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艺术审美的价值(合集7篇)

时间:2023-07-10 16:03:33
艺术审美的价值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1篇

关键词:艺术;审美价值;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7-01

一、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

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它的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好恶。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那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以往许多对艺术的定义之所以不确切,就因为它一开始就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大前提。那种把艺术和技巧混为一谈的看法之所以宽泛和笼统,也因为它没有抓住“美”这一根本的缘故。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一个层次。

为了区别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美,还应当界定艺术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创造,具有创造能力,是人类心智的成长。艺术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提炼。

绘画和设计在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是统一的。绘画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把其生活经验用某种艺术形式展现给大家,目的是给人精神上的美感,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声。而设计艺术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带给人们实用与美观的产品。然而,它们在工作方式和所运用的原理上又是对立的,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功能性,其次才考虑美学的因素。而艺术家可以不考虑实用性而专门研究美学因素和个人风格,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抽象的,设计作品却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自己创作的目的,明白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主次。每一份作品都体现着艺术家的喜好,文化素养的理解,随时随地进行不断的分析。

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变革势必会带来冲突。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但最少也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艺术最起码的美。

二、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

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情感是审美创作的动力、核心。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努力奋斗。真实是情感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艺术创作少不了真性情,连自己都无法打动的作品何谈打动别人。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所以审美境界的创构必须因心而得。

艺术的权威是捕捉住那刹间便会过去的情感,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创作者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高级精神需求,也是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艺术审美的民族性

对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阐释各有差异。但是,在既定的历史情境中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会趋于统一的。

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所使用的五官感觉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渗透,人的心理结构中就有文化传统的力量。就是说人们对作品的感觉理解、审美意向、整体重建,大体上是按一个统一的审美方向。这是造成人们在审美方面具有民族的、文化的差异的重要原因。

为了我们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我们文明发展的轨迹,学习我们文明之中的精髓,思考如何从这些精髓中获得发展,得到启发来完善自己。一个不懂得思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不应急于颠覆或批判原有的艺术,而应静下心来好好挖掘,创造一些和自己有关和民族有关的作品,能够表达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人文精神的现代艺术作品。

四、结论

新时代就会有新的艺术产生,艺术存在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形式。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视觉的审美问题,必须要先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形象,经历这个传统的阶段,等逐渐熟练后,他自然会有些想法,及对人生对审美对价值观的思考,作品也就会发生变化。通篇下来,我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要处理好艺术本质中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人本质中的三种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自我即自身信仰的关系。

毕加索说过,艺术可以洗涤自己的心灵和尘埃。如今,艺术的发展形式已经越来越广,但好像离艺术的本质也越来越远了,也许这也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吧。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http://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2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3篇

[关键词] 《一曲难忘》;电影音乐;钢琴教育;审美价值;教育价值

  影视作为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受众广泛的特点。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电影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美的电影配乐不但增强了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起到了传播和普及音乐艺术、提高受众音乐欣赏水平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音乐教育资源,也吸引了钢琴教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1945年上映的影片《一曲难忘》由查尔斯·维多执导,并获第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六项提名。影片是一部关于“钢琴诗人”肖邦生平的故事片,片中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沙皇铁蹄践踏着肖邦的祖国波兰,肖邦流亡巴黎并取得事业成功,其后为援助在祖国浴血奋战的仁人志士他巡回演出筹资,直至劳累和病痛夺去他的生命。这部影片中的音乐、剧情与人物描写相结合,是钢琴艺术的极佳教育素材。影片配乐中大量引用肖邦的经典钢琴曲,使影片具有极高的音乐审美价值。并且,从学生审美与教育需求、增强学生对钢琴曲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等角度上看,该影片也同时具有很高的音乐教育价值。本文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影片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

《一曲难忘》引用了肖邦多部经典钢琴曲,如《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E大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等。片中情节与音乐的默契配合,使音乐在调动情感上的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音乐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音乐审美体验。

