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教育多样化(合集7篇)

时间:2023-06-13 16:15:01
高中教育多样化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1篇

教育部原副部长陈小娅说:“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承担着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的双重任务,既带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又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进而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后劲。”由此可见高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样的高中教育才能满足不同性格、不同才能的学生的发展?我们正在探索走特色化、多样化的高中教育道路,本栏目就这个问题汇总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看法和意见,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交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首次对普通高中发展方式的重大政策定向。充分认识高中教育多样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势在必行

首先,高中教育的应试倾向,已经影响到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应试倾向严重,一切教学活动围绕高考这一单一的目标旋转,在高考指挥棒的诱导下,教育严重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在我国,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类型单一、培养模式趋同。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二、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刻不容缓

首先,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需要。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时展的要求。

其次,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举措。面向未来的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如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再次,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发展特色。高中要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群体和学校群体的多样化发展,将过去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也是高中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2篇

关键词:高中;学校发展;多样化

自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方向和确定了改革试验区以来,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得到了教育实践部门的积极响应。说明该政策符合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一、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势在必行

首先,高中教育的应试倾向,已经影响到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应试倾向严重,一切教学活动围绕高考这一单一的目标旋转,在高考指挥棒的诱导下,教育严重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在我国,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类型单一、培养模式趋同。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二、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刻不容缓

首先,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需要。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时展的要求。

其次,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举措。面向未来的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如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再次,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发展特色。高中要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群体和学校群体的多样化发展,将过去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也是高中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

最后,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综观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知识与技能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要途径。

三、教育服务多样化

教育服务的内容很广泛,有直接与教学相关的服务,如家校联系的情况,学校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辅导、实习,学校提供升学指导,学校拥有的社会关系等;有与学生生活起居相关的服务,如住宿条件、饭堂质量、管理方式等。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对高中的生活条件、服务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一些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比如杰出人才的教育,国际化人才的教育,流动人口和其他处境不利人群的子女的教育。

四、教育内容多样化

1.丰富的差异性。

多样性来源于差异性。差异是多种多样的,是立体的。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每个个体都以自己的独特性来获得自身认同;同时,其中的构成要素、结构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更是存在着差异,而且此种差异会随着结构与相互作用方式的变迁而从低向高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如果有意去扼制差异,也就使存在失去了根基。

2.生命的创造性。

“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系统是有生命的,系统的生命存在来自于组织的能量。在自组织的作用下,差异性的互补、合作、交流、碰撞,带来了创造。多样性的存在成为自由表达、自由交流、自由创造的基础,它保护独特性,尊重多元性,在这种氛围中,个人与集体的创造力因交流和互动得到滋养,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3.面向全体的充分性。

“普通高中办学必须多样化,但多样化决不是纵向分层而应该是横向分类。纵向划分等级不利于学校办学,高中必须从以分数为标准的等级划分转化为依照学校特色的平等分类”,这是多样化的实质性特征。相比于形式的多样性,实质的充分性不易做到。比如,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普通学生来说,因为成绩不好,就更得拼命加班加点地应对应试,对他们来说,所谓的多样性似乎就是多余的、无用的。所以,这里提到充分性,特别要强调那些对于非主流、非优势群体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

4.功能实现的完备性。

今天学校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不仅要充当学业的指导者,还要承接从前家庭教育的职责,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全面的培养。基于这些原因,“在普通中等教育内容中,既应明显地(即以教学科目的形式或以有相应主导方向的一类教学科目的形式)、也应隐含地包含那些保证形成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个性经验的全部基本成分,并包含那些影响教育内容结构的其他主要因素的课程。”每一个科目都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这种独立的价值本身是不能被一个“其他”科目完整地呈现出来的。即使被取消科目的所有重要内容都得以分配到其他各门科目中去,也不可能得到解决相应教育问题的最理想目标。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要警惕“被多样化”,在体制、政策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推动多样化发展容易变成一场时尚运动,一阵风,作秀,赶时髦。所以,我们要辨析真伪,避免出现简单包装,改头换面,用华丽的文章和少数学生参加的小动作,替代使全体学生受益的真正的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3篇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连任以来的首份国情咨文中,大声呼吁:“让我们确保高中学历可以让美国的孩子走上一条通往好工作的道路。”他还宣布,美国将奖励那些与新大学和新雇主建立伙伴关系的高中,以培养能满足当今和未来雇主需求的技能性高中毕业生。

