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3-09-20 18:15:50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1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 素质教育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93-01

如果说心理学是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那么教育也是促进心理学发展的一种主要的动力来源。

心理学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教育是教育者创设特定的教育情景和通过师生交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人类积累的有用知识,社会规范转交给受教育者,并引导他沿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成长的过程。教育者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年轻一代的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教育也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当前学校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既身心健康。因此学校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目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教育素质是被列为首位的,学校是否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发挥自己独特作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因遵循以下原则:

一、认知性原则

作为教师因真正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等,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学龄期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和社会环境。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造成成功的”。

二、整体性与参与原则

面对广大学生从个体心理差别到全体学生心理发展普遍特征,抓住普遍性的特征因势利导,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有普遍性的事例与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相互成为建议者,咨询者和教育者。教师首先要做到对社会大环境一个平和积极的心理,这样才能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从积极方面疏导学生思想,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

三、合作原则

第一,相信你的学生比你更出色。所在班级采取值日班长负责制,每天值日班长要处理班上所有的日常性问题,协调同学间关系,协调教师间关系,观察一个同学的情绪,然后自己和该同学解决所遇问题。如果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挫折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并将解决方式作为经验与全班同学共享,之后老师在来进行指导。第二,使值日班长有效控制自己不足的行为一天,因为你是今天的值日班长,你今天是学生注意的对象。最初学生们刚到校时就是网瘾少年,网瘾少年心理是很孤独和烦躁的,他们并不愿意成为网瘾的牺牲品,但自控能力又差,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无意或有意刺激,使得他们只好用幻想的虚拟的形式来解决问题。那就要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处理好网络问题。采用互相讨论自控办法,低目标低起点的互相督促,他们有的办法的确出乎意料并行之有效。人本主义最核心的部分就在于对人的信任。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自我实现的愿望,相信学生拥有巨大的潜力,把学生看作是有能力做决定的,负责任的人成功的建立起充满真诚、关爱、尊重、宽容和自由的气氛。

四、心理发展正常性原则

青少年在发展期就有躁动,不安,恐惧,担心等,这种“偏态”需要疏导,特别是要注意“常态”下的阴影。因此,正常的心理特征要区别于心理健康中的非线,不要将正常发育中的规律强加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自己称之为有瑕疵的正常行为。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看(12―20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消极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因此,关注他们的挫折原因,允许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的存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教师觉得认识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采取的教育原则要从个体阶段差异性特点出发,了解这些心理发展正常的表征,本着平等尊重,以诚相待的原则,求慢不求快,潜移默化地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影响。

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做好家长的相应知识文化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学业和道德的成功,总之心理健康不仅是促进青少年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中介,是青少年必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21世纪现代学校教育所强调的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素质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作为中介,作为手段,有助于其他各种素质的发展,作为对象,作为目标,它充实于素质体系,丰富了素质的内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教师艺术性的指导原则为导向学生相互合作为依存,协调发展,和谐进步,家长――社会――学校环境为支撑才能构建起心理健康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智商”高,更需要“情商”高。随着我国身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于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今天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些年出现在青少年身上的一些问题却让人感到不安,据近些年对几所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0%,初中生为15%,高中生为20%,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已超过30%。最近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十七岁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陕西省户县十五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制造火灾。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

上述枯燥的数字和惨重的事例并非危言耸听,它们确实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事实证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是否健康。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只重视智能教育,甚至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其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导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独生子女的剧增,破碎家庭的出现,父母的望子成龙,金钱的刺激和网络的诱惑,频繁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生理的剧变以及现代社会的攀比竞争等,给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过度扭曲、积压和困扰。使之表现出过度的害羞和依赖,或严重的狭隘和抑郁,或病态的却懦与自卑,或出现逆向心理、打斗伤人,甚至轻生自杀等心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说明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一般知道保持身体健康的途径是讲究生理卫生,却常忽视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是讲究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不能等同与智力发育正常,其核心是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良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培养心理素质的基本条件。

