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3-07-20 16:18:13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1篇

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德育的政治功能越发倾向于经济性,通过经济职能实现政治目的,德育的生产日渐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在保持稳定、明确的政治方向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经济性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性功能,随着社会政治活动重点的转移,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必将有所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政治任务,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特点极为鲜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德育工作要突出这个核心,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德育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

德育活动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德育的生产性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近年来现代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自身素质发展的步伐,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较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创造欲望、心理素质、精神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成为现代生产不可忽视的生产潜能,它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构成要素,德育正是通过启迪、塑造、挖掘人的这些潜在因素,有效地作用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使之转换成经济价值,社会越进步德育的经济价值越突出。

那么,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智育和体育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智育和体育是德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智育和体育良好、完美、和谐的发展,德育则难以很好实现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德育在智育、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制约二者能力形成的状况和经济功能实现的程度。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始于体育和智育,通过人这个劳动力同社会生产力发生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的认识上,认为智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脑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训练和发展人的体质的重要手段,以此论证教育与劳动力关系容易使人们接受。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因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劣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主要通过体力实现的,即人的肌体素质决定劳动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条件下,判断劳动力的能量主要通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越好,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现代大生产条件对劳动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由智育和体育形成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工具性特点,这种能力的使用和发挥程度,受德育过程所形成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影响。

由此看来,对德育经济功能的剖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智育、体育具备一定的生产职能,但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非机器,随时可以启动且不停地机械运转。

因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受高层次意识活动的支配,即人的道德价值、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约束,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中枢,是指挥、协调和控制人的活动的核心,人的各种行为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模式,这正是德育功能作用之所在。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五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加工、塑造劳动能力。人的教育过程是劳动力的造就过程,对尚未成年的劳动者施以德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养成认真扎实、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作风,训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素质,这些方面从外在分析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内在分析则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性,德育过程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效果,表现了德育功能的潜在经济性。二是积极调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受一定劳动目的和劳动需要的影响,当个体的劳动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劳动者将会付出较高的劳动热情,发挥现有的劳动力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由于人总是受社会阶层、地位和价值观的制约,个体的劳动意愿决定了劳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质量。当一个人因个人意愿和价值目标的冲突,拒绝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即使本人劳动能力很强,其劳动价值依然为零,甚至产生极大的负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思想上的沟通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有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是德育工作的一般要求,德育经济功能的高层次体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能动性,把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部调动起来,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到生产应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经济的腾飞需要以人的开拓性为基点,德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内在需要。四是协调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就越细。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趋向社会集约化,协调自我行为、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以及同集休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德育作用于价值目标的内化影响,取得个人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五是更新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玫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成的范畴,陈旧的观念意识限制人的开拓思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固有意识往往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习惯势力。德育内容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注入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鲜血液,促进观念体系的更新。当前经济领域逐步强化了民主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联合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市场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主体意识、开拓精神等,这些观念意识是在道德价值判断的交锋中完善的,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其实,德育的经济性不是今天才提出的热门课题,德育内容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生产范围的扩大和进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德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渗透着显著生产要求和合作特征,溶政治思想与生产性于一体。传统德育一方面突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阶级观念等鲜明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等与生产接近的观念意识,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今天德育内容在继承传统内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增加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参与观念等现代意识,使德育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和实际需要,代表未来生产发展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可见,德育的经济功能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被一 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性所淡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透过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解剖其经济功能结构的实质。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反映的是对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决定劳动价值量;间接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经济效果的大校德育功能的多元化不仅能调节自我价值,还能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目标。

德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限制于德育内化的程度,不是所有社会个体实施相同的德育内容都能产生等同效果,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前期教育、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等状况密切相联。认识德育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转变现代人的意识,把德育从独立的政治范畴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研究德育经济功能的特点,则有助于人们澄清是非观念,明确任务和方向,科学运用德育功能,为完善市场经济服务。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德育的经济功能并不产生于德育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使之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这种观念意识附着于人脑之中,不能从外观显现,呈隐性状态。因而人们不易直观考察。当劳动力一旦与物质生产过程连结,德育的生产阶值便会呈现出来,主观意识依照个体价值的需求,协调大脑积极思维,利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产生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祟质的提高,实质上是在进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是潜在的经济价值,与生产结合随即变成现实生产力。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差别较大,决定了人的生产目的和劳动态度,任何一个人不可进行脱离现实的劳动,劳动行为必然从属于一定的价值需要,外在强迫的劳动与内在需要的劳动,其劳动性质不同,创造的经济价值绝然不同。生长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必须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行为必须同国家需要结合。这样才能使个人需要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将来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

