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6-07 15:57:01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才能上好?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借助它既能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又能使高职生主动学习、容易接受,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教学中,习惯上将以教授为主的方法称为“知识讲授法”,而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依据

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际情景中,学生既有机会解决疑难问题,也可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在这种情景中,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都可以提出来并加以演示、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训练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分类

以案例的表现特点,可分为五种类型:信息式案例、问题式案例、陈述式案例、决策式案例、条例式案例。

(1)信息式案例

以收集当时人们关注的信息作为案例。例如,学校近来发生的心理健康热点话题。

(2)问题式案例

以调查解决存在较普遍的问题作为案例。例如,某某同学在适应大学学习环境中遇到的问题。

(3)陈述式案例

叙述一个事件的情境。例如,讲述某人在恋爱过程中遇到的事情。

(4)决策式案例

影响因素较多,能体现解决问题的智慧的案例。例如,某人遇到两难问题时求救的案例。

(5)条例式案例

把案例涉及的背景、问题、解决办法、评论等排列起来的案例。例如,校园危机干预案例。

2.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精选教学案

例、组织案例讨论和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述评。

(1)精选教学案例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搜集有关资

料,弄清楚什么是本课教学所需要的真正困扰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编写成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案例要结合教学内容贴近教学目标,精选典型性的材料。二是选择的案例要具有趣味性、真实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精选教学案例,有助于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讨论环境,营造宽松、生动、民主的课堂氛围。

(2)组织案例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论,做出选择和决策,进而从案例教学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二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多加鼓励和肯定。在讨论时要对高职生的分析表示尊重,哪怕是分析问题的过程或结果都出现了错误,也

要给予应有的鼓励。

(3)总结述评

总结述评是案例教学讨论结束时候的收尾工作,是案例教学的重要部分,更是案例教学的点睛之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结束以后,教师根据高职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交流的情况,及时地总结和述评,以便及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正确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

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促进高职生主动学习

在案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原理和规律是以具体生动的事例表现出来的,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求高职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的理论学习不是对抽象的、干巴巴的条文掌握,而是对有具体内容和生动活泼形式的思想的理解,它能充分调动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有极强的针对性,也让高职生有更多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

3.培养高职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不重视寻找正确答案,实际上如何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在方式方法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高职生的协作讨论都能激发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改进了一直以来枯燥无味的机械式教学,使高职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使原本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立体丰满起来,更加形象化、深刻化,提高了教学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深受教师与高职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2篇

【论文摘 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稳定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问题。

一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提质增效,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转轨,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但总有许多高职院校更多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质量效益不高、受众面不广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境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其实施方式单一狭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局限在心理咨询、讲座、选修课渠道,加之这些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时常不通畅、质量效益得不到保证。如心理咨询在场所布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备,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工作是有名无实的。又如,选修课方面,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但并未把选修课纳入必修课的管理,学生出勤率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教学随意性相对较大,其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实施方式的单一导致许多学生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通过选修课、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其本身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其受众也相当有限,绝大多数学生也不能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顺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其受众面,必须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用系统思维统领其工作开展,又好又快地开发出相对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高水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积极开展对从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高职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高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怎样救助等。学校应制订培训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较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高职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3.心理健康档案完备化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62-01

一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提质增效,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转轨,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但总有许多高职院校更多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质量效益不高、受众面不广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境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其实施方式单一狭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局限在心理咨询、讲座、选修课渠道,加之这些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时常不通畅、质量效益得不到保证。如心理咨询在场所布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备,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工作是有名无实的。又如,选修课方面,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但并未把选修课纳入必修课的管理,学生出勤率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教学随意性相对较大,其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实施方式的单一导致许多学生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通过选修课、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其本身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其受众也相当有限,绝大多数学生也不能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顺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其受众面,必须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用系统思维统领其工作开展,又好又快地开发出相对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高水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积极开展对从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高职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高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怎样救助等。学校应制订培训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较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高职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3.心理健康档案完备化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4篇

【论文摘 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稳定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问题。

一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提质增效,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转轨,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但总有许多高职院校更多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质量效益不高、受众面不广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境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其实施方式单一狭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局限在心理咨询、讲座、选修课渠道,加之这些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时常不通畅、质量效益得不到保证。如心理咨询在场所布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备,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工作是有名无实的。又如,选修课方面,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但并未把选修课纳入必修课的管理,学生出勤率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教学随意性相对较大,其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实施方式的单一导致许多学生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通过选修课、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其本身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其受众也相当有限,绝大多数学生也不能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顺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其受众面,必须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用系统思维统领其工作开展,又好又快地开发出相对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高水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积极开展对从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高职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高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怎样救助等。学校应制订培训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较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高职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3.心理健康档案完备化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5篇