作为体现基础教育本质要求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按着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它所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生存本能、生活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尤其要在更为广泛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品德、智力、性格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及早识别和预防其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发展和完善其良好个性,促进和保证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不仅只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保证人才和谐成长的先决条件,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论研究。对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研,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教育实践,反之又可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抓住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渗透心理保健知识。中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思品课,语文课,历史课等科目,教师应深入的加以挖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可在中小学专门开设“心理卫生”、“心理教育”等协同课程,促使其心理素质提高,中小学还应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课外活动。恰当的利用课外活动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能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要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让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快乐阳光的度过青春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益民等.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素质教育;心理健康

一、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呼唤学校重视创新素质教育

创新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表现于创造性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素质教育,即通过教育的手段,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素质为目的,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不仅可以解放青少年创造天性,开启生命智慧,还能引导青少年积极健康生活与全面自由发展。

创造素质是人人具有的潜在心理能力,它代表着个体的更高层面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作为潜在的创新人才,在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然而,不少学校在开展创造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该教育理念中所蕴含的心理保健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俞国良教授用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小学生中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0%左右,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20%。[1]另外,国内一些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的创新素质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2001 年,一项对1087 名12~18 岁的中国学生和1087 名1l~15 岁的英国学生就创造力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英国青少年的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特别在发散思维和技术领域方面差异较大。日本学者恩田彰也作出相关调查研究,在所有受访者中自评具有自信心、好奇心、敢于质疑和意志坚强的仅占4.7%,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5.1%和3.6%。[2]由此可见,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方面二者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尽快将创造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积极帮助青少年塑造成功所需的创新素养,极大地挖掘青少年丰富的创造力潜能,激发青少年内在的创造欲望,从而更好促进青少年自我完善及自我实现。

二、创新素质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1.创新素质教育可促进个体有效释放创造能量,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Michael Landmann)指出:“创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数人的少数活动中,它作为一种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3]人生命的本质表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冲动和潜在智能的显发,而青少年是个体生命冲动和潜能显发的最剧烈、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指引就会造成潜能的无序释放,不仅会破坏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创新素质教育则能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潜能的积极有效释放,例如,可通过各种科技文艺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培养其创新精神,这样就能有效的释放和利用这股创造性的冲动能量从而保障其心理健康发展。创新素质教育可以促进个体有效释放创造能量,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2.创新素质教育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和保健能力

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期,既有创造的激情和动力,又能创造的理想和愿望,但是由于其思维的片面狭隘与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完善等因素,使他们并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世界和正确深入的认识评价自己,因而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时必然会遭受各种挫折打击,造成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打破人原有的惯性思维的束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性。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辩证思维的成熟不仅能扩展与深化青少年的理论视野和认知能力,还是帮助其客观辩证的认识自身和世界,并卓有成效的应对处理各种困难和负面事件。可以说,创新素质教育能通过深化个体的认知发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和保健能力。

3.创新素质教育能加速青少年人格的完善,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创新素质教育注重的不是知识与学历的教育,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坚韧顽强品格的培养,是对人高水平能力与创新人格素养的教育。它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教育观念与各种创造性教学方式以及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实施来塑造健全的创新人格,加速个体人格的完善和成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三、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1.加强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为青少年创新素质的培养打开局面

创新素质的核心在于人格的创新。加强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学校首先应重视培养有利于青少年创新的多项人格心理品质,如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幽默感、洞察力、责任感、好奇心和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能经受挫折的良好心态等。通过引导学生独立地、自信地用敏锐的眼光审视自我及周围环境,从而促进青少年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2.注重提高问题意识,促进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充分发展

