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方公路养护(合集7篇)

时间:2023-08-18 17:26:26
地方公路养护

地方公路养护第1篇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公路基础建设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即基本完成,从20世纪60年代始,各国公路相关研究就逐步转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实现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局面。 基本能够保证高等级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仅有10多年,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沿用了我国传统的集建、养、管、征一体的普通公路管理体制,满足不了高速公路养护的现状。 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除具有全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使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顺利过渡到市场化阶段,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目标,针对我省特点开展过渡时期的养护管理策略分析十分重要。 1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美国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以州及地方政府为主。州际高速公路及国家公路系统由联邦公路管理局规划,各州负责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管理机构除了进行路产、路政管理、巡视公路以外,还要负责计划、技术、财务、质量、环境的管理。公路养护不划分公路等级界限,按照AASHO养护手册,养护管理机构和养护作业机构的设置是按地理或行政区域划分的。管理机构一般把养护工程承包给私人养护公司,按照AASHO出版的《成员组织现场承包养护概况》和《典型承包养护工程工作和各种范围及单位成本》规定,管理机构以业主的身份负责承包工程的谈判,并监督合同执行和验收工作。养护公司的组织充分考虑到养护现场的距离及许可的时间因素,在人员及装备配置上充分体现了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全部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技能涵盖了养护作业的各方面。 英国的道路分干线道路和地方道路两个等级管理,干线道路由公路机构代表政府进行管理。在每个干线道路养护地区,公路机构和管理及限期承包商签订合同,机构和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但是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限期承包商的工作。各地区的机构和限期承包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地区路网的日常管理。养护管理人通常负责巡逻、调查和检查路网及其结构。 日本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运营管理和养护是由公共性组织———日本道路公团负责,主要业务范围包括高速公路及收费道路。在公团总部以下设有区域性的负责高速公路管理和收费的管理局。公团对公路负有养护责任,具体养护工作由其设置的管理局下的管理事务所进行。养护资金按照日本《道路公团法》的规定编报养护资金计划,经政府建设大臣批准后执行。 法国通过立法将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权授予公共事业机构持股的混合经济型公司,在国家规划、控制下负责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运营和养护工作。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法国有专门为公路养护服务的机械公司。机械公司按照法国《道路、机械、维修及航空基地章程》进行管理,配有各种施工机械,机械公司独立于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机构之外,以合同方式与养护部门建立联系。 加拿大联邦政府负责由联邦直接投资建设的特殊性公路的管理,如国家园林大道、军事公路等,其余公路由各省政府负责管理。加拿大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私营承包商管理,采用总价承包的承包方式,使承包商在基础设施的维护上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较长远的考虑。承包商受道路使用者及舆论监督,促使承包商提供尽可能好的道路服务。 政府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公路进行宏观管理,养护上能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养护工作的分配也更趋于均匀合理。综上所述,可看出国外几个经济发达、高速公路发展较早较成熟国家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有以下的共同点:一是养护管理体制统一,各级养护管理部门责任明确。 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高速公路养护标准、法规的制定,承包商资质的审查,对承包商的监督管理及法律诉讼。二是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突出。 养护管理部门人员精简,主要职责是监督、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管理、检验(检测)和评价养护结果,并根据养护结果决策养护计划及下一年度的合作意向。 三是养护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养护管理部门将日常养护任务、大中修任务及其它工作任务以各种合同契约的方式委托、承包给各种专业公司、咨询公司,养护管理部门不设自己的施工队伍,养护管理与养护维修作业分开。四是养护工作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养护管理部门把养护工作推向市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委托、、承包,各专业公司、人都是通过形式公开竞争机制获得某一部分工作的。 2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现状 吉林省高速公路主要由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管理,并依法对其他管理主体实施行业管理,包括路政、养护、通信、收费、经营管理等。2004年起,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以“管养分离、事企分开”为重点进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试点,以长余高速公路为试点单位进行市场化改革。