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合集7篇)

时间:2023-07-10 16:03:36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1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等方面。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家。其中,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规范性文化,是秩序感最强的文化;道家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创生性文化,是最富创意的文化;而佛教,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普世情怀的慈悲文化,是最具悲悯意识的文化。与这三种文化相对应的美学精神,都是当代文艺发展的血脉之根。

 

先说秩序文化,也就是规范意识和秩序感。西方文化是建立在把人理解为“欲望的生物”这个基本前提上的,所以首重法律和宗教。中国传统文化却是把人首先理解为“情感的生命”这个坚定立场上,所以倚靠道德和伦理来维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说“仁者,爱人”,儒家为每一种情感关系附着一种道德纲目,如孝与慈、忠与恕,贞与信,义与和,正是希望在人的基本伦理亲情基础上,推己及人,建立起一整套的伦理体系,建立起一种由家庭推广至社会和天下的人伦秩序,正如孔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以情感的力量,通过道德约束,实现和谐社会,正是儒家对社会规范的理想设计。

 

由此出发,对于文艺创作来说,就是要从整个社会利益出发,为社会和谐与进步而贡献正能量,而不是去一味暴露社会阴暗面,刻意渲染人性的丑恶,挑起社会矛盾,制造不和谐氛围。

 

再说创生性文化,其实也就是创新思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科技思维息息相通,但是科技思维往往致力于纷繁细节的再次裂变与细化,而道家的思维,却是向本原上溯求。

 

任何一种文化,从它萌生的一刻起,也如自然物一般具有自我增长的态势,如果得到了政治、经济、宗教或者其他力量的扶持,它就会迅速建立甚至膨胀泛滥为条条框框,这样就出现了如儒家的“礼教”在不同时期的束缚性。针对社会文化的各种过度建构,庄子的“齐物”思想正是一种解构性的良方,庄子继承老子,通过消解各种对立概念,比如美与丑、贵与贱、健全与残缺等,以这种方式省思既有文化,打破人们对现有秩序的迷恋和盲从,为个体生命带来鲜活的生机。

 

最后再说慈悲文化,也就是普世情怀和悲悯意识。儒家的荀子谈到人性时感慨道:“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所以他希望用“礼”来约束住人的欲望,但是他的学生接受了他的立场而又抛弃了他的做法,认为只有用“法”才能控制住横流的人欲。儒家和法家对欲望的认识,都没有佛教来得宽广和彻底。

 

佛家的慈悲文化和大爱精神,与儒家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国高尚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如崇高、正义、仁爱、善良、忠义等人文精神与人文传统。从这些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出发,我们就会去积极地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发现现实的苦痛,发出时代的强音,而不是沉迷于那些暴力色情、低俗无聊、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的作品。

 

(本文为作者在“学习贯彻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上的发言)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2篇

我们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美德作为我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这“十德”既符合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要德才兼备的正确需求,又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更是一脉相承。

为了使中华美德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既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也能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进行,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层次性教育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以“忠、孝、礼”三个德目为重点,设计了18个行为点,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提出了54条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行为要求。在贯彻落实《要求》的基础上,于2012年,结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及“北京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制定下发了《通州区小学生中华美德行动规范》,使我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可行。

挖掘文化资源,确立“三化”载体

经典文化,浸润人生。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与浸润,让他们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记忆、理解、感悟儒家经典文化,这是我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明确了不同年级段学生儒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是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三是建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环境;四是开展经典实践活动,做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节日文化,内化升华。中国传统节日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的节庆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多年来,区教委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中国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我们以春节、元宵节、中华母亲节等节日为载体,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动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活动方案》,同时编辑出版了《弘扬中华文化――过中国节教师参考用书》、《通州区小学生传统节日行动手册》,为广大教师、学生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系统的依据。

运河文化,植根心灵。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阐释。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我们结合通州区特有的地域优势,依托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领悟运河文化的内涵。目前,我们已经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运河文化教育读本》,各学校也开发了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让运河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项目研究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实践活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交流与研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化;师资培训机制,实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这些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

