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合集7篇)

时间:2023-07-20 16:18:13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XIAO Yiyao

(Colla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an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cultivate the values of civilization. It is facing many reality plights including teachers' traditional literacy,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network culture shock and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We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including enhancing teachers' traditional literacy,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construction learning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pplication modern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etc.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ivi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现代文明理念、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优秀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育青少年价值观和现代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理念。

1 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障碍分析

首先,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是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实施者,肩负着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启迪和培育使命。然而,受应试教育、多元价值观、经济利益等多种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对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

其次,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传统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以文言文为主导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给现代青少年,需要通过喜闻乐见、形象生动和富有乐趣的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笔者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如果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以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方式进行教学,只有33%的学生表示能够注意听讲,58%的学生表示存在思想开小差的现象,6.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关注课程内容,2.7%的学生表示几乎完全放弃课程学习。偶然的课堂提问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与碎片化。传统文化教学与其它学理性、知识性学科教育不同,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形成价值认同,力求通过文化知识熏陶来培养其现代文明理念,内化其心理和价值观念。在调查中发现,高达6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认知,73%的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缺乏系统认知,传统文化的欠缺和人文素养的缺失使传统优秀文化难以有效和系统传播。

第四,网络冲击与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扭曲。互联网已经成为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渠道,对于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相互沟通的重要平台,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学校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98%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由40%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20%的学生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尤其是受网络传播的封建迷信、谣言和西方文化冲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产生疑虑,导致传统优秀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遭遇障碍。

第五,父母文化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局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和推动,也离不开家庭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可与支持。很多家长受知识局限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缺乏科学认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在子女教育中认为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考中的比重较低,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局限使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障碍。

2 传统优秀文化难以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原因分析

首先,传统文化底蕴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难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受多元价值观和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的培养观念相对淡薄。这对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和文化理念自然不利,学生汲取传统优秀文化和树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能力势必削弱。

其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提升高考成绩的目标导向,主要围绕考试大纲和考试重点进行教材钻研、课堂提问设计,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等内容相对重视不足;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面临着激烈的考试、升学压力,学校和教师基于学生前途和社会公众压力而积极追求升学率,教师教学围绕升学考试设计内容,学生学习成了任务,考试成了目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注重对科学知识传播和考试技能培训,而对人文精神的培育相对欠缺,导致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功利性和碎片化。

第三,网络文化的冲击。由于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互联网中的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学生价值观培育产生冲击,造成学生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

第四,家庭缺少传统文化氛围。现代大多数中学生的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中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

3 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首先,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积极性。中学政治思想课教师应该以一颗虔诚的心和崇高的使命感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以提升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教师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结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新媒体结合,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讲授、讨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提升学生学习、接受和内化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兴趣。孔子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愤”与“悱”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循循然善诱人”的教育启发过程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教学目的。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如在“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等内容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考察严重污染导致生态破坏的地区和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通过比较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领悟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价值,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构筑浓郁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到校园、书店、家庭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融入到高考试卷中去。学校在教室、广场、草坪等场所以板报、标语等为载体宣传优秀的传统优秀文化,校园建设着力保留和建设传统建筑、文化遗迹,提升学生生活环境的传统优秀文化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从学校实际出发,构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兴趣的氛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效果。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将抽象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改编成影视作品、小说戏剧等中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载体,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传播到学生头脑中,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现实价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乐趣与热情。通过网络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头脑中形成的错误思想观念和扭曲的生态观进行疏导,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通过“网语”与“网事”对学生进行释惑解疑。利用微博、微信和短信等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对学生开展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教育。

第五,改善家庭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氛围。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教师在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家庭的积极参与,提高家长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能力,激发家长参与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教育的主动性。通过主题报告会、家长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优秀传统生态化和现代生态文明契合性的宣传教育,利用校讯通、QQ群等媒介及时、不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信息沟通,让学生家长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进度和内容,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予以积极配合,增强家长引导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研究”(2013-JSJ YZD-015)

参考文献

[1] 朱凤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现代阐释[J].科学社会主义,2012(5):100-102.

