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合集7篇)

时间:2023-08-21 16:58:18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1篇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管理探讨

一 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重症医学科是研究各种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方法学一门临床一级医学学科。它通过对各种原因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的病理生理状态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的危重病人,及时采取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手段,应用先进的诊断,检测,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危重病人提供全面规范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生命,改善病人生存后的生命质量,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病区。重症医学科,也是独立的医学学会学科,在医学会中属于危重病学会。我院ICU是个年轻的新型科室,创建于2006年,共有10张病床。近年来随着我院蓬勃飞速地发展,重症医学科走上了正规化专业发展道路。

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危重病医学专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和某些手术后高危病人的集中管理科室,其病人来自临床各科,也是医院临床各科室的坚强后盾,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有生命危险就应该送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危重病医学的特征,决定了ICU对危重病患者,必须有连续,动态和定量监护观察的同时,对病人进行积极治疗。处理上既要做到快速,连续,又要准确,精细和全面,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ICU的主要病人来源是医院内危重病患者。大多数患者病情复杂,涉及多系统,变化快,临床治疗要求准确果断,深入理解这些关系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处理方法,对提高临床各级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ICU也是医院临床医师医学技能的重要培训基地。

二 严格的管理制度

ICU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病历讨论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及会诊制度等现有院级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ICU进一步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细则,改进及完善本科室的诊疗常规。包括;ICU的收住指征,出入ICU交接班制度。ICU病人的评估制度,ICU病人管理制度,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更加严格消毒隔离等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多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导管相关感染控制措施,ICU探视制度等。ICU病床实行全程护理,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不设陪护。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为减少感染机会,一般安排家属定时,定入并穿指定隔离服装入室探视。

三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检测与治疗要求。ICU医师应经过规范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转贴于 ICU医师必须具备掌握医学科相关生理病理学知识,ICU相关,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ICU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主要器官,系统功能检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ICU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监测和常规急救技术的能力。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掌握各种抢救治疗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ICU护士必须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理论和技能。

四 科学管理

学科的规范化和系统管理是科学发展的基础。重症医学科集中了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要降低这些患者死亡率,不仅需要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先进的治疗手段,而上需要团队合作与有效的执行力。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特点是团队工作。在专业方面首先有正确的医疗理念,要有不断提高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些理念不仅要被自身团队的每个人所接受,并真正要消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这个团队成为具有共同语言,合作默契的整体。重症医学科的人员组成,模式,工作程序,对重症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设备的掌握能力,医院其他科室的专业水平设及科室之间合作,都对重症医学科具体工作的实施有重大影响。

五 探讨

充分发挥ICU的作用,ICU室内的患者多属急,危重症患者急要进行及时,正确有效地抢救治疗,延误即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失去抢救机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我科充分利用ICU配备的先进仪器设备和训练有素专业监护人员,将重症患者收入ICU进行监护治疗,针对不同病情分别进行,复苏,心电,呼吸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微量输液泵应用等,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重症医学科内容包括,人,财,物,时间和技术五要素。有机地将这五要素结合起来,并通过管理措施提高各要素质量及工作效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大及危重病医学的不断发展,我院ICU也不断发展,更新,ICU的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提高了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水平,提高了医院医护人员的整体医疗水平,提高了医院应对突发医疗事件能力,提高了医院开展各种高难 技术能力,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医院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社会声望。

ICU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正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随着学术指南性文件的增加和内容的逐渐完善,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及ICU的工作规范化正向新阶段的迈进。新时代对社会和科学所提出新要求,永远是学科发展强大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占群,冯永文.吴颖川等中型综合医院SICU的管理与建设,临床麻醉杂志,1996,12,(5);256.

[2]刘大为.重症医学的学术内涵建设与发展[J],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2009.1,(1);1-2.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61―02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脑重症学科由于病人和工作的特殊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探讨和分析脑重症学科不安全因素,做好安全护理,是脑重症学科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质量的保证。

1 脑重症学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护理文书书写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1)在脑重症学科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繁杂及突发性事件,工作人员只顾及当时的抢救和其他工作而未能及时记录,常常是回顾性的记录,有时与医疗记录不一致;(2)对一些住院时间长的老病人常常是回顾性地将各时间段的病情及落实的护理措施进行记录,而常漏记一些关键的内容;(3)有些护士为了应付检查,而把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实施的护理措施、效果评价做了想象性的记录。这样就与医师的医疗文书记录可能产生了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不利于院方的事实说明。

