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市场经济趋势(合集7篇)

时间:2023-09-05 16:32:02
市场经济趋势

市场经济趋势第1篇

一、道德理性是农民采取行动的规范性因素

费孝通认为,血缘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是“日常生活中关系比较密切”,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是血缘的投影,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的亲疏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在村落生活中,农民的算计不可能单单基于个体自身,而在相当程度上必须将村落中的其他人一并算计在内,否则他们很难维系彼此之间的日常合作。传统的道德或情感因素仍就是农民行动的深层次和现实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经济理性中对“金钱”的追逐的行动逻辑。因而道德理性是农民理性结构中的规范性理性因素,调节和指导农民行动对社会情境中规范性因素的适应性。

二、法理理性是农民行动的前提

现代法律法规等社会权威性因素及社会规范是行动者开展有效行动的制度性框架,是行动者行动获得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条件。与传统道德一样,现代法律是农民日常生活中维持彼此关系和日常合作的可以依赖的力量。与前者相比,它更具有强制性,通过惩罚违背法理的行动起到警示的作用,因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更有强制力。法理理性是农民对现有的法律的理解力和自觉力,对农民行动最基本的“合法性”提供支持。

三、农民理性的经济化发展趋势

哈贝马斯曾指出现代社会中,理性化过程出现了社会再整合。市场经济的商品价值观具有排他自利性的特征,个人取舍的标准以感官欲望代替深层反思,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当货币成为商品流通的媒介,成为衡量价值和商品交换的标准,最终使生活世界被经济化,造成社会再整合。转型时期,现代化和市场因素逐渐渗透到农村社会中来,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逻辑改造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研究市场经济对农民的改造上,有学者指出市场经济的流动性打破了村庄的边界,开放的村庄和流动的农民有了更多按照经济理性算计来决定行动的机会。市场经济以货币衡量一切关系,货币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呈现发展趋势,不断排挤和打压其他社会关系,农民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传统社会之间起作用的规范,来适应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理性准则。在传统社会中,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主要体现了伦理上的关系。伦理的基础是道德,表现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强调的是“应该”如何,是彼此能在权利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关系。市场逻辑侵入了传统的伦理道德逻辑,人际关系契约化冲击人伦为本的人际关系,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淡化传统的“人情”关系。———“亲兄弟明算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伦义务渐渐让位于利益,冲击了“人伦”基础的差序格局。这种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的人际交往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和价值观念,使农民理性表现出经济理性化倾向。中国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出现了新的变化。尤其对生活在“差序格局”社会结构中,重视人情、面子的中国农民,变化更加深刻。这些年来发生在农村的制度安排无一不内涵着对农民“市场主体”的塑造,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重构了农民的理性结构,经济计算成为行动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理性算计和货币理性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呈现。在传统色彩浓厚的农村社会中,家族(家门)、邻里关系等传统关系网络仍然是个人扮演着获取物质资源与情感支持的重要资源和途径。在具体的行动中,农民仍会顾及“家门”与他人的利益,但这种“顾及”是以个人投入成本与自己可以预见的获益之间的算计为基础的策略选择。因而,农民的理性结构出现一种变迁趋势:经济理性逐步上升的趋势,道德理性逐步让位于经济理性。需要指出的是:两种理性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互相嵌入在行动者决策与行动实践中的;这两种理性是农民行为逻辑的重要衡量尺度,但不足以涵盖农民理性的全部内容;两者的关系是一种整体上呈现出的趋势性描述,在特定的行动情境中行动者的个人偏好、文化及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情境的有效判断等会影响这两种理性的发挥程度。

四、小结

市场经济趋势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民主 全球化趋势 主要表现

The Tendency of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mocracy Globalization

Abstra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broadened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e tendency of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leaded to The trend of democracy globalization and the former was the latter’s foundation. Then some expression of Democracy Globaliza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Democracy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Major Expression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由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后者的意义相形之下更为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产生了全球化的趋势。

1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经济,它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之所以会如此,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因为每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由自然经济的补充逐渐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市场经济产生了。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市场经济产生以后人的自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首先,进入市场参加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是自愿的、平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主体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市场经济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等价交换,二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市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别,买卖双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血缘、门第、地域、民族、宗教等等之间的差别都被排除在交换关系之外。等价交换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平等。平等是自由和民主实现的前提,而市场经济恰恰造就了这一前提。

其次,自由意味着人对外界依附的摆脱,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自身也总是在不断寻求解放。自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出现并成为人更加自由的现实基础,加快了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市场竞争同等级特权、经济强制等束缚不相容,必须是公平的自由竞争。生产自由扩张和自由竞争、资金的自由流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价格的自由浮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因而,竞争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另外,市场经济造成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政府统一计划的困难也必然会使经济主体获得较多的自由。

再次,平等、自由用法律规定出来就是权利,而实现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是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承认并鼓励个人利益,对私利的追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因而市场经济促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利益的公民的产生。

2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2.1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渐趋明朗。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指的是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体制逐渐被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态势。根据WTO网站统计,截止到2003年4月4日,WTO的成员国数目为146个,而1995年1月WTO成立时成员总数为104个。加入WTO的国家被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WTO成员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根据“地图之窗”网站数据,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或地区。自1995到2003八年时间,市场经济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比重由45.2%上升到63.5%,可以印证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类型,当然地,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方式。历史表明,商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无法逾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历史逻辑看,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渡,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占到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商品经济不断扩张的本性又必然会使其冲破国界,导致世界各国和地区如多米诺骨牌般地纷纷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趋势是贸易、资本和生产全球化的原动力,而后者又是前者的重要表现和后果并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彰显。