[2] 傅云龙,陆钦.《老子・庄子》校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陈鼓应.《老子・25 章》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2篇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XIAO Yiyao

(Colla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an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cultivate the values of civilization. It is facing many reality plights including teachers' traditional literacy,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network culture shock and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We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including enhancing teachers' traditional literacy,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construction learning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pplication modern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etc.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ivi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现代文明理念、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优秀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育青少年价值观和现代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理念。

1 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障碍分析

首先,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是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实施者,肩负着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启迪和培育使命。然而,受应试教育、多元价值观、经济利益等多种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对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

其次,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传统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以文言文为主导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给现代青少年,需要通过喜闻乐见、形象生动和富有乐趣的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笔者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如果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以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方式进行教学,只有33%的学生表示能够注意听讲,58%的学生表示存在思想开小差的现象,6.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关注课程内容,2.7%的学生表示几乎完全放弃课程学习。偶然的课堂提问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与碎片化。传统文化教学与其它学理性、知识性学科教育不同,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形成价值认同,力求通过文化知识熏陶来培养其现代文明理念,内化其心理和价值观念。在调查中发现,高达6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认知,73%的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缺乏系统认知,传统文化的欠缺和人文素养的缺失使传统优秀文化难以有效和系统传播。

第四,网络冲击与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扭曲。互联网已经成为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渠道,对于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相互沟通的重要平台,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学校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98%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由40%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20%的学生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尤其是受网络传播的封建迷信、谣言和西方文化冲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产生疑虑,导致传统优秀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遭遇障碍。

第五,父母文化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局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和推动,也离不开家庭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可与支持。很多家长受知识局限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缺乏科学认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在子女教育中认为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考中的比重较低,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局限使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障碍。

2 传统优秀文化难以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原因分析

首先,传统文化底蕴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难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受多元价值观和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的培养观念相对淡薄。这对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和文化理念自然不利,学生汲取传统优秀文化和树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能力势必削弱。

其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提升高考成绩的目标导向,主要围绕考试大纲和考试重点进行教材钻研、课堂提问设计,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等内容相对重视不足;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面临着激烈的考试、升学压力,学校和教师基于学生前途和社会公众压力而积极追求升学率,教师教学围绕升学考试设计内容,学生学习成了任务,考试成了目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注重对科学知识传播和考试技能培训,而对人文精神的培育相对欠缺,导致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功利性和碎片化。

第三,网络文化的冲击。由于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互联网中的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学生价值观培育产生冲击,造成学生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

第四,家庭缺少传统文化氛围。现代大多数中学生的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中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

3 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首先,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积极性。中学政治思想课教师应该以一颗虔诚的心和崇高的使命感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以提升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教师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结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新媒体结合,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讲授、讨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提升学生学习、接受和内化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兴趣。孔子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愤”与“悱”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循循然善诱人”的教育启发过程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教学目的。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如在“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等内容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考察严重污染导致生态破坏的地区和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通过比较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领悟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价值,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构筑浓郁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到校园、书店、家庭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融入到高考试卷中去。学校在教室、广场、草坪等场所以板报、标语等为载体宣传优秀的传统优秀文化,校园建设着力保留和建设传统建筑、文化遗迹,提升学生生活环境的传统优秀文化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从学校实际出发,构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兴趣的氛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效果。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将抽象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改编成影视作品、小说戏剧等中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载体,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传播到学生头脑中,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现实价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乐趣与热情。通过网络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头脑中形成的错误思想观念和扭曲的生态观进行疏导,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通过“网语”与“网事”对学生进行释惑解疑。利用微博、微信和短信等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对学生开展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教育。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3篇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和为贵”的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为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迁,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构建和发展适合中国本土的企业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正统,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仁者爱人”、“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儒家文化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道家和佛教文化等。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磨合,儒、道、释“三教归一”,互相补充,彼此渗透,构建了中华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民为邦本,民本德政。在德治、法治、礼治中,德治始终处于核心的主导地位。二是和谐统一,礼义教化。三是中庸适度,贵和持中。四是义先于利,以德制欲。五是自强不息,求是务实。六是共济均平,取财有道。

中国和谐企业文化构建的意义

(一)和谐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精神风貌和发展远景,以及这些观念形态在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与企业形象上的体现的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建设和谐企业,走和谐发展之路,构建“和”文化。“和”文化包括企业成员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富于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等。

(二)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积淀,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凝聚力和导向性。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高素质的员工。只有创建企业和谐文化,才能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其次,顾客和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就要构建与顾客、市场的和谐关系。最后,企业对外要实现与其他组织、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企业“和”文化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和谐关系。一是在企业内部,要构建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包含个体身心和谐、个体之间的和谐、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和谐;二是在企业外部,要构建企业与顾客、其他组织,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相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其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小我”、“大我”的和谐统一,追求社会“大同”、“天人合一”。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道统、宋元理学、明清贤达,历经近代民主与科学思潮,发展到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提出,中国文化传承的思辨传统,以及深邃的文化理念和人本哲理,对于企业倡导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价值启示。企业文化的和谐构建必须以人为本,把企业一切活动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并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天生万物,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治国当以富民为本,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全面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能否实行的关键。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现代市场价值融入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之中,内化于心,并外化为社会主义价值实践。对此,道家“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值得企业反思。