1.2 患者行为因素 脑重症学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急性期的病人及症状变化时的病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之受意识昏迷所产生的幻觉妄想的支配,这是造成冲动、自伤、自杀等的主要原因,而且,脑重症学科病人多无自知力,不安心住院,拒绝治疗,也可出现过激行为,危及他人或自身安全。

1.3 住院环境因素 病房的设施不牢固,或放置不当,可被脑重症学科的病人利用成为危险物品,进行伤人、自伤、自杀等;地面过滑易致跌伤;另外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可致病人情绪变化,造成自杀等行为。

1.4 护理人员素质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的无休止的劳累,以及工作的特殊性,并随时可能被脑重症学科的病人伤害的危险性,经济效益的不景气等,造成少数护理人员的厌烦心理,希望调离脑重症学科护士的岗位;有些护理人员存在麻痹大意,或侥幸心理,凭经验办事,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认识不足,防范意识缺乏。

1.5 护理技术因素 少数护士专业知识缺乏,不重视并认真学习业务技术,技术水平差或不熟练,相互间配合性差,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易导致护理缺陷和事故。

1.6 质量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够,对护理质量的监控措施不力,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或分工协调不当,都可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1.7 在病人家属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有些护理人员却没有正视这种现实或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病人的意外是颅脑病症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与护理责任心没有因果关系。

2 管理与对策

2.1 加强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脑重症学科安全护理的前提。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性化护理,利用各种会议、查房、晨会、讲座、病例讨论、质量分析会、业务学习进行安全教育。对身边的典型进行表扬,而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进行分析,对当事人进行教育,以警示大家,以促使广大护理人员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2.2 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护士长严格按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护理质量督查,严格按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治疗、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主观臆念。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对安全风险做出预见性判断。

2.3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继续教育,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每月组织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采取岗位培训、外出学习及自学相结合,使广大护理人员不断“充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3篇

【关键词】产科危急重症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产科危急重症是指产科范围内突然发生的疾病造成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婴儿生命安全的急性病症,其发生率高,病情急、重而又复杂多变,如果护理观察不及时,治疗不当,容易使病情加重,危及母婴生命。护理安全一般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近3年来,我院妇产科重新识别和确定护理风险,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将防范措施应用于提高产科急重症护理质量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产科急重症现存和潜在护理安全隐患

产科危急重症包括孕产妇出血、休克、妊娠合并症、孕产期感染性疾病、特殊胎先露异常、胎儿畸形、产科手术意外、软产道损伤、外伤及胎儿急症等范畴。随着医院管理者对病人安全的重视,特别是多种措施和手段的应用,使得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有关数据表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仍有增高趋势[2]。产科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随着近年来职业医闹的不断增多,医疗护理对象特殊,突况多,且危急重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工作中存在高危孕产妇管理不力;晚夜班产妇生产率高而医护人员少;产科危急重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中均可发生,并且妊娠可以诱发或加重其它脏器疾病;胎婴儿观察不及时或护理不当时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导致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危急重症抢救技术、专业护理技术、法律意识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应对异常事件的能力差、工作中带有不良情绪;专业助产人员的相对缺乏;护理队伍年轻化、资质浅;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产科护理操作规程执行不力;产科护理记录不全等,都是产科护理的潜在安全隐患。

2 产科急重症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建立高危管理制度

从妊娠早期作出高危筛选,对筛选出的高危孕妇加强孕检及特殊监护,对正常孕产妇作好定期规范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诊断。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和保健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围产期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率。

(2)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

当产科患者突发危急重症需抢救时,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护士可在医生未到之前,根据病情需要,予以适当、及时的紧急处理,如止血、吸氧、吸痰、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应参与抢救方案的制定,使危重病人能及时、迅速得到抢救。做好查对工作和抢救记录。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对危重病人做到心中有数,配合恰当。抢救物品及药品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所有护士应熟悉抢救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排除一般故障,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抢救用物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归还原处和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如系传染病人,应按传染病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做好交接班工作抢救病人必须床头交班,相互监督,保证抢救和护理措施的落实。