2006年,在长吉高速公路实施了日常养护模拟市场化运作,进行内部成本核算、质量控制,并建立了养护质量与效益挂钩等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正处于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机制转变过程,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既有以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代表的事业管理模式,也有东北高速公路股分公司吉林分公司和长春市高速公路股分公司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政事、政企、事企不分,管理机构重叠复杂。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资金投入较低 吉林省正处于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地方自筹和银行贷款,高速公路的初期收益不仅用于运营管理,还要还贷,养护资金有限,难以满足主动性、预防性养护的需要,绿化美化费用只能满足基本维护,制约了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p#分页标题#e# (2)缺乏现代化的养护机械装备 吉林省的现代化养护机械装备主要集中于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虽然其陆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养护设备,但随着养护里程的不断增加、运营年限的增长、养护维修数量的增大,养护设备配置已明显不足,设备的老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高速公路养护的现代化需求。 (3)养护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吉林省尚未建立高速公路养护信息管理平台,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养护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路况检测手段比较落后。每年的路况采集数据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不能实现路网状况评估、养护对策分析和养护计划优化等评价。 3吉林省过渡时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策略 大量资料显示,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本文针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提出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机制转变过渡时期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3.1市场化养护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及完善 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为目标,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现状及前景预测制定符合市场化的养护管理政策法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和检查制度。如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规定、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办法、养护定额编制办法、养护质量检查制度以及评价标准等,使公路管理机构进行工程管理和行业管理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管理中的人为因素,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3.2养护单位企业化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养护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让养护职工思想转变,认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变在事业单位工作时期形成的某些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管养分离做好准备。 3.3现有养护人员持证从业,实现养护的专业化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进行分类,设定相应资质考核标准及管理办法,加强现有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养护人员须持证上岗,从而实现养护的专业化,并为管养分离做好准备。 3.4鼓励养护企业的成立并进行相应扶持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组织或个人成立养护企业,在可接受的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养护企业进行扶持,管理单位与养护企业实行合同管理,养护工程实行招投标制,逐步形成高速公路养护市场,使养护企业逐步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 3.5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养护的机械化 就吉林省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任何养护单位或组织集中购进大量的专业养护设备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存在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过渡过程,应该鼓励养护企业充分利用养护部门、科研、重点实验室、学校的养护机械和人力资源,实现养护的机械化。即养护企业初期通过租赁、聘请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完成养护工作。当然这种做法要以规范的养护定额为基础。 3.6适时实现管养一体向管养分离转变 管养一体的方式容易造成管养之间责任不清,由于封闭管理,缺少竞争,造成养护队伍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高速公路管理的需求,建立管、养分离的养护体制已逐渐成为共识。由于养护市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需要较长的过程,因此管养分离要分步、适时实现,即先实行养护用工、材料、设备市场化,待养护资金有所保障、政策法规基本成熟、省内养护企业初具规模或省外养护企业能够较好承担我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时,即可实现管养分离,使高速公路养护真正实现市场化。