像美国一样,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作为连接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岁月和需要安身立命的青年时代的桥梁和纽带,高中教育得到各国重视。他们或从顶层设计入手,或从课程建设入手,在社会层面上去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在关键点上为他们谋划未来的幸福与成功。

我们希望,参照他国高中教育的变革,能为我国高中教育提供智慧的借鉴,是为“高中多样化发展”系列之二。

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高中阶段教育处于非常特殊且重要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它既是国家人才战略体系中不可忽略的“特殊领地”,又是个体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能忽视的“转折时期”;它既是基础教育的顶端,又是职业预备教育的起步;既是一个人学术性发展突飞猛进的学龄段,又是一个人个性品行日渐成熟的年龄段。总之,无论从个体健康成长和人生幸福的角度,还是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角度,高中教育都是不能忽视的教育命题。

从学制改革的角度看,我国高中教育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结束:高中教育只有单一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后,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大背景下,原有的高中教育逐步分流为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1995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将普通高中分为“升学预备教育、综合高中、侧重就业预备教育高中和特色高中”等四种办学模式。此后,普通高中教育走分类发展之路的序幕拉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启动“破冰之旅”。

目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等层面已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但在水平和质量方面仍未达到理想境界,相关的配套措施远未完善,各层各类学校的运行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甚至不乏“应景”之作,有待进一步理顺、规范、完善和提升。

“以人为本,灵活多样”的各国高中教育改革

“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多样化体系,以应对和平发展时期国际间的严峻竞争。例如,德国的中等教育是典型的分轨制教育,“二战”以后基本形成了由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和综合高中构成的中学教育体系,其职业教育模式堪称世界典范。英国也在20世纪中期逐步确立了由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共同构成的中学教育体系。日本高中大致可分成选科型和分科型两种,此外还有少数不分科也不选科,全部是必修科的高中。选科型的高中主要通过开设必修课、选择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分科型的高中则通过高二或高三分科让学生在文科、理科或私立大学、国立公共大学、短期大学等方向上实现分流。澳大利亚的中学课程选择面广泛而丰富,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主进行选择,学业成绩记录在案,可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大学招生不再组织专门的入学考试。

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中教育改革再掀高潮。

站在新旧世纪的交汇点上,人们发现,“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的价值取向让更多人在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却在精神上迷失了自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日益恶化……在下一个100年,人类将去向何方?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永远无法回避教育问题。为了回归教育本原,重建高中教育的价值坐标,各国相继开始行动。

在美国,高中阶段实施“CTE计划”(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即生计与职业教育),这是美国为了维持强国地位而振兴教育的全新思路。进入新世纪,美国高中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二是高中教育的质量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三是年轻一代的高失业率引发潜在的社会矛盾。“CTE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的职能在新经济时代实现全面融合,建立高学术性与高技术性同步合流的高中教育体系。这既是美国国家人才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是关注每个孩子幸福成功的历史必然,旨在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学好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具备更好地适应多种职业需要的能力,进而拥有顺畅而宽广的就业出路和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一句话,让所有学生都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

与美国相比,法国高中教育多样化格局则突出了弹性化的特质,更体现了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

法国于上世纪中期形成的基础教育体系规定: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要进行分流,学生在高一进行选科而“一选定终身”。这样的设计让高中阶段不折不扣地履行着“把优秀学生挑选出来送入名牌普通高中,把差生淘汰到职业高中”这一职能,显然不利于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到新世纪,法国推出“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方案,明确强调构建“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高中教育”,要赋予学生一种“错选权”,允许高中二年级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方向,使一锤定音的“定向”变为渐进的、可更改的。为了解决高中的学业失败问题,改革方案还要求学校对每个高中生实施个别辅导,以保证他们学业成功。“更好定向,更好辅导”是当下法国高中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庄严承诺。