(3)开设产科重症监护病房

病房购进抢救设备,如新生儿复苏设备、胎心监护仪、正压给氧设备、气管插管包、心肺复苏器、静脉切开包、吸痰器等。抢救药品齐全、血源充足,如及时提供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冻干血浆等凝血因子。抢救小组人员经过严格培训,精通业务,24小时守护病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救治措施得当。如果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危重情况,我院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做到抢救及时、有条不紊并记录详细。相关科室也密切配合,为抢救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得到病人及家属的充分信任。我院还展开了新技术、新疗法,如介入法治疗产后大出血(通过明胶海棉栓塞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从而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并发症及死亡率,又可避免切除子宫,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4)根据产科特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及危重症患者护理计划

针对不同个体需求,找出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从入院待产、分娩、产后、出院指导等住院分娩全过程的临床护理路径,使产妇全面掌握出现异常情况时的症状及处理,以达到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有利于弥补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使助产士更好地配合医生工作,提高计划工作的能力,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使病人很快能够恢复[3]。制定产科危重症患者护理计划,按计划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出血等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助产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丰富的临床护理抢救工作经验、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以挽救母婴生命。

(5)提高认识,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首先要对科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尤其对产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内的要求更要人人皆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监控措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坚持配合医院感染科每月1次室内空气、物表、消毒液及工作人员手的监测,对监测不达标的项目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重新监测达到规定的指标;做到监测工作规范、定期、定点、定项目进行。

(6)培训提高助产士安全隐患防范意识和能力

通过组织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规章制度;汲取其他医院有关安全问题的经验及教训;组织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护理质量分析讲评会等,按计划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注重培养“慎独”精神,要充分认识孕产妇这个特殊群体的敏感性,必须强化助产士面对的是母婴两条生命,而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母婴的安危,作为助产士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依法行医,依法服务,依法维权,在发生医患纠纷时,不惊惶失措,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做到自我保护。

(7)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要求各个环节和全体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制度。制度的意义是要适应工作、适应环境、适应人、达到规范工作、规范环境、规范人的目的。我们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产科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并且要细致、具体。要经常督促检查,严格管理对违反制度、出现工作缺陷和发生差错的人和事,不仅严格批评教育,按奖惩条例处罚,并且与年终评优、晋升和聘用挂钩。通过对制度、对人的严格管理,产科急危重症护理有序地运转,差错、纠纷明显减少。

(8)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与管理

加强医疗护理文件书写的管理也是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环节,突出表现在护理危急重症患者时如医疗护理文件书写不及时、不全面、描述不准确甚至混乱,从而造成发生纠纷后自己辨护过程中的被动。在护理文件书写过程中,具体表现在执行完毕的医嘱漏签或签名不及时,执行时间随意填写,治疗护理观察巡视过程及有关疾病和药物反应记录不全面、不及时,护理记录随意涂改、重抄,不同班次、不同人员的执行由相同笔迹填写。这些不仅仅是一个责任心和业务素质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4]。

3 小结

“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已成为全球性妇幼卫生工作的战略目标,围产保健是实施这个目标的重要策略。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目前用来检测围产保健成效的敏感指标。随着我院高危妊娠人次增加,急危重症人次增加,高龄经产妇比例增加的趋势,要防范护理差错事故,首先应抓住护理重点,清楚哪些是易发生缺陷的环节,从这些环节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增强防范意识,预防为主,回避风险事件。其次要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管理,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6-58.

[3]李静,刘敏,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西南军医,2008,10(1):155.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4篇

1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概况

    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是以 患者为中心,护士为主体,通过多系统 数据共享,为治疗、护理等业务提供信 息处理支持的临床信息系统。该系统主 要由ICU患者床位管理模块、移动临床 护理模块、供应室质量追溯模块、ICU 临床监护信息模块、护理管理模块5部 分组成,具体功能包括:直观地显示患 者的各种数据,实时自动采集和显示来 自外接设备的数据;正确识别患者以保 证医嘱的准确执行;提示护士关注高危 患者并采取措施;回溯查询既往患者的 全部数据。还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 与医嘱系统、检验系统、移动护理设备、 电子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连接, 实现危重患者的管理信息化,是保证护 理工作质量的有效工具。