(二)和谐共赢,天人合一

“和”者,和衷共济也;“谐”者,相合调顺也。经商之道,和气生财,关键是“和为贵”。“以和为贵”,合作双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即合作“双赢”。“双赢”模式就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企业应成为全体员工目标相同、利益一致、荣辱共享、共同发展的和谐命运共同体,并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儒家特别提倡人与自然、天道等和谐相处的大“和”思想。《庄子•达生》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天、地、人,三才统一,一脉相承,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组织、社会、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即不断增进自身的主体意识的修养和能力,努力去达成自己所预期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理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像大地那样,用宽厚的德行、博大的胸襟把万物负载与包容起来。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企业家文化。而企业家往往是企业成员的楷模,他们的思想道德、经营理念构成企业发展的灵魂。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家应把个人、家、国、天下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建立个人的社会价值。企业家应培养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

(四)重才尚贤,严于律己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尊师重教,重人才、尚贤能。“国之盛衰系于人才,功于才成,业由才广”就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用人之道强调“许士之风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如器,各取其长”等。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修己安人”,要求管理者按照道德规范自觉“修己”,并通过言传身教,达到管理“安人”的目的。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作为企业领导人,尤其应“正人必先正己”,应当在才学、能力、品德、责任等各个方面率先垂范。

(五)以义统利,诚信为本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孟子说,“先义后利”。儒家倡导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企业应把追求利润与服务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为本”,“诚”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典范。宋儒周敦颐在《通书》中写道:“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信义不欺,一诺千金”。“诚”可以赢来商业信誉,引来更多的顾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企业道德的核心规范。

(六)外圆内方,中庸之道

“外圆内方”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粹,是社会良知的人格体现。“圆”,代表着曲线和美感。“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事顺人畅。企业成员相互尊重,和若春风,彼此信任,企业内聚力就会不断增强。“方”,是人格的独立,情操的慎守,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追求和实现。儒家伦理也强调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方圆之间,天地之大”,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劳资合作,和谐共融。

(七)刚柔并济,以德服人

中华文化提倡“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为人豁达,处世随和,怀柔天下。柔是自然之道,养身之道,治世之道。中国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严密的法规制度,孟子也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然,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德服人,注重人本教化。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现代企业管理既重制度约束和经济、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更应重思想引导、文化激励。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显然,制度、法律、规范、德性应当是相辅相成、并重互补的关系。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刚柔并济”是大智慧,也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只有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才能创造出全面、和谐、科学、发展的企业文化,从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能否持续生存与发展,决定因素在于能否构建有强大凝聚力的和谐、共进、融洽的内外部关系,建立能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易于与环境相融合、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义堂.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长春大学学报,2006(1)

2.孙玉霞,张雅丽.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社会科学,2005(6)

3.王玉莲.我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8(9)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4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传统文化;借鉴

1 对传统装饰元素的解析

建筑装饰元素是指对建筑的美化和在建筑空间的构件上拓宽建筑的生命力,让人们获得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来强化建筑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1)建筑装饰元素题材。在传统建筑装饰中有构件、雕刻、彩绘等元素,不同的元素采用的题材也有不同,大部分是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建筑装饰元素的题材的特征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其主题始终围绕的是吉利祥瑞、趋利避害,所以一些民间艺人会采用对自然物象的谐音或者是通过象征的手法对民间故事的题材进行整合,促进建筑题材和人类认知情感的交流,也可以从另一方面传递人们的愿望。比如“鱼”谐音“余”;“苹”谐音“平”;“三羊(阳)开泰”;“太平有象(祥)”等词汇。

(2)建筑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因为装饰元素的多样化,所以表现形式也是具有多样性的,一般通过彩绘、雕刻等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固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展现出建筑里面的民族民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且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希冀。

1)彩绘。何谓彩绘,即利用色彩之间的关系,来突出装饰图示绘制在建筑构件的作用,这一类的建筑形式主要在梁枋、窗棂、柱头、门扇、斗拱等构件上,通过色彩的描摹不仅可以延长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增加建筑的个性和美感,体现出人们热爱生活的特点。2)雕刻。何谓雕刻,即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形式是木雕、石雕、砖雕,在建筑过程中担任着整体的特殊功能,以及表现大众的审美要求。①木雕。人们通过对木材及相关材料的雕刻加工,在建筑中充当固定功能和表达木材特有的审美意思,是传统建筑的骨架形式。在构件中主要充当柱、枋、梁、檩,来展现出古朴典雅、华丽富贵的风格。从工艺上划分有浮雕和圆雕,浮雕采用在天井上方栏杆、檐条上;圆雕是在斗拱、檩条、梁架、立柱上的构件的装饰手法。②石雕。人们把石块雕刻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与形象,展示建筑物体的长久性和结实性,也是一门展示人们智慧和思想的工艺艺术。在我国的传统建筑构件中一般运用在台阶、石碑、石狮、抱鼓石、石像等,形象不容易被损坏。③砖雕。人们在砖块上通过对人物、山水、花草的雕刻,来表达人们的希望,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常见的艺术形式。主要运用在寺塔、房屋、大门、墓室等建筑物的构件或者是墙面上上。在题材的处理上主要采用吉祥的图案和形象,比如龙凤,羊,麒麟,狮子等动物来表示龙凤呈祥、三阳开泰等含义,同时一般的松柏,梅兰竹菊,鲫鱼都是在砖雕常见的物象。