影片从片头字幕出现,背景中《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奏起,这支乐曲是肖邦创作众多波罗乃兹舞曲中的一首,也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该舞曲作为主题曲贯穿影片始终,在片中以各种形态多次出现,其磅礴的气势、铿锵的旋律契合了肖邦在片中爱国者、革命者的形象,歌颂了祖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片头音乐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在片中随情节发展得到了完整的演绎。肖邦流亡巴黎后,埃尔斯纳向出版商费耶尔极力推荐肖邦,可费耶尔却不感兴趣。这时悠扬的钢琴声从屋外传来,正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肖邦的音乐得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年轻钢琴家李斯特的赞叹。邂逅的二人因音乐而惺惺相惜,背对背坐在两架钢琴前的二人形成合奏,由肖邦一手弹主音部而李斯特一手弹辅音部,二人在合奏同时分别腾出一只手从背后互握,完成了两位音乐大师初次见面的历史性握手。而乐曲在二人配合下奔流而出,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亦加深了主题曲在观众心中的印象。该曲在肖邦首次巴黎音乐会上公演,当天他却收到了战友为掩护自己出境而牺牲的噩耗。在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时,肖邦仿佛看到了战友殷红的鲜血,悲愤的他难以继续演奏,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会场。音乐仿佛是为战友哀鸣,诉说着波兰人民在沙皇铁蹄蹂躏下的苦难。在肖邦与恋人乔治·桑隐居期间他对这支曲子不断修改,在与乔治·桑就革命问题争执时,这首乐曲被肖邦反复弹奏。在拒绝乔治·桑劝阻后,投身巡回演出的肖邦为祖国同胞的革命行动筹款,从罗马到柏林再到阿姆斯特丹……终于,在巴黎演出时,他最后一次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体力衰弱之极的他倒下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作为主题曲倾诉了肖邦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也成为观众久久难以忘怀的一曲。

除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影片中出现的《E大调抒情练习曲》也是广为人知的作品,在片中这段乐曲用来渲染肖邦和乔治·桑的浪漫的恋情。《E大调抒情练习曲》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追求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感情,同时展现了客居法国的肖邦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1]在乔治·桑初次帮助困顿的肖邦时,这首爱情主题曲就为他们二人奏起。在乔治·桑的家庭音乐会上,乔治·桑和李斯特欺骗了在场的听众,在所有的灯烛熄灭的情况下,以肖邦代替李斯特演奏,优美的琴声使众人陶醉。在乔治·桑用闪亮的烛光把演奏者肖邦照亮后,掌声雷动,人们欢迎着这个天才。《E大调抒情练习曲》明丽的旋律伴随着相恋的二人在鸟语花香的乡间住所诺昂,他们二人形影不离,爱情滋润下的乔治·桑完全无法忍受失去肖邦,她极力反对肖邦的巡回音乐会,这里《E大调抒情练习曲》作为爱情主题的音乐与爱国主题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交替响起,正如肖邦在国家与爱情之间的挣扎。

影片中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是《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在去巴黎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而作,就像一把利剑直指沙俄侵略者。《革命练习曲》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位公爵的家庭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驻波兰的总督坐在宾客的上座,愤怒的他走到总督面前,义正词严地宣布:“我不在沙皇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拂袖而去。《革命练习曲》恰在这时响起,乐曲如号角般的音响击打在侵略者的心头,接着滚滚如雷声般描绘了爱国之士风起云涌的斗争,继而是低沉的乐曲表现对革命形势的忧虑,但最后归于坚定的尾段表达了肖邦对革命终会成功的信念。这段乐曲在公爵的满座嘉宾惊愕无语的沉默气氛中喷薄而出,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着观众的听觉,使肖邦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此外,《革命练习曲》在影片中多次伴随着肖邦的战友出现,也体现出《革命练习曲》是为革命斗士而作。肖邦在公爵家庭音乐会弃演之后,惹来了杀身之祸,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伸出援手,帮助他离开波兰逃往巴黎,这时《革命练习曲》由低回渐强,象征着肖邦命运的峰回路转,在他成功逃离时乐曲达到新的高度,预示肖邦将要开始崭新的旅程。当肖邦巴黎首演获知战友牺牲的噩耗时,《革命练习曲》在背景中亦变得低沉,而在肖邦为祖国募捐的音乐会上,《革命练习曲》则像战友一样陪伴他,为祖国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革命练习曲》奔腾的旋律诠释了肖邦的革命热忱和坚定信心。可见,影片中的钢琴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适宜作为钢琴教学资源。

视听语言相结合的电影作为钢琴教育素材,还有利于解决对独立音乐作品教育的抽象性,更利于学生的接受。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观看影视作品的占60%以上。作为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寻找到合适的电影素材,从学生的接受角度、审美习惯出发,选择经典的影视剧为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曲难忘》正是具有这样艺术教育价值的典型电影作品。

首先,这部电影从音乐到内容都十分契合钢琴学习者的审美要求与教育要求。该电影的主角便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被艺术界称做“钢琴诗人”的肖邦。作为19世纪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并有大量优秀的钢琴曲留世,成为许多后来者学习、借鉴与欣赏的珍贵素材。影片《一曲难忘》向观众讲述的正是肖邦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呕心沥血的艺术生涯。这对于每一个钢琴艺术的学习者来说,是最为合适不过的音乐启蒙教育。肖邦从一个出生于贫苦家庭、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历尽艰难,几经波折,依靠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勤奋与坚持,最终成长为人人敬仰的世界级钢琴大师。这一音乐世界的领路人,对于那些充满了音乐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激励、引导与教育作用。音乐中的人生,人生中的音乐两者互相映照,令人感慨难忘。