2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各模块功能介绍

   2.1 ICU床位管理模块重症医学科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 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 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每天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 理服务,使用的仪器设备繁多,有大量 的统计工作需要完成,尤其是随着医疗 技术的发展,医院评审标准的建立,对 患者的各种信息统计工作要求更为全面 和具体。ICU床位管理模块的主界面可 总览监护病区状态,与医院的医嘱、电 子病历、手术麻醉系统连接,自动获取 患者的各种相关信息,可以自动按时间 和类型生成每日交接班需要的患者信息 类报表、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报表和工作 量报表。该系统可以进行患者、护理人 员、设备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通过数据 的采集,全方位实现对患者基本信息的 统计和记录功能,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 各种报表,进行各种工作量统计,将护 士从每天的各种工作量登记,各种仪器 设备记录本的登记、转抄工作中解放出 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的 时间还给患者。

2.2移动临床护理模块

    2.2.1实现药物医嘱的闭环式管理,保证患者安全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情况复 杂,治疗项目多,用药途径多样化,用 药品种复杂化,护士每天面临巨大的工 作压力,在执行医嘱时易发生错误。我 院通过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使 用,实现了护士直接在系统中对医生开 具的医嘱确认执行,打印各种治疗标签, 使用掌上电脑(PDA)双人核对药物,扫 描患者腕带、确认患者身份后执行医嘱 等功能,从而进行关键环节的控制。再 通过接收PDA的医嘱执行信息,将该 患者的用药信息自动记录到危重患者护 理记录单上,还可以按照药物用量,自 动按时段统计人量,并结合出量计算患 者的出人平衡情况,为医护人员及时了 解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 数据支持,而且护士不再需要转抄医嘱, 防止了转抄可能造成的差错,同时节约了 时间,真正实现了保证用药各个关键环节 的正翁性防范护士用药失误,实现药物 医嘱的闭环式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2.2.2识别及警示高危患者,提高护士 风险防范意识ICU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 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患者最佳保障,以期 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通过重症医学科 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护士可随时查看 每个患者的APACHn、跌倒和压疮评 分结果,从而能够及时对高危患者进行 预防和干预;同时在交接班中,系统每 天能够自动提取高危患者的信息,加强 了护士对高危患者的重视,达到了降低 跌倒或压疮发生率的目的;还可通过系 统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根据2011年卫生 部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 细则(2011年版)》要求,多条件、多角 度地统计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危重程 度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2.3供应室质量追溯模块重症医学科

    作为感染控制的重点科 室,无菌包的管理成为感染控制的重要 环节之一。供应室质量追溯模块将无菌 包的清洗、打包、灭菌、登记、发放、 使用、回收等每一环节用统一的标签 进行识别,确认和信息追溯等均进行 了流程的规范,如未按流程要求操作, 进行下一步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报错,从 而达到了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使用 无菌包时需要扫描包上条码再扫描患者 腕带,从而对患者和无菌包进行绑定, 当某个患者出现感染时,可追溯其所使 用的无菌包及同批次的无菌包,同时可 追溯使用该批次无菌包的患者,并可追 溯到该无菌包清洗、打包、灭菌、登记 的人员和时间,利于护理质量的追溯与 改进。

2.4 ICU临床监护信息模块

    ICU临床监护信息模块是重症医学 科护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通过与数字化 医疗仪器(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 呼吸机),医院各类临床信息系统(如医 嘱系统、检验系统、移动护理设备、电 子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局域通 讯系统进行连接,实现对患者数据的高 效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2.4.1自动采集并记录监测数据及呼吸 机设置参数等数据重症患者由于病情重,需要血流动 力学、呼吸系统等多项指标监测,生命 体征变化快,需要护士频繁记录。ICU 临床监护信息模块可实时自动采集患者 的生命体征、各项监测指标和呼吸机设 置参数等数据,并将数值记录到危重患 者护理记录单的相应位置上,自动描绘 各项参数曲线,对患者病情变化一目了 然,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危重程度按需 求设置记录的时间间隔。

2.4.2通过建立护理记录模板缩短护理 记录书写时间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护理对象进行 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它不仅 是衡量护理质量、提供诊疗的依据,同 时也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的 法庭证据。目前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书 写不规范、记录缺失、记录不及时等问 题®。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不仅需要生 命体征、用药的记录,更需要护士对患 者病情观察的描述和各项治疗措施的记 录,护士完成这些记录需要有充足的时 间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传统手 工书写护理记录的方式不仅占用了 ICU 护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难以对各 种数据进行科学、有效、快速、完整的 采集'ICU临床监护信息模块将护士 常用的针对患者的一些处理措施和病情 描述制成模板,护士只须使用相应模板 并对其进行简单修改和填充相应内容即 可完成记录,使护理记录标准化,弥补 了护理记录不完善、不准确等缺陷,从 而提高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节省了 大量用于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