德育的经济价值十分特殊,它不能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控制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的。德育是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而言,它必须依靠活的劳动力肌体和一定脑力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培养人的观念意识,训练人的行为道德习惯,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第三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建立社会新秩序,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德育经济价值的间接作用。

人的品德形成后,会长期控制人的行为,甚至终生产生走向作用。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能够持续保持已有的人格特性,良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财富,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培养青少年较高的道德规范,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表现,首先是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国家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发展之基础上。最后德育经济功能的个体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会同样会给予个体劳动者以较高的经济报酬享受等价的劳动待遇。因此,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也能不同程度地具体表现出来,这正是德育经济功能的多元性。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2篇

关键词:德国;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90-03

中国和德国是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上都有其特色存在。通过研究和比对中德思政教育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拓宽眼界,改善中国思政教育的方法并增强其实效性,从而促使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一、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德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复杂的政治历程造就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德国思政教育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学校思想道德课程教育与其他各学科相互配合

德国学界普遍认为,道德教育的“显性”方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德国学校的思想道德课程教育正逐步走向主体化、隐性化、生活化和多样化。很多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尝试各种新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和体验;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如影片、网络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强化刺激,提供客观理论,而价值判断与问题解决交给学生本人处理;涉及基本的伦理道德知识时,则偏重用历史人物与事件来把握;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则采用“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方式;教材语言也趋向用一些非说教的、浅显易懂的生活化语言,并留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进行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在德国被认为是一项综合工程,只有做好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才能做好思想道德课程教育。因此,德国在强调思想道德课程的同时,还强调其他学科也要承担德育教育的重担。1955年德国教育制度委员会在《关于政治教育和社会化的报告》中提出:“每一门学科在不放弃本身特点的情况下,都能对政治教育做出自己较高水平的贡献。如果明确了一门学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我们就能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加以传授”。德国的高中并不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其他学科及专业的渗透来达到民主自由价值观的教育。德国高校的教学,无论文理,都渗透着德育教育,学生无论主修哪一门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等多个角度去研究、去学习。每一个专业的任课老师都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这个研究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涉及哪些社会和经济问题?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老师们通过这几个角度的讲解,使同学们领悟这门学科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德国高校的学生还需要参加社会服务以及社会实践,从实践里受到熏陶,得到锻炼,从而使学生们领悟到这门学科的社会责任所在。

(二)重视宗教教育

德国虽然是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但是非常重视宗教,宗教被看作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德国的学校教育与宗教,历史上是“母子关系”。德国的学校最初是从教会的教育机构演变而来的,学校教育完全宗教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宗教教育的形式来实现的。时至今日,则发展成为“伙伴关系”。学校教育和宗教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上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开设宗教课程至今仍是德国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宗教的道德教育以陶冶“精神和人格”为目标,即除了教以敬神和宗教信念外,还进行尊重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乐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助人为乐的情操、对真善美感觉性的启发、民主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的教育。

在德国,宗教课是公立学校的必修课。德国是一个多教派并存的国家,为了宗教教育的便利,公立学校通常是按照教派设立的。基础学校大体分为三种:“共同学校”、“教派学校”、“世界观学校”。共同学校是根据基督教的文化价值对具有不同世界观和教派信仰的学生进行育,上宗教课时,按不同教派编班;教派学校分为天主教和新教学校,各自以本教派教义为中心进行宗教教育;世界观学校则不进行特定教派的宗教教育。对于学校中许多没有的学生并没有强制要求,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伦理课代替宗教课。这种伦理课是非宗教的、没有派别的、意识形态中立的,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多元文化、人生意义等哲学伦理问题,这也是德国在道德教育方法上的一大亮点。

(三)社会机构、社会团体对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

统一后的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共有16个州。联邦的立法权限在于国防、海关、邮政、外交、税收等涉及整个联邦利益的领域。对于文化教育事业的立法和行政权限则归属于各州,也就是说各州享有“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政治教育机构,并且还存在大量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这些社会团体和机构时常有组织地结合国内外重大社会问题举行讲座、报告或展览等活动,通过社会的力量比较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这些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还经常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讲解各种立法和条例,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渗透途径。