其次,电影音乐与故事情节、演员的精彩演绎融合得丝丝入扣。很多曲目对于学生来说都十分熟悉,它们与特定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与欣赏体验。如,肖邦在巴黎出版商费耶尔家里偶遇早已成名的李斯特。而此时,李斯特正弹奏着肖邦作曲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并询问该曲作者。两个人因音乐而获得心灵上的相通,合奏了这一曲目。琴声节奏明朗,轻快,充满了友好、和谐与欢乐的气氛。而同样是这首曲子,当它出现在后来的音乐会上时,其情感与风格却大相径庭。那是正值音乐会当天,肖邦得知朋友为了掩护自己逃脱被捕而牺牲了性命。他悲愤、痛苦地在音乐会上弹奏了这曲被誉为“波兰精神”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然而强烈的情绪淹没了肖邦的整个身心,使他一度不能自已而暂停演奏,曲风也从哀伤徒然变为激昂。最终,他留下未完成的钢琴曲,沉重离场。这些特定的场面,赋予了钢琴曲以不同的情感色彩,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部获得奥斯卡多个奖项的影片,对于教学接受者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视听享受。整部影片洋溢着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情迸发、时而沉静压抑的钢琴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克服抽象音乐教学的枯燥与平淡。在电影衬托下,钢琴曲被赋予了鲜明的人格化特征,营造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感性空间。

最后,这部电影对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也富有重要意义。教学钢琴、演奏钢琴,不仅是在进行一种高雅的纯粹艺术活动,而且也是在进行一种高尚的人格教育与塑造工作。[3]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调专业教学与陶冶学生的高尚的艺术情操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事业的成功都具有关键性意义。在《一曲难忘》中,涉及此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肖邦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怀有浓厚的爱国热情,他对敌人的恨与对知己、师长的爱都是如此强烈和真实。他面对“沙皇屠夫”无所畏惧,慨然拒绝为其演奏;为了支持同胞们的革命行动,他呕心沥血,为其募捐,直至生命终结。他用音乐作为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音乐事业和自己的国家、同胞。肖邦用自己的音乐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影片所折射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精神力量,涤荡、冲击着学生心灵,使其感受到当音乐与高尚的品性结合在一起所生发出的无穷魅力。通过观赏该影片,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和爱国情感的教育,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素养。

影片《一曲难忘》不仅体现出丰富的音乐审美价值,更具有突出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看《一曲难忘》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同时,产生对钢琴音乐的认同和激发学习钢琴的强烈兴趣。本文仅以影片《一曲难忘》探讨了电影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以期对丰富钢琴教学手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大麟.影片《一曲难忘》中的肖邦和他的音乐[J].当代电影,1998(03).

[2] 李淑银.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美术教育[J].电影文学,2010(17).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4篇

关键词:美声;声乐;审美

在声乐领域中,美声声乐是一种十分单独且具备显著特点的声乐形式。目前,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美声声乐艺术也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人们大多十分关注美声声乐的演唱技巧以及表演特点等,但关于其具备的美学特征,相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即选择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美声声乐艺术价值。

1基于审美角度的美声声乐思考

与其他的艺术类型进行比较,美声声乐艺术拥有十分独特的审美特质。在美声的声乐审美过程中,强调了对于情感的感知和对思想的了解。美声声乐艺术的存在,不仅表现出了人类的情感,还能够蕴含文化的内涵。美声的声乐艺术是具有完整的审美构架的,涉及到情感和声音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具有综合性的审美体系。

2美声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2.1情感之美

在声乐领域,在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表演的时候,表演者首先需要对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行深入的领会。进而在表演的过程中,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表演技巧,将作品所富含的感情传递给观众。在美声声乐中,丰富而充沛的情感也是其在表演过程表现出的十分鲜明的特点。而情感之美,也是美声声乐所具备的十分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美声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类型,在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但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美声演唱技巧,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作品情感展示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美声声乐作品,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需要表演者在深刻理解、用心体会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虽然不同个体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不同的听众而言,只要表演者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演唱技巧,来将美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便可以使听众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内涵,以及美声声乐所具备的情感特质。因此,表演者便需要用心体会美声艺术中所包含的众多的情感,在用心领悟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所学到的歌唱技巧来使表演达到情感的深处。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实现技巧与情感的双重结合,需要演唱者对美声声乐技巧与情感展示进行合理的安排。美声声乐的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到作品的情感内涵,并结合合适的表演的技巧,进而更好的将作品中的情感完全的展现出来。

