.2亿HBV携带者,80%以上的HBV母婴传播发生在围生期[5]。

3 宫内感染的后果

(1)严重感染可直接杀伤胚胎或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严重的感染可造成围生儿非致死性感染,尤其在孕早期,可使胚胎细胞不能正常分化而阻碍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成,造成先天畸形。近年来由支原体造成的低出生体重儿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衣原体引起的宫内感染和新生儿感染已成为儿科的重要疾病。病原体也可直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染色体断裂,畸变,造成先天染色体病;病原体也可造成胎盘病理改变,影响胎儿发育,致宫内生长受限。也可因蜕膜,绒毛膜炎可促进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引起早产,据估计,早产中30%是由宫内感染引起的[6]。(2)慢性感染可使胎儿免疫系统受到干扰,产生免疫耐受,使病原体长期生存下来,直至新生儿期或学龄前或成人期才会出现临床或亚临床感染,造成残疾。如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梅毒,梅毒孕妇隐性梅毒占89.9%[7]。先天性弓形虫病、乙型肝炎先天性感染等。(3)围生期感染 致新生儿感染某些疾病,甚至终生携带。宫内感染和早产是脑瘫发生的主要原因[8]。动物实验证明,脑部温度平均上升1℃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加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产时发热大于38℃的产妇分娩的体重大于2500g的新生儿脑瘫的发生率增加9倍[9]。

4 影响感染的因素

(1)与病原体种类,毒力,进入胚胎胎儿体内数量有关。(2)与病原体入侵时的胎龄有关,受精后1~2周感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细胞受损致流产,另一种是少数细胞受损,此期细胞呈多向性分化特征,故受损细胞可由其他细胞代偿而不出现异常。受精后3~8周,即晚期胚胎期,此期细胞分裂活跃,为器官形成期,对致畸因素十分敏感。(3)病原体与器官的亲和力。不同的病原体对器官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可造成不同的畸形或器官功能损害。如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先天风疹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耳聋,白内障和先天性心脏病。由弓形虫造成的宫内感染多侵害胎儿的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脑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柯萨奇病毒可导致先心病,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病。细小病毒B19嗜脊髓,致胎儿严重贫血,或水肿样胎儿。先天梅毒儿远期精神,智力障碍占40%[10]。(4)与母体免疫功能,代谢状态,胎盘防御功能,以及胎儿的免疫状态,遗传基因及病原体种类,毒力,数量有关。(5)胎膜早破,早产性胎膜早破,医源性因素,羊水粪染是围生期宫内感染的原因[11]。胎膜早破24h内分娩者,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为6.4%,超过24h者可高达30%[12]。

5 宫内感染的确诊

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临床诊断标准:母体发热,体温大于37.5℃,产妇心率大于100次/min,胎心率大于160次/min,羊水臭味,子宫压痛,末梢血WBC大于15×109/L,CRP大于8mg/L。满足以上条件3个及以上为临床标准。

临床确诊标准如下: (1)病原体分离。从胎儿或生后2周内新生儿分泌物,如咽鼻分泌物、尿、便、血、脑脊液、胎盘及羊水中检测到与母体感染相同的病原体。(2)免疫学方法。 羊水、胎儿或新生儿血清中测得母体感染病原体的持续性IgM及IgG定量。(3)病理学方法 如尿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内的脱落细胞检查,或免疫组化检测病理标本中的病原体。(4)感染。对于已感染的孕妇要确定胎儿是否感染十分重要的。首先在筛查IgM阳性或IgG 4倍升高时,需作孕妇血PCR或RT-PCR测定病原体DNA或RNA,确定是否有病原体血症,如阳性者应在妊娠20~26周或确定母体感染后4~6周做羊水或脐血免疫学IgM检查或分子生物学测定病原体DNA或RNA,如为阳性才能确诊胎儿已经感染。(5)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IL-6和母血IL-8是诊断宫内感染的一个无创性方法[13]。

6 宫内感染的防治

许多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到目前仍无可靠的治疗方法,且妊娠或哺乳期治疗药物均会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而妨碍治疗,因此预防就成为十分重要且关键的问题。(1)儿童期完成各项免疫,许多可达到终生免疫。(2)提倡孕前咨询,在准备妊娠3~6个月前到产科咨询,感染性疾病作为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宫内感染几率高且后果严重的疾病,如乙,丙型肝炎,其他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弓形虫、衣原体以及淋菌、梅毒等均需进行筛查。如果患病则需治疗或待病情稳定后受孕。(3)孕前或妊娠期要避免感染性疾病。(4)要特别关注易感人群。(5)分娩方式应根据是否已有宫内感染及分娩时被感染可能性的大小,母体感染状态来决定,剖宫产并不是预防宫内感染的最好途径。(6)围生期感染要积极处理:感染性早产一旦确诊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因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与新生儿败血症有关的病原菌,因而常采用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氨苄西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和产妇产褥感染率[6]。最近Gabriel等[14]报道,为预防脑瘫,改善早产新生儿预后,对胎膜早破者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是十分重要的。下生殖道感染对滴虫性阴道炎有症状时即应该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高危人群应给予甲硝唑治疗[15]。

参考文献

1 Soper DE,Mayhall CG,Dalton HP.Risk factors for intraamnioticinfection: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 study.AM J Obstet Gynecol,1989,161(3):562-568.

2 张春平,朱道银,郭晓霞.沙眼衣原体子宫内感染途径的研究.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49-151.

3 赵素元,杨中礼,邹林樾,等. 戊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产儿死因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2):107-039.

4 韩怀忠,李发明,李祖来.美国2002年西尼罗河病毒流行的新发现.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30(2):104-106.

5 尚丽新,李思扬.宫内感染与围生儿预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25-327.

6 梁莹莹,王子莲.感染性早产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2):861-863.

7 曾丽萍.妊娠合并梅毒53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53-754.

8 戴钟英.宫内感染与脑瘫.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27-328.

9 Grether JK,Nelson KB. Maternal infection and cerebral palsy in infants of normal birth weight.JAMA,1997,278(3):207-211.

10 Joel G.Ray lues mate mal and fefal Considerations of syphilis.Obstet Gynecol Survey,1995,50:845-850.

11 陈倩,张风格.宫内感染459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50-753.

12 王若楷,李法升,刘长青.现代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5-188.

13 Holst RM,Mattsby-Baltzer I,Wennerholm UB,et al.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8 in cervical fluid in a population of Swedish women in preterm labor:relationship to microbial invasion of the amniotic fluid,intra-amniotic inflammation,and preterm delivery.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5,84:551-557.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6篇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7篇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