2.4.3 治疗和操作执行后自动提取相关 内容,防止遗漏记录顾秋迎等[4]曾提出,在使用重症监 护临床信息系统软件后存在漏记的问题, 漏记的内容主要为部分护理操作执行后, 护士遗漏了点击记录,如口腔护理、导 管冲管、床头仰角、尿色评估等项目; 有病情描述的部分需要手工输人,低年 资护士可能会出现录人不够准确的问题。 而我院的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可在 护士手持PDA确认患者身份、执行具体 治疗和操作后,自动提取相关内容放在 记录中,避免了遗漏的发生,保证了记 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5护理管理模块 2.5.1护理人员的管理护士长将科室每名护士的信息输人 到护理管理模块中,内容涉及护士的基 本信息、职称、职务、学历信息、获奖信息、 科研信息、社会兼职等,从而实现对每 名护士的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及科研 情况等的全面了解;可根据每天在岗责 任护士的资质和能力进行分组,实施患 者护理工作;可在网上进行排班,方便 快捷,便于查看,并可实时统计护士工 作时间,以便统计护士的工作量,实现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士可随时在网上 填写休假申请,护士长可以及时查看并 审核,将护士长“家长式管理排班”转 为人性化管理,达到护士满意,同时为 人员调配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2.5.2护理规章制度的查询科学、可行的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 人员的工作准则,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护 理安全的前提。但目前护理人员对护理 制度的认知和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高荣 花等[5]2007年在医院管理年督导检查中 对11家医院包括护士长在内的55名护 理人员就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等几项核心制度的知晓情况进 行考核,结果熟练掌握的人员不到30%, 大部分只是部分了解;在制度的执行上 仅仅局限于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印制 成册,没有形成依靠制度、规范、体系 进行管理的模式。因此为了提高护士对 护理规章制度的知晓率和执行力,我院 的规章与流程形成了规范的体系,放人 护理信息系统中,实现了护理规章制度 的电子化,同时护士可随时查看、及时 了解最新版本,保证各项规章与流程的 知晓和落实,规范了护理工作。

3应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效果

    3.1给药错误发生情况使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前平 均每年发生用药错误为3例,自从使用 该系统后未发生过用药错误。

3.2书写护理记录用时应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前每 个班次每名责任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用时 平均为(76.60±10.37)min,应用后为 (44.28±9.43)min,前、后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t=16.299,P<0.001)。

3.3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 死亡率使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前危 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为2.43 例/千日,应用该系统后下降到2.01例/ 千日;死亡率由7.98%下降到6.13%。

4应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体会

    4.1可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嘱的正确 执行医嘱从开出到护士转抄,从转抄到 双人核对,从双人核对到执行,从执行 到完成后的记录,需要经过多个环节、 多人操作,如何确保医嘱正确、准确、 安全的实施是目前护理同仁共同奋斗的 目标。而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可帮 助护士完成医嘱从转抄、核对、执行到 记录的全过程,并应用系统的报警和提 醒功能,确保医嘱执行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大大降低了在医嘱转抄过程中造成 的错误和不规范,优化了医嘱执行的流 程,从效果中可以看出,应用该系统后 未发生过给药错误,保证了患者安全。

    4.2可自动整合数据,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以危重患 者为中心,以规范的护理工作流程为主 线,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治疗、 护理进行实时监测,系统、准确地记录 患者各项数据,并自动采集、生成各种 治疗护理记录。通过与床边监护仪的信 息共享,实现各种监护数据的自动采集, 减轻了 ICU护士的书写工作量。治疗及 护理操作执行后系统可自动记录,并能 自动统计患者出人量,节约了护士转抄 和计算的时间。通过护理记录模板的建 立,既确保了护理记录的正确性,又大 大减少了护士书写记录的时间,真正做 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实现了对危重患者标准化、规范化、流 程化的全程、全面监护,达到了李丽等M 所提出的应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 使护士真正有时间为患者提供床边服务 的目的,提高了ICU护理工作质量和危 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4.3有利于对感染患者进行严格管理, 降低危重患者感染率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与 医院各种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可充分 共享资源,自动生成各种相关信息,有 利于指导护士及时发现高危患者。系统 中会标识高热患者,提示护士进行隔离 或体温监测;同时,ICU床位管理模块 可对感染患者进行标示,提醒护士在安 排、协调床位时,严格遵守隔离原则; 当感染患者增多时立即处理,划分出感 染区域,做好区域隔离。通过标示,可 时刻提醒护士该患者为感染患者,有利 于感染控制,防止感染的聚集性爆发, 从而降低危重患者的感染率。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5篇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风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它与护理安全相并存,即医疗护理风险较低情况下,医疗护理安全会得到保障.重症医学科是医院培养护生急救知识和各种抢救技术的重要实习科室,又是护理高风险科室,护生作为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期间,既有可能成为纠纷发生的主体,也可能成为纠纷发生的见证者和间接参与者,同样承担着一定的护理风险。其护理风险还具有风险水平高、客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及风险后果严重等特征[1]。因此,培养重症医学科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不仅能防范各种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又为护生今后踏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科从近三年来对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培养和培训入手,探讨护生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期间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教育者提供借鉴。