北京市一项对1200 人的调查显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一现象表明,青少年的问题意识受到严重地压抑了,严重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青少年问题意识的培养,学校首先应要放宽视野,为青少年制定优质的教学内容,要把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在教学手段上,学校应善于利用合作式、探究式,鼓励青少年大胆设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追根求源、不断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破除成规,敢于向权威和传统陈规挑战;敢于有根据地对现有知识或结论进行批驳与批评,从而促进青少年批判精神及思维的充分发展。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拓认为,一个人一生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青少年身上96%的潜能尚处于未开发状态。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如何充分生成”。[4]对青少年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以青少年为主体,尊重学生独立个性及人格,注重从青少年的生命深处唤醒其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欲求。另外,对青少年开展创新主体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应力争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青少年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潜能方面获得陶冶与默化,从而全面激发其创造潜能。

4.搭建各类平台,增强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现代观点出发,素质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学校要努力为青少年提供各类的创新实践机会,着眼于青少年基本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为重点,构建多元的创新素质实践平台,鼓励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创新素质拓展训练。

例如,为青少年举办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创新素质竞赛,大力宣传和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并在创新活动中设立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青少年创新的热情,在实践中锤炼创新思维,增长创新实干才能。

5.有效实施心理健康辅导,优化青少年心理调节的自助功能

心理素质的自我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的教育。”[5]在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辅以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对青少年创新素质的修塑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学校可以通过为青少年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青少年成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成长难题应及时进行答疑解惑,通过帮助青少年排解成才成长过程中的各类心理困扰,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并维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将外部教育转化为内部的自我教育,为创新素质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提供源动力。

总之,21 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所以学校应大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下,积极锤炼未来成功所需的成功心理素质,不断完善心灵品质,从而一步一步走向卓越,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5,(1):67.

[2](日)恩田彰著,俞国钊等译.开发你的创造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55.

[3]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28-229.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4篇

关键词: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105-02

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民族新一代,人才预备队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青少年,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而且要具有开拓进取、执著追求、勇于创新、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良好心理素质,而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青少年群体中的独特群体――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自身成长,也关系到我国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在国际上,美、日及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因经济发展较早,很早就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我国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也表现出不平衡。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学校、家庭和社会均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发展也较迅速;但尚处于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小城市则心理素质教育还存在着形式化的严重问题,尤其是普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青少年群体中的独特群体――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则研究少之又少。笔者通过社会调查,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现状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构建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构想。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及分类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生活、居住在城市半年及以上,年龄在6~24岁的较其他同龄人在社会生活中更为脆弱和更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我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是失学青少年。通常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中途辍学的青少年,他们跟农村孩子相比,不是家庭供养不起,而是厌恶上学,经常逃学,并充当学霸之类的角色,对同龄人进行所谓的少年强索等,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心理恐惧,并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示范效应,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恶性刺激作用。

二是失业青年。这主要指没有条件或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且因家庭或个人经济资源及社会资源的缺少,在社会就业紧张的现实条件下缺少必要的个人条件的青年。

三是家庭贫困青少年。城市贫富差距近些年有不断拉大的趋势,相应地,贫困家庭的子女在生存和受教育方面等各方面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这种劣势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就业的能力,甚至是继承了前代的贫困,形成代际继承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高校贫困生,刚接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由于经济能力的落差巨大给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态,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不仅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也非常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最终伤害自己最深。马加爵之类的事件偶有发生,提供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但贫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是孤残青少年。主要指三无青少年和残疾青少年。三无青少年是指一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义务抚养人的孤儿、弃儿、流浪儿等。他们有的是遭受家庭抛弃的,有的是社会结构调整中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流浪汉,有的是犯罪分子控制下从事非法活动,有的是被收容机构安置遣返又流浪到城市中的等等。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由于环境、遗传、意外伤害等原因,残疾青少年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社会性的救助体系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一些孤残青少年在生活保障上的问题,如一些孤残青少年得不到正常的教育;相当比例的残疾青少年不能正常就业;不少人甚至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有的孤残青少年生活温饱得不到基本满足;还有的被犯罪分子所胁迫,从事盗窃等违法活动的等等。

