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06-16 16:27:06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1篇

[关键词] 商务交流 语用失误 跨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国际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彼此尊重、合作愉悦是国际商务交流双方的共同心愿。因而,语言的得体性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务交易的成败。然而,语言的得体具有相对性,在一种背景文化之中的得体语言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在另一种文化中就有可能是语用失误。因而了解语用知识、避免语用失误应引起中国涉外商务人才的高度关注。

一、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将语用失误定义为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他指出语言错误被看成是‘说的不好’,而语用失误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是行为品质有问题。

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各层面上深层的语用含意而产生的语用失误,而后者则指因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国家商务交流活动中,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语言的使用都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语境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两种失误没有明显的区分。

二、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文化的形成和维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们使用语言来组织社会合作的能力。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互相理解,顺利交流。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它由量准则、质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构成,它们都涉及到语用规约。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分别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上述这些准则具有相对性。如果一方死板硬套不加以灵活变通,造成的语用失误就会引发误解、摩擦,使交际中断。国际商务社交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得体准则的语用失误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最为重要的是得体的称呼、问候以及告别的方式等方面:

在国际商务中,彼此之间用Mr.、Mrs.或Miss+姓互相称呼,如“Mr. White”、“Miss Brown”等。在这方面语用失误最多的一是Mr.、Mrs.或Miss+名的称呼法,二是用汉语的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来称呼对方。

问候言语行为大多是高度规约化的,甚至可以是仪式性。中国人易于用中国式的模式套语问候西方人,结果导致语用失误。如:“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会使对方误认为“我没有钱吃饭。你要邀请我吃饭吗?”。“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对方误以为你在偷窥他的隐私。比较得体的问候语应该是“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

寒暄的功能是调节人际关系。在国际商务社交中,中国式的话题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都属于西方人的隐私,直接提出会冒犯对方,属于语用失误。如若感觉有必要了解对方可以用比较婉转的句型,如:Would you be offended if I ask you a personal question?。

告别有巩固双方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传统的中国式英语的告别用语 “Welcome you come again.”也常常会使对方误以为对他进行真诚地邀请。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不得体的回应导致的语用失误

西方人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这符合经济又得体的交际原则。但是中国式的回应“It’s my duty to do so.”却会使外商联想到“职责”制约,这种语用失误容易使对方误认为“并非诚心诚意”之语用含义。诸如“Never mind.”或者“It doesn’t matter.”的应答方式也属于语用失误,因为它们经常用来回应对方表示的道歉。类似“It’s my pleasure.”、“You are welcome”、“Don’t mention it.”的回应就会使对方领会你的诚意了。

在商务社交中,中国人表示认同用 “当然”表达,但是却与英语的“Of course”有着不同的语用含义,使用不当便会造成语用失误。如下例:

(1)Foreigner:Mr. Wang, 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at 2:00 this afternoon. Have you made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s?

Mr. Wang:Of course.

of course易使对方产生“多此一举”之嫌,使对方听起来觉得口气生硬,与礼貌原则背道而驰。表达“Exactly”,“Yes”,或者“Certainly”就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了。

3.道歉方面的语用失误

“I'm sorry.”似乎可以包罗所有的道歉之意,但是它在一些具体的语境里却会使对方感觉粗鲁与唐突。看如下例:

(2) Foreigner:Would you mind us having lunch together?

Chinese:I'm sorry.

语用失误中“I'm sorry.”违反了礼貌原则。令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应为“I’d love to, but I …”。

在商务社交中,麻烦他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是中国式的表达法“I’m 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time.”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故意而为之”,因而就成了语用失误了。比较恰当的表达法是“Thank you. I appreciate your time.”。

4.赞誉与谦虚冲突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赞誉准则是礼貌原则的一个方面,得体的赞美有助于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中国人的谦逊原则与之发生冲突。如下例:

(3)Mr. Jacobs:Ms. Zhang, You’re doing a great job. The division's finances are in top shape.

Ms. Zhang:Oh, no, Mr. Jacobs. I should have done better.