2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对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主要采用的打散、重构、变形的手段和原则,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装饰元素的不断研究和翻译,现代建筑装饰的形式不断进步和丰富,展示多样化的建筑风格,表现传统美感和文化。

(1)对元素的引用。在现代人的审美观的引导下,现代建筑在运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引用构图优美或者是简洁的图案。比如在茶楼的墙面或者是园林建筑中随处可见的龙纹和几何纹等雕饰;在深圳的万科第五园里的祥瑞图腾,都是对古代建筑图案的直接引用,展示江南传统水乡的村和院的特征。

(2)对元素的抽象变异。现代人通过对图形的进行几何的变化,简化或者是夸大来展示出独有的神韵和造型,以强化主题为目的,来改变建筑的比例和结构,让原有形象更加具有生动性。主要引用在窗格和斗拱上,夸张的设计,现代结构的建筑依然可以看出重视传统的阁楼的意味,在方格窗错落有致下,建筑物对现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比如在某博物馆的设计风格上就是采用传统装饰元素的窗格艺术手法,通过现代人对元素的抽象变异,展示窗格曲折的变化,创造出放大版的几何体,对现代美进行合理的诠释,不只是突破了呆板的矩形,而且还是得窗格的建筑具有相应的使用功能。

(3)对元素的分解和重组。即是把建筑装饰元素分割意味,遵照一般的规律来进行的重新组合。分解就是有步骤有规律的对装饰元素进行分解,以自由的方式和建筑的创造原理,运用对比,重复,对称等方式对节奏和韵律进行合理地把握,采取近似和特异的形式对建筑重塑生命,即使是自由分解也是在构成原理的基础下自由随意的分解。重组就是对元素的大小变化、重复组合,简化或者重叠进行组合。对元素的分解和重组可以使得传统装饰元素富有时代气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为分解与重组创造出来的建筑物设计都是以现代人审美观为基础,进行的建筑装饰元素的改造,所以使传统装饰元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以下就是两个基本的例子:

1)世博会的中国馆:它是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现代化创新化,对建筑形状的夸张的变异,把斗拱的传统造型,利用现有技术和建筑材料进行分解和重组,变成现代的斗拱形状,展示在国人的面前,对斗拱元素的分解和重组可以体现出当今工程技术的结构美感,也可以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气神。2)藤本壮介的终级木屋:同样采取的分解和重组的手法,利用建筑元素中的木材重组形成的空间,使得木屋在保存空间的形势下,又具有原式和整体结构,对大自然中的智慧的运用展示美感。

3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运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华,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装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容,因为传统的建筑元素师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灵感,表示对幸福生活的愿望。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抽象化,不仅要展示建筑本身的文化特色,还可以传达传统建筑装饰的含义,把现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的韵味有机的结合。

(1)香山饭店:把江南民居和传统庭院的装饰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通过对元素的抽象变异、分组与重组,展示香山饭店独特的建筑形体和布局。正菱形的窗户,走兽,文祥的装饰元素都显示出吉祥的气息;壁灯和楼梯间上采用各种动物的图案,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宣示了我国的传统建筑的观念,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同时也吸收了西方建筑的哥特式风格,使建筑风格多元化。

(2)苏州博物馆:巧妙借用水面,把建筑物延伸在周围环境中,展示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在木床上雕刻出各式瑞祥的图案,用木质边框做外白色底色加上山水的颜色,增添出创通文化和地域色彩。博物馆的屋顶是飞檐翘角的坡顶,对传统建筑元素的分解和重组,演变出新的几何形体对屋顶的装饰,同时还采用现代材料的玻璃,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的创意园林。

4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中,需求日益多元化,所以现代建筑装饰更是要对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进行研究和继承,吸收其精华,通过把传统建筑装饰和现代建筑装饰的对比,找出相同之处,坚持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要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去其糟粕,创新建筑设计理念,让传统的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5篇

“孝”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时,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并且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这一领域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目前有关于“孝”的起源和内涵是孝文化研究探讨所涉及的最基本的问题,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们如何使传统“孝”思想现代化、以及如何解决当前学术研究的视角相对较单一这一问题,学界经常性的忽视了有关“孝”哲学这一重要的角度;“孝”是“仁”之本,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孔子的“仁”,可目前却是探讨“仁”的多,而研究“孝”的少。