五是问题青少年。这类青少年长时间呆在街头,游逛街头成为其主要生活方式,没有从照管的成年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保护、监督。他们以义气结群、拉帮结派,通常形成所谓江湖上的各大门派,加入“青龙帮”、 “斧头帮”等。这些青少年本身就是诸多社会问题的直接牺牲品,其存在又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也扭曲了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极为不健康的社会心理问题。问题青少年中有时甚至就包括着入狱后刑满释放的青年,情况比较复杂。

六是流动青少年。这主要指青年农民工、第二代移民即农民工的子女以及躲避计划生育政策的超生游击队家庭子女等。这类青少年因多数无固定居住证明,且相当一部分存在失学现象,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无法掌握其确切资料,对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总体上来说,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包含了以上六种类型。但因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分类中难免有交叉的地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生活遭遇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其对人对事的判断、把握以及与人们交往的心理动机。生活在他们身上更多地烙上了本不该有的社会心理特征,妨碍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现状,并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系统,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一群体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思想观念、价值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在价值选择时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不断增加,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将会导致缺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加剧,由于他们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太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微弱,使得这类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较典型的外出打工者的子女,他们在家庭里难以得到交流和关怀,他们便会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心理,自制力弱的缺陷,严重者还会产生攻击,甚至自杀或同性恋倾向;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表现出失败、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其次,随着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对于孩子的最大改变是心理上的变化,问题少年多是由此产生。我们知道,12~25岁是犯罪的危险年龄,而其中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由于这些孩子在单亲家庭生活,在空间和心理上与父母产生距离,缺少同龄人那样完整家庭的温暖,缺少家长的及时教育和引导,再加上经常同与他们有共同厌学心理和家庭经历的人结伙成帮,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再次,贫困家庭青少年和残疾少年享受到的教育机会,远低于大多数家庭的青少年,贫困家庭青少年中有近70%就读于教育质量一般的学校,只有20%就读于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而普通家庭中有40%多的青少年就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于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只有不到30%的青少年就读于较差的学校。

以上仅举三例分析了在我国目前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中存在着来自教育、就业、家庭、消费模式等方面的“社会排斥”,他们在政治参与、社区朋辈交往、社会活动参与以及课余时间的安排都显示出他们与社会主流的一种隔离状况,同时,透过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所拥有的外在的物质财富匮乏情况,我们也能够看到他们内在的心理极其稚嫩和脆弱,经常性的恫吓、孤立、歧视、侮辱、贬低等精神虐待,严重地损害了心理健康,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冷漠、孤僻,产生孤独感、无为感,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成才,重则产生自弃、逃避、反抗、破坏等行为。

总之,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使得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形成一系列社会及心理问题,本文试图就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教育模式来解决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课题。

三、构建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的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教育模式的探讨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由于社会转型,生理和和心理、家庭状况、居住地和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原因处于较其他青少年更为不利的地位,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中积极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长期、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建立一个“以学校为龙头,以社区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三位一体的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是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系统的关键所在。

双向模式参与是近年来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区与学校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它主要是指社区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纳入社区发展的大系统中,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要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为社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模式通过利用学校、社区现有物质财富、人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来解决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占有资源少的问题,实现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1.依托社区,促进教育优化,提升教育效能。社区教育机构的组织协调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在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过程中,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逐渐接受本社区成员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促进了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善了自我观念,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他们通过社区的价值观念内化作用,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完善人格,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

2.发挥学校优势,形成社区和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利用教师、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与社区联办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如科普知识讲座、专家心理咨询等,加强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

3.深入调研,有序开展,落到实处,整合资源。由于社区内的青少年弱势群体情况不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的构成情况,分析问题,才能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应的运行机制,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可根据社区实际,建立相应的适宜的各种群众性志愿者组织,形成覆盖全社区的教育关怀网络,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主动参与,人人关心弱势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育人功能,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社区、学校双向参与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结构,走向了大教育、大文化,走向了教育和社区双向互动,互相促进,走向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这既解决了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问题,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将资源共享、教育平等落到实处,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