地方公路养护第2篇

长期以来,地方公路养护都是靠国家拨款由地方公路管理段履行管养职责,由于缺乏经费,管养的里程长,加之每年水毁严重,无法实现公路“三分修建七分管养”的目标。虽然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保证了所管养公路的畅通,但滞后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农村公路养护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省、州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会议精神,我县认真抓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成功组建了**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该公司是独立于交通局和地方公路管理段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成立,真正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分离,对于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我县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在我县交通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前,我们面临的地方公路养护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成立后,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责,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强资金使用与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和农村公路持续安全、畅通、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地方公路养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恳请州交通部门和公路管理处、以及各兄弟县交通部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大力支持**地方公路养护工作。同时,希望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同志们以此为契机,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地方公路养护工作,为全县交通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地方公路养护第3篇

关键词:公路 养护 建议

一、我国地方公路养护发展的意义

(一)养护机制的优化直接改善农村市场的交通运输状况

公路建设是前提,养护管理是保障,建设成就越大,养护管理任务越重。近年来,随着修建农村公路热潮的高涨,某市乃至全国的农村公路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行能力也不断提高。由于新建公路的养护任务不是太重,加上养护资金紧张,因而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一直重视不够。

然而,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逐渐不适应农村公路剧增的局面,养护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恶化主要表现在安全标志、附属工程等不完善,已硬化路面病害严重,砂石路失养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达到路难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从而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建立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农村交通畅通,运输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长效养护机制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这对于促进城市化的内外物资交换及人员流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增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交通状况,可以促进城市特色产品的内外流通,带动了当地加工业或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有些乡镇的特色企业,也因便利的交通而迅速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将营造出区域内的物流中心,从而加快工业产品的集散速度,因而,公路养护机制的改进,必定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城乡公路的合理养护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冲击加大,农民增收困难,使得其逐步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剩余的人力物力便转向乡镇民营等企业,因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刻不容缓。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以农村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发展逐渐跟不上发展步伐。农村公路建设在近几年内将陆续完成,因而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将显得极为重要。

二、我国地方公路养护最优化政策

(一)转变观念,把公路管养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

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到“建、管、养”并重,在规划、制订建设方案的同时做好管养措施,把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列入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其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把村委、农民建设农村公路热情延伸到管理和养护当中,要求村委、农民在建好公路后同时管好养好公路,落实管养措施;最后,对一些没有条件或者达不到条件的地方暂缓建设农村公路,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

(二)依法保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来源,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在建设农村公路的同时必须落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来源,并依法保障公路养路费的使用安排优先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再安排公路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应对全市公路养护路费进行合理统筹安排,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县、乡加大扶持和政策倾斜。采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来源。同时,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管理;政府要对一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专款专用,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进行公示,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对农村公路的财政投入。

(三)建立一套长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

在管理上采用“政府负责、市场运作、责任承包、社会监督”的管理模式,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技术标准》,以便指导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其次,对经过“两合并两分开”后的原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要给予科学定岗,相应增加管理人员编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养护模式。为有效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应建立新型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护模式:1)所有农村公路通过市场竞争采用招投标由专业队伍进行养护施工、保洁、清扫、维护等口常养护工作和大中修工程;2)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进行招投标;3)解决农村公路的具体情况,采取专业养护和群众承包、协议养护相结合的方式。

(四)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农村公路

第一,统一“国务院农村公路体制改革方案”与现行行业法律法规关于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对交通主管部门与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在管理农村公路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以防出现互相推诿。第二,完善法律法规,为村道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的保护,但现行的《公路法》、交通部的《路政管理规定》等行业法律法规只适用于行政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公路在管理中缺乏法律保障,没有执法依据。第三,在法律法规上完善农村公路的行政级别,界定通村公路的行政等级,给通村公路一个合法定位。第四,对农村公路的路产给予合法确认。

参考文献:

[1]梁荣宁.《公路养护站职工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第22期

地方公路养护第4篇

按照公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的要求,根据养护现代化发展趋势,在坚持大力发展养护机械化水平的前提下,工区建设应秉承“规模集约化、功能复合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思路。

1功能定位

公路养护工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作为公路管理机构的外延,以满足日常养护和应急养护功能为主,兼顾部分服务与管理职能,引领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一线公路综合性养管基地。养护工区不仅是养护作业、应急基地,也是融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是公路管理机构向管理基层和生产、服务一线延伸的重要手段。

2功能组合价值分析

根据公路管养职能的特点,除正常的养护生产外,今后工区发展可兼备的其他功能包括:路政、应急、治超、服务等。工区内除养护以外的其他功能选择的主要考量因素为:a)所能够带来的收益或分摊固定资产投资;b)该功能与养护功能或其他功能的协作相关度。基于这两个维度,建立了养护工区功能价值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从分析结果看,治超选择优先级最低。

3工区体系构建及功能组合分类

根据规划,全省公路养护工区分为一类中心养护工区、二类骨干养护工区和三类补充养护工区三个层次,一类、二类共同构成公路养护工区的骨架体系,三类是对骨架的有效补充,起延伸覆盖作用。

3.1一类中心养护工区

一类工区(也称“中心工区”)即区域内公路养护中心基地、机械化养护基地、快速应急养护基地。主要为全区域公路应急养护、服务半径内公路普通养护提供办公生活、生产作业休整、物资设备存放等相关服务。原则上每个县域范围内布设1个一类中心养护工区,每个工区的普通养护服务半径不超过30km。可从协作相关度和收益性两个角度出发,将路政、服务功能纳入一类工区,如果治超点规划与工区地理相近,则也可以纳入。