我们不能忽略早期学者所作的贡献。国外的学者们例如郝大维、罗思文对孔子的研究较为突出,他们主要介绍孔子以及孟子的思想,翻译《论语》《孝经》等著作。由于当时语言上直译的条件匮乏,导致了西方人经常用西方的思想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后来中国哲学被西方哲学思想同化。这些学者们在对“仁”“孝”“忠”的思想上进行了全方面的注释,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选题将在吸收前人先辈巳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亲亲相隐”的视角来解读《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二、孝文化产生的渊源

儒家哲学的理论运思模式是从天人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天道的理解,来形成现实社会的哲学伦理观念,孝本质意义上基于儒家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对天地男女这种创化本源的思考。“《周易》讲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错。’

这里所讲的就是把基于天道本源的男女作为社会最初始建的一种现实起点,男男女女组建成的家庭以繁衍后代的这一家国建构为要求,客观上要求基于这种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维系这种伦理的“孝道”,任何的生命个体,都是来源于父母的精血汇集而成。自然界当中生命个体的孕育成长,都离不开父母双亲的呵护哺育,自然界的动物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义,我们作为人子,自然也会产生出这种原始“孝”的观念。从“孝”观念的起源来看,其最本来的含义就是“对于生命的延续”。由此逻辑发展而出的祭祀祖先的行为和敬老意识。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衍生出了善事父母。“善事父母”还应当包含繁衍后代、以及尊祖敬老等行为。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天下”的中国社会当中,“孝”是人伦关系得以创建延续的基础,只有懂得了孝,才能够使得家庭和睦,使得社会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孝”是人对人伦的一种深入的认识,要构建一个好的人伦关系体系,需要一种正直、真心、虔诚、尽心的品质,这种品质最基本的实现形式就是“孝”。只有遵循了人性中最本能、出于本心的道--孝道,个人意识到“孝”是人的本性,通过修身达到对孝的一种认同、践行和传承,这个过程是“成己”的,即先使自己成为一种为社会道德伦理所遵循的样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再推而广之才能使别人得到益处,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孝”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孝与仁,孝与忠,在孔子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在道德实践当中共生的。孝悌是仁的根基。《论语》当中就讲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为人孝悌,也就做到了仁,这是一以贯之的。而“孝”与“忠”,自然就可以做到推而广之。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事父母可以推广至事君主,孔子在这里就将“孝”扩展提升到了社会、政治层面,赋予了其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从孔子的表达中不难看出。孔子最终注重的还是民德之厚,而非单纯的政治教化,所以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作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末,“孝”作为血亲伦理的基本元素,对家庭和社会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这种血缘亲情所产生的“孝”。“孝”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血缘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孝”是最重要的家庭伦理原则,孝亲观念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一脉。

“孝”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要认识孔子的孝道思想,就要先了解孝,“孝”并非只是对父母进行物质生活上的奉养,即孔子所要求的“能养”,这只是“孝”应该具有的本义,是最为基本的要求。

孔子认为“孝”的产生是必须以人类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作为基础。《论语》一书中,从“老”与“子”的家庭观念关系角度出发来阐述“孝”的两个基础。其一,就是从人类的自然血缘亲情出发,“老”产生“子”;其二,就是从社会等级的差别上出发老”与“子”之间是有着本质差别的,“子”就应当守礼,对“老”敬孝。《论语》就是从这种人类最原始的自然亲情血缘关系出发,来确定“孝”产生的基础。

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践行孝敬的思路

在《论语》的记载当中,子谈论“孝”,有两个大的突破性观念是过去所没有的。在西周时期孝”这一观念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因此,它带有极其浓重的宗教色彩,在当时分封制的社会大环境大背景下,“孝”主要是作为一种宗族道德,而“孝”所蕴含的人伦意义,或者是“孝”作为家庭道德所具有的内涵并不突出。而孔子论孝,则实现了“孝”由宗族道德向家庭道德的转换,“孝”主要是用来规范以父子关系为主的家庭伦理关系,其过去尊祖敬宗的涵义尽管没有被“孝”完全的替代,但是分量也已经微乎其微了。

孔子所讲的“孝”,无论是讲“不远游”也好,知“父母之年”也好,其目的都是在于为了施孝,这里并不单单是指为人子女要在物质生活上奉养父母,更多的是要表达对父母所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敬爱之情。孔子对于“孝”的重视,当中也贯穿着仁的精神理念,他将“孝”与“敬”、“孝”与“礼”相互关联在一起,这极大的丰富了孝的内涵,这是过去的思想中所不曾有过的。