收稿日期:2006-05-30

作者简介:樊海源(1972-),男,湖南邵阳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5篇

现在的学生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但精神上却并不轻松。虽然现在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状况有所改善,学生出路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扰,仍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压力。世俗流行的狭窄的竞争攀比,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还有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无不给现代孩子带来精神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大部分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今天,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隹。如某报纸曾报道的一案例:某所中学有一个班发生失窃现象,班主任找班中一位同学了解情况,事后这位学生越想越怕,以为班主任是怀疑他偷窃,结果不敢见家长,不敢返学校,独自一人出走了。这样脆弱的孩子,经受不住小小的一点压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几位有名中外专家提出衡量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7条标准:(1)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2)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3)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6)有多种个性和特长。(7)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7条标准中绝大部分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这表明,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 健全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要做合格的人才,必须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保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行为效果。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身体无缺点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具体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而且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适、乐于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最大成绩。概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当能保持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基于以上认识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我们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所特有的五大主要特点:第一,健全的人格;第二,敢于正视现实;第三,恰当的自我观念;第四,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热爱学习生活。这些构成了评价一个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

例如,小郑原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尖子生,一直担任班长工作,初一下学期随父亲工作调动,小郑转学到一所重点中学,由于两校的教学水平的差异和课程进度的不同,转学后小郑第一次考试成绩排在班第55名,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也落选了,一向活泼开朗的小郑沉静下来,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及时与小郑谈心,与他一起分析成绩落后等原因,小郑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后,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绝不是目前这个水平,请老师和家长放心,他一定能迎头赶上。从此,他早上5点多钟起床坚持读英语,课堂上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课后常常能见到他勤奋好学的身影。到初二下学期中段考,他已从55名升为班的18名。并重新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而且他表示: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进入班前十名。

评析:小郑的成功,除了是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外,主要还是小郑本身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尊自重,不怕挫折和困难。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反之就有可能使潜能受到压抑。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是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几种状态表现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主要有列几种:

⒈压抑心理

超负荷的学习担子,使有些人精神紧张,寡言少语,忧心忡忡。个案:学生A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考试总排在班第三至四名,但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于是整天埋头学习,在一次考试中取得班第一。在获得老师表扬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同学的闲言闲语,说她这次成绩是偶然的,她听了这些话后总是担心下次被别人超过,不能保持第一,满脑子是问号:"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由于过分担心,晚上十二点多钟也不愿睡觉,第二天上课却无精打彩,这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压力过大而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⒉自卑心理

个案:学生B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与别人沟通,成绩在班中处于中等水平。有一次考试,她有两个科目分数偏低,总成绩达不到预想的水平,家长焦急之中说她脑子比别人笨,于是在她思想上萌发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怕同学取笑、怕老师责骂,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常处于忧郁、悲观、沮丧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

⒊失落心理

个案:学生C由于从小在家庭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思想上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平时自我要求非常高,一直是班中的尖子。她给自己定出几个要求:每次考试都必须在班前十名。初二学年由于主、客观一些原因,她的考试成绩下降到班的中等水平。随着原有地位的丧失,她自我失落感油然而生,出现心理不平衡,怀疑自己是否"优秀",变得苦恼,消沉,颓丧,不与班中学习好的同学交往,反而主动去靠近成绩和纪律差的同学,似乎从哪里才能寻找到精神安慰,失去了奋进的内动力。

4.单恋心理

个案:学生D在小学时担任班长,曾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升上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情感也随着变化,男与女 意识的增强, 令她暗暗地喜欢上班中的一位男同学,形成单相思。由于情有独钟,神情恍惚,不可自拔,酿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后果,令家长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5.嫉妒心理