2.2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于政体的范畴,实质是公民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典型的政体理论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如果由一个人掌握,就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优秀的人掌握,就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就是民主政体。或者说,民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或是参与决策的群体中人)有权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除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外,民主化继续延伸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民主全球化趋势,指的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全球的扩展趋势,表现为君主制、法西斯、殖民地、军事专制、个人专制等体制纷纷向民主体制转化——各国间的政体相互借鉴共同向民主之进化。

2001年11月5日,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的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事务不能只由一个超级大国控制而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2.3 民主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

民主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及由其衍生出的其它因素造成的。概括地看以下三个方面构成民主全球化的动力源。

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构成了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经济体制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对建立于其上的政治体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到,“经济自由是达成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从历史上看,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几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凡没有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大革命前的法国、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商品经济越发展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动力就越充分,事实上其民主制度就越发展。可以说,同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是专制政体,而市场经济则对应着民主的原则及其政体。因此,民主政治同市场经济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导致民主化进展的国家的典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

第二,发达国家的“民主输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

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促进各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一方面,民主程度高的国家,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对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战争手段积极进行民主输出,以增加其国际影响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其动力来源。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造成信息传播的加快,更加快了民主输出的过程。由此强权政府会迅速地暴露在世界面前,强权下的民众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政治形式的存在,必然会加速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第三,一些国家自觉的民主化改革也成为民主全球化的动力之一。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不发达的状况,几乎都在自觉地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些国家(甚至包括已经失败的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都是市场化,与此同时,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而政治改革的大致方向就是民主化。中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4民主全球化是多元的、冲突的民主的全球化。

首先,民主全球化并未淹没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两者在竞争中并存,借鉴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虽然都在向前发展,但不会趋于一致。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代表,中国的政体是非常有特色的议政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三权分立制度。

其次,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存在着多种形式。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的典型形式。即使同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各国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史的缺乏,美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是比较完整和典型的。法国的三权虽与美国相同,但封建贵族仍在政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英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与美法不同,而且有两权(行政权、对外权)主要被君主据有,实际上是“两权分立”等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的民主特点也在改变,但各国的民主制度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历史烙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民主政体。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中国建国以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苏联实行苏维埃制,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实行代表团制,朝鲜实行人民会议制、社会主义罗马尼亚实行国民议会制等等。

3 民主全球化趋势在当前的主要表现

3.1 民主国家的渐趋增多。

这里谈到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实行共和制度,公民享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且有宪法保障的国家。与共和制对立的主要是君主制、军统制和政教合一制等专治体制。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丹麦、挪威、列支敦士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八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共和政体——其实即使在那些实行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发达国家,民主程度也是相当高的),非民主体制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遭受过侵略或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国民经济体系不健全,生产结构单一,依附于发达国家经济。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渴望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除了国内政局动荡纷乱的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市场化取向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的《国际统计年鉴》(2003),自1991年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5.4%,其中,中国(9.7%)、莫桑比克(6.6%)、赤道几内亚(22.1%)新加坡、越南(6.8%)、马尔代夫(6.9%)、缅甸(7.2%)等至少12国年均增长都超过6%。笔者根据“地图之窗”网站的资料对非共和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统计:泰国、尼泊尔等12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锡金、阿曼、斯威士兰王国4国实行君主制,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3国实行政教合一政体,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西撒哈拉、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所谓的共和政体中的假共和,那么,到现在非民主国家只占发展中国家总数的不到15%。而且,巴林始于2000年的政体改革,揭开了海湾地区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序幕。

3.2 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个国家内部应讲究民主,国与国更应如此。各国都应有权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国际争端应透过平等协商、对话合作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这样做,有利于体现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体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和愿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谈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民主的全球化,民间关系对国际官方关系影响日益巨大。民主全球化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政府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下降,在外交方面,官方外交的作用也将受到影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说,他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给民间外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为主。”

3.3 民主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以来的两极格局瓦解了。从此各国纷纷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萌芽。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首先,民主全球化与单极世界根本就是不相容的。民主全球化使民主逐渐跨越国界,任何单个国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必然趋弱。其次,民主全球化利于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一系列的世界性经济和政治问题,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挑战单极霸权。再次,民主全球化使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在重视同美关系同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可以从美国打击伊拉克前后其他大国的表现得到印证。最后,民主全球化催生了众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他们坚持自身利益,不会甘愿受美国的摆布。总之,民主全球化趋势限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格局在国际力量消长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但是,由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演变成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新多极格局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耿天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 Li Xiaoxi.China, A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Country[J].China & World Economy,Number 4, 2003。

[3] Wubiao Zhou.The Making of an Integrated National Grain Market in China.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397。

[4] 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6] 王安琪.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J].求是,2003年第12期。

[7] 朱满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J].学习时报,第94期

[8] 姚志勇,刘红青.市场经济的精神——读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7-8。

[9] 张云筝.全球化与民主进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5期。

[10] [美]密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

市场经济趋势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主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

TheTendencyofMarketEconomyGlobalizationandTheTrendofDemocracyGlobalization

Abstract: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broadenedfreedomanddemocracy.ThetendencyofmarketeconomyglobalizationleadedtoThetrendofdemocracyglobalizationandtheformerwasthelatter’sfoundation.ThensomeexpressionofDemocracyGlobalizationwillbe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MarketEconomy;Democracy;TendencyofGlobalization;MajorExpression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由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后者的意义相形之下更为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产生了全球化的趋势。

1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经济,它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之所以会如此,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因为每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由自然经济的补充逐渐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市场经济产生了。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市场经济产生以后人的自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首先,进入市场参加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是自愿的、平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主体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市场经济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等价交换,二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市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别,买卖双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血缘、门第、地域、民族、宗教等等之间的差别都被排除在交换关系之外。等价交换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平等。平等是自由和民主实现的前提,而市场经济恰恰造就了这一前提。