孔子认为,作为子女,我们应当从内心深处去尊敬父母,对父母行使孝心也是要求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敬重、奉养父母。“爱亲”与“敬亲”是相互的,“爱亲”可以从“敬亲”中表现出来,“敬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爱亲”的行为。孔子认为如果仅仅是在物质上X才父母进行赡养,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孝亲的最基本要求便是要养亲、事亲。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所讲的“孝”其实就是无违于礼、所讲的“仁”就是爱亲爱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重、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心的侍奉、做到不让父母挂念自己的安危、这就是孝的表现。孔子不遗余力地弘扬“孝”文化,孔子的一生,验证了从平凡到不平凡的过程。三岁丧父,由其母亲带回家养大,生活的十分贫困,地位也极其的卑微,孔子的青少年时代极其的平凡和普通。然而,孔子却立志求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间接的影响了其后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西方的启蒙时代,像孟德斯鸠、伏尔泰这样的大思想家们都非常崇拜孔子的思想,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是理性、和平、以及人道的象征。法国的人权宣言就曾经引用过孔子的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现在同样也被刻在了联合国的大厦里面。这说明孔子的思想已经不单单只是属于中国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已经开始超越国籍和国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以天、天道、天德为思想背景,将“孝”提升到了人文关怀的高度,身体力行的推广“孝”。孔子的“孝”思想以“礼”为外在表现形式忠”为内在的情感表达,通过外在的礼仪规范和内在的“忠恕之道”,最终达至“仁”的境界,实现“孝”的皈依。孝道的思想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了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溶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孔子因袭周礼,虽然继承了西周时期敬祖祭祖、慎终追远的净胜,但是对于“孝”思想含义当中这些观念涵义的表述则是尽力的淡化,更多的是在于强调“孝”在伦理思想上所蕴含的意义。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传统的孝道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是紧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而不断的演变着的。“孝”观念最早形成是在以血缘亲情作为基础的父系氏族社会。血缘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血统,它是人类因为生育后代而自然形成的社会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血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组成体系的基础,而人既然知道血缘,那么就一定知道血缘至亲,也就会产生后来的报答生养之恩的观念,这种起源于自然的血缘亲情之爱,这便是最初孝的意识。孔子所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孝悌爱亲是一种人之常情,如果处于每个血缘关系中的人都能够珍视这种感情,那么社会上的人自然就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处于这一温温脉络亲情关系之中的人,也会将这一温情扩散开来,温暖的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6篇

论文关键词:招贴设计 中国画 民间美术 传承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招贴设计概念的产生虽然源于西方,但其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人文元素紧密相连,招贴设计的核心在于传达特定的理念和文化气息,然而随着中国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这种气息被现代商业属性所掩盖,甚至被大多数设计师忽略。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招贴设计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传承,希望能为招贴设计构建中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延续提供一些意见。

现代招贴设计在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构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多个方面,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这是一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觉。在我国的招贴设计画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民间剪纸和蓝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得到印证。本文中主要介绍对中国画和民间美术两个方面的传承:

一、现代招贴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

(一) 笔墨的传承

说到对水墨的传承,就不得不提到靳埭强,他说:“电脑这一工具,非常简便的被广泛运用,但水墨的渗化,绝不可能有计划的控制它的形状和色调,电脑和喷绘一样不可能造到作,印刷技术也不可能达致,只有通过微妙的毛细管根纤维的接触,才能有奇妙的变化。”他作品中的水墨,极简、单纯、也有用水墨以英文字母形式表现内容的,也有用水墨以山水画的形式表现内容的,也有将水墨和点、线、面结合通过新的图形形式完成作品的,水墨在他的画面里凝重、通透、变化丰富,体现出他对水墨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他的海报作品大片留白、空灵肃静、清雅纯净,似幅幅高洁的中国画。

日本设计师田光中一:“靳埭强的海报是极富东方色彩的。他每一张作品都流露出中国传统上的风格,静盈而端庄,简洁清亮,毫不纷乱,常见一大片留白,整洁中如清风拂过,成为海报的主题。构图简约。在靳埭强那静悄的画面上,常有墨迹遗痕。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沾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墨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 世人感到是东方心魄的跃动。”这红跃动的东方心魄,就是靳埭强先生对中国画水痕墨韵的传承。

(二) 意象的传演

中国的水墨画不讲究“肖神”,而重点在于“通意”。画家把各种要描绘的事物先急在心里,然后才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当一张宣纸铺在眼前,国画的意在笔先,运筹构图,下笔后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气呵成的意境在靳埭强形式的现代设计上尽情展现。在设计中承传水墨这种形式时,他思考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面对水与墨,毛笔和宣纸,我能理解我要做什么。我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只有用这种材料和方式把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毛笔是有生命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我喜欢把自己的创意和这种有灵性的生命融合起来。”