个案:学生E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和生性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小E总是不能长时间静下来坚持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中下水平。而与小E原来水平相差不远的小华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成绩逐步进步。面对着老师对小华的赞扬和父亲对自己的责骂,小E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他开始想方设法攻击小华,挑拔小华与同学的关系。过份的嫉妒心使他性格变得古怪起来,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与他过不去。

6.孤独心理

个案:学生F的父母都是单位的领导干部,经常加班,出差和应酬,极少留在家中,对小F关心只停留在日常的衣食和金钱的满足,一家三口一个星期难得有1-2次同台吃饭,家中根本无人关心她的喜与忧,F放学回家望着摆设先进而冷清清的家,孤独空虚的感觉就会从心底升起,她在写给同学的信中说:"……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在麦当劳呆坐一个多小时也不愿回家,有时回到家中心情就极其恶劣,或者是放声大哭,或者是发脾气摔东西……"。

7.从众心理

个案:小G是班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倍受班主任的钟爱,由于小G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同学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G被这些同学的行为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班日常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这样才能被那部份同学接纳。

8.逆反心理

个案:小H的母亲家教很严,对小H返放学时间都作了规定,但小H性格外向,喜欢玩和交朋友,放学后经常留在学校与同学闲谈或相约去逛街,把母亲的规定忘记得一干二净,当然,她母亲对她的行为非常恼火,每次迟回家都是一番责骂,对此,小H极为反感,从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反抗。有一晚十时多,她母亲打电话向班主任投诉小H仍末回家,班主任向小H了解情况,原来她放学后故意从另一方向绕一个大弯慢慢走回家,目的就是要气一气她妈妈。

9.脆弱心理

个案:小J就读小学时是学校文娱队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校内、外的表演,加上学习成绩不错,所以她是在老师的赞扬、重视和家长的宠爱中完成小学学习,小学毕业考上重点中学后,来自各校的尖子生云集一起,小J显不出小学时的优势了,初一、初二的学习成绩都只是在班的中等水平,一旦失去了以前的优越感,小J就缺乏心理适应能力了。老师善意的批评,小J看作是有意与她过不去,家长正常的要求,小J以为是父母亲不再爱她,她变得多愁善感,心事重重,常常为一些小事就把自己关在房中哭泣,班中的同学戏称她为"林黛玉"。

以上的事例,说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表现得很突出。

四.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⒈是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

⒉是基于生理特点;

⒊是受社会环境影响;

⒋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没有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后也不了了之。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调适,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中去获得,不能偏废,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结合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和亲身体验,我认为以下思想与实践方法可供参考:

⒈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处在各种不健康心态下的中学生会产生烦躁、苦闷、伤心、愤恨等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或悲观失望、或嫉妒,对自己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并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望生成才"的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肩挑重担,任重而道远。

⒉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

父母不能把子女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高压政策",致使子女不堪重负,产生怨恨或反抗心理。而应该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尊重自己的子女,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有人提出: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就是"朋友式"关系。像朋友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敞开心扉,作心灵的沟通。

⒊少一些物质满足,多一点精神关怀

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大多数是"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二位父母亲,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成为家庭中的核心,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卡拉OK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各追各的电视剧,各唱各的卡拉OK,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父母亲给予孩子主要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抗情绪,因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成果展览或到大自然去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乡下参加劳动,让其体味到辛勤的劳作的艰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欣赏一部好的电视或一场音乐会,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⒋不妨体验一点痛苦,承受一点挫折。就是在精神上给孩子注射一些"痛苦"疫苗,让他从小就有一些痛苦的体验,从而增强抗痛苦的能力。如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让他懂得,有些东西不属于他;孩子碰了桌子时,不要埋怨桌子,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不小心的缘故。

⒌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学校可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其中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

⒍培养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 ,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三自"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6篇