其次,自由意味着人对外界依附的摆脱,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自身也总是在不断寻求解放。自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出现并成为人更加自由的现实基础,加快了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市场竞争同等级特权、经济强制等束缚不相容,必须是公平的自由竞争。生产自由扩张和自由竞争、资金的自由流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价格的自由浮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因而,竞争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另外,市场经济造成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政府统一计划的困难也必然会使经济主体获得较多的自由。

再次,平等、自由用法律规定出来就是权利,而实现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是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承认并鼓励个人利益,对私利的追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因而市场经济促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利益的公民的产生。

2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2.1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渐趋明朗。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指的是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体制逐渐被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态势。根据WTO网站统计,截止到2003年4月4日,WTO的成员国数目为146个,而1995年1月WTO成立时成员总数为104个。加入WTO的国家被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WTO成员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根据“地图之窗”网站数据,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或地区。自1995到2003八年时间,市场经济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比重由45.2%上升到63.5%,可以印证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类型,当然地,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方式。历史表明,商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无法逾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历史逻辑看,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渡,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占到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商品经济不断扩张的本性又必然会使其冲破国界,导致世界各国和地区如多米诺骨牌般地纷纷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趋势是贸易、资本和生产全球化的原动力,而后者又是前者的重要表现和后果并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彰显。

2.2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于政体的范畴,实质是公民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典型的政体理论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如果由一个人掌握,就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优秀的人掌握,就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就是民主政体。或者说,民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或是参与决策的群体中人)有权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除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外,民主化继续延伸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民主全球化趋势,指的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全球的扩展趋势,表现为君主制、法西斯、殖民地、军事专制、个人专制等体制纷纷向民主体制转化——各国间的政体相互借鉴共同向民主之进化。

2001年11月5日,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的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事务不能只由一个超级大国控制而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2.3民主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

民主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及由其衍生出的其它因素造成的。概括地看以下三个方面构成民主全球化的动力源。

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构成了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经济体制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对建立于其上的政治体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到,“经济自由是达成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从历史上看,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几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凡没有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大革命前的法国、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商品经济越发展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动力就越充分,事实上其民主制度就越发展。可以说,同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是专制政体,而市场经济则对应着民主的原则及其政体。

因此,民主政治同市场经济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导致民主化进展的国家的典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

第二,发达国家的“民主输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

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促进各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一方面,民主程度高的国家,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对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战争手段积极进行民主输出,以增加其国际影响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其动力来源。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造成信息传播的加快,更加快了民主输出的过程。由此强权政府会迅速地暴露在世界面前,强权下的民众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政治形式的存在,必然会加速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第三,一些国家自觉的民主化改革也成为民主全球化的动力之一。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不发达的状况,几乎都在自觉地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些国家(甚至包括已经失败的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都是市场化,与此同时,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而政治改革的大致方向就是民主化。中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4民主全球化是多元的、冲突的民主的全球化。

首先,民主全球化并未淹没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两者在竞争中并存,借鉴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虽然都在向前发展,但不会趋于一致。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代表,中国的政体是非常有特色的议政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三权分立制度。

其次,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存在着多种形式。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的典型形式。即使同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各国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史的缺乏,美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是比较完整和典型的。法国的三权虽与美国相同,但封建贵族仍在政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英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与美法不同,而且有两权(行政权、对外权)主要被君主据有,实际上是“两权分立”等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的民主特点也在改变,但各国的民主制度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历史烙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民主政体。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中国建国以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苏联实行苏维埃制,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实行代表团制,朝鲜实行人民会议制、社会主义罗马尼亚实行国民议会制等等。

3民主全球化趋势在当前的主要表现

3.1民主国家的渐趋增多。

这里谈到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实行共和制度,公民享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且有宪法保障的国家。与共和制对立的主要是君主制、军统制和政教合一制等专治体制。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丹麦、挪威、列支敦士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八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共和政体——其实即使在那些实行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发达国家,民主程度也是相当高的),非民主体制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遭受过侵略或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国民经济体系不健全,生产结构单一,依附于发达国家经济。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渴望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除了国内政局动荡纷乱的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市场化取向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的《国际统计年鉴》(2003),自1991年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5.4%,其中,中国(9.7%)、莫桑比克(6.6%)、赤道几内亚(22.1%)新加坡、越南(6.8%)、马尔代夫(6.9%)、缅甸(7.2%)等至少12国年均增长都超过6%。笔者根据“地图之窗”网站的资料对非共和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统计:泰国、尼泊尔等12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锡金、阿曼、斯威士兰王国4国实行君主制,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3国实行政教合一政体,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西撒哈拉、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所谓的共和政体中的假共和,那么,到现在非民主国家只占发展中国家总数的不到15%。而且,巴林始于2000年的政体改革,揭开了海湾地区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序幕。

3.2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个国家内部应讲究民主,国与国更应如此。各国都应有权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国际争端应透过平等协商、对话合作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这样做,有利于体现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体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和愿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谈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民主的全球化,民间关系对国际官方关系影响日益巨大。民主全球化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政府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下降,在外交方面,官方外交的作用也将受到影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说,他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给民间外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为主。”

3.3民主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以来的两极格局瓦解了。从此各国纷纷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萌芽。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首先,民主全球化与单极世界根本就是不相容的。民主全球化使民主逐渐跨越国界,任何单个国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必然趋弱。其次,民主全球化利于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一系列的世界性经济和政治问题,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挑战单极霸权。再次,民主全球化使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在重视同美关系同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可以从美国打击伊拉克前后其他大国的表现得到印证。最后,民主全球化催生了众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他们坚持自身利益,不会甘愿受美国的摆布。总之,民主全球化趋势限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格局在国际力量消长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但是,由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演变成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新多极格局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耿天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LiXiaoxi.China,ADevelopingMarketEconomyCountry[J].China&WorldEconomy,Number4,2003。