再把视线转向亚洲邻邦,韩国近年来大力强调英才教育,其重点实际上在高中。韩国此番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教育要适应国家与学生的双重需要,即适应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为国家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拔尖人才的需要。韩国认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从大学人手显然为时已晚,因此他们通过在中学阶段办英才学校或设立英才班来奠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

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各国教育传统不尽相同,教育价值选择也各有侧重,但在高中教育系统设计中却有不少共同特点:1.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战略规划和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从全局和长远的国家发展利益出发,从个体成长的整体连续性考量,通过立法等方式建立起完整且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高中教育系统。2.各国都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分层设计、分类办学、多元发展、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基本格局。3.各国都在高中教育阶段突出和强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职能,以保证未来劳动者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4.注重高中后教育、社会就业体系与高中教育体系的对接和呼应,使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具有了坚实的支撑。5.顺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许多国家逐步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使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进入了更高层次和水平。

其中,有两点特别重要,值得我们关注:

一、战略考量,顶层设计

把高中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考量已成为世界趋势。这是因为,高中教育的科学设计和健康发展,不仅关乎每一个即将成年的高中学生的人生幸福和职业成功,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国在改革高中教育时都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加以规划,基本上都体现了这样的目标:适应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让高中教育为大学教育做准备,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准备,为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准备。前文谈到的韩国近年来高中教育改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以色列目前在中学推出“优秀2000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新观念,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印度则在高中实施高级思维技能教育,尤其是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备受重视。

为了避免高中教育变革成为一般性的提倡或“一阵风”似的运动,各国还注重顶层的制度设计,以便扎实推进。像美国高中加强生计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就是通过政府颁布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CTE计划”的目的、对象、内容及实施途径,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以人为本,灵活多样

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促进每一个人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因此,对年轻一代个体成长的需求给予更多关注,成为高中教育多样化改革的一大趋势。法国的“新高中”改革最具有代表性,不仅赋予每一个学生“错选权”,而且通过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个性化辅导”,尽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获得学业成功。澳大利亚的高中则通过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充分可能,通过高中学业成绩与高校录取标准的对接,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发展路径,为年轻一代的职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就欧洲国家而言,常见做法有三种:普通高中内设不同方向系列,设立综合高中,设立特色高中,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可选性和差异性,而且在学制、学分互认、学习实践经历认可等方面均突出弹性制度设计,彰显了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政策价值取向。

不要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成为一纸口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令世界瞩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凸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单一化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

但是,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仍存在着应试倾向严重、培养模式单一、办学模式趋同、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多样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之后,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普通高中教育体系的重建提供了许多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范本。如江苏南京将重点建设四种模式的高中,即“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高中”。但改革的阻力仍不能忽视。为了确保改革不会“剑走偏锋”,改革不致“真戏假做”,我们还需要更多理性思考和有担当的行动。

一、作为后发型国家,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由于教育传统和基本国情教情的差异。我们绝不能够简单“拷贝”别国模式,机械“复制”他人经验,直接“移植”现成结论

其实,许多国家在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遭遇到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应该审慎思考的。比如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的“综合高中”在实践层面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两败俱伤;义务教育后学生发展方向设计为刚性分流模式,不利于学生在动态发展中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因此设计出弹性化的分流程序,给学生调整发展方向预留足够的空间势在必行;高中阶段教育设计为普高和职高两条平行线,容易导致普高学生实践能力低下而职高学生文化积淀浅薄的弊端,因此普职融通,同步高标准加强学术性和技术性课程是更为科学的选择。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一味模仿,就可能导致东施效颦的尴尬。

二、为避免“运动式”地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科学有序地进行规范和促进

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国家近年来通过多个政策文本作了重要导向,但除中央文件和教育部门规章文件外,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对此做出规定。因此,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过程中,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在现代法治社会,通过科学有效的立法手段和严格规范的执法程序让正确的事情做得正确,是一种普遍通用的法则。

