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伦理学教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2-18 07:24:48
伦理学教学论文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1篇

1.1对象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3个护理班11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第2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对3个班同样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118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8.3%。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在2013年第2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对3个班同样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授课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电教、案例分析、自学、分组推论5种,每次授课采用1种~5种方法组合。

1.2.2评价工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由吴艳和戴晓阳教授于2007年编制。该量表以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为基础,可对青少年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是自评量表,包括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3个纬度,共16条目。采用5点评分方法,即“非常符合”计5分,“有点符合”计4分,“不太确定”计3分,“不太符合”计2分,“很不符合”计1分,分数越高,表明青少年的学习倦怠越高。此调查问卷的信度为0.732~0.858。

1.2.3施测课程结束后将上述量表一次发给被试者,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统一主试和指导语,当场发放和收回问卷。为避免被试由于顾虑影响答卷的客观性、真实性,答卷采用匿名方式。

1.2.4统计学方法调查完成,主试回收问卷,剔除无效答卷后对测试的资料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教学方法数量(1种~5种)与青少年学习倦怠总分相关性研究结果教学方法组合数量与青少年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789,P=0.001,显示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3讨论

3.1《护理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原因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原因与学生对伦理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伦理学就是给他们讲道理,没有现实意义,同时很多学生认为该门课与将来的执业关系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懂得《护理伦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学习该门课的现实意义。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结合现实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该门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3.2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丰富程度与学生学习倦怠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明示,在每一次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采用的丰富程度与学生的倦怠成反比,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方式越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生越不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倦怠。本研究与崔文香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出现该结果,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有关。要求在今后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应该丰富教学方法,每次课的授课过程中应该至少有3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对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倦怠有很大作用。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2篇

(一)知识完整的需要: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哲学理论素养有关哲学的价值论部分已经在学术范围内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因为在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中,无论是否作为显学而存在,价值问题都既是哲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其理论发展的终极旨归。作为一门学科,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在研究内容上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价值问题,因此,伦理学是专业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伦理学使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哲学理论素养更上一层。尤其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已有哲学史和哲学原理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使其了解哲学史上的各种主要伦理学流派及其思想观点,掌握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将伦理学知识与其他哲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最后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伦理学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二)个体完满的需要:强化自我修养,提升人生境界重视个体道德修养是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优秀传统,人生境界的提升没有终点,是需要每个个体毕生坚持的事业。大学生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享有更多自我选择的自由,同时也面临更复杂的诱惑,因此能够寻找并坚持正确的修养方向和路径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伦理学教学通过对伦理学核心理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介绍,通过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促使学生追问生命的存在,反思人生的意义,勇敢面对生活世界,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坚持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行的很远,对于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伦理学将有助于幸福美好人生的实践与实现。

(三)时展的需要:坚持人文价值导向,防止人类自身异化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不仅仅是对真理的探索,更代表一种价值观,并且要表达这种价值观。现代诸多科学领域呈现迅速发展之势,促使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并对我们的生活世界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比如“黄金大米事件”引起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和人权问题,“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的网络安全问题和隐私权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福岛核电站爆炸”等特大事故造成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及“克隆人”“安乐死”等问题。因此人们越发感到应用伦理学存在的必要。应用伦理学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将伦理学一般理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阐明该专业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应遵循哪些伦理学原则,应怎样防止科学和技术异化对人类生存发展可能产生的破坏和伤害,从而增强学生从伦理学高度分析解决专业领域重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伦理学教学难以达到期望效果的原因

(一)传统的伦理学教学方式僵化传统伦理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能否认这种方式对于理论传播和继承有必要且重要的意义。然而,仅仅通过说教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需要遵循哪些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按部就班地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呆板枯燥,完全没有情感上的共鸣。传统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忽略了其能动的一面,导致课堂沉闷,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更有甚者直接逃课。“接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能调动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必然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就有学生抱怨,学过的知识随着期末试卷的提交都一并还给了老师,头脑中如鸟儿飞过天空,什么都没留下。