中国人谦虚的否定是个语用失误,它使西方人误以为他们在说谎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

5.缺乏以言行事的技巧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英语中,祈使句和命令句远远少于汉语。Searle(1965)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西方人往往在交际中借助于疑问句来表达请求或者命令,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Will you please answer the door?”这一疑问句间接、含蓄地表达了命令,而“Answer the door,please!”在此语境中显得唐突,就成了语用失误了。

在商务社交中的祈使句“Repeat!”也是一个发生频率较高的语用失误。比较得体的“Pardon”或者“I beg your pardon”是对方乐于接受的礼貌的请求用语。

三、结语

语言的得体是国际商务社交中的一面镜子,是维系商业合作的桥梁。员工的语用失误容易被对方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甚至工作与交际能力,无形中会给商务交流制造障碍。因此,涉外企业应注重员工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瑞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9,3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Linell Davist: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徐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2篇

[论文摘要] 国际商务社交中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不同的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语用制约,但是语用失误却会造成错失商机。因此,了解英汉语用知识差异对减少误解、促进交际的正常进行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国际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彼此尊重、合作愉悦是国际商务交流双方的共同心愿。因而,语言的得体性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务交易的成败。然而,语言的得体具有相对性,在一种背景文化之中的得体语言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在另一种文化中就有可能是语用失误。因而了解语用知识、避免语用失误应引起中国涉外商务人才的高度关注。

一、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将语用失误定义为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他指出语言错误被看成是‘说的不好’,而语用失误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是行为品质有问题。

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各层面上深层的语用含意而产生的语用失误,而后者则指因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国家商务交流活动中,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语言的使用都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语境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两种失误没有明显的区分。

二、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文化的形成和维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们使用语言来组织社会合作的能力。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互相理解,顺利交流。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它由量准则、质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构成,它们都涉及到语用规约。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分别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上述这些准则具有相对性。如果一方死板硬套不加以灵活变通,造成的语用失误就会引发误解、摩擦,使交际中断。国际商务社交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得体准则的语用失误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最为重要的是得体的称呼、问候以及告别的方式等方面:

在国际商务中,彼此之间用Mr.、Mrs.或Miss+姓互相称呼,如“Mr. White”、“Miss Brown”等。在这方面语用失误最多的一是Mr.、Mrs.或Miss+名的称呼法,二是用汉语的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来称呼对方。

问候言语行为大多是高度规约化的,甚至可以是仪式性。中国人易于用中国式的模式套语问候西方人,结果导致语用失误。如:“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会使对方误认为“我没有钱吃饭。你要邀请我吃饭吗?”。“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对方误以为你在偷窥他的隐私。比较得体的问候语应该是“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

寒暄的功能是调节人际关系。在国际商务社交中,中国式的话题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都属于西方人的隐私,直接提出会冒犯对方,属于语用失误。如若感觉有必要了解对方可以用比较婉转的句型,如:Would you be offended if I ask you a personal question?。

告别有巩固双方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传统的中国式英语的告别用语 “Welcome you come again.”也常常会使对方误以为对他进行真诚地邀请。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不得体的回应导致的语用失误

西方人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这符合经济又得体的交际原则。但是中国式的回应“It’s my duty to do so.”却会使外商联想到“职责”制约,这种语用失误容易使对方误认为“并非诚心诚意”之语用含义。诸如“Never mind.”或者“It doesn’t matter.”的应答方式也属于语用失误,因为它们经常用来回应对方表示的道歉。类似“It’s my pleasure.”、“You are welcome”、“Don’t mention it.”的回应就会使对方领会你的诚意了。

在商务社交中,中国人表示认同用 “当然”表达,但是却与英语的“Of course”有着不同的语用含义,使用不当便会造成语用失误。如下例:

(1)Foreigner:Mr. Wang, 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at 2:00 this afternoon. Have you made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s?