2.2声音之美

在声乐艺术中,无论何种类型的声乐,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寄托载体都是声音。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利用自身美好的声音对各种声乐作品进行表演,可以很好的吸引听众们的注意力,将阻品众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于美声声乐艺术而言,同样对声音有着极高的关注,并充满了声音之美。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美声声乐对演唱者的声音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一名合格的美声表演者需要经过长期、严格、标准的演唱和表演训练,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能够凭借着肌肉的力量来表达出声音的色彩。同时,还可以在演唱过程中借助美声演唱技巧,利用充沛的气息体积华美的音色,借助声音的综合性和宽广性来,使相应的声音具备一定的音响效果,获得不同凡响的表演效果。另外,美声的声音审美特质还表现在咬文嚼字方面,在美声声乐艺术当中,还十分注重咬字技巧。从唱法角度进行分析,美声在气息上具有较为浑厚的特点。演唱中在腔体发出声音以后,需要演唱者依靠唇部的肌肉来对咬字情况进行控制。而美声的咬字来源于拉丁语系,要求其在保障连贯性的同时将咬字清晰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利用美声声乐技巧对各种中文艺术歌曲进行演绎的时候,便需要对相应的咬字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除艺术歌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普通歌唱者难以把握这一因素之外,在技术层面,中文的咬字断句方法与适用于外文歌剧的美声唱法并不契合,因而用西洋美声的演唱技法来演绎中国艺术歌曲难度极高,即使很杰出的美声歌唱家在演唱中文歌曲之时,听众也往往难以分辨其演唱的歌词内容。因此,还需要演唱者在表演中不断探索,逐渐摸索适合自己的美声演唱方法,以更好的展现出美声声乐的声音之美。

2.3内涵之美

美声艺术当中所具有的包容性特质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美声声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拥有极高的水准,是其他的艺术无法比拟的。在歌剧当中,美声的表演就占据了很重要的表演成分,在其他的艺术当中,也会借鉴美声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具体的美声声乐表演中,还需要结合不同声乐作品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美声技法,以更好的展现出美声声乐的内涵美特征。例如,中国美声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汉语语言完善结合,能够完美演绎中国声乐作品、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灵魂和韵味的歌唱方法。因此,在对各种中国美声作品进行表演的时候,还需要演唱者在对西方传统美声经过充分学习、消化、吸收并经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美声演唱。以实现美声声乐与中国汉语语言的良好结合,符合外国观众歌剧审美习惯的美声歌唱,又能够被中国人广为接受和喜欢的美声歌唱。

3结束语

总之,美声声乐艺术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但涉及到各种艺术理论和演唱技巧,也具备鲜明的美学特征。从审美角度进行分析,其在声音和情感以及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审美特征。在对美声声乐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从审美角度出发,掌握其艺术本质,进而更好促进美声声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东.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01):52-55.

[2]滑静.聆听文化的声音文化审美意识形态下的中西“歌剧”唱腔音色比较研究初探[J].音乐创作,2011(03):158-160.

[3]张璨.民族审美习惯之差异对美声发声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05):6-7.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5篇

关键字美术;审美价值;审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21-01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只有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才能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 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 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 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 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 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 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 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 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 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 评是极为重要的。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 ,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 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 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 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 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 准。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6篇

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史来看,制陶工艺经历了从实用走向艺术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半坡、河姆渡、大汶口、良渚、龙山等各种文化类型的陶器遗存。“尽管原始艺术可能代表一种较为落后的文化,但也许表现出一种程度相等或者更为精微的造型本能。”我们的祖先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彩陶与黑陶作品,这也是自中国美术起源以来,最先体现出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一批美术作品。这些多样化器物的形制,通过变幻的线条、图形、符号把本是日常生活用品的陶器塑造成更具有美学价值意义的非凡作品。它们的出现对于后来中国美术中的陶瓷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中国陶艺就建立在彩陶与黑陶等古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古代陶艺从一直被赋予日用品的作用与功能,逐渐上升到与青铜器、漆器和瓷器比肩的奢华和精美的艺术品,这种转变也是现、当代陶艺的发端和缘起。

中国当代陶艺创作大致有两种形态:一种作品风格相对传统,遵循陶艺的传统规范和经典格式;一种作品风格比较放达,主观意识中更多地关注当代文化思潮,手法造型上凸显出广采博取的综合性和不墨守成规的实验性。在这两种形态中,近年来后者的发展甚为迅猛,甚至已成为主流。从当代的文化背景来看。当代的陶艺创作中几乎是“一边倒”地进行表现或抽象艺术阐述,少有作品进行现实主义表达。油陶便是在这样的艺术观念与创作理念中产生的。它把普遍意义上的具象与现实上升为陶艺的价值蕴涵,以期通过更大程度上的文化自觉把当代陶艺推进到代表当代人文精神的高度。所以,油陶的精神文化意义和艺术审美价值更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进行解读。

