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旅游专题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06-27 15:56:01
旅游专题研究

旅游专题研究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徒学习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1],对于学校而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校企双方合作基础上,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新型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的衔接,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索现代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如何应用,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避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及现状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从而适应现代旅游行业、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符合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当前,这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如《导游业务》和《餐饮服务与管理》两门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导游带团服务技能和餐厅服务技能大多可以通过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指导。现代学徒制培养,不仅使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获得相应生活补助,真实地体验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流程,而且还利用企业的资源进一步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工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并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积极推进作用。(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尝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工作,并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推行。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有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2]。我国自1991年和2005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了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意见,到2014年9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但针对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开展、如何实施等问题没有细化,政府部门尚未与旅游企业制定统一的学徒制教学标准,对学徒制的培训目标没有统一的要求,试点教学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

学徒制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并对成都希尔顿酒店、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天源豪生度假酒店、绵阳绵州国际旅行社、建川博物馆等周边地区的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专业兄弟院校等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来看,由于学校与企业是单纯的合作主体,缺乏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虽然众多试点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显著,具体问题如下。(一)现代学徒制推进机制不够完善现代学徒制是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下推行的,其实施过程必然要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还是单纯以学校为主,政府参与度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部门对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或联合培养学生没有要求,对企业的持证上岗、员工培训等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如何实施、企业对学徒的责任和义务的界定、政府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企业的补助等政策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二)现代学徒制推进缺乏政策保障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缺乏政策保障。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缺乏一定的政策补助或优惠,虽然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见的文件,但纵观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政策不统一,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还没有推广。因此,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时缺乏热情,更期望学生从事长期工作,给公司创造劳动价值,忽略了对学生的长期培养。(三)学校实施过程缺乏力度学校基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热情较高,期望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全面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但从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教材与行业、企业的发展不能匹配,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过程,且多数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数师资缺乏从事旅游业的经历或经验,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性不强[4]。由于学校的激励机制和待遇不完善,不能吸引企业能工巧匠来校长期参与专业教学,因此导致学徒制工作效果不明显。再者,学校作为单纯的教育机构,无政府的行政能力,缺乏对企业的约束,从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显现出学校热情高涨,但企业相对冷淡的教育现象。(四)企业主动参与度不高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企业更期望招收毕业生或社会上现有人才,而不是需要较长培养周期的在校生或顶岗实习的学生。另外,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果再安排企业能工巧匠去实施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学徒制内容,不仅增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而言,以利润需求为主的企业显然不会将工作重心放在与学校的深入合作上。再者,由于政府部门未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热情不高也在情理之中。(五)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不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徒制试点企业工作过程中热情不高,他们更看重企业的福利待遇,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而旅游企业很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忽略长期的培养,或处于企业方考虑,不愿意充当家长或教师角色去约束学生。再者,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角色转换较慢,面对工作不熟练、加班时间过长、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极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有的甚至产生要求申请更换企业或逃避实习的想法,导致校外实习质量不高。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政府参与,完善各项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建议将学徒制试点工作纳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范围;制定人社、财政、税务、教育、经信委等部门共同推进,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由劳动纠察大队、财政、税务部门等定期对试点企业进行督察;税务部门牵头,对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从事学徒制试点效果显著的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对实习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再者,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包括各职业院校师资、企业能工巧匠、行业负责人等的技术人才智库,围绕企业发展、学校专业建设、技术革新、人才需求、学徒制试点成效分析等问题开展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建言献策。(二)选择实力雄厚企业,明确校企双方责任学校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旅游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通过专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和研讨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双方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培养和考核,从而顺利开展学徒制培养工作。完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方案,并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落实实习人才输送与企业用工的衔接。在招生方面,邀请企业参与并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并根据学生成绩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同时身兼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培养方面,不断完善学校内部实习环境,定期赴企业进行交互式学习,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在就业方面,企业参与面试和选拔优秀毕业生,并与其签订劳动就业合同,享受企业正式员工待遇。此外,还可以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奖学金机制,从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从事核心课程的授课,并选拔年轻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对帮扶,根据“前期手把手教、后期指导”的原则,对在职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赴企业锻炼实习,深入一线开展符合专业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容,使教学过程动态更新。在培养师资过程中,制定明确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重点向职称竞聘方向倾斜,鼓励教师重视业务发展。(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基础、学生素养上,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为下一步适应岗位提供保障。辅导员或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科学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五)建立企业年终考评机制促进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内涵和社会贡献价值。政府部门在相关企业年终考评中,可将参与职业教育力度、参与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学徒制培养人数及达标人数等数据,作为考核相关企业对地方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指标;对积极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企业进行“学徒制试点”挂牌,优先享受国家各项补助政策;政府部门主导、学校牵头定期邀请各种媒体对企业进行宣传,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六)鼓励学校开办非营利性企业鼓励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专业建设,本着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开设各种集产学教研一体的校办企业或工厂,鼓励学生在校内从事生产性实习。校办企业的开设,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更缩短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此外,还可以鼓励相关专业教师作为创业导师,结合国家政策,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活动,或开办与之相关的企业,学校可以提供条件或启动资金。对于校内有条件开办企业的学校,可以商定盈利划分比例,以提高教师参与的热情。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工学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奠定基础。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要求,适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2]吴静,杜侦.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4(6):92-96.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旅游专题研究第2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旅游专题研究第3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旅游专题研究第4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一是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贯穿到讲课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二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 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从课堂到实训室、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仿真到顶岗实战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既培养操作技能,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构建,还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专业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围绕“社会需求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是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智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江西教育》,2005(17).

旅游专题研究第5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一是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贯穿到讲课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二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 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从课堂到实训室、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仿真到顶岗实战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既培养操作技能,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

[1] [2] 

力、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旅游专题研究第6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一是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贯穿到讲课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二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 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从课堂到实训室、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仿真到顶岗实战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既培养操作技能,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构建,还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专业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围绕“社会需求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是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智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江西教育》,2005(17).

旅游专题研究第7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WWw.133229.Com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一是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贯穿到讲课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二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 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从课堂到实训室、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仿真到顶岗实战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既培养操作技能,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构建,还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专业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围绕“社会需求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是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智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江西教育》,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