展示教育成果,彰显区域特色

为展示各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总结我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交流活动”,并成功举办两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出版《通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系列从书》《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方案集锦》《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班会方案集锦》等教育成果;开展了“通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开幕式暨校本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汇报展示”和走进学校现场观摩活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等活动。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3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8-02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造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我国文化发展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美术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景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具有鉴别和创造先进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主要阵地,学生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主力军,而教学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渠道和方式。因此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美术教学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外界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而美术活动、美术作品都是视觉化的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绝大部分文化要传承和发展通常先进行视觉化,然后再进行传播。而在进行视觉化的转换过程中,美术活动的介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化视觉,并使得较抽象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如《三字经》在传承时,用文字进行记载,而早期传承用书法的形式进行记录,现代化的传承进行图书化,加入插图的创作,使之图文并茂,这都需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才能使其更易于传播和传承。

美术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引入专业课堂。比如在上《看花灯》一课时,除了讲述元宵节看花灯习俗的起源和历史传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外,还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分析各地区花灯的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花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这样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形式各异的花灯代表着人们在新年里不同的愿望,学生除了设计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等,有的还设计了喜洋洋、小熊维尼等可爱的新造型,在材料的选用上,除了运用纸、竹、绸缎等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还融入了塑胶、玻璃纸、皱纹低、铁丝、压克力废弃纸盒、铝罐等各式现代材料,表现出花灯的透光性,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传统花灯有更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打下烙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将绘制的花灯布置起来,开展师生共赏花灯猜灯迷系列活动。

二、美术教育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与书法、国画等艺术相结合,使得其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把先人的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者的结合,更加相互提升文化品位,而美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并使其升华和物化为视觉形象,创造为有中华文化意境的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的广泛传播和雅俗共赏的特点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如在上《水墨画变体画》一课时,首先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带着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以及国内外名作,从中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绘画方式等,并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和水墨技法,在艺术家的原有作品中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学习了传统国画方面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名作进行二次创作,既巩固了传统水墨知识,又进行了绘画方法、理念上的创新。

三、美术教学开辟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4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美术学科 教育

近年来,中学教育中普遍兴起了传统文化风潮。无论是各地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身着传统汉服的成年仪式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这是可喜可贺的。具体到中学的美术学科教育,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应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美术学科教育现状与环境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文化趋于浮躁。特别是中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趋之若鹜,普遍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所谓“快餐式文化”,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国外卡通动漫的泛滥,尽管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很多宣扬暴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充斥着屏幕。为了抵消这种不良影响,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应当是刻不容缓。反观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学习,忽视对传统美术精髓的了解,忽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长此以往,终将导致民族审美文化的破坏,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衰减。

二、何谓传统文化及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远古而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乃至将来,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它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重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而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传递与塑造怎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呢?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等只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或载体,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时展的新元素,通过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充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挥美术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传统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对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成为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塑造民族精神。

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传承下去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热爱生活的思想。艺术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们首先应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试想齐白石笔下那栩栩如生的小鱼小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看了怎能不让人悠然忘我,喜爱上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呢?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在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园,我们只有爱护环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山水画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这些画作里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植物,山水,阴阳、动静、明暗等平衡,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大国。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着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中华民族。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先的辉煌创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完成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艺术鉴赏课,在历代的优秀作品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历代美术珍品浩如烟海,是每个时代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作品,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知识,把每件作品都作为反映历史的镜子,从中探究中华文明的脉络。