3.2二类骨干养护工区

二类工区(也称“骨干工区”)主要为服务半径内公路普通养护提供生产作业休整、物资设备存放等相关服务。原则上每个二类工区的养护服务半径不超过30km。二类工区除正常养护功能外可重点考虑收益性,将服务功能纳入,其次应急、路政也可纳入,但主要作为一类中心养护工区的配合功能。如果治超点规划与工区地理相近,则也可以纳入。

3.3三类补充养护工区

三类工区(也称“补充工区”)主要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生产作业休整、物资设备存放等相关服务,兼顾区域内一、二类工区覆盖范围以外的干线公路养护。原则上每个三类工区的养护服务半径不超过20km。从区位和规模的角度考虑,不纳入其他功能。不同类型养护工区功能选择建议如表1所示。

二、养护工区的管理模式

1管理主体

合理界定养护工区的管理主体,是确定养护工区的投融资主体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和首要条件。按照“分级管理”和“事权统一”的原则,公路管理机构确定为养护工区的管理主体。其中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对全省公路养护工区的管理进行行业指导;市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一、二类工区的管理,委托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工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三类工区的管理。

2模式与案例分析

2.1模式一

模式一(见图2)常见于“管养一体”的未改制和改制初期的工区,主要特点有:a)公路管理机构出资建设养护工区房建设施和购买设备,是工区房建设施和设备资产的所有者;负责对养护工区的房建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是工区资产的管理维护者;b)养护作业单位无偿使用养护工区房建设施和设备,是工区资产的无偿使用者。

2.2模式一的衍生模式

模式一的衍生模式(见图3)常见于“管养分离”体制下的工区,主要特点有:a)公路管理机构出资建设养护工区房建设施和设备,是工区房建设施和设备资产的所有者;负责对养护工区的房建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是工区资产的管理维护者;b)养护作业单位有偿使用养护工区房建设施和设备,与公路管理机构签订租赁协议,是工区资产的有偿使用者。

2.3模式二

模式二(见图4)常见于养护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特点有:a)公路管理机构出资建设养护工区房建设施,是工区房建设施资产的所有者;负责对养护工区房建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是工区房建设施的管理维护者;b)养护作业单位自行购买设备,并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有偿使用养护工区房建设施,与公路管理机构签订租赁协议,是工区房建设施的有偿使用者。

2.4模式二的衍生模式

模式二的衍生模式的主要特点有:a)公路管理机构出资建设养护工区房建设施,是工区房建设施资产的所有者;负责对养护工区房建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是工区房建设施的管理维护者;b)养护作业单位自行购买小型设备,大中型设备采取租赁方式,并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有偿使用养护工区房建设施,与公路管理机构签订租赁协议,是工区房建设施的有偿使用者。

三、管理模式选择的考量要素与要素现状

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关键考量要素:养护“管养”体制、工区所属类型、已改制养护企业的规模、已改制养护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描述。

1养护“管养”体制

自2000年起我省推行了养护市场化改革,初步形成了事企分开的基本框架,但也有部分养护作业单位未实行改革,目前是“管养一体”与“管养分离”两种体制共存的现状。

2工区所属类型不同类型

工区的功能定位、占地规模和服务里程都有较大差异。一类中心养护工区机械化程度高、占地和投资规模较大、工区内各部门协调事务多;二类骨干工区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服务职能,但机械化程度、占地和投资规模中等,工区内与其他部门协调事务较少;三类补充养护工区功能单一,服务里程少和等级也较低,机械化程度较低和投资规模小。

3已改制养护企业的规模

目前,全省公路养护市场基本处于一县一公司的市场格局,除部分工程和养护相结合的企业规模较大外,大多数刚脱钩改制,仅从事公路日常养护的企业规模均较小。

4已改制养护企业的投资意愿

养护承包资金来源主要依赖燃油税替代性返还资金,财政投入和其他资金渠道来源不畅,使得养护承包利润率较低。在苏南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用于养护的财政投入较大,资金来源相对充裕;但在苏北地区一是替代性返还少因而用于养护的资金少,二是地方财政困难,更没有足够资金用于公路养护,对于养护企业来说投资风险较大。