Mr. Wang:Of course.

of course易使对方产生“多此一举”之嫌,使对方听起来觉得口气生硬,与礼貌原则背道而驰。表达“Exactly”,“Yes”,或者“Certainly”就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了。

3.道歉方面的语用失误

“I’m sorry.”似乎可以包罗所有的道歉之意,但是它在一些具体的语境里却会使对方感觉粗鲁与唐突。看如下例: 转贴于

(2) Foreigner:Would you mind us having lunch together?

Chinese:I’m sorry.

语用失误中“I’m sorry.”违反了礼貌原则。令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应为“I’d love to, but I …”。

在商务社交中,麻烦他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是中国式的表达法“I’m 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time.”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故意而为之”,因而就成了语用失误了。比较恰当的表达法是“Thank you. I appreciate your time.”。

4.赞誉与谦虚冲突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赞誉准则是礼貌原则的一个方面,得体的赞美有助于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中国人的谦逊原则与之发生冲突。如下例:

(3)Mr. Jacobs:Ms. Zhang, You’re doing a great job. The pision’s finances are in top shape.

Ms. Zhang:Oh, no, Mr. Jacobs. I should have done better.

中国人谦虚的否定是个语用失误,它使西方人误以为他们在说谎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

5.缺乏以言行事的技巧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英语中,祈使句和命令句远远少于汉语。Searle(1965)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西方人往往在交际中借助于疑问句来表达请求或者命令,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Will you please answer the door?”这一疑问句间接、含蓄地表达了命令,而“Answer the door,please!”在此语境中显得唐突,就成了语用失误了。

在商务社交中的祈使句“Repeat!”也是一个发生频率较高的语用失误。比较得体的“Pardon”或者“I beg your pardon”是对方乐于接受的礼貌的请求用语。

三、结语

语言的得体是国际商务社交中的一面镜子,是维系商业合作的桥梁。员工的语用失误容易被对方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甚至工作与交际能力,无形中会给商务交流制造障碍。因此,涉外企业应注重员工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瑞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9,3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Linell Davist: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徐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3篇

[论文摘要] 国际商务社交中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不同的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语用制约,但是语用失误却会造成错失商机。因此,了解英汉语用知识差异对减少误解、促进交际的正常进行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国际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彼此尊重、合作愉悦是国际商务交流双方的共同心愿。因而,语言的得体性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务交易的成败。然而,语言的得体具有相对性,在一种背景文化之中的得体语言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在另一种文化中就有可能是语用失误。因而了解语用知识、避免语用失误应引起中国涉外商务人才的高度关注。

一、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将语用失误定义为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他指出语言错误被看成是‘说的不好’,而语用失误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是行为品质有问题。

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各层面上深层的语用含意而产生的语用失误,而后者则指因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国家商务交流活动中,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语言的使用都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语境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两种失误没有明显的区分。

二、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文化的形成和维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们使用语言来组织社会合作的能力。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互相理解,顺利交流。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它由量准则、质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构成,它们都涉及到语用规约。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分别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上述这些准则具有相对性。如果一方死板硬套不加以灵活变通,造成的语用失误就会引发误解、摩擦,使交际中断。国际商务社交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得体准则的语用失误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最为重要的是得体的称呼、问候以及告别的方式等方面:

在国际商务中,彼此之间用Mr.、Mrs.或Miss+姓互相称呼,如“Mr. White”、“Miss Brown”等。在这方面语用失误最多的一是Mr.、Mrs.或Miss+名的称呼法,二是用汉语的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来称呼对方。

问候言语行为大多是高度规约化的,甚至可以是仪式性。中国人易于用中国式的模式套语问候西方人,结果导致语用失误。如:“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会使对方误认为“我没有钱吃饭。你要邀请我吃饭吗?”。“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对方误以为你在偷窥他的隐私。比较得体的问候语应该是“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

寒暄的功能是调节人际关系。在国际商务社交中,中国式的话题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都属于西方人的隐私,直接提出会冒犯对方,属于语用失误。如若感觉有必要了解对方可以用比较婉转的句型,如:Would you be offended if I ask you a personal question?。