(四)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注重教育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中国的学者曾经针对德国宗教伦理道德课程教科书做了仔细的研究,研究发现,其教材通篇没有呆板乏味的“教义回答”或者“教义汇编”式的教条主义色彩,而是从生活出发,极其富有启发性。教材中提出了很多表面看起来浅显易懂,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内涵的问题,不失趣味性又发人深省。教科书中还讨论了关于战争的起因、恋爱(包括同性恋)、家庭、死亡、恐惧、自杀、人生各个阶段上的担心、苦闷等问题。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一一出现在德国的教科书当中,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莫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价值取向的端正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五)强调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

家庭是德国传统沿袭的核心,被誉为社会与国家的“胚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补充和完善。若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众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无法完成的。德国传统的家庭内部以父亲为主导,决定则是协商性的。家庭所承担的各种道德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模式将德意志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自然地传递下去的。这些价值观包括:秩序、清洁、道德与性规范、爱情、情感安全、诚实和忠信等。现代德国新的价值观念应运而生,如独立、学会处理矛盾冲突和知识的创新能力等。正是由于家庭生活的这种轻松的氛围和非正式的弹性教育,恰好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漏。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德国同样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德国的家长们并不像中国的父母一样,给自己的孩子包办事情。德国的法律也有明文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为家庭承担不同程度的劳动,例如刷碗、扫地,打扫花园,为家人擦鞋等等。学校也要求学生们必须承担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像教室的清扫,农场或工厂的实习工作等等。伦理课还规定,学生必须在假期到医院、养老院或者福利院服务1~2周,完成社会服务时间的要求。在德国人的观念里,劳动教育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能够增强孩子的劳动观念及社会责任感。

二、我国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异同

(一)我国与德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共同点

在中德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习研究中发现,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

1.两国都十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

2.两国都十分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3.两国都十分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

(二)我国与德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差异性

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尽管存在很多的共同点,但也有非常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方法上的差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比较正面的、直接的说理引导的方法。说理引导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在我国,思想政治的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在德国,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暗含在各门课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各门课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国的学校还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在实践的感染、熏陶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课程安排上的差异。从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我国都会由教育部门统一制定大纲和教材,专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在德国,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他们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伦理学、神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课程进行:另一种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专业教学当中,通过各学科、各专业来渗透。

3.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宗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毕竟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与宗教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为了防止宗教产生消极的影响,中国政府制定了非常严谨的宗教政策。在德国,宗教对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影响比较大,利用宗教对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德国,宗教教育几乎等同于德育教育。德国的学校最初是从教会的教育机构演变而来的,学校教育完全宗教化,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崇敬上帝的观念,是指成为上帝的忠顺臣民。时至今日,宗教仍然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公立学校按照教派分类,学校依然开设宗教课。宗教教育在德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差异。在中国,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教育已经很少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很少利用劳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家长不会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劳动,以至于学生不能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念。德国的家长们从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包办事情。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为家庭承担不同程度的劳动。学校也要求学生们必须承担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完成必需的社会服务时间。这种过程不仅仅增强了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将德国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汲取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有益的、优秀的做法对改善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加强思想渗透教育方法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思想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除了极个别的文科学科会偶尔渗透些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外,大多数的学科在教学时,并没有思想渗透的内容。这与我国的教学模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有关,很难在短期内付诸实践。但是我们应注意借鉴德国间接渗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都能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力量的挖掘建设

我国应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挖掘和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配合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不仅要依靠各级政府以及奋斗在第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依靠全社会的参与,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如各类政党、宗教团体、大众传媒等社会组织,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借鉴德国全方位渗透的教育方法,增强渗透效果、增大辐射范围,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内校外的环境中接受精神的洗礼与道德的熏陶,无形之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借鉴德国家庭教育的模式

我国应借鉴德国家庭教育的模式,改变中国家长们教育后代的方式方法。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家长的溺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成长的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正是这种溺爱,造就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包办,使得孩子各种能力不健全,社会责任感缺失。甚至有些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无形之中削弱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我们应该重新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科学合理地帮助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得到感染和熏陶,配合学校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