[3]WubiaoZhou.TheMakingofanIntegratedNationalGrainMarketinChina.WilliamDavidsonInstituteWorkingPaper397。

[4]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6]王安琪.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J].求是,2003年第12期。

[7]朱满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J].学习时报,第94期

[8]姚志勇,刘红青.市场经济的精神——读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7-8。

[9]张云筝.全球化与民主进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5期。

[10][美]密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

市场经济趋势第4篇

共享经济定义很多,但总体共享经济的涵义都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共享经济是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通过科技力量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这种直接交易的模式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其次,强调使用权,淡化拥有权,共享的实现首先是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通过满足这种需求实现交易;再者,共享平台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更多的充当服务和中介的功能;最后,产销者的出现,共享经济模糊了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的界限,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社会产销者的人群迅速壮大。Airbnb家庭旅游短租的兴起是共享经济趋势下旅游短租市场的典型案例,Aribnb的兴起颠覆了传统旅游住宿形式,通过将社会闲置的房产资源提供给需要的旅游者,从而省去了旅游者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交易的效率。随着Airbnb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在线短租的发展,涌现出了如小猪短租、蚂蚁短租、木鸟短租等一批从事旅游短租在线的公司。为了加快我国旅游短租市场的发展,探索共享经济短租市场的商业模式,本文就共享趋势下的旅游短租市场进行了研究。

一、国内旅游短租市场的开发现状

国外特别是Airbnb家庭旅游短租模式的成功和爆炸式成长带动了我国旅游短租市场的发展,2011年爱日租成为了国内首家在线短租平台,随后大批的专门从事短租的线上短租平台公司出现,但是由于国内旅游短租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及国内人们旅游出行的习惯还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大多数公司都只是昙花一现,现在我国旅游在线短租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主要有蚂蚁短租、途家、小猪短租、木鸟短租等,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侧重点别具特色,因此在我国旅游短租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业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出游等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住宿观念和出行观念。观念的改变是国内旅游短租市场兴起的重要动力,并且这种共享经济模式的旅游短租能够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降低出行的成本,同时也使社会的限制资源得到了更优化的配置。综合国内旅游短租市场的开发现状,市场开发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庞大的消费人群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使的短租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二、国内旅游短租市场的开发存在的缺陷

(一)陌生人社交文化的缺失

Airbnb的发展离不开欧美文化中陌生人社交文化的普遍存在,这种陌生人社交文化所带来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能够使人们习惯去租赁和去求租,而且消费者和房屋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生活习惯不会是他们产生不安全的感觉。在中国,这种人情味的文化似乎还很少,我国租房习惯是整套出租,房东和访客的交流很少,特别是中年人和老年人这种观念更是很少。因此在中国的旅游租房市场,短租的竞争优势较弱,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较为强势。

(二)在线短租的信用体系建设缺陷

Airbnb模式的成功与欧美发达的信用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发达的信用体系能够为家庭旅游短租提供一定的信用支持,能够对房屋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行为提供一定的约束。共享经济趋势下的旅游短租本身就是消费者和提供者的双方直接交易,个人信息的完善程度能够对在线短租提供很好的机制保障,由于文化因素以及国内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成熟现状使得我国信用透明程度偏弱,人们也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与合作,这种文化因素以及信用体系的缺陷是制约国内旅游短租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法律风险的问题以及法律规定的缺陷

共享济趋势下旅游短租市场的兴起离不开良好的市场规范和相对应的法律保障建设,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线短租的市场规范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网上短租的交易纠纷等方面做出具体内容的规定。我国对旅馆行业的管理主要依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进行,可如果把短租房屋划为旅馆的范畴,那么法律法规的行为规范势必会影响房东和交易平台的正常运行。在共享经济趋势下的国内旅游短租平台仍处于灰色经营之中,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发急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支持和保障。

(四)旅游短租口碑不高

旅游短租口碑和体验评价不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优质房源较少,市场需求尚未规模化。我国的旅游短租市场开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开发较小,需求量也较小。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优质房源的设施保障和设施建设问题是优质房源供应较小的主要原因。优质房源的供应不足或者房源质量差所带来的市场反应不太良好;第二,短租平台和房东的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旅游短租平台主要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对于线下资源的投入较少,而线下的服务都是有房东承担的,但是房东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培训,因此导致服务的标准和配备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言,容易引起纠纷从而造成短租平台的信誉和形象受损。

三、共享经济趋势下旅游短租市场开发特点分析

(一)性价比高

在我国住宿业非长期租赁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较为成熟,竞争优势明显,而民宿短租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限制,虽然价格低廉,但是竞争优势不明显。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移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影响人们的住宿观念,短期租赁市场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租赁方式。短期租赁能够提供更多的家具设施,相对于酒店标准统一化的模式更能够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住宿需求。而且短租本身较高再加上在线短租的低成本和便捷性优势,使得旅游短租性价比较高。

(二)房源数量多,类型多样化的特点

国内旅游地产的开发随着国内房地产的火热发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旅游季节化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旅游地产的房屋空置率较高,这也为国内旅游短租提供了很大的房源,在加上国内短租市场的逐渐兴起和迅速发展,短租房源不仅呈现出数量多的特点,在房屋类型上也得到了扩充,特别是中高档次的短租房源,面向不同层次和需求的用户,短租房源数量多,类型齐全的特点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多样化的选择,拓宽了旅游短租市场的受众面,为国内旅游短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

(三)现资对于共享经济趋势下的国内短租市场的关注

国内短租市场的共享经济趋势发展的模式从国外的Airbnb融资模式的借鉴以及发展较好的国内在线短租平台都是通过资本融资进行市场开发和运作的,国内投资领域的关注和分析调研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国内的旅游在线短租市场的开发,其中木鸟短租A轮6000万融资和B轮数千万的融资,途家3亿美元的融资等等都使国内领先的旅游短租平台得到了资金和相关资源的支持,为短租平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共享经济下旅游短租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目标市场的定位