告别有巩固双方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传统的中国式英语的告别用语 “Welcome you come again.”也常常会使对方误以为对他进行真诚地邀请。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不得体的回应导致的语用失误

西方人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这符合经济又得体的交际原则。但是中国式的回应“It’s my duty to do so.”却会使外商联想到“职责”制约,这种语用失误容易使对方误认为“并非诚心诚意”之语用含义。诸如“Never mind.”或者“It doesn’t matter.”的应答方式也属于语用失误,因为它们经常用来回应对方表示的道歉。类似“It’s my pleasure.”、“You are welcome”、“Don’t mention it.”的回应就会使对方领会你的诚意了。

在商务社交中,中国人表示认同用 “当然”表达,但是却与英语的“Of course”有着不同的语用含义,使用不当便会造成语用失误。如下例:

(1)Foreigner:Mr. Wang, 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at 2:00 this afternoon. Have you made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s?

Mr. Wang:Of course.

of course易使对方产生“多此一举”之嫌,使对方听起来觉得口气生硬,与礼貌原则背道而驰。表达“Exactly”,“Yes”,或者“Certainly”就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了。

3.道歉方面的语用失误

“I'm sorry.”似乎可以包罗所有的道歉之意,但是它在一些具体的语境里却会使对方感觉粗鲁与唐突。看如下例:

(2) Foreigner:Would you mind us having lunch together?

Chinese:I'm sorry.

语用失误中“I'm sorry.”违反了礼貌原则。令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应为“I’d love to, but I …”。

在商务社交中,麻烦他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是中国式的表达法“I’m 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time.”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故意而为之”,因而就成了语用失误了。比较恰当的表达法是“Thank you. I appreciate your time.”。

4.赞誉与谦虚冲突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赞誉准则是礼貌原则的一个方面,得体的赞美有助于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中国人的谦逊原则与之发生冲突。如下例:

(3)Mr. Jacobs:Ms. Zhang, You’re doing a great job. The division's finances are in top shape.

Ms. Zhang:Oh, no, Mr. Jacobs. I should have done better.

中国人谦虚的否定是个语用失误,它使西方人误以为他们在说谎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

5.缺乏以言行事的技巧所导致的语用失误

英语中,祈使句和命令句远远少于汉语。Searle(1965)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

在国际商务社交中,西方人往往在交际中借助于疑问句来表达请求或者命令,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Will you please answer the door?”这一疑问句间接、含蓄地表达了命令,而“Answer the door,please!”在此语境中显得唐突,就成了语用失误了。

在商务社交中的祈使句“Repeat!”也是一个发生频率较高的语用失误。比较得体的“Pardon”或者“I beg your pardon”是对方乐于接受的礼貌的请求用语。

三、结语

语言的得体是国际商务社交中的一面镜子,是维系商业合作的桥梁。员工的语用失误容易被对方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甚至工作与交际能力,无形中会给商务交流制造障碍。因此,涉外企业应注重员工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瑞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9,3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Linell Davist: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徐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4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活动 非言语行为 语用语境理论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46-02

一 引言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研究者们日益关注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非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事实上,在实际的国际商务环境中,许多优秀的中国商务人士精读英语语法知识,语言表达流利,但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非言语符号。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有效地使用和理解非言语行为,取决于交际时的语境,因此,本文试着从语用语境视角来分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二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毕继万教授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以下四大类:(1)身势语,Kinesics;(2)副语言,Paralanguage;(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三 语用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历来都是语用学家、语义学家、语用学家、语言哲学家及认知科学家等共同关心的课题。各家各派学者都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对语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语境要素进行了归纳,对语境意义进行阐释。经历了从传统的静态语境发展为动态的认知语境,徐思益教授提出了语用语境的两个层面:核心语用语境及认知语用语境。如左图所示。

四 不同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运用

1.身势语

Example 1:

(A is an American, B is a Japanese.)

A: Because of your inferior packing, the article had been badly damaged. So we now file a claim with you for the loss.

B: …(Keep quiet, fidgeting with a pen.)

A: what I mean is that we need you to arrange for immediate dispatch of replacement at the favorable price available.