二、现代招贴对民间美术的传承

(一) 图案的传承

中国民间美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图腾等形式在内的图像,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在去年春节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一些户外广告栏中可以看到“金童子与可乐”的招贴。该招贴就是把国人家喻户晓的吉祥图案年年有余的形象,直接与知名饮料品牌可口可乐相结合,使传统中带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现代、时尚中又包含传统元素。这种巧妙的结合,使图形艺术表现出一种跨时代的魅力。

近几年新兴的房地产业及与其关联产品类招贴,顺应了中国人求祥祈福心理,大做文章,很多宣传海报招贴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样既能给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满足人们求祥心理,同时也展示了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魅力。如年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给某房地产做的系列海报中就分别用到了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剪纸和染织,反映的民俗民风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无不蕴涵着传统文化的情节。

传统是发展的,古人为我们今人传递传统,今人则为后人创造传统。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和未来,更好地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切实推进我国现代招贴设计的发展。我们要用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吸取西方现代设计意识与方法,创造出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招贴设计文化来,才能构建出中国现代招贴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系。传统民间美术在招贴中应用的范例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叙述。  (二)意蕴的传承

中国传统民间图形本省就意味深厚,寓意丰富,各中往往蕴藏着多元的吉祥意义。

中国传统图形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心存向往,因而传统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因吉祥艺术带给人幸福与安宁,驱散着人们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畏惧与猜疑,吉祥艺术的价值意义就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而成为民间群体约定俗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以鱼为例:作为自然形态的鱼,西方的传统,要研究它的生理结构特征,他的固有色和条件色、质感、量感,艺术的标准在于模仿自然的艺术技巧。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鱼,多是“阴阳鱼”“八卦鱼”“鸡头鱼”“虎头鱼尾”“人头鱼尾”“鱼戏莲”等,这种不以自然模拟为造型标准,不以形似为规范,而以鱼自喻,借物寄情,以物言志,表现了双鱼相交而生万物的宇宙观和子孙繁衍万世的生殖崇拜。它并非反映自然生活现象,而是阴阳万物交感、生存繁衍观念的隐语符号。

招贴设计设计可以说是由“意”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利用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对“意”的内涵进行了表现或象征,而观者则通过象征图形引发联想机制,得到“意”的内涵。这样一个过程,即为以意生象,以象表“意”。但图形设计绝非对“意”的简单陈述,而是升华和提炼,是一种再创造,可见,由此而生的“有意味的形式”必然包含着设计者的观念与情感,它们与设计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被观者所感知。意念赋予形式以生命,因此形式在展现意义上变得积极主动。

财神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望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既平安又能财源滚滚。因而财神也被纳入许多设计师的设计元素中。卓越形象品牌传播事业机构为老板牌吸油烟机所作的“财神篇”招贴,就是透过财神这一形象,来表达该品牌的内涵。招贴形式非常简单,但却用这一民俗形式充分反映出中国人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

中国吉祥艺术是浸透了民众对自身生命的存在和生命质量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不幸的规避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吉祥艺术构成了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观,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观念、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人格培养和传统道德操守模式。优秀的设计,不仅透过形式来表现意义,还可以主导和控制观者的欣赏角度,使作品在意义上得以完整的呈现,使表现意图达到准确的传达,这对于招贴设计设计的信息与情感传达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传统,去探寻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将已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的“意”,延用到现代招贴设计中来,从而延伸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精神理念,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

现代招贴设计的构建正处于急速发展时代,在全球一体化形式的带动下,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设计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但我们的设计者不应该盲目崇尚西方的设计思想和形式,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淹没在纷繁芜杂的国际气息中。现代招贴设计的构建不在于有这一艺术形式,而在于这一艺术形式是否独具有特的中国文化特色,是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予以传承,这才是中国设计者任重而道远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贝莉.《谈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理念的传承》苏州大学学报,2004

[2]王序.《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第7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

无论是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讨论到校园文化,我们都需要先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按照《辞海》(199年版)中的解释,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注释。从广义上来看,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每个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仅仅把精神文化视为文化,包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民族心理、民族风俗、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概括地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由此看来,东西方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对文化的基本内涵有着同样的理解,都把文化看成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伦理规范、作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题形式中,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深深熔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不是他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地域空间范围内,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习俗等方面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它的创造主体是中华民族。