【论文摘 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稳定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问题。

一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提质增效,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转轨,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但总有许多高职院校更多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质量效益不高、受众面不广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境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其实施方式单一狭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局限在心理咨询、讲座、选修课渠道,加之这些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时常不通畅、质量效益得不到保证。如心理咨询在场所布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备,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工作是有名无实的。又如,选修课方面,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但并未把选修课纳入必修课的管理,学生出勤率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教学随意性相对较大,其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实施方式的单一导致许多学生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通过选修课、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其本身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其受众也相当有限,绝大多数学生也不能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顺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其受众面,必须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用系统思维统领其工作开展,又好又快地开发出相对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高水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积极开展对从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高职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高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怎样救助等。学校应制订培训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较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高职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3.心理健康档案完备化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最近几年,在学生心理问题上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心理扭曲现象,促使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重点。且新课改指出学生需要人文关怀,他们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个体,心理素质则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学生展现能力、发挥潜力,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立足日常生活,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日常生活作为落脚点,有机整合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将高职院校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作一个整体,密切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生活实践,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高职院校生的日常生活,致力于让高职学生们的生活变得真、善、美,而德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两者都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全面发展有利。如,在德育教育中要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咨询、个别访谈等途径重视学生个体的内因影响,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通过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实现生活化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要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周围发生的实例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促使学生感同身受,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强化课堂地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作为主阵地,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学科化等问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学校领导及教师、学生等都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主动保障顺利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它的主阵地地位,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化特征,摆脱过去的说教模式,不仅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个体心理辅导,还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心理教师或校外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另外,学校及教师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还可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引导家长及学生处理好亲子关系,教会学生感恩父母,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艰辛,从而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三位一体模式,提高工作水平。

3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高职学生主体作用

要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凭借好奇心不断探索,积极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形成独立性的、可持续的创造力。特别是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务必要改革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案及教学模式,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心理主体地位及人格,围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结合教师学科辅导和学生自主参与,培养高职院校生主动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习惯,感受知识的力量。如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有趣而生动的故事、轻松活泼的小品表演、竞赛、分组辩论等方式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倾听学生倾诉,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反思、检查、评价自己的行为,回到调整自我的正确轨道。

4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起学生正规的心理档案,使学校的宏观管理获得决策依据,同时为系统、全面、科学地检测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考资料。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需跟踪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切实维护其心理健康。如,通过每一年学校的普测、建档,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高职学生,并按照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档案主要包括文本形式、电脑软件形式,相关工作者应减少差错,避免丢失资料,确保资料管理安全可靠、准确规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通过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及教师可分析搜集的高职学生心理测评,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同时不断完善测量工具,使测量手段不断趋于正规化,通过统计、分析、删选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作出进一步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跟踪、干预,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5结语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高职院校务必要充分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正确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齐心协力,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关心高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晶晖.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07(4):86-87.

高职心理健康教案第7篇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仍较低,且社会经验和心智能力仍不足,当其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时,极容易形成思想价值的混乱,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导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出现严重问题,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了解自身的价值和社会属性,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获得健康的身心状况,获得人格的健全和心智的成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心理的抚慰和治疗,拥有健康的心理条件[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则能够使得学生获得心理精神困境的解脱,实现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改善和提升。

2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峻,需要得到院校的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首先,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人生阅历较少,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困惑,且在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下,使得思想价值出现偏差,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学生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和自身的巨大压力,在学习和将来就业问题存在较大的困惑,导致其出现严重的消极悲观心理,且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由于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问题上重视程度不够,只能够保证正常的文化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2]。学生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和有效的引导,使得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不易得到有效改善。

3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为有效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就应当提高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当中普遍忽视的问题,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具体的办法和措施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院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常规的教育工作当中,并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院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教师在教育当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问题的疏通解决[3]。

3.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要想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应当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活动,通过教师、寝室、宿管和班委的有效配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方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采取针对性且有效性的心理教育和指导。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可通过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的形式,并结合教师、班委、宿管等的沟通和调查,建立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档案。院校可根据这一档案,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和教育活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3.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应当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首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常规的教育体系当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当前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4]。应当为学生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接受教育和引导。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心理疾病问题的出现。其次,应当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提供丰富的心理健康咨询渠道,让学生能够选择最佳的咨询方式,获得有效的心理沟通和引导,将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倾诉,以得到心理教师的疏导和安慰,获得心理健康治疗。

4结语