5养护工区管理模式的选择

建议综合上述要素现状,江苏省不同类型工区的管理模式推荐如表2所示。

四、结语

地方公路养护第5篇

【关键词】特殊地区;病害;公路设计;养护

一、特殊地区公路环境特点

盐渍土是指含有一定的溶解盐而造成性质变化的土,公路工程上定义盐渍土为地表1m内含有大于0.3%易溶解的盐的土,铁路工程则为0.5%。我国盐渍土地区主要包括沿海盐渍土地区和内陆盐渍土地区,沿海盐渍土区主要包括辽宁、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属于氯盐渍土,含盐量5%以下,且该地区的水文环境对盐渍土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内陆盐渍土地区主要分布于新疆、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属于硫酸盐盐渍土和氯盐硫酸盐混合型盐渍土。盐渍土中含有易溶盐,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盐类具有胶结和吸湿作用,有利于路基的稳定,一定条件下可利用盐渍土和岩盐修筑路基或铺筑低、中级路面。而在潮湿环境中,由于易溶盐的存在将导致路基的密度减小,承载力下降最终丧失稳定性。而硫酸盐盐渍土会使路基松胀,盐渍土的碱化作用也会增大土的膨胀。

黄土在指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土的结构将受到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性质的土,具有明显的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征包括:黄色、含盐量较大,含有碳酸钙及其结核,包括硫酸盐型黄土和碳酸盐型黄土。黄土中粉土颗粒含量很高,占55~60%,且黄土具有多孔性和大孔性空隙特点,为垂直节理发育。黄土的地貌可分为高原地貌和河谷地貌,前者以侵蚀类型为主,后者以堆积类型为主,但在二字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类型即侵蚀堆积类型。黄土地区在我国可分为五区,山西诸盆地、豫西山地与阶地、关中平原、陕甘黄土高原、陇西黄土丘陵。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或等于0℃,且含有冰的各类土。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占全国面积的22.3%。冻土包括瞬时冻土、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瞬时冻土是指冻结状态仅维持数小时的冻土,季节性冻土是指受季节性影响,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多年冻土是在自然状态冻土状态能保持3年以上,常存在地面下一定深度,上部接近地表,也易受季节性影响,多年冻土也常伴有季节性冻结。

二、特殊地区公路常见病害

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主要包括盐胀、溶蚀、冻胀和翻浆。其中盐胀具有累加性,包括路面盐胀和坡面盐胀;溶蚀的主要原因就是盐的溶解。冻胀中氯盐的含量如在一定范围内冰点降低,水分聚流时间长,加重冻胀,但含盐量更多时,不产生冻胀或只产生轻微冻胀,硫酸盐盐渍土对冻胀影响不如氯盐显著。翻浆在盐渍土地区较为普遍,氯盐渍土聚冰多,且液、塑限低,蒸发缓慢,翻浆后不易干燥,造成路面严重破坏,含盐量高时因不冻或少冻而不发生翻浆或者减轻翻浆。硫酸盐渍土在降低冰点方面机理与氯盐类似,另外春融时因结晶硫酸盐脱水可加重翻浆。

黄土地区的黄土具有湿陷、疏松及遇水膨胀、崩解等特性,垂直渗透性远较水平方向大;各向抗剪强度有明显差别;易遭冲刷和冲蚀;干燥状态下粘聚强度较大,可形成较陡边坡。根据调查,在黄土地区公路工程主要病害包括:黄土剥落易造成小型塌方及沟槽陷穴;边坡坡面在多次干湿循环后,出现裂缝。边沟被水流冲深、蚀宽,使路肩和边坡坡脚破坏,边坡土体受水浸润发生滑塌,或在地下水、地面水综合作用下形成泥流侵入路基,导致路基整体的滑动。