同时,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孩子,不能随意而为。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时,一方面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面对地域差别巨大、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高中教育现状,不走进最底层、最边远的学校,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就可能有失偏颇,我们所构想的方案就难免不切实际。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充分论证,论证的实效不在于次数多、规格高、规模大,而在于各界代表是否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的话语权。小人物的观点并非无足轻重,个别意见也许是最值得关注的思考角度。

三、高中教育多样化改革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配套措施的完善和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

普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具有连续性,如果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培养模式不能摆脱片面“应试”的束缚,这种惯性作用就会干扰高中教育的成功转轨;如果不适应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格局的考试招生制度不能适时调整、积极跟进,高中教育就很难在夹缝中突出重围。像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我们已在启动于2004年、大面积推行于2009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对“校内多样化”有着清晰的设计,通过必修课、选修Ⅰ和选修Ⅱ为学生提供多样发展的可能性,但在实践层面,为数不少的学校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避免误选。

所以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和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不论多么科学合理的体制构想和操作模式,都可能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和综合改革可以从这些方面人手:尝试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间的双向流动,普通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上下沟通,实现学制、学分互认、学习实践经历认可,以便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等等。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我们已无退路可走,希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能够联手共进,让今天的理想成为不远将来的美好现实。

主要参考资料: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多样化教学;重要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高中许多科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与其他课程相比,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相对较慢些,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阻碍了高中体育教学的迅速发展。从我国高中的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其具体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传统单一

高中体育教育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正确引导,在高中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高考”所带来的学习任务压力,中学体育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还在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没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比如,体育课堂上教师认真的讲述一个体育项目的技术要点,学生只是围站在一旁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有说有笑谈论别的话题,完全没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这样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兴趣,不能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由此可见,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性,没能让学生得到一个充分的锻炼调节身心的疲惫,不利于学习其他教学工作的开展。

1.2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上不合理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在锻炼自身体魄的同时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当前很多高中学习的教学安排上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目标存在偏离,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上体育课。比如,教师让学生们自由训练就能让学生快乐的上号体育课,片面地认为体育教学的成功便是体育考试合格。在某种意义上讲,当前不合理的教学安排已经偏离了新课改后体育教学的目标,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导致高中体育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

1.3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高中学校都只注重非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知识的培养,对高中体育的的要求是满足教学大纲,能过关就行。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学校对体育教学科研项目的重视不足,高中体育教师在其教学科研的过程当中,经费投入的不足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制约了部分学校场地器材的完善,特别是农村及偏远些的高中学习体育设备不完善与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尤为明显。总之,学校和相关部门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得不到的保障,有的甚至不能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1.4缺少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方法

长久以来,体育课程都是高中学校教学中所占学分最少科目,也是考核最为复杂的课程之一,一般只是采用测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对学生评定方法,并且只是针对学生的一些体能项目镜框考核,并没对学生的一些体育项目的技能情况进行评定,这样考核制度和方法忽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也致使学生只在乎体能项目的锻炼。

2.何谓多样化教学法

从以上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来看,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表现出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化的情况,并且体育老师按照"教育内容安排系统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教育形式体现规范性、考试标准统一性"的"四性化"主导着体育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切实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摆脱传统且单一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已是今后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多样化教学法指以高中体育新课改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为作为教学出发点,并结合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个性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之中,既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不同需求,也更好地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有一个足够的运动量,不仅激发了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有效的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3.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

3.1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一直以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学生在课堂的组织性、纪律性等内容,同时这些内容也是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定的一个标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体育课之前开展一些慢跑、体操等准备运动,从而以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组织到计划的体育学习中来,但这样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活动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没有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合当代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的特点。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兴趣,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育教师应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不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多方位的培养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项目的爱好,从而最终满足了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3.2符合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倡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协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指导,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多样化的教学,要求我们注重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多样化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也符合了当代教育以学生作文教学中的要求。

3.3有助于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学生个性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即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不仅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得到了身心的锻炼,也在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下,不断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出更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未来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3.4更好的为高中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高中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到了高三,学生们的压力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很容易影响其他科目的正常学习。很多文化科目的教师,鼓励学生出去运动,舒缓一下压力,但是如果都学生都不知道出教师运动啥,又怎么缓解压力呢?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身心的锻炼,缓解学习的压力,学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为学生学习好其他课程的知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