(四)重视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我国,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很少利用劳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劳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劳作能力、动手能力、强健身体,还能增强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帮助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非常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我们应借鉴德国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学校,增加对学生社会劳作实践的要求,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锻炼中;在家里,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可以让孩子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得到精神的升华。

(五)谨慎利用宗教中的有益成分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我国,宗教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用得不好可能弊大于利。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习惯性地避免利用宗教,以免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应当借鉴德国的教育方式,在学校中开展介绍宗教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宗教、对宗教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可以辨别宗教中的有益成分和有害成分,不至于误入歧途、盲目崇拜。汲取宗教中的精髓,净化心灵、行善积德、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与时俱进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力度

对于我国传统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首先,我们应该继承,继承的同时,我们还要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研究。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道德规范,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他们所生存的社会关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规范。德国道德思想的发展总体上体现了德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的做法,制定与我国现阶段国情相匹配的道德规范,并及时地根据变化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3篇

" 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引起了农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对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进步。社会主义道德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科技要素参与生产过程,使得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并由此影响着农业劳动者的道德生活和伦理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这反映在劳动者的心理、思想上,会使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农业劳动者产生一系列新的道德诉求。如求知:农民对农业科技等知识的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学习新的农业技术表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求公:农民群众要求依法处理各种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按民主程序,公开、公平办事,平等劳动、公平交换;求安:农村群众特别希望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精神趋向有明确的归宿。 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加上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滞后,特别是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农民素质偏低,必然会产生一些道德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降低,个人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性,群众心理易受无政府主义和自由化倾向的干扰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深化。因此,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为强化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农村的道德建设离不开现实的经济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应当是农村道德建设努力支持的中心任务。为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信息、政策、资金服务,拓宽劳动者的视野,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大力加强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组建专门信息服务机构,分级开通农业专家决策咨询信息系统,形成纵向辐射、横向贯通的农村信息网络,用信息把农业劳动者与市场连接起来。二是要催生龙头企业,培育企业文化,带动农村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重点催生和培育粮食、畜禽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利益共同体,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农业的市场风险。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带动农村的道德建设。三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不断为农村道德建设注入新的道德因素。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强化科技服务。 二、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健全道德导向机制 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也要坚持以德治国,以德辅政,促进社会发展。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不断完善内容,改进形式,增强农村道德教育的效果。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以及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拓宽道德教育渠道,寻找新的载体,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手段,增强道德教育的社会效果。同时要强化道德评价与道德舆论,提高道德调节功效。培育和宣扬典型人物的优良品德,利用道德典型的示范带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观,掌握正确的道德标准,引导农村群众明辨善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道德调节的社会功效。要发挥道德的社会赏罚作用,明确道德的社会指向,引导人们拒恶从善。 三、开展综合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 大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农村政策教育,坚持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用社会主义道德引导和教育农村群众。要经常向农民讲授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的时事政治知识,广泛开展国情教育。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根据农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把提高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纳入道德规范体系,在农村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促进农村群众思想全面进步,培养新一代农业劳动者。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从基础抓起,加强科学文化传播阵地建设。

四、充分发挥家庭作用,增强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活力 家庭不仅担负着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的功能,还担负建设家庭文化、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任务。家庭要对年轻一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方向,为他们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农村,要根据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克服封闭观念,倡扬勤劳致富的美德,大力提倡学文化,学知识,学科技。在家庭道德的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弘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集体、爱劳动的优秀道德传统,反对和抵制错误的思想影响,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五、重视村落文化建设,强化农村道德建设的基础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强化对农民道德的引导,必须重视村落文化建设。村落文化是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处世原则,营造着农村新型的文化环境。要特别重视研究村落文化的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村落文化的积极影响,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村落文化模式,即:在目标上,要与实现农村现代化、造就“四有”新农民的根本目标相一致。在内容上,一要体现以人为本,提倡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身与心的和谐,从而创造一个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要求融汇于村规民约中。三要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倡导优良的文化习俗。在形式上,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的运作方式和功能,大胆创新。 文明村建设活动是建设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应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重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环境卫生,治脏变净;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抓生产发展;治穷变富,逐步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把农村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4篇