目标市场定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的目标定位能够使在线短租企业充分进行市场的挖掘,在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是企业做大做强。共享经济下旅游短租市场的开发主要综合科技影响因素,住宿观念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文化观念特点,找准市场的需求点。结合旅游短租市场的国内外开况,共享经济趋势下的旅游短租市场的主要目标客户有三个主要的群体,第一,自助旅游者。自助游已经成为了旅游的新趋势,人们日益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使得人们的住宿需求也表现的多样化的特点,并且自助游的个体特征上观念较为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个性的旅游短租能够满足自助游的方式追求,同时还能够较低自助游的住宿花费,别样的体验更能够满足自助游旅游的需求;第二,观念较为开放的青年旅游者,中年旅游者和老年旅游者由于观念的因素的限制使得旅游短租市场的开发人群应该主要以思想观念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八零后和九零后消费人群,由于年轻人网络工具和移动工具的接触频率较高的特点,使得在进行旅游在线短租的目标定位时要以青年人群为主要用户市场;第三,求学人群的旅游需求。求学需求以及修学者自身旅游出行的需求使得旅游短租公寓成为了这些人群青睐的选择,不仅能够利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增长见识,还能够通过旅游短租平台较低个人的消费成本。

(二)市场保障制度的建设上

首先,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要加大。鼓励旅游短租市场的开发和短租平台的创业,在2015年12月C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把短租公寓定性为生活业,通过政策引导把短租公寓的开发建设逐渐引向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的轨道上来,这种鼓励共享经济趋势下旅游短租市场开发的政策不仅结束了顿足公寓的灰色经营历史,还能够促进现代消费观念的不断深入。因此,在政府政策支持上,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政策模式,立足本国的文化特点和发展需要,下大力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其次,信用环境建设上。国内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是制约国内旅游短租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搞好国内信用体系建设不仅能够带动国内旅游短租市场的发展,还有助于现代消费观念以及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深入发展。国内的信用体系建设需要长期的建设才能够实现逐渐的完善,作为国内旅游短租平台需要在平台运行和自身信用体系构建上下足功夫,通过实名制和相应的规范措施保障平台的品牌形象是当前在线短租平台急需要加强的方面。

五、结语

市场经济趋势第5篇

投稿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兴起,正改变着我们的营销环境,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以营销创新为主题的新营销革命风暴在国内外掀起。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敏锐地捕捉到了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新著《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一文,着重论述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对市场营销冲击,并提出了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营销法则,如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开展电子商务等。然而营销权威的论述仅从新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角度来论述营销的趋势,并未系统论述营销的趋势。有鉴于此,笔者从营销观念、策略、组织、管理和领域等五个方面来全面阐述营销的发展趋势。但愿我们的企业能迅速捕捉到营销新趋势并能适应新形势,以开创营销工作新局面。

■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从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到社会营销观念的逐步演进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营销观念都深刻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如今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整个营销环境。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称当前的市场为“21世纪市场”。他说:“21世纪的市场是消费者统治的市场,是互动以及不断发展的。它是互联网和万维网时代,也是电子商务的时代——便捷、快速、消费者居于统治地位——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营销和营销传播思想与方法都是按历史市场来设计的。”的确,我们的营销观念还存在诸多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应该看到当前一个时期以至未来,营销观念的发展着重体现在“四个更加重视”:

一是更加重视战略。传统计划经济下诞生的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民营企业,大都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常常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不注重维护、创造企业的经营特色,在生产经营设施和技术开发上不愿进行大的投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未来企业营销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营销必须重视战略的制订、战略与战术的协调以确保市场营销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更加重视合作。“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成功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的,这是传统的竞争观念。这种观念在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的国内企业竞争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和广告战,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这种传统的营销竞争观念显然落伍了,客观上要求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的战略联盟、企业间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三是更加重视“知本”。以前企业营销活动中更多地依靠的是有形的资本,一旦资本缺失,营销活动就难以开展。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知本”即营销人才的作用,没有资本但如果有“知本”,企业营销同样可以开展。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曾经说过:“如果我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而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的话,我同样可以重新开始。”从这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营销“知本”的重要性。“知本”,是未来营销致胜的核心资本。

四是更加重视顾客。从营销观念的发展进程中就可看出,每一次营销观念的重大变革,无不是向重视顾客方向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未来营销观念的演进也是如此,不过,更加重视的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差别化需求亦或更加细化、深化的需求。

■营销策略

提到营销策略大家自然会想到营销4P,那么首先我们还是分别来看看4P的发展趋势吧。一是在产品方面。随着市场由以“产品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服务正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据有关调查显示,服务正在成为IBM最大的一张王牌。2001年IBM服务的营业收入占IBM全部营收的1/3。在IBM的盈利模式里,有这样一个算式:产品+服务=1+3=4,也就是说,1元的产品加上服务后可以卖到4元,这充分体现了服务的价值。二是在价格方面,价格构成因素发生变化,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等计入价格之中;价格导向发生转变,即由传统的以生产成本为导向的定价策略转为真正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定价方式也发生变化,通过网络技术运用价格策略的方式出现。三是渠道方面。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如有的企业由多层次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立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这种扁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加了品质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渠道方式实施E化分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渠道E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E化渠道以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高效率为特征,能够适应新经济时代消费者快速、便捷并富有个性的需求。四是在促销方面,网络广告、网络公共关系兴起。网络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互式沟通,站点宣传、网上新闻、栏目赞助、参与或主持网上会议、发送电子推销信、在网络论坛和新闻组发送信息传单等等网络公共关系出现。与此同时,电子邮件广告(E-mail)、电子公告牌(BBS)广告、Usenet广告和Web广告等新型网络广告形式将成为未来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从营销策略的发展趋势,营销策略并不一定就是4P,营销组合的变革趋势明显。“4P”是产品(Production)、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手段(Promotion)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四要素组合的总称。在整个20世纪80代与90年代,企业的营销更多的运用“4P”策略,后来在“4P”营销观的基础上,加上了“权力(Power)与关系(Publicrelation)”形成6P营销策略组合。近年来,营销学者从顾客的角度又提出了新的营销观念与理论,即“4C”组合理论,包括Customer(顾客的需求和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 )、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以及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最近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营销新组合出现,即“4V”营销组合。所谓“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它强调的是顾客需求的差异化和企业提供商品的功能的多样化,以使顾客和企业达到共鸣。如今美国营销学教授舒尔茨提出了4R营销组合,即与顾客建立关联(relance)、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sponse)、运用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ward)。4R营销组合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文秘站:趋激烈的态势,着眼于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双赢。