(二)社会大环境相对恶劣使人文学科教学的低效化有目共睹一方面,令人担忧的是快餐文化已然盛行,大学生更加关注所学课程能否在未来生活中尤其是在就业的关键时刻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自然科学以其“精确性”让人折服,社会科学以其“工具性”让人青睐,而人文科学所拥有的“价值性”更多的是间接实现,只会让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不强,精神动力不足,这是人文科学的不幸,更是伦理学的尴尬。另一方面,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文化呈多元状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价值文化的冲击,以及后现代社会思潮对意义的解构,更加重了理论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非对应性,加之生活世界本身就比理论世界更为复杂,因此导致学生产生“所学理论无用”的错误判断在所难免。比如在是否要给老人让座的问题上,伦理学告诉学生要尊敬老人,但有的学生认为人人平等,年轻人乘车买票也是花了钱的,何况年轻人每天努力学习、工作,身体疲惫,精神压力大,而很多老人出行只是为了休闲,为什么一定要让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呢?还有,伦理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恋爱中要保持纯洁、专一、持久、有责任心,但有的学生提出,当前就业压力巨大,生存是第一位,“陪我走一程,毕业就分手”才是明智的选择。

三、如何通过有效教学充分发挥伦理学的价值

(一)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重视情感认知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伦理学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既有思想性又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仅仅囿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认知。[2]比如在讲授社会公德时,除了介绍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内涵、特点、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制度保证等知识,更要将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学生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比如“让不让?”“扶不扶?”的问题,可以设立辩题“到底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老人摔倒了应不应该扶?”等,组织学生分组辩论,或者创设环境让学生角色扮演,亲自体验残疾人在公共生活中的不便之处,学生感同身受,既有助于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借此引导学生培养公德心,建立社会公德观念。再比如在讲授婚恋道德时,不仅要有理论的讲解,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当前已婚大学生还属个案,因此婚姻生活对他们绝大多数来讲还是个陌生环境,而爱情却是他们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并且“有话要说”的话题,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特别安排一些环节。例如,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经典影视作品,赏析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爱情状况,把艺术化的生活还原到真实的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也可以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凝练出讨论题目(如恋爱动机问题、同居现象等),组织学生参加讨论,既巩固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反思,有效处理恋爱中的问题,包括正确对待失恋,这无疑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益的。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3篇

“商谈伦理学”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一种手段:言语交往。其实,这种手段是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延伸而出的。在这一理论中,交往成为社会成员的重要行为方式,语言则被视为重要的交往路径[3]。哈贝马斯为交往行为制定了一套“语言的有效性要求”: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4]。这套规则在“商谈伦理学”中同样被延续下来。在哈贝马斯看来,要为社会成员提供能被认可的道德规范也是需要语言的,而且这些语言必须遵守“语言有效性要求”,这是社会成员获得道德规范的前提条件,也是成员间相互理解的一条可行性路径。具体而言,“正确性”原则指的是言语者需要运用恰当合理的语法来进行句子陈述,句子和交流过程中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歧义等现象,它是语言交流的最基本条件。比如,“这位是英雄的母亲”就存在歧义:一是指这位———英雄的母亲(母亲是英雄);二是指这位英雄的———母亲(母亲之子是英雄)。“商谈伦理学”的基本前提是“商谈”,如果商谈的语法都出现了错误,那么何谈构建统一的道德规范呢?“真实性”原则要求言语者具备真实地描述一个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能力。比如,描述一个苹果的形状,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阐释国学教育的内容等。在“商谈伦理学”中真实地表达客观现实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使得商谈双方得以更好、更客观地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只有真实地理解了对方的需要才能建立起为大多数人认可的道德标准。“真诚性”不同于“正确性”和“真实性”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对言语者的要求,也是对听者的要求,即在交流过程中,言语者和听者都需具备真诚的态度,以便使自己获得对方的信任。“商谈伦理学”认为建立一套可为社会成员接受的道德规范,缺乏真诚是不可能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不仅为一个理论的成熟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实践基础,而且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可执行策略。而这两条对于我国国学教育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为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也为国学教育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可行性言语方案。

二、“生活世界”之于国学教育的作用

哈贝马斯强调了“生活世界”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商谈伦理学”的前提与主线;第二,它为一个理论提供了脉络走向。“文化上的释古与创新,都与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关联,……换言之,文化思考是与社会结构连贯在一起的,非抽象地、概念地谈道德与价值。”[5]所以说,文化要传承就需要进行合理教育,而“生活世界”对于我国国学教育的作用正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首先,国学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承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国学的“生活世界”;其次,我国国学教育的走向要以满足“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为目标。在讨论“生活世界”之于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意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学的“生活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中,人类及其相互关系只能在其中得以完成,它其实就是人与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个网络,只是这个网络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那么国学教育存续的生活世界又是什么呢?国学教育究其根本,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是以人为核心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和谐关系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生活世界,只有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我国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围绕这一思路,我们会发现,“生活世界”之于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现两个特性:一是需要“国学”尤其是国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即“强实践性”;二是需要“国学”及国学教育涵盖范围广,国学要满足存续于“生活世界”中各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这是一种“广对象性”特征。