(二)加强民间美术的发掘和整理,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泥塑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寄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展览、拜访民间老艺人,亲自动手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所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当今,我们不难发现,生长在长江和黄河岸边的孩子们似乎对西方的文化更感兴趣,很多孩子喜欢过的节日是圣诞节、万圣节,喜欢穿的品牌是“阿迪达斯”、“耐克”,爱吃的食品是肯德基、麦当劳,着迷的动漫来自日韩......现在的孩子们似乎不像是炎黄子孙了,我们的年轻一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是不认同。 面临这种现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之产生认同感,形成全面、健康的审美素养,从而建立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一)分析教材、调整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是通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塑造的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积极和重要的。纵观《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已在其中有突出体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篆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世界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要想把这瑰宝一代代传下去,教师必须够准确把握教材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精神,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让课堂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材以美术的基本门类划分为八个单元,其中有些单元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通过美术作品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要有所侧重。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美术教学以鉴赏为主,结合中职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点,我在中国绘画、书法、篆刻、民间美术等学习内容中适当增加了实践练习,学生通过实践与体验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激发兴趣,策略得当

中职学生对新生事物、时尚元素非常感兴趣,在欣赏距离现实生活那么遥远的古代书画、建筑、雕塑等作品时常提不起精神,兴致不高。因此,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例如:以各地的传统美食、名小吃为切入点;以现代服饰流行元素刺绣为切入点、以轶事趣闻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通过音乐渲染、角色扮演、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引导学生对作品从感性认识逐步提升至理性认识,发现和感受艺术作品中表达的传统美学思想和内涵也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运用丰富的教W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二、长期坚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不断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实践、参观访问、展示展览等活动。通过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保持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

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美术篇》拓展模块中有中国民间美术的学习内容,但在这个单元中学习仅涉及剪纸、泥塑、刺绣、木板年画等少量展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本地域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就黑龙江而言,在美术教学中可供学生学习和体验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例如:桦树皮工艺、赫哲族人用大马哈鱼皮制成的鱼皮工艺、女真族火绘葫芦……这些充满浓郁民俗性和地域性、经过历史沉淀的即将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走进校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

四、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6篇

关键词: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81-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创造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深远影响整个民族共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是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之举。

一、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2008年,我们在艺术院校、普通院校中,进行了以文、史、哲、经、法、语言、审美等内容为主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高校,学生回答问卷的正确率为63.27%,而在美术院校,正确率只为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有些偏低。

与此同时,在对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调查显示:美术院校的学生很希望老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占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经常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则只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可见,在美术院校,学生对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学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教,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事实上,在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既有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美术生虽具有文化基础相对偏低、个性较强、不愿接受僵化的理论说教的特点,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民族土壤,源渊流长,美术史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奇葩之一,这也是美术生乐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还是美术创新的起点和背景,是美术设计的灵感和源泉,这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认同感。另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恤民、爱人孝亲、重德修身、励志图强、崇节重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修身养性、为人之理方面的知识也有较大的兴趣。这些都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兴起,高校中也兴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也就为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好“五个结合”

学校主导与组织学生结合。美术院校普遍不太重视以中华传统文化来丰富思政课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必须要重视。学校重视,不仅是说说,更要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个具体环节,要有共识和具体措施。第一,要把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体现到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思路、课程设计、效果评价之中去。第二,领导要亲力亲为,如亲自在教学中带头实践和实现这一要求、亲自主持课题研究等。第三,培训师资。培训一支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结合起来的师资队伍,抓好骨干,搞好普及。给教师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经费支持。第四,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还可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等。另一方面,单靠学校主导显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第一,要正面引导学生,讲清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第二,鼓励学生组织成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协会”或“中华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等学生社团,委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或竞赛活动。第三,给学生从事活动以经费支持。

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课内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可在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中进行。如开展课前十分钟读经活动,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同时,还可穿插视频教学,如“于丹《论语》心得”等。课外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课内教学进行补充。“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比较侧重第一课堂教育,而对第二课堂教育重视不够。”[1]“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网络平台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为了必然选择”。[2]要把教学的课件挂到网上,还可在网上开设读书栏目,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精读国学经典,同时师生也可在网上互动交流,释疑解难。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采风写生机会较多、跟社会实践联系较多的有利条件,实地考察,充分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存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分离的情况,专业教师只管专业教学,似乎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无关,个别老师甚至排斥、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其实,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事与做人息息相关,没有艺德是难以成为艺术大师的,不会做人,又怎能做好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也是美术专业教师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应互相结合、相互配合,教书和育人是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同天职和使命。