  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引起了农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对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进步。社会主义道德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科技要素参与生产过程,使得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并由此影响着农业劳动者的道德生活和伦理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这反映在劳动者的心理、思想上,会使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农业劳动者产生一系列新的道德诉求。如求知:农民对农业科技等知识的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学习新的农业技术表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求公:农民群众要求依法处理各种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按民主程序,公开、公平办事,平等劳动、公平交换;求安:农村群众特别希望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精神趋向有明确的归宿。   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加上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滞后,特别是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农民素质偏低,必然会产生一些道德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降低,个人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性,群众心理易受无政府主义和自由化倾向的干扰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深化。因此,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为强化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农村的道德建设离不开现实的经济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应当是农村道德建设努力支持的中心任务。为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信息、政策、资金服务,拓宽劳动者的视野,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大力加强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组建专门信息服务机构,分级开通农业专家决策咨询信息系统,形成纵向辐射、横向贯通的农村信息网络,用信息把农业劳动者与市场连接起来。二是要催生龙头企业,培育企业文化,带动农村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重点催生和培育粮食、畜禽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利益共同体,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农业的市场风险。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带动农村的道德建设。三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不断为农村道德建设注入新的道德因素。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强化科技服务。   二、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健全道德导向机制   ******同志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也要坚持以德治国,以德辅政,促进社会发展。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不断完善内容,改进形式,增强农村道德教育的效果。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以及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拓宽道德教育渠道,寻找新的载体,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手段,增强道德教育的社会效果。同时要强化道德评价与道德舆论,提高道德调节功效。培育和宣扬典型人物的优良品德,利用道德典型的示范带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观,掌握正确的道德标准,引导农村群众明辨善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道德调节的社会功效。要发挥道德的社会赏罚作用,明确道德的社会指向,引导人们拒恶从善。   三、开展综合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   大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农村政策教育,坚持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用社会主义道德引导和教育农村群众。要经常向农民讲授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的时事政治知识,广泛开展国情教育。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根据农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把提高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纳入道德规范体系,在农村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促进农村群众思想全面进步,培养新一代农业劳动者。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从基础抓起,加强科学文化传播阵地建设。

  四、充分发挥家庭作用,增强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活力   家庭不仅担负着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的功能,还担负建设家庭文化、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任务。家庭要对年轻一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方向,为他们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农村,要根据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克服封闭观念,倡扬勤劳致富的美德,大力提倡学文化,学知识,学科技。在家庭道德的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弘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集体、爱劳动的优秀道德传统,反对和抵制错误的思想影响,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五、重视村落文化建设,强化农村道德建设的基础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强化对农民道德的引导,必须重视村落文化建设。村落文化是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处世原则,营造着农村新型的文化环境。要特别重视研究村落文化的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村落文化的积极影响,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村落文化模式,即:在目标上,要与实现农村现代化、造就“四有”新农民的根本目标相一致。在内容上,一要体现以人为本,提倡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身与心的和谐,从而创造一个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要求融汇于村规民约中。三要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倡导优良的文化习俗。在形式上,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的运作方式和功能,大胆创新。   文明村建设活动是建设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应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重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环境卫生,治脏变净;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抓生产发展;治穷变富,逐步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把农村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5篇

关键词:以德治校;培育;新人

一、以德治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中坚持以德治校,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现在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和科学被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地位。教育与社会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教育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制约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进程,不仅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也给学校教育带来双重的影响。学校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这种市场经济背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自由原则和竞争原则的巨大驱动力可以把青年学生造就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市场竞争不只是能力与利益的竞争,同时也是理想、道德的较量。

职业技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劳动前阶段的教育,是通过教育后直接投入社会劳动前的训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劳动前阶段的教育内容包括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劳动道德。没有知识技能就无法从事劳动,就没有服务的本领。但仅有知识技能而没有劳动道德,缺乏诚心诚意、心甘情愿、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出现会干不愿干,或者不尽心干的懒惰作风,结果会为社会所不容,劳动技能因为不能解释而成为枉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果囿于普遍高等教育传统,热衷于引导学生成名成家,即不现实,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状况不相适应。我们强调以德治校,这里的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传统的土壤上,又体现时代特征,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为一体的现代道德,是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的新道德。

二、以德治校是一个系统工程,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浓厚的道德氛围是贯彻落实以德治校的基础