(一)“强实践性”是国学以及国学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一个理论若要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具现实可操作性的理论通常很少能够对政治决策产生作用。比如,墨家的“兼爱”理念想法很好,它为全社会成员谋福利,但是这种无差别的“兼爱”却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现实情况,所以并不为统治者接受,最终早早没落。而我国国学要想得到发展、要想重新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就必须以实践为前提,看看国学在我国当今的市场在哪里、具体应用模式是什么。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学或者国学教育的实践和市场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学的市场是要平衡我国市场经济下的“重利”思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重利”成为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想法,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商人唯利是图、公务员以权谋利等,“毒馒头”“地沟油”“假酒”等案件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就会对这些不好的思想起到抑制和引导作用。第二,国学教育的市场是沿袭着国学的市场而来的,只有加大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才能够使得这些优秀思想得到更多地认可和普及;而且国学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完善和发展。这与我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相吻合,只不过应当称为“百年树思想”。

(二)“广对象性”是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推进的根本依据

“广对象性”指的是价值理论所对应的受众群体需广,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这个价值理论需要涵盖当前情形下的大多数民众;其二,这个价值理论所涵盖的民众范围愈广则其存在时间愈长[6]。举例而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只符合广对象性的第一个特征却不符合其第二个特征。它之所以被奉为封建时期的圭臬,一个重要原由在于它宣扬读书人、士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不仅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还为一些贫穷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向上的门路,故此其受众群体颇为广泛,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念;但由于它只宣扬士而轻视其他阶级,所以其对象覆盖范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局限性会愈加明显,便不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了。这种只强调一些人利益的观念并不能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故此只能存在于特殊的社会历史之中了。国学及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应当以符合这两个含义为目标来设定具体措施:首先,它的服务对象一定要广,不仅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要使绝大多数人认同并遵循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其次,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学教育就不能仅仅局限在高校教育或者课堂教育上了,而应当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比如广告、影视等,还可以在各个单位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竞赛活动等方式来进行。据上可知,从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中可以挖掘出“强实践性”和“广对象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它们对国学教育的启示性意义在于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的受众群体同样应当是社会全体成员,而非仅仅是高级知识分子或无产阶级;而且这一价值理念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将传统优秀理念贯穿至社会的每个领域。

三、国学教育中的三种语言路径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社会交往提供的手段是言语交往,并为其设定了一套具体施行措施“语言有效性要求”: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这一理念在国学教育中同样适用,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积淀,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完全破除的[7],如何传承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了。教育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语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国学教育中遵循“语言有效性要求”,则有利于国学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

(一)正确性是国学教育表述的基础要求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语言、情绪语言,也可以是体态语言、书面语言。而“正确性”要求更多指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要求语言文法的恰当与用语的准确。国学教育中的“正确性”要求,也更多集中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发展时,首先需要保证的是所宣传思想的正确性,包括思想形态要紧跟党的领导、要与基本国情相一致,即这种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其次,在进行具体的宣传教育时,用语也需准确。比如要对《诗经》进行讲解与分析时,就需了解它是自西汉后才被称为《诗经》的,先秦时还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如果说错了就会闹笑话,更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二)真实性是国学教育表达的客观条件

“真实性”原则也更多集中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国学教育中,“真实性”指的是教育者应当具备客观描述一个国学或传统知识的能力。比如,正确描述“孝”的含义,在一些封建卫道士眼中的“孝”是“顺”,无论父母的决定是否正确都一概听之、任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贯“听妈妈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孝”,只有从实际出发,真正地为父母考虑才是“孝”。而国学教育者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也需要具有这样的辨析能力,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取其精华。

(三)真诚性是国学教育实现的情感要件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4篇

较早提出“大语文观”概念并以此涉及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张孝纯认为中学语文课必须冲破当前“狭的笼”,而走向“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完整的结构由3个部分组成:

(1)语文课堂教学;

(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

(3)语文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主体,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和语文学习环境是“两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时代,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丝毫不滞后于教师,甚至多于教师,以往教师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了。如果语文教学仍然秉承“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观念,只会与当今变化迅猛的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大语文教育”要落到实处,就要冲破“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的牢笼,要以课堂为基地,并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语文教育”观具体化到操作层面,即为“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