B:(Put down his pen.)I am sorry for the very inconveniences bring to you.

The Time: after the article was damaged

Place: In the office

Participate: A and B

Purpose: A tries to get claim

Condition: A lodged a claim to B due to the damage

Topic: Claim

In this example, A’s existing assumption that is that B would pay for the loss. B’s fidgeting with a pen conveys B’s upset. Therefore, for B, new information strengthened the existing assumption, a new assumption was developed. We can not infer the information just by using the six core pragmatic contextual elements. Also analyze A’s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in this case. Therefore, gestures can easily be understood by using pragmatic context theory.2.副语言

Example 2:

(A is a businessman from America, B is from Tanzania.)A conversation was made between them in Brussels.

A:Could you please have some coffee?

B:No, thanks, I am full.

A: (After a while)Some coffee?

B:Thanks. Pause a while, I am not hungry.

A:Soon, how about going out to get something to drink?

B:It is too cold outside.

A:Coffee?

B: Pause… OK.

Time: Business time

Place: In Brussels

Participants: A and B

Purpose: To get some coffee

Condition: One asks as the other answers

Topic: Coffee

From the conversation, we can get the information that at the beginning, A and B could not be well understoo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wa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ffee. B was from Tanzania where coffee was cultivated. So in his daily life, coffee was a food rather than a drink. However, coffee in America was quite contrary.

3.客体语

Example 3:

Jun Chen worked in one American company that had formal dress code. Being unaware of this. When Jun Chen went to the company for registration, he wore a jeans and a T-shirt. His fellow employees were surprised at his lack of discretion. The boss told him he would wear suits.

The next week, Jun Chen was told to go to a restaurant for dinner. Jun Chen he wore formal suit to the dinner. But to his surprise he found the boss and the clients wore jeans and T-shirts.

Time: On the day Jun Chen went to the company for registration

Place: In the company

Participants: Jun Chen, the boss and his colleagues

Condition: Chen Jun wore a jeans and a T-shirt to the company

Topic: About clothes

From the cognitive pragmatic context, Jun Chen, like many Chinese people considered what clothing to wear was not so important. In other words, how hard you work, and what you are able to achieve to the company are the major concern for most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workplace. But, Jun Chen in America, at this time, of course, he had to know,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4.环境语

Example 4: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Jack, went to Asian for negotiation. He and the CEO of the Chinese company made an appointment to meet at ten o’clock and have lunch together. Jack arrived punctually and waited for the CEO almost half an hour. Mr. Li did not come on time. Jack felt offended. He left without taking the meal. Mr. Li went to the restaurant ten minutes later. He also felt astonished without seeing Jack. When Jack returned to the hotel, he called his stuff to stop the business with Mr. Li. However, Li was also puzzled about Jack’s decision.

Time: Appointment time

Place: Hotel

Condition: Punctually Jack and unpunctually Mr. Li

Topic: An appointment

Purpose: To do the business

Participants: Jack and Mr. Li

After analyzing the core pragmatic elements, Mr. Li and Jack had the differen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Mr. Li’s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was that in restaurant, business could be negotiated. While Jack, who came from the low-context country, considered time could not be divided. So Mr. Li felt puzzled about Jack’s cold response, the communication broke down.

五 结论

通过对非言语交际的四个方面:身势语、副语言、客体语及环境语的分析发现核心语用语境和认知语用语境要素,语用语境理论的这两个层面,可以合理有效地解释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的四个方面所传达的信息能在语用语境理论的引导下清晰明朗。核心语用语境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交际者、目的、话题、条件以及认知语用语境要素中的背景知识可以用来剖析国际商务活动中非言语行为所隐含的信息。通过对国际商务活动中交际双方的非言语行为所暗含的信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引导交际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毕继万.非言语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1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5篇