青年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阶段,贯彻以德治校,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手段,通过对青年学生灌输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影响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在内心形成某种关于善恶、荣辱的道德观念,并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觉悟,使他们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坚持以德治校,着力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素养,仅靠强化道德知识学习和说教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从各自学校的实际出发,建设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使青年学生每时每刻都浸润在浓厚的道德熏陶中。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实际上是除课堂教学、学习、设计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一切校园活动的总和。

贯彻落实以德治校的方针,学校必须与地方联系,大力优化道德建设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大家一致关心和支持。从当前的实际看来,优化以德治校的社会环境,不仅在宏观上要努力消除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抵制和反对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落后文化,重点是学校要与地方政府部门联手,依法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坚决取缔以学生为招揽对象的非法娱乐场所,严厉打击扰乱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各种违法犯罪,尽最大努力把社会不良现象隔离在校园围墙之外。

三、以德治校的关键是造就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

教育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育环境中,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在教师和学生关系中,主导方面是教师,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养成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坚持以德治校,最重要的是培养形成一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师队伍的品德、才能、知识和情感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教育者自身完美的形象,有效地影响和改变青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达到以德治校的目的。从德治的角度考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为主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出发,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个性。善于学习学生的长处,按照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学生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全心全意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6篇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高中阶段德育的基本内容分8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国际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教育;(7)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我们根据三个学年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将上述8方面内容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学年,有的内容覆盖整个高中阶段,有的则落实到其中一个或两个学年。具体安排如下:

一、高中一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经济常识教育。按现行高一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母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远大理想。实现途径:望儿山德育基地、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团会等。

3、道德教育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教育、现代文明方式和交往礼仪的教育以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观念教育。

此项教育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统筹,班主任、班委会

团支部组织实施,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密切配合。实现途径要把理论学习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注重训练,养成习惯。

3、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草坪、花卉、树木的栽植、施肥、防治虫害等劳动实践,学习吃苦耐劳精神和有关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由总务处安排,生物老师进行指导,班主任和班委会协助做好组织工作。

4、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开展青春期卫生课和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音乐欣赏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此项教育由校医、政治教师、音乐教师组织实施,班主任密切配合。

二、高中二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按现行高二政治思想课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

此项教育由历史教师、政治教师、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并通过学校艺术节和校本课程进行,学校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密切配合。

3、道德教育

继续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教育,在高一基础上侧重进行提倡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组织实施的办法见高一“道德教育”部分。

4、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农田作物管理,学习并掌握农作物种植管理知识技能。实施办法见高一“劳动教育”部分。

5、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公安分局的共建活动,体验公安干警的生活与工作,请公安干警作治安形势和法制报告,提高遵法守纪的自觉性,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活动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活动,了解我国的民主制度,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由政教处统筹,班主任积极配合。

6、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开设美术欣赏课和研究性学习课,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施办法见高一“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分。

三高中三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政治常识教育。按现行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配合毕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与就业观念。

3、国际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我国独立和平外交政策及热爱和平的教育,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教育和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教育。国际主义教育要通过政治课和时事报告会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学生党团组织和政教处组织实施,班主任搞好配合。

4、理想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和立志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想教育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实施,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

5、道德教育

继续深入地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实施办法见高一“道德教育”部分。

6、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去省果树研究所参加果树管理和改良劳动,增强科技意识,学习科学的果树管理技术。

实施办法见高一“劳动教育”部分。

7、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在高二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常识》的学习,使此项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民主和法制的意义,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实施办法在高一“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政治课教师的参与。

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保证学生在完成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中,以良好的意志性格克服困难,创造优异的成绩。

实施办法见高一“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分。

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第7篇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物质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但生活的富足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因素,给人们带来了物质利益的膨胀。不少青少年学生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个人享乐,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他们还受到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急需加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德育工作核心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代替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和灵魂之所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也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让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以及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等基础知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为主要形式,用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来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因此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情感、意志,陶冶道德情感;确立坚定信念,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付诸实践行动,形成道德行为。做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过程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第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要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任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课教学改革都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一、加强政治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看法等精神风貌,它决定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道德品质的总和。故人们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政治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学实效。起到塑造学生“灵魂”实效主义。

二、推行教改,实施开放式教学,确立使用学习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开放式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把思想政治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体现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独特的教育功能。例如创设总是情景、彩多媒体教学、运用对比、图表、选取典型事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参与意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