2受大语文教育启发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唤起医学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医德素质和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医学伦理知识、良好的医学伦理意识和较强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相比,医学伦理学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养,而信念的培养是道德主体经由他律到自律、内化为主体生命一部分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这与重在培养学生情感、信念等的语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语文教育”的启发,笔者试图从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出发,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建议。

2.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2.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

(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

(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部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小结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5篇

PBL教学法的应用

借着处理问题的过程,自行搜寻资讯,从而学到必要的知识。“以这种方法所取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良久,将来面临类似的现实问题时,旧知识即时涌现。即使旧知识不足以解决当时的问题,学生所拥有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仍然终生受用”。[2]因此,PBL教学方法最适合“终生学习”的需要,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课堂讨论是手段。“PBL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提出之后,按照“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指导原则,成立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分组发言。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发表讨论的结果;之后在进行小组间的辩论,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探究和交流,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中选择最佳答案,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们使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例如在讲当代医学伦理中的热点问题时,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医学伦理思想形成冲击,引发一些医学伦理问题的争论。如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可以设计小型的课堂辩论,在课前留下作业,要求每位同学通过查找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思考怎样看待器官移植、安乐死及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伦理争论。在讨论与辩论中,使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的冲突,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珍惜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责。

教师积极参与和适度点评是剂。国外的PBL教学法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积极而有效的教学支持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复研究,要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适度活跃一下课堂的讨论气氛,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要对各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等做出全面的评价,尽量做到评价中肯、适度,多激励和表扬学生,确有不当之处也应用婉转的语气指出,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PBL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PBL教学法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愉快、自主学习的气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畅所欲言,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轻松地获取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学习资源。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师生间构建良好的双向沟通关系,既可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PBL教学法使医学伦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暴露出来,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医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德高素质人才。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6篇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唤起医学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医德素质和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医学伦理知识、良好的医学伦理意识和较强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相比,医学伦理学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养,而信念的培养是道德主体经由他律到自律、内化为主体生命一部分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这与重在培养学生情感、信念等的语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语文教育”的启发,笔者试图从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出发,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建议。

1.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1.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1.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部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小结

伦理学教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师伦理;教师专业化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伦理状况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伦理本义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教师伦理则是在学校教育职业活动中,教师调节与他人和社会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伦理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反映了教育教学利益关系,是教师能够承担社会职责完成职业使命的依据和保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的主要任务是为义务教育学校培养师资,教师伦理水平直接影响其从教后的观念和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一)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注重个人功利

爱岗敬业是教师伦理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甘做人才成长阶梯,才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完成“百年树人”的重任。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师专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淡薄。同时,一些教师功利观念过强,过分看重能给自己带来名利的行为,而对需要奉献的日常工作则不以为然,社会责任感降低。部分师专学生反映“老师上完课就走,不愿意在教室停留”“老师不太爱管事,对一些学生的违纪行为装作看不见”“学生评价老师如果得分比较低,老师就生气”。由此可见,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不负责任。

(二)关爱学生力度不够,师生关系疏远

关爱学生是教师伦理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前提。关爱学生能够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融洽和谐的教育气氛,甚至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才能的一些不足。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师专教师伦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学生普遍反映,多数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学生缺少与老师沟通的机会。一些学生指出教师存在“记不住学生的名字,上课提问喊学号”“冷漠,躲着学生,不愿意和学生做朋友”等不良表现。一些学生形容自己对老师是“单相思”。部分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老师比较生疏,与老师的情感关系和心理距离较远,对教师的要求和行为必然缺乏认同和接纳。

(三)严谨治学精神欠缺,忽视课堂教学

严谨治学是教师伦理的根本要素,是指教师研究学问应保持严肃谨慎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部分师专教师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完全能够胜任工作,因而不注重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缺乏积极进取和潜心钻研的精神。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课堂知识讲授缺乏独立见解,照本宣科,机械重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再加上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不严,学生逃课及上课睡觉现象常有发生。

(四)为人师表作用不明显,自律意识亟待提高

为人师表是教师伦理区别于其他职业伦理的重要标志,是指教师的品德和人格应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是最直接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师专教师是“师表之师表”,因而对其品行的要求更高。部分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违反职业纪律:有的上课接打手机,随意中断课堂教学;有的打乱课程计划安排,随意调课;有的因为其他事务误课,随意缩短教学时间;有的对学生态度强硬,高高在上。这些行为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削弱了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问题的归因