现在的学生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但精神上却并不轻松。虽然现在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状况有所改善,学生出路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扰,仍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压力。世俗流行的狭窄的竞争攀比,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还有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无不给现代孩子带来精神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大部分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今天,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隹。如某报纸曾报道的一案例:某所中学有一个班发生失窃现象,班主任找班中一位同学了解情况,事后这位学生越想越怕,以为班主任是怀疑他偷窃,结果不敢见家长,不敢返学校,独自一人出走了。这样脆弱的孩子,经受不住小小的一点压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几位有名中外专家提出衡量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7条标准:(1)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2)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3)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6)有多种个性和特长。(7)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7条标准中绝大部分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这表明,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 健全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要做合格的人才,必须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保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行为效果。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身体无缺点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具体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而且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适、乐于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最大成绩。概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当能保持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基于以上认识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我们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所特有的五大主要特点:第一,健全的人格;第二,敢于正视现实;第三,恰当的自我观念;第四,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热爱学习生活。这些构成了评价一个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

例如,小郑原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尖子生,一直担任班长工作,初一下学期随父亲工作调动,小郑转学到一所重点中学,由于两校的教学水平的差异和课程进度的不同,转学后小郑第一次考试成绩排在班第55名,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也落选了,一向活泼开朗的小郑沉静下来,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及时与小郑谈心,与他一起分析成绩落后等原因,小郑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后,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绝不是目前这个水平,请老师和家长放心,他一定能迎头赶上。从此,他早上5点多钟起床坚持读英语,课堂上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课后常常能见到他勤奋好学的身影。到初二下学期中段考,他已从55名升为班的18名。并重新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而且他表示: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进入班前十名。

评析:小郑的成功,除了是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外,主要还是小郑本身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尊自重,不怕挫折和困难。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反之就有可能使潜能受到压抑。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是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几种状态表现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主要有列几种:

⒈压抑心理

超负荷的学习担子,使有些人精神紧张,寡言少语,忧心忡忡。个案:学生A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考试总排在班第三至四名,但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于是整天埋头学习,在一次考试中取得班第一。在获得老师表扬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同学的闲言闲语,说她这次成绩是偶然的,她听了这些话后总是担心下次被别人超过,不能保持第一,满脑子是问号:"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由于过分担心,晚上十二点多钟也不愿睡觉,第二天上课却无精打彩,这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压力过大而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⒉自卑心理

个案:学生B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与别人沟通,成绩在班中处于中等水平。有一次考试,她有两个科目分数偏低,总成绩达不到预想的水平,家长焦急之中说她脑子比别人笨,于是在她思想上萌发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怕同学取笑、怕老师责骂,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常处于忧郁、悲观、沮丧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

⒊失落心理

个案:学生C由于从小在家庭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思想上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平时自我要求非常高,一直是班中的尖子。她给自己定出几个要求:每次考试都必须在班前十名。初二学年由于主、客观一些原因,她的考试成绩下降到班的中等水平。随着原有地位的丧失,她自我失落感油然而生,出现心理不平衡,怀疑自己是否"优秀",变得苦恼,消沉,颓丧,不与班中学习好的同学交往,反而主动去靠近成绩和纪律差的同学,似乎从哪里才能寻找到精神安慰,失去了奋进的内动力。

4.单恋心理

个案:学生D在小学时担任班长,曾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升上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情感也随着变化,男与女 意识的增强, 令她暗暗地喜欢上

班中的一位男同学,形成单相思。由于情有独钟,神情恍惚,不可自拔,酿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后果,令家长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5.嫉妒心理

个案:学生E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和生性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小E总是不能长时间静下来坚持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中下水平。而与小E原来水平相差不远的小华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成绩逐步进步。面对着老师对小华的赞扬和父亲对自己的责骂,小E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他开始想方设法攻击小华,挑拔小华与同学的关系。过份的嫉妒心使他性格变得古怪起来,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与他过不去。