一 制陶工艺的更新

可以想象,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一只树条编成的篮子在不经意间被涂上淤泥,又在不经意间经火烧烤,居然变成了可盛物的容器。先人们对此感到无比好奇,进而把泥巴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再烧烤成器,终于获得了第一个可用于蒸煮储存食物的器具――陶器。

现在人们制陶时所用的电动工具,很容易使人忽略今天的制陶工艺中也包含着史前人类的智慧。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松软的粘土)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坚固的陶器)的创造性活动。陶器的出现和制陶业的兴起,不仅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促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通过对陶器标本的考古研究,结合民族志的调查,特别是采用现代的科学分析和实验手段,使我们对传统陶器的化学组成、烧成温度、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制陶原料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据调查和实验证明,黄河流域的制陶原料主要采用适宜的天然粘土,如红土、河谷中的沉积土和黑土等。陶土的成分对陶器的烧结和颜色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铁的化合物起着助熔作用,可以降低陶坯的烧成温度,并影响陶器的颜色,如在氧化焰中烧成则成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成灰色。今天我们在大庆制作的油陶作品则是运用当地的天然黑土,加以脱碱,并调以石油化工原料及活性炭,并用石油来进行熏制,这样制成的油陶特点为材质坚硬。陶器表面黑中透着油亮。

现今国内的制陶工艺一般都延续古老传统,而油陶的工艺却一改旧辙。它在众多陶器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的发展史,把艺术审美和学术价值统一起来。转变传统观念,更新制陶工艺的流程、方法、技术是油陶的灵魂。油陶的工艺流程简化而不简单;其方法是强化内功,注重以美术设计为依据;其技术是运用雕塑语言,充分表现美学和服务宗旨。

二 文化主题的承载

油陶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陶艺类型,自大庆油田诞生那天起,便已切入了大庆精神这个主题。这是在陶艺发展过程中,以一方地域为背景,以其精神内涵为依托,将现实的时代精神上升到高层艺术表现的一个成功案例。在这里,艺术家进行陶艺创作的过程也是主题提出与深化的过程,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载体,陶艺家们为陶艺作品的表现主题找到了很好的文化切入点。油与陶二者合为依托,从而展现出对于文化精神这一宏大主题的延伸解读。其实,作为当代的陶艺家,对自己作品的创造定位要有一种自省意识,从当代艺术家对当下文化的思考,从情绪的表达到艺术的体验,更多的艺术家选择了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反思与认识,提出问题,以便揭露、批评、反思,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揭示现实问题、改变现状的思考与创作中来。也有另一些陶艺家以更为抽象的思维来表现自我的主题,但作品过于深邃的寓意有时让观者很难解读。而油陶艺术家对创作主题的选取对于当代的艺术显现来讲,是非常鲜明肯定的。在人们都已放弃追思、怀念、讴歌与赞颂等情感表达的时候,油陶所表达的正是当前中国美术中的主旋律艺术题材,也是对“塑造国家形象”“熔铸中国气派”的直观注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油陶对于石油主题的讴歌,对于大庆精神的颂扬、对于创作观念的更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油陶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是陶艺家从现实的生活和个体经历中提炼出来的,并努力构建着与内容相对应的融和方式。作为歌颂型的作品,其主题已非叙事、陈述,而是把油田形象化为艺术符号,进行对象征与寓意的表达。这种表达抛弃了直白、简单,而形成深刻的艺术思考。这样,对于具有主题创作的题材来讲,文化承载的思想含量被自动地放大了,作品所体现的艺术张力也被自由地呈现出来了。所以说,油陶艺术家们运用艺术语言表达熟悉的主题时,是具有自我创意思考的。它对于文化精神的描述不再是一种解说式的情感抒发,而是更有内涵和创意倾向的表述。这种艺术形式的主旋律创作,为当下的艺坛提供了新的启示。它不但丰富了陶艺领域的艺术思考,也为其他艺术门类的主题创作与文化精神的切入做了新的示范。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学术意义是深远的。

三 陶艺语言与形式的创新表达

毫无疑问,一旦陶艺家以广阔的文化眼光审视世界,便可以从各种语言形式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并可能达到更加开放的程度。虽然陶艺有其材料与制作工艺上的独特性,但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陶艺家们不但要本着制陶的技术性来探究一种更加切合实际的语言表达形式,更要从不同的层面深化对这种形式语言的把握,从而来提升陶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学术价值。