4.多样化教学法在实际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1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法作为新兴教学方法之一,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身,可以让体育教学更为形象化、立体化,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放松舒适的体育课堂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于体育课堂中,不仅能让学生能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注意力,还能增强学生对于抽象要领的理解能力,有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比如,体育教师在课前放一段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课程中以一些图片讲解错误的运动动作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来迎合了当代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二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要领。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体育运动的兴趣,切实的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

4.2游戏竞技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高中学生都比较喜欢相互之间竞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爱比拼的特性,使用游戏竞技法让学生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比赛项目,可以按照寝室、男女或者小组等方式进行分组,让小组间进行比赛,并设立一些小奖品,提高学生对比赛的积极性。比如,在开展羽毛球教学的时候,开展寝室之间的羽毛球小组比赛,设立不同名次的奖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满足的高中学生的好胜的心理,也在让学生在游戏竞技中学会了相互协作,得了了身体的锻炼。如此看来,游戏竞技法能够游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得到充分的身心的锻炼。

4.3个好教学法迎合学生的不同兴趣

就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而已,其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然而在新课改后,人们才意识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个性教学法正是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荣誉到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体育课之前对班上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和统计,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后,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课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二来迎合了学生的还兴趣,极大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在进行铅球教学前,体育教师班上学生有关球类运动的兴趣情况进行一个调查和统计,发现很多学生更喜欢乒乓球,羽毛球这类球类运动,对铅球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对铅球进行教师的时候,可以将铅球与乒乓球和羽毛球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意识到铅球运动与其他球类运动所存在的优势,将学生的兴趣迁移到铅球运动上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兴趣,更有效的利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4.4分组团队教学法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分组团队教学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分组进行团队学习确实有着较好的教会效果。因为,按照不同分组方式,让学生进行团队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最为适合自己的小组团队中得到切实的体育锻炼。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高矮情况进行分组,让个子相差不大的学生为一组,这样能避免了身高差距让学生觉得不公平,降低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由此看来,分组团队教学放,在锻炼学生相互协作的同时,更好的落实了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5.结语

当前,体育已是高中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之一,我们应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利用多样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运动的积极性,不仅利用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内容,还能落实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得到真正的锻炼。未来,体育将在高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找寻出最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健.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J].读与写•上旬刊.2016(03).

[2]蔡浪.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多样性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体育[J].俪人•教师版.2015(11).

[3]张海军,黄全刚.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高中体育教学之我见[J].速读•下旬.2015(04).

[4]米卫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12).

[5]张彦涛,李传东.体育课的创新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13(01).

[6]张德洪.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06(20).

[7]张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成功(教育).2010(11).

[8].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7).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有两种发展,其一,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其二,步入社会。而决定学生命运的,除学生自身与一些无法避免的因素外(如:家庭、环境等),最重要的就是学校与教师的影响。相关当前我国高中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学校缺少办学特色、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等,不但影响教育质量,且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本文,就对高中教育的多样化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1.当前高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自己的特色

学校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但现观我国高中教育,可以发现大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在教师办公、教学模式中大多形式基本相同,甚至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方法也基本雷同。不同的不过不是同一学校、同一教师而已。这样的办学形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对此,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首先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并在教育中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以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1.2教学模式太呆板

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成绩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大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保证学生的升学率,过于注重高中生的成绩。通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大多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效率与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实际的教育中,大多学校“重知识,轻实践”,导致高中生逐渐成为学习机器,动手能力不强。这就可能影响我国将来科研事业的发展,且不利于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养成。

1.3办学的活力不足

分析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办学现状,可以发现国家公立学校一般都由政府管辖,且教育中的一切事宜都由政府操办(如:教学设备、资金筹集等),学校只需提提建议、配合政府工作即可。这样安逸的环境中,导致大多高中学校逐渐丧失了自主办学的权利与活力。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大多情况下都是听从政府的安排,接受上级的命令。导致创新能力、教学动力逐渐丧失。这一不但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建议