【关键词】中国―东盟 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34-02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提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打好语言基础,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并在某些领域熟练运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交际能力体现为在涉外商务、贸易、外事中合理运用英语。为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英语知识,懂得一些从事贸易的专业性知识,还需要有跨文化交际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技能包括国际视野,熟悉中西文化和商务礼仪,能遵从国际惯例谈判和合理处理贸易中的各种关系。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了听说技能、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交际策略、性格个性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反映。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东盟的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由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十个成员国组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在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务英语学生除应具备上述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外,还要针对东盟国家的特点培养新的能力。

(一)非地道英语的识别能力

英语不仅是欧美等国的第一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和国际通用交流语言。英语在东南亚使用十分广泛。在泰国,唯一重要的语言科目是英语而非标准泰语本身。菲律宾由于长期被殖民统治,是非英语母语国家中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英语是第一官方语言。新加坡把马来语、英语、话语普通话和泰米尔语作为官方语言。文莱因为曾受英国殖民统治,在独立后仍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缅甸受过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用英语也相当普遍。因此,英语无疑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商务往来中重要的工作语言。商务英语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不仅需要听懂纯正的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更需要听懂非英语本族语者的夹杂口音的英语。在外贸函电、电子邮件沟通时,不仅要看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的文件,也要看懂东盟国家思维模式下的英语文件。因此,非地道英语的识别能力对于能否在商务往来顺畅交流十分重要。

(二)东盟国家的交际文化知识

中国和东盟十国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文化上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自然不如中西方文化差异强烈。尽管如此,东盟国家与中国在、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因此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传传递文件资料时用右手。菲律宾人禁忌13和星期五,因此,在为贸易伙伴安排楼层和房号应禁忌此数字。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随意触摸他人头部是极大不恭,即使对小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摸其头顶。能否了解东盟交际文化知识并在商务往来中合理运用,直接影响着商务活动的顺利与否。

(三)交际实践中的交际策略

在具体的交际实践活动中,英语技能是交际的基础,懂得交际中的文化知识能避免不良的交际行为,而良好的交际策略有助于交际的成功。交际策略指在交际中如何、何时开始或结束交际活动,话题的转变,以及交际失误后的补救措施。即使是小孩也知道,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提要求更易得到满足,同样,在商务交流中选择恰当的交谈时机,有利于贸易的协商。此外,要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性别、个性等因素选择恰当的交谈内容以促进沟通。要提高交际策略,一方面可通过书籍、视频等媒介了解对方的交际风格,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认识,调试交际策略。

三、面向中国―东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使得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商务活动日益繁荣,其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促使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以生为本、面向市场”。商务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面向中国―东盟的广西等地区应充分利用毗邻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形成有利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模式

我国的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以考试为导向,即把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等考试的题型和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老师们擅长教授语法、词汇和分析句子成分和语篇结构,却很少创造情景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际运用。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停留在做题、记单词、阅读的层面,很多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却缺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甚至有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时却畏畏缩缩。

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的后,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书山题海”的沉闷局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采用灵活多样的交际性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情景和案例为契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教学手段上,可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东盟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书籍,和观看相关视频。

(二)创设第二课堂,开设第二外语

鉴于商务英语专业学习是以“英语”为目的语,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以英语为主,难以独立培养面向中国―东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为了应对课时上的不足,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可定期举办英语角,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开设外国文化沙龙,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文化的了解;邀请留学归国人员或外教作专题讲座,介绍其跨文化交际体验;还可播放西方和东盟国家的电影,以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

学生在充分掌握英语的同时还可学习第二外语,如日语、法语、德语等。广西地区的商业英语教学可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开设泰语、越南语等东盟国家小语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掌握,从而使其与东盟国家的商务交流更成功顺畅。