冻土地区季节性冻土路基在冰冻季节,路基填料土冻结后体积膨胀,导致路面开裂,解冻后由于汽车碾压,使路基沉陷、路面翻浆,对道路的破坏极大。多年性冻土常有热融沉陷、热融滑坍、冰胀丘破坏,热融沉陷常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破坏了多年冻土的热平衡,使地表下沉而形成凹地或积水凹地,热融滑塌主要是破坏了有厚层地下冰的斜坡的热平衡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坍,冰丘是地下水的冻结膨胀隆起土丘,这些破坏主要导致路基下沉,甚至突陷,路堤基地或路基边坡失去稳定,冰丘膨胀力导致路基变形。

三、特殊地区公路设计及养护方法

盐渍土地区的路线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对于过、强盐渍土,低洼地带、大片盐渍土地区应当予以避开,否则须以最短距离通过;对于一般盐渍土地区,小面积零星或岛状分布的,可以选择有利地形,高地势地带通过,此外应保证通过距离最短,离渗水性土产地最近处通过。一般采用路堤而不用路堑。对于路基设置,应保持0.5%~1%的纵坡加强纵向排水,排水困难地区应加深加宽边沟。必要时可设置横向排水沟,间距不大于500m,沟底最好有向外倾斜2~3%的横坡。养护方面对于翻浆路面应当及时铲除,加固路肩可以用沥青材料封闭或用15cm厚盐壳加固以防路肩水分下渗。对于用盐晶修筑的路基,当其表面覆盖层破坏时,可用砂土混合料覆盖。路肩出现车辙、泥流等,可以铲除浮泥,用碎盐块整平夯实再覆盖砂土混合料。

黄土地区的路基设计应以预防为主,养护工作应该充分重视,不应等到病害恶化后才采取有效措施。黄土地区设计时应当选择合适路线及设定合适的边坡及坡率,加强排水及加固设计。对于沟间路线,应坚持直、长、纵坡平缓原则,绕开沟头,高差小时填土通过或架设土桥。沟谷路线应注意沿沟两岸的稳定问题,可采取沿沟走的策略,对于沟间和沟谷连接应严格控制上塬和下塬,可利用高架桥高填土跨沟。黄土地区养护应注意排除路基附近的路面水和地下水,加强排水沟、渠的防护,针对路肩的坑凹可以用砂土混合料加固表层以防地表水侵蚀。路基出现凹陷应当查清水的来源、水量及发展趋势,采用排水和导水措施,必要时可以回填夯实、灌砂或泥浆。对于黄土滑坡破坏可以清除滑体,植树稳固,可以设置抗滑挡墙或抗滑桩。

冻土地区的公路设计原则对于冰胀丘采取绕避原则,不能绕避时必须做好排水措施。对于季节性冻土排水条件好的路段,只要设置好路基排水边沟,保证排水顺畅,可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粗颗粒土,将有效解决路基的冻胀翻浆问题。排水条件差,可以采取综合措施,通过抬高路基高度,采用抗冻性好水稳定性好的填料,必要时可采取隔离层,但需根据路基高度和不同填料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厚度。对于多年冻土,可以采取片石气冷措施以及通风管道措施,保持冻土的冻结稳定状态。

四、结语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环境相比其他地区更加恶劣,工程质量更难以保证。因此在特殊地区公路工程设计与养护都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自的地质及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养护,设计时应以预防为主,同时养护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只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养护并行,才能充分保证特殊地区公路工程质量,以免发生公路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昭鸿.我国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地区公路路基设计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3):5-6

[2] 朱凌林.浅析常见特殊地区路基病害及治理措施[J].山西建筑, 2011(10):138-139

[3] 王华.试析冻土路基病害防治技术[J]. 河南科技,2013(04)

地方公路养护第6篇

关键词:地方公路 建设养护管理现状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54-01

地方公路是r村交通运输的首要选择,对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村公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当前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机制,要注重对地方公路的养护管理,减少公路损坏,确保交通运输便利。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公共品的供给与养护管理,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路网渐趋完善,养护任务日益繁重