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首先,要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必修课的教学,如运用中国哲学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运用儒家伦理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如此可以极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还须借助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以作为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如开设《中国管理哲学》、《国学精选》等。

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美术院校首先应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同时要借助校外资源,可聘请校外名师来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讲座;也可与综合型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还可组织学生到综合型高校听名师国学讲座等。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当前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如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这些观点在现代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可取。但是,重德、修身、孝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在现代依然有相当的价值。既要反对食古不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要面向现代化,其道德教育要面向今天的思政教育,这样才能“古为今用”。与此同时,当前的思政教育也必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也存在一个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育人内容和方法的问题,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为此,无论是美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专业教师,都必须注重和探索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结合,指导学生的生活与艺术实践,实现艺术、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三结合。

艺与德的关系。在有的美术生中,往往重艺轻德,认为艺最高、艺最重,有艺即行。还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对从政的人有用;而自己又不想从政,学起来没有什么用。事实上,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有利于自身成就事业。美术生如果不重视艺德的学习,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使学生明白:德和才一样重要,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不单单取决于专业素质如何,有时更取决于道德素质如何;要抛弃对思政教学的偏见和反感,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德艺双馨的人。

知与行的关系。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做到知行统一,能否把所学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历来主张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统一,尤其强调道德践行,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美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绝不能仅停留在知和书本上的阶段,必须落实到行、落实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第7篇

摘要: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主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包含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趋势是美国华裔文学正在逐步实现中、美文化的融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美国文化的精髓,实现两种文化的兼容并蓄;另一种趋势是疏离中国传统文化,在进一步割裂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撇清自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性

美国华裔文学是华裔美国人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在对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区域要进行定义和规范。首先,当前的所有美国华裔文学都是使用英文来进行创作的,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联系的华人文学则是使用汉语来创作的。因此,将美国华裔文学和华人文学同等定义是不对的,美国华裔文学和传统文化的隔离度是相对较高的;其次,美国华裔文学是那些已经有了美国国籍,抑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的后裔创作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作美国华裔文学的人都已经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下生活了很长时间。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这些美裔华人都受到了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人所创作的文化作品都和美国现代文化充分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文学的联系相比较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还要相对紧密一些。