1 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护理风险意识的现状分析

我科对2007-2010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276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在护生到重症医学科实习前后分别进行调查。实习前问卷包括:护生一般情况、护理风险意识培养概况、提高风险意识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3部分内容。实习后问卷仅对护生提高护理风险意识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实习前发放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9%,实习后发放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9%。实习前调查结果显示,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护生总体缺乏护理风险意识。其中96%的护生在实习前不知道在具体护理实践中如何规避护理风险,78.25%的护生不知道医疗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针对以上情况,我科对重症医学科实习的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使护生出科时对护理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大幅提高。具体见表1。为了解护理风险意识培养对护生远期的影响,我们在实习期全部结束后对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进行电话回访,只回访190人,其中88.27%护生认为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是有必要的,76.92%的护生认为护理风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她们在实习过程中更认真谨慎,70.5%护生表示希望巩固学习这部分知识。

表1 270名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前后护理

风险教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 护生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期间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策略

培养的组织和计划:ICU内设置总带教老师一名,负责科内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带教老师的培养,实习计划中除了对护生人员素质及护理技术方面的培训外还着重增加了相关法律内容,通过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促使护生对护理法律实践的重视,从法律责任的高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2]。在重症医学科的日常业务学习中(每月讲课2次查房2次)定期培训带教老师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及如何应对突况的策略。培训后设置情境进行考核,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护生进入重症医学科实习的第一天,除常规熟悉科室环境、人员、物品摆放、工作流程外,还由带教老师组织护生集中学习培训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确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要求护生积极参加科内业务学习,组织护生学习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评估及相关措施2次,方法灵活多样以增加护生学习兴趣。出科时将对“危重症病人护理风险的认识”作为发挥题列入出科考核,提高护生对护理风险意识的重视程度。

培养方法(1)讲授法:由重症医学科总带教老师负责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侵权责任法、医院制定的制度及各级人员职责。使护生懂得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权利。能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以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2)典型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阐明在护理过程中常见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和处理程序,提高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增强责任心。(3)护理查房讨论法:每月组织2次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带教老师及护生共同参与分析病情,同时收集资料、分析、识别、评估护理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共同制定防范措施。并随时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调整。

培养的重点内容:(1)学习护士的礼仪规范,避免因护士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和不安全结果。同时树立护生爱岗敬业的精神,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因为缺乏责任心,语言和行为过失是导致医疗纠纷事故的直接风险因素。(2)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和操作规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对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的预见意识,熟练掌握高新仪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避免因护理水平低下,缺乏临床经验而出现医护相互配合不协调的现象。(3)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提高行医的法律意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创伤性操作履行签字手续,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4)对护理用具抢救仪器,熟悉放置位置,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按规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防止过期、包装损坏、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避免因院内感染、环境、设备等因素导致患者身心受到损害。(5)重点学习交接班制度,对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手术及特殊检查、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必须床头交接班。因为对病人病情观察不仔细、危重病人手术病人交接不认真、病人知情权隐私权不被重视、对新病人评估不准确、专业技术不熟练等,都很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和投诉事件。(6)落实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牢记护理操作时的“五不可”: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有丝毫侥幸心理、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字字查清、不可说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等等[2]。(7)培养护患交流技巧: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不只要培养护生精湛的专业素质,也要努力培养他们优秀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生在与患者初次接触中要注意方式,把握分寸。凡遇到与临床护理有关的事情必须先征得带教老师同意,不要擅做主张,随便回答患者问题,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随便做肯定或否定结论,不要随意议论患者病情或争论护理方案,以免引起误解等等。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法律法规的出台,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风险意识方面存在着缺陷,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3],故对护生必须实施规范化培训,制定和完善培训方案,提高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对工作中现存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重视,要他们明白“即使是极为简单的临床活动都具有风险性”。一旦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将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和伤害。所以培训护生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规范护生风险管理及培训机制,能有效规范护理行为,消除岗前风险管理知识的盲点,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纠纷的发生,从而使护生更快的进入护士角色,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朱继先主编.最新ICU重症临床护理操作细节与护理风险防范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必备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6篇