(三)合作办学,创造跨交际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应创造时机和东盟国家的学生多交流,增加实践机会,完善交际策略。加强与国外大学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可以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更适合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贺州学院与泰国某高校的合作办学为例,在泰国学习的课堂用语为英语,尽管教师的语调与地道英语相差甚远,却可以训练学生对不同语音的适应性。课后和当地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跨文化实践行为,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调整交际策略,提升交际能力,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由于合作办学的受众有限,因此,可鼓励学生创造条件与东盟国家人们交际。对于广西来说,最大的机会莫过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是部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届时大批东盟国家人员过来进行商品贸易,因此,能进入会场和他们接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绝好机会。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以专业观众或志愿者的形式加入。除此以外,学生还能充分地和东盟的外教或东盟留学生交流,获得交际实践,这种实践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广西地区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迫在眉睫。商务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法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应用。学生在掌握商务操作技能的同时,要了解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并且创造条件进行跨文化交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稚.东南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文化产业网.东盟国家的习俗与禁忌[DB/OL](2008-10-29)[2014-01-01].http:///content/20081029/news_33548_p4.shtml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K13LX402);2013年贺州学院教改项目(hzxyfzzx201303);2013年广西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6篇

关键词 一带一路;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92-02

1 引言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浩大的世界工程,不仅需要互联互通、经贸合作等硬件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软件助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它是一份多国共享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绵长的人类文化纽带。周德仓(2014)认为,从国家发展和区域传播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和地区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交往、交流、合作、互动。这种互动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多的是跨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中“社会文化篇”指出:陕西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要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化,未来将展现的六大趋势需要文化、交际与商务有效整合并成为跨文化商务交际发展的新方向。

因此,能应对复杂的商务环境,有效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的商务英语人才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主要人才队伍。这不仅是未来市场急需的人才,也将更好地促进各国各区域的跨文化融合。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跨文化商务交际(IBC)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窦卫霖(2012)认为国外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趋于成熟,而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零散的初级阶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跨文化商务交际学概念最早来自Hall(1959)所作阐述。Bargiela-Chiappin和Nickerson(2003)总结出“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一门具有研究潜力的学科”。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Lin & Jones(2005)通过中美商务文化对比,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教育提供启示:商务环境中的商务人才更需要不断适应文化、商务和交际共同创造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新环境,培养国际商务人员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近十年来,国外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研究稳步发展,不仅集中于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管理等领域,而且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也趋于成熟,其研究方法多元,主要为内容研究、实地研究与实验研究等。

跨文化商务交际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但随着从事商务活动的商务英语人才增多,研究趋于多样化。根据窦卫霖(2012)研究表明,2000年CNKI跨文化商务交际期刊文章数量分布为零,2007年以来迅速上升,截至2011年其数量则增长至31。但我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成果大多数从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商务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概念入手,讨论较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现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动态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3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初步展开数据调查,发现目前有关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研究方法多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经验总结与个人经历为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剧增,如果缺乏对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则会导致商务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失真或缺失。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核心能力将备受关注。

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面向我国西部国际化大都市的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中还存在不同的问题。窦卫霖通过对中国两所商务类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语言类商科专业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跟不上要求,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和英语专业英语四级分数所体现的语言能力不成正相关的关系。面对新形势,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交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外语语种的多元化以及英语变体的差异 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点,沿线有50多个国家将在不同程度上与我国签定服务外包等经济项目的合作。因此,跨文化商务交际过程中,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是商户与外商语言和文字沟通的桥梁,交际双方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话语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能够识别对方所讲的语种与商务英语单词与话语的构成。即使大家使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但由于来自不同国度,使用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英语语音与语调,产生英语变体现象,从而造成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障碍。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国际化复合型外语能力,在掌握第二语言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了解与商务活动相关的语种。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国情文化缺失 在未来西部企业“走出去”的商务活动中,会有许多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商聚集一地。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习性,虽然讲着能够沟通的语言,但是在具体的商务行为中却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彼此国家国情以及各地风俗等还没有达到有效沟通,具体而形象的国情文化还没有有效地构建。例如,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中,涉及沿线国家国情文化的例子甚少,还是以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主。