2.1增加学校特色

为改善以上情况,促进我国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首先,我国高中学校应积极增添自己的特色。例如,学校可以:(1)根据学校的办学时间、地点,历史发展出发,制定出不同其他高中的k学体系。如:以优良的校风(严谨、创新)与光荣的传统(仁、义、礼、智、信)作为学校特色。(2)抓住自身优势,选择具有特色的教育项目,以扬长避短。如:学校建筑、环境独具特色;学生课程独具特色(增加一些实践类的特长课,如:游泳、农庄劳动、茶艺、跆拳道等);(3)教育与服务独具特色。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参与特色培训,在培训中帮助教师树立先进且科学的教学观念,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技能,尽量使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保障。

2.2教学应多元化

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大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可能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改善这一问题,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学校甚至教师自身应重视教学的多元化,为传统单一、呆板的高中课堂注入新的生机,进而以促进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实现教学的多元化,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课堂,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情境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网络知识等)辅助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的可视性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知识与实践相统一”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另外,课后练习与家庭作业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题海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多组织学生以探究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问题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3制度应多样化

为改善办学的活力不足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协同,重视自身的办学权利。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并找出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促进学校的进步发展。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在校教师参与相关的考核,或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一些竞争活动。以此改变传统安逸与过于平静的教育环境,提升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教师自身应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工作中,教育中注重对自己的反思,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从而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进而使我国高中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3.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的多样化是我国高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当前我国高中教育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与学生能力 的提升。对此,新时期下的高中教育中,学校应积极发现这些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增加学校特色,实现教师的多样化教学,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志利.浅谈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的学校自评――基于一个组织评估框架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8:23-26.

[2]田昀.论我国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72.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6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多样化;探索

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局势下,新课改理念渗透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中,高中体育教学也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而开设的,更重要的是协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精神,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有效提升与发展。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达到上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对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高中体育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培养高中生健康的人格铺路垫石。

1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受着传统教育的影响,高中体育的现状是教学方法很单调,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出错误并改正三个步骤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仅是被动学习,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1 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

不同初中学校的毕业生汇聚在高中校园,组建班级,构成集体。尤其是扩招教育政策实施以后高中学校女生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多,再加上高中生平时学习压力大,没有长期运动的习惯,所以学生之间的体能素质存在差异性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实,此时我们可以推测的是他们在领会体育精神、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异也是必然的,那么高中生整体缺乏均衡性发展特点现象的存在,固然会导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吃不饱”、“吃不惯”以及“吃不下”的三类学生群体。

1.2 教材忽略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应用的课本侧重点在于培养与强化学生的体能素养,大多数是借助专项动作技能培训去落实上述教学目标的。在这种教材的辅助下,学生体能有所增强,丰富运动技能,但是并没有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欲望,也就是说这样的体育教材没有将一定的注意力放置于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兴趣方面,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主动参与身体锻炼精神。

1.3 未重视学生动作技能知识

纵观高中体育的教学面貌,教师大都是以演示的教学方式将动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继而按部就班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了某一体育动作技能的要领,却没有提高对动作技能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只是轻描淡写的对其进行介绍,没有给予学生领悟知识与内化理论知识的时间,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对他们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发扬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2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局势下,新课改理念渗透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中,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进程中应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2.1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模式,以最强烈的职业责任心去感染与带动学生,帮助他们走进体育知识的海洋。面对性格内敛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施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他们接受启发以后,强化自身的自主性,建立健全自信心理;而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度的对其应用自由型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拘束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体育技能训练的形式,这一教学方法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背景中教育部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教学政策方针是基础,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进各项教学环境中中。无论是在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还是竞技教学进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尽最大努力将高中体育学科特色与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实际情况整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协助他们树立终身参与体育运动为教学宗旨。只有这样,教师的创新意识才有效的被强化,从而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流程进行改革创新。笔者认为,教师确立创新理念是各种“金点子”产生的源泉,也是多样化教学方法落实应用的基础,从而达到使高中生身心素质同步发展、缓解考试与升学压力、树立团队合作观念与精神的教学目标。总之,提升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能够有效的充实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程教学效率。