一、 完成医疗各项指标:截止2020年06月30日入院878人次,他科转入148人,出院901人次,转往他科141人,死亡29人,死亡率3.2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6.95%,床位使用率148.38%,平均住院天数6.61。  入院161人次,出院98人次,死亡6人,治愈好转率85%,死亡率3.7%,抢救162人次,门诊诊断与入院诊断符合率9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6%。共完成血气分析3100人次,完成中心静脉穿剌置管120人次。鼻肠管1例,支气管镜检查1例,有创动脉监测2例;院感及安全生产工作:半年中发生院内感染5例,医务人员发生工作中针剌伤一例,抗生素使用规范,部分药品使用欠规范。

二、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为了便于患者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方,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区处于领先水平。  

三、建立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6个多月来不断制定了ICU相关制度:待补充等。做到理论基础定期巩固及更新、三基培训时时训练、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药品、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到人。6个多月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ICU成立于2019年12月,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任务繁重,而我科的医务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且大多数缺乏ICU专科经验,因此开科初我科制订了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 同时定期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四、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医生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 ICU医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质量、救治水平。6个多月来, ICU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的后续教育中,打算采取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四下午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组织疑难病例讨论。6个多月来的培训使得ICU全体医务人员能基本胜任日常工作。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显:6个多月来我科的病人在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增长。 成功救治了许多急危重病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肌梗死、脑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左心衰、COPD急性加重期、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电击伤、有机磷中毒在内的诸多危重症患者,还配合手术科室顺利完成了多例复杂手术后的麻醉复苏及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及时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任务:服从上级领导安排,配合全院开展医院二级复审工作、二级医院绩效考核、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合理用药、优质护理等工作;针对每次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学习。 

八、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和不足 

1、主要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护士缺员近40%,医生缺员也近40%,不得不削减床位(由设置9张床只能开到4张),以适应人力资源现状,但实际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在职人员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低收入的情况进一步恶化。部分人员的业务素质跟不上,没经考核就进入重症医学岗位,导致医疗风险增加。 

2、人员结构不合理:全科13人,主任医师1名(目前因工作需要即将调出),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转科医师1名,两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名护士,疲于应付。护理队伍以年轻人为主,缺乏中间层,人员紧张。 

3、设备更新、购置慢,科室的设备设施及技术力量跟不上病人的需求,经常因为设备问题,延误收治患者。 

4、ICU病源不稳定,来源单一,普通科室将危急重症患者转入ICU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九、2020年下半年对重症医学科来说,主要任务是弥补以往不足,夯实基础,理顺关系,融合团队,建章立制。具体措施如下:

1、加大重症医学科宣传,让各个层面了解重症医学科到底是个什么科室,能够做什么,学科范围是什么。理顺综合ICU与专科ICU的区别和优劣。  

2、重症医学科的模式全国来说,多种多样,我院的重症医学科仍坚定不移推行完全封闭式ICU既是院前急救的最后一环,也是院内危重病的收治科室。  

3、引进至少2名新医生(最好是规培生),护士至少4名(最好能有男护士),弥补人员短缺的现状。

4、仍坚持心,脑、肺、外科危急重症的基础,加大妇产科、儿科交流,多增加妇产科术后、外科全麻术后,多发伤,复合伤的收治,加大收治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床旁纤支镜技术,超声技术、CRRT等。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第7篇

【摘要】:要加强急症观察室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对危重病人现存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相关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护理人员管理,加强病人的安全管理,对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观察室