■营销组织

营销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朝三个方向发展:

学习型营销组织。《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它是在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对4000多家企业的调研而创立的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的理论,如今愈来愈引起理论界及企业的浓厚兴趣,并被喻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1970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大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有1/3销声匿迹。这些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彼得·圣吉的思考。通过深入研究,他发现,是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和成长,并最终导致组织的衰败。组织智障,顾名思义,指的是组织或团体在学习及思维方面存在的障碍。这种障碍最明显地表现在:组织缺乏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个障碍对组织来说是致命的,许许多多的企业因此走向衰落。因而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以此来克服组织智障。建立学习型组织前提是进行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网络型营销组织。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关系,以取代传统的竞争模式。西方国家已出现了营销交流公司、营销联合公司、虚拟公司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所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虚拟营销组织。所谓虚拟组织,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在这个经济共同体之中,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合作各方仅保留自身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最大效率地发挥协同优势,构造强有力的战略竞争联盟。

■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

一是从硬式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传统宝塔式等级组织相对应的是,传统营销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集中管理和硬性管理,通过大量硬性指标和规章制度来强化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且营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双向沟通缺乏,营销管理的效率不高,组织绩效低下。可以说这种滞后的营销管理在新经济的冲击下不堪一击。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和经营是通过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来获得高效率的;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营销人员增多,靠强制性的硬式管理不但不能见效相反只会起反作用。知识型员工更需要与管理者的沟通,过去你说我听的指令型管理模式需要改变为双向沟通。知识和信息在营销中的应用正成为现代营销管理的发展方向,如以数字化管理为代表的柔性营销管理。此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目标,不再只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是从忽视企业内外部协调向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联结内外部营销管理转变。传统营销管理观念存在着明显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即营销管理缺乏内外部协调。传统营销管理要么是只重视内部的产品和人员的管理,要么只重视外部公共关系的开展,而没有将内外部营销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经济强调的是持续发展,重外轻内或重内轻外都将妨碍企业的长期发展。营销的目的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因而企业要在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管理的同时,将重心转移至外部顾客服务上来,特别注意通过加强内部的管理来实现外部的顾客满意目标。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倡导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思想和方法,成为未来营销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是从忽视营销管理的整合到大力实施整合营销管理的转变。市场营销策略包括4P,营销管理的整体效果取决于4P的整合程度。根据木桶原理,即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的最短边而非最长边。那么营销效果的高低实际上是取决于4P中的最弱的方面,而非做得最好的方面。我们的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非常重视促销(尤其是广告)和价格。这未免有失偏颇。可以预见未来在营销管理中强化营销组合的整合程度将是营销管理成败的关键。整合营销(IM:IntegratedMarketing)是一种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这一营销方式必将成为未来营销管理的又一趋势。

■营销领域

市场经济趋势第6篇

投稿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兴起,正改变着我们的营销环境,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以营销创新为主题的新营销革命风暴在国内外掀起。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敏锐地捕捉到了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新著《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一文,着重论述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对市场营销冲击,并提出了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营销法则,如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开展电子商务等。然而营销权威的论述仅从新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角度来论述营销的趋势,并未系统论述营销的趋势。有鉴于此,笔者从营销观念、策略、组织、管理和领域等五个方面来全面阐述营销的发展趋势。但愿我们的企业能迅速捕捉到营销新趋势并能适应新形势,以开创营销工作新局面。

    ■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从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到社会营销观念的逐步演进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营销观念都深刻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如今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整个营销环境。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称当前的市场为“21世纪市场”。他说:“21世纪的市场是消费者统治的市场,是互动以及不断发展的。它是互联网和万维网时代,也是电子商务的时代——便捷、快速、消费者居于统治地位——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营销和营销传播思想与方法都是按历史市场来设计的。”的确,我们的营销观念还存在诸多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应该看到当前一个时期以至未来,营销观念的发展着重体现在“四个更加重视”:

    一是更加重视战略。传统计划经济下诞生的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民营企业,大都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常常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不注重维护、创造企业的经营特色,在生产经营设施和技术开发上不愿进行大的投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未来企业营销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营销必须重视战略的制订、战略与战术的协调以确保市场营销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更加重视合作。“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成功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的,这是传统的竞争观念。这种观念在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的国内企业竞争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和广告战,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这种传统的营销竞争观念显然落伍了,客观上要求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的战略联盟、企业间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三是更加重视“知本”。以前企业营销活动中更多地依靠的是有形的资本,一旦资本缺失,营销活动就难以开展。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知本”即营销人才的作用,没有资本但如果有“知本”,企业营销同样可以开展。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曾经说过:“如果我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而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的话,我同样可以重新开始。”从这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营销“知本”的重要性。“知本”,是未来营销致胜的核心资本。

    四是更加重视顾客。从营销观念的发展进程中就可看出,每一次营销观念的重大变革,无不是向重视顾客方向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未来营销观念的演进也是如此,不过,更加重视的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差别化需求亦或更加细化、深化的需求。