2.2 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导引下总会积极的探索事物的本质,而只有在专注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的吸收各种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点,打造趣味性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作,借助其声音、视频、图像的特征,将客观的事物生动、形象而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丰富了课堂环境,营造了多彩的教学气氛。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振奋人心的体育竞赛视频,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有更深入的认知。多媒体还可以把教学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强化了学生对体育技能理解的程度。竞赛教学方法的应用,辅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生树立竞争意识,磨砺意志,最大限度的激起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兴趣,强化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增进友谊。当然,游戏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强化学习意识的同时,也扎实的掌握了体育运动技能,挖掘出自身的体育潜质,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2.3 重视体育德育功能,促进多样化教学

与高中语数外、数理化学科相比较,体育课程在落实德育教学目标上更具有优越性,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主要是因为体育本身就是集趣味性、开放性、竞争性为一体的学科,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同时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正是因为高中体育课程具有德育教育的特色,更有利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实效性的取得。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为了调动参与体育知识学习的欲望,适时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如将我国优秀体育运动员刻苦训练的历程讲述给学生,以协助他们树立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信念,当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彰显出来之时,高中体育教学成果将是丰硕的。为彰显体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的优势,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向学生展示奥运会上体育竞赛的项目、战术以及精神等内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拓展学生体育知识范畴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内涵。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体育教学这一特质的功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的目标,从而有效的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综合的发展。

根据现今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新的教育情形下,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进程中应用是极为必要的,因其是对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奉行,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与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优质的道德品质,同时培养了他们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兴趣,丰富了业余生活。体育教师为了使更多的方法手段应用于教学环节,务必要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不断的提升业余技能水平,融入创新的思维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高中生身心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米卫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

[2] 杨程.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J/OL].当代体育科技,2015).

[3] 林招龙.高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研究[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

[4] 陈进然.对微课教学与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整合的探讨[J/OL].当代体育科技,2015.

高中教育多样化第7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现实意义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主旋律,当教育教学从业人员意识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在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带领下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现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之中。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犹存,很多体育教师都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中跳脱出来。在进行高中体育日常教学时,体育教师所采用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体育教师教学生模仿的单一教学方法,即体育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学生跟着体育教师进行练习,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在这样的状态下,体育教师处于教学的绝对主体地位,体育教师是命令的者,学生只是一味的对体育教师的命令进行响应即可,学生在教学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根本无法和体育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这就更不用说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了。因此,为了促使高中体育教学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促使体育教师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为了促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体育教师有必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然,在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条件下,体育教师必须保证每种方法都具有有效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保证教学多样化的现实意义

1.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保证教学多样化,可以促使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学的组织性进行了着重的强调,这甚至是体育教师用来评价学生体育成绩是否达到相应的课程要求标准的一个杠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着重于学生的行动与体能方面的规范性,也就是对学生的运动动作标准和体能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属于一种静态的评价,只能反映学生在整个教学标准中处于何种位置,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阶段性进步。

学生在体育课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或者一些跑跳运动,体育教师对这些动作的标准性进行评价。这样一来体育教师就将学生的学习局限在了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之内,使得学生只能进行机械学习,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不可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的,就更不用说是良好的活动交流了。同时,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还会使得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与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之上,使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改变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方式,不光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性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学习的整个过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这样更能够真实的反应学生体育能力水平。

2.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保证教学多样化,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师要遵循这一原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对课堂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在课堂上更为积极的表现自己,进而突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完全契合体育教学得目标和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的同学生进行有效的贤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要在课堂上做学生的教师,在课堂外做学生的朋友,同学生保持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的对学生进行了解,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真实需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向着最佳的方向发展。

二、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的多样化

1.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一提到游戏教学法,大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小学教学和初中教学,其实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高中生同样适用游戏教学法,且游戏教学法是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的。体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不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并且教学效果表现得极为明显。游戏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游戏的切入点,借此来进行游戏的组织。因此,可以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完全点燃,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