4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对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拥有语言能力的同时应该掌握好跨文化交际。但仅仅掌握好外语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还不能保证跨文化合作的有效和成功进行。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 根据窦卫霖(2012)的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国商务活动中有效的沟通能力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开放的语言态度以及交流意愿,克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英语变体或者语言多元化沟通障碍。在跨文化商务教学中融入各种英语变体的文化知识,以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商务活动案例,培养学习者商务思维能力、适应能力与沟通能力。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参与在西部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举行的西洽会,或者广交会,或者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定岗实行等,让学习者走出去,亲身感受跨文化商务交际,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一带一路战略专家与企业家进校园与学习者进行交流。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情文化为情境案例 与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异国商人有效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情文化为案例,让学习者身历其境地感受跨文化的差异与相同之处,为以后的商务活动做准备。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第7篇

一、电子商务战略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战略是为了促使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全局性、长远性的决策选择。

国外的电子商务战略研究成果较多。欧美在电子商务战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机制、产品竞争等角度入手。中国的研究比较专注于某一企业、行业的战略,较少研究整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战略、法律体制方面。Pant(2003)分析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模式和企业及其管理者对自身的三种市场定位:传统知名企业、新型网上企业及混合型企业。企业所制定和采取的战略能否获得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该战略应用到自身企业的个体环境并对每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及选择方案早期认识。刘红璐等人(2009)以企业战略分析与制定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电子商务战略指定的案例分析,从系统角度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以及战略制定模式和技术方法。吴建中(2010)对铁路物流电子商务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铁路物流电子商务战略总体规划、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应用系统规划以及铁路物流电子商务组织和资源配置规划。

越南关于这领域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定性研究。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南政府早已认识到电子商务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并非常重视电子商务战略制定工作。2005年越南工商部制定了2006-2010年阶段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划;其内容强调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以促使贸易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竞争,政府部门加快完善法律框架的同时将为企业、个人提供电子公共服务。Khanh Tho(2006)借鉴电子商务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结合越南电子商务当时的现状,从而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

二、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研究综述

当前关于这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在欧美地区,很多大学设立了研究部门, Soon-Yong Choi等人(2000)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电子商务,他们认为电子商务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买卖数字产品的市场。Catherine L.Mann等人(2000)提出了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趋势,并分析了其重要意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以两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市场:一是过程和产品创新;二是新市场的信息、时间和地理位置。VanHoose David(2003)使用经济学的方法,站在全球贸易体系的高度上对电子商务进行研究;他认为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行业内贸易可以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谢康等人(2010)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中介手段或缓解参与贸易过程,在交易成本的贸易壁垒阻碍下,将使传统的贸易过程更加趋于帕累托最优,电子商务作为中介的作用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得到加强。Aurelija Burinsliene(2012)讨论过关于欧盟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能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助推国际贸易发展,该文使用一组标准和多个标准评价方法(COPRAS)建立了建议框架。研究结果指出,欧盟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应用框架结果显示,丹麦企业是最积极的,他们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到国际贸易活动中,使国际贸易交易活动更加活跃。(越南这方面的研究极少,本人未查询到相关的文章)

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应用与对策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全球外贸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开始把精力放在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应用与对策此问题上。郑月明(2006)认为,在加入WTO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将成为改变交易环境、构造交易机会的重要平台。电子商务成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成为内贸和外贸融合的现实平台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胡芳(2012)在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运用研究中,已经阐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Nuray terzia (2011)也对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到国际贸易这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他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在贸易中使用电子技术使交易更加便捷、快速、便宜、不限地域,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成本降低,对消费者和卖家是非常有利的。互联网的应用更有效地打开曾经被封闭的市场。最后,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发达国家出口量大于普及率低的发展中国家。

越南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电子商务助推国际贸易发展的战略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研究过。Nguyen Thi Hong(2002),Le Thu Phuong(2003)通过梳理大量资料对越南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未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导向以及政府、中小企业本身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Nguyen Van Toan 等人(2008)通过分析越南Bat Trang 陶瓷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找出企业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处理措施的建议。越南的电子商务研究较多是从企业角度入手,较多的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

四、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战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外学者们主要把精力放在研究电子商务概念、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方面上,具有概述性的定性研究。后来随着电子商务迅猛的发展、其应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为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学者们逐渐对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等问题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国外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SWOT矩阵分析、SPET宏观环境分析、COPRA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