    ■营销策略

    提到营销策略大家自然会想到营销4P,那么首先我们还是分别来看看4P的发展趋势吧。一是在产品方面。随着市场由以“产品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服务正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据有关调查显示,服务正在成为IBM最大的一张王牌。2001年IBM服务的营业收入占IBM全部营收的1/3。在IBM的盈利模式里,有这样一个算式:产品+服务=1+3=4,也就是说,1元的产品加上服务后可以卖到4元,这充分体现了服务的价值。二是在价格方面,价格构成因素发生变化,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等计入价格之中;价格导向发生转变,即由传统的以生产成本为导向的定价策略转为真正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定价方式也发生变化,通过网络技术运用价格策略的方式出现。三是渠道方面。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如有的企业由多层次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立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这种扁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加了品质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渠道方式实施E化分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渠道E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E化渠道以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高效率为特征,能够适应新经济时代消费者快速、便捷并富有个性的需求。四是在促销方面,网络广告、网络公共关系兴起。网络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互式沟通,站点宣传、网上新闻、栏目赞助、参与或主持网上会议、发送电子推销信、在网络论坛和新闻组发送信息传单等等网络公共关系出现。与此同时,电子邮件广告(E-mail)、电子公告牌(BBS)广告、Usenet广告和Web广告等新型网络广告形式将成为未来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从营销策略的发展趋势,营销策略并不一定就是4P,营销组合的变革趋势明显。“4P”是产品(Production)、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手段(Promotion)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四要素组合的总称。在整个20世纪80代与90年代,企业的营销更多的运用“4P”策略,后来在“4P”营销观的基础上,加上了“权力(Power)与关系(Publicrelation)”形成6P营销策略组合。近年来,营销学者从顾客的角度又提出了新的营销观念与理论,即“4C”组合理论,包括Customer(顾客的需求和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以及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最近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营销新组合出现,即“4V”营销组合。所谓“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它强调的是顾客需求的差异化和企业提供商品的功能的多样化,以使顾客和企业达到共鸣。如今美国营销学教授舒尔茨提出了4R营销组合,即与顾客建立关联(relance)、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sponse)、运用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ward)。4R营销组合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着眼于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双赢。

    ■营销组织

    营销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朝三个方向发展:

    学习型营销组织。《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它是在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对4000多家企业的调研而创立的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的理论,如今愈来愈引起理论界及企业的浓厚兴趣,并被喻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1970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大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有1/3销声匿迹。这些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彼得·圣吉的思考。通过深入研究,他发现,是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和成长,并最终导致组织的衰败。组织智障,顾名思义,指的是组织或团体在学习及思维方面存在的障碍。这种障碍最明显地表现在:组织缺乏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个障碍对组织来说是致命的,许许多多的企业因此走向衰落。因而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以此来克服组织智障。建立学习型组织前提是进行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网络型营销组织。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关系,以取代传统的竞争模式。西方国家已出现了营销交流公司、营销联合公司、虚拟公司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所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虚拟营销组织。所谓虚拟组织,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在这个经济共同体之中,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合作各方仅保留自身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最大效率地发挥协同优势,构造强有力的战略竞争联盟。

    ■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

    一是从硬式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传统宝塔式等级组织相对应的是,传统营销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集中管理和硬性管理,通过大量硬性指标和规章制度来强化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且营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双向沟通缺乏,营销管理的效率不高,组织绩效低下。可以说这种滞后的营销管理在新经济的冲击下不堪一击。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和经营是通过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来获得高效率的;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营销人员增多,靠强制性的硬式管理不但不能见效相反只会起反作用。知识型员工更需要与管理者的沟通,过去你说我听的指令型管理模式需要改变为双向沟通。知识和信息在营销中的应用正成为现代营销管理的发展方向,如以数字化管理为代表的柔性营销管理。此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目标,不再只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是从忽视企业内外部协调向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联结内外部营销管理转变。传统营销管理观念存在着明显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即营销管理缺乏内外部协调。传统营销管理要么是只重视内部的产品和人员的管理,要么只重视外部公共关系的开展,而没有将内外部营销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经济强调的是持续发展,重外轻内或重内轻外都将妨碍企业的长期发展。营销的目的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因而企业要在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管理的同时,将重心转移至外部顾客服务上来,特别注意通过加强内部的管理来实现外部的顾客满意目标。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倡导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思想和方法,成为未来营销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是从忽视营销管理的整合到大力实施整合营销管理的转变。市场营销策略包括4P,营销管理的整体效果取决于4P的整合程度。根据木桶原理,即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的最短边而非最长边。那么营销效果的高低实际上是取决于4P中的最弱的方面,而非做得最好的方面。我们的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非常重视促销(尤其是广告)和价格。这未免有失偏颇。可以预见未来在营销管理中强化营销组合的整合程度将是营销管理成败的关键。整合营销(IM:IntegratedMarketing)是一种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这一营销方式必将成为未来营销管理的又一趋势。

    ■营销领域

市场经济趋势第7篇

■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从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到营销观念的逐步演进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营销观念都深刻地烙上了那个的印记。如今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整个营销环境。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称当前的市场为“21世纪市场”。他说:“21世纪的市场是消费者统治的市场,是互动以及不断发展的。它是互联网和万维网时代,也是电子商务的时代——便捷、快速、消费者居于统治地位——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营销和营销传播思想与都是按市场来设计的。”的确,我们的营销观念还存在诸多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应该看到当前一个时期以至未来,营销观念的发展着重体现在“四个更加重视”:一是更加重视战略。传统计划经济下诞生的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民营企业,大都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常常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不注重维护、创造企业的经营特色,在生产经营设施和技术开发上不愿进行大的投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未来企业营销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营销必须重视战略的制订、战略与战术的协调以确保市场营销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更加重视合作。“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成功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的,这是传统的竞争观念。这种观念在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的国内企业竞争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和广告战,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这种传统的营销竞争观念显然落伍了,客观上要求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的战略联盟、企业间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三是更加重视“知本”。以前企业营销活动中更多地依靠的是有形的资本,一旦资本缺失,营销活动就难以开展。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知本”即营销人才的作用,没有资本但如果有“知本”,企业营销同样可以开展。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曾经说过:“如果我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而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的话,我同样可以重新开始。”从这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营销“知本”的重要性。“知本”,是未来营销致胜的核心资本。