(一)职业信念不坚定,成就需要缺乏,教师快乐体验不足

爱岗敬业是对教师工作态度的要求。师专一些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方面社会环境是制约教师伦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师专教师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和蔓延,忽视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另一方面师专不注重对教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也不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主观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教师缺乏职业理想和信念。其次是教师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情感得到满足而获得快乐体验是教师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同其他高校相比,师专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较低,成就感和自尊感较为缺乏,这使得一些教师仅仅把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事业执着追求。(二)不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师爱意识偏差,教师情感投入不到位

教师伦理重点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在师专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冷漠,尤其对学生缺乏了解,同其自身对师爱认识不足密切相关。一方面,师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需求强烈而且容易满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住校独立生活缺乏亲人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非常渴望教师代替父母的角色,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最亲近的成年人。学生“愿意和老师在一起聊天说话”,但又不敢主动接近老师,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能使他们获得不同层次的快乐和满足。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没有给学生必要的关心和爱护,致使学生情感缺失得不到弥补,对老师产生畏惧甚至不满心理。另一方面,一些老师对师爱的认识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教师对待学生应以心换心、以爱生爱、以情移情,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权力和威严。用严格要求代替关心爱护,用师道尊严强制遵守服从,其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三)教学模式单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师忽视专业素养的提升

严谨治学是伦理规范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部分师专教师治学态度欠佳,一是由于社会上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二是学校评价机制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师专对教师的评价涉及思想态度、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和工作成绩等诸多方面,由于教师学识水平和治学态度不易进行量性分析。评价过程中难度较大,因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历、资历、科研成果等容易量化的指标上,导致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只追求显效性的成绩,忽视教学质量和知识积累等内在素质的提高;三是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产生思维定势。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比较困难,教师创新精神和钻研能力越来越弱,教学在低水平徘徊。另外,由于师专没有升学任务,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控力度不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识水平没有较高的要求,导致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提升缺乏长远打算,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发展动力不足,钻研精神欠缺。

(四)品格修养欠缺,学生消极厌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师表意识是教师伦理的基本特征。部分师专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律意识较差主要归因于:一是个人修养存在问题,如傲慢、势利、自以为是等,严重影响教师形象;二是长期T作消耗与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师专由于在社会影响力、专业、学历、就业等方面处于劣势,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反映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面对学生的消极态度和厌学情绪,加上不善于自我调节,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表现为:对工作缺乏热情,教学态度懒散,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自我约束意识减弱等。

三、解决的策略

(一)突出师范特色的专业信念教育与管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师专对教师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可以采用“回炉式教育”与“跟进式教育”的方式。“回炉式教育”主要指师专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与学生一道重温职业规范,接受职业理想信念再教育。“回炉式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在教师伦理方面的充分体现,有利于教师伦理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跟进式教育”主要指教师应跟上学生的教育专业实践活动,分期分批参与到中小学教育观摩和教育见习等活动中。“跟进式教育”也是一种体验教育,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感受和思考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形成教师职业良心。上述两种教育方式中,教师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在主客体转换过程中教师伦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校应注重实施情感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如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为教师提供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为教师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这些情感的满足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岗位。

(二)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增强“师爱”意识,密切师生情感关系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可以说是教师伦理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这既取决于师生双方交往的频率和深度,也取决于教师的师爱意识。师专应积极为师生交往搭建平台,如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各项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举办各种读书学习及娱乐活动等,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加深师生交流,密切师生情感关系。教师是塑造人和培养人的工作,没有深厚情感做基础的教育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用爱和感情对待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对学生应多从生活上关怀和体贴,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给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尊重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充满期待,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

(三)树立课程改革意识,合理规划发展阶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伦理强调教师研究学问应持严肃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师专对教师钻研精神的培养必须紧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的一场新的革命,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变革。师专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机构,仍然沿袭多年以来固有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现实,不可能培养和造就新形势下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因此,师专应开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课程改革,动员全体教师积极钻研基础教育课改理论,重新整合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和讲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师专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师思考和研究问题,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关注课堂教学效果,重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师专教师应对自身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对自己合理定位,确定发展方向;了解学校,明确发展空间和资源条件;确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积极采取行动,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强化“两代师表”意识,不断寻求工作兴奋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伦理要求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典范,增强“教师意识”是首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意识指教师对自己的身份以及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的认识。“我是教师”意识的增强,能够激励教师加强个人修养和完善自身形象,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