油陶艺术家在创作油陶作品的过程中,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对语言形式的大量探讨,不是对传统陶艺在制作基础上的简单继承,而是从现实走向象征,从具象走向寓意,从写实走向写意。他们的创作过程大体经过了这样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油田的形象、历史记忆、精神载体以雕刻、浮雕、缕刻的形式刻划在油陶的表面,以平面环绕的形式语言体现创作主题。这种创作表达视觉直观,形象突出,并将文化语汇进行艺术方式的解构和重构,与鲜明的形象和艺术图式相结合,来唤起人们的普遍记忆,从而产生思想共鸣。这种图像展示与对观念的自觉解读,对于主旋律式的创作来说是最直观的表达,并已成为一种最通俗的表达方式。但油陶艺术家并没有满足干这种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手法,而是以他们的才能很快把油陶艺术创作引入了第二阶段,那就是依照自己对于石油、对于城市、对于人文、对于精神认识和感受等方面的经验,结合其他艺术创作观念,根据自己的意图和审美趣味,将先前所描绘的石油语言形象以图像的形式抽取出来,形成具有符号意味的艺术语式,再用“放大”“夸张”“强化”“集中”等风格化的视觉语言来阐发这一艺术主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钻探与采油过程中使用的那些工具上的零件和石油工人所使用的器物,这种对生活形象的艺术提取使油陶在陶艺语言层面浸染了鲜明的表现性与当代性。那些带有鲜活手工色彩的制陶痕迹,分离了陶艺的传统技艺,挖掘出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从表象上来看,这似乎只是图像的简单转变,其实是审美格调与当代人文气息的融入;是油陶艺术家在艺术追求上的再造与升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艺术创作在表达主旋律题材时的一种新追求,是对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实现,从中传达出一种新的艺术气息和生动鲜活的表现力,从而彰显着油陶在当代陶艺图式语言序列中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陶艺艺术发展到当代已形式众多,油陶能引人关注,首先在于它表达的是大众化的主题,更以艺术形式深化了这一主题。实践证明,以油陶的形式来阐述石油主题、诠释大庆精神是十分恰当的。它虽然也是用与其他艺术共同的形式来表现自我的认知和视觉经验,但利用泥与油的融合抒发油陶艺术家们的自我情感与审美观念,对物态文化、城市形象、精神生产的表现领域来说具有其很强的独特性。由此可知,油陶在提升陶艺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方面应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艺术审美的价值第7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特性 生命 审美价值 突围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特征”极其相似的艺术形式,它能最充分的展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想象、理想与人文关怀。因而它在高校的艺术审美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承担着塑造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等重要责任,而且在他们完整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中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使命。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的逼真性,即在银幕的时空中以逻辑逼真的方式展现人类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理想与关怀。决定了受众在银幕艺术的世界中,可以以精神的方式在精神的时空中经历生命意志的考验,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或没有机会经历的各种生命的体验和生命历程,还能享有在现实的生命行为中不可能实现的,精神所期盼所想象的任何生命行为和生命盼望。这种以精神来实现的审美方式,正如封孝伦所说的这是“一种没有耗损或耗损不大,但绝没有危险的生命实验”。所以,许多高校学生纷纷把影视艺术欣赏课作为他们公选课的首选。

而作为高校影视鉴赏课的老师自然应选择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作品应是能拓展学生的生命体验。使之经历不同的生命历程,感受各种不同的人类情感。让他们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中,在艺术的拨动下,调动他们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与选择,使之在对电影艺术的欣赏中,不只得到审美的愉悦,而且也能使他们人性中善的东西、美的东西得到升华,收获生命的某种感悟与启示。

然而,除那些经典的旧作之外。近年的电影新作,尤其是中国生产的电影作品中真正能带给学生这样的审美感受的作品却如数家珍。

电影艺术欣赏课的事实已证明。不管大家承不承认,如果不是老师的强制或引导。学生往往是不会主动要求看国产片的,在他们的心理似乎有着一种排斥甚至有时会是拒绝国产片的情绪。在电影艺术欣赏课过程中,如果你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部有意义有价值的国产影片,他们一定会谈虎色变,甚至有些惟恐避而及之势。

这种表现出对国产片没有信心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国产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电影艺术到底应表现什么、如何表现。才能使之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电影艺术的娱乐、认识和教育三大审美功能怎样才能统一在电影艺术的符码中实现审美教育的转换。从而真正地达到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教化作用?