第二,传统文化是相对当代文化而言,社会在不断进步,历史在不断发展,现在以前所有时限区间称之为过去。过去发生的任何事情称之为历史,传统代表过去,传统代表历史,传统是相对于现在,相对于当代而言的,所以,传统文化仅以代表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所谓传统也是相对的,它代表过去,代表历史,这没有错,但这也是相对的它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和历史当中.随着后世的继承、发扬、创新,以史为鉴、传承文明是当代的宝贵财富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这里的历代指的是从有文字开始,至当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而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文化不是已经湮灭了,而是能世代相传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诸如道德伦理、制度规章、民族风俗等各种文化成果。它是前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所有遗存,也就是所谓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指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分离出来,具有一种跨社会制度、跨越空间、跨越时代,具有传承活性的意识形态,它能够对当代或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人的头脑,对人们的习俗,对人们的行为道德,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有着巨大影响的意识形态。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所有社会历史形态传承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深厚思想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国家,历经几千年风霜而绵延不断,仍然保持着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种深人的、内在的、独特的品质和精神,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正是如此,主导了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其不断扬弃的过程,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继承和发扬,薪火相传,亘古不绝,充分舌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的需要。

二、校园文化的界定与突出问题

什么是校园文化,这个问题确实不易回答,自20世纪08年代初期到现在,校园文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可谓方兴未艾,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也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年来,学者们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准确科学地阐释什么是校园文化,形成了许多观点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校园文化主要指在大学校园内或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带有一定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各种活动。

2.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的群体文化。

4.校园文化是指学生接受道德与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

5校园文化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调剂学生的生活。

6.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当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7.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存在方式的总和,是一个学校的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综合体现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8.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

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根本,由全校师生共同创建,遵循教育规律,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直接反映大学办学水平的一种价值取向,作为规范、理想观念和群体意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定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原则等方面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人们的心灵、行为、思想、精神塑造的目的。然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明主题。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偏重于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思想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是基础,物质建设也可以折射出精神追求,离开物质来谈精神,无异于空中楼阁。随着学校一幢幢漂亮的高梭拔地而起,校园整体规划和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绿化美化越来越好,校园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但是,学校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也皇现出与精神文化建设步调不一致和巨大的反差。

第二,强调现代意识过多,而忽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遗产,它的存在影响着我们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将会深人持久地影响下去。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第三,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必须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勿庸置疑的。可是,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绝对不允许忽视甚至放弃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为人类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化系统。它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厚实基础和精神支撑,优秀传统文化将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江泽民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第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这笔丰厚的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有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历来倡导关心社硬,维护独立,报效祖国的优秀品格。“国而后家,公而后私”,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民族利益。《书经·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互怀”的思想主张;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今广为传唱;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崇高的胸怀和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深人人心,岳飞一首《满江红》抒发出未能收复失地的悲愤心情和豪气冲天的爱国热忱;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人生白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南宋爱国思想文学作家最杰出的代表陆游,崇高的爱国主义境界在《示儿》一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顾炎武倡导的“夭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诗句,无不昭示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辱为最大耻辱。”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本精神,这个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激励着历代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进步,社会的繁荣而英勇斗争。它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结晶。

中共中央1949年8月32日下发了

第二,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易经》—一部距今三千多年的惊世之作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夭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假如中华民族没有一种精神支撑,中华民族能够历经五千年不衰,文明之光能够长明五千年而不灭,现实当中有这个可能吗,张岱年先生多次谈到:所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集中表达。刚健有力,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刚指的是刚强,不屈从于外力;健指的是具有持久力和内在坚忍不拔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则指自信、自立积极向上,永不停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坚忍不拔、朝气蓬勃的顽强生命力和坚毅的性格。孔子文化倡导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激励人们不断完善自我,提倡一种积极有为的精神。不仅儒家主张自强不息,就连法家、墨家他们所主张的“尚力”、“争于气力”、“富国强兵”,也都是提倡刚健有为的。再次提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表达的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顽强精神;《孟子·告天下》写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起身,行拂乱其所为”所揭示的也正是刻苦努力,坚毅耐劳的精神写照。再如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祖邀的闻鸡起舞,匡衡的凿壁偷光,勾践的卧薪尝胆,荀子的锲而不舍,李白的磨柞成针等等例子,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巍然屹立的生动体现和真实写照。

第三,形成以德为本、推崇仁爱的人文精神。孔子、孟子所宜扬的“圣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祟高精神境界,往往成为无私奉献,爱国为民的精神支柱。在铸造中华民族坚毅的民族性格和崇高的精神品质过程中,产生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先哲十分重视道德价值,特别强调人格修养,条尚气节,强调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墨子主张的“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最高价值,宜扬崇尚公利。汉代的董仲舒也宜扬“莫重于义”的道德至上论,“生我所歌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正是这些对人生价值真谛的剖析,造就了千千万万刚直不阿,浩然正气的仁人志士;正是这些祟高的道德追求,铸造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完善,它包含着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实现白己的人生价值的主张。如何塑造祟高的人格,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为仁义道德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经典表述。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从“仁”出发去爱人,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互相亲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墨子则主张“兼爱”,兼即不分你我,视人如己,正所谓“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不分贵贱亲疏地去爱一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