6.孤独心理

个案:学生F的父母都是单位的领导干部,经常加班,出差和应酬,极少留在家中,对小F关心只停留在日常的衣食和金钱的满足,一家三口一个星期难得有1-2次同台吃饭,家中根本无人关心她的喜与忧,F放学回家望着摆设先进而冷清清的家,孤独空虚的感觉就会从心底升起,她在写给同学的信中说:"……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在麦当劳呆坐一个多小时也不愿回家,有时回到家中心情就极其恶劣,或者是放声大哭,或者是发脾气摔东西……"。

7.从众心理

个案:小G是班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倍受班主任的钟爱,由于小G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同学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G被这些同学的行为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班日常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这样才能被那部份同学接纳。

8.逆反心理

个案:小H的母亲家教很严,对小H返放学时间都作了规定,但小H性格外向,喜欢玩和交朋友,放学后经常留在学校与同学闲谈或相约去逛街,把母亲的规定忘记得一干二净,当然,她母亲对她的行为非常恼火,每次迟回家都是一番责骂,对此,小H极为反感,从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反抗。有一晚十时多,她母亲打电话向班主任投诉小H仍末回家,班主任向小H了解情况,原来她放学后故意从另一方向绕一个大弯慢慢走回家,目的就是要气一气她妈妈。

9.脆弱心理

个案:小J就读小学时是学校文娱队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校内、外的表演,加上学习成绩不错,所以她是在老师的赞扬、重视和家长的宠爱中完成小学学习,小学毕业考上重点中学后,来自各校的尖子生云集一起,小J显不出小学时的优势了,初一、初二的学习成绩都只是在班的中等水平,一旦失去了以前的优越感,小J就缺乏心理适应能力了。老师善意的批评,小J看作是有意与她过不去,家长正常的要求,小J以为是父母亲不再爱她,她变得多愁善感,心事重重,常常为一些小事就把自己关在房中哭泣,班中的同学戏称她为"林黛玉"。

以上的事例,说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表现得很突出。四.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⒈是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

⒉是基于生理特点;

⒊是受社会环境影响;

⒋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没有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后也不了了之。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调适,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中去获得,不能偏废,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结合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和亲身体验,我认为以下思想与实践方法可供参考:

⒈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处在各种不健康心态下的中学生会产生烦躁、苦闷、伤心、愤恨等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或悲观失望、或嫉妒,对自己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并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望生成才"的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肩挑重担,任重而道远。

⒉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

父母不能把子女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高压政策",致使子女不堪重负,产生怨恨或反抗心理。而应该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尊重自己的子女,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有人提出: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就是"朋友式"关系。像朋友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敞开心扉,作心灵的沟通。

⒊少一些物质满足,多一点精神关怀

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大多数是"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二位父母亲,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成为家庭中的核心,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卡拉OK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各追各的电视剧,各唱各的卡拉OK,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父母亲给予孩子主要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抗情绪,因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成果展览或到大自然去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乡下参加劳动,让其体味到辛勤的劳作的艰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欣赏一部好的电视或一场音乐会,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⒋不妨体验一点痛苦,承受一点挫折。就是在精神上给孩子注射一些"痛苦"疫苗,让他从小就有一些痛苦的体验,从而增强抗痛苦的能力。如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让他懂得,有些东西不属于他;孩子碰了桌子时,不要埋怨桌子,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不小心的缘故。

⒌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学校可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其中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

⒍培养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 ,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三自"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健康人格;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基础信息库;网络

前言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结语

健康人格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目标,同时健康人格也是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健康人格的内容、含义和范围有了更多、更深、更广的变革,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结合“互联网+”这一基本社会和教育条件,将健康人格列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健康人格的塑造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核心优势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担负起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迎接来自未来、发展的挑战和需要。

参考文献:

[1]当代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J].厉红.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6)

[2]试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J].张剑.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3]人格整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J].邓如陵.现代教育科学.2014(05)

[4]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J].杨竞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本文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一级子课题{等同于省级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