本文认为电影艺术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特征极其相似的艺术,它必须关注“人”,表现人的生命及其生存状态,把对人类生命关怀的情感意识、生命意识以及终极思考融铸在人物的性格、命运及其整个生命过程中,要塑造立体、具体、有血有肉有生命真实感的人物形象,而不是抽象化、概念化,远离生命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因为脱离对人、对人类生命的表现,电影就将失去艺术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也就失去了电影艺术的灵魂。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电影艺术的欣赏中。害怕“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所谓的有意义、有价值。实际上就是一种远离生命的作品,而所谓的意义价值,只不过是一种从外强加给大家的教育思想,而其中的人物也只不过是给概念化、抽象化了的符码罢了。

不是因为怀着这样的观念,我们的电影作品《美丽的大脚》不会如此门庭冷落:我们的《张思德》,即使是在宣传了是按照商业的方式进行操作与拍摄的,(意思为“好看”),也仍旧是落下观众毫不领情,漠然以对的局面,最后不得不以集体购票方式,对受众进行“强制性”的观赏:而顾长卫的处女新作《孔雀》,在柏林电影节喜获“银熊奖”,在国内的上映立马就门庭若市,国人情愿相信外国人的审美价值观,也不相信国内的宣传。以及“专家们”的审美价值评判;当然,国内也不乏宣传的成功之作,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在这我们也有必要对其成功进行讨论一下。张艺谋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国际大导演;另一方面是因在继《英雄》的成功之后。人们对其新作又寄予了更高的审美期待与厚望。然而在人们欣赏完老谋子的这部新作之后,影片中存在的重大逻辑错误与粗浅的故事内涵,不得不使人怀疑老谋子的艺术才华是不是快走到“山穷水尽”了呢?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所以本文提出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观必须突围,否则我们的影视作品就会像“一本没有内容的书,并不是指没有印得有字的一册空白纸,而是一本其内容有等于没有的书”。流于空洞无义的形式,只能是一部没有多少真正审美价值的电影作品。

那么,电影艺术应如何从固有的审美价值观中突围,去建构一种丰富的、立体的、具有生命内涵的新的审美价值观呢?

笔者认为它必须回归到对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上来,根据封孝伦著作《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中的哲学观点,“人不是别的什么,人就是生命”,而生命的本质就是存在。生命是各种目的的总和,它以各种方式印证自己存在的真实意义,并顽强地表现自己。作为生命有限的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任何与其生命无关的活动,艺术活动同样如此,所以艺术的创作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创作,或者说是一种生命需求的现象。人的生命得以存在,或说要有质量有发展的存在。就必须以不断满足生命需要和追求为条件,满足人的生命需求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根源和动力。无所求的生命是萎缩的生命,一种几近死亡的生命,所以作为生命现象的艺术也是以满足人的生命需求为根本目的的。艺术为人所创造,艺术又为人所欣赏。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不但丰富多彩,而且人类也常常欣赏甚至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世界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的复杂本性。事实上,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肉体的生物生命外。还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

人的精神生命是“生物生命的变式或补充”。但它却是“人类生命的第二次升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之一”。人的精神生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现实中的人不但处在一个现实的物理空间中,而且当人的精神在活动时,他也同样处在一个源于现实又相对独立于现实的精神时空中。在现实的时空中,人只能感受“现在”和“这里”,而在精神时空中。人却能感受更大空间和更长时间的 人类生命现象,这种源于生物生命基础上诞生的精神时空中的生命现象即是人的精神生命。以精神生命的方式,人不但能在精神的时空中可以享受和追求生物生命的任何生命目标,而且,还能在精神的时空中任意突破生物生命的局限,任何生命的欲望与想象都可自由地驰骋在精神的时空中。并且可以按你想要的任何方式满足你的欲望与要求。所以人的精神时空不但辽阔浩瀚。而且也远远大于其所生活的现实时空。这即为人类的美与审美的辽阔提供了浩瀚的天地。

所以不管这种精神时空中的想象“变式”如何变幻莫测,它终究是对人类生命现象或生命存在的表现。电影作为一门酷似生活的艺术形式,最能体现人类的生命现象,凡是在人类生命中出现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现象,几乎都可用电影的方式逼真地表现出来。在艺术形象的直观下直接投射于人的视野和心灵。给人以最真实、最深切的生命体验,犹如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

正是因为这一点。使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转换成为可能。而电影艺术的欣赏就是对人类自我生命的欣赏与观照。通过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关注与展现,以领悟人生的价值与终极意义。

然而,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只在于人有精神生命,还在于人有社会生命。人生命中的“记忆”,是社会生命得以产生的载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精神生命的逐渐加强。他对社会及周围的利他行为引起社会对他的记忆使之又获得了一重新的生命即社会生命。这是生命产生的第二次否定。社会生命的获得是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人的社会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一个人“如果他的创造能长期、大面积或永远地造福于人类”,他的有限生命就具有了向无限生命转换的可能。他强旺的社会生命就会穿越时空。“生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与人类的整体共存亡”。所以,“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社会生命的强弱,与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的绝对值成正比,与其向社会索取的价值量成反比。”“生物生命利己,社会生命利他,而精神生命则是利己向利他的过渡,利己而不损他。”这即是三重生命的特点。所以,人的生命走向社会生命的历史永恒,是生命的最高层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升华,是人的生命永远不能弃之的生命追求。