随着经济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广大地区重视,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网得到了大大完善,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要。然而,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再加上代步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交通运输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地方公路具有路线多、路线长、分布广的特点,现有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路管理的需要,使得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大了养护压力。

2.地方公路建设管理差

地方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连接乡村之间、乡镇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农副产品的对外运输,主要服务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在道路设计时主要以小型的农业机械、小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依据,考虑到流量小的特点,设计的质量比较低,导致地方公路车道窄,大部分乡村公路路面宽度仅有3.5米,通行能力低,又因为建设地方公路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地方公路修建技术投入少,没有充分考虑公路的抗灾。在公路建成后,缺乏后期的管理,使得相当数量的公路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公路缺土覆盖,绿化断垄缺株,补植不及时,大大降低了公路的抵抗能力,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3.养护人员素质低

对于公路的养护,人们不够重视,认为养不养护都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出行,人们没有自觉保护公路的意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处于形式化。同时道路的养护队伍大多选择文化水平较低的、年龄较大的、闲散的劳动力,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道路的养护工作,即使是专业的公路养护工人也因为养路工资少,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不专心工作,不认真养护,出勤不出力,而且养路工人任务重,负责管理的道路长,应用于公路养护的工具还是传统的设备,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公路养护需求,甚至是根本不起养护作用,因此在出现损坏时不能及时排除和维修,大大延误了公路养护时间,扩大了危害性。

4.养护资金缺口大,标准低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需要大量的养护工人、先进的养护器械,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目前道路养护资金来源少,几乎全部由地方政府投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尚未形成。在资金缺少的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养护,解决一些边沟清理、路面病害严重部分修补,路肩修复等问题。针对一些毁坏程度严重、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只能搁置,等待资金到位,在进行养护,因此由于资金有限,大大延误了公路养护管理,增加了后期的养护难度。

二、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改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人民群众是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公路养护管理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让他们自觉主动的支持和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公路法,及时宣传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宣传养护管理方式,让人们从自身做起,减少对公路的毁坏,积极营造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吸引人们的关注,引起人们的重视,最终形成全民养护的管理模式。

2.组织专业公路养护队伍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始终服务于地方公路建设。要想实现对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养护队伍。挑选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养护人员的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熟练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和使用先进的养护工具,同时还要注重养护工人的工作态度,挑选事业心强,责任心重的高素质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专业性。

3.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培训

开展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效果明显的的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技能的课程培训,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需求严格安排培训时间进度、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培训的质量。同时选用一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认真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者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掌握处理公路养护的各种问题技术,提高公路养护工人的专业素养,以技术为依据,实现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

4.加强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

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同时,必要的监督措施是不可缺少的,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是改进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既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实行外部监督,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政府应转变态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要摒弃以往的重建轻养的作风。同时要将损坏公路的行为写入法律法规中,鼓励人们进行监督举报,对于毁坏公路、强占公路影响交通的行为和人进行批评教育,制定专业的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者进行拘留处置。

地方公路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出行,不断提高地方公路的建设质量,不断增加对地方公路养护管理,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我们要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道路建设中,主动的养护、爱护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元庆,李娜.乡村公路建设与后期的防护管理工作[J].交通运输局,2015年8月

地方公路养护第7篇

在举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关键时刻。在州交通部门和公路管理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关心帮助,以及各兄弟县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交通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经过努力筹备,**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

今天顺利成立了。值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交通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期以来,地方公路养护都是靠国家拨款由地方公路管理段履行管养职责,由于缺乏经费,管养的里程长,加之每年水毁严重,无法实现公路“三分修建七分管养”的目标。虽然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保证了所管养公路的畅通,但滞后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农村公路养护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省、州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会议精神,我县认真抓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成功组建了**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该公司是独立于交通局和地方公路管理段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成立,真正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分离,对于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我县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在我县交通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前,我们面临的地方公路养护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县地方公路养护公司成立后,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责,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强资金使用与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和农村公路持续安全、畅通、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地方公路养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恳请州交通部门和公路管理处、以及各兄弟县交通部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大力支持**地方公路养护工作。同时,希望地方公路养护公司的同志们以此为契机,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地方公路养护工作,为全县交通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