一、美国华裔文学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发现,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出于自身的“根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痴迷,但是,随着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由于和美国现代文化的融合,逐步产生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隔阂。[1]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也产生了融合。从“追根溯源”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华裔文学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总结,这些优秀的文化也是对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总结归纳。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对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保持这些传统的历史责任感。因此,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中华炎黄子孙所创设的文化,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意识的传承,这也表明了,美国华裔文学创设的初始阶段,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文化渊源。在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一些创作者大都是来自中国的“佼佼者”,这些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与此同时,这些人刚刚离开自己的国家,面对着和传统的中华文明有着隔阂的美国文化,这些人在最初的阶段都很不适应,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优秀的作家都力求在保证自身传统文化的涵养下,尽可能地实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融合。例如: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性人物黎锦扬在进行《花鼓歌》的创作过程中,就结合了自身的经历,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作品中成功地创作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典型形象—王老爷的儿子王三,这个人物就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在该作品中,主人公王三从自己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美国文化教育,在这样的生活发展背景下,主人公在13岁时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由于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主人公几乎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主人公的父亲还不想让主人公“忘根”,严格要求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想而知,主人公对于和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丝毫不感兴趣,甚至对父亲抱怨说“对那些废话一窍不通”,其深深地反映了美国华裔文学对于融合中西文化的无力感,仅仅凭借个人的一腔热血,是无法在根源上解决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的。[2]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华裔文学逐步地从初始阶段走向了转折阶段。在这一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种族歧视”问题。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者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迷茫,他们在这一阶段开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限制,甚至想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以便于自身完全投入到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中。这一文化现象也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从这一段历史的发展来看,以汤婷婷和谭恩美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华裔文学作者,对于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但是,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者深刻感受到了“根”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这些作者开始重新定位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当代著名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喜福会》中,就传达出了新一代的创作者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认知:不去逃避自己的文化起源,充分地融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属性,并在结合美国文化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让自己更好地和美国的主流文化进行融合。[3]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美国华裔文学逐渐进入发展的巅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实现了高度融合。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对于自己的出身问题已经不再苦恼。美国华裔文学作家更能够利用诙谐、幽默、反讽的作品回应“歧视问题”。如《典型美国人》就从美国发展的历史阶段,更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一)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1.美国华裔文学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美国华裔文学作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汤婷婷在进行《女勇士》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美国式的视角,同时又受到了严重的“东方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该作品中描绘的中国形象是文化腐朽,思想愚昧的。与此同时,在她的笔下中国还是“养闺女还不如喂只鸟”的中国,在这样的笔触下,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不仅仅对中国进行了诋毁,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抹黑。[5]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的华裔创作的,很容易让美国人错误认为这些美国华裔文学描述的就是真实的,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诋毁。马胜美曾对于美国华裔文学评价道:“某些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识地歪曲中国文化。”[6]极为带有偏见地诋毁中国的形象,为了充分地迎合美国白人的主流文化,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隔阂。从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作品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国华裔文学之间产生的隔阂是和某些带有偏见的美国华裔作家分不开的。

2.美国华裔文学的生存土壤不同于传统中国文化

从根源来分析,这种隔阂的产生是和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作家的生活状态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有着中华民族的血统,但是,他们的上一辈就已经生活在美国社会,这些人从小就接受了美国文化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美式教育,这些人只是认识到了自己对于“美国人”这一名词的认同,对于自身的民族的历史也就忽略了。因此,这些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只是他们片面的“道听途书”后所创作的,这些文化作品也往往会是“无根之萍”。如在知名美国华裔文学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就对这一文化的割裂情况进行了探索分析。在该小说之中,对四位华人移民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充分展现出了这些母女之间的关系:母亲虽然有着教育女儿“寻找中国文化渊源”的思想意识,但是,又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充分地继续自己的“美国梦”,展现了这一代美国华裔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从此也看出了美国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之痛。

(二)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根源因素探析

从美国华裔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差异性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较深的理论背景。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代表的理论,是进行美国华裔文学和传统文化差异研究的重要参考性理论。具体来说,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的基础上完成的[4],其所定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关系,错误地认为美国文化应该处于“控制”东方文化的定位,从这一角度分析,彰显了美国文化统治世界文化的野心。也正是因为“东方主义理论”的影响,很多的美国华裔文学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展现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离。美国华裔文学作者对于美国主流文化充满了向往,出现了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倾向。因此,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作者往往会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美国式”的眼光来审查“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美国华裔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隔阂。综合起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在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影响,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就导致了隔阂和问题的产生。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融合进程也在加快,这也是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各种原因,各国文化之间产生差异性也是必然。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融合也是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这样的差异和融合之间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正逐步地从美国文化的“文化施动者”进行转变,进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文化冲突以及融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美国华裔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雯.从认同、反认同再到否定的认同———华裔美国文学中文化身份定位的变迁[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87-90.

[2]陈为为.赵健秀长篇小说中的政治情结[J].世界文学评论,2007(2):141-144.

[3]李贵苍.赵健秀的《杜老鸭》:在阳刚之气和文化英雄主义语境中探寻华裔的文化认同[J].华文文学,2006(3):41-52.

[4]刘熠.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从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到谭恩美[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85-188.

[5]蒲若茜.论《家乡》与《唐老鸭》中的“父与子”母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6(1):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