总之,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都是共同统一在一个生命体中,人确实是三重生命的矛盾统一体。在生物生命的基础上。精神生命使之产生了第一次否定,社会生命使之产生了第二次否定。但是,“人并没有抛弃自己的生物生命,而是将之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在自己的生命系统中,人的生物生命的动机也即是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动机。人在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中追求的生命目标。与生物生命也是一致的。”

人类的任何生命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满足生命的需要而发生的,审美活动同样如此。所以,美的对象必然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对象,因为只有满足人的生命需要的对象,才使人感到愉悦。从美与善的区别来看,善以满足人实用的需要为目的。具有占有性,而美则以满足人视听的需要和精神情感的需要为目的,具有非占有性。也就是说,美的对象,对人生命需要的满足。要么以精神的方式实现,要么发生在精神的时空中,所以。美的对象。进一步地说,“是能够让主体以精神生命的方式或在精神的时空中获得满足的对象”。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同样如此。故而,受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就是为了在精神的时空中,或以精神生命的方式,实现生命的需要和追求的满足,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电影的美感和审美的愉悦。而电影艺术能否在精神的时空中实现对受众生命需要和追求的满足,以及对这种生命需要和追求满足的程度如何,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从人的三重生命层面满足受众生命需要和追求的程度如何,是电影艺术能否获得艺术灵魂的关键。

如前文所说,人类生命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满足生命的需求而发生的,所以,人类生命的需求也即是其审美需要的内容。而受众对电影艺术审美需要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在精神的时空中或以精神生命的方式,实现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求与满足。电影艺术正是通过对不同个体生命及其生命存在状态集中的艺术展现,使受众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以满足其对不同生命形式的期盼。不管电影艺术在人的哪一重生命上,甚至于三重生命层面上满足了人的生命需要,都具有了审美的价值。

然而,作为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人的精神价值、理想信念、生命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特别是金钱诱惑的强大冲击,不少人,理想失落,生命卷缩,除了对金钱、物质以及感官生理的要求外,生命中极度匮乏正确的价值航标。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工作者。为了经济利益,便在其作品中畸形地泛滥着色情、低俗和享乐主义、悲观主义。使那些缺乏正确生命追求的人在人生的泥坑中继续深陷。我们知道,最善的人他也有不善的一面,最恶的人也有不恶的一面,而在人性中人人多少都具有追求美、向往善的因素,正是人性的这种复杂性,使人具有了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电影作为与人的生命特点极相似的大众艺术,它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及其生活的态度和生命行为的选择。

所以,电影艺术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在对高校学生的审美教育、人文关怀、人格塑造中具有极其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责任使命与价值意义。

因而,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满足人的生命需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充分肯定人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满足生命合理、正确、高尚的追求和需要上。所以。艺术家可以通过浸透着自己生命情感与意识的艺术形象的表达,实现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观照来展现人间的真善美,揭露人性中的假恶丑,深入挖掘人性中的对抗性因素,以之激起受众深层次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实现对受众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作用:正如胡经之教授所说,“让艺术荡涤着灵魂中的黑暗一面,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让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成为一个“由美而求真的进程”。使其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确证自身。完美自我的人格与价值观。这就是电影艺术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一如王世德教授在《影视审美学》中所指出的:“衡量影视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绝对尺度,应该是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影视艺术作品能否满足当前群众审美要求,当然也是衡量其审美价值的尺度;但其绝对尺度则应是:在其满足当前群众审美要求之中包含了多少趋向于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理想境界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这就是它真正的‘含金量’。”所以,我认为那些一味迎合受众悲观主义、享乐主义的影片,也许一时满足了一些人的生命需要,获得了一些经济利益。但却永远也产生不了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产生不了对人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康定斯基说。如果“艺术仅仅是时代的产儿。无法孕育未来。这是一种被的艺术。它是短命的。那个养育它的环境一旦改变。它也就立刻在精神上死亡。”而那些真正体现了人类生命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电影艺术作品,在通过展现人间的百态生命后,唤起了人生命中真善美的因素,能引起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命运的某些思考和关怀,就具有了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文学名著一样。它张扬着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会因时间的飞逝。而使其生命的色彩退色,因为它其中所包含的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对人生真谛的追索,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叩问和对精神极限的挑战等终极关怀因素。赋予了它深厚的艺术底蕴,使之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