四是更加重视顾客。从营销观念的发展进程中就可看出,每一次营销观念的重大变革,无不是向重视顾客方向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未来营销观念的演进也是如此,不过,更加重视的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差别化需求亦或更加细化、深化的需求。

■营销策略

提到营销策略大家会想到营销4P,那么首先我们还是分别来看看4P的发展趋势吧。一是在产品方面。随着市场由以“产品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服务正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据有关调查显示,服务正在成为IBM最大的一张王牌。2001年IBM服务的营业收入占IBM全部营收的1/3.在IBM的盈利模式里,有这样一个算式:产品+服务=1+3=4,也就是说,1元的产品加上服务后可以卖到4元,这充分体现了服务的价值。二是在价格方面,价格构成因素发生变化,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等计入价格之中;价格导向发生转变,即由传统的以生产成本为导向的定价策略转为真正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定价方式也发生变化,通过技术运用价格策略的方式出现。三是渠道方面。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如有的企业由多层次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立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这种扁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加了品质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渠道方式实施E化分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渠道E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E化渠道以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高效率为特征,能够适应新经济时代消费者快速、便捷并富有个性的需求。四是在促销方面,网络广告、网络公共关系兴起。网络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互式沟通,站点宣传、网上新闻、栏目赞助、参与或主持网上会议、发送电子推销信、在网络论坛和新闻组发送信息传单等等网络公共关系出现。与此同时,电子邮件广告(E-mail)、电子公告牌(BBS)广告、Usenet广告和Web广告等新型网络广告形式将成为未来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从营销策略的发展趋势,营销策略并不一定就是4P,营销组合的变革趋势明显。“4P”是产品(Production)、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手段(Promotion)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四要素组合的总称。在整个20世纪80代与90年代,企业的营销更多的运用“4P”策略,后来在“4P”营销观的基础上,加上了“权力(Power)与关系(Publicrelation)”形成6P营销策略组合。近年来,营销学者从顾客的角度又提出了新的营销观念与,即“4C”组合理论,包括Customer(顾客的需求和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以及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最近随着高产业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营销新组合出现,即“4V”营销组合。所谓“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它强调的是顾客需求的差异化和企业提供商品的功能的多样化,以使顾客和企业达到共鸣。如今美国营销学教授舒尔茨提出了4R营销组合,即与顾客建立关联(relance)、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sponse)、运用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ward)。4R营销组合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着眼于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双赢。

■营销组织

营销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朝三个方向发展:型营销组织。《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是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对4000多家企业的调研而创立的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的理论,如今愈来愈引起理论界及企业的浓厚兴趣,并被喻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彼得。圣吉在中发现,1970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大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有1/3销声匿迹。这些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彼得。圣吉的思考。通过深入研究,他发现,是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和成长,并最终导致组织的衰败。组织智障,顾名思义,指的是组织或团体在学习及思维方面存在的障碍。这种障碍最明显地表现在:组织缺乏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个障碍对组织来说是致命的,许许多多的企业因此走向衰落。因而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以此来克服组织智障。建立学习型组织前提是进行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型营销组织。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关系,以取代传统的竞争模式。西方国家已出现了营销交流公司、营销联合公司、虚拟公司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所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虚拟营销组织。所谓虚拟组织,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共同体。在这个经济共同体之中,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合作各方仅保留自身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最大效率地发挥协同优势,构造强有力的战略竞争联盟。

■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一是从硬式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传统宝塔式等级组织相对应的是,传统营销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集中管理和硬性管理,通过大量硬性指标和规章制度来强化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且营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双向沟通缺乏,营销管理的效率不高,组织绩效低下。可以说这种滞后的营销管理在新经济的冲击下不堪一击。在传统经济,生产和经营是通过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来获得高效率的;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营销人员增多,靠强制性的硬式管理不但不能见效相反只会起反作用。知识型员工更需要与管理者的沟通,过去你说我听的指令型管理模式需要改变为双向沟通。知识和信息在营销中的正成为营销管理的方向,如以数字化管理为代表的柔性营销管理。此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目标,不再只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是从忽视企业内外部协调向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联结内外部营销管理转变。传统营销管理观念存在着明显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即营销管理缺乏内外部协调。传统营销管理要么是只重视内部的产品和人员的管理,要么只重视外部公共关系的开展,而没有将内外部营销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经济强调的是持续发展,重外轻内或重内轻外都将妨碍企业的长期发展。营销的目的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因而企业要在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管理的同时,将重心转移至外部顾客服务上来,特别注意通过加强内部的管理来实现外部的顾客满意目标。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倡导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思想和,成为未来营销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是从忽视营销管理的整合到大力实施整合营销管理的转变。市场营销策略包括4P,营销管理的整体效果取决于4P的整合程度。根据木桶原理,即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的最短边而非最长边。那么营销效果的高低实际上是取决于4P中的最弱的方面,而非做得最好的方面。我们的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非常重视促销(尤其是广告)和价格。这未免有失偏颇。可以预见未来在营销管理中强化营销组合的整合程度将是营销管理成败的关键。整合营销(IM:IntegratedMarketing)是一种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与营销方法。这一营销方式必将成为未来营销管理的又一趋势。

■营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