我院因为就诊人数多,各科室的病床又常处于饱和状态,而且重症监护室的病房床位数有限,病人病情好转缓慢,病人的周转率下降,迫使一些需要住院治疗的危重病人就滞留在观察室观察。因此,急症观察室的病人病种多样,涉及面广,护理安全隐患贯穿在各种环节中,若处理不慎,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或引起护理差错事故。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对我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留查的1126例危重症病人现存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本组男589例,女537例;年龄18到102岁;经各种检查明确诊断的疾病,重症肺炎208例,脑出血289例,脑梗死312例,尿毒症2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重症颅脑外伤18例,癫痫持续状态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5例,2型呼吸衰竭218例,其中721例能顺利进入相关科室或者监护室进行救治,211例能在观察室接受治疗后好转或者治愈后出院,194例死亡。

2危重症患者现存或者潜在的不安因素

2.1坠床大多数危重症病人因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的比较烦躁,翻身时动作过大或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导致病人坠床。

2.2压疮病人由于病情的原因,肢体瘫痪,且由于危重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大小便瘫痪,长期卧床等,压疮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2.3摔伤有些病人不习惯卧床排便,执意下床,在下床后发生晕厥导致摔伤,或地面湿滑,走路不稳导致摔伤。

2.4烫伤昏迷和瘫痪的病人,肢体对温度的感知下降,陪护的人私自给病人用过热的热水袋等物品,导致的烫伤。

2.5专科护理不到位急症观察室的病重多样,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的专科性不强且严重缺编,护理工作量大,考虑不到位。

2.6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到位有时记录会相互矛盾,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准确记录。

3安全管理措施

3.1组织管理

3.1.1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配备护士,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为前提科学的排班。作为护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素质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慎独修养尤为重要。尤其对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昏迷病人、护理安全依靠护理人员的认真仔细的核对、观察来保证。要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在工作中必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若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不严,护理工作有章不循都可能铸成大错。因此,要求护士养成审慎、周密、谨慎的工作作风,在护理工作中要一丝不苟,严格查对,准确无误。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坚持做到三交、三接、三清。三交即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三接即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护理情况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三清即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交班必须认真细致,不能有任何马虎,从而使护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

3.1.2医院基础设施的管理将病人的床都改成有床栏的气垫床,且都是有刹车装置,床都带有小轮子,方便病人搬动,减少搬动次数,在病区的过道、走廊、洗涤间、厕所都有“小心地滑”的标牌。

3.1.3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行之有效的护理规章制度。护士长将这些制度分类归纳,整理于文件夹内,并且制定了为重病人抢救制度、服务规范制度、工作环节流程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一切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人员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

3.1.4加强急救器材、药品的管理将配备好的器材、药品的数量、名称、剂量、有效期、维护日期、检测日期都记录在册。由一名高年资护士或者护士长来定期管理,所有抢救用物做到“七定”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药品随用随补、器材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送检,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保证在抢救过程中万无一失。

3.2护理人员的管理

3.2.1扩大编制扩大护士的编制,可采用合同护士与正式护士搭配,老少搭配协调工作。并对护士定期培训,考核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各种掌握的程度。增强各种护理工作规范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3.2.2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由于本科病种多样,护理人员的专科性不强,往往会造成病情观察的不仔细,护理的不到位,对于危重病人没有观察点,所以护士长经常有计划的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学习,并且制定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常规供护士学习,还有定期的“三基”考核,每周的护理技术操作训练,鼓励护士积极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学习。

3.2.3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病案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应做到及时、准确的记录病人所有的抢救措施、医嘱的执行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人发展过程,禁止出现涂改、遗漏现象。本科护士长会不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文件书写规范,每天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修改。在抢救过程中,限制口头医嘱的使用,在抢救病人时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前复述一遍,并简单记录使用的时间、剂量和药名,事后要根据记录的督促医生补记医嘱。

3.3病人的管理病人入观察室或者转科时,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尤其是大小便失禁、昏迷、年老、肢体瘫痪和长期卧床病人皮肤的评估,做好交接班,班班交班都要认真评估。创建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于危重病人要嘱咐家属一定要陪护,并做好安全防范的宣教。对于烦躁病人,做好保护性的约束,防止意外发生。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或者转入相关科室时,要有医护人员的陪伴,随时观察病人有无病情变化,途中必须准备好抢救物品,以防万一。

4总结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具备良好的索质,高度的责任心,将熟练的技术护理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才能提高急症工作中的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吴迎秋,袁丽瑛,林石珠,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实施后改进护理记录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 ,6 (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